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阳

  • 阴虚阳亢证伴缺血性脑卒中的功能磁共振特点分析
    )在中医方面,阴虚阳亢证是指机体阴气亏损而出现的一种阳气偏盛、功能亢奋、机体反应性增强、阳热过剩的病理状态[1-2],患者常伴有头痛、头胀、头晕等神经症状,是缺血性脑卒中(IS)重要的发病原因之一,并且该症易与其他病邪相结合,经久不愈,所以对于阴虚阳亢证伴IS 的研究尤为重要[3-4]。因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应用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分析阴虚阳亢证伴IS 患者颅内梗死特点及灌注情况,并以心肾阳虚证患者作为对照,进一步了解阴虚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11期2023-08-06

  • 镇肝熄风汤在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 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评价
    证型,其中包含阴虚阳亢型,故应以清火平肝、滋阴补肾为主要治疗原则[2-3]。镇肝熄风汤是中医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常用药方,其中含有怀牛膝、代赭石、川楝子等多种药物,具有滋肝养肾、清热解毒、补气益血等功效[4-5]。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镇肝熄风汤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血脂及血清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 (Ang Ⅱ)、醛固酮(ALD)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2月至2022年4月淮安市妇幼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22期2022-12-07

  • 滋阴固土汤联合西药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
    3-5]。针对阴虚阳亢型EH患者,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通过滋阴固土汤配合西药治疗,效果较好。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治疗的55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27例,观察组28例。观察组男性14例,女性14例;年龄为33~96岁,平均年龄为(69.07±5.31)岁;病程为3~20年,平均病程为(10.24±1.35)年;血压水平分级为1级18例,2级10例。对照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9期2022-11-07

  • 卒中后患者睡眠障碍与卒中位置、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弦涩或结代。④阴虚阳亢证:具中风病主症,偏瘫,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并伴有心烦易怒,不得眠,午后颧红或面部烘热或手足心热,头晕目眩,盗汗,舌瘦而红干多裂,苔少或剥脱苔,脉弦细或细数。1.3 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卒中位置占比与不同卒中位置的PSQI评分。(2)观察组各中医证候发生率分析。(3)分析观察组各中医证候PSQI评分。1.4 统计学方法2 结果2.1 两组患者研究资料比较两组性别比例、平均年龄、卒中性质等临床研究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黑龙江医药 2022年5期2022-10-14

  • 针药联合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压患者证型多为阴虚阳亢型。笔者运用针药并用联合基础降压药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大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3 年1月—2015 年1 月收治的93 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 例,其中男性患者29 例占56%,女性患者23 例占44%;年龄32~71 岁,平均(56.19±7.37)岁;高血压病1 级21 例,2 级31 例;病程最短8 个月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5期2022-03-15

  • 滋阴潜阳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阴虚阳亢夹瘀证60例
    尿病合并高血压阴虚阳亢夹瘀证患者,现将治疗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阴虚阳亢夹瘀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中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53.39±7.52岁;平均病程10.65±2.32年;平均体质量64.71±5.60kg。对照组中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53.68±7.64岁;平均病程10.81±2.16年;平均体质量64.83±5.82kg。两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10期2021-10-26

  • 磁珠压耳穴联合引阳入阴按摩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失眠患者的影响
    [2]统计显示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占高血压总体发病率的32%~41%,是高血压的主要证型,失眠是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中医将其称为不寐证。本资料选取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失眠患者采取中医磁珠压耳穴联合引阳入阴按摩治疗,旨在为临床改善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失眠患者治疗质量提供依据。具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8 年6 月至2019 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124 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失眠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10期2020-11-09

  • 中药汤剂Ⅰ结合西药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
    个不同的类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常会表现出头痛、眩晕及意识障碍等症状。传统的西医治疗虽然具有显著的降压治疗效果,但长时间服用药物极易导致患者发生低血压、眩晕及水肿等并发症。随着中医治疗的迅速发展,给予高血压患者中医治疗措施,可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不会发生多种并发症。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汤剂Ⅰ结合西药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80例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患者均为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七医院2017年1月至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3期2020-10-11

  • 老年高血压中医证型特征与心血管预后危险因素的关系分析
    两虚证25例,阴虚阳亢证15例,瘀血阻络证23例,肝火亢盛证16例,痰湿壅盛证21例。2.2不同中医证型体质量指数与血压水平对比 相较于阴阳两虚证和阴虚阳亢证患者,瘀血阻络证、肝火亢盛证和痰湿壅盛证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均较高。痰湿壅盛证体质量指数均高于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火亢盛证体质量指数高于阴虚阳亢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瘀血阻络证、痰湿壅盛证和阴虚阳亢证脉压差、收缩压均高于阴阳两虚证和肝火亢盛证患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0期2020-06-18

  • 镇肝熄风汤治疗阴虚阳亢型眩晕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2%[1]。阴虚阳亢型眩晕的发生多因机体肾水不足无法滋养肝木。为了分析镇肝熄风汤对阴虚阳亢型眩晕患者的作用,本文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8年12月就诊的阴虚阳亢型眩晕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8年12月就诊的阴虚阳亢型眩晕患者80例,纳入标准为,①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血压范围为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且中医辨证属于阴虚阳亢型;②患者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排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0年2期2020-04-22

  •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临床证型与颈部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基线资料的相关性研究
    瘀证52 例,阴虚阳亢证27 例;男性50 例,女性117 例;平均年龄(65.69±18.90)岁;平均病程(4.35±6.22)个月;平均BMI(25.76±10.38);高血压病患者92 例,糖尿病患者118 例,高脂血症患者50 例,有抽烟史者47 例。1.2 诊断标准CRVO 诊断标准[6]:视力不同程度下降,眼底各象限的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视网膜内出血呈火焰状,沿视网膜静脉分布,视盘和视网膜水肿,黄斑区尤为明显,OCT 与FFA 可协助诊断。中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0年2期2020-04-14

  • 基于“阳杀阴藏”理论探讨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中医治疗思路※
    理论对中医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进行探讨。1 “阳杀阴藏”的理论探讨“阳杀阴藏”在《内经》中出现过两次:其一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之“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其二见于《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载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其所论述的机体生、长、收、藏的生命周期状态及阴阳的变化之道为中医学阴阳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李中梓称“阳杀阴藏”为“阴阳之乱”。其著作《内经知要》中载“阳之亢者为枯焦,阴之凝者为封闭”,指出在阴阳处于平

    中医药通报 2020年3期2020-01-11

  •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肝火亢盛证组、阴虚阳亢证组、痰湿壅盛证组、阴阳两虚证组,并对各证型间年龄、病程、高血压分级构成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中医证型分布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肝火亢盛证。张荣珍等[4]调查了3 57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发现肝火亢盛证(965例)>阴虚阳亢证(795例)>阴阳两虚证(535例)>痰湿壅盛证(932例)>未定型组(351例),而这种构成比例与高血压危险因素、高血压分级、危险分层以及靶器官损害分布具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19期2020-01-10

  • 加味镇肝熄风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阴虚阳亢型的疗效观察
    味镇肝熄风汤对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2)患者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同时也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继发性高血压疾病的患者。(2)患恶性肿瘤疾病及严重脏器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以下两组:观察组35例

    人人健康 2019年13期2019-08-23

  • 三款茶饮降血压
    机为阴阳失调、阴虚阳亢,病位以肝肾为主。以下为3种服用简易方便的高血压茶饮:山菊明茶原料:山楂、菊花、决明子各10克。做法:将上述药材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盖严温浸20分钟,即可代茶饮用,每日数次。功效:清肝降壓、调脂通便。适用于高血压表现为阴虚阳亢者,症见头胀、目胀、耳鸣、纳差、大便闭结、肥胖等。夏草茶原料:夏枯草、车前草各10克。做法:将上述茶料一起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盖严温浸20分钟,即可代茶饮用,每日数次。功效:清热利水、降血压。适用于高血压表现

    特别文摘 2019年12期2019-07-19

  • 天麻钩藤饮合杞菊地黄丸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临床疗效
    要价值[5]。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是高血压常见的中医辨证分型,该次研究从该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选取78例进行统计学研究分析,主要分析在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疾病中医治疗效果,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巨野县北城医院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选取78例进行统计学研究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9例,男 21 例、女 18 例;年龄为 61~78 岁,平均年龄(69.8±6.4)岁;对照组 39例,男 20例、女 1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5期2019-07-16

  • 中药汤剂与西药结合在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患者 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分为多种类型,阴虚阳亢型属于其中一种,患者临床多表现为头痛、眩晕、意识障碍等[1],西医主要以β受体阻滞剂、钙抗结剂、利尿剂等进行治疗,能达到降压效果,但是患者长期服用容易出现乏力、头痛、水肿等[2]。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认为老年高血压疾病患者主要是稳定血压,且保护患者的肝肾功能,取得理想疗效的同时,降低毒副作用。本文以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5例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1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9期2019-06-04

  • 中药汤剂与西药结合在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剂联合用于老年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 西药的副作用。在此基础上笔者探讨西药和中药汤剂联合用于老年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所示。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征求患者同意后,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62~86岁,病程5~13年;研究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62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9年8期2019-04-08

  • 中医名言拾粹
    而下崩。经曰,阴虚阳搏谓之崩。阴脉不足,阳脉有余,数则内崩,血下流。世有以虚损治之,莫有知其非者,可服大剂黄连解毒汤。——摘自《女科经纶·崩带门·血崩属热为阳脉有余病》张子和曰:妇人经血,终于七七之数,数外暴下,经曰火主暴速,亦因暴喜暴怒,忧急惊恐所致然也。慎不可作冷病治之,用峻热之药则死。可用黄连解毒汤,以清于上,更用莲房壳灰、棕灰,以渗于下,后用四物加胡索散,凉血和经之药。——摘自《女科经纶·崩带门·经血暴崩属火热为喜怒惊恐所致》

    光明中医 2019年5期2019-03-19

  •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阴虚阳亢证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
    钩藤饮加减治疗阴虚阳亢证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阴虚阳亢证高血压患者84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男32例,女10例;年龄38~61岁,平均(46.55±6.54)岁;病程0.6~20年,平均(6.59±1.65)年。试验组男32例,女10例;年龄38~61岁,平均(46.55±6.54)岁,病程0.6~20年,平均(6.59±1.65)年。两组一般

    医疗装备 2019年1期2019-02-15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干预妊娠期高血压阴虚阳亢证临床观察
    对妊娠期高血压阴虚阳亢证患者的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8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年龄25~39岁,平均(33.41±5.15)岁;病程平均(3.26±0.44)月;孕周28~33周,平均(31.91±3.50)周;初产妇28例,经产妇16例。治疗组年龄24~39岁,平均(33.26±5.11)岁;病程平均(3.33±0.43)月;孕

    新中医 2018年12期2018-12-04

  •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阴虚阳亢证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其主要针对的是阴虚阳亢证高血压。基于以上,我院选取80例阴虚阳亢证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组后实施对比研究,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阴虚阳亢证高血压患者,将其以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45~75岁,平均(53.5±4.0)岁;病程3~20年,平均(11.5±2.2)年。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45~74岁,平均(53.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8期2018-11-16

  • 盐敏感性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心脏功能形态学与证候学关系研究*
    9例,男9例;阴虚阳亢证24例,女18例,男6例;脾肾阳虚、水饮内停证79例,女45例,男34例,年龄、性别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盐敏感性高血压中医证候组间基线资料研究结果2.2 盐敏感性高血压中医证候组间血清ALD、PRA、AngI、AngII结果表2显示,AngI、ALD、PRA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AngII:脾肾阳虚、水饮内停>痰湿壅盛>阴虚阳亢,且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痰湿壅盛>阴虚阳亢,且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表2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10期2018-11-16

  •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
    :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并依据我科临床观察结果增加证型:①肾气亏虚证。主症:眩晕,倦怠乏力,耳鸣、自汗,气短懒言,倦怠乏力,便溏,腰酸膝软,畏寒肢冷;次症:食少,脘腹作胀,面浮肿、健忘、失眠。舌淡质嫩,舌体胖大,苔白,脉沉细。②血瘀脉络证。主症:头痛,胁痛,腰痛,背痛,部位固定,或为刺痛,肢体麻木,疼痛夜甚。次症:肌肤甲错,口唇紫暗,面部瘀斑,健忘心悸,心烦失眠。舌质暗,有瘀斑,舌下静脉瘀曲,脉弦,或沉而涩。具备2个主症及2个以上

    中医药学报 2018年5期2018-10-23

  • 加味平肝降压汤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
    炎、肝阳上亢、阴虚阳亢、气血亏虚等几种,其中阴虚阳亢型极为多见,发生率高达60%,故加强干预这一证型的原发性高血压显得极为重要[3]。我院以往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常采用加味平肝降压汤,虽能缓解高血压症状,降低血压,但病情改善缓慢,且总体疗效不理想。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我院对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208例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天麻钩藤饮联合加味平肝降压汤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

    实用医学杂志 2018年18期2018-10-16

  • 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变化的研究*
    结、肝火亢盛、阴虚阳亢4型,由2位或以上具备副主任中医师职称的临床医生共同作出诊断。阴阳两虚证:头痛,眩晕,腰膝酸软,形寒怕冷,或兼有耳鸣,心悸,气短,夜尿频,舌淡,苔白津少或有裂纹,脉沉细或弱。痰瘀互结证:头痛,眩晕,头如裹或痛有定处,胸闷,呕吐痰涎,或兼见失眠,心悸,口淡无味,食少纳差,面唇紫暗,舌暗有瘀斑,苔腻,脉滑或涩。肝火亢盛证:头痛,眩晕,性情急躁,易于动怒,或兼见颜面发红,目睛红赤,口舌干燥,自觉口苦,大便干结难解,小便短赤,舌边尖红,苔黄,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6期2018-06-19

  • 滋水平肝汤治疗老年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40例
    分为气阴两虚与阴虚阳亢型,其中阴虚阳亢型较多见[1-2]。近年来,笔者采用滋水平肝汤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40例,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将2017年1月—12月在兰州市安宁区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其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61~78岁,平均(67.05±7.27)岁。对照组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 61~80岁,平均(67.27±7.52)岁。2组患

    西部中医药 2018年12期2018-02-22

  • 针刺联合放血疗法治疗阴虚阳亢型面痛验案一例
    胃郁热上冲;或阴虚阳亢,虚炎上炎所致。现代医学中“三叉神经痛”归属“面痛”范畴,多发于40岁以上,女性多见,属于临床难治病。引发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原因尚未明确定论,而对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原因则是多种多样。三叉神经痛具体疼痛局限于三叉神经一或两个分支分布区,以上、下颌支最为常见,多为单侧性,极少三支同时受累的特点[2]。治疗该病,现代医学主要有药物治疗、射频热凝和微血管减压手术等[3],但这些方法通常会诱发并发症的发生,且远期疗效欠佳致疼痛的反复以及其他副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8年17期2018-01-14

  • 杞菊地黄丸与加味天麻钧藤饮联合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钧藤饮联合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效果观察●陈丽香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杞菊地黄丸与天麻钧藤饮加味在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取我院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杞菊地黄丸与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以一周为一个疗程共完成4个疗程治疗,完成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并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前及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

    保健文汇 2017年11期2017-11-03

  • 100例未成年人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及其与危险因素的关系
    占比例排列为: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肝火亢盛证,血清APN水平在各证型中分布为痰湿壅盛证<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leptin水平在各证型中分布为痰湿壅盛证>阴虚阳亢证>肝火亢盛证,且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未成年人高血压出现率最高的证型为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患者更易出现脂质代谢紊乱。未成年人;高血压;中医证型;生化指标;脂联素;瘦素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5期2017-10-14

  • 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5例患者中,阴虚阳亢证、痰瘀互结证、肝火亢盛证、肾气亏虚证、痰湿壅盛证分别为160、136、83、69、67例。阴虚阳亢证、肾气亏虚证、肝火亢盛证SDNN较痰瘀互结证、痰湿壅盛证明显降低(P<0.05);阴虚阳亢证、肝火亢盛证SDNN Index、HRV Index较痰湿壅盛证明显降低(P<0.05);肾气亏虚证SDNN Index较痰湿壅盛证明显降低(P<0.05);肾气亏虚证PNN50较阴虚阳亢证明显降低(P<0.05);阴虚阳亢证、肾气亏虚证、肝火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7年9期2017-09-03

  • 六味地黄汤加味联合缬沙坦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38例观察
    联合缬沙坦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38例观察戚柳杰 裘益仁浙江省诸暨市中心医院 浙江 诸暨 311800六味地黄汤 阴虚阳亢型 高血压病我们用六味地黄汤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38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我院收治76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观察组男27例,女11例;平均年龄54.92±4.23岁;平均病程7.35±1.25年;平均体重指数(BMI)26.54±1.97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5期2017-06-05

  •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阴虚阳亢证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机制
    钩藤饮加减治疗阴虚阳亢证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机制苗灵娟 李社芳1邢海燕2程广书(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高血压科,河南 郑州 450004)目的 探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阴虚阳亢证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120例阴虚阳亢证高血压患者均予以常规降压药口服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前后采血使用放免法检测血浆血管紧张素(Ang)Ⅱ、醛固酮(ALDO)及肾素,评价患者治疗前后高血压中医证候积分及血压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4期2017-03-24

  •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阴虚阳亢型失眠验案1则
    熄风汤加减治疗阴虚阳亢型失眠验案1则宗晓燕1葛淑琦1通讯作者:马云枝2(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2 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镇肝熄风汤;失眠;阴虚阳亢型;验案不寐是因为阳不入阴所引起的以经常不易入寐为特征的病证。轻者入寐困难,寐后易醒,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本文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阴虚阳亢型失眠1则,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患者,女,48岁,2016年5月30日初诊。以“失眠多梦20余年”为主诉就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10期2017-01-15

  • 天麻钩藤汤对老年高血压阴虚阳亢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
    汤对老年高血压阴虚阳亢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邵 健(通辽市中医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目的 分析天麻钩藤汤对老年高血压阴虚阳亢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9月60例老年高血压阴虚阳亢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天麻钩藤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麻钩藤汤对老年高血压阴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7年19期2017-01-14

  • 消糖降压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阴虚阳亢夹瘀证的效果观察
    尿病合并高血压阴虚阳亢夹瘀证的效果观察李成春 绥化市安达市济仁医院,黑龙江绥化151400目的分析消糖降压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阴虚阳亢夹瘀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阴虚阳亢夹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25),对照组采取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消糖降压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FBG、PBG、SBP、DB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为68.00%,观察组高于对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12期2016-08-04

  • 中西医结合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于忠娟 (山东省潍坊市第六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1023)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患者124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降压,3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情况以及疗效。结果 实验组血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5年14期2015-11-29

  • 脑梗死分期与中医病性证素相关性研究
    期出现率最高,阴虚阳亢证和气虚证在恢复期出现率最高,痰、瘀贯穿病程的始终。结论:脑梗死的分期可以为中医辨证提供参考。脑梗死 分期 病性证素 中医病机 中医证候脑梗死是一种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坏死软化进而出现偏瘫、失语等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的疾病。目前临床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别是中医辨证论治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因脑梗死在缺血坏死前后有着明显的病理差别,故不同分期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本研究通过

    江苏中医药 2015年11期2015-11-12

  •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为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和阴阳两虚证四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较,高血压病组的TBIL、IBIL血清胆红素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组中医证型比较,阴阳两虚型TBIL、IBIL低于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两虚型DBIL低于肝火亢盛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胆红素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5年6期2015-10-13

  • 加味地黄饮子治疗老年阴虚阳亢型高血压临床研究
    黄饮子治疗老年阴虚阳亢型高血压临床研究滕绘敏(洛阳市第一中医院 国医堂,河南 洛阳 471000)目的:研究分析加味地黄饮子治疗老年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2例老年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地黄饮子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均显著降低(P老年高血压;阴虚阳亢型;加味地黄饮子;临床研究目前,伴随饮食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24期2015-03-16

  • 中西医结合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李世阁1林辉2352100福建省宁德市医院东桥分院心血管内科1355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闽东医院呼吸内科2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阴虚阳亢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使用西医降压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十味汤,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显效率64.1%,总有效率9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8%、66.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33期2015-01-27

  • 1018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
    、瘀血阻络证、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对各证型间性别、年龄、病程、血压分级构成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中医证型分布比例依次为: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瘀血阻络>肝火上炎证=阴阳两虚证;(2)阴虚阳亢证与肝火上炎证、阴阳两虚证比较性别构成不同。阴虚阳亢证男女比例约为1∶2,肝火上炎证、阴阳两虚证男女比例大致相等;(3)平均年龄由低到高分别为肝火上炎证<痰湿壅盛证<瘀血阻络证<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4)肝火上炎证、痰湿壅盛证、瘀血阻络证病程主要分布在0~

    江苏中医药 2015年1期2015-01-09

  • 高血压个体化穴位敷贴方案的研制
    院[目的]研制阴虚阳亢证高血压患者个体化穴位敷贴方案。[方法]在文献查证的基础上,根据纳入标准选择高血压患者和心内科护士就穴位敷贴的用药、选穴、执行时间、持续时间、频率和疗程等方面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并与针灸医师进行访谈,在此基础上自拟阴虚阳亢证高血压穴位敷贴方案,经专家咨询和预实验后最终确定方案具体内容。[结果]所研制的阴虚阳亢证穴位敷贴方案既符合中医理论,又充分尊重了患者的主观意愿,并能适应护士的临床实际操作,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结论]此穴位

    大陆桥视野 2015年20期2015-01-01

  • 蜂维康口服液宁神益智、气血亏虚作用的临床观察
    虚,肝肾不足,阴虚阳亢型的患者进行辅助治疗临床观察,并与同期运用人参蜂王浆作对照,其结果如下。一、临床资料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即用蜂维康口服液者为治疗组,用人参蜂王浆者为对照组。治疗组共240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30岁,平均52.3岁。原发病为神经衰弱69例,冠心病或隐型冠心病61例,早期高血压45例,肺心病44例,乳腺癌术后及其他21例。辩证分型;气血亏虚型87例,肝肾不足型82例,阴虚阳亢型71例。对照组220例,其中男性139例,女性101例,年龄

    中国蜂业 2014年2期2014-11-28

  •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研究近况
    00)高血压;阴虚阳亢;综述原发性高血压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最常见的慢性病,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是导致心脑血管病的重要病因及危险因素[1],属中医学眩晕、头痛等病症范畴。现代医学认为,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肾性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及胰岛素抵抗有关[2],肾脏在维持机体血压平衡中占有重要地位[3],炎症学说得到广泛认可[4]。近年来,中医药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

    河北中医 2014年6期2014-04-02

  • 高血压与高血压前期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进展※
    数研究结果提示阴虚阳亢证是高血压的最常见临床证型,但也有不同观点。高血压前期相关研究较少,有结果提示以肝系症状为主且实证居多。目前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大样本、多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较少,二是辨证分型和证候诊断标准不统一,使研究成果难以进行荟萃分析。高血压;高血压前期;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综述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近年仍呈增长态势,每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估计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至少2亿,防控形势异常严峻[1]。必须将防治关口前移,重视高血压一级预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6期2014-02-05

  •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早期气虚和阴虚阳亢证的变化与运动功能的关系
    恢复早期气虚和阴虚阳亢证的变化与运动功能的关系谢梓菁,邹忆怀*,李宗衡(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早期气虚和阴虚阳亢证的变化与运动功能的关系。方法:采集数据库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入组第1天和第21天的中医四诊信息,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的评分,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的分级等数据,将所得数据进行差异性检验、相关分析等统计分析,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早期气虚证和阴虚阳亢证的变化,探索其证候与肢体运

    吉林中医药 2013年1期2013-10-26

  • 24h动态血压监测与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1)
    亢盛型59例,阴虚阳亢型47例,痰湿壅盛型55例,阴阳两虚型35例,其中男108例,女88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85岁。1.2 诊断标准 高血压病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1]制定;动态血压诊断高血压的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1]中有关标准;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4]中《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将高血压辨证分为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阴阳两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12期2013-09-14

  • 建瓴汤对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00)建瓴汤对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佟文浩(珲春市中医院,吉林 珲春 133300)目的 探讨建瓴汤对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以我院 2011 年 1 月至 2011 年 6 月之间所收治的 60 例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使用建瓴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和症候治疗效果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期2013-06-23

  • 缺血性中风病中医证候要素动态变化与NIHSS评分变化相关性的贝叶斯网络分析
    痰、瘀、气虚、阴虚阳亢6个证候要素的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运用贝叶斯网络分析其相关性。结果:0~3d时,NIHSS评分改善,证候要素痰、瘀、阴虚阳亢和气虚的改善概率分别为0.809、0.896、0.934、0.961;3~14d时,火热、瘀、痰、阴虚阳亢和气虚的改善概率分别为0.546、0.843、0.895、0.962、0.944;14~28d时,火热、痰、阴虚阳亢和气虚的改善概率分别为0.53、0.815、0.966、0.

    世界中医药 2013年6期2013-06-05

  • 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盛证107例,阴虚阳亢证228例,痰湿壅盛证214例,阴阳两虚证113例。1.2 诊断标准 高血压病诊断依据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血压分类和分级标准[1],将高血压病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 (或)舒张压≥90mmHg。 血压分级:1级(收缩压 140~159mmHg或舒张压 90~99mmHg)、2 级 (收缩压 160~179mmHg或舒张压 100~109mmHg)、3 级(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中医证型诊

    江苏中医药 2013年5期2013-03-28

  • 龟蛎抑亢颗粒治疗甲亢阴虚阳亢证的研究※
    亢颗粒治疗甲亢阴虚阳亢证的研究※王 芳 欧阳雪琴(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长春130021)目的 观察龟蛎抑亢颗粒治疗甲亢阴虚阳亢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对甲亢的治疗作用及优势。方法 选择符合中医和西医诊断标准的甲亢阴虚阳亢证患者60例,治疗组30例采用龟蛎抑亢颗粒合并应用甲巯咪唑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甲巯咪唑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学指标、中医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甲状腺激素、中医证候均有明显改善(P<0.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22期2013-03-10

  • 老年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压负荷特点分析
    高血压疾病患者阴虚阳亢证、肾虚证以及痰瘀阻络证。阴虚阳亢型患者表现为头痛或眩晕,失眠,面红目赤,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耳鸣健忘,心悸,口干,苔薄黄以及脉弦细而数。痰瘀阻络型患者表现为眩晕,头部刺痛,恶心吐涎,舌下络脉青紫,口唇指甲均紫暗,胸闷,刺痛感以及脉弦涩。肾虚型患者表现为头昏或眩晕,舌红少苔,口干,健忘,疲乏无力,夜尿频多,手足心热,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遗精以及脉细数。西医诊断标准根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制定的标准[4],患者血压满足 14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2期2012-11-21

  • 老年高血压中医不同证型血液流变学可视化的变化特点
    组(35例)、阴虚阳亢证组(42例)和肾虚证组(32例),采用MC-FAN检测各组患者血液流过模拟毛细血管(100μl)的时间,激光衍射法测定红细胞变形指数,光密度法检测红细胞聚集指数,另选健康老年人21例作为对照组。运用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并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MC-FAN血液流动时间与各指标间的关系。结果:(1)不同证型高血压患者血液流过模拟毛细血管的时间:痰瘀阻络证组174.23±9.18s;阴虚阳

    微循环学杂志 2012年2期2012-03-19

  • 中医药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研究进展
    统回顾,重点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等相关理论进行综述。1 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定义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是既符合高血压病西医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又符合阴虚阳亢证中医诊断标准:主症有眩晕、头痛、腰酸、膝软、五心烦热,次症有心悸、失眠、耳鸣、健忘、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的一类高血压[1]。是高血压病的主要证型之一。2 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流行病学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呈增长趋势,每10个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11期2012-01-29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与同型半胱氨酸等的相关性研究
    盛、痰湿壅盛、阴虚阳亢和阴阳两虚4种。1.2 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2月中医科住院患者159例。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或严重心、脑、肾病变者。男127例,女32例;年龄60岁~80岁(69.83岁±4.09岁)。1.3 观察指标 禁食12h后于次日清晨采集静脉血,测定HCY、D-二聚体、胱抑素C。检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2 结 果2.1 各证型分布情况 159例患者中阴虚阳亢型53例(33.33%),阴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11期2012-01-24

  • 不同中医证型原发性高血压与NO/NOS系统、ET-1、左室质量指数的相关性研究1)
    设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4个证型。1.2.3 纳入标准 确诊为高血压病且符合中医辨证标准(肝火亢盛、痰湿壅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的住院患者。1.2.4 排除标准 年龄在18岁以下,80岁以上者;合并肝、肾、肺、内分泌等其他脏器严重病变;继发性高血压,或精神病患者。1.3 中医辨证 184例EH患者按上述证型分为肝火亢盛证21例(11.41%)、痰湿壅盛证81例(44.02%)、阴虚阳亢证75例(40.76%)、阴阳两虚证7例(3.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1期2010-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