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

  • 儿童川崎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模型构建
    ,郭瑞霞,尉志红川崎病在临床上常常发生于≤5岁的儿童,经常发病于夏冬两季,临床多表现为急性持续性发热、出疹、黏膜充血、淋巴结异常肿大等[1-2],川崎病目前病因尚未被证实,但因川崎病发病时常影响冠状动脉,所以是儿童心脏病发病的重要要起因之一,当前临床水平对于川崎病患儿的主要治疗方式为通过静脉通路输注丙种球蛋白合并对症用药为主[3-4],虽然临床上早期发现川崎病后多半患儿均可治愈,基本不会出现不良预后问题,但是有数据显示,形成动脉瘤的起因中20%~25%是因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17期2023-09-22

  • 川崎病专栏征稿启事
    勇教授等国内知名川崎病专家的策划、指导下开辟了川崎病专栏,常年面向各位专家、学者征稿。本专栏聚焦国内外川崎病领域的新研究新进展,发表川崎病诊疗相关的指南、共识,以及最实用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并邀请专家回答读者关于川崎病的相关问题,致力于为广大学者提供一个川崎病学术交流的权威平台。热忱欢迎大家投稿!投稿网址:www.zgddek.com。投稿时注明“川崎病专栏”,本刊将对本栏目文章予以优先处理与发表。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23年5期2023-07-28

  • 川崎病专栏征稿启事
    勇教授等国内知名川崎病专家的策划、指导下开辟了川崎病专栏,常年面向各位专家、学者征稿。本专栏聚焦国内外川崎病领域的新研究新进展,发表川崎病诊疗相关的指南、共识,以及最实用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并邀请专家回答读者关于川崎病的相关问题,致力于为广大学者提供一个川崎病学术交流的权威平台。热忱欢迎大家投稿!投稿网址:www.zgddek.com。投稿时注明“川崎病专栏”,本刊将对本栏目文章予以优先处理与发表。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23年2期2023-04-05

  • 川崎广人:只身来华当农民
    。所以,当日本人川崎广人抛下所有我们认为重要的一切,只身前往中国乡村生活近10年的时候,很多人都错愕于他的选择。工作不收报酬从66岁到76岁,日本九州鹿儿岛川崎广人,从耳顺到古稀的近10年时光,是在河南乡村度过的。自2019年拿到永久居留证后,川崎决定永远留在中国。农场主李卫和川崎一起工作了近十年时间,在她眼中,这个喜欢穿深蓝色工装服、戴迷彩帽的老人如果不开口的话,看起来和普通中国农民没两样。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固执老头,在退休之后,抛家舍业,从日

    华声文萃 2022年12期2023-01-13

  • 川崎病病因学和发病机制研究的重要意义
    字会医院儿科医师川崎富作在日本的学术期刊《过敏》上正式发表其在临床诊疗实践中新发现的一种疾病,并将其命名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1]。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不退、皮疹、结膜和口腔黏膜充血、淋巴结肿大,以及恢复期指趾脱皮等,不能用既往教科书上的疾病解释。川崎富作医师对1961—1967年间累积的50例患儿的症状、体征和临床转归进行了详细描述,提供了令人信服的临床资料,被誉为“描述性临床论文的杰作”(masterpiece of descriptive

    上海医学 2022年8期2023-01-05

  • 川崎病急性期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261000)川崎病是一种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的急性、自限性、发热性血管炎。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Tomisaku Kawasaki)博士首先报道该病,并将其命名为川崎病[1-2]。川崎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临床表现、冠状动脉损伤情况、预后等存在地域和种族差异,目前对于该病的认知还十分浅显。川崎病的临床特征与许多儿童时期的传染性疾病(麻疹、猩红热、腺病毒感染等)相似,均有发热、皮疹、口腔黏膜弥漫充血、淋巴结肿大以及炎症指标升高等表现。对于川崎病患儿,尤

    医学综述 2022年14期2022-12-06

  • 川崎广人:只身来华当农民
    。所以,当日本人川崎广人抛下所有我们认为重要的一切,只身前往中国乡村生活近10年的时候,很多人都错愕于他的选择。工作不收报酬 从66岁到76岁,日本九州鹿儿岛人川崎广人,从耳顺到古稀的近10年时光,是在河南乡村度过的。自2019年拿到永久居留证后,川崎决定死在中国。 农场主李卫和川崎一起工作了近十年时间,在她眼中,这个喜欢穿深蓝色工装服、戴迷彩帽的老人如果不开口的话,看起来和普通中国农民没两样。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固执老头,在退休之后,抛家舍业,从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46期2022-11-25

  • 川崎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凤 金敏欣 潘筱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病因未明、自限性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好发于5 岁以下儿童。川崎病的特征是全身性血管炎,其常见并发症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时可引起心肌梗死。川崎病可累及多个器官和组织,川崎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0%,也有文献报道川崎病神经系统并发症在非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中所占比例为26.4%。当川崎病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时,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容易出现误诊或漏诊。随着川崎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川崎病神经系统并发

    新医学 2022年7期2022-07-25

  • 持续性发热 可能得了“川崎病”
    岁以下儿童容易患川崎病。川崎病是什么病?有什么患病特征吗?徐州市儿童医院护理部答:“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小血管炎病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可引发严重心血管病变。该疾病好发于6个月以上至5岁以下儿童(占80%~90%),男孩比女孩患病概率大,且多见于冬季和夏季。川崎病主要侵及全身大中动脉,其并发症主要为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最终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心肌梗死。川崎病的特征较多,如果宝宝有以下特征,家长们要注意及时

    自我保健 2021年11期2022-01-12

  • 静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医学院(宋正阳)川崎病是一种发生于38℃或IVIG治疗2~7 d后甚至2周内再次发热,且伴有至少1项川崎病的主要临床特点者,约占川崎病的10%~20%,易并发冠状动脉瘤[2]。然而目前关于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免疫功能紊乱等有关。本文对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遗传因素近年关于报道川崎病遗传学方面研究逐渐增多。较多专家学者通过对川崎病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发现诸多基因与川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7期2021-11-29

  • 丙种球蛋白对不完全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城 251200川崎病的主要特点为全身血管炎,具有发病紧急,病情严重的特点,会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对患儿进行诊断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以及手足硬肿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心脏和冠状动脉障碍,使患儿面临更大的痛苦。丙种球蛋白在治疗川崎病时,对不完全川崎病的治疗效果更为优异。因此,本文将丙种球蛋白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确定治疗效果差异。1 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 于限定2017年8月-2020年6月期限内,选取本院治疗的100例川崎病患者作为实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22期2021-09-13

  • 小儿川崎病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的研究进展
    150001)川崎病又称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涉及全身的血管病,在儿科临床较常见。川崎病属于全球性疾病,发病率因种族和国家不同而有所差异,在亚裔人群中川崎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其中日本是川崎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1]。日本川崎病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2015—2016年5岁以下儿童川崎病的发病率为(309.0~330.2)/10万[2]。韩国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5岁以下儿童川崎病的发病率为194.7/10万[3]。我国地区性流行病

    医学综述 2021年10期2021-06-14

  • 川崎病,爱挑婴幼儿下手的风湿病
    小心!可能是得了川崎病。川崎病,又称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是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师首次报道,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疾病;它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川崎病好发于婴幼儿,早期或被误诊为细菌感染。80%左右的川崎病患儿是5 岁以下婴幼儿,男多于女,成人及3个月以下小儿少见。川崎病临床表现1.高热(39℃以上),绝大多数的患病孩子有高热,或持续高烧不退,或退了很快又升起来;发热时间大多在5天以上。2.眼睛眼白的地方充血,医学上叫球结膜

    江苏卫生保健 2021年3期2021-04-14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冠状动脉Z值在川崎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毅,杨雯,宋天月川崎病是由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教授首次报道,是一种急性非特异性自限性疾病,亦被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累及包括小型和中型口径血管的系统性血管炎。是一种急性儿童血管性疾病,心血管损害是川崎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川崎病的病因仍不明确,很难用一个学说阐述清楚其发病机制[1-2]。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作为一种新型的,相对低分子质量的可溶性的小胞质蛋白。当心肌细胞受到损伤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1年1期2021-03-05

  • 2014~2018年我院不完全川崎病诊断及临床特点分析
    730050)川崎病(Kawasa kidiseaes)是一种危害儿童健康的常见全身性疾病,以体内出现的异常的免疫应答反应为特征,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因其最初由日本川崎富作医师首例报道而得名。在日本,平均每90 个不足5 岁的婴幼儿当中便有1 个会发生川崎病。患儿可能出现严重心血管并发症,不仅影响患儿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危及生命安全[1-3]。报道显示[4],未经过治疗的川崎病患者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率约为20%~25%,一旦合并冠状动脉损害后,可

    医学信息 2021年2期2021-02-04

  • 新冠病毒感染与川崎
    ,临床表现类似“川崎病”。据英国媒体4月28日报道,过去3周英国伦敦和其它地区发现很多儿童不明原因高烧,精神不好,全身皮疹,淋巴结肿大,与川崎病临床表现非常相似。之后,美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法国等国也报道了类似“川崎病”症状的儿童,且这些孩子检测新冠病毒均为阳性。与普通川崎病不同的是,这些孩子会出现呼吸困难,不少还被送进了重症病房抢救。那么,新冠疫情下我国是否也有这种情况?我们在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川崎病协作组的群里调查,全国各地都没有因为新冠病毒感

    江苏卫生保健 2020年11期2020-12-23

  • 54亿元!东方海外订造5艘2.3万箱超大型船
    ,在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订造3艘23000TEU集装箱船,在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订造另外2艘,每艘新船价格约为1.557亿美元。新船将在2023年第一季度及2023年第四季度初之间交付。这笔订单也标志着,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和大连中远海运川崎将成为继沪东中华、江南造船之后,加入23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阵营。

    中国船检 2020年3期2020-11-27

  • 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分析与治疗研究
    28000)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已经较为规范,但是对于不完全性川崎病的临床诊疗尚有待提高[1]。为此本研究根据患儿病情分为不完全性川崎病组和典型川崎病组,对比分析了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并观察两组预后情况,旨在为川崎病诊断、鉴别与治疗提供一些参考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252例川崎病患儿,根据患儿病情分为不完全性川崎病组和典型川崎病组,分别为96例和156例。两组患者均符合2004年美国心脏协

    哈尔滨医药 2020年4期2020-10-19

  •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基因对川崎病血清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长沙410000川崎病是一种全身非特异性的血管炎性疾病,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1]。目前,川崎病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研究显示,川崎病的发生与冠状动脉或中等肌性动脉内皮组织损伤有关,其中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的重要原因[2]。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rogrammde cell death 4,PDCD4)是近年来发现的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凋亡调控因子,其可通过调控基因转录和表达影响细胞的生长凋亡[3]。PDCD4不仅在人类的皮肤、肺脏、结肠、

    安徽医药 2020年7期2020-07-06

  • 丙种球蛋白对不完全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治疗的效果差异
    516001)川崎病属于儿童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有发病急及病症严重的特征,典型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及眼结膜充血等,如果不能及时诊治甚至可引起心血管风险事件,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1]。对川崎病,常分为不完全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两种类型,而对各类型的川崎病均是采取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而不同类型的患者治疗效果有所差异[2]。本研究中纳入了不完全型与典型川崎病患者,探讨了用丙种球蛋白分别用于两种疾病治疗的效果差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2月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6期2020-02-02

  • 不完全性川崎病误诊误治原因分析及处置对策
    710068)川崎病又称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 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多见于5岁以下婴幼儿,男性多于女性[1-2]。川崎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及漏诊,进而影响患儿预后[3]。本研究探讨了不完全性川崎病的误诊、误治原因及处置对策,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川崎病患儿100例,男62例,女38例; 年龄0.2~3.0岁,平均(1.45±0.34)岁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年22期2018-12-18

  • 儿童不完全川崎病的诊治研究进展
    毛现春,许 波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因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师首次报道而得名,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儿童病。超过85%患者为5岁以下婴幼儿,发病时全身血管出现炎性病变并伴随发热,是一种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目前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导致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重要原因之一[1-3]。川崎病又分为典型性川崎病(typical Kawasaki disease,TKD)和不完全川崎病(Incomplete Kawas

    实用医药杂志 2018年9期2018-09-13

  • 研究比较静脉丙种球蛋白对不完全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的治疗效果
    熊寿贵在临床中川崎病也叫做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是以全身血管炎病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小儿疾病, 累及至患儿全身中小血管内, 尤其是冠状动脉, 进而致使冠状动脉发生病变[1]。川崎病分为典型川崎病和不完全川崎病, 当川崎病没有及时治疗时约30%患儿发生冠状动脉病变, 严重时甚至形成冠状动脉瘤, 从而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2]。目前临床中治疗川崎病主要采取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2 g/kg)与阿司匹林进行治疗, 其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有效缓解了患儿临床症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8期2018-07-09

  • 完全性川崎病与不完全性川崎病患儿临床特点比较
    528400)川崎病是一种原因不明、以血管炎症为中心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1],发病率为13%~20%,发病率逐年上升[2]。由于该病能够损害小儿冠状动脉,导致心脏后遗症,严重者引发猝死,目前已成为儿科临床关注的重点[3]。其中不完全性川崎病临床表现较少,导致临床诊断困难,易出现误诊漏诊,且预后较差,受到儿科医生高度关注[4-5]。本研究选取58例川崎病患儿,对比分析完全性与不完全性川崎病的临床特点,以期为临床早期诊断川崎病提供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8年5期2018-06-04

  • 不完全型川崎病小儿临床特征分析
    737200)川崎病在临床上常被称之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多发于婴幼儿身上,其包括典型川崎病和不完全型川崎病。本文自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川崎病治疗的28例患儿进行研究,研究取得了非常有应用价值的结果,下述内容是主要的研究过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自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川崎病治疗的28例患儿,将其根据疾病种类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4例患儿全部患有典型川崎病,观察组6例患儿全部患有不完全型川

    医药前沿 2018年5期2018-02-03

  • 附:落地生根
    有成功。【铲地声川崎广人:制作堆肥的原理简单,可是很少有人能制作出好的堆肥。发酵方法不好,原料都……旁白:直到2014年,她遇到了这位日本老人——川崎广人。【鞭炮声,沿街店铺喇叭播放歌曲《好日子》旁白:2014年春节前,李卫的朋友带川崎广人来到小刘固农场交流堆肥制作经验。李卫:我就让他在宾馆住。第二天吃完早饭他就要回农场,他说没问题,有互联网就行。我说那就回农场吧,别让他冻着了,给他买电褥子。他比我还要适应。旁白:安顿好川崎广人,李卫就离开了农场,返回郑州

    中国广播 2017年11期2017-12-02

  • 不典型川崎病42例临床分析
    , 廖亦男不典型川崎病42例临床分析甘路民, 罗如平, 廖亦男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临床表现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收治的不典型川崎病42例和典型川崎病44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典型川崎病患儿临床表现中确诊前发热时间、皮疹、口唇皲裂、手足硬肿的发生率均高于不典型川崎病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不典型川崎病; 临床表现; 诊断; 儿童川崎病又称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7年5期2017-11-01

  • 人生价值重于落叶归根
    名日本老人,叫做川崎广人。中国土地的日本老人2014年,川崎广人在李卫朋友的带领下,来到小刘固农场做技术指导,本应被安排在宾馆住,但是他坚持要住在农场,说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堆肥技术。农场条件差,夜间比较冷,李卫给川崎广人买来了电褥子,没想到老人很快地适应了这个环境。川崎广人没来农场之前,小刘固农场始终坚持使用堆肥技术,这在川崎广人走访过的农场中并不常见。堆肥是利用畜禽粪便制作有机肥的方式,肥效持久,能改良土壤,还能实现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但制作时间长,工

    新农业 2017年14期2017-10-14

  • 眼红皮疹烧不停
    月前被诊断出小儿川崎病,当时持续高烧约10天,脖子两侧淋巴肿大。住院后检查心动脉扩张,注射了丙种球蛋白,控制住了病情,出院后一直在家吃阿司匹林。这两天,妈妈发现聪聪两手褪皮,担心是小儿川崎病的“后遗症”或服药的副作用,慌慌张张带着聪聪找到了当时的接诊医生,询问后期还会有哪些症状?如何护理?川崎病的缘起1961年的冬天,服务于日本东京近郊某红十字会医院的儿科医师川崎富作,详细记录了一位住院4岁男童的奇怪症状:先有发烧、眼睛充血、皮疹及口腔变化,之后出现手脚脱

    家庭医学 2017年8期2017-09-06

  • CD64的表达水平在川崎病诊疗中的作用①
    64的表达水平在川崎病诊疗中的作用①周光中 杜荣增②廖德宁③(江苏大学医学院,镇江212000)川崎病( Kawasaki disease, 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其主要危害为其心血管并发症,特别是冠状动脉损害[1]。川崎病如果不能及时治疗,20%~25%的患儿会发生心血管损害,导致冠脉扩张、冠脉瘤、冠状动脉狭窄甚至闭塞(心肌梗死)。 如果及时确诊,并使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e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7年7期2017-08-07

  • 不完全型川崎病小儿临床特征分析
    541001)川崎病也被称为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川崎病患儿的发病期为6岁以内,发病期的患儿会出现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发热和皮肤黏膜受损等症状。同时川崎病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会引发心血管、冠状动脉扩张等病变,严重会出现心肌梗死或血栓等情况。而不完全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较弱,其不能达到典型川崎病的诊断标准,因此对于不完全型川崎病的诊断存在相应的困难[1-2]。在不完全型川崎病患儿临床治疗方面,只有通过实验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9期2017-02-07

  • 川崎病治疗最新进展
    【摘要】 川崎病是一种以急性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疾病,好发于6个月~4岁的婴幼儿,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本研究主要探索治疗川崎病的有效方法,并对川崎病治疗的进展进行展望。【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08(2015)04-0028-02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04.022作者单位: 1 124000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辽河分院儿科;2 124010辽宁省盘锦兴隆台武警8610部队医院T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4期2015-01-31

  • 川崎病17例临床误诊分析
    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川崎病17例临床误诊分析杨志雄 434020湖北省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川崎病是临床较为少见的一种疾病,一些非典型病例常容易发生漏诊和误诊,给患者的治疗造成很大的困扰。本文简要介绍川崎病17例临床误诊分析,为临床提供探讨。川崎病;误诊;分析川崎病是一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发热性出疹性综合征,病理特征以全身大中型血管非特异性炎症为主要改变,儿童为易感人群。因常损伤主动脉等,现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原因。川崎病在临床诊断依赖典型临床表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20期2015-01-27

  • 川崎病冠状动脉扩张的预防
    理 671000川崎病[1]的发病机制还未明确,患儿以全身小、中动脉炎性病变为主,属于急性发热性疾病的一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到目前为止,川崎病的病因都未确定,在婴幼儿中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在5岁以下的孩子中较为普遍。一旦婴幼儿出现川崎病就会对患儿的冠状动脉造成损害,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的话,就会发展成为血栓梗塞、动脉瘤等[2],严重时会造成患儿的猝死,严重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安全。该研究随机抽取该院在2011

    中外医疗 2014年26期2014-11-20

  • 不典型川崎病25例早期诊断探讨
    喻秀明不典型川崎病25例早期诊断探讨喻秀明目的 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 对25例不典型川崎病患儿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5例不典型川崎病患儿入院均未明确诊断, 症状不典型, 病程6~12 d经证实为川崎病, 按川崎病治疗全部治愈。结论 不典型川崎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易误诊、漏诊, 提高对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水平, 尽早治疗, 可减少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不典型川崎病;早期诊断;后天性心脏病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是一种全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7期2014-09-04

  • 不完全川崎病并冠脉损害的高危因素回顾性分析
    126.com)川崎病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高发于儿童人群的疾病,本病患儿可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掌跖红肿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本病的发病机制可能和病原菌的感染引起患儿免疫功能异常导致的全身血管非特异性炎症有关[1]。本病患儿一般预后良好,经过系统的治疗可以获得痊愈,但是也有部分患儿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其中冠脉损害是较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2]。不完全川崎病是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完全符合典型川崎病诊断标准,临床诊断上较为困难。正因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4年2期2014-07-24

  • 不典型川崎病56例临床分析
    10000不典型川崎病56例临床分析俞益萍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 杭州 310000不典型川崎病;临床症状;早期诊断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及儿童,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较前上升,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全球大部分地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而不典型川崎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症状少于典型川崎病,所有临床表现不一定同时出现,临床上误诊可能性增加。现将56例不典型川崎病病例与同期发生的87例典型川崎病病例进行比较分析。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10期2014-07-07

  • 小儿川崎病的典型临床表现相关性探讨
    10000)小儿川崎病的典型临床表现相关性探讨彭 琪(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00)目的 探讨小儿川崎病的临床表现,为治疗此病提供参考。方法 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了74例小儿川崎病患者,收集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他们的临床表现。结果 比较完全性川崎病组和不完全性川崎病组的体征和症状,完全性川崎病组和不完全性川崎病组的患儿在发热、球结膜充血、口唇改变这3个症状上,并没有完全的差异和区别;但是在皮疹、肛周红肿、颈部淋巴异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0期2014-05-05

  • 勿把川崎病当感冒
    检查被确诊为小儿川崎病。经过近半个月的治疗,患儿已康复出院。川崎病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类似,夏初时节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较多,要小心别把小儿川崎病当做感冒,延误治疗。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中小动脉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患者会有急性发热、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口腔及咽部黏膜充血等症状。小儿川崎病控制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如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病情会进一步发展甚至会导致患儿死亡。一般来说,4个月到3岁的孩子出现了类

    中华养生保健 2013年8期2013-09-17

  • 21例小儿不完全性川畸病的早期诊断分析
    李青川崎病,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自限性、发病原因不明的急性发热性血管炎症症候群,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其临床表现是皮疹、发热、淋巴结肿大、末端肢体肿胀、指趾末端脱屑、球结膜及口腔粘膜充血等特征,容易引发心血管并发症,是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重要病因之一。近年来,随着不完全性川崎病发生率的增加,由于其早期临床指标尚不能完全符合川崎病的诊断标准,常会出现误诊或漏诊情况[1]。为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能力和及时救治。将2004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

    当代医学 2013年19期2013-08-26

  • 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相关分析
    526020)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员会2002年修订第5版诊断标准,典型川崎病诊断标准是以下6项指标符合5项以上即可诊断。(1)发热大于或等于5d;(2)双眼球结膜充血(无渗出物);(3)口唇及口腔所见:口唇绛红、皲裂、杨梅舌、弥漫性充血;(4)皮肤改变:多形性红斑、皮疹;(5)肢体改变:(急性期)手掌、足底及指(趾)端潮红、硬

    重庆医学 2012年4期2012-08-13

  • 超声心动图在川崎病急性期诊断中的价值
    0)超声心动图在川崎病急性期诊断中的价值周云萍,姚新霞(湖北省黄冈市中医院,湖北黄冈 436200)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川崎病急性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纳入的56例川崎病患儿进行研究,同时选取60例健康婴幼儿为正常组,对两组婴幼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8例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主干内径>2.5 mm中的45例于1~6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见左冠状动脉主干最宽2.5 mm,最窄1.7 mm,平均2.0 mm;右冠状动脉主干最宽2.3 mm,最窄1.8 mm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5期2011-02-21

  • 川崎病血脂异常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KD)是以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炎为特点的急性出疹性发热疾病。其病理改变为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炎,主要侵犯中小血管。如果侵犯冠状动脉,引起冠状动脉扩张及冠状动脉瘤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本文通过研究血脂与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的关系,探讨血脂在川崎病中的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 川崎病的诊断标准为第三届国际川崎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1.2 一般资料 本文纳入42例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的患儿,其中男24例,女 18例。年龄3.1±1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0年3期2010-07-16

  • 小儿川崎病26例临床分析
    崔秀平 潘晓宏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为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1],KD的诊断以临床表现为依据,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早期难以做出诊断,易造成误诊和漏诊。近年来不典型KD有增多趋势,如何早期诊断KD,防治冠状动脉病变(CAL)逐渐被儿科医师所重视。本文对26例KD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方法。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3年4月至2007年3月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26期201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