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钢板与克氏针治疗锁骨不稳定骨折的对比研究孙茂伟

2009-04-29 00:44徐守成
医药与保健 2009年12期
关键词:锁骨骨折

徐守成

[摘要] 目的 比较重建钢板与克氏针治疗锁骨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04年2月-2008年1月,收治锁骨不稳定骨折65例,采用切开复位AO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35例,克氏针内固定治疗30例,评估术后感染、延期愈合或不愈合、肩关节功能(Neer标准)。结果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感染重建钢板组0例,克氏针组2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重建钢板组1例,克氏针组4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功能重建钢板组:优28例,满意6例,不满意1例,失败0例,优良率80.00%,克氏针组:优16例,满意10例,不满意3例,失败1例,优良率53.33%,优良率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重建钢板在治疗锁骨不稳定骨折临床效果优于克氏针。

[关键词] 重建钢板;克氏针;锁骨骨折

[中图分类号] R345.8+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8650(2009)12-001-02

锁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6%~7%,其治疗方法较多,随着当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骨折治疗方式及治疗效果的观念正在发生转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锁骨不稳定骨折为大家所接受[1],应用重建钢板与克氏针是两种主要内固定方法[2],2004年2月-2008年1月,笔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锁骨不稳定骨折65例,其中切开复位AO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35例,克氏针内固定治疗30例,现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65例。符合OTA分类系统标准。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重建钢板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18~75岁,平均45岁。克氏针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7~72岁,平均43岁。

1.2手术方法 重建钢板组:采用颈丛麻醉,仰卧位,患肩垫高。以骨折端为中心沿锁骨做长6~8cm的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剥离部分骨膜,但碎骨块不要过多剥离,尽量保留其血运,暴露骨折断端,清除骨折端的血凝块及嵌入的软组织,检查骨折端及骨块移位情况。先将较大的骨折块与一侧骨折端复位,穿克氏针暂时固定或直接用螺钉固定,注意穿克氏针或螺钉的位置不能影响以后置放钢板,然后再将远近骨折端复位。根据骨折处锁骨的解剖形态将一枚6~8孔重建钢板预弯、塑形后,放置于锁骨的上面,使之与锁骨完全贴附,钻孔、攻丝后拧入螺钉固定。术后根据骨折固定的稳定程度将患肢悬吊三角巾1~4周,自术后第2天开始指导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克氏针组:仰卧位,颈丛麻醉,患肩垫高,以骨折端为中心取横切口长约3~5cm,暴露骨折端,尽量少剥离骨膜及软组织。选用一枚2.0~2.5mm直径的克氏针。首先将骨折远端轻轻撬起,用骨钻将克氏针由内向外自骨折远断端穿入,经锁骨髓腔于肩峰方向穿出皮肤,将骨折复位后,再将克氏针穿入近骨折端髓腔内3~5 cm,以刚好穿透骨皮质为宜。克氏针外端留适当长度,将针尾折弯、剪断、埋于皮下。粉碎性骨折复位后可用钢丝或10号丝线捆扎固定。术后三角巾悬吊1~4周。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具有显著意义。

2结果

本组术后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感染重建钢板组0例,克氏针组2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重建钢板组1例,克氏针组4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功能重建钢板组:优28例,满意6例,不满意1例,失败0例,优良率80.00%,克氏针组:优16例,满意10例,不满意3例,失败1例,优良率53.33%,优良率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锁骨有维持肩关节于一定位置的作用,能调节上肢的运动,保证上肢作旋转运动;借助肩锁、胸锁关节,锁骨能够做上下、前后及旋转运动。锁骨骨折畸形愈合使肩锁、胸锁关节处于一种非正常状态,容易发生劳损,产生疼痛,影响上肢功能,所以锁骨骨折应行解剖复位[3]。

锁骨为弧形管状骨,髓腔细,位置表浅,手术易暴露及操作,根据锁骨解剖特点,随着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及医学观念的不断更新,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锁骨不稳定骨折逐渐增多[4]。

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住院费用低等优点,缺点是克氏针不能防止锁骨旋转,内固定不牢固,使骨折端产生应力干扰,易发生退针扎穿皮肤引起疼痛、感染,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等并发症[5]。当锁骨骨折呈粉碎性,手术中为达到解剖复位辅以钢丝捆扎碎骨块时,上述情况更加明显,本次对比中克氏针组出现4例针尾退针现象,骨折发生移位而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其中2例针尾刺破皮肤外露导致感染。其次,不牢固的内固定限制了患者早期功能练习,导致肩关节功能障碍,本次对比中克氏针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仅达53.33%。

AO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不稳定骨折,优点为钢板易于塑形,便于安放,内固定牢靠,能有效控制成角及旋转移位,可早期行患肢功能锻炼,有效防止肩周炎等并发症的发生[6]。本组患者中无1例感染,骨折愈合率97.14%,肩关节功能优良率达80.00%,但是锁骨血供来源于骨膜及周围组织,本组1例手术过程中对解剖复位要求过高,骨膜及周围组织剥离过多,影响血供,导致骨折块缺血坏死,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故而手术时应限制骨膜下剥离,尽量减少骨膜及其组织损伤,尽可能不游离骨片,不一定要解剖复位,骨折愈合才是关键[7]。

综上,在采取手术治疗锁骨不稳定骨折中,应用AO重建钢板内固定效果明显优于应用克氏针内固定,其具有易于塑形,便于安放,内固定牢靠,能有效控制成角及旋转移位,可早期行患肢功能锻炼等多重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固定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志山,周方,姬洪光,等.手术治疗不稳定锁骨骨折[J].中华临床骨科杂志,2005,7:826-829.

[2] 吴宇峰,吴中庆.保守和手术治疗锁骨骨折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3):21-23.

[3] 张正泽.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14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22(3):160-161.

[4]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 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96-503.

[5] 荣国威,王承武.骨折[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0-161.

[6]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 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406-408.[7] 曹前来,张磊,韦飞,等.AO/ASIF锁骨钩钢板在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及锁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23-24):1 829-1 831.

(收稿日期2009-11-06)

猜你喜欢
锁骨骨折
解剖钢板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锁骨中段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比较
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的临床治疗研究
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超声引导臂丛上干单点注射复合颈浅丛阻滞在老年患者锁骨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
膏药外贴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应用疗效分析
钢板螺钉内固定与记忆合金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手术治疗肩胛颈骨折合并同侧锁骨骨折
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效果评价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60例锁骨骨折患者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