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康复对婴幼儿精神发育迟缓的疗效及父母情绪的影响

2016-03-24 23:42:03陆碧蕾赵学军
上海医药 2016年4期
关键词:综合治疗

陆碧蕾+赵学军

摘 要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对婴幼儿精神发育迟缓的疗效及对家长情绪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治疗的48例精神发育迟缓患儿采用康复训练、理疗、结合头针推拿治疗。并同时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对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比较,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观察患儿家长的情绪变化。结果:经6个月综合康复治疗后,患儿的智力、运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DMS-2测试分值也见显著提高(P<0.05);家长情绪发生改观,HAD分值下降(P<0.05);满意度上升。结论:康复训练对婴幼儿精神发育迟缓确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 精神发育迟缓 社区康复训练 综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04-0060-03

Effect of the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on the infant mental retardation and the emotion of their parents

LU Bilei, ZHAO Xuejun

(Fangso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6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the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on the infant mental retardation and the emotion of their parents. Methods: From Jan. 2013 to June 2014, 48 cases of the infant mental retardation were treated with th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hysiotherapy, scalp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in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The 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 (PDMS-2)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effect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and the hospital anxiety depression scale (HAD) to observe the emotional changes in their parents. Results: The intelligence and motor function of the infant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he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for 6 months. PDMS-2 test scores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improved(P<0.05). The emotion of their parents was better while HAD scores decreased (P<0.05). Meanwhile, the satisfaction was increased. Conclusion: There is an obvious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the infant mental retardation.

KEY WORDS mental retardation;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精神发育迟缓[1]是指小儿生长期内智能和运动发育明显落后于同年龄平均水平,智力发育始终不能成熟,因此在生活、学习、行为等方面难以适应客观环境的要求,治疗较为棘手,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极重的负担。婴儿期主要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故常不易被发现而错过关键治疗时间,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对此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现代康复和传统康复技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对48例婴幼儿精神发育迟缓进行的综合治疗,并对其父母的心理因素进行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组收治的对象为2013年1月—2014年6月来我们社区康复治疗的48例精神发育迟缓患儿。诊断标准均符合1989年中华神经精神科学会制订的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23例,女25例;年龄<1岁26例,>1岁22例。

本组中12例患儿有高危因素:其中伴有早产4例;新生儿黄疸6例;新生儿窒息2例;宫内缺氧1例;羊水偏多1例;新生儿感染1例;其他感染1例。48例患儿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中22例有异常改变。

1.2 治疗方法

1.2.1 运动疗法

对存在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反射及姿势异常患儿采用运动疗法(包括PT、OT、ST、感统训练等)治疗。原则:根据婴幼儿运动发育顺序为主线促进正常姿势和运动的产生,调整肌张力,抑制异常反射模式和运动。加强主动翻身、主动爬行、主动抓握、站立等训练;对运动能力较好,但认知、平衡功能减弱的患儿采用感觉统合训练,在简易的滑梯、滑板、吊缆、平衡板等辅助设施条件下对患儿提供感觉刺激信息,提高其调节和整合感觉信息能力,做出感觉接收调节、感觉辨别等适应性反应。提高平衡功能和运动稳定性、行为组织能力等。同时加强患儿抓握及视觉-运动整合训练。每周3~5次,每次60~80 min,治疗6个月。同时指导家长每天进行家庭康复训练。

1.2.2 理疗

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理疗项目:脑循环治疗仪,每次20 min,输出频率198 Hz;导平治疗仪,每次20 min,输出频率2.5 Hz;药膜治疗每次15 min;激光治疗每次6 min,输出功率40 mW,通过光导纤维直接点在穴位上进行照射治疗,均每周3~5次。

1.2.3 传统疗法

头针疗法:头针具有醒脑开窍、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作用,可以使患儿肢体肌力和关节功能得以改善或恢复[2]。采用靳三针疗法:穴位取四神针、智三针、脑三针、颞三针。用华佗牌规格0.4×40 mm针灸针,针刺后与SMS-03型微电流中频短波治疗仪相接通电,输出频率250 Hz,输出电压200 mV±100 mv,留针30 min。每周2~3次,治疗6个月。

推拿疗法:推拿按摩可以调整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通过经常刺激某些穴位,可以改善局部神经营养,促进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的恢复,改善肌肉的营养代谢,增强肌肉的张力、弹力、活力和耐力,解除肌肉痉挛,增加关节活动度,矫正畸形[3]。手法以中医传统点、按、揉、滚法;步骤:以十二经络循行为基础,手之三阴三阳至足之三阴三阳至头面,最后膀胱经捏脊的顺序;每天或者隔天1次,时间20 min。注意力度适中,点穴位的点按要轻柔,以免大力造成皮下出血。

1.3 评估方法

1.3.1 PDMS-2量表[4]

粗大运动评估量表包括151项,分别测试反射、平衡、获得与释放、固定和移动等5个技能区的能力;精细运动评估量表包括98个测试项目,分别测试抓握、手的使用、手眼协调和操作的灵巧性等4个技能区的能力。每个项目都采用3级评分,即0、1、2分,经综合计算得出最可靠的发育商;即粗大运动商(GMQ)、精细运动商(FMQ)、总运动商(TMQ)。

评估由指定治疗师进行,环境安静、独立、采光通风好;室温控制在24~28 ℃,每次评估安排同一地点,鼓励患儿发挥其最大的运动水平,每次均在治疗前评估一次,治疗后再复评一次,时间3~6个月。

1.3.2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

对患儿父母在孩子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进行评估。HAD包含14个条目,其中7个条目评定抑郁,7个条目评定焦虑。共有6个反向提问条目,5个在抑郁分量表,1个在焦虑分量表。该量表每一条目分0、1、2、3,4个等级分值,患儿的父母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根据自己近半年的内心的真实感受进行填写。医生根据评分结果分别计算焦虑(A分值)、抑郁(D分值)得分和总分(T分值)。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经过6个月康复治疗后,大部分婴幼儿运动功能均有明显提高,对外界反应灵活,智力也在逐渐恢复中,效果明显。PDMS-2量表测试显示大部分患儿GMQ、FMQ、TMQ分值比治疗前均有提高,以移动、非移动、抓握、视觉-运动整合较明显(P<0.05,表1)。

HAD量表显示,48例患儿父母治疗后的情绪有明显改善,焦虑(A分值)和抑郁(D分值)得分和总分(T分值)均低于治疗后(P<0.05,表2)。

满意度调查显示,患儿家长随着孩子进步,认识提高,6个月随访时的满意度显著升高(表3)。提示我们在今后的治疗中与家属的交流、沟通非常重要。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康复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尤其是家长的参与。

3 讨论

精神发育迟滞是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一类疾病,占我国0~14岁儿童的1%。目前对此病的治疗仍缺乏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中医认为精神发育迟缓属于“五迟”“五软”范畴,认为是由于脑髓不足或失养所致,脑是精髓汇聚之处,元神所居之府,“头者,精明之府”,脑为“元神之府”,其病位在脑,在中医理论属心神病变,治宜醒脑开窍、健脑益智、疏通经络。为此,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靠医院-社区-家庭的优势对48例婴幼儿精神发育迟滞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技术对其进行了早期干预,经6个月治疗后患儿的智力提高,运动功能改善。经PDMS-2评估,大部分患儿分值上升(P<0.05)。少数患儿治疗后下降或者变化不明显,可能是由于患儿患病治疗时间短等有关,尚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有研究认为[5],0~2岁是大脑发育最迅速和代谢能力最强时期。通过抑制异常的姿势反射,输入正常的运动模式,可最大限度地诱发主动运动。其康复治疗的理论基础是脑的可塑性可以再构成,即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可通过轴突和树突建立新的联络,恢复兴奋传递,发挥代偿作用,实现功能重建。尤其是头针治疗,头部是经络的中枢,头为诸阳之会,通过针灸刺激了头部经络,激发大脑皮层的功能。通过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激活神经细胞的增殖,刺激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多等众多机制改善精神发育迟缓患儿大脑的实质及功能状态,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在婴幼儿领域,研究发现发育中的脑更具代偿能力,后天的环境对脑发育具有“塑造”或“修剪”的作用,所以及时早期干预和早期治疗是保证患儿潜在能力最大程度发挥的唯一途经[6]。

精神发育迟缓治疗前儿童家长的心理负担极其严重,这些家庭中的父母除考虑日常生活外,还增加了额外的负担,如经常考虑孩子的健康问题、医院的检查、治疗和照顾,以及由此造成的对自己职业、夫妻关系、社会交往、经济负担等的影响。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症状,不配合治疗,经过干预,随着孩子逐渐进步,家长对本病的了解,家长的情绪渐渐处于稳定状态,能积极配合医生开展家庭康复,HAD测试分值下降,家长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使康复效果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 李雪荣. 现代儿童精神医学[M]. 湖南: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120-125.

[2] 顾秀玲, 严宏菲, 周红赢. 小儿脑瘫的综合治疗及早期诊断的研究[J]. 河北医药, 2012, 34(7): 1085-1086.

[3] 李晓捷. 实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技术[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397-399.

[4] 王素娟, 李惠, 杨红, 等.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6, 12(2): 181-182.

[5] 黄真, 苏伟, 席宇诚, 等. 高危新生儿的早期干预及脑性瘫痪的早期治疗[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2, 17(2): 97-99.

[6] 黄秀容, 袁青, 罗秋燕, 等. 靳三针头穴留针综合认知知觉障碍训练治疗 小儿精神发育迟缓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 2015, 35(7): 651-656.

猜你喜欢
综合治疗
带状疱疹后遗痛23例临床分析
带状疱疹后遗痛23例临床分析
综合疗法治疗井下煤矿工人功能性消化不良47例临床观察
65颗牙隐裂的临床疗效分析
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治疗的128例效果观察
急性重症哮喘呼吸内科规范治疗护理探讨
急性重症哮喘呼吸内科规范治疗护理探讨
急性肌肉拉伤的中后期综合治疗的疗效观察
40例结核性脑膜炎临床治疗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