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径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轮对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
    1.2 车轮尺寸轮径、轮缘厚度及轮径差均会影响车轮的磨耗。其中,轮径越小,接触斑面积越小,接触斑内的法向力越大,纵向蠕滑率越大。相同里程下,车轮转数越大,踏面磨耗越为严重。轮径越大,轮对在曲线线路上的横移越大,加剧了轮缘磨耗。轮缘越厚,轮对与钢轨越容易发生接触,加剧了轮缘磨耗。在300 m的小半径曲线上,单轮轮轨横向力可从无轮径差的25.16 kN上升至轮径差为1 mm时的34.68 kN,进而造成车轮磨耗的加剧。1.3 车轮硬度城市轨道交通钢轨的平均硬度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23年10期2023-11-07

  • 基于多因素相关性分析的地铁车辆轮对磨耗量预测研究
    定期对列车进行轮径、轮缘厚度的测量和记录,并同车辆轮对正常运行检测技术要求进行比对,同时观察每辆列车踏面的擦伤、剥离等磨损情况, 依据轮对踏面损伤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镟修量[4]。 地铁车辆轮对寿命终结的评判标准是将轮对直径、轮缘厚度等与其尺寸限度相比较。 研究依托国内某城市地铁11 号线运营列车轮对外形尺寸检测数据,其对地铁车辆轮对的检测技术要求如下: ①车轮直径:840 ~770mm; ②轮缘厚度:34~23 mm, 轮缘垂直磨耗高度≥0mm;③踏面擦伤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22年6期2022-12-20

  • 车轮损伤状态下高速列车平稳性和舒适度分析
    轮多边形、扁疤、轮径差、踏面凹型磨耗等,这些车轮损伤直接影响着高速动车组运营性能和旅客乘坐舒适度,同时容易造成结构件疲劳损伤[1]。对于轮轨踏面损伤的研究一直是轨道车辆领域的研究热点,大多数学者主要侧重轮轨踏面损伤机理和转向架部件疲劳损伤两个方面。其中,Johansson 等[2]通过建立三维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了车轮多边形磨耗的形成机理,金学松等[3]对于多边形问题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凌亮等[4]建立了车轮扁疤损伤模型,分别分析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年6期2022-12-20

  • CRH1A型动车组轮径校准不成功问题分析及对策
    RH1A型动车组轮径不合格故障,通过轮径校准后大部分故障能立即消除,但是少数件因校正不成功导致动车组牵引缺失,造成限速运行。为分析故障原因,文中从动车组轮径校准原理入手,综合故障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的措施,减少对运输秩序的干扰。1 CRH1A型动车组轮径校正原理分析1.1 触发动车组轮径校正的条件CRH1A型动车组的轮径值分别存储在列车诊断系统和PCU(Propulsion Control Unit,牵引控制单元)内,当PCU内存储的轮径值与BCU(B

    铁道机车车辆 2022年5期2022-11-11

  • 多种接触状态下地铁车辆蛇行运动的稳定性演化
    是当车轮的磨耗和轮径差严重时会引起车辆动力学性能的明显劣化,研究服役条件下的地铁车轮磨耗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成为了十分必要的课题[2]。地铁车辆的横向振动是由于轮轨接触的几何廓形和轮轨间存在的蠕滑力共同作用造成的[3-4]。当行车速度超过一定值时,车辆会出现横移、摇头和侧滚等振动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蛇行运动[5]。蛇行运动的特征是极限环型振荡,蛇行失稳临界状态的速度因此被称为蛇行临界速度。为了求解蛇行临界速度,许多研究者把求解非线性方程的方法运用到求解轨道车

    振动与冲击 2022年18期2022-09-30

  • 轮径差对有轨电车侧向过岔动力性能影响
    会存在不同形式的轮径差状态。而列车为尽可能维持两侧车轮滚动圆半径相等,在运行过程中会逐渐偏向于往小轮径车轮侧横移,导致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平稳性等。鉴于轮径差对车辆动力学特性的重要影响,许多学者对其展开了研究。陈嵘等[2]研究了高速列车过岔性能受轮径差的影响,并得到同轴轮径差的检修限度范围;蒋益平等[3]研究得到组合轮径差对地铁车辆临界速度的影响极为显著;黄照伟等[4]研究得到随着轮径差的增加,高速列车临界速度逐渐降低,其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2年8期2022-09-23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牵引系统轮径校准功能研究
    的积累,列车实际轮径值与牵引控制单元(Drive Control Unit,DCU)存储的轮径值之间的差值会越来越大。由于列车车速测量过程中,轮径值是关键,当轮径差值超限时,各车之间的速度差值较大,列车会发生空转/滑行等故障,引发牵引封锁,影响列车运行。轮径校准会根据实际的轮径值对DCU存储的轮径值进行更新,保证不会因轮径差导致列车测到的速度差影响车辆控制。除此之外,在地铁车辆维护中,当车辆达到镟修标准后,镟修后的车辆轮径发生改变也需要进行新的轮径校准后车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2年9期2022-09-22

  • 制动梁横移对铁路货车车轮磨耗的影响
    起车轮偏磨,产生轮径差。在现有货车定期检修体制下,尚缺乏成熟的车轮直径动态检测技术和轮径差检修限度标准。在铁路货车平均约两年的段修期内,车轮踏面异常磨损导致轮径差过大问题因速度低和轴重小尚未充分暴露,但货车提速重载后其影响不可忽略。研究表明大轮径差作用下,车轮贴靠一侧钢轨运行时仍能维持车辆较高的横向平稳性,但会引起轮缘的快速磨损[7]。诸多研究人员通过仿真分析,评估了轮径差的影响[8-11]。但仿真工况尚未充分反映实际轮径差分布规律,货车实际车轮磨耗规律不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22年9期2022-09-22

  • 基于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的动车组列车轮对磨耗模型*
    的两个主要参数:轮径磨耗,轮缘厚度磨耗,并将其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同时采用GA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对轮径磨耗、轮缘厚磨耗两个参数进行拟合。1 基于相关性算法的轮对磨耗影响因素分析动车组轮对从运行开始,磨耗便伴随其整个服役周期直至报废。由于不同条件下轮对磨耗速率有很大差别,故确定轮对磨耗的影响参数是准确预测轮对磨耗的前提。针对各参数间关联形式的不确定性,结合线性、非线性相关算法计算相关系数,并提取相关性强的影响参数,得到训练模型的样本集。Pears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22年6期2022-07-15

  • 车轮尺寸对车轮磨耗的影响规律研究
    一种纯数据驱动的轮径、轮缘厚预测模型。文献[8]采用多项式拟合和聚类分析建立了车轮磨耗规律模型。文献[9]采用线性混合模型建立了车轮磨耗数学模型。文献[10]建立了基于里程的车轮廓形磨耗预测模型。文献[11]建立了基于状态转移的轮缘磨耗模型和基于数理统计的轮径磨耗模型。文献[12]采用纯数据驱动方法建立了踏面磨耗预测模型。在车轮磨耗影响因素分析方面,文献[13]研究踏面磨耗及其演变规律,分析了接触带宽与磨耗的关系。文献[14]通过车轮磨耗跟踪测量,研究了车

    铁道学报 2022年4期2022-05-10

  • 重载铁路货车车轮踏面磨耗表征方法及其规律分析*
    轮磨耗受左右车轮轮径差的影响较大[1-2]。基于此,研究轮径差对重载铁路货车轮对的磨耗显得至关重要[3],相关研究人员充分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并从数据和理论的角度大量研究轮径差对轨道车辆车轮的磨耗影响过程[4-5]。文中从多个角度分析重载铁路货车车轮磨耗的影响,结合数据对磨耗的影响,得到不同情况下踏面磨耗量和磨耗位置的变化规律。以往针对踏面磨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名义滚动圆处磨耗量的分析,而很少关注对车轮磨耗位置的分析[1-7]。1 车轮踏面全廓形磨耗测试

    铁道机车车辆 2022年1期2022-03-24

  • 基于多指标的钢轨打磨目标廓形设计
    经验确定。本文以轮径差曲线为例,提出一种基于多维度指标的轮轨接触特性曲线优化方法。2 优化问题的简化轮径差曲线的优化主要是指轮对横移量零点至轮缘接触区段的优化,轮缘接触后需要有足够大的轮径差以防止脱轨。因此可定义如图2所示4个节点来简化轮径差曲线的优化。图2 控制节点位置Fig.2 Location of control node节点1:左右曲线的连接点,决定轮对0横移量下的轮径差值,进行直线廓形设计时,需要保证自对中能力,此点轮径差通常设置为0,而进行曲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03-18

  • 驱动方式与轮径差对悬挂式单轨车轮磨耗的影响分析
    之间会出现一定的轮径差。这种情况下车辆在后续运行过程中轮径差是会进一步加大还是减小,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本文还将以磨耗功为依据,探究初始轮径差对走行轮后续磨耗的影响。1 研究方法与计算模型1.1 悬挂式单轨动力学模型本文所研究的悬挂式单轨列车主要由车体、构架、悬吊装置、摇枕、走行轮、导向轮、稳定轮、一系橡胶堆、二系悬挂装置等组成。利用多体动力学计算软件UM建立单节编组的悬挂式单轨车辆系统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如图1所示。图1 悬挂式单轨动力学模型车辆主要参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1年6期2021-12-27

  • 常州地铁1号线牵引轮径异常故障分析及解决
    道曲线时报出牵引轮径异常故障,主要表现为每节动车经自动轮径校准后轮径差值超出牵引系统设定阀值。主要通过对常州地铁1号线牵引轮径校准功能的控制原理和牵引轮径异常故障判断逻辑分析查找故障原因,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以及提高牵引轮径校准功能的可靠性。关键词:地铁车辆;轮径校准;轮径异常;故障分析一、故障概述常州地铁1号线自2020年6月开始,T11车在正线频繁报出牵引轮径异常故障,采取人工轮径校准方法对轮径进行复核,每节车同轴、同转向架及同车的车轮直径差符合检修标准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9期2021-10-30

  • 轨道交通车辆轮对磨耗特征分析与镟修策略优化
    特征分析3.1 轮径磨耗列车左右侧轮对轮径磨耗率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列车左侧轮对轮径磨耗率为0.199 mm/104km,列车右侧轮对轮径磨耗率为0.200 mm/104km。数据表明,列车右侧轮对轮径磨耗率略高于左侧轮对轮径磨耗率,列车左右侧轮对轮径磨耗率不存在明显的偏磨现象。图2 列车左右侧轮对轮径磨耗率列车拖车与动车轮对轮径磨耗率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列车拖车轮对轮径磨耗率为0.198 mm/104km,列车动车轮对轮径磨耗率为0.200 mm

    装备机械 2021年3期2021-10-11

  • 动车组轮径自动校准的常见问题及防控方案分析
    摘 要:动车组的轮径由于正常磨耗或异常擦轮会不断发生变化,为避免人工输入轮径的烦索、提高动车组速度控制及相关保护功能的精度,部分动车组具备轮径自动校准功能。本文介绍了基于速度传感器计算的轴列车速度,通过与GPS速度对比,进行差值积分的方式,对存储轮径值进行校准的方法,介绍了轮径自动校准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关键词:轮径;TCMS系统;牵引控制系统;自动校准;保护0 引言 由于动车组车轮正常磨耗或异常擦轮,动车组车轮需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镟修操作。针对实际车轮直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25期2021-09-23

  • CRH380A(L)型动车组轮对寿命及预测模型的研究
    组使用的轮对原型轮径为860 mm,最小轮径为790 mm;原型轮缘厚度为32 mm,最小轮缘厚度为26 mm。每隔25万km需要进行轮对踏面修型,恢复踏面的基本形状。根据前期针对CRH380A型动车组轮对的磨耗规律,成都动车段针对CRH380A型动车组轮对制定了经济镟修的方案(即保证镟修后轮缘大于27 mm,恢复踏面基本形状),通过该方案每次镟修轮径减少量基本保持在3~4 mm以内。2 问题描述2019年8月成都动车段配属了5组小轮径的CRH380AL型

    轨道交通装备与技术 2021年4期2021-09-16

  • 100%低地板有轨电车牵引工况下轮对导向性能研究
    对摇头角2.3 轮径差导致牵引扭矩偏差作用下的对中性计算众所周知,转向架各车轮在制造或者运营磨耗后不可避免地存在轮径差,此时给定标称牵引力,输出牵引扭矩也会不同。考虑图13所示的牵引扭矩,取左右车轮轮径差为3 mm,有轨电车在直线上从1 km/h初速度牵引启动,动车轮对的横移量如图14所示。可以看出,在牵引扭矩切除后,动车轮对的横移量维持在2 mm左右,没有恢复到中心位置,轮对失去对中性。同样,在牵引扭矩切除后,轮对也无法恢复到对中位置,与2.2节结果类似

    铁道车辆 2021年2期2021-08-28

  • 地铁车辆轮缘厚度偏磨问题研究
    作业导致部分车轮轮径值偏低,目前2 号线一期轮径平均值为824.39mm,轮缘厚度平均值为28.80mm。二、近阶段轮缘厚度磨耗跟踪情况2021 年4 月2 号线一期22 列(架修车暂不统计)电客车车轮轮缘厚度平均磨耗率为0.17mm,二期电客车车轮轮缘厚度磨耗为-0.01mm。为了尽可能减少误差,采用近3 个月的2 组数据做对比,平均公里数差为3 万公里。(一)不同位置轮缘厚度的磨耗率统计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每节车的一轮和八轮磨耗率较其他车轮偏高,原因是一

    魅力中国 2021年22期2021-08-08

  • 高速动车组轮径差与牵引电机功率及温升耦合性研究
    差较大的情况,当轮径差达到一定程度后,将对车辆系统的动力学性能产生显著影响。在动车组运营进入特殊路段或者动车组即将进入轮对镟修前,极易引起动车组报牵引电机温度高的风险,需及时进行轮对镟修,以消除轮径差。关于动车组轮对磨耗和牵引电机负荷分配不均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和设计师已进行相应的分析与论证。针对该问题,需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统筹考虑经济性,制定出相邻车辆、同一车辆及同一转向架轮径差镟修限度标准,指导动车组检修运用。目前,西南交通大学王珍[1]在理论上对高

    电源学报 2021年4期2021-08-05

  • 轮径差对车轮踏面磨耗和滚动接触疲劳的影响分析
    的影响愈发显著。轮径差作为一种常见的车轮缺陷,不仅对车辆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会加剧车轮踏面磨耗,降低车轮服役年限。因此探究轮径差对车轮踏面磨耗和滚动接触疲劳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学者对轮径差和轮轨磨耗引起的系列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池茂儒等[1]建立了车辆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轮径差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趋势,对比了转向架前后轮对同向轮径差与反向轮径差的影响程度。丁军君等[2]以C80型货车为例建立模型,分析了偏转角和轮径差对车轮磨耗的影响。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1年5期2021-06-24

  • 160 km/h工程车车轮热负荷研究及强度分析
    mm[2-3]。轮径为915 mm的车轮有限元模型共有308 929个节点和293 184个单元。车轮有限元模型如图1所示。图1 车轮有限元模型(轮径915 mm)车轮与车轴通过过盈配合连接,所以采用CONTACT173和TARGE170接触单元模拟轮轴之间的过盈配合[4-5]。2 车轮热负荷分析2.1 车轮材料属性热负荷计算所需参数如表1所示。表1 车轮热负荷计算所需参数2.2 热负荷计算的载荷及边界条件对于车轮热分析只需确定2类边界条件,分别是:第二类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2期2021-06-10

  • 基于轮对磨耗数据的CRH2A 型动车经济镟修策略研究
    计的方式,建立了轮径的正态模型,利用蒙特卡罗方法生成随机的轮径月磨耗量,仿真出镟修策略的生命周期和镟修次数[7];徐文文[8]等人研究了地铁受电弓滑板的磨耗趋势并进行有效预测,节约了地铁的运营和维修成本,为动车的经济镟修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需要指出,数理统计模型的拟合度对于镟修策略仿真的正确性至关重要[9]。拟合度越低,数理统计的轮径模型与实际磨耗值偏差越大。在蒙特卡罗仿真中,使用轮径模型来随机生成当月的磨耗仿真值,随着仿真进行,轮对运用月数越多,离正确的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1年4期2021-05-10

  • 轮径差对三大件式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影响分析
    琦,高贤波,凌亮轮径差对三大件式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影响分析王文刚1,隋顺琦*,2,高贤波2,凌亮2(1.神华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120; 2.西南交通大学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31)轮径差是我国铁路重载货车运用中常见的一类问题,对车辆的运行稳定性和曲线通过性能有较大影响。为揭示轮径差对三大件式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某型敞车动力学模型,对比分析了四种不同形式轮径差下货车曲线动态响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轮

    机械 2021年1期2021-03-09

  • 无锡地铁1号线电客车轮对修复镟可行性探讨
    :镟修;平稳性;轮径1 概述无锡地铁一号线电客车轮对采用的是符合TB/T 2817标准的整体辗钢车轮,踏面形状为TB/T 449标准的LM磨耗型踏面,同时采用TB/T 1027标准要求的车轴;轮轨硬度匹配比值在1∶1.1~1.2之间,并在车轮上采取降噪阻尼环措施。轮对的主要部件由一根车轴和两个车轮组成,车轮为整体轮,通过压装配合安装到车轴轮座上;新轮轮径为840mm,其磨耗极限为770mm。2 现象描述自2015年初,无锡地铁一号线电客车走行公里数陆续接近

    科技风 2021年4期2021-02-21

  • 地铁车辆轮对踏面镟修工艺的研究
    形式:踏面剥离、轮径超差、踏面磨损。1.1 踏面剥离踏面的剥离是指踏面表面会产生小凹坑,金属片状剥落,如图1 所示。踏面剥离有热剥离和疲劳剥离之分[2]。热剥离主要是因制动作用产生的踏面热裂纹引起的,裂纹沿着与踏面近似垂直或平行的方向延伸,因此又称制动剥离;疲劳剥离是指踏面长期磨损后产生的疲劳裂纹随车轮转动向内部延伸。踏面剥离如果不能及时处理,会导致裂纹向周围延伸,剥离区域加剧,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引起车辆冲击振动,影响行车安全。图1 车轮踏面剥离1.2 轮

    装备制造技术 2020年6期2020-11-27

  • 地铁车辆轮对异常状态及镟修
    生异响。1.3 轮径超差形成轮径差的因素有很多种,如出厂误差、过曲线时内外轮磨损不同、闸瓦制动等。一般拖车同轴轮径差超过2.5 mm,同转向架超过5 mm,动车同轴超过1.5 mm,同转向架超过4 mm,就需要进行镟轮恢复,否则可能会导致轮缘偏磨等情况的产生。1.4 径向跳动超限径向跳动主要是由于外圆和同轴孔不圆而导致的半径差,它是沿着车轴直径方向的跳动。如果径跳超过一定限度,可能会导致踏面失圆,引发车辆抖动等情况。2 武汉地铁8号线轮对跟踪处理8号线一期

    技术与市场 2020年5期2020-05-20

  • 铁道货车车轮轮径差与轮轨力关系的研究
    免会出现左右车轮轮径产生差值的情况。 出于安全的考虑,一般会对车轮进行定期检修,以保证差值在车辆安全许可范围内,但铁道车辆的轮径差差值检测,传统上基本采用人工下车底测量,或将车轮拆卸后测量,耗费大量人力。 通过检测车辆的轮轨力,找到轮轨力与车轮轮径差的对应关系,由其对应关系,通过轮轨力便可以较好地反映出车轮运行状态及轮径差的差值大小。 基于此思路,首先制定了相应车轮轮径差,再由动力学软件模拟车辆运行状态,输出轮轨力及其他响应值,最后对其进行分析,得出车轮轮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0年1期2020-03-08

  • 组合轮径差对地铁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铁道车辆各车轮的轮径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而存在轮径差的轮对在运行过程中,为了保持左右车轮滚动圆半径相等,就会不可避免地向轮径较小的一侧产生横向移动,从而产生轮对横移,偏离轨道中心线,改变轮轨接触几何关系,进而会对车辆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等产生一定的影响[1-2]。此外,对于铁道车辆动力车辆,轮径差还容易引起由同一台牵引逆变器供电的并联电机的负荷分布不均,导致个别电机严重过载,从而使得动车产生空转或滑行现象[1-3]。鉴于轮径差对铁道车辆的重要影

    润滑与密封 2019年10期2019-10-23

  • 380D轮对轮径自动校准方法及轮径对列车的影响
    与列车速度计算的轮径校准值,都将对列车安全运营有着重要影响。不论是何种轮径差都影响了列车安全运行,加大了车辆运营成本,降低了舒适度。本文从380D列车实际情况入手阐述了380D车组不同轮径的差值对列车造成的影响。【关键词】380D;轮径;滑行;校准;差值;蠕滑由上述两个公式可知,通过轮轴传感器测量列车速度和走行距离时,轮径是重要的计算参数。但随着列车的运行,车轮会逐渐磨损导致轮径变小,如果一直不对带入计算的轮径值进行修正,则会导致列车运行速度和走行距离的计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30期2019-10-21

  • 轮径差对机车安全性能的影响分析
    转向架的轮对存在轮径差,在运行过程中轮对就会偏离轨道中心线,产生车轮的偏磨,进而影响铁道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1]。针对轮径差,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文献[1-3]定义了轮径差的基本概念,指出了轮径差的各种形式;文献[4-7]阐述了影响轮径差的各种因素;文献[8]建立了某地铁车辆模型,仿真分析了不同轮径差对车辆非线性临界速度的影响;文献[9-10]建立了某机车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不同轮径差对动态曲线和小半径曲线通过的影响规律。本文以某机车为研究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9年8期2019-09-19

  • 轮径对地铁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模型,分析研究了轮径对地铁车辆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轮径的增大,车辆临界速度上升,但同时,轮径的增大也导致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倾覆系数及轮轨横向力等车辆动力学指标均增大,不利于曲线通过,且降低了车辆运行品质,加重了对轨道线路的破坏。因此,在设计地铁车辆轮对时,应充分考虑各方面利弊,找出适合轮径。关键词:地铁车辆;轮径;动力学性能轮径的大小对轮轨接触面积和接触应力有着直接的影响。车轮直径的大小,对车辆的影响各有利弊:车轮阻力和轮轨接触应力的大

    名城绘 2019年5期2019-09-10

  • 城轨地铁车辆轮径值应用情况分析
    车辆的关键部件,轮径的变化,关乎着轮轨关系的匹配,严重时会影响到车辆牵引动力性能,同轴輪径、同车不同的轮径值出现差异,都有可能影响到车辆的运行安全性,随着运营线路逐渐增多,制定统一的标准轮径维护管理要求愈发显得重要,本文主要对车辆轮径的应用和日常维护要求进行介绍。关键词:城市轨道;地铁车辆;轮径车辆运行时,车辆转向架的前后轮径必然不会完美相同,地铁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受不同线路小半径曲线、岔区设置等工况影响会出现车轮轮缘异常磨耗、车辆踏面擦伤剥离等,进而引起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8期2019-07-10

  • 动车组轮对踏面镟修策略分析
    析,对轮缘厚度和轮径进行分类,分别建立轮缘厚度和踏面直径的磨耗模型,随后采用镟修策略实现了轮对的优化;董孝卿等[3]通过大量的跟踪测试,分析车辆的振动特性和磨耗周期性能,制定了车轮踏面镟修的策略和评价方法;此外,在轮对周期性磨耗状态以及轮缘磨耗预测方面也有大量的研究[4-6]。尽管在理论和测试上对轮对踏面镟修方案有所研究,但各应用站段在轮对的管理上都有着特殊的需要和条件限制,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个性化的维修管理体系,实现站段管理与中国铁路总公司轮对管理系

    铁路技术创新 2019年2期2019-06-18

  • 匠心独具的造车之术
    uration.轮径应有定规Wheel Diameter Standards造车之术关键在轮,尤其是轮径的打造。轮径太长,人上车不便, 轮径太短,马牵引辛苦。经过长期实践,匠人们发现,按照“兵车之轮六尺有六寸, 田车之轮六尺有三寸”的标准打造轮径,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车的最佳功效,既可负重载物,又能冲锋陷阵。秦陵一号铜马车秦陵二号铜马车The key techniques of chariot lies in the wheel,especially the

    质量与标准化 2019年2期2019-05-29

  • 基于磨耗数据统计模型的镟轮决策优化
    利用SPSS分析轮径磨耗和轮缘磨耗与轮缘厚相关性;其次建立基于状态转移过程的轮缘磨耗模型和基于数理统计模型的轮径磨耗模型;然后研究单个车轮的单级和多级镟修控制限策略,并通过蒙特卡罗仿真分析比较两种控制限策略的优劣。结果表明,多级镟修控制限策略大大提高车轮使用寿命,节约列车运营成本。轮对磨耗;优化;单级镟修策略;多级镟修策略1 概述随着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车轮的磨耗一直都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问题。Ansari等[1]建立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的轮对磨损模型,通过分

    铁道标准设计 2018年1期2018-12-29

  • 轨道交通标准轮对轮径测量装置*
    时又可适用于不同轮径范围的测量,本次设计选用直接测量法,采用测头与车轮点接触,检测装置要同时满足测量的量程和准确度,轮径检测根据分段测量和大数、小数分开测量的原则,可以根据不同的轮径将检测装置拆装并重新标定,大数通过标准量棒标定,小数利用测量光栅尺测量。为避免在测量时引入人为因素,采用自动测量。将检测装置固定在车轮上,电机驱动测头沿车轮轮缘自动完成摆动扫描测量,将所测得的量值通过采样传到上位机。利用采样得到一系列量值,其中极大值即为车轮的直径,如此即为自动

    上海计量测试 2018年4期2018-08-31

  • 基于轮径差函数的曲线钢轨打磨廓形设计
    的设计.该方法以轮径差(RRD)函数为主要依据,以轮轨接触时的预期分布为边界条件,实现了通过目标函数反推钢轨廓形的算法设计,既可同时针对两股钢轨,也可只针对单股钢轨进行设计,能够满足不同的打磨需求.1 算法描述为正确定义打磨廓形设计问题,必须预先引入以下假设:(1)轮轨部件均为刚体,其接触时的外形变形量相对外形尺寸可以忽略,同时忽略轮对摇头角对接触特性的影响:为避免轮径差曲线出现重复定义,即同一横移量对应多个轮径差值,导致设计结果出现偏差,必须保证设计廓形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2期2018-05-04

  • 动车组车轮踏面磨耗的镟修优化策略研究*
    于往往是通过减少轮径来恢复轮缘厚度,因此,轮径会不断减少,直到最终达到报废的限度[2]。由于我国目前高速动车组轮对购置成本较高,因此对高速动车组轮对进行有效的优化镟修既能够保障高速动车行车安全,又能提高车轮的使用寿命,并降低成本费用。因此,对高速动车组轮进行有效的优化镟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3]。有关统计资料表明:车轮踏面直径每损失1 mm,车辆可运行的里程将减少10万km;而当车轮磨耗显著影响车辆动力学性能,需要进行镟修时,按照传统的车轮镟修方法,磨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2期2018-03-19

  • Alex Moulton“扫盲篇”
    响力并借力宣传小轮径自行车的理念。1962年,在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Moulton一鸣惊人亮相伦敦,不仅订单翻了一倍,而且迅速成为英国的时尚标签,这种和汽车接驳甚至取而代之的理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在自家后院改造出来的作坊生产自行车,不太可能具备高产能,而且需要依托的人力物力即便是他这种“贵族”也独力难支。于是他想到了与当时英国最大的自行车制造巨头Raleigh进行合作,让Raleigh代工生产简化版,价格更亲民,工艺更简单的Moulton。所以就有了

    中国自行车 2017年10期2017-11-13

  • 考虑轮径影响的履带式车辆振动分析*
    0003)考虑轮径影响的履带式车辆振动分析*孙中兴, 唐力伟, 汪 伟, 歹英杰(军械工程学院火炮工程系 石家庄,050003)在车辆垂向振动的研究中往往把路面不平度直接作为路面对车辆的位移激励,未考虑车轮与路面间的几何关系对位移激励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分析了履带式车辆负重轮的轮径对车辆垂向振动的影响机理,推导了考虑履带滤波效应和负重轮轮径的车辆等效路面位移激励的计算方法,建立了描述车辆竖向振动的状态方程及其仿真模型,并针对正弦路面波形、周期性矩阵脉冲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16年6期2017-01-09

  • CRH1型动车组应答器丢点原因初探
    :应答器;丢点;轮径;旁瓣1 简介CTCS-2级应答器作为主用设备,用于向车载设备传输定位信息、进路参数、线路参数、限速信息、停车信息等,在实际运行中,经常出现应答器丢点的现象,列控车载设备无线路数据,列车将降速运行。2 应答器工作原理应答器平时处于休眠状态,仅靠瞬时接收车载天线的27.095M能量频率而工作,并能在接收到车载天线功率的同时应答器也成为天线向外发出4.234M向车载天线发送大量的编码信息。车载设备BTM天线收到应答器发出编码信息,编码信息通

    山东工业技术 2016年11期2016-12-01

  • 大秦线C80BF型运煤专用敞车轮瓦及轮轨关系试验研究
    瓦作用形态,研究轮径差大小对踏面磨耗的影响。车轮; 踏面; 闸瓦; 温度; 副构架式径向转向架; 磨耗试验内容:采用测温传感器监测C80BF型敞车在列车整个运行过程中车轮踏面、闸瓦温度变化;采用高清摄像机视频监测C80BF型敞车在列车整个运行过程中的轮轨、轮瓦运动形态;了解车轮踏面磨损情况。本次C80BF试验监测车为2辆,编组在105辆试验车组中,分别位于机车后第49、50位,49位车为1号试验车,50位车为2号试验车。1号车配置:1位转向架换装同一轮对左

    铁道机车车辆 2016年3期2016-10-25

  • 轮对磨耗对高速列车服役性能影响探究
    役中产生的磨耗及轮径差两个因素对高速列车振动性能的影响。通过分别对比磨耗型面与原始型面及磨耗型面在有、无轮径差时的轮轨接触力和车辆各关键部件的横、垂向加速度,得出如下结论:(1)轮对磨耗对车辆横向振动影响较大,使轮轨横向力及各关键部件横向加速度明显增大,而车辆垂向振动性能对轮对磨耗不敏感;(2)当左右侧实际轮径差较小时,轮径差的存在对振动性能的影响比磨耗的影响小,以磨耗对车辆振动的影响为主。高速列车; 多体动力学; 磨耗; 轮径差高速列车在服役过程中会受到

    高速铁路技术 2016年3期2016-03-09

  • 基于有限元理论的轮轨接触力学特性仿真研究
    元理论,分析两种轮径分别在不同轴重和不同横移量下的轮轨接触应力变化。1 建立有限元模型高速动车组车轮踏面选取LMa型,车轮宽度是135mm,轮径分别取Φ860mm,Φ920mm;钢轨选用CHN60。由于轮轨接触的对称型,在用Pro/E建模时只取左侧钢轨和左侧轮对的一半模型,这样可以减少网格单元,节省计算时间。钢轨长度取300mm,轨底坡为1:40,轨距为1435mm,轮对内侧距为1353mm。有限元单元[6]采用Solid 45,在加载过程中,轮轨接触表面

    制造业自动化 2015年21期2015-12-02

  • 货车轮对磨耗分布与运行安全性的关系
    素主要包括同轮对轮径差和车轮的轮缘及踏面廓形(以下简称车轮廓形)。在轮径差方面,通过对38辆TPDS联网积分值较高车辆的152条轮对进行轮径检测发现,同一轮对左右车轮的轮径差ΔD(计算方法为ΔD=D左-D右,下同)绝对值大于4 m m者为46条,比例为30.3%,大于6 m m者为29条,比例为19.1%。在车轮踏面形状方面,从上述车辆踏面磨耗后的形状分析,部分轮对踏面呈现左右不对称的异常磨耗,踏面形状严重偏离L M型踏面标准形状,车轮踏面的正常锥度被严重

    铁道机车车辆 2015年5期2015-10-15

  •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轨道交通列车轮径校正方法*
    )和车轮磨损导致轮径减小两个方面[3]。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空转/滑行和轮径磨损,导致轮轴传感器测速定位精度下降。如何降低空转/滑行和轮径磨损对测速定位的影响,是保证车载ATP 系统安全和基于轮轴传感器的列车定位方法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2]。本文仅讨论轮径误差的校正方法。随着列车运行控制技术的发展,增强列车的自主控制能力是新的发展趋势,在减少或完全不依赖轨旁设备的情况下由列车本身完成定位参数测量并保证运行安全[4]。由轮轴传感器测速定位原理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5年6期2015-06-29

  • 初始轮径差对高速列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00044)初始轮径差对高速列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李润华,宋永增,徐海滨(北京交通大学 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北京100044)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针对某高速列车转向架中存在的初始轮径差进行动力学仿真,并依据其仿真结果研究初始轮径差的限度制定标准。结果表明:初始轮径差在-0.5~+0.5 mm的范围内,对列车运行稳定性与轮轨磨耗影响较大,对曲线通过安全性影响较小,对列车运行平稳性几乎没有影响。仿真结果对动车组目前规定的初始轮径差限度的进

    铁道机车车辆 2015年2期2015-06-01

  • 铁道车辆车轮踏面反向优化设计方法
    基础上根据给定的轮径差设计出新踏面以得到最优的车辆动力学性能;Hamid Jahed[4]等采用给定的轨面和轮径差信息,建立以轮径差误差最小化为目标的最优化模型设计出最优踏面,并通过动力学仿真软件验证;G. Shen[5]等给出一种根据接触角和轨面外形反向设计踏面的方法,并开发出专用的计算程序;同时G. Shen[6]等也给出一种以轮径差误差最小化为目标的踏面设计方法;O. Polach[7]给出一种以等效锥度为目标的踏面设计方法;M. Ignesti[8

    铁道学报 2015年9期2015-05-10

  • CRH3动车组横向加速度超限报警与轮对踏面外形尺寸的相关性分析研究
    高、轮缘厚、同轴轮径差、同架轮径差、QR值、踏面磨耗、凹陷、等效锥度、轮缘角)之间一系列离散的点,我们可以对这些离散的点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求解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以建立横向加速度报警时的旋修后走行里程与轮对踏面外形尺寸变化之间的线性关系。2.1 回归分析参数的选择(1)等效锥度。许多研究表明,等效锥度是影响车辆动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2]。(2)同轴轮径差。从等效锥度的定义可清楚看出,同轴轮径差的影响程度。轮对出现轮径差,轮对势必向轮径小的一侧移动,使轮对偏移

    铁道机车车辆 2015年6期2015-05-04

  • 列车测速定位误差的仿真研究
    动作为采集对象,轮径大小直接影响列车速度和走行距离的误差;且列车运行过程中的空转、滑行现象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为了克服这些因素的影响,列车测速定位系统还要完成轮径校正和空转、滑行现象判断功能。1.1 列车测速功能轮轴脉冲速度传感器是通过测量车轮的转速脉冲来计算列车的速度。设测速轮对转一圈速度传感器输出n个脉冲,列车车轮的直径为R,这样只需测量出脉冲的周期T,就可以计算列车车轮的轮周线速度vraw:如果车轮与钢轨接触面上的点与钢轨之间没有相对运动(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4年3期2014-06-21

  • 2013年颁布的国家计量技术法规目录(部分)
    13铁路机车车辆轮径量具检定规程第1 部分:轮径尺JJG1081.2-2013铁路机车车辆轮径量具检定规程第2 部分:轮径测量器JJG1082.1-2013铁路机车车辆轮径量具检具检定规程第1 部分:轮径尺检具JJG1082.2-2013铁路机车车辆轮径量具检具检定规程第2 部分:轮径测量器检具JJG1083-2013锚固试验机检定规程2.计量技术规范现行规范号规范名称被代替规范规程号定价JJF1261.7-2013平板电视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规则JJF1

    计测技术 2013年2期2013-04-13

  • 列车牵引电机负荷不平衡问题及控制策略研究
    际系统中列车轮对轮径差异以及牵引电机参数偏差等原因,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并联运行的牵引电机间负荷分配不平衡的现象,轮径或电机特性差异越大,功率不均衡度越严重,容易引起个别电机过载,从而温升过高,严重时甚至超过轮轨的黏着极限,导致空转、打滑事故,这些都将显著减小牵引电机输出力矩。本文具体分析了轮径差异和电机参数差异对并联运行的电机负荷分配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CRH2型车的牵引传动系统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法的控制策略,与传统的主从控制比较,该方法对采集的多台

    电气传动 2012年10期2012-09-22

  • 转换轨长度及位置探讨
    信、定位、筛选、轮径校准后进入CBTC驾驶模式,并向车站行驶,投入载客运营。建立车-地通信,是列车与地面设备建立双向通信,取得移动授权。定位,是列车确定自己在线路中的位置和运行方向。筛选,是确定列车的头部和尾部没有跟随或连挂其他车辆,俗称影子车 (如图2中带问号车辆),防止冲撞。轮径校准,是检查列车车轮直径,以免在通过车轮直径计算列车位置时超过系统能够包容的误差。图1为典型的转换轨布置图 (不包括车-地通信设备)。下面将结合图1以A2—A6区段为例详细说明

    铁道通信信号 2011年12期2011-07-30

  • 轮径差对机车直线运行轮轨横向力的影响
    最常见的一种为由轮径差导致的轮轨非对称接触现象[1]。所谓轮径差就是指在同一机车中,各轮对车轮滚动圆直径的差值,本文为简化计算,特指同一转向架内各车轮的轮径差。一般来说,在正常的范围内,同一轮对轮径差越小,机车车辆在直线上的非线性临界速度越高,而轮径差较大时,机车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较好。轮径差的存在对机车车辆运行安全性有较大的影响,参考文献[2-3]通过动力学仿真的方法分别研究了轮径差对行车安全性和对车辆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参考文献[4]研究了2C0轴式内燃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1年7期2011-07-06

  • 30 t轴重货车车轮热应力分析
    0 t轴重的两种轮径(φ 840 mm和φ 915 mm)的车轮进行紧急制动工况下热分析仿真,通过分析、比较仿真结果,期望能得出30 t轴重货车适宜的轮径值,为我国研制30 t及以上货车转向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闸瓦与车轮踏面摩擦产生的热量为车轮的热源,任意时刻,热量通过闸瓦与车轮踏面接触的部分传向整个车轮,即车轮踏面与闸瓦的摩擦产生的热量并不是在车轮圆周上同时产生,但是由于车轮的高速转动,可以假设热量在整个车轮踏面圆周上均匀产生,认为热

    铁道机车车辆 2010年6期2010-11-27

  • 关于客车热轴现象的调查分析
    果表明,轮对左右轮径差 2mm,左侧轮缘磨耗量较右侧大。左右轮轮缘厚度、踏面圆周磨耗量、轮辋厚度等都在运用限度范围内。轴箱压盖正常,紧固螺栓无松动,轴箱定位孔距离差符合要求,活动挡圈有明显的磨痕,油脂过热后干结,内有金属粉末,轴向和径向间隙正常;制动盘状态符合运用限度。经初步分析,构架结构尺寸符合检修规程的要求;牵引拉杆节点之间的距离、车体倾斜量、空气弹簧高度、构架两端与轨面的距离均在限度值以内;转臂节点外表没有发现裂纹开胶等现象;油压减振器没有漏油,螺旋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2期2010-08-20

  • 轮径差对车辆动态曲线通过的影响
    的名义直径存在着轮径差。不合理的轮径差不但可以造成轮缘偏磨,降低车轮的使用寿命,导致牵引电机负荷分配不均[1-5],而且还影响铁路车辆系统的平稳性和安全性。以上这些内容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此外轮径差也影响着铁路车辆系统的动态曲线通过性,本文主要针对轮径差对动态曲线通过性的影响进行讨论。轮径差又分为很多种,如图1所示。参考文献[1-5]讨论了轮缘偏磨的原因和轮径差是如何造成轮缘偏磨以及轮径差是如何影响牵引电机负荷分配不均的;参考文献[6-7]

    铁道机车车辆 2010年2期201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