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她千遍也不厌倦

2009-04-24 08:33戴建荣
人民教育 2009年23期
关键词:鹳雀楼诗境平仄

戴建荣

我于1999年9月进入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办的“古诗文教学研究”班学习,学期半年。而我这一进,就连续参加了两年半,共5个班,全是因为遇到了陆襄老师——一位60多岁的老人,在那里高声诵读、低声吟哦、且唱且吟,沉醉不知归处。他的古诗吟诵,感动了我。

1999年的秋天,我参加了在上海虹口体育馆举办的“国际吟诗节”。那一天,我看到了来自韩国、日本的吟诵者们的节目,他们是那么投入,自我陶醉在诗词的意境之中,而他们竟是一群白发长者。这一天,我也见到了上海的代表团——十几个七八岁的孩子,他们在台上和着时髦的RAP节奏,唱着《登鹳雀楼》,尽管他们小脸绯红,但脸上始终漾着浅浅的笑容。

是谁让这些孩子如此诵读?恐怕是指导老师吧。我不禁感慨:我们的吟诵,去了哪里?从那天起,我就决定要好好学习古诗的吟诵。我把从陆老师那里学来的吟诵法,结合自己的特点,通过读、唱、吟、舞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古诗教学的摸索。

就在那平长仄短之间,就在那曼声唱和之时,就在那尾音的颤动、修饰、延绵之中,我和学生一起感受到了诗人的心境,通灵了与诗人的情感,我们真的和诗人在一起了。吟誦,感动着我和我的学生。2006年9月,学校安排我担任了整个学校共7个班级的“古诗吟诵”校本拓展课教学。

开学第一周的第一节课,我从一年级(1)班开始教学,教学内容为《登鹳雀楼》。在35分钟的教学时间内,我和学生就是反反复复地诵读,按照平仄规律读呀读。离下课还有5分钟的时候,难忘的一幕出现了:当我们一起读到“更上一层楼——”的时候,一个小男生“噌噌噌”地爬上了课桌,我不解地问他这是为什么,他稚气地反问我:“你不是要我更上一层楼吗?”我会心地笑了,问他:“那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我老家的六和塔了!”听他这么一说,别的孩子也来劲了,纷纷爬上了课桌……“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

”朱光潜先生认为“这里‘见字最紧要”。真的,此时此刻,学生们见到了诗境,我也见到了诗境,而这,只是通过反复的平仄诵读——诗是不可解的,诗,也确实不必要去多解。2008年“十一”长假前,我和三年级的学生们一起吟诵《诗经》里的《螽斯》。

长假结束之后,班里的“小才女”席依霏给我看她的日记——《我教奶奶吟诗》。其中有这么一段,我一看就乐了:一下午,我和奶奶都在吟《螽斯》。奶奶摇头晃脑地吟着吟着,我猛然发现,在奶奶仅有的两颗大门牙上印着两个字——诗经。

吟诵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谁说我们的文化会断了根?文化要从小抓起。我觉得,要让我们的孩子自小就接触到自己的文化。于是,我又开发了低段诗话作文课《春天的歌》(二年级),诗与文化课《赏鹅》(二年级),低段诗与识字教学课《雪》(二年级)。

就在不断的吟诵之中,就在摇头晃脑之际,我们的学生学会了读诗,学到了我们的文化,更学会了做一个中国人。

猜你喜欢
鹳雀楼诗境平仄
佘景峰
登鹳雀楼
诗境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蒋昱欣??《登鹳雀楼》
以学定教,让诗歌教学“得言、得意、得法”
春天的马蹄声
“逾”与“愈”不同
从“隹”谈起
律诗平仄格式的构成与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