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执大笔写大净

2012-04-29 00:44易荆
上海戏剧 2012年2期
关键词:于成龙流派京剧

易荆

由上海市文联组织编写的《海上谈艺录》丛书,旨在为上海文化艺术名人论艺立传,迄今已出十几部。其中陈云发著《菊坛大净写春秋——尚长荣》令人悦目会心,颇有评说一番的必要。

全书第一部分是作者执笔写作前与传主的一次访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写作的意图、传主的主要艺术理念和最新的思想状况,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好比舞台上名角旳出场亮相,与通常的序文前言相比,显得别出心裁,先声夺人。

一般的艺术家传记,肯定少不了他的生长过程——诸如勤学苦练、转益多师、艺术成就、社会反应等等,可以说这是成名艺术家共有的,只是具体情况各不相同罢了。然而,《海上谈艺录》除此以外,更对传主的艺术理念和观点作出详尽阐述,这是传主独特的表现,也是本书最重要的特点。

中国戏曲界的“派”,是个敏感问题,尤在京剧界为最盛。演员成名的标识,一般是某派的嫡传弟子,更高级的则自创成“派”。对此,尚长荣有他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既不标榜传承某派,也反对人们称他已经创派,在访谈中有如下对话:

陈:尚先生,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中挥之不去,就是在当今的戏曲界,您是最有资格被认为独立成“派”,但您始终不认为自己的艺术已形成“新尚派”,也坚拒“大师”称号。我想,您这样做不单是从谦逊的角度考虑吧?

尚:我之所以不称“派”,一是因为我确实没成“派”,在艺术创作上,我是个经常不按规矩“出牌”的人。我是花脸演员,最初入门学的还是架子花脸,可是我演于成龙,不但妆扮上不勾花脸的脸谱,而且连京剧的髯口也不装,“离经叛道”了,这个人物与我演过的张飞、李逵、曹操都不同了,这个“派”的认定就有点困难了吧!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尚长荣认为他的这个想法是受到他的父亲、京剧大师尚小云的影响。作者于是铨释、引申、探索和发挥道:“这不是个人的谦让,而是定含无限的深意。”作者认为:“以往,戏曲界有成就的艺术家成某一流派,是一种既成的现象;今天,一些戏曲剧种传人常以唱某一流派为荣,而流派创始人也总希望传人能不走样地把艺术传下去,这种戏曲生态现象当然无可非议。但其中确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常常会阻碍有天分的流派传人的艺术突破: 只能传承不走样,难以实现艺术创新。我认为尚长荣的不称“派”,充分反映了他的艺术智慧,因为从艺术发展的规律看,创新永远是艺术的生命力。”

不称“派”,不仅是传主个人的谦逊,而是关系到他对戏曲流派的认识,是戏曲创新的起点,甚至是关系京剧发展前途不容忽视的问题。这正是作者的所阐发的“深意”,也是作者认真思索的表现。

书中还有《从艺大事记》,它并不仅是附录,而是全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我们从中可以简要却又系统地看到尚长荣创新的根本,那就是必须紧贴时代,紧贴现实。比如,尚长荣为铁路工人演《秦岭长虹》,为缅怀周总理演唱《周总理又回延安城》,当彭德怀被平反时编演《平江晨曦》,1985年编演新戏《张飞敬贤》符合当时中央对知识分子的政策……一个传统京剧净角演员,能够始终拿出贴近时代、贴近现实、贴近人民心声的作品,既有及时编演的现代戏又有体现古为今用的古装戏,实在难能可贵。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张飞敬贤》的成功是他后来的经典性艺术三部曲问世前的一次预演。”

“三部曲”是尚长荣的成功之作,也是上海乃至全国京剧的经典。在上海,尚长荣自称的“离经叛道”、敢创敢闯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书中提到上海一位熟悉戏曲的老观众、摄影师陈莹,在谈到尚长荣演艺于成龙时,就曾将他与京剧大师麒麟童相提并论, 因为当年麒麟童就演出过不带髯口的老生,如今出了个不勾脸的大净,可谓异曲同工,一脉相承。此举在别处可能会被视为出格,但在上海却能被人欣然认同,可见上海博大的文化襟抱。人们常赞叹尚长荣为演《曹操与杨修》舍弃了在西安的地位、享受,为了艺术不惜牺牲,令人敬佩的胆识。然而胆识源于认识,为何尚长荣独选上海?他说:“上海需要我,我更需要上海,上海这块热土是能干事的,是能干成事的,是能干成大亊的……”这是尚长荣的由衷之言。可惜的是,本书作者对尚长荣的这段谈话没有充分引申发挥,在写完了“三部曲”创作后戛然而止。其实,尚长荣在以后拍摄戏曲电影《亷吏于成龙》时,也有创新探索的举措;参加“京剧万里行”的“还戏于民”的论述,深入校园与大学生交流“培养青年、引导观众”的论述,甘为青年演员当配角,探讨“以老促新”(不是“以老带新”)的舞台实践以及与其他剧种的交流……这些为实现自己的文化理念的众多活动,都值得浓墨重彩、大写特写,为他所说 “上海是能干成大事的地方”、为他选择上海的決定添加有力的事实证明。在笔者所知的九本谈艺录中,其他八位或是上海土生土长,或是久居上海的,唯有尚长荣是改革开放以后才来上海的,由于他创新、突破的艺术理念与上海的文化环境(海派文化)相契合,才能放开手脚,宏图大展。我想,如果本书把前面十章作一下合理的精简压缩,加强传主到上海以后的作为,那么在内容上较作者已出版的《吟啸菊坛》就会再增新鲜之感,而且能为上海招揽人才的政策树立一个典范。也许,这只是我的一孔之见,因为作者不耻下问,故尔妄言,权作参考。

猜你喜欢
于成龙流派京剧
清朝出了两个“于成龙”
清廉山西建设·清官廉吏(三)
——于成龙
京剧表演开始了
容轩读印——明代流派印(下)
我的京剧之路
创办少儿京剧班
海洋玉髓鉴赏收藏的“十大流派”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关于戏曲流派概念及推出新流派的思考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论京剧表演新流派的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