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与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最佳效益

1997-03-17 12:11何桂云孙素娟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997年6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教育资源教师队伍

何桂云 孙素娟

青年教师是高校实施跨世纪人才培养工程的人才资源,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如何使这一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达到最佳效益,其目标是使教育资源的分配合理,使用的效率最高,并能以较少的教育资源投入获得较多、较好的教育产品,使教育供给在总量、结构、质量上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促使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本文仅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价值规律对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中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下,社会的各方面极其强调经济效益,强调经济核算,重视价值规律的运用。作为一切经济与社会活动基本投入要素的人力资源,同其它稀缺资源配置一样,潜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办学的主体。是资源中稀缺的人才资源,青年教师又被赋予跨世纪人才培养的重任。市场经济对高校的冲击,既给高校的改革带来机遇,也给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带来挑战,教育的发展,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应以配置合理与效率最优为目标。由于培养学生要以一定的教师、教学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办学经费为条件,因此,就高等学校而言,还不能说,社会需要什么人就培养什么人。需要多少就培养多少,还必须根据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确定学生数量与结构规模。青年教师面临着我国教育经费短缺、办学条件和教师生活条件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心态变化比较复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在价值规律的支配下,给高校青年师资队伍建设带来了新的问题,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受到冲击,高学历的毕业生不愿意来学校当教师,而高学历的教师又不安心于教育事业。面临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社会分配不公,以及一些弃教从商者暴富的信息反馈,高校部分青年教师在校外兼职现象较为普遍,一部分青年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在价值取向上,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和干扰,增加了他们树立科学世界观和正确人生观的难度。

由于社会分配不公和教师利益观念的增强,使教师心理严重失衡,他们的教学动力不足,积极性不够高,必然使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跳槽”,向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流动”,使有的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念向金钱、急功近利倾斜,想抓住机遇在社会上占一席之地,发挥自己的才干,体现自身的价值。同时,也造成高校教师新的断层,新的危机。值得庆幸的是,现在高校毕业生和一些“下海”的青年教师有“回归”高校的趋势,要抓住这个良机,调整人才资源配置,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作用。

二、教育价值观对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中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必将促使高校加快改革的步伐,转变办学模式。对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改变单一的管理模式,与社会人才市场相融合,加快青年师资的培养,使其知识和技术不断更新,形成相适应的教育能力。具体讲:

1.青年教师知识结构要适应未来高等学校的发展。

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传统教学过程将不适应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在教育资源内部发生的改革。因此,青年教师必须具有适应未来高等教育发展新的挑战能力,要优化自身知识结构。高校随着学科、专业设置的调整改造,以及学科间的广泛渗透交叉,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更新。必须学会在新的环境中掌握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脉络,在追踪、创新的同时获取维系教学科研发展的社会资源。

2.青年教师的教学手段要适应现代多媒体教学的新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化的教育媒体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使教学内部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为改革教学方法、扩充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多媒体教学有着三方面的优势:一是在时间进程上,多媒体教学可以始终运用于教学全过程;二是在空间范围上,多媒体教学能够形成立体式的教学环境;三是在教学方式上,多媒体教学可以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中。因此,多媒体教学不仅是在某个教学环节上的改革,而且是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上的综合改革,是教学总体改革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青年教师对教育价值观有一个明确认识,只有适应这一转变,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活动。

3.青年教师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要适应市场经济的供与求。

时代的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其突出表现为对实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更为强调人才的创造才能、开拓精神和应变能力。下世纪中国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需要一批跨世纪的优秀人才。高校是培养和造就这些优秀人才的摇篮,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和主体,是教育资源中的能动因素。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要培养出高质量的社会所需人才,就必须培养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教师,以一流的教学水平去实现。这就必须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相对稳定的跨世纪的青年教师队伍和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实现青年教师整体优化是教育资源配置的最佳选择

师资队伍的状况,决定着学校的水平和地位,青年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决定着学校的未来。因此,要建立一支整体优化,具有良好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任务。这就需要运用科学方法,实现青年教师队伍整体的优化。

1.实行多元编制管理方法。

社会结构和管理方式的变革,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创造了新的外部环境。根据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规律,今后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走向越来越明确,那就是高校师资队伍的模式逐渐走向开放式和互动型多元化的模式。所谓开放式,就是青年教师与社会人才市场相融合。在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所面临的新问题,是市场经济要求社会生产要素的全社会流动,使之形成更合理的资源配置。而这种要素中第一位的就是人力资源,让人才在流动中找到更适合的岗位,发挥其作用,这是提高人才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所谓的互动型,就是指高校与高校教师、高校与社会的科技人才相互流动,从而保持教师的先进性和结构的合理性。这就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如完善的人才市场,社会福利、保障系统配套的改革政策等。如上海率先推行高校教师联聘制,规定讲师以上的教师可在完成工作量的基本要求前提下,可以在其他学校兼课。教师联聘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潜力,充分利用人才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学校根据工作任务和性质的不同,可将人员划

分事业编制、校内企业编制、流动编制,不同的编制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对教学编制,实行按教学任务计编,推行满工作量制,对从事开发人员按经济指标计定编制。

2.建立动态的管理机制。

为了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维持青年教师队伍的合理结构,优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须有一个流动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正常的进出能使教师队伍不断新陈代谢,永远充满生机,才会产生竞争力。然而这种流动超出正常的范畴,就会成为失常的流动,失控的流动,不是入不抵出,就是有出无人,所以成了问题。因此防止青年教师流失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管理的科学化程度,使消极的流失变为积极的流动,走上良性循环。树立流动与稳定辩证统一的观念,在人才流动中稳定骨干,在竞争中吸引人才,优化教师队伍,使具有不同能力和特点的教师扬长避短,各尽其才,充分发挥人才群体的综合效益。

在新的历史条件,师资队伍的管理应该是动态管理,应该是在顺应潮流的过程中,通过积极努力的工作,掌握人才流动的主动权,以动制动,动中发展,动中壮大,使青年教师队伍质量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过去一味强调“稳定队伍”,忽视“合理流动”的传统观念。教师队伍稳定是相对的,流动是绝对的,“动中求稳定”是我们的唯一选择。要合理运用供求规律,不断调整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对不胜任教学工作的人员要合理分流,使其能在其它岗位发挥特长。

3.建立青年教师培养的导师制。

要重视青年教师的进修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在实践中,要以青年教师做中、老年学科带头人的助手等形式来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拓宽知识面,深化他们的知识层次。青年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有超前意识,以一种超越原有知识局限和敢于向权威挑战的胆识,跨入知识新领域,介入知识新局面,才能做出应有的创造性贡献。要充分发挥导师的“传、帮、带”作用,使更多的青年教师尽快成为教学科研的骨干。要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使更多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要提供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的机会,以有更多地机会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信息。

综上所述,高等学校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地方,那么培养人的人——教师本身的素质,就显得更加重要。在教育资源配置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社会化的资源,资源共享、人才流动、人才的市场化、管理的法制化,必将在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成为必然趋势。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就需要高等院院校之间打破封闭状态,在教学、科研、后勤等方面优势互补、互通有无,教师互相兼课。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共享,使教育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作者系长春光机学院高教研究所所长(长春130022)

责任编辑:袁海军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教育资源教师队伍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的认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