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炳兴
祥云冉冉婆罗天,离却了众香国遍历大千。
诸世界好一似轻烟过眼,霎时来到了毕钵崖前。
这是京剧《天女散花》中一阕悦耳动听的优美唱词。《天女散花》是梅兰芳大师早期常演的代表剧目,又是他唯一一出以佛教为题材的经典杰作,轻歌曼舞、唱做具佳、常演不衰,颇受广大戏迷观众的欢迎。
《天女散花》的故事,取材于佛教《维摩诘经》。主要描述维摩居士,因夜读经书苦累成疾,患了严重的眼病,困居于毗耶离大城。佛祖如来命文殊菩萨率诸弟子前往探视问疾;又命天女前往散花。一则以验诸菩萨弟子心净之诚笃;二者试看天女有无仙根仙蒂之缘分。由天女携花篮离众香国前去维摩室中,散花于众菩萨身上,佛旨宣毕转回西方复命。剧情简单、寓意隽永、舞姿轻盈优美,艺术高雅典洁。
早在1913年起,梅大师曾三次赴沪巡演。其间结识了许多京沪两地的著名画家,自此热衷于水墨丹青,并观赏之余,开始学习绘画书法。有次在友人家偶尔看到一幅《散花图》立轴,梅被画中栩栩如生的天女体态轻灵,风带飘逸所驻足神往,并由此萌发了编剧的意念。梅把自己的想法,向“梅党”智囊们阐述,得到了一致的赞同和鼓励。当时大家作了分工,由罗瘿公、齐如山负责执笔编剧,李释戡,王又默等对舞蹈身段、唱腔谱曲、服装道具、灯光布景进行一系列设计统筹安排。当时梅兰芳正值23岁,正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之时,艺术上如日中天、灿烂辉煌。他并不信仰佛教,却又对佛教中慈善为本的故事产生浓厚兴趣。为了演好《天女散花》,参考了敦煌石窟中的各种“飞天”画像,把“飞天”的各种形象运用到天女身上,并将天女服装的水袖取消,改革用两条长绸。舞动起来形成各种艺术造型,定格于观众眼帘。再伴以婉转的声腔旋律烘托,在舞台上将天女千姿百态的形象表演得惟妙惟肖,美不胜收。同时也反映了梅兰芳敢于改革创新的开拓精神,使古装戏曲重新焕发青春的艺术魅力。
经过梅兰芳与行家们的共同努力,一出新颖的《天女散花》歌舞剧,在1917年12月1日首演于北京吉祥戏院。演员阵容整齐,名家联袂辅佐。剧中梅兰芳飾天女、李寿山飾如来佛、李寿峰饰摩洁、高庆奎饰文殊、李敬山饰和尚、姚玉芙饰花奴。演出非常成功,轰动京城。
《天女散花》又名《天女宫》。在《京剧剧目初探》著作中,归于不明朝代的新编古装戏。全剧共六场,其中以“云路”、“散花”两场为核心。载歌载舞,唱做并重、精彩绝伦。“云路”一场戏,主要表演长绸舞,展示凤带变幻莫测的各种造型。边唱边舞,令人眼花缭乱。另外伴有两段西皮板式的庄严华丽唱腔。词韵气势磅礴,放眼环宇天际。唱词如下:
【西皮二六】
云外的须弥山色空四显,毕钵岩下觉岸无边。
大鹏负日把神翅展,迦陵仙鸟舞蹁跹。
八部天龙金光照,恰似那入海的蛟螭在那浪中潜。
阎浮提界苍茫现,青山一发普陀岩。
【西皮流水】:
观世音满月面珠开妙相,有善才和龙女站立两厢。
菩提树薝葡花千枝掩映,白鹦鹉与仙鸟在灵岩神巘上下飞翔。
绿柳枝洒甘露在三千界上。好似我散天花就纷落十方。
满眼中清妙景灵光万丈,催祥云驾瑞彩速赴佛场。
“散花”一场戏,是观赏天女在散花时的精湛舞台表演。梅兰芳手提花篮,边唱边散花。霎时间舞台上花朶纷飞,充满着花团锦簇祥和的美景。不过,现在京剧舞台上已只演“云路”一折,很少演出全部《天女散花》,其因尚不知然。但“散花”中有二段佛家禅语佳词,意蕴深刻,并以昆曲调子歌舞,可谓辞藻玄机妙语,奥秘深含哲理。唱词如下:
【赏花时】
花出世间谁点化,楼阁华严路儿叉。
谢大悲指引向无遮,须不是姻缘闲话,只为那穷子未还家。
【风吹荷叶煞】
龙华会罢,参遍世尊,走遍大千,俺也忙煞。借得个居士室放根芽,抵得个祗园布地黄金价。锦排场本是假,箭机锋俺自耍,莽灵山藤牵蔓挂,作践了几领袈裟。叹只叹佛门病医无法,说什么弹指恒河沙数劫。一半是中宵火尽和灯灭,说什么多生性海光明彻,一半是半渡风生无船接。俺这优昙种扁西方佛土供养匝。任凭我三昧罢,游戏毗耶。千般生也、灭也、迷也、悟也,管他恁么挣扎,著了语言文字须差。
1918年春,国画大师徐悲鸿应邀欣赏梅兰芳主演的《天女散花》。观后被舞台上表演的服饰、仪容、姿态所深深打动。激起了创作热情,主动提议要画幅戏装的天女画像。还特意借了几幅剧照作参考。仅化费一周时间,就精心绘制了一张大型油画《天散花图》送给梅兰芳。正视整幅画面,呈现云蒸霞蔚,天女飘然而至,色彩浓淡相宜,人物线条清晰,风带缭绕自如,面部神态庄重。脸部采用西洋写真画法,其余皆用国画笔法勾勒完成。可谓是一幅中西合璧的世间杰作。徐悲鸿还在画的右上端题诗落款留念。诗曰:
“花落纷纷下,人凡宁不迷。庄严菩萨相,妙丽藐神姿”。后来罗瘿公又在诗旁添上七言绝句一首:“后人欲知梅郎面,无术灵方更驻颜。不有徐生传妙笔,安知天女在人间。”
这幅画梅大师一直珍视收藏保存,直至新中国成立才裱挂寓室。1961年梅病逝后,周总理指示要建立梅兰芳纪念馆,该画作为館内珍贵的展品供赏览。遗憾的是十年动乱之际,梅宅不幸遭受严重破坏,《天女散花图》难逃厄运,被拆下劫走,自此画卷下落不明……。
1920年5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照相部,约请梅兰芳于天蟾舞台上拍摄《天女散花》电影。尽管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和摄影水平,影片的质量不够理想。但当梅兰芳在银幕上看到自我表演的形象时,还是十分高兴满意,毕竟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先进科技。后来《天女散花》与《春香闹学》两部影片在全国各大城市放映后、轰动了大江南北,拷贝发行到海外,南洋等地,受到了广大侨胞等观众热烈欢迎。据说,梅兰芳出国巡演时,外国观众特别要点看《天女散花》一剧,这当然与电影的宣传效果不无关系。
梅大师曾先后三次访问日本。又到美国等地巡回考察演出,《天女散花》是必演的保留剧目。晚年,因年龄关系均有儿子梅葆玖代演能承传衣钵。外国观众十分喜爱,看得如痴如醉,为之倾倒。在美国演出时,据梅的秘书许姬传介绍,一张戏票售价在10美元。可见风靡之盛不言而喻。
至于京剧《天女散花》的艺术魅力,直到现在还是屡演不衰。这出戏凡是梅派青衣演员,可以说几乎无人不会、无人不能。但应推梅派著名传人言慧珠为杰出的佼佼者。目前京剧舞台上,青年演员中北京的邓敏、江苏的李洁,都是优秀的继承者。一些京剧爱好者,在全国京剧电视票友大赛中,都爱彩唱这出《天女散花》。除了该剧的舞姿与唱腔悠雅外;唱词创作功力不凡,也非同寻常。孕含着深邃卓越的艺术因子,令人赞美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