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芸
摘要:随着图式理论被广泛地运用到听力和阅读教学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图式理论对提高英语写作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将图式理论运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布局谋篇,以期切实提高学生英语作文的布局谋篇能力。
关键词:图式理论;大学英语写作;激活;构建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5-013-02
作者:杨芸,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湖南,长沙,410205
一、引言
英语作文是衡量学生英语综合水平和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大学英语四、六级,雅思,托福考试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世贸组织的加入,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变得越来越频繁,用英语进行交流也变得越来越多,无论是发邮件、网上购物、还是外贸函电,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需要用英语来写作。然而,许多英语教师在批改作文时,经常遇到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写英语作文时往往按汉语文章的结构来组织英语语篇,结果写出“英语的肉,汉语的骨”的文章,达不到交际的目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头脑中缺乏英语文章的结构图式,受已有的汉语写作图式的影响。因此,本文试图运用图式理论来恰当地激活学生心中已有的语篇思维模式并构建新的图式,以期切实提高学生英语作文的布局谋篇能力。
二、图式理论概述
图式(schema)一词最早出现在德国哲学家康德(Kant,1781)著作中。德国现代心理学家巴特利特(Burtlett,1923)将图式概念运用到记忆和知识结构的研究中,大大发展了图式理论的应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尔哈特(Rumelhart)指出:“图式理论基本上是一种关于人的知识的理论,也就是说:它是关于知识是怎样被表征出来的,以及关于这种对于知识的表征如何以其特有的方式有利于知识的运用之理论”。该理论强调人已经具有的知识及知识结构对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Schank和Abelson(1977)用图式来表示人们常遇到的情景的原型知识(Stereotypical Knowledge);Carrell和Eisternhold(1983)把图式定义为学习者以往习得的知识(即背景知识)的构架(structure)。Cook将图式定义为语篇过程所必需的思想表达。也就是说,图式是人脑中存在的整体以及有关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即一种“知识结构块”,它由许多相似的事件或相似的信息构成,而一旦某种图式形成,交际信息的处理便倾向于通过该图式进行。总而言之,“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应或积极组织,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以及怎样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家一般把图式分为两大类: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和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ta)。内容图式是指有关事物、事件内容的知识图式,它包括文化知识、语用知识和专业知识;而形式图式是指有关语法结构的知识或有关不同类型原文的知识,它包括文字符号、语音、词汇、句法和语义结构等方面知识。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是认知心理学中用来解释、理解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模式。图式理论认为:任何语言信息,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本身都无意义。它只指导听者或读者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及知识结构恢复或构成意思。到80年代,心理语言学家把图式理论运用到外语教学中,解释外语学习和阅读理解、听力理解的心理过程。图式理论模式认为: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的时候需要将输入信息与已知消息(概念)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对新输入信息的解码、编码都依赖于人脑中依存的信息图式、框架或网络,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示相匹配,才能完成信息处理的系列过程,即从信息的接受、解码、重组到贮存。换而言之,图式是一种贮存于大脑的抽象的包括空档的知识结构,它的每一个组成成分构成一个空档。当图式的空档被具体信息填充,图示便具体体现了。图式理论模式强调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信息处理方式,前者指输入信息起始于最基本的具体图式,结束于高层次或较大图式的形成,即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而后者则指高层次图式用来预测、筛选、吸收或同化输入信息,即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三、图式理论与英语写作
随着图式理论被广泛地运用到阅读和听力教学中,近年来也逐渐被应用到写作教学中。Levelt(1989)的话语产出模式由话语产出(speech produc-tion)和话语理解(speech perception)两部分构成,口语和写作属于话语产出部分,而阅读和听力则属于话语理解部分。传统的图式学习理论都集中在话语理解部分,实际上图式对学习者的作用也可以体现在话语产出部分。
Levelt(1989)认为,口语的产出一般先经过概念形成阶段(conceptulization)形成语言前信息内容(preverbal message),然后经过形式合成阶段(for-mulation)形成语音计划(phonetic plan),最后通过发声阶段(articulation)产出话语。完善的内容图式、形式图式和语言图式在这三个阶段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缺乏这些图式就不可能产出地道流畅的口语。
同样,完善的图式对英语写作也可产生积极的影响。同口语的产出一样,书面语的产出也涉及概念形成、内容合成和语言表达等阶段。写作者要描述某个事物,首先必须对这个事物有较全面、清楚的认识,完善的内容图式能使写作者产生一个清楚全面的写作计划。形成这个写作计划后,写作者还必须调用形式图式里关于文章体裁、篇章结构的知识,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写作大纲,最后,他还得用准确的词汇和正确的语法知识来把这个写作大纲付诸文字。
目前,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中国式英语——汉语式句式和汉语式的布局谋篇。林立(1991)所作的调查表明:语篇错误比少量的语法和句法错误更影响文章的质量,语篇错误甚至会引起交际的失败。因此,下文将用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来解释和解决布局谋篇这一问题。
(一)激活已有图式
根据图式理论,当学习者遇到一个新作文题时,便会下意识地从自己已有的知识信息或题目相关文章的结构信息中提取与之相关联的内容和结构图式,来帮助自己搭建文章框架。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大学生已具备了一些相关的写作图式。如果教师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成功地激活这些图式,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效果,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例如,英语语篇和汉语语篇中的一些记叙文具有相同的语篇模式,
由于学生对记叙文已有所了解:记叙文的要素一般由time,place,character,event等构成,而且学生也知道记叙文通常按一定的时间或空间顺序来讲述一件事情,并通过这件事反应一个主题(theme),所有的细节都围绕这一主题。当然,教师可以通过某一具体的记叙文来讲解,通过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学生头脑中关于记叙文结构这一图式被激活,然后再布置一篇英语记叙文作文让学生练习,学生就会感到很容易了。还有汉语议论文中开门见山型的语篇模式与英语语篇的直线型语篇模式相同,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激活学生头脑中这一已有的图式,然后再布置一篇类似的议论文作文。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不会无从下手了。
(二)构建新的图式
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低,除了有语言基础知识及写作技巧欠缺方面的原因外,最主要的还是在写作中,语篇知识、语篇思维模式的运用能力差。因此,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及时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篇章的图式外,还应有意识帮助学生构建新的图式,让学生了解英语文章的结构,也就是说使学生了解英语语篇的构筑特点。其中,最基本的是教师应帮助学生构建常用的四种文体(即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和描写文)的基本写作步骤的图式知识。如英语议论文一般都由三个部分组成:导言段(introduction),中间段(body),结尾段(conclusion)。导言段一般指出作者对问题所持的看法和主张,中间段说明作者所持看法和主张的理由和根据,可从事实和道理两方面来写。结尾段一般是作者再次重申自己的观点、态度。
另外在以交际为目的的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汉语语篇思维模式与英语思维模式的差异又是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又一个障碍。Robert B,Kaplan在他的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之中指出英语语篇的思维模式为亚里斯多德线条式(Aristoterian-Iinear),即在语篇的开始就直接切入主题,开门见山,先提出话题或结果,然后展开论述,把原因和过程娓娓道来:而东方人的语篇思维模式是迂回式(Circular or approach by indirec-tion),语篇的开始往往从很远的相关的外围问题入手,陈述观点的手法委婉曲折。如果学生缺乏英语的这种语篇思维模式,写出的英语作文必定中国味十足,让外国人摸不着头脑。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学生必须要了解英汉语篇思维模式的差异,同时重视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的训练。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帮助学生构建中西语篇思维模式差异的图式知识,并结合具体的文章对这种差异进行分析对比,使学生学会西方人习惯采用的直线式或直接切题写文章和谈话的做法,先把观点、态度说出来,然后再进行论证。并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分析语篇思维模式,比较不同文化的语篇思维模式之间的差异,使学生了解语篇的宏观结构,学生能理解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的图式知识并记下来,这为写出符合英美人思维习惯的文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分析不同体裁的语篇内容,找出其特定的语篇框架,以利于学生写作时模仿,让学生在语篇水平上对文章的结构和写作过程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在写作时尽量按照英语语篇模式设计文章的结构。
总而言之,拥有大量的形式图式和内容图式并能成功激活,是成功构建英语语篇的关键。因此,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图式理论的知识帮助学生成功激活已有的相关图式并积极构建新的图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布局谋篇能力,避免写出“英语的肉,汉语的骨”的文章,以提高英语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