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长荣

  • 待到山花烂漫时
    隋意尚长荣深知,守正创新是京剧发展的正途。只有激活传统、融入时代,京剧方能走进当代观众的精神世界,从而在兼收并蓄的时代精神激励下获得更强大的生命力。尚长荣,1940年生,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界首位“梅花大奖”获得者。自幼受父亲尚小云的艺术熏陶,师从多位京剧名家,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其唱腔质朴浑厚、饱满酣畅,塑造的人物性格鲜明、有血有肉。代表作品有《曹操与杨修》《廉吏于成龙》《贞观盛事》等。在丰硕的艺术实践之

    中华瑰宝 2023年10期2023-10-16

  • 京剧名家尚长荣的戏外人生
    ,但年逾七旬的尚长荣没有一点架子,十分亲切随和。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客厅里,坐在沙发上的尚老边喝着茶,边与笔者侃侃而谈。谈到参加2014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他动情地说:会议讲话犹如灯塔一般,为我们文艺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一个演员要演好戏,塑造好人物,就要深入生活,扎根于人民群众中。而今我们已进入了新时代,作为京剧演员要有新作为,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上有所担当和追求。要成名角,不忘父亲的“人生课”尚长荣1940年生于北京,是我国京剧艺术大师、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

    新天地 2021年11期2021-12-20

  • 京剧名家尚长荣谈“控糖经”
    ”提起糖尿病,尚长荣仿佛是在介绍一个陪伴自己多年的“老朋友”。尚长荣说:“我自己会每天扎手指测血糖,结果在正常范围内才安心。去医院抽血检查时,也会测一下血糖,等医院化验结果出来了再对比一下,还可以顺便了解自家血糖测量仪的准确情况。”工作之余让自己完全放松下来也是调控血糖的一个不错的办法,尚长荣的放松方式是游泳。游泳是一种非常好的有氧運动,坚持游泳锻炼可以有效提升人体的心肺功能,增肌减脂,更可以避免许多运动后人体下肢关节带来的冲击、磨损与负担,是一种适合各年

    爱你·健康读本 2020年11期2020-12-08

  • 京剧名家尚长荣谈“控糖经”
    ”提起糖尿病,尚长荣仿佛是在介绍一个陪伴自己多年的“老朋友”。尚长荣说:“我自己会每天扎手指测血糖,结果在正常范围内才安心。去医院抽血检查时,也会测一下血糖,等医院化验结果出来了再对比一下,还可以顺便了解自家血糖测量仪的准确情况。”工作之余让自己完全放松下来也是调控血糖的一个不错的办法,尚长荣的放松方式是游泳。游泳是一种非常好的有氧运动,坚持游泳锻炼可以有效提升人体的心肺功能,增肌减脂,更可以避免许多运动后人体下肢关节带来的冲击、磨损与负担,是一种适合各年

    爱你 2020年31期2020-11-16

  • 艺无止尽,我一直在路上
    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登台接受了上海白玉蘭戏剧表演艺术奖的最高奖项——终身成就奖。今年是白玉兰戏剧奖三十年,而尚长荣与白玉兰戏剧奖的缘分也绵延了三十年,他曾获得第1届、第11届主角奖,第3届配角奖、第15届特别奖,而这次是他第五次捧起白玉兰奖杯。摘“五度兰”与上海同行回首尚长荣在白玉兰戏剧奖的获奖经历,也仿佛是在阅读三十年来尚长荣所走过的艺术之路。1987年,怀揣演一出好戏的梦想,尚长荣只身奔赴上海,排演了《曹操与杨修》。1988年该剧轰动剧坛,凭借曹操一角

    上海戏剧 2020年5期2020-10-14

  • 做平常人,演不平常的戏
    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据说,您不光戏演得好,还是个美食家,饭也做得特别好,而且还会做西餐。”尚长荣爽朗地笑道:“以前家里的廚房,根本不让我进去,怕我捣乱。真正做饭这个手艺,还是从‘斗批改那儿学来的。您知道什么是‘斗批改吗?就是逗逗孩子,劈劈柴,改善改善生活。”他越说越来劲,如小孩子般地炫耀道:“不仅西餐会做,中餐也会做,蒸馒头、和面、烙饼样样在行。以前发面没有酵母粉,得用面肥,泡着水,把面发上,发好后再上锅蒸,蒸出来的馒头,像加了醋一样很酸,那叫一个难吃

    做人与处世 2020年14期2020-08-28

  • 京剧名家尚长荣谈“控糖经”
    赵非一见到尚长荣的时候,是在京剧电影《霸王别姬》的拍摄现场。在强光的照射下,“楚霸王”尚长荣要把重達十几公斤的行头穿戴整齐……为了呈现最好的身形,尚长荣还需要在戏服里穿上厚厚的胖袄,不过,他的脸上却一点不显倦容,很难看出他是一位和糖尿病相伴二十多年的“糖友”。常患感冒,坚持生姜熬红糖尚长荣从小就生活在梨园世家,5岁时就能演戏,1985年便已凭借《霸王别姬》的出色表演登上了“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这个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项的领奖台。据尚长荣自己介绍,自2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20年7期2020-08-10

  • 京剧名家尚长荣谈『控糖经』
    / 赵非一见到尚长荣的时候,是在京剧电影《霸王别姬》的拍摄现场。在强光的照射下,“楚霸王”尚长荣要把重达十几公斤的行头穿戴整齐……为了呈现最好的身形,尚长荣还需要在戏服里穿上厚厚的胖袄,不过,他的脸上却一点不显倦容,很难看出他是一位和糖尿病相伴二十多年的“糖友”。常患感冒,坚持生姜熬红糖尚长荣从小就生活在梨园世家,5岁时就能演戏,1985年便已凭借《霸王别姬》的出色表演登上了“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这个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项的领奖台。据尚长荣自己介绍,

    恋爱婚姻家庭 2020年21期2020-07-28

  • “戏曲大师”尚长荣谈二十余年的“控糖经”
    赵非一见到尚长荣的时候,是在京剧电影《霸王别姬》的拍摄现场。摄影棚内虽然有空调,但在强烈灯光的照射下,“楚霸王”尚长荣要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把重达十几公斤的行头(头上的盔甲、背后的靠旗、层层的铠甲)穿戴整齐,过几分钟还得补补妆,就连鼻子、眼睛里都得涂上勾脸的颜料……而为了呈现最好的身形,尚长荣还需要在戏服里穿上厚厚的胖袄,不过,他的脸上却一点不显倦容,很难看出他还是一位和糖尿病相伴二十多年的“糖友”。“我自从确诊糖尿病,一直坚持做的事就是遵医嘱每天监测血糖

    祝您健康 2020年6期2020-06-12

  • 激活传统,戏曲成为新“国潮”
    于与京戏传承人尚长荣先生一拍即合。与尚老的沟通中我了解到,作为京戏大家,如今的戏曲传承面临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同样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年轻人感兴趣并关注?我接触过很多年轻人在提及戏曲时常会说,“门槛太高,离我们也太远”。但是我也了解到,即便没听过京戏,多数人也知道梅兰芳;即便不了解越剧,也一定听过“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唱段。至于京戏欣赏的门槛太高这一问题,录制现场中尚老师也给了我一个答复,“其实戏曲这个门槛并不高,我记得咱们民族精英、科学家、教育家的故事,

    环球时报 2020-03-062020-03-06

  • 尚长荣:花脸净心 唱好这“独一份儿”的声腔艺术
    尚长荣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文艺繁荣发展的过程,作为“准80后”和“新上海人”,他传承戏曲精髓,又紧跟时代步伐,这些都源于他对京剧艺术那份骨子里的热爱。出身梨园名家 三兄弟入三行当强国论坛:您出身于梨园名家,兄弟三人从小就对戏曲耳濡目染。在京剧的行当里,您当初为何会选择专工花脸并延续至今?尚长荣:由于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戏曲的环境里面,没出娘胎就能感受到京剧的激越而美妙的旋律。可以说从小就爱看戏。大哥长春,是武生;二哥长麟,继承父亲的衣

    世纪人物 2019年10期2019-10-10

  • 80岁的尚长荣带着京剧电影“走进”连环画
    80岁的尚长荣又“不安分”了。8月18日晚,上海书展中央大厅人头攒动。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带着他的《皮黄春秋之尚长荣京剧电影连环画》与读者见面,陈少云、夏慧华、滕俊杰、郑大圣等多位京剧界、影视界艺术家现身助阵。只见台上的尚长荣,双目炯炯,字字铿锵:“十载流年,四部缘牵。光影粉墨,谱续新篇。”我是一个“不安分”的演员在尚长荣的京剧人生中,最高频的一个字就是“新”。出身梨园世家,5岁登台演“娃娃生”,10岁拜师学花脸,47岁夹着《曹操与杨修》的剧本坐着火车

    北广人物 2019年34期2019-08-31

  • 尚长荣:做平常的人,演不平常的戏
    京劇院启动了“尚长荣三部曲”传承计划,以尚长荣为艺术指导,遴选38岁以下的青年演员传承他最具代表性的这三部作品,让这些剧目能继续“活”在舞台上。三年里,尚长荣为青年演员准备了大量历史史料与文学作品,从戏里到戏外,从吐字、发声到唱腔、念白,再到人物情感的理解、表达,对每部戏的主演悉心指导,手把手传授、亲自示范、逐一把关指导。采访从《曹操与杨修》聊起。尚长荣和曹操的“缘分”始于30年前。1987年,一年就演了6场戏的尚长荣,受到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故事的鼓舞,夹着

    世纪人物 2019年7期2019-07-11

  • “第七代曹操”:性格花脸尚长荣
    ”等细节中。而尚长荣版的《曹操与杨修》却能推陈出新,塑造了一个崭新的第七代“曹操”。3D全景声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济南首映暨尚长荣先生收徒仪式3月14日在济南成功举行。15日,尚长荣先生在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举办京剧专题讲座。山东京剧界人士、戏迷票友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尚长荣的“曹操经”,解读“性格花脸”新流派。当花脸曹操遭遇3D特效国粹京剧遭遇3D,花脸曹操挑眉瞪眼触手可及是一种什么体验?14日下午,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在鲁信影城和谐广场店举办首映礼。尚

    齐鲁周刊 2019年11期2019-04-26

  • 京剧大师尚长荣的四大养生原则
    喜爱的京剧大师尚长荣,虽然如今已经年近80岁,但只要一上舞台,依然浑身散发出激情,而且嗓音高亢洪亮,可谓风采不减当年。尚长荣在养生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方法,主要就是劳逸适度、科学饮食、规律生活和夫妻恩爱这四大养生原则。在尚长荣看来,生活中一定要做到劳逸适度。因为老年人如果过分劳累,就会加重心脑负担,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但是,虽然老年人的各器官功能已经衰退,也不宜过分追求舒服安逸,把自己弄成温室中花朵一样地弱不禁风,以致容易患上各种疾病。所以,保持劳逸平衡,多做

    养生月刊 2019年2期2019-01-13

  • 3D全景声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在上海影城举行全球首映
    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言兴朋领衔主演。导演滕俊杰在首映现场表示,影片用了三年时间打磨,表达的是思想的峥嵘和音视觉艺术的顶格享受。希望影片能够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张文化名片。主演尚长荣在现场激动万分,他用了三个难忘来表达自己的感受:“難忘30年前,京剧院战友们奋战诞生了这部新编历史京剧,更难忘电影团队经过近三年的拍摄制作打磨出了这部3D全景声电影。难忘中华民族文化戏曲艺术与当代先进的声影艺术的结合,产生了美妙的观赏效果和艺术震撼力。”主演言兴朋则希望这部京

    上海艺术评论 2018年4期2018-12-10

  • 《曹操与杨修》北京首映 京剧电影魅力十足
    映式,该片主演尚长荣、导演滕俊杰、总制作人单跃进,出品人鱼洁、青年演员郭睿玥、傅希如等出席首映礼。现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表示:“这一次我们《曹操与杨修》的电影团队同心协力不忘初心,凝聚了中国戏曲人和电影人的追求、拼搏和智慧。”上海京剧院院长、影片总制作人单跃进表示,我们有责任让更多人来感受《曹操与杨修》这部戏的魅力和成就,這是我们时代的成就,也是我们改革开放大环境给我们带来了可能性,让我们创作出了这部优秀的作品。

    南都娱乐周刊 2018年18期2018-09-30

  • 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应用新技术
    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言兴朋领衔主演,国家一级导演滕俊杰执导的3D全景声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于8月30日全国上映。本片并非将传统舞台剧搬上大银幕,而是将京剧艺术和电影技术巧妙融合。影片采用先进的3D实拍摄影设备和最新的杜比全景声制作流水线,在保留京剧艺术精华的同时,用三维特效技术突破拍摄空间限制,营造多维度真实环境,用新方式赢得年轻观众。首映现场,尚长荣表示,该片凝聚了中国戏曲人和电影人的追求、拼搏和智慧。影片出品人鱼洁表示,尚世影业出品《曹操与杨修》并

    综艺报 2018年17期2018-09-14

  • 尚长荣:不负时代,无愧梨园(上)
    前不久,尚长荣主演的3D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在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主办的“东方之韵梨园光影”系列活动中热映。拍摄戏曲电影,是上海文艺工作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振兴经典戏曲艺术的积极实践,也是体现“上海文化”品牌,提升中华文化标识度的重要举措。《曹操与杨修》正是改革开放以来,尚长荣博采百家之长,不断创新与丰富京剧艺术的生动实践。经过尚长荣的创作与演绎后,众多历史人物矗立在京剧的舞台上,成为新时代花脸艺术的代表之作。据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谷好好介绍

    北广人物 2018年47期2018-01-23

  • 尚长荣花脸也妩媚
    尚长荣花脸也妩媚舞台上他是横槊赋诗的曹丞相,舞台下他是谈笑风生的老顽童。1988年12月,《曹操与杨修》首演,在天津。29年后,77岁的尚长荣坐在上海京剧院的排练厅,看着年轻的“曹操”与“杨修”,在郭嘉墓初遇。演完一遍后,他亲自“出马”,拉住“杨修”,与其对视,“你一定要看着我,对了!”随即长笑一声,环抱着施礼,满面求贤若渴的欢欣。今年国庆期间,“尚长荣三部曲”——《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的“青春版”,集体亮相。舞台上横槊赋诗的曹丞相,演出

    北广人物 2017年44期2017-11-21

  • 尚长荣,花脸也妩媚
    许晓迪尚长荣:1940年生于北京,“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之第三子,当代最负盛名的净角艺术家,中国戏剧界首位梅花大奖得主,以《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三部曲”享誉菊坛。他是尚小云之子,凭“三部曲”享誉菊坛,如今推出“青春版”托举新人舞台上,曹操拾级而上,坐到斩首台上杨修的身旁。一阵鸟鸣掠过,二人说起最后的“知心话”,先是对峙,接着冷笑、狂笑、最后失声痛哭……曹操一声“斩”,刽子手斧落灯灭。追光里白发苍苍的招贤者,有气无力地敲着锣,喊着“招贤喽

    环球人物 2017年19期2017-10-26

  • 尚长荣:京剧舞台的名花脸
    祝天泽 洪伟成尚长荣:京剧舞台的名花脸文/祝天泽 洪伟成虽然头顶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等众多头衔,但年逾七旬的尚长荣没有一点架子,亲切随和。在一间十分宽敞、古色古香的客厅里,坐在沙发上的尚老边喝着茶,边侃侃而谈。谈到几年前参加中央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他动情地说:习总书记的讲话,如灯塔一般,为文艺工作者指明前进方向。一个演员要演好戏,就要深入生活,扎根于人民群众中。要塑造好人物形象,只有走进那个时代,深入了解他们,熟悉他们,把握好人物特点、个性和精神风貌,

    金秋 2017年9期2017-08-22

  • 传承中华文化:从自省、自觉到自信
    尚长荣传承中华文化:从自省、自觉到自信尚长荣编者按:前不久,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陕西省委宣传部、西北大学在西安共同举行首届中国文艺长安论坛。全国近百名文艺评论家、艺术家和人文社会科学专家汇聚一堂,以“文化自信:中华美学与当代表达”为主题展开了研讨交流。从本期开始,本刊将以多种形式,刊发论坛部分成果。京剧《曹操与杨修》 尚长荣饰演曹操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国文艺评论 2016年10期2016-12-01

  • 尚长荣的“三怕”
    一念清凉尚长荣是当代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出演了不少让人耳熟能详的新编历史剧。在京剧界,流传着他有“三怕”的事情。有一次,他接受一家媒体的采访,当记者提及“三怕”的传闻时,他这样回答道:“此话不假,我这人确实有三怕,一怕开表彰会,一开表彰会我就发怵,怵得都找不到感觉了,如坐针毡。开研讨会也是,真是太难挨了。我这种个性,按北方来说是‘怵窝子。我的舞台生涯多少多少周年,我不想搞纪念会,要搞就要搞三出戏评论会,讨论三出戏的得失;二怕看我的演出录像,每次看,总能看

    做人与处世 2016年10期2016-06-18

  • 死学而后活用
    戴平尚长荣的“命运交响曲”后半部,有两个乐章特别动人:一是1987年应邀加盟上海京剧院,主演历史京剧《曹操与杨修》,接着主演《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分别获第一、三、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金奖,并囊括了中国戏剧节所有重要奖项。这三部戏被称为“尚长荣三部曲”,尚老也因此登上了当代京剧表演艺术家之巅。另一个乐章是在卸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后,他把主要精力用于培养青年演员,排练青春版新编历史京剧。继排《曹操与杨修》后,又排《贞观盛事》,他谢绝了院外所有的邀约工作,对

    上海戏剧 2016年3期2016-05-30

  • 北路梆子《廉吏于成龙》掀起廉政文化教育的高潮
    于成龙的扮演者尚长荣先生曾三次赴大同指导。当他观看北路梆子《廉吏于成龙》的表演后大加赞赏,并对该剧如何进一步提高艺术表现力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他还特别强调,演戏要与时代同脉搏,与时俱进。尚长荣应邀出任大同市北路梆子剧种传习中心艺术顾问,并为该中心挥毫题词 “弘扬中华戏曲艺术携手共进”。在接受名师指点后,该中心更加刻苦排练,用心雕琢,中心主任张彩萍要求剧组每一名演员都用心揣摩角色,努力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梅花奖”得主张彩萍本人也甘当绿叶,在剧中

    中国戏剧年鉴 2016年0期2016-03-14

  • 花脸名家尚长荣
    1940年,尚长荣出生于梨园世家,为京剧大师尚小云之三子。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批传承人。曾三次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首位“梅花大奖”获得者;三次获得上海市戏剧表演“白玉兰奖”,还曾荣获“世界戏剧大使”称号。从初登舞台算起,尚长荣先生的艺术生涯已经超过了一个甲子。从起步的青涩稚嫩到中青年时代的突飞猛进,再到与上海结缘后的大胆尝试,尚长荣先生在塑造系列优秀舞台人物形象的同时,也演绎了许多经典的花脸唱腔。他熟谙传统技艺又不为传统技艺所束缚

    检察风云 2015年21期2015-10-30

  • 习近平再一次为山西干部于成龙鼓掌
    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之子),但12年来四次登上新年戏曲晚会(2014年之前为新年京剧晚会),仍然是一种了不起的重视。该剧分别于2005年、2007年、2011年和2015年出现在晚会上。“戏曲晚会有一个精神,就是希望每个剧种都能轮换着有机会登上这个舞台。”晚会总导演周龙对《博客天下》说,往年已经演过的剧种、剧目和演员最好不要重复出现。从1999年开始,中央领导人观看戏曲晚会的规则逐渐形成,有人称其为“政治堂会”,这也是习近平在2014年

    博客天下 2015年2期2015-09-21

  • 京剧名家尚长荣的养生经
    花脸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亲临晚会现场,参加纪念活动,并登台演唱,表达对常香玉大师的缅怀之情。他的演唱声音洪亮,深情并茂,令到场嘉宾和观众叫好不绝,许多人说:“很难想象这黄钟大吕般的唱腔,竟出自一位74岁高龄老人之口!”尚长荣1940年出生在北京,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先生之子、全国唯一一位三次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代表剧目有《霸王别姬》《击鼓骂曹》《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等,因其在京剧舞台上将曹操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故有“活曹操”之美誉。

    家庭医学 2015年1期2015-06-03

  • 总书记与文艺家:“拉家常”中的郑重嘱托
    上文艺工作者:尚长荣、王安忆、叶辛、茅善玉、史依弘和李军总书记和我们拉家常“中央电视台播音员播报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太正式了!”上海作家叶辛笑着说道,“习总书记在现场的讲话是非常家常、非常亲切的,他始终在笑,还经常脱稿讲。”叶辛是穿着下雨天的服装去开会的,之前他收到一个短信——会议穿便装,“不像以前的会议总是发给我们短信说穿正装”。10月15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 参加座谈会的有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书法

    上海采风月刊 2014年12期2014-12-02

  • 问一个角儿
    儿采访︱李天波尚长荣: 欣赏习近平说的“打铁还需自身硬”尚长荣5岁登台,10岁正式拜师学艺,他的父亲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他则是中国最负盛名的净角艺术家。人物=P 尚长荣=SP:2013年10月,你参演了张艺谋跨界执导的原创京剧《天下归心》,你曾说“与张艺谋合作拍京剧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为什么这么讲?S:这些年我已经不再接演新戏了,毕竟年龄不饶人,70多岁了,精力与体力都不如从前。但当我年初接到《天下归心》的剧本时,还是被其中的故事和立意深深地吸引了,

    人物 2014年1期2014-11-07

  • 尚长荣:艺术才是毕生最高追求
    著名京剧艺术家尚长荣为京剧界领军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和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他有两条人生规则永远不变:一条是谦虚谨慎、真诚待人的品格不变,二是他锐意创新、对艺术上的虔诚追求不变。五岁登台,四拜名师尚长荣于1940年7月15日在老北平宣武门外椿树二条一号的院落内诞生,家中排行老四(老大是尚长荣的大姐尚秀琴),因此,父亲尚小云(“四大名旦”之一)最初想把尚长荣培养成为学问家,不让他学戏。在尚长荣刚满6岁时,尚小云就请了一位老学究教他读书

    世纪 2014年4期2014-07-23

  • 厉害人的戏领导爱看
    的戏,直到它被尚长荣等京剧演员重新发掘出来,最终变成《天下归心》。尚长荣是“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先生的儿子,学的是花脸,尚长荣一直试图创作新戏,有几部新编京剧作品,或为昔日脸白手黑的争议人物翻案,或者歌颂反腐败的廉洁官员。尚长荣是紧跟时代政治潮流的演员,早在1984年,全国人民努力向“文革”中荒废的十年讨还青春,政策上要求重视知识、爱惜人才。尚长荣排了《张飞敬贤》;在1988年末,排了反映领导和读书人因为性格原因关系破裂的《曹操与杨修》;2003年,尚长荣

    博客天下 2014年7期2014-04-01

  • 一个可爱的男人 一个负重的女人——关于京剧《霸王别姬》和尚长荣
    王别姬》剧照,尚长荣饰演项羽,史依弘饰演虞姬。夏天宇摄这个故事,史书里记载过,诗词里咏叹过,电影里演绎过……对于情节的来龙去脉,早就熟稔在心。但是,当在现场看见这个故事呈现于京剧舞台时,字字句句,一招一式,其中所弥漫的气息与力量,如热浪,迎面扑来,唤醒了对这个故事已然枯萎的艺术感觉——4月9日,由上海京剧院编排,京剧名家尚长荣、史依弘领衔主演的《霸王别姬》(全本)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震撼亮相。一戏曲舞台是一个神圣的所在。一桌一椅一人,铸就了一个世界,照耀无垠

    博览群书 2013年6期2013-10-24

  • 尚长荣:快乐老头儿“趣”生活
    满了趣味。初见尚长荣,印象最深的是他那一副好嗓子,雄浑、高亢、透亮,一点儿不像个古稀长者,那动作、神态、表情,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朝气,像极了年轻人。卸了大花脸,他在台上的威严全没了样,与晚辈打成一片,始终保持着童心,瞧着像个大孩子。“很有意思!”这话成了他的口头禅,看什么都充满了趣味。天南海北,柴米油盐,听戏外的尚长荣说道,他总能从生活的最平凡处,咀嚼出别样的滋味来。出戏有生活在尚长荣的家里,寻不到一点京剧的气息,这里搁一台咖啡机,那边立着一个西式雕像,墙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3年7期2013-05-14

  • 尚长荣:快乐老头儿“趣”生活
    仪伟初见尚长荣,印象最深的是他那一副好嗓子,雄浑、高亢、透亮,一点儿不像个古稀长者,那动作、神态、表情,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朝气,像极了年轻人。卸了大花脸,他在台上的威严全没了样,与晚辈打成一片,始终保持着童心,瞧着像个大孩子。“很有意思!”这话成了他的口头禅,看什么都充满了趣味。天南海北,柴米油盐,听戏外的尚长荣说道,他总能从生活的最平凡处,咀嚼出别样的滋味来。出戏有生活在尚长荣的家里,寻不到一点京剧的气息,这里搁一台咖啡机,那边立着一个西式雕像,墙上挂着

    亚太传统医药·都市健康人 2013年9期2013-04-29

  • 出戏是生活,入戏是工作
    一苇初见尚长荣,印象最深的是他那一副好嗓子,雄浑、高亢、透亮,一点儿不像个年逾古稀的长者,那动作、神态、表情,处处都透着一股朝气,像极了年轻人。他是上海京剧院著名演员,中国戏剧界首位梅花大奖得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批传承人。卸了大花脸,尚长荣在台上的威严全没了样,与晚辈打成一片,始终保持着童心,瞧着像个大孩子。“很有意思!”这话成了他的口头禅,看什么都充满了趣味。天南海北,柴米油盐,听戏外的尚长荣说道,他总能从生活的最平凡处,咀嚼出别样的滋味来。听音乐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3年9期2013-04-29

  • 真实,容不得半点虚假
    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写了第一部传记《吟啸菊坛——大写尚长荣》,全书44万字,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后,受到我国戏曲界和读者们的一致好评。事隔十年之后,最近他又为尚长荣写了第二本传记,20余万字,由上海市文联作为当代顶尖级艺术家的传记工程之一隆重推出,已由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发行。纵览这两本传记,上下连贯,一脉相承,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特别是第二本传记,不仅写了尚长荣的戏品,他的从艺生涯、创作甘苦和艺术成就,还写了他的人品,他的执着追求、谦逊好学和豁达大度,

    上海戏剧 2012年2期2012-04-29

  • 再执大笔写大净
    大净写春秋——尚长荣》令人悦目会心,颇有评说一番的必要。全书第一部分是作者执笔写作前与传主的一次访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写作的意图、传主的主要艺术理念和最新的思想状况,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好比舞台上名角旳出场亮相,与通常的序文前言相比,显得别出心裁,先声夺人。一般的艺术家传记,肯定少不了他的生长过程——诸如勤学苦练、转益多师、艺术成就、社会反应等等,可以说这是成名艺术家共有的,只是具体情况各不相同罢了。然而,《海上谈艺录》除此以外,更对传主的艺术理念和观点

    上海戏剧 2012年2期2012-04-29

  • 演文化的演剧艺术
    坛大净写春秋·尚长荣》——动人以情的记实、引人入胜的写真,令人一气读完,抚心断想迭出。在中国戏曲界,像尚长荣先生那样出自梨园世家而成名的演员不少,但其中“衣钵相传”过多,“文章自得”太少。尚长荣首先是个出类拔萃的艺术名家,但他不仅拥有前辈的“衣钵”,还寻找到了“自得”的感觉,从自己所能“学到的、积累的传统精华激活、用好”出发,致力于另辟蹊径的艺术创造。谁能忘记,当初他从陕到沪,来回奔波,加盟上海京剧院的见面礼——惊世杰作《曹操与杨修》?那时候,我们看到的是

    上海戏剧 2012年2期2012-04-29

  • 中国剧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成员
    一届理事会和以尚长荣为主席的主席团等领导机构。会议期间,代表们充分酝酿,认真讨论,通过了新的中国剧协章程,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戏剧发展的形势和任务,总结了第六次剧代会以来剧协工作的成绩和不足,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工作设想,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剧协领导成员。经选举,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当选为第七届中国剧协主席,王晓鹰、白淑贤、李树建、李维康、沈铁梅、茅威涛、罗怀臻、季国平、孟冰、韩再芬、裴艳玲、濮存昕当选为剧协副主席。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被推举为剧协名誉主席,于是之

    中国戏剧年鉴 2011年0期2011-11-16

  • 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论坛
    演艺术演讲人:尚长荣(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首位梅花大奖获得者)时 间:2010年11月12日下午2:30地 点:上海华东理工大学题 目:戏剧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娱乐”演讲人:王晓鹰(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话剧院副院长,著名导演)时 间:2010年11月18日上午9:30地 点: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题 目:关于当代戏剧创作的若干问题演讲人:毛时安(研究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上海市政协常委)时 间:2010年11月10日下午1:30地 点:上海

    中国戏剧年鉴 2011年0期2011-11-16

  • 成大器者,常为第一* ——从《曹操与杨修》看尚长荣艺术价值
    曹操与杨修》看尚长荣艺术价值汪人元新时期以来,中国京剧、乃至整个戏曲发展中,尚长荣都无疑是个标志性的人物。他之所以取得如此醒目的成就,是因为走在最前面。成大器者,常为第一。我们不难列数:他第一个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大奖,第一个以中国传统戏剧的演员身份当选了中国剧协主席,他第一个超越了铜锤、架子两门抱而成为全能型和性格化的净行演员(龚和德先生语),第一个在花脸行的角色塑造中既勾脸、又抹脸、还净扮,第一个让花脸唱大段的[反二黄慢板]、还唱[四平调]、[吹腔],第

    中国戏剧年鉴 2011年0期2011-11-16

  • 中国剧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闭幕
    新一届主席团。尚长荣当选为中国剧协第七届主席,王晓鹰、白淑贤、李树建、李维康、沈铁梅、茅威涛、罗怀臻、季国平、孟冰、韩再芬、裴艳玲、濮存昕当选为中国剧协第七届副主席。李默然被推举为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七届名誉主席。于是之、方掬芬、刘长瑜、刘厚生、刘锦云、红线女、李世济、何孝充、余笑予、陈伯华、赵寻、胡可、钟景辉、袁雪芬、徐晓钟、郭汉城、阎肃、董伟、薛若琳、穆凡中、魏明伦、瞿弦和22名同志被聘请为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七届顾问。刘卫红被任命为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七届秘书长

    中国戏剧年鉴 2011年0期2011-11-16

  • 尚长荣 我所认识的当今活曹操
    万伯翱尚长荣1991年春正式办好手续调入上海京剧院,使上海京剧院名声大震。他由于演出新编历史剧《曹操和杨修》而震动戏剧界,夺得当今“活曹操”盛誉;他三度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中国戏剧界首位“梅花大奖”得主。新近当选的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祖籍河北南宫,乃中国京剧史上最负声望的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之三公子。这种菊坛世家,从小便听惯了锣鼓和胡琴声,看熟了父辈的唱念做打,耳闻目染的家庭艺术熏陶,使五六岁时的尚长荣就能登台学着演出了。他1

    人物 2009年9期2009-11-02

  • 成大器者,常为第一
    术学。摘 要:尚长荣主演的《曹操与杨修》20年来久演不衰,在新时期戏曲发展中占有历史性的领军地位,也标志了尚长荣艺术的确立。在该剧中,尚长荣第一次对曹操进行了人物重塑,并以此典型、集中地体现了新时期戏曲发展中对人性的开掘与剖示;也全新的以曹操形象,第一次构筑起超越铜锤、架子两门抱的全能型和性格化的新净行艺术,再次揭示了传统持续生长的规律。在这些“第一”之中,都蕴含了某种普遍的意义。关键词:戏曲艺术;尚长荣;《曹操与杨修》;戏曲表演;人性剖示;新净行中图分类

    艺术百家 2009年4期2009-08-19

  • 继承和创造的双重使命(下)
    代“第一大净”尚长荣加盟上海京剧院的首部大戏,也是他新编历史京剧“三部曲”的第一部。二十年前,尚长荣抱着想把这台好戏在舞台上“立起来”、让沉寂多年的京剧在这个大都市里“火起来”的信念,怀揣剧本来到沪上。《曹操与杨修》甫一问世,便赢得戏剧界、文化界的一片叫好,被称作“改革开放以来京剧艺术的一块里程碑”。它与《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一起,成为尚长荣二十年艺术历程的缩影,同样也成为“上京”二十年来3部最重要的新编大戏,被认为“足以代表当代京剧新编历史剧的最高

    上海戏剧 2009年4期2009-06-02

  • 物之神,己之神?
    高境界,艺术家尚长荣的表演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命题。关键词:戏曲艺术;表演理论;形神兼备;尚长荣中图分类号:J821文献标识码:A一、戏曲表演文学的一般意义戏曲在一定意义上是“角儿”的艺术,一个好角儿挂头牌,是一出戏能否受到观众欢迎与喜爱的关键因素。尚长荣恰恰就是这样的头牌,他在《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三出戏的表演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值得归纳总结,尤其是将其上升到具有学术价值的理论层面,不仅可以使他的表演艺术获得坚实有力的理论支撑,而且能

    艺术百家 2009年2期2009-05-26

  • 刻你的名字在艺术之巅
    有启迪。他就是尚长荣。与他名字一起浮现的,还有《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这三部新编历史剧。坚韧,成就艺术人生的高度“文革”结束后,尚长荣绕着艺术的圣山不停地盘旋、徘徊、周转,没有人明晰他的目的。然而他的内心很清楚,他在选择一个登山的角度,选择一条周围没有人走过、但必须能像前辈那样达到艺术巅峰的路。此前他所有的人生都是为此行而备的——出身于世家、受教于名师、5岁登台、10岁师从多位名净……所有的努力,都为这一漫长的登山之途作着准备。家庭渊源

    上海戏剧 2009年1期2009-01-19

  • 尚长荣:“国粹”行走
    尹永华尚长荣,当代中国京剧舞台最具创造力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之一,著名京剧艺术大师、“四大名旦”之尚小云先生第三子。中国戏剧梅花大奖首位获得者。尚长荣5岁即以童生登台出演,先后师从侯喜瑞、陈富瑞、苏连汉等诸位名净。同时,自身聪颖勤励及严父督导,使尚长荣及早打下坚实的艺术文化根基。尚长荣艺术视野开阔,并不囿于艺术“门派”之缚。在京剧舞台上博采诸长,继承不泥古,力图给传统技艺注入新鲜活力。除擅长演绎大量的优秀传统剧目,尚长荣倾注心力的代表作剧目为京剧舞台三部曲:《

    上海采风月刊 2006年12期2006-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