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

  • 中国古代“分类” 的知识论及思维的民族特征
    制约和影响,中国古代关于“分类”的知识论也独具民族特色。因此,要讨论中国古代关于分类的知识论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及其特征。迄今为止,虽然单独研究中国古代知识论、中国古代思维方式及其特征的成果已经不少,但是都没有落实到分类的知识论这一具体问题上。而对极显东方智慧的中国古代分类知识论所具有的民族特色,更少有人讨论。本文借鉴知识论、思维学、逻辑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对中国古代分类的知识论和思维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文章首先讨论了对“知识”和“

    民族学刊 2023年6期2024-01-07

  • 绚丽多姿的中国古代铜镜
    摘要:中国古代铜镜是在我国古代文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发展的。由最初简单的陶质,到青铜材质,再到青铜与铁器并存,最终发展为纯铜材质的铜镜,镜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铜镜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具,是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词:绚丽多姿;中国古代;铜镜中国古代铜镜是一种传统工艺品,制作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商代,经过多个朝代的发展和演变,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铜镜在古代中国的文化、经济和社

    收藏与投资 2023年7期2023-08-07

  • 审美时空观与中国艺术美学
    摘  要:中国古代审美时空观涉及三个维度:一是自然与社会,主要表现为“自然时空”;二是情感与心理,主要表现为“心理时空”;三是符号与形式,表现为“形式时空”。儒家的“德性时空”、道家的“道体时空”、佛禅的“佛心时空”是中国古代审美时空观的主要思想渊源,在审美时空观的构成方面,三者所产生影响的侧重点略有不同。在中国传统艺术中,自然时空、心理时空、形式时空彼此渗透,相辅相成,共同营构出具有独特美学光芒的艺术审美时空。关键词:中国古代;审美时空观;思想渊源;艺术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3年1期2023-07-05

  • 中国古代税收舞弊审计监督的路径经验
    ]税收   中国古代   审计监督税收是国家公共财政最主要的收入形式和来源,也是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政策工具。中国古代长期实行以土地税(包括田赋以及依附于土地的户税与丁税)为主、商税(包括关税与市税)为辅的税收制度,因此对土地税的征收管理是古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政策性减免土地税和税收优惠也是古代统治者最常用的惠民、救灾手段。宋代包拯揭示征税舞弊案和清代福崧揭示句容县吏税银舞弊案,正是揭示税收优惠政策歪曲执行、田赋征管过程中舞弊贪腐的典型案例。一、案例基本情

    中国内部审计 2023年6期2023-06-28

  • 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市场发展特征探析
    摘 要: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市场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萌芽期、开拓期、兴盛期、繁盛期及延续期。与其他商业市场相比,我国古代书画艺术市场有着自身独特的运行规律。以秦汉以来的古代书画市场为基础,对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市场发展特征开展具体探究,一定程度上能带领大众深切感受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无限魅力。关键词: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市场发展中国书画艺术市场具有商业经济特征,其从艺术角度出发,实现了商品的交换。我国艺术品种类众多,而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

    大观 2022年6期2022-07-22

  •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佩剑的符号变迁
    起。关键词:中国古代 知识分子 剑 符号中国的王朝更替频仍,但中国的统治阶层在“现在和过去,整整两千年以来,始终是士。”作为统治阶层,士的构成在两千年的历史中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一点,在两千年来士佩剑的演变中可以发现。剑在史前社会先被作为武器使用,由原始人类打磨而制成,它小巧便携,能够藏在衣服内贴身携带,“是一种防备意外的防身兵器”。而古代猎头习俗盛行,本身就有着象征胜利、证明勇气、威吓敌人的意味,而剑在猎头时能够发挥切割敌人头颅的作用,也拥有了象征的意义。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11期2022-05-30

  •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摘要: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庞大,硕果累累,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影响尤为深远。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用历史的眼光对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行简要的归纳和总结,有助于我们以史为鉴,对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新的认识和理解,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经验。关键词: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

    锦绣·中旬刊 2022年1期2022-05-16

  • 中国古代的元认知学习
    中。关键词:中国古代;学习策略;元认知学无止境,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句话说: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21世纪以来,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学习型社会,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追求美好生活,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学会学习是这个时代对每个人的要求。到底该如何学习?我想我们可以向我国古代学者讨教,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民族,古人在学习这条路上的探索,给我们总结了许多经验教训。一、元认知的概念在我国,元认知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春秋时期的

    锦绣·下旬刊 2022年1期2022-05-16

  • 中国古代杰出思想家的粮食经济观
    商鞅等15位中国古代杰出思想家、改革家提出的粮食经济观,以及推行农业粮食的变法措施:一是简述了“重农抑商”和“重农厚商”理念的演变;二是简述了“积贮”理念,以及粮食“常平仓”“义仓”制度的变迁;三是简述了“贵粟”政策,以及运用市场机制调节粮食生产和销售的效应;四是简述了粮食“粜籴”理论与实践;五是简述了古代“荒政”思想和赈济、救荒措施,以及社会效能。六是在上述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原则,深入阐述了粮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以及发扬和发展粮食文化的重要意义。

    粮食问题研究 2022年2期2022-04-25

  • 中国古代杰出思想家的粮食经济观
    商鞅等15位中国古代杰出思想家、改革家提出的粮食经济观,以及推行农业粮食的变法措施:一是简述了“重农抑商”和“重农厚商”理念的演变;二是简述了“积贮”理念,以及粮食“常平仓”“义仓”制度的变迁;三是简述了“贵粟”政策,以及运用市场机制调节粮食生产和销售的效应;四是简述了粮食“粜籴”理论与实践;五是简述了古代“荒政”思想和赈济、救荒措施,以及社会效能。六是在上述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原则,深入阐述了粮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以及发扬和发展粮食文化的重要意义。

    粮食问题研究 2022年1期2022-02-08

  • 浅谈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意境之美
    界。关键词:中国古代 山水画 意境之美一个值得大家欣赏的美术作品应该不只是拥有让人们惊叹的画工,这些作品背后的寓意和想要表达出来的情感和精神也应当符合那个时代和主题。画作是通过笔墨的方式向观赏者去传递一些情感和感受,这就需要整个画作都充满着相关的意境,恰当的意境才能够让大家展开充分的联想,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最终被整个画作所感染。尤其是古代的山水画,很多画家都通过这些山水画来表达他当时的心情或者是当下的形势,利用画作的方式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别人或者是记录

    参花(上) 2021年11期2021-11-20

  • 中国古代法律史中的“三道”刍议
    研究中,将就中国古代法律史中的“三道”进行刍议,并分析中国古代法治的思维关联以及现代价值,同时得出其全新的研究体系。关键词:中国古代;法律史书;条款分析;“三道”刍议分析“三道”的核心要素,可以得知其包含了礼治之道、法制之道、礼法之道。早在夏商时期,我国便明确整个法治观念,明确“三道”整体的中心思想,并就君臣、父子制定全新的社会秩序。尊崇孔孟之道,开展以“礼”、“严”而特点的治国方针。而在汉朝,我国的法治观点全面成熟,重视由以往的“礼”、“严”治国方针转换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1期2021-11-10

  •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探析
    制度是存在于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政治实践活动中的有益成果,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于战国时期,秦朝正式建立,在西汉得到巩固,发展到隋唐不断完善,北宋时期加强,元朝出现新发展,明清时期发展达到顶峰,公元1912年结束。这种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地方听命于中央,中央绝对服从于皇帝,皇权至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键词: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探析一、专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0期2021-09-22

  •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立德树人”思想探索
    摘要:中国古代教育家们把“人性论”作为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即通过对人性的探讨来提出各自代表性的教育思想。从这些教育思想里去探寻“立德树人”的历史根基和文化血脉,去发掘“立德树人”与其内在关联,既对全面深入地理解“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有重要意义,又对“立德树人”具体实施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关键词: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人性论;立德树人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本质就是涵养品质、培育德行、传授知识、习得技能,其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自古以来,中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32期2021-09-10

  • 中国古代早期绘画的教化功能浅析
    的。关键词:中国古代;绘画;教化功能唐代画家、绘画理论家张彦远很早就提出了“成教化,助人伦”的绘画功能说,但是张彦远的“成教化”与春秋时期的儒家道德礼乐学说是有渊源的,孔子早就提出了“兴废之诫”,儒家思想在先秦时期就强调文艺为礼教服务,说到了绘画的教化功能范畴,对绘画的教化功能进行了概括总结。一、早期的绘画功能论早在我国的先秦时期,便有了“使民知神奸”的绘画功能说,再到孔子“兴废之诫”“夫明镜所以察形,往古者所以知今”的评论,孔子这一番话则道明了绘画帮助形

    东方收藏 2021年8期2021-09-03

  • 我国古代块炼铁技术研究综述
    鉴。关键词:中国古代;块炼铁技术;研究综述铁是自然界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之一,除了以金属状态出现在铁陨石外,绝大部分以含铁矿物的形式存在。人工冶炼的铁不是纯铁,而是“铁碳合金”,由于含碳量不同,冶炼产物主要分为三类:块炼铁(或熟铁)、生铁和钢。块炼铁(低温固态还原)是用木炭在较低温度(800—1000摄氏度)下还原铁矿石,得到含碳量低于0.02%的质地疏松的铁块①。这种铁为海绵状固体,含有较多夹杂物,含碳量低,质软,有延展性,烧红后可锻造成各种器物,但使用性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8期2021-07-16

  •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意境空间
    度。关键词:中国古代 山水画 意境空间画作是通过笔墨的方式向观赏者传递一些情感和感受,这就需要整个画作都充满着相关的意境,恰当的意境才能让观赏者展开充分的联想,最终被整个画作所感染。尤其是古代的山水画,很多画家都通过这些山水画来表达他们此时的心情或者是当下的形势,利用画作的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别人或者是记录下来,将景色和情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达到最佳的效果。本文主要通过探究山水画中的意境表现,中国山水画意境的语言表现,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意境空间呈现等,去探究山

    参花(上) 2021年12期2021-06-14

  • 中国古代铜镜中的道教思想
    径。关键词:中国古代;铜镜;道教思想;东汉铜镜铜镜作为我国古代的艺术品,不仅能够表达创作人的创作理念,更为后世研究当时的历史、文化、风俗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在我国,人们通常会将一些难以理解或是信仰的事物进行艺术加工和艺术创作。作为古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铜镜在艺术加工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充当着一个载体。从目前我国已经出土的铜镜文物看,汉代的铜镜是数量最多的。由此可见,汉代的铜镜发展速度较快,是中国古代铜镜发展的关键时期。并且,汉代铜镜背部纹理和框架纹路极具特色。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5期2021-06-02

  • 中国古代美学札记(二则)
    ”。关键词:中国古代;审美风尚;掠影中国古代审美风尚史可以用大部头去描述,也可以用杂感的方式给以掠影。先秦时代是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孕育期。“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旧石器到新石器时期,我们先民的审美意识开始在生产劳动中萌芽;后来的陶器与青铜器时代,审美意识则在图腾等文化中进一步地萌生发展。陶器与青铜器都是礼器,它们作为有意味的形式,反映着不同的礼的内容。周公“制礼作乐”,则是政治文明对审美因素(乐)的一种重新整合。“礼”可以说是一种最广义的美,这就是

    美与时代·下 2021年4期2021-05-28

  • 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研究
    。【关键词】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中图分类号】K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9-0053-02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而古代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在促进我国形成多民族特色文化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按照地理位置的划分,通常将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称为北方地区,在众多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包

    今古文创 2021年9期2021-05-05

  • 中国古代诠释思想浅析
    论。关键词:中国古代;诠释;思想基金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封神演义》诠释史论”(2018BWX007)阶段性成果。“只要面对语言与世界关系问题,就有诠释的现象发生;只要有文本需要阅读和理解,就一定有相应的阐释学理论,不论其理论形态如何……尽管阐释学作为一种理论是从德国传统中发展出来的,但这并不妨碍中国文化中同样存在着一套有关文本理解的阐释学思路。”[1]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辉煌,古人为我们留下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中蕴藏了丰富的有关语言与世界、文本

    美与时代·下 2021年1期2021-03-15

  • 中国古代史官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史官精神探索
    ”。关键词:中国古代;史观制度;历史沿革;史官精神引言我国古代史官这一职务,已经与其相对应的制度,都具有其特殊性,其主要职责是对我国古代历史与文化进行记录,对于史官的要求是需要秉承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如实的记录。其目的是为了能够使得古代的君主以史为鉴,能够更加合理的治理国家,同时还可以对民众有所开花。史官这一职务既有政治功能,又有文化功能。自我国历史有记录开始,史官就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也因历史与人文环境的独特性,造就了中海华民族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因此,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2期2021-01-17

  • 浅谈中国古代官制如何选贤任能
    【摘  要】中国古代的官制历史悠久,在众多的历史文献中都有相关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尚书》。在古代,官制从进入管理到最后退出都是衔接有序,环环相扣的。在古代官制管理中形成了能进能退的机制,其选贤举能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皇权,以及对后期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中国古代官制中如何选贤举能进行阐述,以此给众多的研究者提供经验和借鉴。【关键词】中国古代;官制;选贤举能引言中国古代选贤举能制度促进了当时皇权的维护和社会的稳定,其官制的模式可以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9期2020-12-14

  • 治水如治国:古人的治水智慧
    。【关键词】中国古代 治水 抗击自然灾害 【 中图分类号】K207 【 文献标识码】A“善治国者必重治水”。面对今年夏天我国南方地区肆虐的暴雨和滔天的洪水,熟知中国历史的人应该对这句至理名言所蕴含的历史智慧和深远意义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从历史的视角看我国水情与国情“善治国者必重治水”,是根据中国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而得出的结论。中国的自然地理条件,总体来看,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多为自西向东流向,黄河和长江两条主要河流几乎贯通东西,流域长而广阔,支流多而曲

    人民论坛 2020年32期2020-11-28

  • 主客观世界中的中国古代艺术
    古至明清,将中国古代美学的流变娓娓道来。在清晰的时间线上,不仅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美学生发和嬗变的根基在于社会之原始母体,还能发现其侧重点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主观思想情感与客观造物之间游走,成为作用于各领域艺术创作的主导。这样的美学思潮变化,甚至也存在于当代的中国。未来,我们更需要深入社会,找到存在于民间的美学思想,以远大的目光丰富艺术创作的内容与形式。关键词:中国古代   美学   主观   客观   社会中图分类号:J0-05                

    艺术评鉴 2020年18期2020-11-16

  • 中国古代“房地产经纪人”的历史演变
    赵炜摘要:在中国古代,房地产经纪人是一个古老的职业,从零星出现经纪活动到专职从事“宅田”经纪人的诞生;从游勇散兵到行业组织“牙行”的出现;从只从事中介服务到协助官方征税等职能的增加……房地产经纪人的每一步演变都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都对当时经济繁荣和社会治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1840年以前中国房地产经纪人的历史演变进行系统梳理,以期对现在的行业从业者有所启发和触动,进而增强房地产经纪人的从业自豪感和使命感。关键词:中国古代;房地产经纪人

    中国房地产·综合版 2020年9期2020-10-28

  • 媒介偏向视阈下中国古代政治传播特点研究
    播学角度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近年来政治传播的新课题。依据伊尼斯媒介时空偏向论来分析中国古代政治传播及其社会治理对我国当今媒介实践及其社会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空间偏向型媒介使政治信息跨越广袤空间传至边陲,在加强中央与地方联系,实现对疆域有力控制方面作用显著;时间偏向型媒介则实现了现世权力与传统权力的统一,促进了价值理念凝练和传承,进而建构并维系经久不衰的政治治理体系。不同政权对不同偏向型媒介的使用,导致其政治传播与社会治理效果不尽相同。以桓楚、宋、明三

    新闻爱好者 2020年9期2020-10-26

  • 浅论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形成
    丽娜摘 要: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形成与人的生存环境、中国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民族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古代特殊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地理位置以及多民族的形成,共同造就了独特的、丰富的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关键词: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一、音乐文化的形成与人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音乐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所创造出来的精神上的产物。人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人的实践活动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因此,音乐文化的形成与人的生存环

    黄河之声 2020年7期2020-10-21

  •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
     周洁摘要: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其中重要一部分的监察制度,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演变、朝代兴替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作为一项政治制度,监察制度必然有萌芽、形成、发展、完备和成熟等阶段。本文以时间为顺序进行阐述,以各个阶段的发展概括特点。关键词: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特点中图分类号:D691.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6-0117-01Abstract:thesupervisionsystemin

    数码设计 2020年6期2020-10-13

  • 古人金融智慧:缺钱怎么去借贷
    波【关键词】中国古代  借贷  金融市场边界    【中图分类号】F129    【文献标识码】A借贷是广泛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和金融活动。早在先秦秦汉时期,由于小农经济天然的难以抵抗农业风险的脆弱性,加之封建政府为了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需要通过借贷方式满足资金的需求。按照借贷关系中债权人的不同,当时的借贷可以分为两种,即官府借贷和民间借贷,其中又以民间借贷为主。按照出借物的不同,既有动产,如资金、实物等,也有不动产,如土地。民间借贷行为遵循自古以来的惯例,

    人民论坛 2020年24期2020-10-10

  • 中国古代胎教的源流特点和现代启示
    。关键词: 中国古代   胎教   思想   实践我国胎教思想和实践自西周时期萌芽,以从皇宫到民间的方式发展,在历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思想。尽管存在一些迷信色彩和缺乏科学依据的观点,但仍具有借鉴意义,是宝贵的文化结晶。一、胎教思想的缘起(一)“正本”的传统哲学。“正本”思想意为端正其本源。作为一种思想,在我国古代早期哲学等领域具有深远渊源。在政治领域关于君臣关系的阐述中,《淮南子·主术训》曾说:“不正本而反自然,则人主逾劳,人臣逾逸。”在对儒学架构下

    文教资料 2020年19期2020-10-09

  • 《西厢记》
    ……关键词:中国古代;爱情与婚姻;缩影《西廂记》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它是在综合了元稹的《莺莺传》、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基础上完成的。王实甫曾任陕西省令、陕西行台监察御史。后来由于他不满当时官场的龌龊,愤而辞官,决心以写戏抒发心中之郁闷。于是他回到出生地中山府,开始了杂剧创作。该剧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讲述的是书生张珙与相国之女崔莺莺的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虽然全书依旧是按照“奉旨成婚大团圆”的结构模式来写的,但却摆脱了元

    读天下 2020年20期2020-09-22

  • 中国古代家族教育研究综述
    :近年来关于中国古代家族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整体的一般性研究、个案的具体性研究以及“泛家族化”的外延式研究。对这些研究进行必要的梳理,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传统中国社会。关键词:中国古代;家族教育;研究综述钱穆在《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一文中指出:“欲研究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必当注意研究中国之家庭。”[1]何谓“家”?《说文解字》曰:“居也。”[2]由此可知,“家”强调的是一定的空间占有。当多个以家为单位的主体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家族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10期2020-09-10

  • 中国古代官学校园选址研究
    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官学(庙学)校园选址的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论文以文献研究为依据,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古代官学选址中风水形势、因旧更新、规避灾害等种种影响因素,揭示古人在校园选址中的考量、思考、与变通。关键词:选址、官学、中国古代、校园一、前言中国古代学校可以分为“官学”和“私学”。官学可分中央、地方两级。中央官学由中央直接创办和管辖,如国子学;地方官学则由地方官吏在其治所设置与管理,如府学、县学、卫学等。古代学校存在形式很多,如古史所记载的“成均”“庠”“

    建筑设计与研究 2020年3期2020-09-10

  • 中国古代声乐理论在现代声乐教学和演唱中的意义
    杨圣长摘要:中国古代声乐理论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本文对古代声乐发展初期、成熟期以及古代声乐理论成熟期进行梳理,进一步探究中国古代声乐理论在现代声乐教学与演唱中的体现,以及中国古代声乐理论对现代声乐的意义,以期对现代声乐的教学和演唱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指导意义。关键词:中国古代;声乐理论;声乐教学;演唱中图分类号:J616-4 文献标识码:A一、中国古代声乐理论的发展(一)古代声乐发展初期中国古代声乐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7期2020-09-10

  • 中国古代史官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史官精神
    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古代史官制度的历史沿革以及对应的史官精神,希望由此来发现和探索中国古代史官制度的历史意义、文化意义以及现实意义。【关键词】中国古代;史官制度;历史沿革;史官精神【中图分类号】K06 【文献标识码】A引言史官是中国古代独有的官员制度,它的主要职责是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进行记录和传承,史官需要秉持客观的态度对史实进行如实记录,以辅助历代帝王更加合理地进行治理国家和教化民众,是集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与一身的重要职位。自有记录以来的中华历史中,史官的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7期2020-09-08

  • 论“情”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的原创意义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底蕴是人本精神,提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而情感是连接事物关系的主要桥梁,在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形成与流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从古代哲学艺术、文论艺术、戏曲文学、社会文学、体验文学五个方面,阐述了“情”在我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的原创意义。关键词:情;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人文底蕴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8-0022-01一、“情”是中国古代哲学艺术的源起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6期2020-08-12

  • 中国古代动物形香炉设计观之启示
    求,这恰好与中国古代讲究“天人合一”的造物观相合。对中国古代的香炉设计观展开研究,从制器尚象、以人为本、文质结合这三种设计观中可获得一定的启示。关键词:中国古代;设计观;香炉;启示一、中国古代动物形香炉的设计观“设计观”在王琉教授的《设计史鉴·思想篇》中有如下解释:广义上包括有关设计全过程的全部相关的想法和思考。狭义仅包括思想范围内“要解决某问题”的前期过程中产生的具体“设想”与“计划”。因此,设计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动物形香炉的设计中,体现了中国传统造

    美与时代·上 2020年5期2020-08-07

  • 浅谈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中的雕刻艺术
    马少祥摘要:中国古代传统建筑装饰是非常重视牢固与美学协调统一的,这其中包含了木雕、石雕和砖雕等等。雕刻艺术处理是以分寸适当,形象以及色彩自然大方得体为主。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雕刻,既体现了以儒学为代表的古典美,又再现了中国人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意识。而且,雕刻艺术越来越精美,发展的越来越好,从花草虫鱼到飞禽走兽,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中的雕刻艺术可谓是至臻至美。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装饰;木雕;石刻;砖雕中图分类号:J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2期2020-08-06

  • 浅析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判例制度
    王健摘要:中国古代法律中的判例,是指在司法活动中产生,经过特殊程序认定,具有普遍约束力,能够作为今后类似案件裁判的基础的司法判决。但只要能够满足案件是在司法实践中产生,并且对以后类似案件具有指导作用,即使该案例经过抽象化处理,也同样可以认为是判例。判例作为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法律形式,它植根于成文法、起着补充、修改、完善律文的作用,与成文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审理案件、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是我国古代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按照按照成文法和判例的关系变化

    青年生活 2020年23期2020-08-04

  • 中国古代舞蹈与音乐的关系
    述。关键词:中国古代;乐舞观;创作中图分类号:JO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O6-0080-01一、舞蹈与音乐创作的联系原始的民间演艺艺术常是音乐与舞蹈融为一体,封建社会时期的乐舞就是边奏乐边起舞,歌舞就是边吟唱边起舞,这点证明了舞蹈这门学科离不开音乐。原始社会时期人们是以群体生活、一起劳动为主要的生活方式。“乐者乐也”出自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典籍《礼记·乐记》,是对中国古代文艺活动以身心愉悦为主的审美情感特点的表述,也是中国古代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2期2020-07-14

  • 中国古代科技档案的基本特征
    刘希庆摘要:中国古代科技档案属于历史档案中的专门档案。就档案内容而言,呈现为科技内容的单纯性和非唯一性共存的特征;科技档案的记录工具相对简单,载体具有多樣性;科技档案的形成过程或简单或复杂,记录主体以官方为主,管理呈现专门化的特征;间接性遗存是科技档案现存的主要方式。关键词:中国古代;科技档案;基本特征分类号:G270Study on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ncient Science and Tech

    档案与建设 2020年5期2020-06-23

  • 中国古代主要视力残疾词汇的使用及演变研究
    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汉语中主要视力残疾类词汇的使用和演变情况进行了研究。其中,“盲”是没有眼珠的视力残疾,“盲人”最早见于《世说新语》;“瞎”是后起字,不可单独指称有视力残疾的人,在句中常充当谓语,中国古代没有“瞎子”一词;“瞽”在先秦经常使用,指代有眼珠但眼皮黏连的视力残疾者,作谓语时未见主语为人的用例,后世逐渐弃用。关键词:中国古代 视力残疾词汇 使用及演变“盲人”“瞎子”是否从古代就有?古代的人们怎么称呼他们?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探讨清楚历代视力残疾词汇

    文学教育 2020年5期2020-06-04

  • 中国古代监察权的监督与制约及当代启示
    约。关键词:中国古代;监察权;监察制度设计作者简介:常冰霞,山西师范大学社会学与法学学院讲师,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监察法史(E-mail:changbingxia09@163.com;山西临汾041004);艾永明,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监察法史(江苏苏州215006)。中图分类号:D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398(2020)01-0099-09面对当前监察体制改革,考察中国古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5-26

  • 中国古代教育环境思想研究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儿童教育    教育环境教育思想具有历史性,可供后人传承和借鉴,中国古代的儿童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汇集了众多优秀教育家的教育实践经验。传承将“环境”作为“无言之教”的教育传统,重视环境习染的重要教育作用对当代教育环境思想的完善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教育环境的主要构成教育环境是指开展教育活动需要的客观条件和教育对象所处的境况,对人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1](53-59)。依据传播活动参加者的感受,环境可分为硬环境

    文教资料 2020年8期2020-05-25

  • 中国古代备荒救灾的历史经验
    军【关键词】中国古代  备荒  救灾    【中图分类号】K20    【文献标识码】A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这一论断是在其对中国社会灾害多发这一国情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毫无疑问,灾害自古以来就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学者统计,截至清末,死亡万人以上的灾害共计188年次,死亡人数超过2328.8万人。即使是制度完备、信息畅通、现代设施完善的当今社会,灾害也是制约中国经济顺利发展的阻力。据应急管理部、国家减

    人民论坛 2020年8期2020-04-10

  • 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市场发展特征
    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市场可分为五大阶段:一是萌芽期的秦汉时期,主要是封建统治阶级支持与管控下的艺术供养。二是开拓性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私人雇佣形式为常态的书画艺术市场。三是兴旺的唐代书画艺术市场,主要为王朝的政治需要与审美需要服务,同时民间书画艺术市场因艺术个性发展的需求得到了延续与发展。四是宋代出现了自由交易、繁荣发展的书画商品市场。五是延续发展的元明清书画艺术市场。〔关键词〕 中国古代 书画艺术 交易市场艺术市场的发展在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各有特色

    辽宁经济 2020年2期2020-03-12

  • 中国古代植物纹样的萌芽和发展
    界。关键词:中国古代;植物;纹样一、原始萌芽期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220年远古时期至汉代,处于植物纹样萌芽阶段。随着早期人类农耕文化的产生在采集植物,栽种植物的实践活动中,人类越来越多的关注植物,认识植物和需要植物,他们将关于植物的经验和对植物的热爱以致崇拜,用符号和图像记录了下来,留在了文字、器物纹饰之中。这时期植物纹样多为简单线条组成几何形组成的抽象图形,由于生产生活中对植物的依赖,通常带有复杂多重的含义与宗教、哲学、社会文化相融合。这是材料工具的限

    人物画报 2020年13期2020-03-09

  • 中国古代尚质尚用的美学思想
    。尚质尚用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必须在整体上把握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特点,才能领悟中国古代尚质尚用美学思想的内涵与魅力。所以,本文在阐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以及“尚质尚用”美学思想体现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古代尚质尚用美学思想的现代启示。关键词:中国古代 尚质尚用 美学思想功能主义设计起源于西方,是立足于现代主义基础上形成的国际主义设计风格,通常需要借助西方设计作品才可阐明。但在我国的古籍中同样有功能主义设计思想、原则和方法的相关记载,这些均为现代设计美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4期2020-03-01

  • 中国古代决策咨询制度的发展分析
    的。关键词:中国古代;决策咨询制度;发展特征引言:决策咨询制度,是中国古代体制中较典型、也是重要的政治体系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对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运转起到辅助性作用,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政治体系的演变轨迹,而关于其发展特征和要点的把握,将为社会结构完善提供参考理论。一、中国古代决策咨询制度发展政治制度的成熟和完善,是国家运转的前提条件,也是社会进步的主导因素。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特色化的古代决策咨询制度,笔者将其发展概括为:(1)雏形

    神州·上旬刊 2020年1期2020-02-14

  • 中国古代官制变迁梳理分析
    ,本文主要对中国古代的官制的变迁进行梳理,从而为解读我国的古代官员的多重性做出必要的铺垫,同时也为众多的研究者提供经验和借鉴。【关键词】中国古代;官制变迁;科举制度1.西周时期的官制夏、商时期以及西周前中期的官制主要是奴隶制,在西周中后期随着井田制的崩溃而进入了一个漫长的洗牌阶段。而奴隶制社会下形成的官僚体系也随之开始破碎,并由此形成新的体系。作为新兴“实力派”的士族阶层最终取代了腐朽的奴隶主,并最终将其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在这个过程中,士族阶层解放了奴隶

    理论与创新 2020年22期2020-01-07

  • 中国古代植物纹样的萌芽和发展
    界。关键词:中国古代;植物;纹样一、原始萌芽期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220年远古时期至汉代,处于植物纹样萌芽阶段。随着早期人类农耕文化的产生在采集植物,栽种植物的实践活动中,人类越来越多的关注植物,认识植物和需要植物,他们将关于植物的经验和对植物的热爱以致崇拜,用符号和图像记录了下来,留在了文字、器物纹饰之中。这时期植物纹样多为简单线条组成几何形组成的抽象图形,由于生产生活中对植物的依赖,通常带有复杂多重的含义与宗教、哲学、社会文化相融合。这是材料工具的限

    人物画报 2020年5期2020-01-03

  • 中国古代体育名人漫谈
    具备代表性的中国古代体育名人作为漫谈榜样以及品评对象,不仅可以系统了解古代体育名人的趣闻轶事,而且也能够合理吸收古典养生健体的理念主张,从而促进中国传统体育活动的渐进普及与有效开展,并达到融会贯通、一举多得的良性预期。关键词:中国古代  体育名人  品评探析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9(c)-01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7期2019-11-27

  • 略论儿童阅读推广的起源及观念传承
    童阅读推广;中国古代;阅读理念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10-0127-02儿童阅读推广是指在正确的观念和科学精神的引导下,借助各种方式和手段向儿童和有指导能力的成年人提供各种阅读方法、介绍优秀的儿童读物、引导儿童养成好读书和读好书的生活习惯。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让他们爱上阅读,读书人的种子就此播撒,书香社会才能顺利建构。儿童阅读推广在我国的历史悠久,以“儿童阅读推广”为篇名查找中国知网,发现第

    学理论·下 2019年10期2019-11-14

  • 古希腊与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
    ,就古希腊与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几点特征作初步的比较研究,以地理环境、政治经济背景、体育以及教育思想的差异为主要内容,从中辨析出古希腊体育文化和中国古代体育文化不同的价值取向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东西方文化特质。关键词 古希腊 中国古代 体育文化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古希腊和古代华夏分别代表着人类文明的两个源头,因此古希腊体育与中国古代体育有着迥然不同的形态和价值体系。从体育发展的历史来看,体育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1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3期2019-10-31

  • 中国古代史官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史官精神
    】本文主要以中国古代史官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史官精神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社会经济体制发展趋势为依据,首先分析中国古代史官制度的历史沿革,包括秦汉阶段的史官制度、唐代阶段史官制度、明清阶段的史官制度,其次详细的举例探讨了中国古代史官制度的史官精神,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关键词】中国古代;史官制度;历史沿革;史官精神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文化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诸多君王皆比较关注历史性记载,进而发展为我国独特的史官制度,不仅赋予史官多种身份,

    新智慧·上旬刊 2019年1期2019-10-21

  • 中国古代继承制度的演变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继承制度,分为宗祧继承和财产继承两大类,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阐述和探讨,以便对继承制度的演变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知。关键词:中国古代;宗祧继承;财产继承中国古代,继承制度可区分为宗祧继承和财产继承。本文从宗祧继承和财产继承两个方面,分别阐述继承制度的演变过程。一、宗祧继承的演变过程(一)夏商周奴隶制社会下的宗祧继承夏朝,父死子继的身份继承制度已经出现,主要表现在王位的继承上。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变成王位的世袭制。

    大东方 2019年11期2019-10-21

  • 抽象到具象的转变
    抽象;具象;中国古代;龙纹样;造型;演变分析龙纹样作为中华民族的形象和精神象征,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一颗永恒闪耀的宝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展变化,体现了华夏文明的审美精髓。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印象里,龙具有非凡的能力,它神通广大,能够直冲云霄、呼风唤雨,中国古代把龙的理解为人类力量所不可触及的神的领域。关于龙的论著和龙图像样式的书籍品目繁多,研究成果不少,基本也是侧重对龙纹的形态学研究,如陈绶祥《中国的龙》,徐华铛的《中国的龙》,著作中系统归纳了龙纹样从远

    西部论丛 2019年33期2019-10-14

  • 论自然对中国古代悲剧意识的消解
    内容摘要:从中国古代悲剧意识(在本文的语境中,悲剧意识的含义与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一书中第11页到第220页提到的大致相同,都是指中国古代人们面对悲剧性现实所产生的悲剧性情感,其实质是悲剧性现实的反映以及对悲剧性现实的把握)的产生与消解谈起,以持续了最长时间、具有最强大的力量的消解因素——自然为着眼点,从不同层面思考了自然作为悲剧意识的消解因素的原因。并且通过对自然对悲剧意识消解作用的主要产物——山水诗的分析和体悟,提出了四种消解方式,对自然这种消解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9年9期2019-10-06

  • 基于中国古代经济层面分析利益因素的重要作用
    所以文章基于中国古代经济层面对利益因素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的认知利益这一要素的积极作用。关键词:中国古代;经济层面;利益因素;生产力中图分类号:F1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15-0000-00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经济,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经济基础的奠定也需要一定的因素,而利益因素便是所有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之所以说利益因素重要,是因为其在经济发展实践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

    海外文摘·学术 2019年15期2019-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