中药汤方治疗皮肤瘙痒症36例观察分析

2009-04-29 05:04王志远
医药与保健 2009年12期
关键词:皮肤瘙痒综合治疗中医

王志远

[关键词] 中医;综合治疗;皮肤瘙痒

[中图分类号] R25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4-8650(2009)12-102-01

瘙痒症是一种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损害的皮肤病。本文采用中医汤方辨证治疗36例皮肤瘙痒症,取得了满意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36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24例;病程5个月~3年;年龄27~68岁,其中30岁以下1例,31~40岁5例,41~50岁11例,51~60岁9例,61~70岁10例。血热皮肤瘙痒者6例,血虚皮肤瘙痒者15例,风寒皮肤瘙痒者7,风湿热瘙痒者8例。

1.2症状

主要是皮肤产生痒感而搔抓, 但又无原发皮肤损害的一种自觉症状。最初仅局限于一处, 而后逐渐扩展至全身。疹痒常呈渐发性,尤以夜间为重。

1.3诊断依据

所有病例依据《口腔、皮肤科疾病诊断标准》[1]全身性皮肤瘙痒症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2治疗方法

2.1内服方

生地、刺蒺藜、 防风、苦参、紫草各15克, 蛇床子、地肤子各12克,丹参、丹皮各10克, 蝉蜕8克, 甘草6克。随症加味;(1)血热皮肤瘙痒:多发生于青壮年人, 伴口干心烦小便短赤,大便秘结,遇热尤甚,得寒则解。伴有、舌尖红、苔薄黄、脉弦数或滑数等。治宜凉血清热,消风止痒,加入黄连5克,通草、车前草各10克。(2)血虚皮肤瘙痒:症多见于老年人, 秋冬加重, 春夏转轻。皮肤干燥作痒,迭起糠状白屑,热浴后痒减轻,旋即又作,伴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怔忡,舌淡脉细。治宜养血润燥、熄风止痒。方选养血润肤饮化裁。症见皮肤干燥, 经常搔抓处可呈苔癣样改变, 伴有面色少华、心悸失眠、头晕眼花, 舌淡苔净, 脉象弦细。上方加酸枣仁、夜交藤、制首乌各12克;若气虚甚, 再加党参、黄芪各10克。(3)风寒皮肤瘙痒:多发生于冬季, 皮肤瘙痒常在头面、前胸等暴露部位为多, 伴有鼻塞流清涕,周身酸痛,遇寒时则甚, 逢暖时减轻,舌淡苔白, 脉浮缓或浮紧。治宜祛风散寒,调和营卫。基本方加人麻黄或桂枝各10克, 白芷、川芎各8克。(4)风湿热瘙痒:此型病程长久,经年累月。症见患处皮肤肥厚,状若苔藓,瘙痒伴疼痛,心烦少寝,口苦纳差, 舌苔薄黄腻,脉滑数。皮肤瘙痒, 搔抓后起水疙、丘疹、流水或变为湿烂。治宜清热澡湿,搜风止痒。基本方加玄参、茯苓、苍术各15克。

2.2外洗方

白矾、炉甘石各10~20克,川椒10克煎水候温, 滴人十几滴“风油精”(药店有售), 立即擦洗疹痒处。每日1~2次。或苦参、白癣皮、地肤子、蛇床子、川楝子、大枫子各18克, 荆芥、薄荷(均后下)各10克。煎水擦洗瘙痒处,每日1~2次。

2.3刺络拔罐法

取曲池、血海、三阴交、膈俞、风池。患者取坐位或俯伏坐位,充分暴露穴区皮肤,皮肤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以围刺法在穴位及穴位周围5 mm 范围内点刺4~5 下,然后用康祝牌真空抽气罐在点刺的穴位上拔罐,留罐5 分钟,将罐取下。隔日1 次,5 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 个疗程。

3结果

痊愈:瘙痒解除,皮色正常,继发性损害消失,随访3 个月未复发,计22例,占61.11%;显效:瘙痒基本消失,皮肤色泽、皮损基本恢复至正常,计10 例, 占27.78 %;有效:瘙痒明显减轻,皮肤色泽、皮损改善,不影响工作及睡眠,计3例,占8.33%;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计1例,占2.78%。

4典型病例:

王某,男,58岁,2008年12月9日初诊。症见由于搔抓引起皮肤上抓痕、丘疹、血痂、色素沉着、湿疹样变。阵发性剧烈疹痒, 有烧灼、虫爬及蚁行等感觉,夜晚尤甚。病史:换本病1年余。处方:基本方加玄参、茯苓、苍术各15克。与外洗方和刺络拔罐法同步治疗。治疗期间忌用碱性大的肥皂、香皂等洗浴;忌食甘厚味与辛辣刺激性食品;须调节情志,避免“七情”所伤[2]。

5讨论

中医学认为,禀性不耐,血热内蕴,外感之邪侵袭,则易血热生风,因而致痒;或年老体弱,久病体虚,气血亏虚,风邪乘虚外袭,血虚则易生风,肌肤失养,而致本病;或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油腻食物,损伤脾胃,湿热内生,化热生风,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肤腠理,而发本病;或因情志抑郁,烦恼焦虑,脏腑气机失调,五志化火,血热内蕴,化热动风,而致瘙痒。中医称本病为“风癣痒”,属中医“ 痒风” 的范畴。特点全身性原发者,最初仅局限于一处,逐渐扩展至身体大部或全身。局限性者,发生于身体的某一部位,以肛门、阴囊及女阴等处多见。无原发性皮炎,由于搔抓可引起皮肤上出现抓痕、丘疹、血痴、色素沉着、湿疹样变及苔鲜样变。阵发性剧烈疹痒,疹痒发作常有定时的特点。此外,尚有烧灼、虫爬及蚁行等感觉。感情冲动、环境温度变化及衣服摩擦等刺激,都可引起瘙痒发作或加重。临床分型根据发病的范围分为全身性皮肤瘙痒症和局限性皮肤瘙痒症;根据发病年龄分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和青壮年皮肤瘙痒症;根据发病的季节性又可分为冬季瘙痒症和夏季瘙痒症;若继发于全身情况如内分泌失调、糖尿病、肝胆疾病及妊娠等的疹痒, 被称之为症状性皮肤痛痒症。局限性瘙痒症还可根据其发病部位又分为肛门瘙痒症、女阴瘙痒症、阴囊瘙痒及下肢瘙痒症等。若仅限于二处瘙痒, 如阴囊、女阴、肛门,或先有原发皮肤损伤如丘疹、水疱等, 而后皮肤瘙痒者,则不属于本文范围。本方采用内服、外用综合疗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周长江,钱学治.口腔、皮肤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653

[2] 岑少兰,刘文静,赖育红.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中医治疗和护理[J].全科医学,2009,22:1994.

(收稿日期2009-10-04)

猜你喜欢
皮肤瘙痒综合治疗中医
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应用不同血液净化对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滋阴润肤方中药熏洗治疗小鼠皮肤瘙痒的实验研究
中医英译的误译现象探析
刍议中医养生理念在瑜伽教学中的融入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带状疱疹后遗痛23例临床分析
综合疗法治疗井下煤矿工人功能性消化不良47例临床观察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治疗的128例效果观察
社区康复对婴幼儿精神发育迟缓的疗效及父母情绪的影响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与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