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学刊
-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开创全省方志工作的新局面——在全省地方志办主任会议上的讲话
- 《临汾市志》评审会召开
- 全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会议召开
- 《夏县志(1991—2007)》评审会召开
- 《山西省城建档案志》编纂工作动员会召开
- 《蒲县志》评审会召开
- 二轮省志体例探析
- 武王克商之年与夏商周断代年限之考证
- 西周宗法制度简论
- 秦史误读与汉初礼乐文化的重塑
- 论朱元璋的礼法兼治
- 试析科举制度废除后士绅阶层的流动
- 历代国子监刻书与监本概述
- 辽代玉器在中国玉文化中的地位
- 近三十年来《北史》研究综述
- 察哈尔抗战研究综述
- 祁惠墓志考
- 平遥应润庙元代《梁公祈雨灵应记》碑考述
- 从《宝贤堂集古法帖》谈明代中期帖学的兴盛
- 明清招远杨氏家族简论
- “五羖大夫”畅体元事迹考稽——兼议《五羖大夫》作者毕载积
- 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 清末新政时期市民社会发育的经济土壤分析
- 近代桂越边境贸易发展的障碍性因素探析
- 简析1943年—1945年美国的对华政策
- 圣殿骑士团的兴衰
- 论马克思主义和谐辩证法及其中国化
- 浅谈江泽民的三农思想
- 试论口述史学在当代中国农田水利史研究中的应用
- 浅议川陕苏区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亚里士多德与伊壁鸠鲁幸福观比较
——兼论当代生活幸福的道德指数 - 镇国寺文化遗产价值刍议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民间彩调剧团的微观生存机制调查
- 大学师德建设的三维视角:需求理论、学校和教师
- 网络视域下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
- 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运用现代心理技术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
- 大学生“三进三同”社会实践活动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究
——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 - 加强和创新社区社会管理
- 实践中的“新农保”:优势、困境与出路
- 1907-1937:铁路与山西铁、盐业的发展演变
- 典范女性的重构——明清浙江地方志中的才女书写
- 拉祜族社会生活中的基本伦理与传统教育
- 浅谈避暑山庄文化产业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 “崔府君”的演化及陵川县崔府君庙初探
- 傣族社区中的社会支持网络
——以云南瑞丽市周边村寨为例 - 论思想政治教育中乡土历史资源的运用与开发
- 科研型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高校中国古代史教学为例 - 案例教学法在函授教育中的应用——以法学案例教学为视角
- 英语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分析与培养
- 化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五创新”
- 山西省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现状分析
- 高校图书馆引入合同制馆员的实践与思考——以菏泽医专图书馆为例
- 李白文化数据库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 简析关汉卿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 上党乐子易名上党落子评析
- 浅谈新世纪中国文学对传统文学理论资源的借鉴
- 方志有史烁古今——读《中国方志史》
- 评林增平《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兼论檀香山兴中会性质及其与香港兴中会之关系
- 《临汾年鉴(2012)》出版发行
- 山西省人大委员会在襄垣开展《山西省地方志工作条例》执法检查
- 中国地方志专家组抵运指导《运城市志》编纂工作
- 《太原地方志》创刊
- 论点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