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窦性心率振荡的变化

2009-04-29 00:44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窦性心率振荡的变化顾小卫蒋庭波
医药与保健 2009年12期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窦性心率振荡的变化顾小卫 蒋庭波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窦性心率振荡的变化。方法 选择67例ACS患者和40例门诊检查有室早、但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分别作为ACS组和对照组。收集入选者的临床资料,经Holter检查获取24h 室早数、24h平均心率、SDNN、TO)及TS值。对患者进行随访,根据是否发生终点事件将患者分成高危组和低危组。比较ACS组与对照组、UAP组与AMI组、ACS高危组与低危组各变量的差异,然后分析这些差异的可能原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CS组的TO、HRT阳性率较高(0.36×10-2±3.76×10-2 vs -1.80×10-2±2.76×10-2;80.60%vs17.50%,P均<0.001);TS较低(4.95±6.78 vs12.43±7.29ms/RRI,P<0.001)。与UAP组相比,AMI组的TS降低更明显、TS和HRT阳性率更高(4.29±3.68 vs 8.30±8.76 ms/RRI ;45.95%vs 16.67%;86.49%vs73.33%,P均<0.05),TO及TO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随访终止时,共发生心血管事件39例。与低危组相比,高危组的TS降低更明显(4.86±4.82 vs 6.75±6.90 ms/RRI,P<0.05)、TS、HRT2、HRT阳性率更高 (48.72%vs10.71%;15.38%vs 0%;89.74%vs 67.86%,P均<0.05)。两组间TO及TO阳性率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ACS患者的HRT减弱或消失,这种变化在AMI患者及高危ACS患者中更加明显。2.TS对严重心肌缺血更敏感。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窦性心率振荡;危险分层

[中图分类号] R354.8+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8650(2009)12-007-03

1999年,Schmidt首先提出了心率振荡现象(即室性早搏后窦性心率先加速,随后减速的双向涨落式变化)并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死亡率预测价值[1],已初步肯定HRT对急性心梗患者SCD的预测作用,目前国内对心率振荡现象的研究还较少,本课题回顾性分析67例ACS患者的HRT参数及其他相关指标,探索HRT在ACS患者中的变化规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1.1 病例组入选标准

①Holter记录基本心律为窦性,有≥3次的室性早搏,并且室早前至少有2个窦性心搏,室早后至少20个窦性心搏;②有AMI后2-3周以内的超声心动图记录;③能电话联系到患者本人或家属。

1.1.2 病例组排除标准

①临时及永久起搏器植入者;②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传导阻滞;③房扑或房颤;④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⑤动态心电图记录效果较差,无法分析;⑥插入性室早;⑦糖尿病、甲亢、严重肝肾疾病、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包括M 受体阻滞剂)或合并严重短期进展性疾病如恶性肿瘤。

1.1.3 对照组入选及排除标准

选择本院同期门诊及住院患者中Holter检查有室早,但经病史询问、体检、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生化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及上述情况者。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流程

患者入选后,采用美国Century公司生产的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磁带记录仪进行24小时心电监测。评阅Holter记录,修改机器误认、漏认的心搏并去除伪差后经Century 3000 Holter system获得24h平均心率、24小时室早数及SDNN。应用BMS century Series V2.0 DEMO HRT 分析软件,对模拟V1、V5、aVF导联自动扫描,通过人机对话选取不同模板的室性早搏为代表。计算机自动测量RR间期,分别计算振荡初始(TO)和振荡斜率(TS)。另外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LVEDD及LVEF。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结束后,根据是否发生终点事件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分析两组SDNN、24h平均心率、TO 、TS、 LVEDD 及LVEF的变化。

1.2.2 随访

起始日期为各患者行Holter检查日期,结束日期生存者为2007年3月31日,死亡者为死亡日期。终点事件包括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持续性室速、室扑、室颤)、心源性休克、心衰或猝死,以及出院随访中因再次心梗、心绞痛、心衰再次住院或心源性死亡。随访时间用中位数(P25-P75)表示。

1.2.3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经SPSS建立数据库,统计软件选用SPSS10.0 for Windows。对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检验,然后根据检验结果,对正态分布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对偏态分布资料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并分别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或秩和检验;对两组间的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各统计量采用双侧检验,检验水准为0.05。

2结果

2.1ACS组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

两组间性别、年龄差别均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ACS组的TO较高,TS、SDNN、EF较低,HRT阳性率较高(表1)。

2.2ACS亚组间各指标比较

两组间性别、年龄、血运重建差别均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均服用β受体阻滞剂。与UAP组相比,AMI组的TS降低更明显、TS和HRT更高、TO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

2.3ACS低危组与高危组患者各观察指标比较

两组随访6.5(1.9-23)个月,共发生心血管事件39例。其中心源性猝死5例,心源性休克8例,心衰14例(其中住院期间发作5例,因心衰再入院9例),12例再发心绞痛再次入院。两组性别、年龄、陈旧心梗史、血运重建差别均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危组相比,ACS高危组的TS降低更明显、TS阳性率、HRT2阳性率、HRT阳性率更高,TO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S高危组24h平均心率>75bpm、SDNN<70ms、LVEDD≥56mm的、EF<40%的比例更高;两组间24h室早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3)。

3讨论

3.1HRT的定义及生理机制

HRT是窦房结对室性期前收缩的一种双向生理反应,表现为一次室早后短暂的初期心率加速和随后的心率减慢。当人体自主神经功能完好时,这种短暂的变化会以心率震荡的形式表现出来;当人体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时,这种变化会减弱或消失。HRT主要通过两个参数(TO和TS)进行定量表达。HRT产生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公认的是压力反射学说:室早提前发生,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小,根据Starling定律,心搏量减少,因此室早后的动脉血压将下降。动脉血压的下降引起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及其它大动脉外膜下的压力感受器兴奋,压力感受器的兴奋经传入神经到达延髓,引起迷走中枢的兴奋性抑制,交感中枢兴奋性增强,进而使心迷走神经的兴奋性下降,心脏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使心率暂时增加;室早后的代偿期长,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大,其后的心搏出量也会增加,并使动脉血压上升,再经压力反射作用,使窦性心律减速。另外,室早对窦房结区域、心房肌的牵拉作用以及对窦房结动脉的压力和血供的影响也参与HRT的形成。

3.2ACS患者HRT减弱及其机理

由表1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 ACS组的TO值和HRT阳性率显著增高,TS值显著降低,提示心肌严重缺血可导致HRT减弱或消失。Sestito等[2]比较了冠心病伴室早者和心脏结构正常伴频发室早者之间的HRT 变化,也显示冠心病患者的TO 值显著增加、TS 值显著降低。另有两位国外学者从反方面也论证了HRT减弱与心肌严重缺血有关:Bonnemeier H等[3]对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PCI前后各2h内,PCI后6-24h内及10天后,分别做Holter检查测量TO、TS。结果显示血流恢复为TIMIⅢ级者,TS增高,TO降低,HRT参数明显改善,而TIMIⅡ级者TO、TS无明显改善,PCI后血流改善程度与HRT的改善有明显的相关性。Cygankiewicz等[4]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HRT的研究显示:冠脉搭桥术后TO和TS均有显著改善。

由于ACS患者的冠状动脉缺血程度较严重,其左心室收缩力和收缩速度降低、甚至室壁运动不协调,致使患者长期处于低心排血量状态,导致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弱、迷走神经对心率的调节功能减弱[5],正常生理状态下由迷走神经介导HRT现象的机制受到破坏,因此HRT减弱或消失。

高危ACS患者HRT减弱或消失的原因仍与其产生机制有关。前面提到,HRT的主要生理机制是压力反射,而一些研究[6.7]结果显示,在压力反射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迷走神经,因此迷走神经功能低下时HRT就会减弱或消失。缺血性心脏病高危患者的迷走神经功能低下,交感神经功能亢进[8.9.10]。由于迷走神经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11],迷走神经功能低下,抗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受损,患者就容易发生心脏事件,同时在电病理方面又表现为HRT的减弱或消失。

3.3本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样本量小,随访时间短,由于Holter 记录在进行HRT分析前需进行人为评阅,可能存在一定的测量偏倚。还需扩大研究范围,增加稳定性心绞痛病例、扩大样本量和分析变量、延长随访时间、进行完全前瞻性的病例研究。

参考文献:

[1] Schmidt G., Malik M, Barthel P.et a1.Heart rate turbulence after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s as a predictor of mortality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Lancet, 1999, 353: 1390.1396.

[2]Sestito A, Valsecchi S, Infusino F, et a1.Differences in heart rate turbulence betwee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disease and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but structurally normal hearts[J].Am J Cardiol 2004, 93(9):l114~1118.

[3] Bonnemeier H, Wiegand UKH, Friedlbinder J, et a1.Reflex cardiac activity in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Heart rate turbulenc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direct pere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Circulation, 2003, 108:958

[4]Cygankiewicz I, W ranicz JK, Zaslonka J, et a1.C1inicalcovariates of abnormal heart rate turbulence in coronary patients [J].Ann of Noninvasive Electrocardiol,2003, 8 (4):289~295.

[5]Watanabe MA, Marine JE, Sheldon M, et a1.Efects of ventricular premature stimulus coupling interval on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turbulence [J]. Circulation,2002, 106 (3):325~330.

[6]Davies LC, Fran cis DP, Ponikowski P, et a1.Relation of 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turbulence folowing premature ventricular camplexes to baroreflex sensitivity in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Am J Cardiol, 2001, 87:737.

[7]Cygankiewicz I, Wranicz JK, Bolinska H, et al.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heart rate turbulenc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J]. Am J Cardiol. 2003. 91: 1471-1474.

[8]Iwona C, Jerzy KW, Halina B, et a1.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heart rate turbulenc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J].Am J Cardiol, 2003,91(12): 1471~1474.

[9] Barthel P, Schmidt G, Malik M,et a1. Heart rate turbulence in post-MI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diabetes[J].J Am Coil Cardiol, 2000, 35(Suppl A):144 .

[10] La Rovere MT, Bigger JT Jr, Marcus Fl, et al. Baroreflex sensitivity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prediction of total cardiac mortality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TRAMI (Autonomic Tone and Reflexe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vestigators[J]. Lancet 1998; 351:478.

[11] Factors of fatal and nonfatal cardiac arrest(The Autonomic Tone and Reflexe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substudy) [J].AmJ Cardiol 2002,89:18

(收稿日期2009-10-08)

猜你喜欢
急性冠脉综合征
替格瑞洛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短期强化他汀治疗对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芪参益气滴丸、双嘧达莫联合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与安全性
AC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研究进展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近期疗效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替格瑞洛导致房室传导阻滞1例报告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