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花落地听无声

2012-04-29 00:44忻颖
上海戏剧 2012年2期
关键词:阿加莎爵士比利

忻颖

好萊坞名导比利•怀尔德在五十年多年前把阿加莎的推理名剧《原告证人》搬上大银幕时,其电影初版海报上用顶头加大写的方式,赤裸裸地打着以下一句宣传口号:“五十年一遇的悬疑”。

这个“悬疑”是阿加莎本人的“心头好” (阿加莎本人最满意的剧本,没有之一)。五十年,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这个“悬疑”风靡全球。自1953年《原告证人》登上话剧舞台后,口碑与票房均获褒奖,成为了一部经典的法庭戏。2010年,阿加莎诞辰120周年时,世界各地的剧团在排演的“献礼剧目”时,大都选择了《原告证人》这个剧本。如今,这个让国内阿加莎迷期待已久的话剧,终于来了,以原汁原味重现了阿加莎原剧本的风貌,延续了它“五十年一遇”的魅力和悬疑的神秘感。

法庭戏,就意味着是大段的对话,相应地减少事件和动作。但对这位小说家来说,恰恰再好不过了,把悬疑保密工作全权交由台词,也让阿加莎得以在舌战中,发挥其出色的台词写作功力,而阿加莎特有的一些幽默对白从容地装点调剂。

《原告证人》是一部比较不一样的阿加莎作品。同样是在破案找凶手,但不同以往引进的阿加莎作品那种以破案为主导的模式,让观众当侦探,在出场人物中找嫌犯,而是引领观众始终紧跟大律师罗巴茨爵士的足迹试图寻找证据为嫌犯沃尔辩护,“嫌犯到底有没有杀人”成为唯一的悬念贯穿全剧。因此该剧的情节更流畅,冲突也更加集中。

最打动人,并尤令观众体会到阿加莎作为推理作家的悬念制造力和对人性敏锐的洞察力之处,毫无疑问是女主角罗曼向罗巴茨爵士揭露真相的高潮戏,成功地扭转了观众在前面培养起来的认知,作家在前面铺垫的疑阵,终于在此刻给观众来了一个结结实实的震撼。这个反转真是相当出人意料,让人措手不及的程度比那些猜凶手的方式似乎有过之而无不及。关于这个高潮有多难猜,在该剧的演出史上有一个很著名的小笑话。说的是有位观众怎么也猜不到凶手,有个导票员多次殷勤,都被这名观众拒绝了,没赚到小费的导票员为了报复观众,赶在高潮之前直接说出了结局。这个段子的出处就是著名的法国导演戈达尔当年在看《原告证人》时发生的。

回想起来,阿加莎还是有着英国中产阶级固有的社会观和价值观,可在《原告证人》的主题呈现上,她还是想让观众共鸣到是,爱与恨、思维定势、性别歧视、以貌取人、对外国人的警惕等等这些人性和跨文化中的一些共性,这也是《原告证人》五十多年来,无论以哪种形式看这个作品,都能把这份震撼传递到观者心里的关键所在。

捕鼠器工作室引进的阿加莎剧,一向以精致、认真得到阿加莎迷、话剧迷的肯定,比较可贵的是,还为上海话剧中心培养出了一大批潜在观众。除了优秀的演出阵容和舞台呈现之外,剧目选择同样表现出了他们精心和有心。比如这次的《原告证人》,是阿加莎剧的经典之作,之前也从未在内地演出(香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分别演出过两版),观众的期待值自然很高。为了做好这部戏,据说捕鼠器工作室酝酿达五年之久,导演林奕做了相当多的前期准备,包括还学习了英美法系。这份用心相信大部分看过戏的观众是感到满意的。

或许还是考虑到这个版本的《原告证人》的首要任务,是要做到原汁原味不走样,因此慎于改动。这点诉求从本剧的许多设置也有体现。比如舞美服化、比如演出时提词器上直接打着原版的英文对白等等。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该剧在舞美和灯光方面,很好地重现了英伦厅堂。主要的两个场景:昏黄的吊灯和幽幽的炉火,隐隐透出书桌、书架、壁炉,是剧中大律师罗巴茨爵士的办公室;从办公室转换到第二个主要场景法庭,仅仅是前一场中书桌、书架、壁炉三个区域小范围的转动,依靠吊灯上移,让灯光敞亮的手法,来显露较高位置的布景,换景动作相当迅速——在高大而颇有气势伦敦的中央法院的法庭的“压迫”下,台下看戏颇有种置身在旁听席的感觉。

但我还是有些“苛求”:比如大段大段的案情陈述和法庭交叉问话,基本是让观众在看英国的“庭审纪实”,如果不是那么强烈地关心解密的观众看着,似乎有些枯燥;再有剧中人说话的口吻基本都是以该人物身份在“老英国”的那种阶层感,可是除了女主角之外,其他人物多少有些模式化的痕迹,缺乏个性;演出的最后一个小高潮,是凶手最终受到了“处决”被杀死了。(小说中,阿加莎的笔墨停在了凶手逃脱制裁。但不知何故,阿加莎似乎并不满意让凶手就这么逃了。)个人以为,虽然如此结局的确得到了一个戏剧化收尾,但以当前的视角来看,特别是看到舞台上罗巴茨爵士沉重地说这是一个“处决”,还对观众大喊他要继续为女主角辩护的场面,实在是做作了点。

原版有其本身的经典所在,但不妨碍有些个性化的锦上添花。所以我觉得这里加一些小改动未尝不可。像是文章开头提及的比利•怀尔德改编电影《原告证人》。比利•怀尔德没有对这个话剧本“伤筋动骨”,只是用他擅长的黑色幽默恰到好处地“节外生枝”,点缀了有时有些冗长的对话,又丰富了故事内容和人物性格,凸现了“这一个”的魅力,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看过电影的话,既不会怀疑阿加莎出色的原著,也同样不会怀疑比利•怀尔德出色的导演功力。这么说,其实有点高要求,但是在成功引进了不少好的阿加莎作品之后,我们期待能在剧场里看到更多。

猜你喜欢
阿加莎爵士比利
球类运动
爵士啦啦操“跳跃类难度”动作运用分析——以2019年啦啦操世锦赛前六名为例
好好活着
好好活着
不准推
幸运的“比利”(下)
幸运的“比利”(上)
听音乐也能如此简单 Rogers乐爵士|LA502网络音箱
阿加莎·克里斯蒂所获荣誉
谈爵士萨克斯基础练习中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