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

  • 叙事策略与文学效果 ——重读鲁迅的《阿Q 正传》
    译序言鲁迅的《阿Q 正传》于1921 年12 月至次年2月在北京的《晨报副刊》连载后,得到了读者的热烈响应,随后翻译成各国语言,成为举世瞩目的作品。众所周知,主人公阿Q 的人物形象体现了以“精神胜利法”为象征的中国国民性,围绕阿Q 想要参与“革命”的事件存在多种见解,因此如何解读阿Q 的人物形象非常重要,或许可说是一个贯穿现代中国思想史的问题。自《阿Q 正传》发表以来,阿Q 的人物形象在中国主要被解读为体现“精神胜利法”国民劣根性的典型。当然,正如钱杏邨

    华文文学 2023年6期2024-01-25

  • 语言与物质:阿Q的生活世界
    ,研究者们大都视阿Q为某种性质的载体。然而,无论其得出的结论是国民性还是革命性,研究者们都共享了一个相类似的研究框架——讨论一部作品或者一个人物,必须回答“是什么”与“为什么”两个难题。他们认为语言表达的最重要的功能便是生产与传递某种确切的意义,小说写作也不例外。研究者的工作就是从繁复而多变的小说文本中,梳理出一个清晰稳定的意义或者性质来。本文认为,鲁迅写作阿Q的目的,不在于生产与传递某种确定的意义与性质,而是展示出一个独特的生活世界(life-world

    文艺理论研究 2023年4期2023-12-11

  • 阿Q正传》(节选)
    阿Q近来用度窘,大约略略有些不平;加以午间喝了两碗空肚酒,愈加醉得快,一面想一面走,便又飘飘然起来。不知怎么一来,忽而似乎革命党便是自己,未庄人却都是他的俘虏了。他得意之余,禁不住大声的嚷道:“造反了!造反了!”(阿Q已经产生了幻想,感觉自己就是革命党,未庄人都是他的俘虏了。这说明他平时总是被人瞧不起,受别人欺压,希望自己也能扬眉吐气地生活,能趾高气扬地使唤他人,让别人害怕并尊重自己。)未庄人都用了惊惧的眼光对他看。这一种可怜的眼光,是阿Q从来没有见过的,

    东方少年·阅读与作文 2023年6期2023-07-10

  • 阿Q心里是怎么想的?
    王德侠阿Q这个人物形象可谓是深入人心,甚至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都常常会用“阿Q”或“阿Q精神”指代某人或某人的想法,而被指代的人通常也会心照不宣。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当一个社会的很多人对同样的一个人物形象产生共同的认知的时候,那么这个人物形象显然也就具有了经典的一面。在日常的运用过程中,阿Q精神及其意义的解释权,其实在于作品本身,又或者在于运用这一人物形象去描述他人的人。客观上,这也是人物形象的意义所在。众所周知,鲁迅先生在诸多作品中之所以能够创作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2年7期2022-05-30

  • 鲁迅《阿Q正传》中阿Q的形象
    窦晓青《阿Q正传》创作于1921年,是鲁迅先生创作的唯一一篇中篇小说。小说共分为九个章节,故事背景是清朝末年至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农村,小说的主人公是阿Q。透过阿Q,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封建主义腐朽思想对中国人的负面影响。鲁迅笔下的阿Q,其个性主要体现在精神胜利法方面,阿Q在生活中经常自我安慰,自我欺骗,欺软怕硬且精神麻木。阿Q之所以形成这种个性,与当时的历史、时代以及其个人生活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阿Q的形象具有十分鲜明的社会和现实意义。一、阿Q的性格心理

    鸭绿江 2022年4期2022-04-13

  • 浅谈《阿Q正传》中吴妈的三重身份
    张小筱在《阿Q正传》中,吴妈是一个小人物。她和主人公阿Q一样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按理说,作为赵府的奴才,吴妈也是被剥削、被压迫的人,应该会感到委屈和不公。然而,她对自己的“奴才命”感到很满意,张口闭口都是赵府的事,宛如赵府的主人。在吴妈的心里,赵府就是她的整个世界。她和阿Q明明没有什么不同,却努力想要和阿Q划清界限。那么,她在小说中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接下来,笔者就简要谈谈吴妈的三重身份。一、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吴妈作为封建社会的一员,自然也深受封建思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2年1期2022-03-07

  • 试析《阿Q正传》中阿Q的性格特点
    家、思想家。在《阿Q正传》中,鲁迅先生以贫穷落后的乡村为背景,塑造了一个贫穷、卑微、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雇农的形象。阿Q无名无姓,长期寄居在未庄的土谷祠中,靠给人打零工来维持生计。他处处遭受欺凌,在与人发生争执时常常落于下风。面对残酷的现实,他只能靠“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在强势的人面前,他自轻自贱,唾面自辱;在弱势的人面前,他又极度傲慢,近乎狂妄。他顽固守旧,恪守封建礼制,有时又显得十分可笑。本文就分析一下阿Q的性格特征。一、狂妄自大阿Q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2年11期2022-03-05

  • 革命与“启蒙主义” ——鲁迅《阿Q正传》释读
    国华结构与叙述《阿Q正传》最早在《晨报》副刊上连载时,第一章发表在“开心话”栏目上,第二章即改在“新文艺”栏目发表,直至结束。从叙述上来说,叙述者“我”刚出场的时候离小说人物阿Q很远,第一章甚至表露出与赵秀才的朋友关系,但其后叙述者并未表现出对赵秀才的同情,反而随着阿Q“从中兴到末路”经历的展开,表现出对阿Q的同情,最终甚至进入阿Q的内视角,与阿Q共同感受人群的眼睛“在那里咬他的灵魂”。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由远而近,使得小说在风格

    社会观察 2021年7期2021-11-15

  • 阿Q新传之老板篇
    邹胜添虽然还是《阿Q正传》里的土谷祠与未庄,还是王胡和小D,不过,内容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王胡和小D成了公司老板,阿Q雇了吴妈和小尼姑开起了洗发水工厂。文章保持了原作的语言风格和思想内涵,又充满着独特的想象魅力与时代气息。这篇想象作文之所以能够写得如此妙趣横生,得益于作者对原作的准确把握。如“没跑上几步,便被什么东西绊了个跟头”、“将你们抓去砍头,嚓,嚓”等句子,将阿Q在新时代却不改旧习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嘭嘭嘭”,土谷祠的门被拍得山响,外面有人大声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2021年3期2021-05-10

  • 舌尖上的未庄
    王俊良阿Q进城发财的消息,在未庄不胫而走。那天,阿Q在未庄酒店,一改先前的模样。他走近柜台,从腰间抻出一张百元大钞,往柜台一丢,说“现钱,打酒来”!穿一身略显皱巴的新西装,腰间挂了一个鼓鼓的钱袋。小D刚喝下一碗黄酒,嘴里正咂摸茴香豆的余韵。陡然被一个熟悉的声音唤醒,支愣着耳朵道,Q哥?回,回咧!蹲在墙根打盹的王胡,激灵一下睁大了眼。三步并作两步,奔过去拽住阿Q的手。学着电视里的干部模样,攥住阿Q的手,抖个不停。嘴里还颠三倒四地骂,阿Q,你个狗东西,这几年去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1年1期2021-04-19

  • 阿Q的另一重心理世界 ——“理想化形象”的自我建构
    ,人们就十分熟悉阿Q 及精神胜利法,且总是将阿Q 与精神胜利法联系起来。但是在学术界的探讨中,总是将阿Q 的心理防卫当作被动式的,包括自我欺骗、忘却等,而忽略了阿Q 心理防卫中主动建构的部分,即使有所涉略也是极其笼统的。因此,该文将从阿Q 主动建构心理防卫的部分分析探讨阿Q 自我建构的“理想化形象”。1 “理想化形象”建构的心理基础1.1 心理防御机制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概念里包含了心理防卫机制,主要是人为躲避心理和精神上的痛苦而进行的心理调整,在当中,弗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34期2021-03-07

  • 阿Q岂止在底层
    先生创作的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杰作。他所塑造的阿Q这一典型形象,揭露了中华民族传统中的种种病态,如“精神胜利法”等等。对阿Q式的人物,鲁迅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立场。 然而,阿Q这个形象,只是底层国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那些群体吗?其他高高在上、锦衣玉食的社会群体呢? 鲁迅的好友许寿裳先生在《鲁迅与民族性研究》一文中说:“阿Q的劣性,仿佛就代表国民性的若干面,俱足以使人反省,鲁迅对于阿Q的劣性如‘精神胜利法’

    杂文月刊 2021年12期2021-01-06

  • 阿Q对待生命的态度——论《阿Q正传》中阿Q的生存形象
    ,由他创造出来的阿Q“获得”了一种荒诞的方法以获得短暂的幸福与快乐,苦中作乐,便是“精神胜利法”,是一种说服自己的胜利,是一种自我暗示性的胜利,是除了自己之外全失败的胜利,反之在别人看来,是除了他失败,大家都胜利的“胜利”,但阿Q总是胜利的,没人能夺走他的胜利。二、“怒其不争”与“不许争”一提到阿Q,我们脑海中浮现的立马是那个破衣烂衫、头顶生疮、脚下流脓、自轻自贱、自慰自欺、畏强凌弱的形象,他是个小人物,是个微不足道又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小人物。哀其不幸好理解

    名作欣赏 2020年21期2020-09-27

  • 阿Q不止在底层
    鲁迅先生创作的《阿Q正传》,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他所塑造的阿Q典型形象,暴露了中国民族传统中的种种病态,如“精神胜利法”等等。对阿Q式的人物,鲁迅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立场。然而,阿Q这个形象,只是底层国民中的部分代表,是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那些群体。他们“由于卑怯性,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于是便寻求自我安慰,学会了以苦作乐。而其他的社会群体呢?鲁迅的好友许寿裳先生在《鲁迅与民族性研究》一文中说:“阿Q的劣性,仿佛就代表国民性的

    清风 2020年3期2020-09-10

  • 阿Q正传》三题
    了等级的。比如在阿Q眼中,王胡就是比他更低一等的奴隶。看到王胡在墙根下晒太阳、捉虱子,阿Q便并排坐下去,“倘是别的闲人们,阿Q本不敢大意坐下去。但这王胡旁边,他有什么怕呢!老实说:他肯坐下去,简直还是抬举他”;至于小D,在阿Q眼中则连王胡还不如,“我手执钢鞭将你打”。都是奴隶啊,本应联合起来同仇敌忾啊,相煎何太急啊!然赵太爷、钱太爷就绝不会这么看,奴隶的世界才好统治。奴隶的世界为什么好统治?就是因为奴隶之间也被分出三六九等。这里就涉及中国传统社会的统治术,

    读书文摘 2020年8期2020-08-23

  • 阿Q和老A
    杨超阿Q和老A嘛,就是鄙人与同桌啦!你会不会觉得这两个名字很怪呢?不用纳闷儿,因为我们俩就是俩超级大“怪”人,闻名程度可以和美国巡航导弹相媲美,但我们的心眼可比那导弹好多了。提起“阿Q”和“老A”这两个现在已红遍全校的名字,还有点来历呢!“阿Q”?是不是想起了鲁迅笔下的那位整日吊儿郎当的小人物?他的作风和我简直一模一样,我在看《阿Q正传》时还怀疑过鲁迅在写之前是不是看过我的简历啊!如果是,我还要告他侵犯我的隐私权呢!再加上鄙人也算是个狂热的“鲁迅迷”,于是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2020年4期2020-05-25

  • 阿Q正传》三题
    了等级的。比如在阿Q眼中,王胡就是比他更低一等的奴隶。看到王胡在墙根下晒太阳、捉虱子,阿Q便并排坐下去,“倘是别的闲人们,阿Q本不敢大意坐下去。但这王胡旁边,他有什么怕呢!老实说:他肯坐下去,简直还是抬举他”;至于小D,在阿Q眼中则连王胡还不如,“我手执钢鞭将你打”。都是奴隶啊,本应联合起来同仇敌忾啊,相煎何太急啊!然赵太爷、钱太爷就绝不会这么看,奴隶的世界才好统治。奴隶的世界为什么好统治?就是因为奴隶之间也被分出三六九等。这里就涉及中国传统社会的统治术,

    书屋 2020年3期2020-03-20

  • 阿Q断子绝孙”考
    ●迂夫子在未庄,阿Q 唯一敢对其放肆的是小尼姑。他摸她的青皮光头,捏她滑腻的脸蛋,让她去会和尚,被红了脸的小尼姑骂“断子绝孙的阿Q”。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断子绝孙”这话恶毒,亏她出家人也能说得出口。谁知,出家人的嘴真灵验,一语成谶:阿Q 顶着革命党的虚名,游街示众后,被拉去法场,“咔嚓”一声砍了头。可怜的阿Q 真的断子绝孙了?未庄学术界有一些人犯了考据癖,非要对阿Q 的“无后为大”做一番考据。调查有无子嗣,自然先要从女人身上入手。阿Q 未婚,连恋爱的对象也

    杂文月刊 2019年23期2019-11-14

  • 鲁迅笔下“阿Q”人物浅析
    于红淼摘要:阿Q作为鲁迅笔下一名最底层社会中的一员,像其他芸芸众生一样,为了生计而卑微的活着,虽然想要活出自己的尊严,但却又无可奈何地随波逐流。鲁迅在深入描绘出人物性格的同时,活画出了一个个麻木不仁,冷漠自私的“灵魂”,深刻地揭示出了国民的劣根性。一、阿Q的时代背景辛亥革命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胜利,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由于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也导致了此次革命的直接失败。阿Q也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残缺不全的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52期2019-10-21

  • 阿Q断子绝孙”考
    迂夫子在未庄,阿Q唯一敢对其放肆的是小尼姑。他摸她的青皮光头,捏她滑腻的脸蛋,让她去会和尚,被红了脸的小尼姑骂“断子绝孙的阿Q”。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断子绝孙”这话恶毒,亏她出家人也能说得出口。谁知,出家人的嘴真灵验,一语成谶:阿Q顶着革命党的虚名,游街示众后,被拉去法场,“咔嚓”一声砍了头。可怜的阿Q真的断子绝孙了?未庄学术界有一些人犯了考据癖,非要对阿Q的“无后为大”做一番考据。调查有无子嗣,自然先要从女人身上入手。阿Q未婚,连恋爱的对象也没有(吴妈根

    杂文月刊 2019年12期2019-09-10

  • 再论《阿Q正传》电影改编的得与失
    550000)《阿Q正传》是鲁迅的一部经典文学作品,以辛亥革命前后为背景,描写了一位长期做短工、无固定职业的阿Q在未庄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深刻揭示了社会底层的庸俗和腐败。[1]于1981年上映的《阿Q正传》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故事片,岑范执导,严顺开主演,由鲁迅同名小说改编,在当时引起热烈的反响。本文将从电影的原著与改编入手,比照原著,分析电影改编的传神和不足之处。一、改编之得《阿Q正传》的故事本身已为大众所熟知,仍要激起观众的兴趣,本身就是十分困难的。但

    传播与版权 2019年8期2019-03-20

  • 浅析《阿Q正传》中阿Q形象的复杂性
    王艳红鲁迅的《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上的高峰。阿Q形象极具讽刺意味。我们需要充分地领会作品内容,才能正确地认识到阿Q形象的复杂性。鲁迅创作阿Q的目的是揭露封建社会统治的严重危害。阿Q被毒害的灵魂昭示出封建主义统治对中国人灵魂的摧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精神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有下滑趋势,重读《阿Q正传》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中最负盛名的一部作品。阿Q,是鲁迅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生活进行了长期的深入观

    知识文库 2018年21期2018-05-14

  • 阿Q”的念法
    到对鲁迅笔下人物阿Q的称呼。朋友说,阿Q这个人物,在演出中应该称呼为“阿贵”或“阿桂”吧,总之按照“a gui”来念吧,不然中国人听不懂,电影《阿Q正传》不就是这样处理的吗?我听了不禁哑然失笑。是的,这已经约定俗成了,变成理所当然:中国人哪有叫“阿Q”的?写在文章里没关系,真到了生活里,称呼这个人叫“阿Q”,未免有点奇怪。所以,电影《阿Q正传》直接叫“阿gui”,好像没听说有什么人提出异议。但是,仔细一想,不对呀!既然大家都觉得应该叫“阿gui”,那么,鲁

    小品文选刊 2017年12期2017-12-08

  • 阿Q”的念法
    □王锡荣“阿Q”的念法□王锡荣最近在同一位朋友的闲谈中,聊到对鲁迅笔下人物阿Q的称呼。朋友说,阿Q这个人物,在演出中应该称呼为“阿贵”或“阿桂”吧,总之按照“a gui”来念吧,不然中国人听不懂,电影《阿Q正传》不就是这样处理的吗?我听了不禁哑然失笑。是的,这已经约定俗成了,变成理所当然:中国人哪有叫“阿Q”的?写在文章里没关系,真到了生活里,称呼这个人叫“阿Q”,未免有点奇怪。所以,电影《阿Q正传》直接叫“阿gui”,好像没听说有什么人提出异议。但是,仔

    小品文选刊 2017年23期2017-11-24

  • 又读《阿Q正传》
    少遍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但“旧书不厌百回读”,今晚又读《阿Q正传》,竟品咂出了一点儿不同的滋味。阿Q是率真的。他迫于生计参与偷盗,回未庄后毫不掩饰。再看看我们周围的世界,有几个人不是戴着面具生活?衷心之论、肺腑之言,被硬生生地锁进心房里,即所谓“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其实,真即善即美,如阿Q一样率真地活着,该是多么鲜活的一片风景!去掉扭曲、伪饰和压抑,悲则大哭,乐则大笑,这才是痛快淋漓的人生!阿Q的奴性根深蒂固。当他受审时“膝关节立刻自然而

    第二课堂(初中版) 2017年10期2017-10-25

  • 阿Q新传之老板篇
    人大声叫喊道:“阿Q,办厂去。”“同去,同去。”阿Q忙奔了过去,谁知没跑上几步,便被什么东西绊了个跟头……于是阿Q醒了。现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允许私营企业发展。于是未庄也掀起了办厂热,王胡和小D都开设了自己的工厂,做上了老板,腰挂着手机,办公室里配了秘书,出门开着奔驰,风光得不得了,见了阿Q,连眼皮都不抬一下。一想到这,阿Q就气愤:“妈妈的,不就是个工厂吗,([]嘻嘻,200字了耶!)俺阿Q也去办一个!”阿Q还算是有商业头脑的人,他看见未庄的男女老少洗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2017年3期2017-03-23

  • 阿Q正传》电影对原著精神的诠释
    200444]《阿Q正传》电影对原著精神的诠释⊙郭 宇[复旦大学, 上海 200444]《阿Q正传》这部电影围绕中心人物阿Q进行了三重“透视”,一是叙述者(和作者)看阿Q;二是未庄人看阿Q;三是阿Q看自己。三重透视相互对比与映照,形成了反讽的效果,由此突出了作为喜剧式人物的阿Q身上所体现出的悲剧性因素,如此处理把握住了原作的精髓。《阿Q正传》 鲁迅 电影改编 原著精神近几年翻拍的影视剧很多,然而大多数都叫骂声高于叫好声,电影如《大侦探福尔摩斯》,电视剧如《

    名作欣赏 2017年20期2017-03-12

  • 阿Q 精神
    先生在他的小说《阿Q正传》中将一个“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Q刻画得栩栩如生,小说最精彩之处的描写莫过于软弱无能的阿Q在被人打了一顿后,为了消气,一个人口中念念有词道:儿子打老子,儿子打老子。这种自我安慰的精神胜利法,便是堪称经典的“阿Q精神”。很久以来,阿Q是作为一个贬义的让人不耻的笑料被广为传诵,其实不然,特殊的环境特定的条件下,一味保持刚直的姿态,往往会适得其反,而偶尔灵活运用一点阿Q精神,虽说不上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却是很有利于一个人身心健康的发展。

    金色年代 2016年6期2016-09-29

  • 阿Q故事新编
    (/湖北)桂剑雄阿Q故事新编★文(/湖北)桂剑雄阿Q打架原貌鲁迅先生描述的阿Q,是他和人打架,在打不过人家时,就说是儿子打老子。据说,当时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有一天,他和别人打架,被那人撂倒在地,他赶紧爬起来,边跑边说:“你等着,看老子怎样收拾你爹!”说完,便当着那人的面,“啪”“啪”地一连打了自己好几个耳光。阿Q不打女人阿Q经常被人欺负,打不赢,就说是儿子打老子。为了炫耀自己多么具有男人味,阿Q常向小伙伴们夸口,说自己从来不打女人。有一天,阿Q遇到小尼姑

    喜剧世界 2016年3期2016-08-19

  • 试说阿Q的面子逻辑
    马文科阿Q是一个没有来历的人,在姓氏、名号、籍贯、经历方面全部是空白,一个须要做传的人竟然“行状”渺茫到虚无,这是作者有意将人物抽象成一个符号——“Q”。这个符号象征的就是一个人的头和脸,中国人特别爱面子,特别崇奉“有头有脸”的人,“有頭有脸”的人必定是有钱有势的人,有钱有势就能获得人们的敬畏,有了人们的敬畏就可以蛮不讲理为所欲为,就可以想要什么就是什么,“看上谁就是谁”。这就是阿Q的面子逻辑,所以,阿Q宁可丢掉性命也要争到面子。一、 自封的面子阿Q一出场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6年10期2016-05-30

  • 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enuti’s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 Case Study of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Ah Q Zhengzhuan
    马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鲁迅, 1979:25)Yangs version: However, the truth of the proverb “Misfortune may prove a blessing in disguise” was shown when Ah Q was unfortunate enough to win and almost suffered defeat in the end. (Yang H

    校园英语·下旬 2016年2期2016-03-18

  • 阿Q之死的法律分析
    学 陕西 西安)阿Q之死的法律分析王 慧(710063 西北政法大学 陕西 西安)通过阿Q之死探求辛亥革命时期的法律状况,反思法律异化的原因非常重要。辛亥革命前后,政权动荡导致法律的恣意和滥用非常明显,法律异化严重。一方面,阿Q之死的全过程反映了封建执法粗暴野蛮、封建审判颠倒黑白;另一方面,阿Q希望通过革命改变现状的朴素的正义诉求值得肯定。执法;冤案;革命;法律异化一、阿Q之死的程序法分析(一)逮捕:封建执法粗暴野蛮逮捕是现代刑事诉讼中最严厉的强制措施,要

    职工法律天地 2016年14期2016-01-31

  • 惯性
    革命终于成功了,阿Q分到了赵老太爷的房子,成了赵府的主人。革命前,阿Q白天为赵家种地,累得死去活来。到了晚上,还得给赵老太爷洗脚。赵老太爷不喜欢女人给他洗脚,女人一摸,他脚就发痒,受不了。赵老太爷洗脚,对水温要求很苛刻,既不能太烫,也不能太凉,必须和他的体温基本一致。同时对捏脚的力道也非常讲究,轻重必须恰到好处。就这活儿,阿Q没少挨赵老太爷的大竹杠。妈妈的,过去使唤老子,打老子,现在终于轮到老子耍威风了。也叫你给老子洗脚,老子也用大竹杠劈你。阿Q想着,不禁

    微型小说选刊 2015年34期2015-11-17

  • 对《阿Q正传》误读和过度阐释的解析 ——兼与罗岗先生商榷
    田 丰对《阿Q正传》误读和过度阐释的解析 ——兼与罗岗先生商榷田 丰小说中的阿Q籍籍无名,在他生前也只是在未庄人农忙需雇短工时方才想起他,所以有关他的姓氏、年龄、籍贯、身份等问题原本无关紧要,不值得大动干戈,但其实不然。围绕着阿Q是否是农民的问题早已经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仅目前所见即有农民说、雇工说、流氓无产者说,还有地主破落户说等诸多说法。相较于已成为研究热点的阿Q身份而言,关于阿Q的姓氏、年龄和籍贯等方面则较少进行过讨论,但深究其实,便不难发现在众多学

    当代作家评论 2015年3期2015-06-01

  • 惯性
    革命终于成功了,阿Q分到了赵老太爷的房子,成了赵府的主人。革命前,阿Q白天为赵家种地,累得死去活来。到了晚上,还得给赵老太爷洗脚。赵老太爷不喜欢女人给他洗脚,女人一摸,他脚就发痒,受不了。赵老太爷洗脚,对水温要求很苛刻,既不能太烫,也不能太凉,必须和他的体温基本一致。同时对捏脚的力道也非常讲究,轻重必须恰到好处。就这活儿,阿Q没少挨赵老太爷的大竹杠。妈妈的,过去使唤老子,打老子,现在终于轮到老子耍威风了。也叫你给老子洗脚,老子也用大竹杠劈你。阿Q想着,不禁

    小小说大世界 2015年4期2015-04-10

  • 阿Q正传》意象群浅释
    ◎温莉艳《阿Q正传》意象群浅释◎温莉艳鲁迅小说《阿Q正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可谓高标独出。它以深刻的思想和幽默的语言直击读者心灵。其思想和语言的魅力缘自意象的魅力,其中众多的意象诸如“辫子”等构成了小说的意象群。本文拟就《阿Q正传》中的意象及其象征隐喻义做一些浅释。一、“辫子”的象征隐喻义辫子具有典型性。辫子的典型特质之一是其漫画性。鲁迅以象形手法展示了阿Q的形象。“Q”是个意象符号,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应,光光的脑袋后拖着一条长长的辫子,形神毕肖。阿Q

    现代语文 2015年29期2015-02-28

  • 另解阿Q
    学都学过鲁迅的《阿Q正传》,当时,语文老师跟我们讲,阿Q是鲁迅先生结合了国人所有的劣根性,创造出来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这个人完全是负面的。但是,你想一想,阿Q临死之前画押,他不会写字,就画一个圆圈。他认真地画,画到最后,没想到这一笔画出去了,他略有遗憾,因为这圈没画圆。现在,哪一个老总不喜欢这样的员工啊?临死画圈都这么认真,他做别的事能不认真吗? 绑赴刑场的时候,阿Q是怎么走的?是唱戏,“我手持钢鞭将你打”,唱完以后,阿Q觉得还不过瘾,没有把他想表达的表

    杂文选刊 2015年2期2015-01-28

  • “顾影不自怜”的悲剧 ——试论《阿Q正传》的国民性批判
    悲剧 ——试论《阿Q正传》的国民性批判王红玉(吉林师范大学)鲁迅先生对于看客的深恶痛绝,在其作品中鳞次栉比,《阿Q正传》通篇中,尤其众多。从典型人物阿Q,到未庄的闲人、酒店的人、看阿Q枪毙的城里人,甚至是赵太太,他们从某些方面来说,都是同类人。虽互为形影,却不互怜。麻木地以对方的尴尬和悲惨境地作为缓解自身压抑或苦闷的凭借,可怜又可恨。无论是被动的盲目,还是主动的自欺,这都是病态的心理,是可悲的国民性弱点,是鲁迅无声的批判。阿Q 国民性 批判从青年时代留学日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9期2014-12-11

  • 阿Q 形象及其悲剧成因新探*
    ,大多数人都把以阿Q、闰土等为代表的人物形象划为一类,即把他们看作是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代表,关注的重点是鲁迅对他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以及鲁迅在对以阿Q 为代表的“精神胜利法”的批判中所寄寓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研读小说后就会发现,在鲁迅所塑造的众多的乡土中国的子民中,单就男性而言,既有以闰土为代表的心地善良而麻木的中国农民,也有以阿Q 为代表的带有流氓无赖习气的下层百姓。这里,我们不妨从一个新的视角——即以他们与土地的关系来重新审

    理论月刊 2014年10期2014-12-04

  • 支克坚的阿Q革命论
    帆一、众说纷纭:阿Q革命的研究小史阿Q的革命问题一直备受鲁迅研究者的关注。原因很多,首先是时代原因,李泽厚和舒衡哲就认为,现代中国的基本模式是“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无论“启蒙”还是“救亡”,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与历史进程中,都无可避免地与“革命”联系在一起。其次是中国共产党倡导无产阶级革命,强调工农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和革命性,因为阿Q是个农民,所以阿Q的革命问题也格外值得关注。早在1926年郑振铎就指出:“像阿Q那样的一个人,终于要做起革命来,终于受到那样大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1期2014-04-09

  • 新式阿Q令人无话可说
    ,题目叫《好一个阿Q》。他大概受了某些人的某些影响,把小说写得很离奇也很直陈,很滑稽又有些哲理,看似易懂又不容易读懂。小说一开头就写阿Q被押赴刑场。他站在那个像大鸟笼子似的刑车上,边看着沿途风景边想:砍头,会不会比吃耗子药痛快一些?好受一些?他仍然为刚才那个圈儿画得不圆而感到深深的遗憾:“叫了一辈子‘阿Q,临终却没有画圆那个圈圈,真对不起列祖列宗!”不料在他赴刑场的途中,时局突发变数,原来是又闹起了一场革命,阿Q得到大赦。他丢下刑具,兴高采烈地回到未庄。阿

    文学自由谈 2013年4期2013-09-09

  • 面对阿Q,我们该说什么
    教到高三,面对《阿Q正传》,我总是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我总觉得阿Q在我身边,甚至在我身上,让我时时脸上发烫。于是,我就想到了为阿Q说点什么。(一)浅说阿Q的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是研究者们编出来的一个专门名词,就阿Q或是我等一般人而言,这其实就是一种自我安慰法。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有义务让自己过得好点的。这个“过得好点”,当然首先指物质上的满足,也就是得先吃饱肚子,所以才会有阿Q的辛苦劳动:舂米便舂米,割麦便割麦,撑船便撑船。他所要的得到的,也仅只

    中学语文 2012年6期2012-08-15

  • 阿Q正传
    王伟君编绘1 阿Q姓名籍贯有些渺茫,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2 阿Q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3 撑船便撑船,但一完就走了,只有人们忙碌的时候,才记起阿Q来。4 只是有一回,有一个老头子颂扬说:“阿Q真能做!”虽然别人也摸不着这话是真心还是讥笑,然而阿Q很喜欢。5 阿Q很自尊,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神里,加以进了几回城,阿Q自然更自负,然而他又很鄙薄城里人。6 阿Q见识高,而且“真能做”,本来几乎是一个“完人”了,但

    连环画报 2011年9期2011-11-13

  • 旷代文章数阿Q——众人评说阿Q的文化奇观概述
    朱永芳《阿Q正传》以其深邃的思想、娴熟的技巧、独特的风格赢得世人的喜爱和赞赏,被誉为“现代中国小说中唯一享有国际盛誉的作品”(美国学者夏志清语)。大名鼎鼎的阿Q不仅是中国现代小说人物画廊里的精品,也是揭示人类普遍心理弱点的精神典型。阿Q和一切不朽的文学典型一样,是说不尽、谈不完的。小说刚一问世就产生了巨大反响,立刻在文坛上刮起了一股“阿Q旋风”。无论是文艺界人士,还是普通读者都对这部杰作异乎寻常的关注,人们争相阅读,竞相谈论,形成了一个众人评说阿Q的文化奇

    中学语文 2011年28期2011-08-15

  • 阿Q形象再审视
    州434020)阿Q形象再审视熊洁(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荆州434020)鲁迅是个大画家,他用白描或细描的手法为我们描摹出许多典型的人物。其著名小说《阿Q正传》刻画了旧时代中国人的人生,剖析了中国人的魂灵。其小说主人公阿Q就是一个典型的落后农民代表,蕴含着深广的精神意义,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鲁迅;阿Q形象;再审视鲁迅中篇小说《阿Q正传》1921年12月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呐喊》文集,迄今已有89年,虽历经风雨,但魅力不减。阿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1期2010-08-15

  • 说说阿Q的两句唱词
    赵育亮鲁迅的《阿Q正传》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品,一直选作高中语文教材。文中阿Q的两句唱词,对阿Q这个典型的刻画起了点睛的作用。我们且看阿Q:……他更加高兴的走而且喊道:“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得得,锵锵,悔不该,酒醉错斩了郑贤弟,悔不该,呀呀呀……得得,锵锵,得,锵令锵!我手执钢鞭将你打……”……阿Q……昂了头直唱过去。这是阿Q平生最快意的一刹那的表情。在阿Q看来,大喊几声“造反了!造反了!”便是革命党的当然成员了。而“我要什么就是什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年5期2009-06-10

  • 《阿Q正传》中的灵魂家园
    独》。鲁迅创作《阿Q正传》,旨在解剖中国人的灵魂,对民族精神的消极方面给予彻底的暴露和批判,“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但从这篇小说中,我们依然看到了一个身无所依、四处飘泊、无所归属的阿Q,依然看到了一个在现实世界和灵魂深处无家可归的个体的悲剧。在小说第二章中,首先写道:“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士谷祠。”这个家,指的应该是住所,对于一个人说,灵魂家园远比住所更为重要。阿Q不但居无定所,在灵魂深处就是无家可归,找不到归属。在第一章中,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5期2009-06-10

  • 文学名著中的人物
    李晓红《阿Q正传》不仅是鲁迅最优秀的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小说集中塑造了一个充满精神胜利的阿Q形象,这一形象不仅高度概括了辛亥革命时期落后农民的共同特征,而且概括了当时整个中国人的某些人性弱点,揭示了国民的劣根性。无论从艺术概括的深度和广度来说,阿Q这一形象都是高居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一切形象之上的。阿Q这一形象是鲁迅对中国人长期静观默察孕育而成的,他在鲁迅心目中“确已有了好几年”。阿Q以其复杂的性格和丰富的意义而成为中国现代小说中最成功的典

    教育前沿·综合版 2009年4期2009-05-25

  • 阿Q的爱情
    实,类似的场面《阿Q正传》里也有。阿Q被捆上囚车去法场的时候,突然在蚂蚁般的人群中发现了他的梦中情人——吴妈。他的男性荷尔蒙高度膨胀,于是喊出了“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的豪言壮语,比起华莱士的“Free——”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阿Q这个人,缺点比身上的虱子还多,拿专家的话来说是集丑陋国民性于一身。而事实上,看起来一无是处的阿Q并不是全无优点的,比如说他的痴情,他的专一。他在赵太爷家打短工的时候,与洗碗工吴妈一见钟情,一直到后来被拉去杀头,都没有移情别恋。可

    作文周刊(综合版) 2009年7期2009-04-09

  • 怨恨的阿Q
    再来阅读鲁迅的《阿Q正传》(1921年),这不得不使我惊异于同时代而又素无往来的西方哲学家的舍勒和中国文学家的鲁迅在思想深层中的相似性,舍勒是用现象学的方法批判了当时欧洲的危机,提出了怨恨这一哲学命题;鲁迅是用阿Q这一文学形象来描述了当时中国的悲剧社会与悲剧人生。由于现象学在我国当前文学研究领域还不是很昌盛,所以本文暂不讨论两位大师思想的相似性,只用舍勒的怨恨理论来分析阿Q的怨恨层结结构。一、无怨无恨的阿Q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职业,只

    山花 2009年4期2009-03-06

  • 为阿Q解梦
    他就是鲁迅笔下的阿Q。先看一看宣布革命后阿Q做的是什么梦。一、 阿Q梦到了什么?生:阿Q梦见自己和革命党一起革了未庄的“命”,指使小D等人搬了赵家和钱家的东西,想到了未庄的几个女子。师:梦是愿望的达成,阿Q的这些梦体现了他的什么愿望呢?生:梦见几个女子说明阿Q想要老婆。(生大笑)师:哪位同学可以简要完整地概括一下呢?生:阿Q的梦想有三个内容:一是杀人,二是抢东西,三是讨老婆。二、阿Q因何而梦?师:那么,阿Q为什么会梦到杀人、抢东西和讨老婆呢? 生:阿Q生活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2期2008-03-12

  • 阿Q新传
    一开,哟!这不是阿Q吗?俗话说得好:“士别三日,当刮目看之。”你瞧,今非昔比啦,身穿名牌西服,脚蹬“花花公子”皮鞋,鼻粱上架一副大墨镜,周围有不少佳人陪伴,多风光啊!不用说,现在他早已把吴妈、小尼姑之流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是啊!阿Q确实有钱了,拥有一个总公司,下辖十几个工厂,每年为国家纳税十几个亿,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男杰”、“科技星火带头人”等荣誉称号,《中国经济报》、《人民日报》多次报道,这时候,阿Q成了炙手可热的新闻人物。有一次,中央电视台组织一个专门

    文学与人生 2006年21期2006-04-13

  • 《阿Q正传》研究的新探索
    王长水为了总结《阿Q正传》研究六十年的成果,开拓《阿Q正传》研究的新领域,山东省鲁迅研究会于去年11月份在泰安召开了《阿Q正传》讨论会。与会同志大胆争鸣,勇于探索,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一、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本意关于《阿Q正传》的成因,过去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有的以为阿Q是病态的,也有以为是滑稽的,也有以为是讽刺的,也有说是冷嘲的。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鲁迅创作的原意是在于“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是“暴露国民的弱点”。过去评论界的分歧,在于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5年9期1985-11-01

  • 不幸却又不争的阿Q
    文兴宇阿Q——这是伟大文学家鲁迅先生笔下一个不朽的典型。阿Q这个形象,个性鲜明,独一无二;又具有极为广泛的代表性和普遍性,体现了十分深广的社会内容。它不仅活在书本里,而且走进了生活,成为一个活生生的现实人物,成为人们用来称呼某些人的共名。就象熟悉诸葛亮、贾宝玉、孙悟空和鲁智深等人一样,中国有几个人不知道阿Q呢?而且,这个阿Q,全世界都知晓他,就象哈姆雷特和唐·吉诃德一样,在世界文坛上也负有盛名。这个典型的影响,在“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中,是无与伦比的。《阿

    中国青年 1981年19期198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