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庆建
摘要: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因此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较多,因此高职院校应从思想变革入手,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项目导向”等新型的实训模式。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项目导向
教育部2006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鉴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实践教学体系在高职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当前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不够重视,地位不够突出
由于高职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很多高职院校对于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仍沿袭着传统的教育思想,重理论、轻实践,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教师居于主导地位、是学生学习的灌输者,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2.与职业技能实际需求相脱节
首先,缺乏创新的实践指导教材。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对于职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受教育观念转变滞后的影响,目前高职教育的许多实践教材还比较陈旧、漏洞较多,实训的要求与实际岗位需求不吻合,达不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其次,缺乏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高职教育要求教师以行业执业标准导入教学内容,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无缝对接”。然而,由于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受自身实践技能、工作经验、学历等条件的限制,大多不能很好地进行实践教学,这就使得各门课程实践教学大纲、内容及教学计划的制订不能很好地协调、递进与衔接,进而造成职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难以将各门课程理论教学所支撑的职业技能汇总在一起形成综合的岗位职业能力。
二、如何构建新型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1.深刻理解高职教育的内涵,切实重视实践教学
首先,要深刻理解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明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学评估,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其次,要改变传统教育思想,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
2.加大教师的培养力度与教材的开发力度
高职实践教学要求教师既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重视师资培训,具体可采取如下三种措施:一是坚持教师持证上岗,要求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必须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二是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一线在职人员担任实践教学兼职教师,发挥专职教师静态结构和兼职教师动态结构的互补作用;三是派送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以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项目均应配置相应的实践教学教材,明确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职业标准。在编制实践教学教材时,要明确该课程所支撑的岗位职业能力目标,明晰企业需求与职业标准,做到单项能力与综合能力的有效衔接和融合,内容避免漏缺或重复。另外,在制定教材编写方案时应充分征求和采纳本行业有经验人士的意见,尽量吸引企业人士参与到教材编写工作中去。
3.积极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
要正确理解“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理念。“工学结合”是指在完成专业培养方案基础理论模块的教学任务后,将专业教学过程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的专业学习与顶岗实习交叉进行、学生的顶岗实习成绩与学习成绩相关联。“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合作,企业深入专业的设置、教学计划的设置以及具体的教学环节,学校深入企业了解企业需求甚至将课堂设到企业,双方在产学研领域深入合作,实现双赢。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熟悉和掌握不同岗位的技能和工作流程,使学校的办学更加适应企业的最新需求。
4.大力推行项目导向教学法
项目导向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该教学法服务于课堂理论教学和现场教学,让课堂理论教学紧扣企业生产项目的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已有技能和知识的能力,突出“必需为先、够用为度、学为所用、学能所用”的原则,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工作法,这样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运用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团队精神,提升合作能力,即在一种近似真实的社会职业交往中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经营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专业知识,充分发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一项艰巨的教育创新工作,我们应摒弃陈规、抓住关键、突破难点、拓展新路,本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理念,努力开创高职实践教学的新局面。
责编: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