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冯契以“史”“论”结合的学术立场诠释中国哲学史
    5)冯契在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的创新性探索之一就是遵循“史”“论”结合的学术立场诠释中国哲学史,留下了富有个性特点的《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和《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两种著作。本文将围绕冯契以“史”“论”结合的学术立场诠释中国哲学史的依据、历程、体现展开讨论。一、“史”“论”结合诠释中国哲学史的理论依据“史”“论”结合是哲学史家或哲学史工作者以特定的哲学元理论指导哲学史的研究。那么,中国哲学史研究为什么要遵循“史”“论”结合的原则?对这一问题,不少学者作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6期2024-01-23

  • 20世纪以来中国哲学史发展的轨迹 ——从几部重要的哲学史著作来看
    两种说法运用到哲学史与哲学创作的关系中。他在完成《中国哲学史》以后,其兴趣就由研究哲学史转移到哲学创作上了。他认为:“哲学方面的创作总是凭借于过去的思想资料,研究哲学史和哲学创作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不过还是有不同。”[1](p209)哲学史研究和哲学创作的不同就是他所说的“照着讲”和“接着讲”的不同,因为他认为哲学史的重点在于说明前人对某一哲学问题的看法,而哲学创作则是要表明自己对于该哲学问题的观点。反过来从哲学史与哲学创作的联系来看“照着讲”和“接着讲”的

    湖北社会科学 2023年10期2023-12-26

  • 哲学史阐释的公共性路径
    果。本文聚焦于哲学史阐释这一具体领域,从唯物史观出发,结合哲学史研究和编纂中阐释的规范性本质和公共性问题,探究其方法路径,给出方法论上的解决思路。阐释的公共性路径的唯物史观基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应当成为阐释学的基本出发点,也就是说,我们最终要从物质生产实践这一“普照的光”出发来阐释各种观念形态,而不是把观念作为阐释实践的根本方式。可以说这是唯物史观的第一阐释原则。唯物史观的第二阐释原则是历史性要求:“要研究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联系,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

    社会观察 2023年5期2023-09-01

  • 论萧茟父中国哲学史研究思想及其意义
    父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史家,他的思想涵盖中西、贯通古今,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史观和历史与逻辑结合的方法论研究,将中国哲学文化的发展与历史相结合。他研究了17世纪以来中国近代革命难产的原因,分析出了中国哲学启蒙的特殊道路。他告诫学者们应当反思历史,自觉地、有选择地吸取外来文化,找到中西文化中的差别,超越中西对立、体用两橛的思考模式,從而发掘出中国文化思想中现代化的生长点。他重视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的逻辑性与多样性,对传统文化不断地进行反思,并发掘其中蕴含的思想价值

    学理论·下 2022年10期2022-05-30

  • 论百余年来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 ——以中国哲学通史为中心
    余年发展的中国哲学史学科目前遇到了生存危机,有学者主张用“思想史”“观念史”“文化史”“经学史”等消解中国哲学史,认为这种用中国语言叙述中国故事的方式更符合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实际。这种观点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但也引发了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中国哲学史学科的诞生是否历史的笑话?中国哲学史学科的继续存在是否可能?当下的中国哲学史如何建构?我们的观点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诞生是中国学术发展的必然,它不仅难以被消解,而且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生存依据来自“恍惚”的中国传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03-18

  • 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建构的方法论基础 ——从《中国哲学史大纲》的角度看
    延千年,但中国哲学史作为一门学科出现,却是在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学术背景下逐渐酝酿、不断探索而产生的结果。自谢无量著《中国哲学史》以来,胡适、冯友兰、钟泰、范寿康、张岱年、劳思光、萧萐父、李锦全、郭齐勇等学者均著有“中国哲学史”专著,可谓各有所长,各具风采。柴文华先生认为,谢无量的《中国哲学史》是开山之作,蕴含了“以西释中”的诠释倾向,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确立了成熟的 “以西释中”的诠释框架,钟泰的《中国哲学史》则坚持较典型的“以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1期2021-12-01

  • “截断众流”:胡适与冯友兰哲学史建构的共同取向 ——先秦诸子哲学起源问题的第二次研究思潮
    期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册),不仅标志着“中国哲学史”获得了现代哲学学科形态,而且推动了中国哲学诸多根本性问题的理论拓展与深入研究。尽管胡适与冯友兰关于先秦诸子哲学起源问题的路径与方法不尽相同,但他们对先秦诸子哲学起源时期,在哲学史发展阶段中是否有存在必要、哲学史史料的真伪及是否有哲学价值等问题,不同程度地给予了否定性判定。胡适、冯友兰均采取一种“哲学家之哲学”的标准,在确立老子、孔子为中国哲学史“第一位”哲学家的同时,也消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2期2021-11-30

  • 理性的历史性与历史的合理性 ——论黑格尔哲学史观的基础问题
    ]黑格尔在西方哲学史上最先要求赋予哲学史(1)黑格尔的表达式“哲学之历史”(“哲学史”)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指哲学从古至今的演替过程,另一方面指黑格尔关于这一过程的学问,即“哲学史科学”。此二者的确切含义不难从上下文中辨识出来。以科学之尊严,(2)Walter Jaeschke:Philosophie und Philosophiegeschichte.in: Hegels ‘Enzyklopädie der philosophischen Wissens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4期2021-11-29

  • “截断众流”:胡适与冯友兰哲学史建构的共同取向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册),不仅标志着“中国哲学史”获得了现代哲学学科形态,而且推动了中国哲学诸多根本性问题的理论拓展与深入研究。尽管胡适与冯友兰关于先秦诸子哲学起源问题的路径与方法不尽相同,但他们对先秦诸子哲学起源时期,在哲学史发展阶段中是否有存在必要、哲学史史料的真伪以及是否有哲学价值等问题,不同程度地给予了否定性判定。胡适、冯友兰均采取一种“哲学家之哲学”的标准,在确立老子、孔子为中国哲学史“第一位”哲学家的同时,也

    社会观察 2021年4期2021-11-15

  • 西方哲学史划分-从哲学转向的角度
    行区分。对西方哲学史的分期应从西方哲学家连续性地思考共同关注的哲学问题及其发展的阶段性的结果入手。虽然哲学家们对哲学问题的理解如何引申出迥然各异的结论,但如果从个人与事物、个人与自我之思想、个人与外物之间沟通的媒介之间的关系来看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从西方哲学史关于上述三者的关系研究出三个哲学转向,并依据这种转向将西方哲学史划分成三个历史阶段:从朴素自然哲学到形而上学本体论哲学转向阶段、从古代本体论到近代哲学认识论转向阶段、从近代认识论到现代哲学(生存论和语

    锦绣·中旬刊 2021年4期2021-07-16

  • 《苏菲的世界》:一部关于哲学史的小说
    界》是一部关于哲学史的小说,前半部分叙述主人公苏菲与她的哲学课程,后半部分写另一主人公席德阅读其父亲手稿“苏菲的世界”。哲学课程、苏菲的故事与席德的故事形成了小说的三重虚构的框架,体现出元小说的文本特征。其中哲学课程所讲的哲学与哲学史不仅是小说的主要内容,而且统领着小说情节与人物命运,构成这部小说的哲学内涵。关键词:《苏菲的世界》 元小说 哲学史《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写给高中生看的一部哲学史小说, 1991年首次以挪威文在挪威出版,后被翻译成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5期2021-06-30

  • 西方哲学史划分-从哲学转向的角度
    行区分。对西方哲学史的分期应从西方哲学家连续性地思考共同关注的哲学问题及其发展的阶段性的结果入手。虽然哲学家们对哲学问题的理解如何引申出迥然各异的结论,但如果从个人与事物、个人与自我之思想、个人与外物之间沟通的媒介之间的关系来看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从西方哲学史关于上述三者的关系研究出三个哲学转向,并依据这种转向将西方哲学史划分成三个历史阶段:从朴素自然哲学到形而上学本体论哲学转向阶段、从古代本体论到近代哲学认识论转向阶段、从近代认识论到现代哲学(生存论和语

    锦绣·中旬刊 2021年11期2021-03-16

  • 冯友兰早晚期哲学史观的特质及其内在转变
    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学科的构建过程中,冯友兰先生的三部哲学史著作——《中国哲学史》(1933)、《中国哲学简史》(1948)和《中国哲学史新编》(1980―1990),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三史释今古”,这三部著作不仅演绎了中国哲学史的古今之变,也反映了冯友兰的哲学史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一、“以西释中”与范式转型在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中,冯友兰开篇即指出:“哲学本一西洋名词。今欲讲中国哲学史,其主要工作之一,即就中国历史上各种学问中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1期2021-03-06

  • 范式转换与历史建构:对当代中国哲学史撰写的省察
    50)关于中国哲学史的撰写,始终要面对两个严峻的问题:一是即便中国哲学史的重心是对哲学思想的诠释,但是对于“做中国哲学”(doing Chinese Philosophy)来说,史学性质的工作是断然难以回避的;二是哲学史的写作与研究必然涉及“范式”应用的问题,而撰写一部全新的中国哲学史,离不开研究范式的转换。1949年后,中国哲学史的撰写即围绕上述两个问题展开。现代学科意义上的中国哲学史写作可谓得失兼具,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经历了艰辛而曲折的探索历程。

    武陵学刊 2020年6期2020-12-31

  • 罗素与西方哲学史
    公树丰在现代哲学史上,罗素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哲学家,他从历史角度着手,针对近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史进行了阐述,在罗素的作品中,《西方哲学史》最具代表性,深入阐述了罗素的哲学史观与哲学观,本文基于此,针对罗素与西方哲学史的相关研究进行阐述。罗素;西方哲学史;研究作为著名的哲学家,罗素从历史角度对于近代西方哲学发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述评,用创造性理念探讨了西方哲学的发展,这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西方哲学史》中,罗素充分表达了自身的哲学史观念与哲学

    信息技术时代·上旬刊 2020年1期2020-09-10

  • 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深拓中国哲学史研究
    容提要 在中国哲学史百年“书写”与“重写”的叙事探索中,形成了不同的方法和进路,展现了中国学人不断审视本土学问的自觉与反思之路。新中国成立以后,冯友兰先生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重写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哲学史学史上的重要“公案”,他既系统演绎了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历史唯物主义典范,也为后来学者在方法论层面的再思考带来空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传统哲学史书写及中国哲学现代发展的方法论反思,形成了关于“合法性”和“真伪性”讨论的两条反思进路,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意义渐

    江海学刊 2020年5期2020-03-02

  • “纯化”与“泛化”:以胡著哲学史为考察中心*
    陈 仁 仁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纯化”与“泛化”问题其实从这门学科的成立之初就一直存在,只要研究或写作中国哲学史就要面对这个问题,只不过不一定明确意识到。从已有文献看,学界真正把这个问题明确提出来作为一种方法加以讨论,应该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在这场讨论中,著名哲学史家萧萐父对哲学史研究中的“纯化”与“泛化”作了比较精当的界定和分析,并主张“或纯化”“或泛化”“两端互补”。这一观点对于中国哲学史研究与写作以及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1-11

  • 实验主义哲学史书写中的“争鸣论”与“反向道统论”
    不是一个良好的哲学史学史术语,应采用叙事结构分析的方法。这一叙事结构分析框架包括时代任务意识、情节化解释、形式论证解释、意识形态蕴涵解释、哲学气质这五个层次。在这一框架内的分析表明,中国哲学史书写中存在着三种理想类型,根据其所受指引的古代范例,前两种可以被称为争鸣书写模式和道统书写模式,第三种则是作为两者之混合形态的反向道统模式。在实验主义的研究传统内,胡著中国哲学史一方面开辟了现代中国哲学史书写中的争鸣模式,另一方面又具备了此后在“斗争史”书写那里得到发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6期2020-01-07

  • Tang Junyi’s Interpretation of Zhu Xi’s Theory of ‘Li Existingbefore Qi’ and His Refutation of Alternative Theories
    phy [中國哲学史], where he writes thatAccording to Zhus system, there must be the li for any given thing before the concrete instance of that thing can exist. So without the li, the concrete instance of the thing does not exist. As to

    孔学堂 2020年4期2020-01-03

  • 哲学本科教学“部门化”改革的三个理由
    果。[关键词]哲学史;部门化;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8-0118-03无论哲学专业课程,还是哲学类的人文通识课程,不少任课老师都有哲学课“留不住人”的尴尬体验。由于相对冷门,在“转专业”过程中哲学专业往往存在“逆差”,学生流失严重。尤其像笔者所处的政法类院校,法学专业优势明显,哲学专业学生更容易转向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其他专业。另一方面,哲学人文通识课也存在“弃选”之殇。社会整体

    大学教育 2019年8期2019-08-11

  • “原始要终”与继往开来
    授主编的《中国哲学史学史》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结项成果,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成果及2018年人民出版社十大优秀学术著作。柴文华教授在该书中指出,中国哲学史学史即中国哲学史的“史”,亦即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史。全书75万字,分为四编,是目前大陆地区以《中国哲学史学史》命名的第一部著作。中国哲学史这门学科产生于20世纪初,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经过一路艰苦前行,中国哲学史学科已

    知与行 2019年2期2019-06-11

  • 中国传统哲学的“五大认知范式”
    些年学界对中国哲学史书写方式的思考有一定的渊源。对中国哲学史书写方式的思考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讨论的延伸。“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虽然被一些学者称之为伪问题,但它促进了人们对中国哲学自身的反省,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哲学史书写方式的思考。在对中国哲学史书写方式的思考中,学界提出了种种观点,比较突出的是“三种解释框架”即“以西释中”“以马释中”“以中释中”。“以西释中”是以西方哲学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为参照,诠释中国哲学。“以西释中

    知与行 2019年3期2019-06-11

  • 作为形而上学史的哲学史
    在于如何把整个哲学史就理解为形而上学的历史。关键词:形而上学;反思;哲学史形而上学是什么,至少知道最开始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直接就是哲学,且不问它真的是什么;哲学是什么,比较流行的回答是“哲学是反思”之类的名人名言,且不问它真的是什么。只要我们不是据以为终点,而是从之出发,真理之路就向我们展开。从反思说起,反思总是对基础的反思,也就是反思它何以可能的根据、基础。比如流行的说法“哲学是对科学的基础的反思”,这里举个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例子,马克思充分揭示了资本主义

    北方文学 2019年6期2019-04-01

  • 哲学史课程教学的改革策略研究
    学本科教学中,哲学史课程是专业课程设置和教育的重点。但是,哲学史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即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的信息化、考核方式的多元化,以提高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和修养为目标。关键词:哲学史;课程教学;改革策略教育部于2018年10月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

    卷宗 2019年7期2019-03-22

  • 希腊哲学史(四卷本)
    民出版社《希腊哲学史》(四卷本)刚刚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该著的出版,不仅是学术界的一件盛事,也是出版史上的一个壮举。这部汪子嵩先生负责主持撰写、三代学人共同奋斗28年完成的学术经典之作的问世,是我国学术界、特别是西方哲学史界翘首相盼、值得热烈庆贺的大事。它标志着我国对古希腊哲学的研究取得了足以立足于世界学术之林的成就,为我国学人具有昭著于世界的学术能力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成功范例。这部《希腊哲学史》是我国学者从自己的学术视角对古希腊哲学进行深入研究的

    艺术评论 2018年2期2018-05-10

  • 浅谈黑格尔的哲学史观及其方法论
    要: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导言》中较详尽地阐述他的哲学史观以及研究哲学史的方法论。他强调研究哲学史的必要性,反对把哲学史看做知识材料的简单累积,他认为哲学史的发展应该是必然的发展过程,“哲学”和“哲学史”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从某种程度上讲哲学史就是哲学本身。黑格尔在阐明“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以及对哲学史时间段的划分中充分体现他研究哲学史的方法论,即以 “理念”作为哲学研究对象的思辨的辩证方法。关键字:黑格尔;哲学史;方法论所有哲学的发展与创新,从根

    卷宗 2018年6期2018-05-09

  • 论汤一介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思想
    一直都关注中国哲学史方法论问题。如果说1949年前汤先生自主奉行的是“为学术而学术”的研究方法,1949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奉行的是“两个对子”的教条主义的研究方法,那么自1980年以后,他一改过去的不成熟和错误,自主而自觉地而且是大胆而坚定地提出并践行了研究中国哲学史的范畴研究法、解释学方法以及“以西方哲学为参照系”的“以西释中”方法等,为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和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为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构建以及中国哲学的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关键词:哲学史

    中州学刊 2017年12期2018-01-23

  • 哲学与哲学史
    吴昊摘要:《哲学史讲演录》是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的代表作之一,“哲学史”的开山之作。黑格尔一方面将哲学史纳入他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框架中,把哲学史归结为理念回归自身的绝对精神阶段;另一方面把辩证法贯彻于哲学史研究,深刻地揭示了哲学史的发展规律。本篇论文主要针对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中其“哲学史本身是哲学的”的哲学史观,以及其对中国古代哲学的评价两个方面品读黑格尔的这部巨著,并希冀借此叩开哲学殿堂的大门。关键词:哲学;哲学史哲学史观;中国哲学正如恩

    神州·上旬刊 2017年5期2017-07-21

  • 尝试用哲学的思维看世界—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
    界—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文│邢会娟20年前,在家乡闭塞的小县城里有一座报刊亭,里面除了卖有报刊,还有一些《中学生》之类的杂志,仅有的些许读物连接我与外面世界的一条通道,让我知道一个更加多彩的世界。后来,上了中文系,读了研究生,参加了工作,读书的轨迹却成了一条抛物线,在达到顶峰之后,呈迅速下降趋势。直到最近,读书的欲望再次燃起……一是有感于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感叹于主持人的妙语连珠、选手们的诗词素养以及嘉宾们的精彩点评,文化的魅力在他们身上展现得如此惊艳,

    教育家 2017年31期2017-03-23

  • 黑格尔的“哲学史”思想评析
    分析了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哲学史的概念”一节中的“甲”部分,通过理解其对“哲学史”概念的界定和应用,试图梳理清楚黑格尔的“哲学史”观点及其对马克思的影响。【关键词】黑格尔;哲学史;马克思一、黑格尔“哲学史”概念的界定黑格尔认为通过对“哲学史”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的理解哲学本身,“换言之,哲学史的本身就是科学的,因而本质上它就是哲学这门科学。”因此,对于“哲学史”的概念的界定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哲学所昭示的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历史讲述的是不断

    青春岁月 2017年1期2017-03-14

  • 论西方哲学史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000)论西方哲学史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宣庆坤(安徽师范大学 政治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西方哲学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从事西方哲学史教学不能忽视西方哲学史在中国语境与哲学史学科发展相结合的定位。西方哲学史的教学要从中国语境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展开教学,通过西方哲学史的教学,以达致哲学思维训练的效果。西方哲学史教学;中国语境;思维训练西方哲学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近十几年来,笔者一直在从事西方哲学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期2017-03-10

  • 论劳思光对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的不合理评价
    对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的不合理评价庞 学 峰(云南民族大学 外国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史著作之一,在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和研究模式方面具有奠基石作用,对国内外学界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代哲学家劳思光在其《新编中国哲学史》中对冯著提出批评,并认为它不是一部成功的中国哲学史。通过文本细读和分析对比发现劳思光的评价有失偏颇,进而为正确评价这部具有开创意义的哲学史著作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劳思光;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3期2017-03-06

  • 哲学就是哲学史
    00)哲学就是哲学史孙佳慧 (燕山大学 066000)黑格尔的"哲学史就是哲学”的命题引发了学术界对哲学与哲学史关系的深思。黑格尔关于哲学史就是哲学的这个命题,有着明显的思想前提。但是,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把"哲学就是哲学史”这一命题引入了马克思的哲学观,变成了马克思的一个基本命题,这就引起了争议,同时也引发了在当代的哲学研究中如何对待哲学史这一问题。哲学;黑格尔;时代性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导言中提出了"哲学史将不仅是偶然事实,而乃是明示这内容看起来好

    大众文艺 2017年19期2017-01-28

  • 一本可读性强的哲学普及读物
    著写的《最美的哲学史》,是一部以崭新的观点来回答“哲学是什么”的书籍,也是一本从独特的方式来探讨“为什么要学哲学”的著作。它既让人们领悟历史上的西方哲学思想,又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引导人们探寻哲学的终极目标和人生真谛。【关键词】 可读性强;哲学;普及读物;哲学史【作者单位】郭文奇,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哲学普及读物在确立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乃至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毛泽东曾强调,应当“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

    出版广角 2016年17期2016-11-07

  • “要注重易学哲学史的研究”
    摘要:已故著名哲学史家、佛学家、教育家石峻教授有一篇关于易学哲学史研究的佚文,内涵极为丰富。本文即对此佚文进行了梳理和解析。关键词:易学;哲学史;佚文已故著名哲学史专家、佛学家、教育家石峻教授(1916—1999)生前并不以易学研究鸣世,但他对易学及易学发展史也曾有过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在其存世的著作中,有三篇直接谈到了易学,一篇是收入《石峻文存》的《中国哲学与佛教》,其中有一节谓之《王弼〈周易注〉之性质及理论》。另一篇是收入《石峻文脉》的《在国际〈周易〉学

    船山学刊 2016年1期2016-05-26

  •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作者:冯友兰推荐人:共青团杭州市委书记 周扬推荐理由:哲学是帮助我们思考的工具,让我们能更好地认识世界,知晓世界变化的规律。学些哲学,做些思考,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冯友兰先生的这部代表作《中国哲学史》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全书分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子学时代主要介绍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学说,经学时代则记述了从汉代到晚清整个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脉络。读完全书,相信大家一定会领略从孔子到淮南王,自董仲舒到康有为的思想

    中国共青团 2015年4期2015-12-16

  • 《希腊哲学史》的三种方法
    的四卷本《希腊哲学史》,是宏伟的学术工程,在绵延近三十年后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修订版更正了原版中的少许文字错误,对全部四卷的人名、地名、文献名的译法进行了统一和规范,增补了凡例、索引、英文目录,全书的学术功能由此得到进一步增强。最有资格对《希腊哲学史》多卷本做学术总结的当然是作者本身。但《希腊哲学史》的作者们由于身在其中,可能也有看不清的地方。以往学界对《希腊哲学史》的评价比较多地强调其资料丰富、内容充实。这种看法固然不错,而我的看法是,《希腊哲学史》的

    读书 2015年8期2015-08-08

  • 从历史学角度分析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
    要:关于哲学和哲学史的问题,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提出了“哲学史就是哲学”这一命题,后世进一步发展为“哲学就是哲学史”,关于这一命题,有学者认为不具有逻辑合理性,从历史学角度看,其具有合理性。哲学本身是对现实社会状况的思考,其内容是客观的历史存在,哲学著作记录了哲学思想,可以供后人研究分析,哲学就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生成与发展,所以具有史的成分,所以可以说哲学就是哲学史。关键词:哲学;哲学史;主体化的历史《哲学史讲演录》的导言中,黑格尔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

    商 2015年49期2015-05-30

  • 现代学者研究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之总成绩
    观 陆信礼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是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前提和基础。试图进入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的学者,必须先对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有相当的了解。近百年来,有很多学者为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比如胡适、冯友兰、张岱年、石峻、萧萐父等。要掌握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发展成就,就必须全面学习和了解这方面的系列成果。然而,与此相关的著作和资料书太多了,如何才能在较短的时间里系统地把握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发展呢?最近出版的曹树明的新著《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

    理论与现代化 2015年3期2015-05-29

  • 教条主义的历史探源
    条主义中、西方哲学史源头的比较,可以明确认识其相同的本质。[关键词]教条主义;哲学史;根源教条主义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适应一定社会需求,以“教条”为内容和依据,采用唯心主义的立场、观点和形而上学的方法,产生和形成的一种与马克思主义根本对立的,以唯心主义世界观和主观主义方法论为主导的思维方式或思想倾向。从历史渊源角度审视教条主义的产生,可追溯到欧洲的古希腊时代和中国的先秦时代。在西方,主要以巴门尼德和柏拉图为代表,在中国,主要以《尚书》为代表。它们各自沿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2015-04-11

  • 立一座属于自己的山峰
    版了一部《中国哲学史大纲》,在学术界引起很大轰动。在此之前,人们写考据方面的著作都是把经典的原文作为正文用大字顶格写下来,而胡适写《中国哲学史大纲》,把自己的话作为正文,用大字顶格写下来,而把引用古人的话,用小字低一格写下来。对此,冯友兰先生说:“这表明,封建时代的著作,是以古人为主,而五四时期的著作是以自己为主。”自己为主——就是自己立了一座山峰!而不是一味地对权威及他人“高山仰止”,矮化自己。胡适的贡献是,他使中国哲学从经学中毅然脱出,获得独立的学科位

    文存阅刊 2015年6期2015-03-20

  • 西方哲学史教学新模式研究与实践
    0074)西方哲学史教学新模式研究与实践闻 骏(华中科技大学 哲学系,湖北 武汉 430074)长期以来,西方哲学史的教学始终都是国内高校哲学专业教育的基础课和入门课,也是国内高校哲学系本科专业教学的重点。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在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大繁荣的科学规划与殷切期盼的时代背景下,哲学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西方哲学史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日渐突显,然而,传统的灌输式哲学教育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哲学教育的发展。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3期2015-03-19

  • 何萍撰文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话语系统及其建构”
    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话语系统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所要研究的问题、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话语系统的形成看,其具有两个方面的规定:第一,它是哲学史中的一个分支,具有哲学史的内在规定;第二,它有着特殊的题材,有着自己的内在逻辑和不同于其他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这两个规定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话语系统的性质和研究方式。从性质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话语系统是研究性的。根据黑格尔对哲学史的规定,哲学史的任务是揭示人类理性的发展,而人类理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4年6期2014-08-15

  • 张岱年对中国哲学史学科建设的历史贡献
    )张岱年对中国哲学史学科建设的历史贡献田文军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中国哲学史作为一个现代学术门类,应当是一个涵括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学、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以及中国哲学史学史的学科群。张岱年先生以自己数十年间的学术实践与丰硕的学术成果,从不同的侧面对这个学科群的建构与发展作出过重要的历史贡献。重视并总结张先生的这种历史贡献,不但有助于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从理论的层面对中国哲学史学科建设的思考,也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拓展与深化现代中国哲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5期2014-04-03

  • 试论张岱年“问题解析体”“中国哲学史”书写范式
    解析体”“中国哲学史”书写范式高秀昌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2)张岱年先生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张先生的一生,以研究哲学、哲学史为志业,在与其兄张申府先生共同创立“新综合哲学”的同时,又独创了一种研究、书写“中国哲学史”的新范式,即“以问题为纲”的“中国哲学问题史”的研究范式与书写范式(张岱年先生后来称之为“问题解析体”),为中国哲学的创新以及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问题解析体;中国哲学史;中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5期2014-04-03

  • 试论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
    育”,要在西方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视阈中讲解,要让学生真正弄懂“如此哲学理论何以可能”,即要突出“哲学史阈”解读的教学方法。为此,教师应该着力构建一种双主体互动式探究型、引导型的教学方法。关键词:哲学;哲学史;双主体互动;教学艺术作者简介:赵宝军(1982-),男,汉族,陕西凤翔人,宝鸡文理学院哲学系教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图分类号]:G65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3-0075-0

    青年文学家 2012年13期2012-08-30

  • 论文德尔班的哲学史观 ——以《哲学史教程》为中心
    )论文德尔班的哲学史观 ——以《哲学史教程》为中心丁毅超(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上海 200233)文德尔班作为新康德主义的代表人物,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他的哲学史观对西方的学术界也有过深刻的影响。本文以《哲学史教程》为中心,主要从哲学概念、自然与历史的关系、个体性以及价值哲学这几个方面出发,对文德尔班的哲学史观进行梳理,明确其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以及其所面临的问题,从而理解文德尔班哲学史观的基本构成,并试图评价他对于历史哲学的意义。哲学史观;历史哲学;价值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2期2012-08-15

  • 论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自觉建构 ——从高秀昌博士的研究谈起
    杨翰卿论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自觉建构 ——从高秀昌博士的研究谈起杨翰卿高秀昌博士撰写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研究》,在系统、全面、深入阐释评析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论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他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论的深刻思考,具有自觉重构与创建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发散性地使我们揭明:研究中国哲学(史),需要、可以和能够运用并包容多种多样的方法、模式和视角,不同方法(范式)的创新、探索和建构,是中国哲学史研究和中国哲学多样性进展的重要条

    中州学刊 2011年2期2011-08-15

  • 论冯契的中国近代哲学史书写
    冯契的中国近代哲学史书写顾红亮冯契的《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的书写具有典范意义,这种典范意义在中国近代哲学史“书写什么”和 “如何书写”两个问题上表现出来。在 “书写什么”方面,冯契的回答是既要书写化为近代传统的哲学“革命”,又要书写化为哲学问题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问题,两者并非彼此对峙,而是从两个不同的视角书写同一部中国近代哲学史。在“如何书写”方面,冯契的回答是采取“同情的了解”书写方式和反思的书写姿态。在某种程度上,中国近代哲学史的书写比古代哲学史的书

    天府新论 2010年1期2010-03-22

  • “永恒不变的哲学”
    很难设想一位对哲学史缺乏深刻的洞察的人能够成为卓有建树的哲学巨匠。不过,象雅斯贝尔斯那样不仅写下了一系列哲学史专著,而且还提出了具有独创精神的哲学史观的哲学家,在现代西方哲学的舞台上,的确又是鲜见的。《哲学的世界历史》作于一九五一——一九五二年,作者去世后由H ansSaner整理出版。这是一部探讨哲学史的内容、原则和方法的专著。这部著作不仅第一次显露了雅斯贝尔斯在十年以后才系统阐述的“世界哲学”的基本概念,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为后来问世的三卷本哲学史巨著

    读书 1987年9期1987-07-15

  • 罗素的哲学史
    恩斯基金会去做哲学史讲演。到了一九四二年底,合同被突然中断。七十岁高龄的罗素,既要养活一家老小,又要供三个孩子上学,而自己却没有工作,困难的严重是可以想象的。但他终于找到一家出版商出版他的哲学史讲演。这就是一九四五年出版的有名的《西方哲学史》。本书的成书虽然事出偶然,但它却成了一部畅销书,成为罗素多年来可靠的收入来源。这也是作者始料所不及的。《西方哲学史》从初版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在西方世界,这本书成了一部公认的杰作,也是罗素著作在广大读者中间流传

    读书 1982年4期198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