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凤伟 王少媛 刘国瑞 刘桂荣 李国杰
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学校必须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适应性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何谓复合型人才?何谓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我们认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指高等学校在一定时间和学历层次条件下将有一定跨度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机的交叉渗透,使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达到优化组合,成为专业迁移能力较强,一专多能人才的过程。具备这种知识、能力、技能的人即为复合型人才。这里我们根据国内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实践经验,结合辽宁省高校的实际,就高等学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然趋势,目标与规格,培养模式以及相关对策,进行探讨与研究。
一、培养复合型人才,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转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一专多能、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是高校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因为:
1.是迎接21世纪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挑战的需要
21世纪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人才应具有求异创新的开拓精神和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既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到产品开发的能力,又善于对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完全能适应经济发展国际化的要求;应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国际交往能力,能参与国际经济、科技的广泛活动,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要求;应具有较强的管理决策能力,熟练地运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能适应世界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应具有较好的与人合作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能适应21世纪社会新价值观的要求。因此,21世纪人才的培养规格应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广博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是一种“T”型和“x”型知识结构(一专多能型,多专多能型)的新型人才。高等学校应当把他作为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方向。
2.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生产方式向集约型转变,传统的产业结构将发生重大变革,如传统的工业向产品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一条龙与技工贸一体化发展。高等教育要与之相适应,就必须拓展服务功能,培养现代社会急需的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懂技术、懂经济管理,善于创新、有一定专业知识、能较快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领域的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
3.是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在国内,大学毕业生将完全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政策,毕业生将在优胜劣汰的人才市场竞争中一显身手,接受检验。在这种情况下,知识面广、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对高等学校显得更为重要,也是高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之路。
国际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进行教育改革。美国各公立和私立大学均已实施通才教育;日本决定要培养“世界上通用的日本人”;英国提出,应给学生“更普通的教育,使之能在愈来愈复杂的世界中生活”。目前国内高校提出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正是顺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世界性的人才竞争、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高等学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1.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面对上述要求,高校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规格必须进行调整与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应具有两重性,一是要体现高等教育的规律和目的,即具有历史性;二是要反映时代的要求,即要有实用性。因此,在制订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范围时,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和目的,又要考虑人才市场的需要;既要考虑我国、我省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人才的布局,又要兼顾与国际专业人才接轨,参与国际竞争,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
2.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规格
高等学校要培养复合型人才,首先必须明确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规格,明确决定这种人才规格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及这种结构的特征,从而改造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
知识结构是指知识在学生头脑内部的组合状态,包括各种知识间的占有比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整体功能。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有如下特点:(1)整体性。复合型人才应具备综合的知识体系,即能正确地选择知识,恰当地组织知识,通过巧妙的相互联系把各种知识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使自己在工作中能够在整体上发挥最佳功能。(2)层次渐进性。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次、中间层次和最高层次。基础层次指作为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和基础人文知识;中间层次是从事工作需要的系统的专业知识;最高层次指从事工作需要的最新成就、攻坚方向和研究动态的知识。(3)合理的比例性。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各组成部分必须保持恰当的比例,应形成核心、外围、边缘这样三部分协调、自然的知识结构。(4)开放性。复合型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其知识体系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常性的职业变更,要求复合型人才必须不断地进行知识结构的自我调节,形成一个善于新陈代谢的开放的知识结构。
复合型人才的能力结构包括两大系统:智力技能系统,如创造能力、决策能力等:操作能力系统,如实验动手技能等。复合型人才多样化的能力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应是具有层次性的能力结构。为便于理解和应用可将其化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复合型人才的核心能力。这是最能显示复合型人才特征的最稳定的、最基本的能力,主要包括认知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决策能力等。第二层次是相关能力。他对巩固和强化核心能力,加强核心能力同外围能力联系,提高复合型人才的能力素质等方面都将起到重要作用,是实现复合型人才能力多面化、增强适应性必不可少的层次,主要包括动手能力、捕捉信息能力等。第三层次是外围能力。他是构成复合型人才能力结构的广阔基础,是开发前两个层次能力的间接营养源,主要包括自学能力、质疑能方、自我推销和表现能力等。
根据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决定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格的智能结构特征,总结省内外已有的实践,我们认为,高校复合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应是(图1):
三、高等学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及对策
根据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的要求,按照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新成果和市场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高等学校应逐步构建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宽口径——在横向上拓宽专业口径,实行按系(院)或按大学科类招生,在纵向上延伸专业内涵,改造传统专业,拓宽专业服务范围。
厚基础——通过优化教学计划,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基础课程,强化外语、计算机教学,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发展的后劲。
复合型——通过主辅修、双学位、本硕连读制,使学生具有一个专业以上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多方面的工作。
针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我们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作为面向21世纪的目标来设计,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诸多环节、层次,可以构成如下复合型人才培养
模式系统框架(图2)。
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高校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的过程中,应充分强调加厚基础、拓宽知识、重在能力培养的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参与社会竞争。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高等学校培养复合型人才,必须针对高校存在的专业结构与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老化,教学管理制度僵化等问题,采取以下对策:
1.调整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根据科学技术发展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总趋势——多学科的综合,学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不断调整和完善课程结构,使课程知识结构向复合化发展。应打破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的绝然界限,把学科的课程结构贯穿于教学计划之中。在教学实践中达到学科渗透,交叉发展,增强学生适应现代社会与个人发展的能力。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高校专业设置除应有明确的主干学科和稳定的社会需求外,还要有较宽的专业范围,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专业课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增设选修课,这些课应包括人文、社会、自然科学课程,专业的新技术、新发现、新理论,或其他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课。这可以拓宽学生知识眼界,储备潜在能力,使学生及早了解科技前沿知识,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目前,省内部分高校,如东北大学、辽宁工学院、沈阳农业大学在上述方面均做了有益探索。
在功能转换、设置专业的过程中,应当把握以下几点:(1)人才市场预测;(2)能从专业延伸和改建现有产业的专业;(3)学校教学设备硬件能适应需求的专业;(4)有基本教师数量和足够的课程储备;(5)新增专业的课程群能促进老专业课程结构的优化与改造;(6)本地区各高校办学状况及发展方向比较;(7)能在一定区域内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并产生长期效应。
老专业改造主要是发挥优势上台阶,组织申报硕士点、博士点,确定主干课程,建设重点学科、重点课程、重点实验室。而新设置的专业应确立管理规范,建立教材体系,培训新课程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强调应用,要在培养复合型人才、主动面向市场方面作贡献。
2.优化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
课程设置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对于优化学生的智能结构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实践证明,调整与优化课程设置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1)从整体优化人手,组建系列课程,调整课程结构体系,逐步减少课程总量。(2)加重普通教育的成分,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3)既要重视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掌握,也要重视人文精神对学生的熏陶;既要重视有形课程的作用,又要注意发挥潜力、隐性课程的作用。(4)增设培养能力的实践技术性课程。(5)加强外语、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现代应用工具和科技手段,为学生择业及转换职业奠定良好的基础。(6)调整课时比例结构,加强基础课,减少专业课,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7)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不断开设新课,开设专业所需要的选修课程,并注意开设学科交叉性课程。
3.强调课程内容的弹性与灵活性
面向21世纪的课程内容要注重继承与创造的关系,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中,必须创造一定的环境与氛围,为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而努力。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能够主动地获取知识,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是未来社会人才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今天高等教育改革的真谛所在。因此,在课程内容改革上应强调弹性与灵活性,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让学生所学的知识不仅仅是知识单元,而且应当是由这些知识单元组成的学科,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学科群组成的体系,培养学生接收知识,发现内在的逻辑关系,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课程体系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多变性,满足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对职业和工作的选择与再选择的需要。要注意整体优化,进行系列改革,建立科学的教学内容。
4.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跨世纪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原则,改变封闭的办学模式。要面向社会、产业和科研单位联合办学,通过在生产现场进行生产劳动、岗位实习或参加科研实践,为学生创造校内和社会实践两种教育环境,从而使学生受到生产实践的实际锻炼,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5.实行主辅修制,以增强学生的竞争适应能力
主辅修制是高等学校培养复合型人才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他不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增加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渠道。同时开设辅修专业,与专业机制偏重学术本身和社会长远需要不同,辅修专业从学生和教师本身的兴趣出发,适应经济和科技的需求与进步。辅修专业一经开设,就要求相关课程具有整体性,否则他就失去了“专业”的特定意义。增设辅修专业,实行主辅修制,其实施方法是:(1)确定完成主修专业教学任务,同时要求学有余力和学有兴趣的学生选学另一专业的全部主干课程。(2)根据需要改革现行学时分配制度。(3)改革课程设置,全部课程安排服从主辅修制并注意课程在知识系统性、整体性和时序性方面的要求。(4)增加自由选修课时。(5)实行学分制。(6)实行淘汰制。
总之,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我省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过程中,根据省情校情,因地制宜,办出特色,求得发展。
作者单位:辽宁省教育研究院(沈阳110031)
责任编辑: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