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4年康健社区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2016-03-24 23:32韩俊锋
上海医药 2016年4期
关键词:脑卒中危险因素

韩俊锋

摘 要 目的:通过对康健社区脑卒中发病情况进行分析,了解脑卒中人群分布和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脑卒中提供科学依据和策略。方法:对2009—2014年市二、三级医院确诊报告的康健社区户籍的951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随访核实,收集患者基本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卒中的平均年发病率为0.198%,男性脑卒中的平均年发病率高于女性,平均年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增长的趋势,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因素和行为相关因素,且以高血压的相关性最大。结论:对具有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开展相应干预措施,对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脑卒中 危险因素 预防和控制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04-0048-03

Analysis of the risk factors of stroke in Kangjian Community from 2009 to 2014

HAN Junfeng

(Kangji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23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stroke incidence in Kangjian Community, to understand the strok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and strategy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troke. Methods: Nine hundred and fifty-one cases of Kangjian Community residences with stroke who were diagnosed at the municipal secondary and tertiary hospitals and reported from 2009 to 2014 were followed up to verify to collect their basic situation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 and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The average annual incidence of stroke was 0.198%, and the average incidence of stroke in the male was higher than in the female and increased with age. The incidence of ischemic strok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hemorrhagic stroke. The related risk factors for stroke included the high blood pressu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other chronic diseases and behavioral related factors, and the high blood pressure was the maximum correlation. Conclusion: It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carry out the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 measures for the patients with stroke related risk factors to reduce the rates of the incidence of stroke, disability and mortality and improve the living standard and quality of their life.

KEY WORDS stroke; risk fact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脑卒中是由于急性脑血管的破裂或闭塞,导致局部或全脑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大于24 h或者死亡,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和脑梗死。近50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我国是脑卒中的高发区,在全死因中脑卒中在城市排第一或第二位,占总死亡的20%以上;在农村为第二或第三位死因,占总死因的15%~20%[1]。为了解康健街道脑卒中的发病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脑卒中在人群中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和策略,对2009年到2014年康健街道户籍人口脑卒中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9—2014年上海市二、三级医院确诊报告的康健社区户籍的951例脑卒中发病患者,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和脑梗死。所有病例的确诊均根据二、三级医院的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表现。

1.2 方法

根据上海市二、三级医院填报的《上海市心血管事件发病、死亡报告卡》,对其中户籍属于康健社区的脑卒中(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卫医师进行随访,了解收集患者相关信息情况,内容包括:①个人基本情况:性别、出生日期、发病日期;②相关危险因素:慢性病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超重肥胖(BMI≥24)、过量饮酒(日均总摄入酒精含量:男≥40 g,女≥20 g)、吸烟、家族史(脑卒中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冠心病家族史)。

1.3 统计分析

采用《上海市心脑血管事件发病、死亡报告卡》系统进行数据录入,用SPSS 18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年龄组的脑卒中发病分布情况

2009—2014年共随访核实二、三级医院报告的脑卒中951例,其中男性514例,占54.05%;女性437例,占45.95%,男女性别比为1.18∶1;男性的平均年发病率为0.226%,女性的平均年发病率为0.173%(表1),对不同性别人群的脑卒中的平均年发病率进行Z检验,可以认为不同性别人群的脑卒中平均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673,P<0.05),男性人群的脑卒中的平均年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脑卒中。

脑卒中的发病人群以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主,占96.85%(表1),且以8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平均年发病率最高,为1.298%;2009年到2014年脑卒中的平均年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增长的趋势(表1)。

2.2 不同类型脑卒中发病分布情况

2009年到2014年脑卒中的平均年发病率为0.198%,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见情况见(表2),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发病率高于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2.3 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分布情况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慢性病因素、行为因素,各类因素分析见(表3)。

3 讨论

脑卒中具有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脑卒中的治疗效果相当有限,且由于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很多患者并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因此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受到极大关注,脑卒中预防主要是针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因此研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对于脑卒中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2]。

2009—2014年康健社区脑卒中的平均年发病率为0.198%,男性的平均年发病率为0.226%,女性的平均年发病率为0.173%。男性的脑卒中的平均年发病率高于女性,这和1987—1993年在全国29个省市开展的中国MONICA研究的结果相一致[3]。

2009年到2014年康健社区得到脑卒中的发病人群以5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占96.85%,60岁以上老人占84.33%,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脑卒中的平均年发病率呈增长的趋势。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我国正慢慢向老龄化社会发展,康健社区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25.12%,形成一个人口老龄化社区,这对康健社区脑卒中的防治工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脑卒中的发病类型以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为主,占80.55%,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占19.45%,缺血性与出血性脑卒中的比例为4.14∶1,这与许树兰等关于1 768例脑卒中病例中缺血性脑卒中占80.32%,出血性脑卒中占19.68%的研究结果相近[4],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比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更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人群中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超重肥胖、吸烟、过量饮酒等危险因素水平的上升,导致脑卒中的发病率上升[5]。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脑卒中患者中74.66%有高血压疾病史,在所有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中所占百分比最大,高血压是脑血管病最重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与脑卒中有着正相关关系,血压越高,发生脑卒中的危险越大[6]。家族史也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由于基因遗传,使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等相关危险因素的易感性增加,同时家族中的某些生活习惯会对家族成员有一定的影响[7]。超重肥胖、吸烟、过量饮酒等不健康的行为因素能导致血液的成分、动力学等改变,增加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年龄、性别和家族史是脑卒中发生的不可干预因素[8],无法通过干预措施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而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超重肥胖、吸烟、过量饮酒等危险因素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通过改善饮食,增加运动量,减轻体重,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戒烟和限制饮酒等干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脑卒中的发生。因此对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立明. 流行病学[M]. 6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395-399.

[2] 孙慧英, 李涛. 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2, 19(3): 167-170.

[3] 吴兆苏, 姚崇华, 赵冬. 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24(3): 236-238.

[4] 许树兰, 赵玫, 潘茜. 1 768例急性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J].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2, 5(3): 34.

[5] 曾军, 洪震, 黄茂盛, 等. 上海脑卒中急性期死亡的流行病学研究[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1, 9(4): 338-340.

[6] 刘运海, 杨期东, 朱文斌, 等. 中国三城市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干预前后效果评价[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3, 37(2): 105-108.

[7] 曹奕丰, 黄久仪, 郭吉平, 等. 脑卒中家族史与危险因素暴露及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关系[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6, 14(4): 227-229.

[8] 张军, 陈建华, 王永炎, 等. 17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危险因素分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36(6): 417-420, 425.

猜你喜欢
脑卒中危险因素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保健指导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对策
针灸配合康复临床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