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桦
- 从“等候”到“宣告”的回忆诗学
——评柏桦《惟有旧日子带给我们幸福》
84 冬——选自柏桦诗集《往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至31页。如同浸泡在茶水中的玛德莱娜蛋糕,让普鲁斯特浑身一震,回想起童年时的记忆,感到被一种可贵的精神充实。更普遍,也更为典型的承载着记忆细节的时钟,唤醒了柏桦对年少时代的回忆:“时间也变得空虚/像冬日的薄雾”,有关“旧日子”的叙述渐次展开。在论述《追忆似水年华》时,吴晓东谈及时间的两面性,“普鲁斯特把回忆看成是对遗忘的抗争,而昆德拉则说:‘回忆不是对遗忘的否定,回忆是遗忘的一种形式’”
星星·散文诗 2023年26期2023-11-08
- 从“等候”到“宣告”的回忆诗学
84 冬——选自柏桦诗集《往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至31页。如同浸泡在茶水中的玛德莱娜蛋糕,让普鲁斯特浑身一震,回想起童年时的记忆,感到被一种可贵的精神充实。更普遍,也更为典型的承载着记忆细节的时钟,唤醒了柏桦对年少时代的回忆:“时间也变得空虚/像冬日的薄雾”,有关“旧日子”的叙述渐次展开。在论述《追忆似水年华》时,吴晓东谈及时间的两面性,“普鲁斯特把回忆看成是对遗忘的抗争,而昆德拉则说:‘回忆不是对遗忘的否定,回忆是遗忘的一种形式’”
星星·诗歌理论 2023年9期2023-10-04
- 汉语的炼金术士与望气的人
——柏桦诗歌中的另类传统与审美现代性
黄 舜柏桦在其回忆录《左边》(现名《表达:一个时代抒情的呼吸》)中回顾其早期诗作《表达》诞生的现场时,如此写道:“1981年10月一个晴朗得出奇的夜晚,我独自游荡在校园的林荫道上,不知不觉走到一块草坪的中央。突然一个词跳出来了,‘表达’……我训练了一年的感官熟练地打开了,吸纳着南方夜色中的万物……我展开不可救药的紧张劳动,追逐着、效忠着一首诗的第一行;神经在激动中由黑变红,又由红变白,渴望着堕入、恍惚、苏醒或完成。”《表达》之后,柏桦持续其诗歌紧张的书写,
扬子江诗刊 2022年2期2022-10-29
- 呼吸与事件:柏桦近期诗歌片论(评论)
周东升考察柏桦近期的写作,有两个诗学概念被反复提起:呼吸和事件。可以说,这正是柏桦诗歌写作的关键秘诀。何谓“呼吸”?柏桦早在1984年《我的诗观》中,就开始探讨“呼吸”与诗歌的关系,“诗和生命的节律一样在呼吸里自然形成。一旦它形成某种氛围,文字就变得模糊并融入某种气息或声音。”所谓“呼吸”,其实就是纯诗观念的另一种表述——诗像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有它自身的生命节律,一旦它拥有了自己的呼吸,而不是诗人强制赋予的节奏,诗就成为了诗本身。因此,就“接近自然的纯粹”
星星·散文诗 2022年35期2022-04-15
- “我的提琴已患了重病”
”重病在身者不是柏桦的提琴,他那把曾经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悠扬过若干年的抒情诗的提琴,而是提琴演奏者柏桦本人的写作。《回首往昔》这么一首几乎“无一字无来历”的所谓对话性短诗,假如从一个“未来的读者”的视角,也许会做出如此解读——写作上的“语病”和“癔症”症候。病症一:多余、繁赘的征引形式。一首仅三十行的短诗,诗题之下便是对纳博科夫两首诗计六行的摘引,再加上副标题“与纳博科夫相逢”,以及诗尾长句式注释,合起来便已是明白的夫子自道,无非只为告知读者:“我”的灵感
诗歌月刊 2022年2期2022-03-15
- 主持人语(5)
流。本期选择诗人柏桦的一首诗《回首往昔——与纳博科夫相逢》作为评论对象,并约请五位诗人和评论家加以评说。王治田强调了这首诗跨越时空的对话性质;周东升则进一步阐明在这对话中流露出的美学认同;楼河以这首诗印证柏桦写作的一种“情感的极限主义”:一种濒危的燃烧的激情;冰马则明确质疑柏桦当下的这种写作风格;彭杰似乎为这首诗没能更彻底地打破幽闭的语言幻景而遗憾。五种说法,五个调子,褒贬不同,我们希望它們带给读者的不是莫衷一是的迷惑,而是在彼此碰撞中激发出来的领悟和启示
诗歌月刊 2022年2期2022-03-15
- 遥远时空的会遇
密交谈。同样的,柏桦的《回首往昔——与纳博科夫相逢》也可以看作是一首和纳博科夫对话的诗。这首诗引用了纳博科夫的诸多诗作,从而使得两位彼此悬隔的诗人编织出精妙的“互文”之网;不过我认为,其中最为基础性的“前文本”,便是纳博科夫的《致未来的读者》(1930年作)一诗。在这首诗中,纳博科夫和想象中的未来读者“在约定的时刻”絮絮而谈,倾听自己借“缪斯的螺号”歌唱出的“往昔的岁月”。于是,几十年以后,诗人柏桦(碰巧也是位“古风爱好者”)遵照“约定”,打开了纳博科夫的
诗歌月刊 2022年2期2022-03-15
- 朝向永恒之诗的写作
柏桦的写作总与纷繁的现实保持一种疏离关系。80年代确立的珍贵的个体意识,养成了他不擅于也不急于向群体发声的表达个性。历经几十年的写作实践,他形成并完善了一套观看世界的精密而稳固的美学装置,或者说一组显微镜,一种特定的视角。如今,他看到的世界与人生,已和我们看到的迥然不同。他因此不可避免地拥有了写作的孤独,但他仍然不擅于也不急于向群体发声。因此,他更需要交流,需要同另一个独立个体对话,而朋辈早已寥落。这是真诗人的共同宿命。于是跨越时空的漫游,寻找对话者便成了
诗歌月刊 2022年2期2022-03-15
- 打破“风景”还是“风景”的自我陈述?
一问题,倒还是因柏桦《回首往昔》的末一句:“但愿你能认出我、看清我而不是想象我。”此处的“想象”显然并非当代诗学中常与“感受力”所并置的“想象力”,也并非哈罗德·布鲁姆所谓阅读作品时必然产生的“误读”,而更近似于“未来读者”由于文本表达方式与读者的认识结构所引发的“错位的对话”。当柏桦在内心勾勒纳博科夫的形象并意识到自己可能存在与纳博科夫对话的错位时,他的思绪进一步引申到后来者与自己的遭遇是否也会发生错位。在具体的书写程序中,柏桦之所以要展开追忆,并非企图
诗歌月刊 2022年2期2022-03-15
- 情感的极限主义
柏桦的诗最持久不变的部分也许是它们始终燃烧着一种激情,这种激情在很多时候甚至表现为一种自毁的冲动,它燃烧着,但同时压抑着,因而向我们展现了危险的濒临悬崖边缘的状态。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柏桦的诗像刀锋,有着令人颤栗的唯美主义。作为诗人,对于柏桦而言,一个十分重要的特质可能是,他既是边缘者,也是替代者。在《回忆往昔——与纳博科夫相逢》这首诗中,诗人及其作品的上述特点都有较为明显的展露。引言里,诗人借纳博科夫的语言说出:“我不愿死在一座凉亭里/因暴食和炎热/而宁愿
诗歌月刊 2022年2期2022-03-15
- 汉语的炼金术士与望气的人
黄舜柏桦在其回忆录《左边》(现名《表达:一个时代抒情的呼吸》)中回顾其早期诗作《表达》诞生的现场时,如此写道:“1981年10月一个晴朗得出奇的夜晚,我独自游荡在校园的林荫道上,不知不觉走到一块草坪的中央。突然一个词跳出来了,‘表达’……我训练了一年的感官熟练地打开了,吸纳着南方夜色中的万物……我展开不可救药的紧张劳动,追逐着、效忠着一首诗的第一行;神经在激动中由黑变红,又由红变白,渴望着堕入、恍惚、苏醒或完成。”《表达》之后,柏桦持续其诗歌紧张的书写,着
扬子江 2022年2期2022-03-07
- 陈家湾诗事
>>>吴向阳柏桦借居陈家湾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他自南京辞教职回渝,到朋友开在主城的公司里挂一个闲职,却在近郊的陈家湾找一间没有厨房、没有厕所的房住下了。那时我正好也在陈家湾,在位于陈家湾的重庆师范学院授课,住在由学生寝室改制而来的青年教师宿舍。宿舍是四层的青砖筒子楼。筒子楼的格局是过道居中,两边对称排列十数间房,两头分别是公厕和水房。本来住八个学生的寝室,现在住一个教师,房间显得宽敞,但有了家室的住户会把蜂窝煤灶或者煤油炉摆在自家门口,旁边放置一张被学
星星·散文诗 2021年20期2021-12-21
- 一所四川大学,两种抒情主义
然决定,首先来谈柏桦。柏桦,1956年生于重庆,1977年考上广州外语学院,1978年入校就读,1982年分配到中国科技情报所重庆分所,同年调入西南农学院,1986年考入四川大学(从龚翰熊读硕士),因拒绝上课,1987年被退学,1988年调入南京农业大学,1992年为自由撰稿人,2004年调入西南交通大学。柏桦自重庆赴成都,乃是心有不甘的结果。“我这次考研究生目的在于变动,目标是上海,结果大失所望,去了成都。”除了从这封写给北岛的信,还有其他文献,均可看出
上海文化(新批评) 2021年5期2021-08-27
- 主持人语⑤
”的故事。在诗人柏桦的写作中,“南京”是一个关键词,它与“重庆”一起构成其诗歌地理的两大板块。在他笔下,“南京”不仅是一个对象,一次经历,更代表着一种风格、一种美学。如果说“重庆”意味着童年的幽暗、青春的狂热,以及一种原始的眩目和迅疾之美,“南京”则意味着夏去秋来的清凉明爽、炉边回忆的隽永悠长,以及一种中年之美、人世之美、逸乐之美。柏桦对“南京”的旧梦依依,让我们窥见新世纪以来他在写作上的新变。诗人小海则向我们讲述了他的苏州生活经历,他在苏州平静而愉乐的文
诗歌月刊 2020年11期2020-11-23
- 呼吸与抒情的魔法
能见到的研究诗人柏桦的文献里,几乎没有针对他的诗学、诗艺的研究。柏桦作为当代一位重要的诗人,同时,由于他的写作的独特性,有必要专文来讨论他的诗学和诗艺。在学术界和诗歌界,往往将柏桦视为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诗人,这个代际定位,更像是一个僵硬、窄化和空洞的标签。也许对柏桦的诗歌写作实际情况作具体的讨论,比标签化更能理解这位诗人。对于熟悉当代诗歌的读者而言,柏桦诗歌的独特性是无需赘言的。即便在上世纪80年代,柏桦都不属于任何流派,独此一家。所谓的“四川五君子”也只
扬子江评论 2020年4期2020-08-20
- 波德莱尔对中国当代诗人的影响
——以柏桦为例
下进行诗歌创作。柏桦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代表诗集《表达》中的多首诗歌被译为英、法、日、荷兰语,在国际文学界知名度较大。德国波恩大学教授、著名汉学家顾彬十分肯定柏桦在中国诗坛的特殊地位:“真实就是不说谎不出卖,诗歌同样。这样的真实,历经寂静的艰难岁月得以被识得与表达,里尔克是这种诚实写作的典范,柏桦同样是。中国的希望就在这里,不可能在别处。”(1)该评论出现在柏桦诗集《秋变与春乐》封面。柏桦在他的文学回忆录《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以下简称《左边》)以
外国语文 2019年5期2019-12-26
- 家居
柏桦人之一生:春、夏、秋、冬很快,你发现了新的喜乐:女红、饮食、财务及管理。子曰:“仁者静。”你就在静中洒扫庭除并亲操这份生活。“其德性举止,乃非常人。”家务是安详的,余闲也有情:白日,我们在湖面荡舟,逸园和洗钵池最让人流连;夜里,我们在凉亭里私语,直到雾重月斜,直到寒意轻袭着我们的身子。曾记得多少数不清的良夜,你长饮、说话,若燕语呢喃,而我不胜酒力,常以茶代酒。有时,我们又玩别的游戏,譬如读诗或抄写:“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一切不为别的,只为闻风相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9年6期2019-02-21
- 复活玲珑感性的诗心,践行“侥幸而伟大的批评”
印象最深的是谈到柏桦,说柏桦的诗歌写作有前后左右,“前后者,阶段之谓也。前期柏桦,是抒情诗的柏桦,是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式的柏桦;后期柏桦,则是叙事诗或史诗的柏桦,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或纳博科夫式的柏桦。左右者,气质或态度之谓也。左边柏桦,是白热的、尖细的、夏天的、奔临悬崖的柏桦,是重庆的柏桦;右边柏桦,则是安闲的、逸乐的、秋天的、枯坐深渊的柏桦,是南京或江南的柏桦。前后历历,左右交
文学港 2018年10期2018-12-29
- 从重庆之左到江南之右
——柏桦诗风之变
■贺 慎柏桦曾说:“要成为一个诗人都必须具备更复杂的条件;可爱的孩子般的狡猾,不同寻常的穷究和急躁,盛大的青春期的神秘骚乱和清醒,极端任性和突然克制,乖张、‘残忍’以及惊人的懒惰令人讨厌的痴情和喋喋不休,悠然大度和温柔在胸,无限老实的苦读、劳动、羞涩、寡言、怜悯或同情,枯燥……”柏桦对诗人何以成为诗人的复杂性的剖析,何尝不是确切地指向他自身。“我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无穷无尽的矛盾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张力,我总是不左就右,要么执其这端(重庆之左),要么执其那端
长江丛刊 2018年7期2018-11-15
- “岁月,岁月,那一笔雕凿的岁月”
柏桦:《南京组诗》,《钟山》2018年第2期《南京组诗》,让我好生欢喜!作为一位杰出的抒情诗人,柏桦以对“旧”的怀念和对“旧”的沉湎著名。“唯有旧日子带给我们幸福”,应该是柏桦最有名的诗句。根据《柏桦自撰文学年谱》,1988年8月,他结束了自己“荒唐的生活”而“赴南京农业大学教授英文”,1992年“离开南京,返回成都,从事写作”。“甚是快乐”、计约四年的南京生活形成了柏桦相当深刻的“南京情结”,他说“南京是我心中最美丽的城市”,并曾写有很多关于南京的诗篇。
诗歌月刊 2018年7期2018-09-18
- 拾花酿春
昆明,与傣族女子柏桦,亦如是。同住的室友还未到,便独自出去滇池转悠,信步随拍。冬春的昆明是海鸥的世界。每年,这种来自西伯利亚的红嘴鸥,从贝加尔湖穿越俄罗斯和中国各省到昆明过冬,次年春天再集体返回,其行程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仅凭这一点,就可以认定海鸥这充满灵气的飞禽比我聪勇。冬天的滇池,烟波浩淼,无数美丽的海鸥在水面上飞翔、觅食,快乐地呜叫。西山就在不远不近处,夕阳的金晖落在一簇簇喂鸥人的脸上,人与自然的和谐,汇聚成了昆明独有的气场:懂得、性灵、包容。这种气场
贡嘎山 2018年3期2018-08-03
- 阅读柏桦诗歌的九个关键词
任及道德姿态,但柏桦诗之成为诗,首先在于诗的音乐性。《写作》一诗说得明白,“诗歌也不是领先,是避开,更不是不朽,是音乐!”这不仅是柏桦所倡导的诗学观,也是柏桦诗歌所呈现的首要特征。无论早期还是当前,柏桦对于诗的旋律、节奏、语调、字词的音色、声调及脚韵、行内韵皆有精心的布置,不合韵律便不合诗的本体要求。因此,读柏桦诗,应如聆听音乐(有时是和声织体,如《夏天还很远》,有时是复调织体,如《在破山寺禅院》),从听觉生成的情境直抵诗意的核心。像《齐齐哈尔》就是典型的
诗歌月刊 2017年8期2018-01-17
- 致浪游人小吕
柏桦那一天神秘得像創世的第一天。——题记真的只有我一个人才见过破晓?!“这世间只诞生过一人,只死过一人。说别的纯属统计数字,实在多余。”哪种人最终成了诗人(放之四海皆准)——童年期反父母的人。未必?!丰子恺护生,周作人养身,我发现我现在的发声已不是原来的发声;留短发的东南亚男人脑壳如刺猬,我发现在新西兰 ,他越真实越不像人。五十四年一过,若五百四十年一过。云太缥缈,水很实际,尼尔森星空星星密集、命途高悬,我不敢评论暗黑保护区,毛利战舞,手边Kiwi 。人,
江南诗 2018年6期2018-01-09
- 身体、母语与时间
刘卫东以诗人柏桦《惟有旧日子带给我们幸福》一书中1981到2017年间的诗歌为样本,从统计和文本细读的角度看,身体、母语与时间构成了柏桦诗歌美学的三个底层维度。身体经验的表达、汉语诗歌美学的探索和时间意识的解构,使柏桦诗歌创作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实验性。身体经验成为柏桦诗歌美学特质的源点,诗歌美学的探索是其作品语言表现力的支点,而时间意识的解构,则构成了其诗歌先锋性的根基。这三个特质紧密关联,相互制约、互为表里,构成了柏桦诗歌美学的底层,是柏桦诗歌创作能够从上
雨花·下半月 2017年9期2017-12-26
- 身体、母语与时间
——柏桦诗歌的先锋意识解构
母语与时间 ——柏桦诗歌的先锋意识解构■ 刘卫东以诗人柏桦《惟有旧日子带给我们幸福》一书中1981到2017年间的诗歌为样本,从统计和文本细读的角度看,身体、母语与时间构成了柏桦诗歌美学的三个底层维度。身体经验的表达、汉语诗歌美学的探索和时间意识的解构,使柏桦诗歌创作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实验性。身体经验成为柏桦诗歌美学特质的源点,诗歌美学的探索是其作品语言表现力的支点,而时间意识的解构,则构成了其诗歌先锋性的根基。这三个特质紧密关联,相互制约、互为表里,构成了
雨花 2017年18期2017-12-05
- 《竹笑》五人谈
组成的长诗。诗人柏桦在这首长诗的“缘起”的结尾处这样说:“我总算了却几十年的‘日本情结。或也可以这样说:通过这首长诗,我总算公开表达了对日本古典和近代文学的敬意。”这句话也许可以理解为,柏桦以芥川为媒介,借以向日本表达谢意。这是一次相遇,还是一次告别?请针对对柏桦这句话谈谈。王语行:《竹笑》的写法,让我想起《水绘仙侣》。《水绘仙侣》是纳博科夫式的正文、注释的交融呼应的文字迷宫,《竹笑》则是100余则的《缘起》与69首短诗构成的诗文织锦。《缘起》与《竹笑》诸
红岩 2017年3期2017-06-07
- 美的极致是悲
波佩四月间,诗人柏桦自南洋理工大学,发来《竹笑》第五稿,——时间已不允许再有第六稿、第七稿。虽然,对于一个唯美诗人来讲,再多的修订都不为过;然而,时间已不允许诗人,把美做到无休止的极致。出版周期在即,我们决定让《竹笑》定格在这第五稿,定格于美的生长状态,定格于它的进行时,这恰好的作品周期。此前,我们用了整整一年时间,为《竹笑》的出版做准备,反复沟通做修订,邀约五位博士通读作品做对话录等等,并且,从今年第一期开始预设版面,直到现在,决定在这第三期正式刊发。柏
红岩 2017年3期2017-06-07
- 柏桦与张枣
何小竹柏桦与张枣何小竹1、柏桦知道柏桦的名字并读到他的诗歌,是1983或1984年。当时我在涪陵的朋友,也是柏桦的好友陈乐陵,从重庆带回一本地下诗刊《日日新》,柏桦是主编,上面有他本人及其张枣等人的诗。从陈乐陵的口中,听到了有关他的一些“八卦”。这些“八卦”后来又在一些成都诗人的口中得到了印证:神经质、羞怯、很疯、天才。而这些特质也在其诗歌中得到了印证:抒情的结构、陡峭的寓意、突兀的句子。在先锋实验诗歌群体中,他被称为最后一个抒情诗人”。1992年,我和蓝
青春 2016年12期2017-01-11
- 柏桦与张枣
何小竹1、柏桦知道柏桦的名字并读到他的诗歌,是1983或1984年。当时我在涪陵的朋友,也是柏桦的好友陈乐陵,从重庆带回一本地下诗刊《日日新》,柏桦是主编,上面有他本人及其张枣等人的诗。从陈乐陵的口中,听到了有关他的一些“八卦”。这些“八卦”后来又在一些成都诗人的口中得到了印证:神经质、羞怯、很疯、天才。而这些特质也在其诗歌中得到了印证:抒情的结构、陡峭的寓意、突兀的句子。在先锋实验诗歌群体中,他被称为“最后一个抒情诗人”。1992年,我和蓝马、杨黎、吉木
青春 2016年12期2017-01-11
- 《重庆笔记》,及柏桦的纯艺术
《重庆笔记》,及柏桦的纯艺术李商雨柏桦的这类文字,可说是几十年以来的另类了。所谓另类,乃因众人少有接触,读者习惯了长期以来的那种阅读:要小说,有个情节、有个中心;要散文,要么抒情,要么叙事,即便随笔,也要说点有意义的事儿;至于诗歌呢,更是要有诗歌的样子——在当下的中国诗歌,这么写又算哪一路呢?肯定不可能是读者认知里的诗歌了。至于读者,读柏桦的文字会看到了什么?当然,是怪癖、巨细、没有意义、几乎在任何一则文字里都找不到本质性的东西;当然,也看不到爱,看不到习
青春 2016年4期2016-12-08
- 一种瑞士的完美在其中到来
——论张枣诗中的柏桦
——论张枣诗中的柏桦○王晓悦白驹过隙,已去的岁月即变沧桑历史;拂去尘埃,时间在诗歌里温柔消逝。那些文字,留给我们的是略显模糊和变形的倒影;那些诗文,早已揉碎沉淀在诗人们漫长的行旅、酬答与轶事的心底。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高山流水遇知音便流传至今;唐代诗坛,诗仙李白翱翔于传奇梦中,诗圣杜甫徒步于梦醒时分,即便如此,二人依旧惺惺相惜,以真挚的友情共助唐诗之力,谱写了文学史上一段“文人相重”的千古佳话;时至当代,对诗艺要求苛责的张枣,对诗学充满
文艺论坛 2016年12期2016-11-21
- 柏桦:“第三代”诗人中的“异类”
◎刘文涛学人观点柏桦:“第三代”诗人中的“异类”◎刘文涛主持人语:文学史在描述某个时期的文学创作时,总喜欢用思潮、流派、社团等术语来概括这个时期的文学风貌,“第三代诗”就是这样一个在当代诗歌史上引人注目的诗学概念。一个作家或诗人,一旦被文学史家纳入某个流派时,他就获得了这个流派的共同美学标签。有的作家因为归属于某个流派而存名,有的作家则因为流派而淹没了自己创作的个人性。刘文涛所论述的柏桦就是这样一个被“第三代诗”的标签淹没了个人风格的诗人。在当代文学史的叙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6年2期2016-10-21
- 柏桦诗歌中的魏晋气质:从焦虑到逸乐
210000)柏桦诗歌中的魏晋气质:从焦虑到逸乐李雅楠(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柏桦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也是坚持汉语诗创作的诗人。他的创作经历三个阶段,从躁郁走向心态平静,最终归于于细微处坚守生命的逸乐。作为一位善于于民族源流中寻找精神力量的诗人,他继承了古典资源中的魏晋气质,他创作的心路历程也和魏晋士人精神历程一致。柏桦;诗歌;魏晋气质一柏桦是一个真正致力于开拓汉语诗歌的诗人。在90年代,柏桦曾停笔一段时间,直至2005年
人间 2016年23期2016-08-29
- 一种瑞士的完美在其中到来
对诗学充满激情的柏桦,他们一位来自湘江之畔的岳麓山下,一位则生于嘉陵江畔的渝州山城,二人一见如故,书写知己诗篇,情深意长地为当代诗坛喷放出诗意般绚烂的火花。一、“化欧化古”的知音情刘勰在《文心雕龙》的“知音篇”中曾经感慨道:“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①从古至今,皆谓知音难寻,而张枣与柏桦实为当代诗坛的知己典范。二人的知音之情羡煞旁人,也被他们的朋友津津乐道:“张枣和他早年的知音柏桦等诗人这一时期的写作,除了受益于他们之间友谊
创作与评论 2016年12期2016-05-30
- 共振与异变:论柏桦诗歌与80年代创作
内容摘要:柏桦作为后朦胧诗歌的领军人物之一,与80年代的诗人一起承受着时间之伤和精神之苦,他的诗歌创作也鲜明的呈现出与这两个时代主题的共振与异变。在时间维度上,他始终对代表现代性概念的“现在”、“未来”保持着固有的警惕,执意“迎向”过去,寻找永恒。在精神维度上,他借由对集权的反抗和超越表现了对深陷后工业社会“无物之阵”中的人的身份、意义、存在价值的深刻隐忧。而这一切感觉经验无不通过“形式”这扇窗口得到认知和强化。关键词:柏桦 时间 集权 共振 异变80年代
文学教育 2016年6期2016-05-14
- “醉了的野火”
在一篇论文里谈及柏桦时说,柏桦是新时期以来“极其特殊的一位”诗人,但“在正统和主流的批评界也是几近被人遗忘的一位”诗人。他认为,“这与时代潮流有关,也与批评家们拉帮结派、有意无意的短视和势利有关”。a敬文东还说道,“柏桦不是那种哗众取宠、热衷于某个圈子的人,尤其是在诗艺上始终与所谓主流七不沾八不挨、不附和批评家既定话语的那种诗人。”b这就是说,柏桦的诗歌的话语的独特性,和他的美学范式在当代的标出性,使得他成为一个独行者。c比较而言,我以为,相较于“诗歌的社
扬子江评论 2016年4期2016-05-14
- 时间变奏曲:柏桦的诗观与写作
升在一次访谈中,柏桦说:“诗歌于我意味着打发时间,真的,就是打发时间!但注意,我这个说法是说给懂得的人听的。”即便诗人做了刻意的强调,这样的诗观仍然容易引起误解:“打发时间”,也就意味着无聊,而无聊的生命如何产生好的诗歌?诗歌如此高贵,怎么可以用于打发时间呢?在这样的道德追问中,诗人形象不免要被矮化。但是,换一种思路,这句话就有了另外的意味:柏桦基于何种时间体验,将诗歌写作与“打发时间”联系在一起? “打发时间”的写作意义何在?它对柏桦的诗歌产生了怎样的影
扬子江评论 2016年4期2016-05-14
- 2016花地文学榜盛大颁奖
方《云淡风轻》、柏桦《为你消得万古愁——柏桦集(2009-2012)》、金宇澄《洗牌年代》、张新颖《沈从文九讲》、酒徒《烽烟尽处》。在年度盛典上,舒婷登台为大家揭晓了2016花地文学榜年度诗歌。在宣读致敬词之前,舒婷说:“其实柏桦是我很崇拜的诗人。”柏桦则现场回忆了他的广州情缘,“我在1978年早春到广州,当时我是知青,考进今天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当时很迷惘,并没有任何人生的志业。1979年年底,偶然读到波德莱尔的诗歌,让我有了写诗的冲动。1981年10月
文学教育 2016年6期2016-05-14
- “演春”之园:一个私人的领域
中隐思想影响下的柏桦逸乐美学方法对其诗歌落实到文本的影响。柏桦有一首不太引入注意,但却很重要的诗:《演春与种梨》。这首诗的重要性缘于它可以代表柏桦一以贯之的美学思想:逸乐。柏桦早期的诗歌,分明还是呐喊和逸乐双流并下,甚至呐喊的特征还要明显一些。但自《水绘仙侣》之后,逸乐主导了他的写作。柏桦高标的逸乐思想,事实上,可以看作白居易思想的一个当代继承和发展。本文认为,逸乐美学的前提,是要有一个私人领域,这首诗中的“园”,其实就是作者的私人领域。这首写于1990年
诗歌月刊 2015年12期2016-02-27
- 秦淮旧梦与先锋新声——回望先锋诗歌系列之九
。而出生于重庆的柏桦在到过江南之后更是在2005年7月写给北岛的信中激动而自豪地高喊——“我刚到过伟大的江南”。北岛也对江南文化由衷地赞叹,“如果说江南文化是个独特的气场的话,那么在其中凝聚着当代汉语诗歌的巨大能量,蓄势待发”[3]。柏桦有一个关于诗歌地理和风水不断南移的说法,即首先是北京的“今天派”(1978~1985),接着风水转向四川(1985~1992),此后则诗歌风水继续东移抵达江南(1992~)[4]。从这种判断出发,柏桦不能不对“江南”另眼相
山花 2015年2期2015-12-02
- 柏桦的互文性写作
——有关“化欧”、“化古”的符号学文本的再认识
李商雨柏桦的互文性写作 ——有关“化欧”、“化古”的符号学文本的再认识李商雨一现在,汉语诗歌的写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放在“史”的层面上看,不难得到确切的答案。发轫于百年前的白话诗运动,是为了解决诗歌的语言问题;而一百年来,汉语诗歌依然没有解决的就是语言问题。我以为,谈论全球化语境下汉语诗歌的原创力问题,不如谈论现代性语境下汉语诗歌的语言问题更有针对性,也许后者看起来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但它是一百年来一直没有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所谓的“原创力”(姑且承
扬子江诗刊 2015年3期2015-11-14
- 秦淮旧梦与先锋新声
。而出生于重庆的柏桦在到过江南之后更是在2005年7月写给北岛的信中激动而自豪地高喊——“我刚到过伟大的江南”。北岛也对江南文化由衷地赞叹,“如果说江南文化是个独特的气场的话,那么在其中凝聚着当代汉语诗歌的巨大能量,蓄势待发”[3]。柏桦有一个关于诗歌地理和风水不断南移的说法,即首先是北京的“今天派”(1978~1985),接着风水转向四川(1985~1992),此后则诗歌风水继续东移抵达江南(1992~)[4]。从这种判断出发,柏桦不能不对“江南”另眼相
山花 2015年3期2015-03-03
- 真善美的歌者
读完文山傣族诗人柏桦的新诗集《都市民谣》,我想到了整个傣族诗歌。傣族是一个有着厚重、悠久、美好诗歌传统的民族。贝叶经传承下来的民间叙事长诗《召树屯》《娥姘与桑洛》《松帕敏与戛西拉》等为中国诗歌宝库增光添彩。村村寨寨的赞哈(歌手)出口成章的演唱才华,令人惊叹。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路线指引下,从傣族的赞哈和新一代知识分子中成长起来的傣族诗人康朗甩、康朗英、波玉温、庄相、岩峰、征鹏等用汉语创作的诗歌,在傣族诗歌史上写下了崭新的篇章。但在他们之后,从
含笑花 2014年6期2015-01-05
- 山城的溽热与“下午性格”——回望先锋诗歌系列之六
围的人愤怒。——柏桦:《谢幕》四川先锋诗歌和1980年代的关系是一个宏大而值得开掘的话题。无论如何这一时期的诗歌风向已经转到了四川,这是不争的事实——尽管这一过程过于短暂而喧嚣。1轰动一时的1986年的现代诗歌群落大展中列出的诗歌团体和流派计64家,而来自四川的竟然多达11个,占到了17%。这不能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四川特有的地理环境、阴郁湿热的天气和文化环境可能更容易使爱摆龙门阵的四川人在诗歌中找到合适的说话方式。而在象征和隐喻的层面1980年代,有
山花 2014年11期2014-12-02
- 山城的溽热与“下午性格”
围的人愤怒。——柏桦:《谢幕》四川先锋诗歌和1980年代的关系是一个宏大而值得开掘的话题。无论如何这一时期的诗歌风向已经转到了四川,这是不争的事实——尽管这一过程过于短暂而喧嚣。1轰动一时的1986年的现代诗歌群落大展中列出的诗歌团体和流派计64家,而来自四川的竟然多达11个,占到了17%。这不能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四川特有的地理环境、阴郁湿热的天气和文化环境可能更容易使爱摆龙门阵的四川人在诗歌中找到合适的说话方式。而在象征和隐喻的层面1980年代,有
山花 2014年21期2014-11-27
- 让我为你唱完这首老歌
柏桦(傣族)指头轻轻拂过旧唱片细细密密的年轮就像爱抚一张亲切如昔的脸心跳加速热血涌动鼻子发酸视线模糊一生爱恨谁能破译播放?偏僻乡村破旧瓦屋潜伏着意想不到的一首首老歌电筒的光芒照亮寨子曲曲弯弯的夜一句久违的歌词猝不及防凌空飞来就像一串黑弹击中秘密藏匿的某种怀念你热泪盈眶隔着千千万万座城市 隔着一道道流水一座座山冈是我的亲人我的故乡是默不作响的往昔时光手握话筒 城市舞台的聚光灯将我烧灼得遍体鳞伤今夜 谁会如约前来听这一首老歌和我一起轻轻歌唱……
西部 2014年2期2014-11-18
- 柏桦博客诗选
柏桦博客诗选柏桦(成都柏桦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419535043)雀儿庵在千峰万峰中在四时树色里庵,方丈耳!一灯满光一香满烟庵僧容席、容榻、容厨客来,客坐庵矣山田给粥饭草叶给汤饮蔬果给糗饵庵矣雀儿庵(金章宗幸此,弹雀,弹往雀下,发百不虚。)注:以上文字抄自明代刘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北京出版社,1963),第291页《雀儿庵》。过杭州十月孟冬乃有小春天气,我们在杭城穿越繁华:猫儿桥畔魏大刀肉熟钱塘门外宋五嫂鱼羹
诗潮 2014年2期2014-11-17
- 风在说
柏桦风在说柏桦睡觉的愿望就像一场追寻。——赫塔·米勒1风儿,已躺下,黑暗里,风之絮语比风本身还沉:她在瘦下去,仅仅三天,脸就有了一缕放陈的梨子味树叶开始发黄,不远处一股怀旧的锈铁味迎面吹来这时,我会想,她的低语为何如缎被上的金鱼呢?冰凉欲滴……剪刀她“越不想活,就越爱化妆。”越爱在平静中飞旋起酒后的烦闷。2睡下的风,继续讲着另一个故事:35年过去了,那卧病多年的父亲已在风景中死去;乡间,在竹林中,那丧父的儿子也垂垂老矣,我从此痛失我的知青岁月——深冬,绝对
中国诗歌 2014年4期2014-11-15
- 唯美的刺点:媚人文来自骇人文
。正像中国的诗人柏桦从日本文明中发现了他的美的理想,更早的时候,巴特也从日本文明各个方面感觉到了这种理想。极端敏感的人,都可以从日本找到他们理想中的美。90年代,柏桦惊讶于自己发现了《枕草子》,那时,他可能不一定知道,同样敏感的巴特也早已为《枕草子》倾倒。唯美主义者都天生拥有细到极致的神经,这种神经当然是身体性的;他们对于美的风吹草动,总能产生不能自已的颤栗。苏珊·桑塔格也是一个唯美主义者,所以她始能理解罗兰·巴特。桑塔格对巴特的文本的描述,也可以用于她自
红岩 2014年3期2014-11-15
- 被命运注定的诗人
,面对饮酒论诗的柏桦,你不由自主地就忘记了生存的艰辛与繁琐,一起遁入他那单纯而超然的“现实”。你该感激什么呢?/这景色。这细节/这专心爱着的大地/你该发现什么呢?/生活、现实而不是挑剔(《节日》)是的,应该发现的是“生活、现实而不是挑剔”。他多么热爱生活呀,他说:你看这空酒瓶子,多么精致优雅!这水煮的番茄汤别有一番风味;这树叶太美了,令我震惊,令我想起德国的森林……他不断地发现着生活精美的细节。他随时都会跑到电脑边,操作鼠标、键盘,或弓身站在书架旁寻找,为
名作欣赏 2012年16期2012-08-15
- 冬天也可能是春天
可能正是林语堂(柏桦《现实》)我是一个比较慵懒的人,一到冬天尤其如此。当风雪挟裹而来的时候,我就喜欢卷缩在房间读书,消极、落寞,像一个不合时宜的人,在故纸堆里看人情冷暖、世间风云变幻。我也读诗歌,消闲式的阅读,不求通达,不求甚解,当西川说早晨的大海一片通红是谁在地底下放火,柏桦意味深长地说冬天也可能正是春天鲁迅也可能正是林语堂的时候,我就忍不住一个人在内心赞叹,——这样的诗句多有意思。像一个逃离现实的人沉醉于内心的迷离。当我打算读这首诗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2年3期2012-03-22
- 左边的历史:关于柏桦诗学中三个关键词的对话
唐小林 柏桦左边的历史:关于柏桦诗学中三个关键词的对话唐小林 柏桦夏天:“是我个人命名的一个诗学时间观”唐小林:我们对话的时间一再拖延。拖延的原因是我总想等到夏天。可是今年的夏天又一再拖延,今天已经进入六月,好像离真正的夏天依然很远。阅读你的诗歌,感觉你是一个夏天的骸骨迷恋者,单是你诗歌命名中有“夏天”或“夏日”的就有八首之多。我想,如果没有了夏天,我们对话的意义会大打折扣。我很想问一个有些看似不着边际的问题来开始我们的这场对话:如果这个人世间没有了“夏天
延河 2011年2期2011-11-06
- 柏桦诗五首
桦诗人素描:柏桦我和柏桦至今未曾谋面,但我们的“交往”已持续多年,两人的往来信件不下百封。在我曾进行过专题研究的数十位诗人中,柏桦是最富传奇者之一:至今写诗不足百首,却被公认为中国优秀的抒情诗人:性格内敛,却多次主动从文人们趋之若骛的高校抽身而出:在诗歌道路如口中天时突然停笔,自由撰稿,替书商写畅销书:而“下海”十‘年之后。义重回象牙塔内,潜心学问,写与以前完全不同的“另一种诗歌”……即使只看照片,你也会感受到柏桦的不同寻常,在结交的过程巾,又绝不给你
诗刊 2010年9期201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