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派
- 论荒诞派戏剧的多元化改编策略
要】如何上演荒诞派戏剧是戏剧界经久不衰的议题。戏剧实践者们往往恐惧于演出可能带来的晦涩感,而忽视了其中蕴含着的巨大改编空间。本文以《等待戈多》在中国的多元化改编为例,探索使得其改编获得无限可能的根本原因——作品中蕴含的深刻哲思与剧作反传统的表现手法,并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改编案例,研究如何充分借助荒诞派戏剧这一创作“跳板”表达自身对于生活和社会的思考与观点。【关键词】《等待戈多》 荒诞派 内在真实 二度创作20世纪50年代,荒诞派戏剧兴起于法国,以其纯
艺术评鉴 2023年15期2023-09-20
- 论《李尔王》中的后现代叙事艺术
韩菁菁【摘要】荒诞派戏剧是在20世纪才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戏剧流派。然而,早在17世纪,莎士比亚的戏剧《李尔王》就充满了荒诞派戏剧所独具的后现代主义艺术色彩。本文力图以荒诞派叙事为理论切入点,从情节、人物和话语等三个层面对《李尔王》中的后现代叙事艺术进行系统阐释。研究认为,尽管莎士比亚身处文艺复兴时期,但其戏剧创作在某种意义上却体现出荒诞派戏剧创作的艺术特色,以精湛的后现代叙事艺术展现了其超越时代的艺术魅力。【关键词】《李尔王》;莎士比亚;后现代主义;叙事 荒
今古文创 2023年9期2023-05-18
- 论荒诞派戏剧的非逻辑性与错乱性
——以《秃头歌女》与《等待戈多》为例
代兴起于法国的荒诞派戏剧,其受到半个世纪内两次世界大战的毒害,以至战争的挫败与生活的无望日益僵化着人心,异化着精神。加之各国将恢复经济放在首位,选择性忽视战后精神文明的重建工作,从而让本就陌生的人际关系变得愈加疏离,游走在可有可无的社会边缘。在此背景下,荒诞派剧作家们逐渐丧失了对于民生的关注、社会的体恤以及国家的信任,转而投向如何用荒诞、非逻辑性的戏剧形式展现人类存活于世的价值、一生等待的目的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虚无缥缈的依附关系。《秃头歌女》与《等待戈多》
戏剧之家 2022年15期2022-11-12
- 管窥贝克特荒诞派戏剧的反戏剧创作理念
振奋”。他是“荒诞派戏剧”的重要代表人物。荒诞派戏剧是充斥荒诞、写法独特的剧作的统称。它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欧洲一些主要剧作家在作品中演绎的一种新的戏剧风格。这些作品表达的共性观点是:在一个无神论的宇宙中,人类的存在没有任何目的和意义,人与人之间是无法沟通的,荒诞不经的语言决定了剧作的逻辑结构。这种全新的创作手法挑战和背离了现实主义“精心制作戏剧”的理念。一、贝克特荒诞派戏剧的反戏剧特点贝克特的戏剧并不注重行为逻辑的发展、事件真相的揭示或传统的角色塑造,相
名作欣赏 2022年18期2022-03-14
- 浅析我国荒诞喜剧电影对荒诞派戏剧的继承和发展
主义艺术流派和荒诞派戏剧荒诞主义艺术流派诞生在西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传统观念被颠覆,现代文明给人们带来了冲击。人们对于人类世界的意义产生了质疑。人们开始进行深度反思,开始探讨这个时代和社会、人产生的原因以及人的生存问题,于是便产生了存在主义哲学。无数存在主义文学家和戏剧家的小说和剧本中,都揭示了人的存在的荒诞性。它们集中反映了西方世界的悲观情绪,是西方荒诞派艺术产生的哲学土壤,因此出现了荒诞派。荒诞派戏剧正是荒诞主义主要的表现形式,它是现代戏剧流派之
戏剧之家 2021年35期2021-11-14
- 荒诞派探索历程综述
·艾斯林发表《荒诞派戏剧》一书,第一次将“荒诞”这一哲学术语特别应用于戏剧,从而唤起对“荒诞”、“荒诞文学”的世界性的研究热潮。但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左右,荒诞这一研究主题开始逐渐淡出学者视野,对其研究也越来越少;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2006年正逢荒诞派文学巨匠塞缪尔·贝克特100周年诞辰,短时间内出现了许多贝克特相关研究。此外,新世纪以来,其他荒诞派作家也重新受到关注,学界对于荒诞派又重新燃起研究兴趣。至于“荒诞”这一特定术语,并非起始于《荒诞派戏剧》,
散文百家 2021年8期2021-11-12
- 一篇具有真知灼见的创新文章
叙事诗性戏剧和荒诞派的“反戏剧”戏剧之“戏剧性”,这也是本文的主要亮点。综合以上两点,这篇论文关于“戏剧性”的定义是全新的,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不仅在理论上更具涵盖力,而且切合全部戏剧艺术实际。本文在探讨“戏剧性”过程中,颇多言简意赅的精辟见解。比如,精辟指出传统话剧、布莱希特的叙事诗性戏剧、荒诞派的“反戏剧”戏剧之精髓,透视了它们之间的共性与区别,尤其是廓清了部分人对布莱希特叙事诗性戏剧,乃至对荒诞派戏剧的浅见和误解,这对当下的戏剧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剧作家 2021年6期2021-07-12
- 荒诞派戏剧中的非自然叙事分析*
间总是线性的。荒诞派戏剧有意打破传统戏剧的叙事方式,反传统地安排原则上不可能的时间进程,现实与回忆、未来交叠,时间交错循环,无规律流动。贝克特的戏剧《等待戈多》中,时间的流动就是非逻辑的、被模糊化的,只有“今天、明天、昨天”,没有确切的日期,而这种日期可以代表每一天。时间的不连贯、时间的异化使得整部戏剧变得沉闷,使人们感受不到生活的意义和希望,变得焦虑和绝望。贝克特的另一部戏剧《游戏》中,叙事时间不断回到原点,呈现出时间的循环。时间的无限循环使整个故事永无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21年6期2021-01-15
- 论荒诞派戏剧结构形态的重复性与错位性
150080)荒诞派戏剧打破了传统的戏剧创作手法,融入超现实主义文学,反对传统戏剧中理智的表现手法,鼓励采用荒诞手法来进行创作。它为戏剧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法,对于推动戏剧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荒诞派戏剧的结构形态入手,结合戏剧创作的要点,分析其重复性和错位性。一、荒诞派戏剧特性(一)打破传统传统戏剧多采用严肃、认真、写实、理智的手法来进行事件的叙述与情感的表达,较为严谨,力求真实,而荒诞派戏剧打破了传统的藩篱,采用看似不合逻辑的方式来叙述事件,常
戏剧之家 2020年17期2020-11-14
- 加缪的墙:基于荒诞派戏剧研究的空间实验
■唐诗韵荒诞派戏剧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当时的人们对自己生活的当下和所拥有的一切产生了一种虚无而荒诞的质疑感,人们正处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目标在哪,欲望和目的都不甚明了的状态。艺术家们将这种漫无目的的,对未来迷茫而困惑的情绪寄于戏剧这种体裁,创造出了荒诞派戏剧。1926年,海德格尔出版了存在主义著作《存在与时间》,这两样诞生于相近时间、相似背景下的产物,其内核也是相似的。夹在现实与认知之间那道荒谬的墙是他们的探讨点。1、存在主义戏剧是被
剧影月报 2020年4期2020-08-18
- 荒诞派戏剧研究
期,西方兴起了荒诞派戏剧。它产生与二战之后的法国,而后流行于许多西方国家。它也是西方广泛流行的存在主义哲学与荒诞的戏剧形式相互融合的产物,显示的是战后西方世界严重的信仰危机。本文试图从荒诞派戏剧的诞生背景这一角度出发,探究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等待戈多》中的各种“荒诞”特征,接着通过将《等待戈多》与《车站》进行对比分析,最后以《等待戈多》为例,总结荒诞派戏剧的主要特征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对荒诞派戏剧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
商情 2020年10期2020-04-16
- 荒诞主题浅析
·品特为代表的荒诞派戏剧应运而生,以一种荒诞,滑稽的情节构造,舞台设计和语言风格揭露著这个社会的弊病和人们的精神状态,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和剥削带给人们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创伤。因为二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哈罗德·品特对爱尔兰戏剧家赛缪尔·贝克特非常钦佩,其作品中甚至具有某些贝克特式的特质。而品特公开承认贝克特对自己的影响,所以本文选取哈罗德·品特的《哑巴侍者》和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两部作品,比较分析,探析那个时代人们的荒诞不经和社会问题。关键词:荒诞派;
青年文学家 2020年6期2020-04-09
- 荒诞派戏剧不确定性与反戏剧创作分析
钟琳摘 要:荒诞派文学产生于二战之后,主要成就以戏剧为主。因其创作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因其在主题上主要表现人生的荒诞,并且采取古怪的形式,由此得名荒诞派戏剧。本文针对荒诞派戏剧所表达主题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不确定性,以及被称作为“反戏剧”的戏剧创作方式,对这类戏剧独特的戏剧技巧和主题进行分析。主要将重点放在开山人贝克特以及二代荒诞戏剧家哈罗德·品特的戏剧作品上。关键词:荒诞派;贝克特;品特;反戏剧;不确定性[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青年文学家 2020年5期2020-03-23
- 即使无意义,也在主动选择
感。其实很多的荒诞派作家本身非常积极,即便是加缪和贝克特等,他们虽然站在虚无主义的角度,但他们非常得积极,他们写荒诞的戏剧,在我看来,是希望大家去正视这些问题,并且不要将人类文明引向毁灭。我最喜欢的主题应该是《西西弗斯的神话》,西西弗斯突出的主题就在于人和人无法沟通,但我们要沟通;上帝可能不会来,但是我们要去等待。即便无意义,我们还是要穷其一生去做这件事情。所有荒诞派中的人都有一个很主动的选择,而这个选择也就是西西弗斯的自由,有选择空间的自由就是西西弗斯的
小资CHIC!ELEGANCE 2020年7期2020-03-08
- 望,一眼荒诞
字编辑:黄也“荒诞派戏剧”一词最早是出现在1962年英国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斯林出版的《荒诞派戏剧》一书中。同年剧作家爱德华·阿尔比在《纽约时报》杂志发表了题为《哪家戏剧是荒诞派?》一文,对自己的作品被归类为荒诞派戏剧感到冒犯,并反讽百老汇戏剧才是真正的荒诞派戏剧,因为仅看票房高低就对剧进行评判。他说“荒诞剧派,作为一个真正的当代剧派,正视人的现实,是我们时代的现实主义剧派”,那么荒诞剧与现实主义剧又有什么区别呢?把阿尔比的作品放在荒诞派一类,无疑提出了荒诞
小资CHIC!ELEGANCE 2020年7期2020-03-08
- 浅析《秃头歌女》中的荒诞形式
133000荒诞派戏剧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影响最大的戏剧流派之一,荒诞派戏剧的创始人为法国戏剧家欧仁•尤内斯库,而他于1949年创作的《秃头歌女》是荒诞派戏剧的第一部作品。这部作品的演出在一开始并没有被大众所认同。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荒诞派戏剧的荒诞的语言、情节以及人物形象都逐渐被人们接受,而本文也将从这三个方面对其荒诞形式进行分析。一、语言的荒诞《秃头歌女》中语言的荒诞性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对话中逻辑的丧失。这主要体现在《秃头歌女》中的大量的对白
新生代 2019年15期2019-11-13
- 浅谈契诃夫戏剧的现代性
发展,尤其是对荒诞派戏剧的影响。譬如,从语言逻辑上的互不搭腔到人物之间的对话毫无关联,是契诃夫戏剧到荒诞派戏剧在叙事上的发展。除荒诞派外,契诃夫戏剧在人物塑造,结构设计,戏剧动作与冲突方面,都对现代戏剧有着深远影响。本文拟以契诃夫的五部多幕剧(《伊凡洛夫》、《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为例,讨论契诃夫的戏剧创作方法对20世纪现代戏剧的影响。一、对现实主义的革新:情节弱冲突化,人物性格内在化,戏剧手法多样化从契诃夫的戏剧革新最突出的特点
鸭绿江·下半月 2019年7期2019-11-05
- 荒诞派戏剧艺术分析
苏曼摘要:荒诞派戏剧具有内容的荒诞与形式的荒诞相一致的特点,用荒诞的形式表现荒诞的内容的特点。如果说传统戏剧的情境是具体的和有定性的,那么荒诞派戏剧的情境则可以说很多是不确定的。关键词:荒诞派;戏剧;情绪中图分类号:171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7-0112-01一、引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在法国出了戏剧“隆胎”,它的创始人是侨居法国的戏剧家爱尔兰人塞缪耶尔——贝克特和罗马尼亚人艾仁——尤奈斯库。尤奈斯库的代表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6期2019-08-12
- 浅谈荒诞派戏剧语言的特点
与表现手法上,荒诞派戏剧作家抛开了传统的理性手法与符合逻辑的表现形式,采用了一系列非理性的、反逻辑的乃至反戏剧的表现手法,使荒诞派戏剧成为一个极具特色的流派。其主题多是表现没有理性、道德沦丧、物质膨胀的社会中,人类生存的荒诞与无理。关键词:荒诞派;叙事性;独白中图分类号:1565.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1-0115-0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荒诞派戏剧出现在西方的戏剧舞台上,它是一种与传统戏剧迥然不同的戏剧形式。由于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4期2019-08-09
- 对荒诞派戏剧创作方法的研究体会
杨娜【摘 要】荒诞派戏剧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现代戏剧流派,对西方剧坛影响深远,国内戏剧界也经过一番引进和改良,催生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荒诞喜剧”,受到一部分观众追捧与喜欢。国内戏剧教育多数是基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来培训演员,对荒诞派戏剧了解较浅,本文旨在探究当国内演员遇到荒诞派戏剧作品时如何适应创作。【关键词】荒诞派;表演;演员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9-0036-
戏剧之家 2019年19期2019-08-01
- 当今时代下荒诞派戏剧的现实意义探析
的时代背景下,荒诞派戏剧得以孕育而生。荒诞派戏剧的诞生可以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避风港,人们的苦闷、焦虑的情绪以文学的形式被记录下来。小小的一个舞台可以说成为揭露时代弊病、展现人们迷茫、无意义的生存状态的一面镜子。荒诞派戏剧诞生于信息化革命的初期,而我们当下正处于这种新型革命的繁荣时期,因此荒诞派作品对当今时代下的人仍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借鉴性。一、荒诞派戏剧产生的背景及原因分析(一)“二战”的伤痛荒诞派戏剧活跃于欧美文坛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如果说第一次世界
名作欣赏 2019年21期2019-07-12
- 房间与确证
60年代开始,荒诞派戏剧开始在世界戏剧舞台上崭露头角,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刻的内涵吸引并影响着一代代观众与戏剧作家。在各具风格的荒诞戏剧作家中,被视为贝克特继承者的品特的“威胁的喜剧”具有突出的艺术风格。品特的“威胁的喜剧”不仅打造出了封闭压抑的“品特式房间”,并且其笔下的人物对于自身与他物有反复的怀疑与确证,这些都是品特用以表现世界的荒诞性的独特方式。关键词:荒诞派 《房间》 自我确证荒诞派戏剧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兴起的戏剧流派,它最先出现于法国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9年1期2019-04-15
- “语言的悲剧”与“反戏剧”
秃头歌女》作为荒诞派戏剧的开山之作,既是这一流派的典型代表也在世界戏剧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不同版本《秃头歌女》的“反戏剧”与“语言的悲剧”两个副标题,厘清这两个副标题的意义,不但可以认识到《秃头歌女》这部风格迥异的戏剧作品的价值,而且可以对理解荒诞派戏剧提供现实参考。【关键词】秃头歌女;荒诞派;反戏剧;尤奈斯库中图分类号:J8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4-0027-02《秃头歌女》是荒诞派戏
戏剧之家 2019年4期2019-03-28
- 评沃尔特·阿斯姆斯版《等待戈多》
王信怡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品《等待戈多》于1953年首演于巴黎的巴比伦剧院,此后的近半个世纪诸多戏剧导演热衷于将此剧搬上舞台。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斯林在1961年所著的《荒诞派戏剧》一书中详细阐释了“荒诞”一词的来源,它直接指向“由于人的状况的荒诞所产生的这种形而上的痛苦之感”[1]。其中1988年由德国导演沃尔特·阿斯姆斯 (Walter D·Asmus)所导、原作者萨缪尔·贝克特监制的版本被誉为是贴近原著的精髓之作。“在贝克特之后,他可谓是世上阐释其作品
文学教育 2018年30期2018-11-28
- 荒诞派戏剧在一度创作中的特性
浒四川传媒学院荒诞派戏剧20世纪五十年代兴起于法国,六十年代流行于欧美。它属于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1952)起到由涅斯库的《国王死去》(1962)为止的那个狂热的十年。那是“冷战”的十年,是东西方国家间的关系极度紧张的十年。1961年著名英国导演、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思林在关于法国作家加缪的随笔中借用了“荒诞”一词,并以此来命名这一戏剧流派。荒诞派戏剧是西欧一部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对大战充满恐惧,对人的存在意识持怀疑态度的精神危机的深刻表现,对战争期间产生
散文百家 2018年8期2018-11-15
- 论文学作品的荒诞
创作理论——《荒诞派戏剧》——以论述尤奈斯库等人创作的戏剧,在这部著作中第一次用“荒诞”一词命名一个艺术流派。“荒诞”更多的是指20世纪后半叶至今荒诞派作家创作的作品。荒诞派作家面对经历了战争和科技迅速发展的世界,愈发冷静地面对生活中不同等级的人承担的不同命运,并且对人类命运给予人文主义的理解,以此来表达自身的理想主义追求。一、作品中世界的荒诞(一)没有真理的世界纵观荒诞派的作品,我们会发现这些作家都有着多元化的文化背景,这种多元复杂的文化背景影响了作家的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12期2018-10-24
- 浅析荒诞派电影的现状和发展
品到影视作品,荒诞派艺术以这样一种亦步亦趋的态势生存着、发展着。荒诞派电影的生存现状如何,荒诞派电影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反响以及荒诞派电影如何发展下去,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关键词】荒诞派;荒诞派电影;现状与发展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4-0084-02一、荒诞派的形成与发展“一个能合理地加以解释的世界,不论有多少毛病,总归是个熟悉的世界。可是一旦宇宙中的幻觉和光明消失了,人便感到自己是个陌生人。他成
戏剧之家 2018年4期2018-05-15
- 浅论20世纪西方现代文学中的荒诞
《局外人》,到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等待戈多》,黑色幽默派的文学“绞刑架下的幽默”的《第二十二条军规》等都在诉说着无奈而真实的荒诞。一、对荒诞的解释及其渊源荒诞是一个很难下精确定义的概念,对于荒诞一词的含义有许多的解释。其原意在音乐的语境中意味着“失去和谐”,词典上的定义一般指“与理智或者适宜不和;不一致、不合理、不合逻辑”。①法国罗贝尔·埃斯卡尔皮在法国《百科全书》“荒诞”一条中说:“荒诞就是常常意识到世界和人类命运的不合理的戏剧性”②加缪在1941年发表
文教资料 2017年32期2018-03-27
- 埃德华·阿尔比戏剧《美国梦》的主题分析
尔比是20世纪荒诞派的杰出代表作家,他的作品情节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主题。阿尔比借鉴荒诞派的表现手法,揭示了美国现实主义戏剧永不枯竭的主题。本文以作家阿尔比的代表作《美国梦》为文本分析对象,对美国梦的产生、幻灭过程进行分析,探索梦想破灭背后的深层因素: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冷漠以及高度发达的物质世界中人们信仰的迷失。关键词:埃德华·阿尔比;美国梦;荒诞派;破灭中图分类号:I71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10-0078-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10期2018-03-09
- 荒诞性与写意性的融合统一观实验昆剧《椅子》
《椅子》改编自荒诞派戏剧之父、法国剧作家尤金·尤奈斯库的同名代表作,由上昆的俞霞婷改编、倪广金导演,在保留原著关于人类存在意义和命运叩问的现代精神基础上,进行了中国化与昆剧化的全新创作。该剧于2016年9月在日本利贺铃木忠志主推的“第五届亚洲导演节”首演,此后在俄罗斯、阿尔巴尼亚、我国京沪等地巡演,屡受赞誉,现为上海昆剧团小剧场保留剧目。曾推出过戏妆版和不上妆版两种不同风格,此次演出为戏妆版,由沈昳丽、张伟伟和孙敬华饰演。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戏剧界最有
上海戏剧 2018年1期2018-03-02
- 荒诞与荒诞派戏剧的美学精神(下)
呢?我们通过对荒诞派戏剧的观照和分析,就可以得到深刻的揭示。马丁·艾斯林指出,“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比起大多数其它时代更为变化多端,它所展现的多层次画面令人迷惑不解;中世纪的信仰依然存在,又披上了18世纪理性主义和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的外衣,受到史前期狂热和原始社会式的部落祭祀的震动,象遇到突然的火山爆发一般。整个社会时代的每种文化类型都找到了它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但是最真实地代表了我们自己时代贡献的,看来还是荒诞派戏剧所反映的观念。这种观念所反映的特
齐鲁艺苑 2018年4期2018-01-24
- “荒诞派”刘震云
锦鑫繼2012年的《我不是潘金莲》后,近日,作家刘震云推出了新作《吃瓜时代的儿女们》,并在首发式上表示,这是他迄今为止最幽默的一部作品。对他而言,有力量的幽默是小说里描述的事件本身,以及由一个荒诞事件带出来的更深层次的荒诞。“不是我幽默,是生活本身太荒唐了。但最荒诞、最值得警惕的是,你荒诞,我也荒诞,大家共同把荒诞过成了日子,把荒诞变成了正常。”“以幽默表现悲凉、讽刺现实”去年,刘震云的小说《我不是潘金莲》被冯小刚导演搬上了大荧幕,这是他第四次与冯小刚合作
齐鲁周刊 2017年46期2017-11-24
- 荒诞派戏剧的美学探讨
徐正【摘 要】荒诞派戏剧是特殊时代诞生出来的一种特殊艺术,它以其独特的审美趣味一度受到追捧。本文主要探讨荒诞派戏剧的来源,并从“叛逆之美”“虚无之美”“悲剧之美”三方面来探讨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关键词】荒诞派;戏剧;荒诞美学中图分类号:J8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9-0016-02“荒诞”的本义是“走调”“变音”,是用来描述音乐的术语,后来又含有生命的错失、变形等意义。荒诞派认为,世界对人类是有敌意的,人类被一种无形
戏剧之家 2017年19期2017-11-07
- 坂口安吾作品《风博士》解读
摘 要:日本“荒诞派”作家坂口安吾(1906年-1955年)在25岁时凭借成名作《风博士》,一举跃上日本文坛。然而,对于这部日本荒诞文学的代表作之一的解读众说纷纭,却始终没有定论。风博士作为本篇小说的头号主要人物,其最终的去向充满了荒诞色彩,他与章鱼博士、陈述者“我”的关系也可谓扑朔迷离。坂口安吾在大学期间主修印度哲学,因此创作中也不免受到印度哲学思想的影响。据此,将通过对风博士与各登场人物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笔者本人对该作品的解读方式并进行简单的比较。关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25期2017-10-14
- 贝克特《等待戈多》荒诞派戏剧的语言特色
特《等待戈多》荒诞派戏剧的语言特色周培蕊(河南工程学院国际合作交流处,河南郑州451191)贝克特《等待戈多》突破传统戏剧形式,凭借其夸张、荒诞舞台表现力给当时的戏剧增添了一抹独特的景象,语言上的描述是戏剧最为突出的地方,贝克特小说台词使用的非常巧妙,使整部戏剧的台词感觉比较盈余,但是没有任何的意义,这就更加突显出戏曲“荒诞”的主题。《等待戈多》的戏剧语言具有较强的戏剧性,不仅增加自身对该剧的领悟,还可以加深对荒诞派戏剧语言特性的了解。《等待戈多》;荒诞派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年2期2017-03-07
- 《等待戈多》: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与超越
一部思想深刻的荒诞派戏剧,作品为我们描摹了一幕现代人生存困境;剧中的戈戈和狄狄,是苦苦寻求救赎希望的现代人的缩影。在作品的表层含义之外,它还包含着“使现代人从精神的贫困中得到振奋”的东西。《等待戈多》 生存困境 超越贝克特是爱尔兰荒诞派剧作家,他的剧作《等待戈多》是一部表现二十世纪现代人生存困境的荒诞剧,对于人类悲剧性的存在状态和终极命运及意义都有深刻的思考,由于他的戏剧所具有的“希腊悲剧的净化作用”,由于“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
文学教育 2017年22期2017-02-09
- “走”与“等”的不等式
——比较《过客》和《等待戈多》的同异性
20世纪中期“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只“等待”不“追赶”的主题是积极进步的,从而阐明了两者的同异性。鲁迅 《过客》“荒诞派”戏剧 《等待戈多》《过客》是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中唯一的一篇戏剧作品。多数学者认为它是一部“诗意短剧”或散文诗,笔者认为它是一部“荒诞戏”;因为它所表现的“生存状态”“失去自我”“威胁的喜剧”等具备了荒诞戏的一些要素,而且,它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荒诞派”戏剧有一定影响。在这部用“走”贯穿全剧的作品里,有两点主题是格外突出的
名作欣赏 2017年24期2017-01-28
- 《等待戈多》和《罗森和吉尔已死》比较研究
《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而斯托帕德的《罗森和吉尔已死》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两部作品都呈现出了人类面对命运的焦虑,无助和挫败感。但是两部作品在人性哲学的传达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试图从哲学基础,情景设置和人物建构三个方面比较两部作品的不同之处。荒诞派戏剧; 后现代主义戏剧;后现代主义思潮法国荒诞派戏剧作家贝克特的经典之作《等待戈多》描绘了一幅荒诞虚无的场景:两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弗拉基米尔(狄狄)和爱斯特拉冈(戈戈)在等待戈多。后现代主义
小品文选刊 2016年21期2016-11-27
- 在希望与绝望的旋律中交织
等待戈多》作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对西方剧坛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试图从希望中的绝望,与绝望中的希望两方面去探讨“等待”的意义。关键词:荒诞派;戏剧;等待[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1《等待戈多》是著名喜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代表作,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爱尔兰小说家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一位伟大的荒诞派代表人物,他写过许多戏剧,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等待戈多》。《等待戈多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9期2016-11-23
- 崩溃的剧场
义、象征主义、荒诞派等等,本文主要对这四种戏剧形式进行分析总结。【关键词】先锋派戏剧;表现主义;怪诞剧;荒诞派;说话剧中图分类号:J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040-01“艺术的非正统就是潮流”。到底先锋派有着怎样的反叛?首先就要看看它产生的时代背景了。它是在战后的西方社会,人们面对战争带来的阴影,感到道德上的无助,从而希望以另外一种形式来表现人们对社会的反思与质疑,在戏剧艺术上的表现形式就是先锋派戏剧。根据华明
戏剧之家 2016年13期2016-07-07
- 崩溃的剧场
——西方先锋派戏剧
义、象征主义、荒诞派等等,本文主要对这四种戏剧形式进行分析总结。【关键词】先锋派戏剧;表现主义;怪诞剧;荒诞派;说话剧“艺术的非正统就是潮流”。到底先锋派有着怎样的反叛?首先就要看看它产生的时代背景了。它是在战后的西方社会,人们面对战争带来的阴影,感到道德上的无助,从而希望以另外一种形式来表现人们对社会的反思与质疑,在戏剧艺术上的表现形式就是先锋派戏剧。根据华明教授讲座的内容,我主要总结了一下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荒诞派四种在先锋派中比较具有代表
戏剧之家 2016年13期2016-07-07
- 《等待戈多》
词:存在主义;荒诞派;悲剧;喜剧本文以存在主义为基础对《等待戈多》进行解析,运用海德格尔和萨特的存在主义主张存在的焦虑和自由选择,说明剧中主人公遭受的折磨,分析剧中悲剧成分。作为荒诞派的代表,《等待戈多》依据存在主义的哲学基础,说明了人的生存困境,充满悲剧色彩。第二部分从喜剧的两个主要表达方式动作和语言论述文中的喜剧成分。本文在喜剧部分着墨不多,因为喜剧成分也是为了说明悲剧主题,在这一连串滑稽可笑的言论和动作后面,透露出的是人的痛苦和绝望。一、《等待戈多》
北方文学·下旬 2016年2期2016-05-30
- 诺奖作品《等待戈多》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关键词:戏剧;荒诞派;萨缪尔·贝克特;《等待戈多》;接受与传播[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5-0-01对于中国人来说,诺贝尔文学奖是一项国家荣誉,甚至是一种国际荣誉,这使我们对诺奖魂牵梦绕,不能释怀。尽管我们直到2012年才终于有作品问鼎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不代表我们对其他获奖作品不予认可。有许多作品跨越了语言与文化的障碍,被各国读者所喜爱,下面我们主要来分析1969年的诺奖作品《等待戈多》在中
青年文学家 2015年5期2016-05-09
- 试析荒诞派戏剧《房间》的语言艺术
0068)试析荒诞派戏剧《房间》的语言艺术徐洁艳(四川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8)【摘 要】20世纪中叶起源于法国的荒诞派戏剧是世界戏剧史中的重要篇章。荒诞派戏剧经过近70年的探索,形式众多。哈罗德·品特创立的“品特式”戏剧是荒诞派戏剧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处女作《房间》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该剧以荒诞的戏剧语言表达对于人类生存状态的另类思考,其荒诞的语言效果表现出对于人性的思考与社会的批判。【关键词】品特;《房间》;荒诞派;语言艺术荒诞
戏剧之家 2015年15期2015-07-20
- 荒诞派文学
生存环境脱节。荒诞派文学,是20世纪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是指戏剧创作。它采用荒诞的手法,表现世界与人类生存的荒诞性。荒诞派戏剧于20世纪50年代初诞生于法国巴黎,随后在欧美各国产生了广泛影响,统治西方剧坛长达二十年之久,七十年代初走向衰落。“荒诞派戏剧”一说,最早见于英国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思林1962年出版的《荒诞派戏剧》一书。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它拒绝用传统的、理智的手法去反映荒诞的生活,而主张用荒诞的手法直接表现荒诞的存在
同学少年·作文 2015年4期2015-06-26
- 论荒诞派戏剧的静态性
现代西方世界。荒诞派戏剧就在这个时候借着这个时代机缘应运而生。荒诞派戏剧产生的历史动因仍然是源于荒诞派戏剧家对戏剧“真实”的追求。他们彻底地举起了“反戏剧”的大旗,创造出一种与传统戏剧截然不同的具有“纯粹戏剧性”的戏剧。尤内斯库说:“新型的戏剧(指荒诞派戏剧)家是这样一种人他极力追求与最古老的东西联系起来:追求戏剧结构中的新语言和新题材,以便做到干净利落,更多地去除非本质的东西和有更多的纯戏剧性;他抛弃传统的做法以便重新发现传统” [5]在荒诞派戏剧家看来
艺术评论 2014年8期2014-08-28
- 戈多到底是谁
的成名作,也是荒诞派的代表作。该剧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那么要想了解荒诞派就要读懂《等待戈多》这部剧,就要以人物角色为例来分析。本篇文章就是通过戈多这一人物形象为例,分析这一角色的象征意义,总结本剧的寓意,以此来分析《等待戈多》这一杰作的创作特点。【关键词】荒诞派;戈多;象征意义;寓意;创作特点在荒诞派戏剧里,塞缪尔·贝克特虽然不是第一个创作荒诞派戏剧的,但是他因1952年搬上舞台的戏剧《等待戈多》而一举成为荒诞派戏剧流派中最重要的作家,领走了那一年度的诺贝尔
科技致富向导 2014年2期2014-02-02
- 论加缪剧作对荒诞派的影响
——以加缪《卡利古拉》为例
值对后世尤其是荒诞派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这一哲学命题在加缪几乎所有的剧作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正如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所言,他通过对世界荒诞性的透视,戏剧性地表现了自由、正义和死亡等有关人类存在的最基本问题。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无疑是荒诞派的理论基础,甚至其中一些作品可以看做是荒诞派作品的先驱。二战对于加缪的“荒诞哲学”的影响具有直接性和诱导性,加缪的祖国法国在纳粹德国的铁蹄下迅速灭亡,启蒙主义时期以来所建立的理想主义理性王国宣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9期2013-12-12
- 《邱园记事》中的荒诞派戏剧语言
相当程度体现了荒诞派戏剧的风格。①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戏剧模式,其特征是:主题令人迷茫费解,故事情节支离破碎,舞台形式离奇怪诞,对白语无伦次、毫无意义。而《邱园记事》作为一部小说,是如何体现出戏剧语言的风格呢?伍尔夫在其论文集《论小说与小说家》中曾提到,“小说将带有戏剧性,然而它又不是戏剧,它将被人阅读而不是被人演出”②。可见,作家本人欣赏小说使用戏剧语言的创作方法。而美国现代著名作家约翰·斯坦贝克也曾提出“剧本小说”这一概念,他对《
名作欣赏 2013年6期2013-08-15
- 浅析《动物园的故事》的荒诞性
·阿尔比是美国荒诞派戏剧的大师,他的作品《动物园的故事》反映了生存于后工业社会的现代人内心的孤独与绝望。该剧打破了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在情节、主题、表现形式和戏剧结构方面都体现出荒诞派戏剧的特色。阿尔比;《动物园的故事》;荒诞爱德华·阿尔比(Edward Albee)是美国著名的剧作家,与尤金·奥尼尔、田纳西·威廉斯和亚瑟·米勒等著名剧作家齐名。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伊哈布·哈桑说过:“继威廉斯和米勒之后,给人印象最深的较年轻的剧作家就是爱德华·阿尔比。他的戏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6期2012-08-15
- 《动物园的故事》的主题分析
的戏剧流派——荒诞派戏剧。荒诞派戏剧旨在表现世界与人类生存的荒诞性,它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作为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存在主义强调“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存在主义又称生存主义,思索、探讨人类社会与人类生存的问题,反映在文学形式上,便形成和产生了荒诞派艺术。荒诞派艺术最先在戏剧上表现出来。存在主义文学家、戏剧家萨特和加缪在他们的小说和剧本中,从理性出发,揭示了人的存在的荒诞性。在存在主义的影响下,荒诞派戏剧家通过对人的存在的探讨,用强烈的反感和深刻的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2年10期2012-08-15
- 欧仁·尤内斯库研究综述
戏剧作家。他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人,被誉为“荒诞派的经典作家”。作为荒诞派戏剧的创始人之一,尤内斯库对戏剧的贡献是革命性的,把他称为荒诞派戏剧的国王,应当是恰如其分的,作为流派的荒诞剧虽已是明日黄花,但其影响却十分深远。他的《秃头歌女》一剧掀开了荒诞剧的第一页;他以约三十部长短剧作丰富了荒诞剧的画廊;他还通过大量的随笔、访谈、演讲和论文,多角度地阐发了荒诞剧的意义、特征和创作经验等,为这牌戏剧理论的建构做出了无人可以取代的贡献。他在文学史上的杰出贡献也为他赢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2年1期2012-08-15
- 从《车站》看西方荒诞派戏剧在中国
《车站》看西方荒诞派戏剧在中国梁 渊高行健的话剧《车站》借鉴了西方荒诞剧的一些创作思想和表现手法,但在对时代内涵的传递和深层意义的探讨方面《车站》有其自身的独创性,它将西方荒诞派戏剧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将理性与非理性融于一体突现了作品的民族性,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对荒诞这个西方舶来品的独特诠释。对于中国的荒诞剧来说:荒诞只是戏剧表达的手段,最深刻地揭示人生的本质和真谛才是目的。存在主义;西方荒诞派戏剧;《车站》一、西方荒诞派戏剧“荒诞”一词原本指音乐中的不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8期2011-08-15
- 荒诞派戏剧:语言的无力与真实
250001)荒诞派戏剧:语言的无力与真实吴桂金1,王敬群2(1.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266510;2.山东省外事办公室,山东济南,250001)荒诞派戏剧对传统的反叛突出体现在对语言的贬低上,在此通过多贝克特、尤涅斯库、品特和阿尔比等荒诞戏剧语言特点的分析,指出作为人类思维和交际的工具的语言已经解体。荒诞派戏剧中的荒诞语言反映了现代语言哲学和语言学的观点,语言的非理性化与现实的荒诞性具有同一性。荒诞派戏剧的荒诞语言既体现了语言交际功能的无力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8期2011-08-15
- 人生大舞台 荒诞独角戏
——析《克拉普的最后一盘录音带》的艺术特征
083]本文以荒诞派戏剧大师塞缪尔·贝克特的杰作《克拉普的最后一盘录音带》为例进行具体分析,看其艺术特征: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新型的戏剧结构模式(非线形结构,简单的故事,情节与结局的缺位);性格扭曲、孤独异化的人物形象突出主题并具备象征意义;原有功能遭到摧毁的戏剧语言,荒诞的语言言说方式;新型的戏剧时空观。荒诞的形式与荒诞的内容达到高度和谐统一。《克拉普的最后一盘录音带》 塞缪尔·贝克特 荒诞派戏剧 艺术特征2008年圣诞平安夜去世的英国荒诞派戏剧大
名作欣赏 2011年15期2011-08-15
- 品特:游走在现实主义与荒诞派之间──以《升降机》与《等待戈多》之比较为例
走在现实主义与荒诞派之间──以《升降机》与《等待戈多》之比较为例王 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 430073)通过比较品特的《升降机》和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可以看出品特剧作的独特个性:游走在现实主义与荒诞派戏剧之间,创造了一种新的戏剧形态——荒诞现实主义戏剧。从主题看,品特不仅表达了荒诞派戏剧所揭示的社会现实的荒诞性,而且还概括了更丰富和更深刻的社会生活内容;从表现手法看,荒诞派戏剧是荒诞手法与荒诞主题的完美结合,具有形而上的哲理性,而品特的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1期2011-04-07
- 论荒诞派戏剧对亚里士多德式戏剧的颠覆
要西方戏剧中的荒诞派戏剧以反戏剧的激进姿态,全面挑战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形式,从反摹仿、反动作、反结构、反教育意义等方面颠覆了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动作说”、“情节结构说”、“陶冶说”,实现了对亚里士多德式戏剧的颠覆和超越。关键词戏剧;荒诞派;亚里士多德式戏剧;模仿;颠覆除了文学、雕塑、建筑和哲学这些方面的造诣,古希腊人在戏剧方面也达到了令今人叹为观止的成就。古希腊戏剧对古罗马戏剧的发展影响深远,它进而影响了欧洲戏剧。古希腊戏剧是西方戏剧的源头,亚里士多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3期2009-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