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传统,戏曲成为新“国潮”

2020-03-06 04:17康辉
环球时报 2020-03-06
关键词:于成龙领悟到国潮

康辉

在《一堂好课》策划录制期间,“国潮”成为刷屏热词,与同伴们商议后,我们决定要开一堂“国潮”课,但是什么能被称为“国潮”?戏曲走进了我的视野。

中国戏曲的门类实在太丰富,选哪个戏种来做代表?谁又可以作为这堂戏曲课的主讲人?在我们多方拜访后,终于与京戏传承人尚长荣先生一拍即合。与尚老的沟通中我了解到,作为京戏大家,如今的戏曲传承面临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同样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年轻人感兴趣并关注?

我接触过很多年轻人在提及戏曲时常会说,“门槛太高,离我们也太远”。但是我也了解到,即便没听过京戏,多数人也知道梅兰芳;即便不了解越剧,也一定听过“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唱段。至于京戏欣赏的门槛太高这一问题,录制现场中尚老师也给了我一个答复,“其实戏曲这个门槛并不高,我记得咱们民族精英、科学家、教育家的故事,就是小时候在农村看戏知道的,搭起戏台来看大戏,从看戏当中领悟到中华民族文化,领悟到人生,领悟到我们的民族道德,忠孝节义。”尚老师的回答让人醍醐灌顶,我们今天束之高阁、称之为传统艺术的京戏在往日,也曾是风靡大江南北的“流行音乐”。

提到传承,出生梨园世家的尚长荣先生不但在京剧表演上拥有巨大成就,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流淌着梨园子弟独有的豪气、认真与可爱。长达三小时的录制中,近八十岁的尚长荣先生一谈到京剧就浑身来劲儿,时不时地为观众唱上一段。看到台下年轻学生们的积极回应,我想这也正是老一辈的京戏人与京戏的魅力。

能担当“国潮”之任,当然离不开持续不断的流行传播与推陈出新。这些年来,尚长荣先生及其团队重编重演了《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世》《廉吏于成龙》三出戏,赢得大批年轻观众。尤其是《曹操与杨修》这出戏,1987年改编的剧本在问世之初遭到多方拒绝——只因为这个剧本中的曹操,不是《三国演义》罗贯中先生笔下的白脸奸贼,也不是郭沫若先生笔下《蔡文姬》当中白璧无瑕、神话了的曹丞相,而是一个拥有宏图伟略、忧国忧民的曹孟德,他的内心深处又有在封建时代的权威人士不可逾越的那一点,深藏在心窝里的那一点卑微。

这样一个颠覆传统的人物真正被发现是尚长荣先生的一次偶然,他说“当我看到这个剧本,我说要闯一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老戏老演,老演老戏,没有出息。一个上进的戏曲人应该放下架子。”在尚长荣先生的努力下,这出戏终于与观众见面,甚至在结尾突发奇想,将流行歌曲融进尾声。

在录制期间,我问尚老师,您印象最深的一堂好课是什么课?尚老师说:“我喜欢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如果说一堂好课,我在舞台上爱看除暴安良、伸张正义的好戏,我自己也爱演杀富济贫、赤胆忠心、刚正不阿的历史人物。我觉得一出好戏,就是古代民族英雄和现代革命志士的正义正气言行给予我最大的激励和教义。”节目录制最后,尚长荣先生向《一堂好课》赠送了墨宝,选自《廉吏于成龙》的一个唱段“无病休嫌瘦,奉公莫怨平,知足无烦恼,布衣了终生,非我之有莫伸手,非分之财不进门。”我想,这就是京戏之所以能被称为“国潮”的根本。

正如尚老师所说,经典并非不时尚。当以尚长荣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戏曲人,以一种开放、创新的心态不断地激活传统、融入时代时,我想我们年轻的朋友也要一种开放的心态去走进戏曲。▲(作者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猜你喜欢
于成龙领悟到国潮
全方位破解“国潮”的流行密码
Flying Forward
不走心的努力,都是在敷衍自己
Turning the Tide
惊艳到世界的国潮之光
电视剧《于成龙》中央8套收官
廉吏于成龙的交际之道
清官于成龙的人情往来
廉吏于成龙的交际之道
奇妙分数与特殊数列自动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