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藻

  • 一碰就发光
    王玥甲藻是一类非常原始的单细胞藻类,这一家族中的许多成员都具备发光的能力,以夜光藻为例。它们体内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当受到外界(如捕食者)刺激时,其体内的荧光素就会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蓝色荧光。根据甲藻发光的特性,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由藻类制成的可发光材料。这种材料柔软、耐用,主要由甲藻和一种名为藻酸盐的海藻聚合物组成。用3D打印机可将该材料制成各种形状。当它被压缩、拉伸或扭曲时,甲藻的发光机制便会被觸发而发光。将可发光藻类材料制成机械应

    知识就是力量 2024年1期2024-01-14

  • 应用qPCR研究三峡库区沉积物中拟多甲藻的动态变化 ——以汝溪河为例
    重点[7-8].甲藻是一类能够形成孢囊(休眠细胞)的藻类, 其休眠性孢囊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会迅速启动萌发机制, 并在短时间内大量增殖, 甚至形成水华现象; 当环境条件不适宜时, 又会大量形成孢囊, 在底泥沉积, 躲避不利环境[9], 因此, 甲藻孢囊不仅为甲藻水华暴发提供“种源”, 而且在甲藻水华的发生和消亡中也具有重要作用[10]. 2004年, 三峡库区首次报道了拟多甲藻水华[11]. 紧接着, 库首第一支流香溪河也发生拟多甲藻水华[12]. 据不完全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5期2023-05-23

  • 两种产灵菌红素菌株对东海原甲藻和强壮前沟藻的溶藻活性
    分解[8-9].甲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真核浮游植物类群之一,是海洋中仅次于硅藻的初级生产力贡献者,也是引发有害藻华及合成海洋毒素的主要类群[11].其中,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donghaiense)是中国近海海域最重要的赤潮甲藻物种之一.21世纪以来,在我国近海海域几乎每年都会爆发大规模赤潮,给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及海洋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12].强壮前沟藻(Amphidiniumcarterae)属裸甲藻目,是一种以岩藻黄素为主要辅助色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2022-11-28

  • 福建福宁湾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分布与多样性研究*
    510632)甲藻是海洋浮游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约有75%左右的有毒有害赤潮是由甲藻引起(Gómez,2012)。许多甲藻在其生活史过程中能形成休眠孢囊,孢囊加厚细胞壁, 并沉入海底成为海洋沉积物的一部分(Bravoet al,2014)。沉积物中甲藻孢囊可以帮助种群度过恶劣环境, 而孢囊的萌发可为水体提供营养细胞, 被认为是赤潮发生的“种源”(Andersonet al,2014)。虽然只有10%~20%的甲藻能形成休眠孢囊,但许多有毒有害赤潮藻类能

    海洋与湖沼 2022年6期2022-11-25

  • 3种陆生植物叶片浸提液对东海原甲藻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1306)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赤潮在福建、浙江沿海常有发生,该藻已经成为了我国东海海域内引发赤潮次数最多、累计面积最大的肇事甲藻[1]。东海原甲藻赤潮期间造成水体缺氧,降低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种群丰度从而影响渔业资源[2-3]。网箱养殖是海水增养殖生产的重要方式之一,赤潮的暴发会对网箱养殖产生严重影响[4]。因此,如何有效防治近岸水产养殖海域有毒有害赤潮成为目前我国赤潮灾害防治的热点和重点之

    海洋渔业 2022年4期2022-09-22

  • 链状裸甲藻赤潮消亡过程及其与休眠包囊关系的初步研究
    上升,尤其是有毒甲藻赤潮有增多的趋势[2-3]。赤潮的发生是气象、水文、化学、物理和生物等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具体的发生机制仍未研究清楚[4-5]。链状裸甲藻(Gymnodinium catenatum)隶属于甲藻门裸甲藻属,属于广温广盐种,主要分布在西班牙、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同时也是我国常见的赤潮种之一,其包囊在我国沿海分布广泛[6-7]。链状裸甲藻可产生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fish Poisoning, PSP),严重危害水产

    海洋学报 2022年8期2022-08-17

  • 福建东山湾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分布研究
    州 516003甲藻是海洋浮游植物的重要组成, 而且有75%左右的有毒有害赤潮是由甲藻引起(Gómze, 2012)。许多甲藻在其生活史过程中能形成休眠孢囊, 孢囊加厚细胞壁, 并沉入海底成为海洋沉积物的一部分(Matsuoka et al, 2000)。沉积物中甲藻孢囊可以帮助种群度过恶劣环境, 而孢囊的萌发可为水体提供营养细胞, 被认为是赤潮发生的“种源”(Anderson et al, 2014)。虽然只有10%~20%的甲藻能形成休眠孢囊, 但许多

    热带海洋学报 2022年4期2022-08-08

  • 欢迎来到“藻类世界”
    助下才能进行哟。甲藻海洋的浮游生物除了硅藻就数甲藻数量多了。虽然甲藻的数量仅次于硅藻,但是甲藻的外貌可是非常有意思的。原甲藻长得像长枣,身上长有两条小鞭毛,可以不断地拍动。具尾鳍藻像一个壶底略尖的茶壶,身体上有无数根细小整齐的纤毛。多面体形状的多甲藻、角甲藻、梨甲藻,有时以个体形式在水中漂浮,有时以群体形式连接成串活动。身体近圆球形,看起来像一个透明的“榆钱”,不时地摆动着身上那一条小触手,晃晃悠悠地游来游去的是夜光藻……大型藻类藻类的世界是很大的,除了硅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22年6期2022-06-24

  • 浙江象山港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多样性与分布研究
    516081)甲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浮游植物类群,其种类和数量仅次于硅藻,也是有毒有害赤潮的重要原因种。许多甲藻在其生活史的某个阶段能形成体眠孢囊,当外部环境条件恶劣时,甲藻细胞壁增厚形成甲藻孢囊,并随其他碎屑物质沉入海底,当外部环境适宜时,甲藻重新以营养细胞的形式进入水体进行生命活动[1-2]。常见的近岸海域循环发生赤潮的物种许多为可形成孢囊的种类,沉积物中孢囊萌发亦成为翌年赤潮发生的种源。由于浮游植物有较厚的耐受性孢囊壁,在外部条件稳定的情况下存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22年3期2022-06-16

  • 海洋酸化与陆源DON对米氏凯伦藻和东海原甲藻生长的影响❋
    um)以及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donghaiense)等有害赤潮[11](东海海洋公报)。近年来,米氏凯伦藻和东海原甲藻赤潮经常在中国福建沿海地区大规模爆发,引起鱼类大量死亡,对海洋环境和渔业养殖造成巨大破坏[12-13]。研究表明,降雨导致的低盐度和高营养盐会使米氏凯伦藻细胞密度增加[14-15],东海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具有垂直迁移的能力[16],使它们能够更有利获得光能和营养盐从而成为优势藻种[17-18]。在河口和近海生态系统中,赤潮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5期2022-05-17

  • 2010—2020年宁德近岸海域赤潮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潮的种类共有3种甲藻和1种硅藻 ,其中发生次数、面积和持续天数最高的均为东海原甲藻 ,其次为米氏凯伦藻 , 最低为中肋骨条藻。④从空间分布上来看 , 福宁湾及其周边海域(A 区)赤潮次数和持续天数最长 , 三沙湾外海域(D 区)赤潮面积最大 , 三沙湾内海域(C 区)的赤潮种类最多。⑤米氏凯伦藻引发的有毒赤潮共4次 , 主要集中在霞浦近岸海域。适宜的温度、盐度、丰富的营养盐和良好的天气是米氏凯伦藻形成赤潮的前提条件。关键词:赤潮;时空分布;硅藻;甲藻;米氏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2年3期2022-04-15

  • 常用中文专著中浮游甲藻学名使用的若干问题
    e)的正规表达。甲藻是海洋浮游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甲藻学名的使用最早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王家楫、倪达书等学者借鉴国外的分类系统,对厦门海域的浮游甲藻开展研究[1]。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相继开展了多次海洋普查和海区性调查,许多科研工作者参与到甲藻的形态分类学研究中,先后发表了上百篇研究论文[6]。1979年,因编写《中国孢子植物志》的需要,《藻类名词及名称》[7]应运而生,这是我国第一部海洋藻类专有词汇和名

    海洋科学进展 2022年1期2022-02-19

  • 胶州湾表层沉积物甲藻孢囊的分布与环境因素的相关分析
    266071)甲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浮游植物类群,其种类和数量仅次于硅藻,也是近岸海域引发赤潮和贝毒素污染的重要微藻[1]。许多甲藻在遭遇不良环境条件时,以休眠体的形式保存在沉积物中,在适宜条件下,又能萌发成营养细胞释放到水体中,成为赤潮发生的“种源”,赤潮后期孢囊的形成也是赤潮消退的重要原因[2]。海洋中甲藻孢囊的形成和萌发受到海水温度、盐度和各种营养元素的影响[3],孢囊在沉积物中的分布还会受到水流、沉降速率以及沉积物粒度大小等的影响[4-5]。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21年4期2021-10-14

  • 基于现场调查和MODIS卫星遥感下东海原甲藻主导的混合甲藻赤潮生消规律研究
    规模较大的硅藻和甲藻赤潮[6-9]。而且,甲藻通常是有毒赤潮的“肇事者”,主要是某些甲藻暴发性增殖时产生的毒素,即使是不含毒素的甲藻赤潮,也会造成缺氧现象从而对浮游动物和鱼类具有致死性[2,10]。近年来东海混合甲藻赤潮每年都会发生,对沿海地区造成重大损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2000年5月舟山中街山海域发生的混合甲藻赤潮,最大面积达7 000 km2[11],而2005年5月发生的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donghaiense)和米氏凯伦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21年3期2021-08-17

  • 长江口甲藻孢囊与水体富营养化和厄尔尼诺指数关系研究
    据十分有限,对于甲藻赤潮历史的定量研究较难展开。甲藻孢囊是甲藻生活史中有性繁殖阶段的一种细胞形态,它对甲藻赤潮的发生、延续和消亡过程有着重要作用[6]。大多数甲藻孢囊具有抗性细胞壁,可以长期保存在底部的沉积物中,所以它作为一类重要的微化石,近几十年来被广泛地应用在沉积物生物地层学和古生态学的研究中,成为古海洋环境重建非常有效的生物指标[7−10]。通过对底部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垂直分布研究,可分析出特定海域甲藻孢囊数量及其组成的历史演变趋势,从而进一步分析气

    海洋学报 2021年2期2021-03-15

  • 会发光的植物
    藻类,它的名字叫甲藻甲藻最奇特的地方是,它的细胞里含有一种叫荧光素的物质。刺激或触碰它的时候,开关就打开了,荧光素开始发挥作用,‘荧光灯就会亮起来。风雨之夜,海浪把甲藻推送上岸,人或动物从海滩上走过,踩到甲藻甲藻立刻就会苏醒,开始发光。说起来,甲藻仿佛就是大海里长出来的为海洋环保做广告的荧光灯呀!”“哦,原来如此。”听了蒙克的讲解后,悠悠恍然大悟。从此,悠悠喜欢上了甲藻。从新几内亚岛旅行歸来,悠悠特地带回了一小瓶甲藻。一回到家,他就把甲藻撒在花园的小径

    第二课堂(小学版) 2021年12期2021-01-18

  • 寇氏隐甲藻生产DHA的研究进展
    合微藻——寇氏隐甲藻(Cryptheccodiniumcohnii)可积累较高比例的脂质(约为细胞干重的40%)和高质量的DHA,近年来备受关注[6-8],且因其产生的脂质中,其他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相对于DHA的含量来说非常少,故非常有利于后期DHA的纯化。但与许多其他微藻一样,脂质积累效率和生物量是阻碍其工业化生产的两个限制因素[9]。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已有多种方法被报道,包括诱变育种[10]、发酵条件的优化[11-12],寻找最适氮源等[

    应用化工 2020年12期2021-01-15

  • 光照和硝酸盐浓度对东海原甲藻和三角褐指藻释放挥发性卤代烃的影响
    的现场调查,指出甲藻不是高浓度CHCl3、CH2Br2和CHBr3的主要贡献者。国际上许多学者开展了关于三角褐指藻释放VHCs 的研究,发现三角褐指藻能够产生CH3I、CH3Br 和CH3Cl 等多种VHCs[8],然而有关环境因素(特别是光照强度和硝酸盐浓度)影响其VHCs 释放过程的研究还很缺乏。近年来,人类活动增加了海洋中营养盐的含量,我国近岸海域赤潮的发生频率、波及范围以及危害程度也呈上升趋势。东海原甲藻作为我国最为高发的赤潮藻种,已经成为该领域研

    海洋学报 2020年12期2021-01-15

  • 湄洲湾海域甲藻孢囊的时空分布初步调查
    17 年的链状裸甲藻(Gymnodinium catenatum)赤潮给当地的养殖业造成严重破坏[1]。甲藻孢囊是甲藻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的一种休眠体,当外界环境合适时,孢囊即会萌发,为赤潮的暴发提供“种源”[2]。大多数甲藻孢囊具有孢粉质壁,能长期保存在沉积物中,可以较好地反映甲藻种群的发展历史[3]。一些甲藻能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孢囊:休眠孢囊和暂时性孢囊。休眠孢囊是指经有性生殖而形成的二倍体休眠合子,在适宜环境下可萌发成游动细胞,但需度过一段时间的强制性休

    海洋学报 2020年8期2020-09-04

  • 不同状态浒苔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影响
    ,其中包含链状裸甲藻(Gymnodinium catenatum)和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等多种甲藻[10]。作为典型的赤潮微藻之一,东海原甲藻在我国海域已经盛行多年。与其他赤潮微藻相比,东海原甲藻生长速率较高,具有垂直迁移能力,在低营养盐环境下对有机态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竞争吸收能力,进而形成东海原甲藻赤潮[11-14]。该赤潮具有生物量高、持续时间长、覆盖面积广的特点,直接影响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而对生态系统造成

    海洋学报 2020年8期2020-09-04

  • 中肋骨条藻-裸甲藻-双毛纺锤水蚤营养传递的级联效应
    作用[5-6]。甲藻是微型浮游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营混合营养方式, 通过多种策略摄食不同类型和不同粒级大小的生物, 在浮游生物网的营养传递和生物泵过程中发挥着多重角色的作用[7-9]。甲藻对食物的摄食选择不仅跟种类有关, 还跟大小有关, 摄食者与食物的大小比例大约是0.4∶1到7∶1之间[10]。裸甲藻(Gymnodinium sp.)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都是我国黄渤海浮游植物典型的代表物种[11-12], 经常是形成

    海洋科学 2020年5期2020-06-03

  • NH4-N氮源下海洋酸化对东海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生长的影响❋
    [13]。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donghaiense)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mikimotoi)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HABs的主要优势藻种且二者存在演替现象[14-15]。近年来,东海原甲藻是中国东海海域大规模HABs的主要种类,常见于浙江沿岸和长江口的表层和次表层水域[16-19]。米氏凯伦藻是一种在全球广泛分布的甲藻,它常在太平洋沿岸[20-25]、大西洋[26-28]和印度洋[29]以及中国东海发生形成HABs。米氏凯伦藻是一种典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5期2020-04-24

  • 利玛原甲藻PL11共附生菌多样性研究
    200090)原甲藻(Prorocentrum)是导致赤潮的重要生物之一,其代表产物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及其结构类似物鳍藻毒素-1(dinophysistoxin-1,DTX-1)是腹泻性贝类毒素(diarrhe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的主要组分。腹泻性贝类毒素引起的中毒事件具有全球性,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欧洲、亚洲、北美洲、南非等地都曾有报道[1],DSP不仅会危害海洋生态平衡,还会通过海洋食物

    海洋渔业 2020年1期2020-03-26

  • 2018年春季福建近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
    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双相赤潮变为东海原甲藻单一赤潮, 赤潮数量级106~ 107cells/L;赤潮附近海域的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较低;表中层细胞丰度变化差异大,底层丰度变化差异小。浮游植物优势种群由硅藻为主向甲藻为主演替。有害赤潮; 赤潮原因种; 生物多样性; 演替中国首次文件记载的有害赤潮是1933年浙江沿海发生的夜光藻和中肋骨条藻赤潮[1]。近几十年统计显示浙江和福建近海发生的有害赤潮频率最高,面积最大[2-4]。东海赤潮的发生存在季节性变化,中肋骨条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20年2期2020-03-17

  • 液液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海水中的短裸甲藻毒素
    16021)短裸甲藻毒素(Brevetoxin,BTX)是由反式聚合醚环构成的亲脂性藻类毒素,也称神经性贝类毒素,主要由短裸甲藻及裸甲藻属部分藻类产生的赤潮藻毒素[1-3]。短裸甲藻毒素不仅污染海洋水体环境,还会造成海洋鱼类死亡,从而带来严重的海洋经济损失[4-5]。此外,短裸甲藻毒素亦能雾化在波浪形成的气溶胶中,人接触或吸入后会刺激皮肤,甚至引起膜炎、鼻漏、支气管收缩等呼吸系统症状[6-11]。目前,国内外尚未有海水中短裸甲藻毒素的限量标准及相关规定。美

    分析测试学报 2019年12期2020-01-08

  • 甲藻和微囊藻竞争利用不同形态磷增殖研究
    佘晨兴,廖福萍多甲藻和微囊藻竞争利用不同形态磷增殖研究肖宇梅1,陈杨锋1,苏玉萍1,2*,张立香1,佘晨兴1,廖福萍1(1.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2.福建省湖库流域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350007)为了探究不同藻竞争利用不同形态磷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影响,分别以楯形多甲藻不等变种()和铜绿微囊藻()进行PM4A板多磷源单培养实验,并向原位水样添加其两藻种进行5’-单磷酸腺苷(5’-AMP)和磷酸氢二钾(K2HP

    中国环境科学 2019年11期2019-11-28

  • 养只恐龙当宠物
    光。这种食物就是甲藻甲藻是一種单细胞生物,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发光。我们经常听说的荧光海滩,就是这种会发光的甲藻造成的。2018年,广西涠(wei)洲岛就出现了一幅神秘的美景:夜晚踏着浪花走过水面,脚下蓝光闪烁,好似漫步在星河之上。带来这一奇观的甲藻实在太小了,我们难以用肉眼分辨,只有用显微镜一窥其真面目。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甲藻能将海水“染”成荧光蓝,它本身的颜色却不是这样的。这种生物需要成群聚集在一起才会带来!颜色变化,至于单个甲藻具体呈现什么颜色,目前科

    学与玩 2019年8期2019-10-29

  • 海洋甲藻包囊及沿革
    300457)甲藻是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1],在浮游植物中占据非常重要地位,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具有重大贡献[2].在遇到不良环境时,有些甲藻会失去鞭毛形成不动的休眠细胞——甲藻包囊沉入海底[3].甲藻包囊有孢粉质壁[4],对外界环境的干扰有一定的抵抗力[5],可以长达数年甚至更长时间在沉积物中保持活性[6].目前世界上大约发现2 000 种甲藻,其中有200 多种可以形成相应的包囊[7],包囊在周围环境相对适宜时会重新萌发进入上层水体[8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19年5期2019-10-23

  • 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利用有机磷增殖研究
    发赤潮的种类中以甲藻门为优势种的有27种,次之以硅藻门为优势种的有20种,其他如金藻门、蓝藻门、黄藻门等,共60种[1]。东海近海海域已成为我国赤潮高发区之一,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donghaiense)也已成为该海域赤潮的优势种[2]之一。相关数据显示,2001—2013年东海原甲藻赤潮在我国每年均有爆发,其中2013年作为第一优势种引发赤潮多达16次[1]。东海原甲藻属于甲藻纲,原甲藻目,原甲藻科,原甲藻属,主要在东海长江口、浙江近海至

    渔业研究 2019年4期2019-08-26

  • 鲢鱼卵甲藻病和指环虫病并发症诊治
    鲢鱼发病几率。卵甲藻病和指环虫病是现阶段与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两种病症,一经发病会造成大面积死亡。因此,对鲢鱼卵甲藻病和指环虫病并发征诊治研究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1发病情况与临床确诊2018年10月21日,在我国山东省济宁市某镇中的养殖鲢鱼养殖户发生大面积死亡。整个养殖场中一共包含6个鱼塘占地面积约为65亩,鲢鱼养殖设计水深为2m,实际水深为1.8m。养殖主要品种为2~3千克的鲢鱼,为了保证水塘生态系统的稳定以及鲢鱼可以有足够的养料,所以水塘中还会有草鱼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16期2019-07-01

  • 基于现场调查和GOCI 卫星遥感下东海原甲藻赤潮生消特征
    在该地区,东海原甲藻是自2000 年以来形成有害赤潮的主要甲藻之一[15-17]。东海原甲藻代谢产物中没有已知确定的毒素,但东海原甲藻占优势的赤潮对浮游动物和鱼类具有致死性[17-19]。近年来东海原甲藻赤潮每年都会发生,对沿海地区造成重大损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2000 年5 月舟山中街山海域发生的东海原甲藻赤潮,最大范围达7 000 km2[20],2004 年5 月初发生的东海原甲藻赤潮面积达到了1 万km2,而2005 年5 月发生的东海原甲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6期2019-06-17

  • 疑似甲藻水华监测及应急管理探究
    生活的日益扩大,甲藻水华问题成为影响水库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当前,水库甲藻水华监测技术、标准日益成熟,监测数据的精准度,为水库甲藻水华的科学评价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基于水库疑似甲藻水华监测的数据分析,就如何实现甲藻水华应急管理,做了如下具体阐述。1 科学监测,有效预判甲藻水华爆发在甲藻水华爆发监测中,主要包含常规监测和应急预警监测,需要基于实际需求,合理开展监测工作,为甲藻水华爆发的科学防治,提供可靠的监测数据。1.1 常规监测水库甲藻水华的发生,很大原因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年10期2019-01-21

  • 有机磷培养下水体浮游植物竞争与群落结构演替
    研究表明,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donghaiense)能利用溶解性有机磷使其在无机磷酸盐耗尽时能够在群落结构中占据优势地位[12];Hessen等人的研究表明,不同磷浓度以及温度高低会影响绿藻门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reinhardtii)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RNA表达水平以及其细胞的生物量[20];Lin等人分析了磷营养状况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对浮游植物对磷吸收的物理和化学限制以及分子机制进行探讨,说明了水华期间溶解性有机磷在浮

    生态学报 2018年16期2018-09-28

  • 不同光照条件下米氏凯伦藻和东海原甲藻生长的温度生态幅
    toi)和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donghaiense)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赤潮的主要优势种。海水温度对海洋浮游植物生物生长状况影响机制的研究关注已久,如Talling针对水温的季节性变化对某些藻类生长率的影响做了分析概括[3];Yentsch 和Lee根据不同藻种的温度响应机制,对藻种最大生长率作了归纳整理[4];Goldman 和Carpenter分析了温度对种群生长的动态影响机制[5],Eppley依据多个藻种的实验培养数据,建立了浮游植

    生态学报 2018年14期2018-08-29

  • 北黄海慢原甲藻形态结构与腹泻性贝类毒素组成
    发现海洋底栖性原甲藻(Prorocentrum)是大田软海绵酸的主要来源,海洋底栖性原甲藻主要有利马原甲藻(P.lima)[2]、凹形原甲藻(P.concavum)[3]、P.hoffmannianum[4]、P.maculosum[5]、P.belizaanum[6]和慢原甲藻(P.rhathymum)[7-8]等。海洋底栖性原甲藻大都具有毒性,这也是每当发现底栖原甲藻类新种时,便被标识为 “潜在有毒种”的原因[9]。原甲藻的传统分类和鉴定主要以细胞形状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8年3期2018-06-28

  • 冬棚养虾进入最关键时期,水质调理十分重要!一文为你讲解4类水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性不如常见的硅藻甲藻赤潮那么厉害,危害也没那么严重,所以遇到之后只要发现及时,都还来得及处理,一般大剂量连续泼洒芽孢菌和乳酸菌来分解即可。3 硅藻水硅藻是水产养殖公认的优良藻类。多生长在矿物质(尤其是硅元素)含量较高、池水搅动剧烈、光照充足的池塘或水域。绝大多数硅 藻水呈棕黄色或棕褐色或红褐色,也有一些初生期的硅藻水呈现黄绿色。硅藻水多是表层偏清淡,中下层较浓稠,风浪大、水体搅动大或增氧搅水厉害时水色会在中午下午时渐渐变浓。硅藻分布于几乎所有的水体;营养丰

    当代水产 2018年11期2018-03-29

  • 盐碱水池塘防治裸甲藻危害实例
    061000)裸甲藻属于甲藻纲,裸甲藻科,单细胞,球形、椭圆形或卵形,背腹扁平。由于裸甲藻喜高pH值、高温、高光照强度及静水环境,所以在夏季盐碱水质的水体中常有大量繁殖,且易形成红褐色水华,对养殖水生动物造成严重危害。笔者从事水产病防工作多年来,利用微生态制剂调控防治裸甲藻危害取得良好的效果,下面介绍一例典型的裸甲藻调控防治实例仅供参考。1 诊治案例1.1 基本情况1.1.1 时间与地点 2017年7月12日上午,天气晴朗,笔者接诊一例疑似裸甲藻危害的病例

    河北渔业 2018年8期2018-01-17

  • 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分布*
    州湾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分布*李 影1,2汤亚楠1,2沈萍萍1①顾海峰3谭烨辉1(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301; 2.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3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厦门 361005)为了解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分布特征, 于2015年7月采集胶州湾12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进行甲藻孢囊分析, 共鉴定甲藻孢囊37种(分属5个类群)和2种未定种, 包括自养型20种和异养型17种,

    海洋与湖沼 2017年4期2017-12-14

  •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拟多甲藻(Peridiniopsis)水华对环境中磷的响应机制
    库香溪河库湾拟多甲藻(Peridiniopsis)水华对环境中磷的响应机制吴兴华1,李 翀1,陈 磊1,赵 荧1,王 浩2(1: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北京 100038)(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8)于2015年春季拟多甲藻水华暴发期在香溪河支流高岚河、南阳河与干流设置9个采样点,探讨浮游植物种群与水体总磷浓度等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同时,分离纯化拟多甲藻后,设置5个不同磷浓度(0、0.005、0.020、0.100、0.600 mg/L)

    湖泊科学 2017年5期2017-09-08

  • 广西涠洲岛底栖蛎甲藻(Ostreopsis sp.)的产毒特性研究
    广西涠洲岛底栖蛎甲藻(Ostreopsis sp.)的产毒特性研究郑季平1,李群1,吕颂辉1*,岑竞仪1*,李爱峰2,邱江兵21. 暨南大学赤潮与海洋生物学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632;2.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蛎甲藻属(Ostreopsis Schmidt)部分种类可以产生剧毒的海葵毒素(Palytoxins,PLTXs),对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而国内迄今尚无关于蛎甲藻毒性的研究报道,因此对采自广

    生态环境学报 2017年4期2017-06-15

  • 有害甲藻孢囊的分类鉴定研究进展
    10300有害甲藻孢囊的分类鉴定研究进展高养春1, 董燕红2, 李海涛2, 战爱斌1*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 100085;2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广东 广州 510300有害甲藻孢囊主要是指能产生毒素和(或)能引起有害藻华发生并对水生态系统产生各种危害效应的甲藻孢囊。我国沿海共记录了10属18种,占全球有害甲藻孢囊的3/4。这些有害甲藻孢囊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会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有害甲藻

    生物安全学报 2016年4期2016-12-07

  • 桂山岛海域甲藻孢囊的分布与浮游植物休眠体萌发研究
    朝晖桂山岛海域甲藻孢囊的分布与浮游植物休眠体萌发研究康 伟1, 3, 王朝晖2, 3(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 200090; 2. 暨南大学, 广东广州 510632; 3. 水体富营养化与赤潮防治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暨南大学); 广东广州 510632)为了了解珠江口桂山岛海域甲藻孢囊的分布及浮游植物休眠体的萌发状况, 以揭示赤潮发生潜势, 于2009年1月采集了珠江口桂山岛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 对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种类和数

    海洋科学 2016年7期2016-10-20

  • 2014年夏季南麂列岛海域甲藻孢囊的分布研究
    夏季南麂列岛海域甲藻孢囊的分布研究林顺利1,2,水柏年1,尤胜炮2,雷友万2,付声景2,吴春金2(1.浙江海洋学院水产学院,浙江舟山316022;2.国家海洋局温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浙江温州325013)2014年8月对南麂列岛海域的甲藻孢囊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检出18种甲藻孢囊(属于4大类),优势种为自养型膝沟藻类的墨西哥易碎藻孢囊、钙质类的椎状斯氏藻孢囊和相似亚历山大藻。甲藻孢囊总丰度在5~33 cysts/mL之间,平均值为其12.75 cysts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期2016-09-26

  • 通过虫黄藻基因组解读甲藻基因表达和珊瑚共生的分子机制
    虫黄藻基因组解读甲藻基因表达和珊瑚共生的分子机制甲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之一,其中虫黄藻( Symbiodinium)是珊瑚礁中必不可少的共生藻.珊瑚礁丰富的生态系统全部依赖于共生甲藻经光合固碳作用贡献的初级生产力.甲藻在细胞生物学、进化和基因组学上都拥有非常“不寻常”的特性,它虽是单细胞生物,却拥有巨大且差异悬殊的基因组( 11亿~2 450亿个碱基对),相当于人类单倍体基因组的1~80倍[1].“千人计划”林森杰教授长期从事甲藻生理生态的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4-12

  • 不同营养盐水平对东海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生长的影响
    养盐水平对东海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生长的影响沈盎绿1,2,李道季2(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0;2.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62)为了阐明营养盐水平下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的生长特性,研究了不同营养盐总体浓度和磷限制对两种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营养盐水平对东海

    海洋渔业 2016年4期2016-03-04

  • 三种甲藻对阳光紫外辐射响应机制的种间差异
    仪 吕颂辉三种甲藻对阳光紫外辐射响应机制的种间差异金文育1关万春1李 平2岑竞仪3吕颂辉3(1. 温州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海洋生物技术系, 温州 325035; 2. 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 汕头 515063; 3. 暨南大学赤潮与水环境研究中心, 广东 510632)东海原甲藻; 海洋原甲藻; 米氏凯伦藻; 阳光紫外辐射; 光化学效率; 紫外吸收物质从发现南极臭氧空洞以来, 光生物学的研究领域便出现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即研究阳光紫外辐射(Ultr

    水生生物学报 2015年2期2015-11-29

  • 基于支持向量机分类的嘉陵江草街水库甲藻水华预警*
    的嘉陵江草街水库甲藻水华预警*刘朔孺1,2,杨 敏1,张方辉1,张 晟1**(1: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 401147)(2: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重庆 400045)嘉陵江草街水库自建成后2011-2013年连续3年发生甲藻水华现象,给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带来影响.根据2011年5月至2013年7月草街水库大坝上、下游8个断面的逐月调查数据,利用支持向量机在处理小样本问题、非线性分类问题和泛化推广方面的优势,构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分类的草街

    湖泊科学 2015年1期2015-05-06

  • 海洋寄生性甲藻 ——阿米巴藻Amoebophrya spp.的研究进展
    71)海洋寄生性甲藻 ——阿米巴藻Amoebophrya spp.的研究进展李才文1(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71)寄生性甲藻阿米巴藻Amoebophrya是一类广泛寄生于纤毛虫类、放射虫类、甲藻类等海水浮游生物的原生生物,在北大西洋、北太平洋和地中海等营养盐丰富、宿主密度较高的河口和近海水环境中普遍存在,是海洋浮游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寄生性甲藻能够特异性感染海洋浮游甲藻,在有害藻华(harmful a

    海洋学报 2014年6期2014-06-01

  • 浒苔干粉末提取物对东海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的克生作用
    取物。并以东海原甲藻及中肋骨条藻为实验对象,用不同溶剂的浒苔提取物,在不同浓度的添加情况下,分别研究对这两种赤潮藻生长的克生作用。通过在不同条件下对这两种常见赤潮藻生长克生作用的分析,为浒苔藻体内克生物质的分离、鉴定以及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基础。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1.1.1 浒苔实验所用的浒苔均采自青岛沿海,浒苔采集后除去杂藻,用经醋酸纤维滤膜(孔径0.45μm)过滤后的灭菌(120℃,20 min)海水反复清洗,以除去藻体中泥沙及其它杂物。将其

    生态学报 2013年23期2013-12-20

  • 东海原甲藻对尿素的吸收动力学与利用特性
    5-6].东海原甲藻是近年引发中国沿海频繁赤潮的原因种之一[7],严重危害了渔业生产、公众健康和近海环境[8-10].研究显示,发生赤潮的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营养盐含量很高[11].然而,迄今为止,DON在东海原甲藻赤潮生长、消亡过程中的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比较了东海原甲藻对尿素和无机氮源的吸收动力学和生长特性,以期为阐明赤潮藻对重要DON组分的利用策略提供基础数据.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试验藻种为中国沿海典型赤潮藻东海原甲藻(Pro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2年5期2012-11-26

  • 温度、盐度和光照对一株有毒利玛原甲藻生长的影响研究
    hysis)和原甲藻属(Prorocentrum)中的一些藻种能够产生 DSP毒素,如Dinophysis fortii,D. acuminata,D. acuta,D.norvegica,D. mitra,D. rotundata,D. tripos,D. caudata, D. hastate, D. sacculus和Prorocentrum lima、P.concavum、P. redfieldi等[4,8-9]。但鳍藻属中藻种的培养非常困难[4,

    海洋科学 2012年12期2012-10-13

  • 北黄海中部及四十里湾海域甲藻孢囊种类多样性研究
    部及四十里湾海域甲藻孢囊种类多样性研究邵红兵1,2,石雅君1,刘东艳1(1.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和山东省海岸带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山东 烟台 264003;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从2008年至2011年,采集了北黄海和烟台四十里湾海域共49个站点的表层沉积物的样品,并对沉积物中的甲藻孢囊进行鉴定。研究发现41种孢囊,隶属于16属:其中,原多甲藻(Protoperidinium sp.)孢囊Brigantedinium

    海洋通报 2012年5期2012-09-11

  • 九龙江北溪拟多甲藻水华防治与应急处置
    江北溪等连续发生甲藻水华。甲藻水华的发生,对当地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者曾对九龙江北溪甲藻水华与污染指标的相关性、龙岩市龙潭湖甲藻水华成因和应急处置进行研究,对甲藻赤潮和水华应急处置技术的进展进行评述[1~4]。但是2011年8月北溪干流仍发生甲藻水华,所以深入开展甲藻水华的应急处置研究、开展拟多甲藻水华防治和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九龙江北溪流域概况九龙江北溪发源于玳瑁山脉,上游称雁石溪,在新罗区的苏坂与万安溪汇合后,至漳平市的

    中国环境管理 2012年1期2012-08-15

  • 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分布特征
    黄海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分布特征石雅君1,2,刘东艳1,邵红兵1,邸宝平1,董志军1,王玉珏1(1.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和山东省海岸带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山东 烟台 264003;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2009年和2010年采集北黄海15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甲藻孢囊分析,共鉴定出甲藻孢囊28种(隶属13个属)和2种未定种,优势种为膝沟藻(Gonyaulaxspp.)、塔马/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

    海洋通报 2011年3期2011-12-28

  • 东海原甲藻吸收光谱特性分析
    8057)东海原甲藻吸收光谱特性分析周虹丽1,朱建华1,杨安安1,简伟军2,林少君2(1.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天津300112;2.深圳市海岸与大气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 深圳 518057)以东海原甲藻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和室外的一系列培养实验,通过对不同生长时期其光吸收特性的变化和不同光强对其光吸收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东海原甲藻光吸收特性研究及其爆发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在培养的不同时期东海原甲藻光吸收特性差异明显,在不同光强条件下,当遮光率为77.7%

    海洋技术学报 2011年1期2011-09-24

  • 甲藻赤潮和水华应急处置技术的进展
    50003)海洋甲藻为世界性的种,广泛分布于沿海、河口和大洋海域,近年来多次引发大面积赤潮,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在我国最近几年才发现淡水甲藻水华,如2001年和2006年四川省茂县白石海子的网甲藻,2003年云南省漫湾水库落底河的挨尔多甲藻,2004-2005年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童庄河、青干河和高岚河的拟多甲藻,2005年武汉市东湖的拟多甲藻,2005年广东省黄龙带水库的二角多甲藻,2006年湖北姊归香溪河高阳镇河段的波兰多甲藻,2007-2008年

    中国环境管理 2011年1期2011-08-15

  • 光照及营养盐对3种赤潮甲藻吞噬营养行为的影响
    全依赖光合自养的甲藻被证实具有吞噬功能而成为混合营养生物[1-2]。吞噬营养可能是甲藻一项重要的生理生态适应策略,有利于甲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保持营养竞争优势,尤其是在藻类受到光强或营养盐限制无法光合自养时,吞噬营养可作为获取有机碳或主要限制性营养盐的补充途径[3-5]。混合营养策略在甲藻赤潮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开展赤潮甲藻吞噬营养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赤潮甲藻的营养竞争策略机制,解释某些甲藻赤潮在低营养盐浓度下爆发和长时间维持的机制

    海洋科学 2011年4期2011-03-14

  •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拟多甲藻的昼夜垂直迁移特性
    库香溪河库湾拟多甲藻的昼夜垂直迁移特性杨正健,刘德富*,易仲强,马 骏,杨 霞,纪道斌三峡大学土木水电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2008年 4月 3日 08:00—4日 08:00在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 5个监测点对拟多甲藻 (Peridiniopsis sp.)进行了 24 h连续监测,以研究拟多甲藻的昼夜垂直迁移特性,并解释拟多甲藻水华表层水体表观颜色昼夜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拟多甲藻在12 m水深以上水柱中存在明显的周期性昼夜垂直迁移特性,00:00

    环境科学研究 2010年1期2010-12-12

  • 两种甲藻和两种硅藻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
    66071)两种甲藻和两种硅藻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刘梦坛1,2, 李超伦1,3, 孙 松1,3(1. 中国科学院 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266071; 2. 中国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3. 山东胶州湾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山东 青岛266071)研究了4种海洋微藻的脂肪酸组成。研究结果显示, 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和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

    海洋科学 2010年10期201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