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传恩 熊寿贵
在临床中川崎病也叫做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是以全身血管炎病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小儿疾病, 累及至患儿全身中小血管内, 尤其是冠状动脉, 进而致使冠状动脉发生病变[1]。川崎病分为典型川崎病和不完全川崎病, 当川崎病没有及时治疗时约30%患儿发生冠状动脉病变, 严重时甚至形成冠状动脉瘤, 从而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2]。目前临床中治疗川崎病主要采取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2 g/kg)与阿司匹林进行治疗, 其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有效缓解了患儿临床症状, 降低了冠状动脉病变发生几率。然而在实际治疗中因静脉丙种球蛋白的价格较贵, 部分患儿承担不起因此不能严格按照大剂量的临床标准进行治疗, 从而影响了治疗的效果。目前在临床中也有患儿采取1 g/kg单次输入的治疗措施,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本次研究针对不完全川崎病及典型川崎病患儿均采取静脉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 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根据患儿病情分为典型组(典型川崎病)与不完全组(不完全川崎病), 各30例。纳入标准:①不完全组均符合不完全川崎病诊断标准[3];②典型组患儿均符合典型川崎病诊断标准[4]。排除标准:参加此次研究前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及阿司匹林治疗>10 d的患儿。典型组中男19例, 女 11例, 年龄0.9~7.0岁, 平均年龄(3.9±1.1)岁。不完全组中男20例, 女 10例, 年龄0.9~8.0岁, 平均年龄(4.4±1.3)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均采取阿司匹林及静脉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静脉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 剂量为1 g/kg, 5~6 h内滴注完;同时患儿服用阿司匹林, 剂量为30~50 mg/kg, 1次/d, 在患儿退热3 d后适量减量, 为3~5 mg/kg, 直至患儿血沉、冠状动脉病变恢复如初。另外根据患儿实际情况给予抗生素、营养支持、雾化化痰、物理降温等对症治疗。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 典型组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33.3%, 不完全组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16.7%,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 典型组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30.0%, 不完全组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13.3%,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典型组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26.7%, 不完全组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6.7%,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情况比较[n(%)]
目前在临床中对川崎病的发病因素及发病机制有了更深的了解, 治疗急性期标准的治疗方法是静脉丙种球蛋白2 g/kg单次静脉输入措施, 在临床中疗效显著。同时也有静脉丙种球蛋白1 g/kg治疗措施, 在我国临床中对于静脉丙种球蛋白的使用剂量一直存在争议。川崎病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明确,大剂量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在增加血液粘稠度的同时也增加了发生血栓栓塞的几率, 因此在临床中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措施受到限制[5]。
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具有理想的效果, 然而在临床中对其作用机制还不是很明确, 经不断的研究后发现与以下因素有关[6-8]:①大剂量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时对免疫调节细胞产生免疫负反馈的作用, CD8产量显著增加, 而被活化的CD4则相对减少, 从而降低了免疫球蛋白IgG的合成;②反馈抑制分泌型B细胞产生内皮细胞抗体等自身抗体;③对血小板表现的FC受体产生封闭的作用, 进而对血小板粘附及聚集进行阻止, 避免血栓形成;④可以提供特异性的抗体, 在目前临床还没有明确的致病原或是毒素等抗原中产生作用。
目前临床中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有以下4种措施[9,10]:①2 g/kg, 单次输入;②1 g/kg, 单次输入;③400 mg/kg, 1次/d输入, 持续输入5 d;④1 g/kg, 1次/d输入,持续输入2 d。目前在我国临床中对静脉丙种球蛋白的使用剂量一直存在争议, 而经研究发现1 g/kg及2 g/kg治疗效果均较为理想, 有效的降低了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
在本次研究中不完全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患儿均采取静脉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措施, 经治疗后发现, 不完全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恢复效果要优于典型川崎病患儿, 证实静脉丙种球蛋白应用在不完全川崎病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而在典型川崎病中的效果则不是很理想。不完全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的发病机制基本一样, 但在在病情轻重程度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且疾病的发展过程不有所不同, 川崎病变的程度也有轻重, 也就是说典型川崎病病情严重程度会比不完全川崎病更为严重, 所花治疗时间更长, 药物使用剂量更大。
综上所述, 针对表现不同的川崎病患儿, 其治疗效果也不同, 静脉丙种球蛋白1 g/kg的治疗方式应用于不完全川崎病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而典型川崎病则需要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才能具有理想的效果。
[1] 石晓莉. 静脉丙种球蛋白对不完全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治疗的效果分析. 医学信息, 2014, 14(22):235-236.
[2] 楼方, 肖强. 川崎病73例临床分析. 四川医学, 2013, 34(5):629-631.
[3] 何绵宝. 儿童川崎病临床特征及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观察. 安徽医科大学, 2012, 22(18):35-36.
[4] 孙姜明. 不完全川崎病24例诊断和治疗回顾性分析. 淮海医药, 2013, 31(6):508-509.
[5] 徐青. 不完全川崎病并冠脉损害的高危因素回顾性分析.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4, 29(2):233-235.
[6] 陈晖. 32例川崎病临床分析.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09, 28(5):340-343.
[7] 胡珊, 王永清. 两种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方案治疗川崎病的效果比较. 当代医学, 2014(10):150-152.
[8] 胡运新, 陈冠华, 张家明.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影响.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5,33(3):302-304.
[9] 李建木.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输注治疗川崎病患儿的疗效观察.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3(3):34-36.
[10] 焦爱萍, 秋艳萍, 黎建丽 , 等. 双嘧达莫联合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儿科药学杂志, 2016(9):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