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
- 可调式下肢减压垫在下肢骨牵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型的车祸创伤。下肢骨牵引的主要目的是对骨折端进行固定,并缩小骨折端的移动范围,从而避免神经血管及周围组织出现损伤,巩固治疗效果。一般情况下,下肢骨牵引主要针对的是发生股骨踝、胫骨及跟骨等处损伤的患者,可用于对股骨干部位骨折患者的治疗,也用于对髋部与骨盆部位骨折患者的治疗。对此类患者行下肢骨牵引,可以在其长时间卧床过程中,避免出现压疮或感染等并发症,有利于病情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因此支撑患肢尤为重要。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时,主要是通过垫软枕、棉垫或毛巾等方式,使
医疗装备 2022年22期2022-12-12
- CR 与DR在下肢全长摄影中的效果对比观察及影像学特点研究
272501)下肢骨关节病变是一类疾病的统称,多数患者由于暴力、碾压或外伤引起下肢和肢体关节的活动障碍、肿胀及淤血与炎性渗出等。目前,临床上对于下肢骨关节病变多以手术检查为“金标准”,能帮助患者确定病变的准确部位、性质,能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但手术检查具有一定的禁忌证,且对医疗设备、医生要求较高,难以实现大样本量的检出[1]。吴清岩研究表明[2],全长摄影用于下肢骨关节病变中,能显示髋关节到踝关节病变情况,完成髋关节角度的测量,亦可辅助髋、膝关节矫形手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21期2022-11-30
- 101 例下肢骨搬运术后居家康复期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0],但在下肢骨搬运术后居家康复期患者中并未出现相关报道。 本研究拟调查下肢骨搬运术后居家康复期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医护人员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患者的康复行为, 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提供参考。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21 年8—10 月在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创伤骨科门诊随访的下肢骨搬运术后居家康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18 周岁;(2)有骨搬运经历;(3)具备正常的认知及沟通能
护理学报 2022年18期2022-10-18
- 移动式小儿下肢骨牵引床的制作与应用1)
尤其是针对小儿下肢骨折。虽然目前多数牵引治疗可在牵引床上完成,但牵引床价格高,大部分基层医院配备受限制,且临床上使用的牵引治疗架又多为固定结构,不能根据患儿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调节,从而影响牵引疗效。本着提高患儿牵引治疗效果及舒适度的原则,本科研团队研制出一种既能满足患儿的个性化需求,又能达到骨科临床治疗效果的移动式小儿下肢骨牵引床,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制作1.1 材料选用材料包括方通管、木板、轮子、方通铜、不锈钢等。1.2 制作移动式小儿下肢骨牵引床由床体
循证护理 2022年19期2022-10-10
- 腧穴定位法中指寸定位法与下肢骨度折量定位法相关性分析
计算各指寸与各下肢骨度分寸平均1寸长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对比骨度折量定位法和指寸定位法,以期为指寸定位法在下肢腧穴定位的应用提供依据。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1.1.1 纳入标准 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年龄18~24岁,身体发育状况正常者。1.1.2 排除标准 患有肢体发育不良、骨骼畸形等疾病,以及存在针刺禁忌证,如水肿、妊娠、出血性疾病等。1.2 方法1.2.1 体位标准 根据上述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共纳入测量对象49例,严格按照标准解剖学姿势进行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8期2022-09-02
- 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行下肢骨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330002)下肢骨科手术可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矫正畸形,并改善其膝关节功能,控制其疾病进展,提高生命质量[1]。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若下肢骨科手术麻醉方式选择不当,可对患者机体造成损伤,甚至可影响术中操作及手术效果。关于下肢骨科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临床上仍存在争议[2]。多数研究指出,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可在术中及术后更好地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3-4]。基于此,本研究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行下肢骨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医疗装备 2021年22期2021-12-16
- 综合护理在下肢骨关节损伤康复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215400)下肢骨关节损伤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一种骨科病,且该病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目前,外科手术治疗在当前为主要治疗途径[2]。常规康复护理理念得到贯彻落实,各患者在手术后会主动开展各项康复训练措施,能减少下肢功能障碍。但患者在术后极易出现疼痛、肿胀等异常情况,从而对康复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患者的依从性较差。因此,为了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临床上给予护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多维度干预下,让患者正确认识骨关节康复重要性,并能保持平和
医药前沿 2021年30期2021-11-26
- 下肢骨畸形在线辅助诊断仿真系统①
不是专门针对于下肢骨畸形问题,无法满足下肢骨畸形手术辅助诊断的需要.为了达到对下肢骨畸形手术提供辅助作用的目的,设计了一种基于开源架构的下肢骨畸形在线辅助诊断仿真系统.该系统主要由3 部分构成,包括浏览器、服务器和后台处理程序.1 需求分析当前医生诊断时所采用的辅助系统大多数是一些二维影像浏览平台,辅助功能极其有限.首先,二维影像无法让我们从整体上观察和分析双下肢各骨骼的相对空间关系;其次,从图像上无法实现多角度观察和分析畸形部位的特征和空间位置关系;最后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1年9期2021-10-11
- 下肢骨牵引患者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护理研究进展
。骨牵引技术在下肢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率较高,但在实际治疗期间,患者需长时间保持仰卧体位,无法正常翻身活动,因而足跟、骶尾、肩胛等突出部位,发生压力性损伤风险较高[2]。在下肢骨牵引患者临床护理中,如何加强皮肤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减轻护理人员工作负担,降低压力性损伤并发症发生率,是当前骨科护理工作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3]。而且,采取科学性、合理性前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强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舒适性与生活质量,对其病情恢复有促进作用。1 压力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31期2021-04-03
- 分析右美托咪啶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影响
折的情况,尤以下肢骨折最为多见[1]。这中间,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其自身便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褥疮等[2]。故而,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经常会应用到手术治疗的方法。但就实际情况来讲,老年患者的个体耐受性较差,这就导致其在术中很容易出现应激反应。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麻醉药物的选择是否科学、合理,便显得尤为重要[3]。基于此,本次实验将围绕着右美托咪啶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影响进行研究论述,具体分析报告如下:1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9期2021-04-03
- 硬膜外麻醉对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
】硬膜外麻醉;下肢骨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一、患者资料介绍关于本次硬膜外麻醉对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研究,所针对的对象是医院2018年-2020年两年内参加过下肢骨科手术的280名患者。在这290名患者中,男患者有170名,女患者有120名。患者年龄分布跨度也比较大,在25岁到70岁之间,但是整体偏向于老年患者,290名患者的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下肢骨科手术项目有膝关节手术、全髋置换手术、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手术、股骨骨折内固定手术
人人健康 2020年7期2020-09-02
- 硬膜外麻醉对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
】硬膜外麻醉;下肢骨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一、患者资料介绍关于本次硬膜外麻醉对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研究,所针对的对象是医院2018 年-2020 年两年内参加过下肢骨科手术的280 名患者。在这290 名患者中,男患者有170 名,女患者有120 名。患者年龄分布跨度也比较大,在25 岁到70 岁之间,但是整体偏向于老年患者,290 名患者的平均年龄在50 岁左右。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下肢骨科手术项目有膝关节手术、全髋置换手术、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手术
人人健康 2020年13期2020-08-10
- 传统牵引器具与骨牵引重量电子衡量器在下肢骨牵引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213000)下肢骨折是骨科常见骨折,约占全身骨折40%下肢骨牵引是下肢骨折、脱位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牵引术是利用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作用于骨折部,通过固定于骼骨上的克氏针牵引患肢,达到复位或维持复位固定,减轻疼痛和血管神经再损伤,促进局部肿胀消退。下肢骨牵引有股骨髁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和跟骨牵引等,主要用于下肢骨折患者的保守治疗或术前准备[1-2]。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入我科进行骨牵引术治疗的患者80例。按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31期2020-08-10
-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用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的效果
本文探析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从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择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文所示。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择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所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排除心肺功能障碍、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周围神经疾病等。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病例择取年龄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2期2020-05-26
- 氟比洛芬酯联合侧隐窝阻滞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超前镇痛的临床观察
516211)下肢骨科手术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以老年患者居多,疾病类型多为骨折或创伤。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下肢骨科手术的数量也有了明显增加。对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而言,减轻疼痛,促进健康恢复是最终目标。但在围术期不可避免会遭受不同程度的疼痛,一旦疼痛严重,不仅会影响全身恢复,还会引发下肢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1]。目前,临床老年下肢骨科手术过程中,镇痛主要有静脉注射或口服阿片类药物,尽管这些镇痛方法具有良好的镇痛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1期2020-05-02
- 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分析
226500)下肢骨关节损伤为骨科常见性、多发性损伤类型,患者均面临不同程度肢体功能障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同时,该病诊断和治疗难度极低,常规骨科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但部分患者因对术后康复治疗认知不到位,使之难以参与到制动期康复锻炼中,最终导致下肢功能障碍[1]。对此,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内诊治的65例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探讨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取我院2017年5月~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期2020-04-25
- 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效果分析
年来,针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为了提高麻醉安全性、准确性,开始尝试超声引导麻醉。基于此,该文就该院2017年9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为例进行试验研究,总结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试验对象总计84例。纳入标准:(1)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2)患者签署手术、麻醉知情同意书;(3)骨科下肢手术患者;(4)>60 岁患者。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患者;(2)合并其他脏器疾病患者;(3)精神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9期2019-11-12
- 以PDCA循环模式为框架的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下肢骨创伤患者对疼痛管理及功能康复的影响
625500)下肢骨创伤后,肿胀、疼痛、活动障碍等临床症状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而且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从而会对患者的心理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对下肢骨创伤患者进行护理时,不仅要考虑到其身体上的不适,还要考虑到其心理上的不适,并满足其多方面的需求。然而传统护理模式显然不能满足这一点,故笔者研究了2017年5月—2018年5月该院开展的以PDCA循环模式为基本框架的质量持续改进对下肢骨创伤患者的影响,旨在论证该护理方式的有效性,并为临床工作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8期2019-10-30
- 不同麻醉方法应用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的效果探讨
:分析探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的最佳麻醉方法,剖析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患者认知功能及呼吸功能各指标的影响。方法:纳选2017年6月-2019年5月期间至我院接受干预治疗的186例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93,全身麻醉)及观察组(n=93,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呼吸功能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入选患者各个时间段的认知障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麻醉后6h、12h、24h),即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7期2019-10-21
- 探讨开放式针孔护理和封闭针孔护理在下肢骨牵引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的双重目的。而下肢骨牵引是骨折患者常见的一种保守治疗方式,由于该治疗方式时间比较长,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特别是术后的针孔感染、牵引针滑脱等,将会给治疗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1]。因此,在下肢骨牵引治疗过程中,做好针孔护理是极为必要的。鉴于此,该文对2017年5月—2018年5月于该院收治的下肢骨牵引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收治的下肢骨牵引患者82例纳入该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过相关检查均符合下肢骨牵引适应证,且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6期2019-05-14
- 针对下肢骨科手术中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
关研究显示,在下肢骨科手术后,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高达40%以上。如果发现较晚,延误抢救时间,极易诱发患者肺动脉栓塞,这也是下肢骨科手术中,影响患者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1]。尽管,随着医疗手段的进步,下肢骨科手术中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比例不断下滑,但是,依旧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患者的出院时间,严重的在患者出院后,发生“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导致患者出院后下肢肿胀、溃疡,患者生活苦不堪言[2]。有鉴于此该院在下肢骨科手术前后,采取预防“深静脉血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23期2019-02-11
- 改良下肢骨牵引护理用具的制作与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200065下肢骨折是骨科常见骨折,约占全身骨折40%,下肢骨牵引是下肢骨折、脱位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牵引术是利用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作用于骨折部,达到复位或维持复位固定的治疗方法[1]。下肢骨牵引有股骨髁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和跟骨牵引等,主要用于下肢骨折患者的保守治疗或术前准备。由于骨牵引的时间较长,容易产生全身及局部并发症[2]。进行下肢骨牵引时,一般在牵引架上缠绕纱布绷带抬高肢体进行牵引,由于绷带粗燥,柔软性差,长期使用易引起压力性损伤、继发感染等[3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8年3期2018-11-26
- 青春期后期做好身高管理也能长高
。“脊柱”与“下肢骨”是长高关键“许多人认为,18岁后,长高就‘难上加难,实际上这是个误区。”广州助高研究人员说,根据医学研究,人体骨细胞的繁殖是人体身高变化的基本条件, 而人的身高由头长、颈长、躯干长和腿长组成。但身高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脊柱”及“下肢骨”的长短。“脊柱及下肢骨的发育时间最长,就算是在青春发育后期,脊柱及下肢骨还是能够缓慢生长。”广州助高研究人员说。据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调查中指出,过了生长高峰期(突增期)后,人体还会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8年11期2018-11-16
- 用小剂量的布比卡因和芬太尼对接受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观察
221600)下肢骨科手术具有创伤大、手术用时长和对术中麻醉质量的要求高等特点。由于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多种慢性病,其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性较差。临床上在对老年患者进行下肢骨科手术期间,应为其选用安全有效的麻醉药,以达到良好的镇痛、肌松效果,减少其术中的应激反应,降低其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1-3]。本文对在江苏省沛县中医院进行下肢骨科手术的8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分析用小剂量的布比卡因和芬太尼对接受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8期2018-11-12
- 下肢骨牵引患者需求与不适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临床上在治疗下肢骨骨折患者时常常采用下肢骨牵引方式,该种方式已经广泛应用在临床治疗上。由于下肢骨牵引患者在恢复期间需要采取脚高头低的体位,并且具有较长的牵引时间,在此期间患者只能够在病床上修养,生活无法自理,这就导致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较多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应症状,还会导致其出现较多并发症[1]。为了能够全面做好下肢骨牵引患者的护理工作,能够为患者提供针对性地护理措施,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下肢骨牵引患者需求与不适的调查及护理对策,选取我院2016年10月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6期2018-08-15
- 不同麻醉方式对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以及排尿方式的影响
不同麻醉方式对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以及排尿方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在该院治疗的90例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与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所以患者均无泌尿系统疾病。研究组(49例)男27例,女22例;年龄14~88 岁,平均年龄(66.53±23.12)岁;体重 42~80 kg,平均体重(55.21±5.92)kg。 对照组(41 例)男 24 例,女17 例;年龄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1期2018-07-09
- 对接受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探讨
7100)接受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常会发生心律失常、低血压、术中心肌梗死等围手术期并发症[1]。有研究指出,对接受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确切,能够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其麻醉药的用量。为了进一步分析对接受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笔者对在六安世立医院接受下肢骨科手术的58例老年患者进行了以下研究。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六安世立医院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5期2018-05-24
- 不同重建方法治疗下肢骨肉瘤效果观察
该院收治的患有下肢骨肉瘤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不同的重建方法对下肢骨肉瘤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该院收治的患有下肢骨肉瘤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进行分组,甲组和乙组,每组各25例。所有患者中包括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在 15-48岁之间,平均年龄(23.1±7.5)岁;所有患者中包括28例股骨远端肿瘤,8例股骨中上端肿瘤,12例胫骨上端肿瘤,2例胫骨下端肿瘤。两组患者之间的一般资料经过比较,差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0期2018-04-03
- 左旋布比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于下肢骨科手术麻醉的探讨
751100下肢骨科手术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需要承受巨大的疼痛。科学合理的麻醉方法,可以为下肢骨科手术患者减少相应的疼痛感,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左旋布比卡因是酰胺类的局部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通过增加神经电刺激的阈值、减慢神经刺激的传播以及减少动作电位的升高率来阻滞神经刺激的产生和传导。通常情况之下,麻醉的进行与神经纤维的直径、髓鞘形成和传导速度有关[1]。左旋布比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于下肢骨科手术麻醉的临床治疗效果十分良好,有助于下肢骨科手术患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20期2018-01-24
-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单下肢骨科手术中的效果探讨
治疗老年患者单下肢骨折的有效途径,但老年患者因机体功能退化、基础疾病多等因素,使手术麻醉更具风险性[1]。为探寻更为理想的麻醉方案,我院对部分老年单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施以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麻醉效果已获得了临床的高度认可,现将研究过程及数据做如下整理。1 基线与方法1.1 基线资料:此次研究是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接受单下肢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总数为76例。其中男女患者分别为41、35例;年龄分布在60~79岁,中位年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3期2018-01-20
- 下肢骨肉瘤的MRI与X线对照研究
014030下肢骨肉瘤是临床常见骨源性恶性肿瘤,多发于20岁以下青少年或儿童,在小儿骨恶性肿瘤中更为常见,约占总小儿肿瘤的5%[1]。主要是从间质细胞系发展而来的疾病,肿瘤的迅速生长则是由于肿瘤经软骨阶段直接或间接形成的肿瘤骨样组织和骨组织,下肢负重骨随着外界诸多因素作用下,细胞出现突变,其原因可能与骨肉瘤形成存在一定关系。较为典型的骨肉瘤症状主要源于骨内,此外,另一种完全不同类型的则与骨皮质并列的骨肉瘤,则源于骨外膜与附近的结缔组织相关[2]。X线摄片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8期2018-01-09
- 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分析
为常见的损伤是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受伤后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肢体运动障碍,对患者生活工作质量都有极大影响[1]。绝大多数患者通过康复治疗都可改变和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下肢骨关节损伤的诊断与治疗都不存在困难,但治疗效果很多时候患者不够满意,此时因患者治疗后康复运动锻炼不能主动参与,特别是制动期内患者普遍缺乏早期的康复治疗措施。针对上述原因,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在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临床治疗中使用综合康复治疗,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1期2018-01-09
- 有针对性护理在预防下肢骨科手术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
对性护理在预防下肢骨科手术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祁丽亚(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江苏 徐州 221002)目的:探讨对进行下肢骨科手术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对预防其发生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38例进行下肢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138例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69例患者。对甲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乙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5期2017-12-09
- 用两种方法对下肢骨科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
)用两种方法对下肢骨科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李世民(山西省临汾市建筑工程总公司职工医院骨科 山西 临汾 041000)目的:比较用静脉滴注溶栓法与导管溶栓法对接受下肢骨科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下肢骨科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10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104例患者分为静脉滴注溶栓组(52例)和导管溶栓组(52例)。对静脉滴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期2017-11-30
-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合麻醉在老年人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连慧春(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麻醉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目的观察腰硬联合、硬膜外在老年人下肢骨科手术中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7年2月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ASAⅠ~III)60例。随机分为腰硬联合组和硬膜外组,每组患者均为30例。硬膜外组给予2%利多卡因,腰硬联合组给予重比重0.5%布比卡因。记录麻醉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指标:麻醉起效时间,不良反应(低血压、心率减慢)年龄与剂量关系。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6期2017-11-02
- 可调式骨盆外固定架结合下肢骨牵引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
盆外固定架结合下肢骨牵引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赵树勇1,任志富2,李垂青2,孙鲁伟2,王景彦2(1.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军埠口镇卫生院外科,山东 潍坊 261052;2.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骨科,山东 潍坊 261041)目的研究并分析对于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予以可调式骨盆外固定架结合下肢骨牵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6年5月应用可调式骨盆外固定架结合下肢骨牵引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28例患者,观察术后疼痛、肢体长度、骨折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0期2017-11-02
- 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的临床效果
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的临床效果王晓东 于明涛 潘红霞目的探讨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择期下肢骨科手术高龄患者80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纪录并比较两组各时间点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情况,比较其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气管插管后、拔管时的MAP、HR均高于观察组及麻醉前(P<0.05),观察组的拔管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22期2017-11-01
- i-gel喉罩麻醉在老年人下肢骨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罩麻醉在老年人下肢骨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刘 勇(苏州市吴中区甪直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15127)目的 探析在老年人下肢骨科手术中采取i-gel喉罩麻醉的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人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随机分为两组,为参照组(n=40)与实验组(n=40),将采取气管插管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参照组,将采取患者i-gel喉罩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实验组,分析对比经不同麻醉干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6期2017-10-17
- 下肢骨科手术患者应用不同麻醉方式对其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712000下肢骨科手术患者应用不同麻醉方式对其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张旭东1,张维华21.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人民医院麻醉科,甘肃庆阳 745000;2.陕西省咸阳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陕西咸阳 712000目的探讨在下肢骨科患者手术治疗中行不同麻醉方式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2例于2016年2月—2017年3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肢骨科患者分为对照组(全身麻醉)、观察组(硬膜外阻滞麻醉),对2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0期2017-09-18
- 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应用效果观察
阻滞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应用效果观察符明岩,吴 莉(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麻醉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选择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所收治的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麻醉方式,而观察组患者施以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详细比较两组患者各实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感觉及运动神经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期2017-04-27
- 不同麻醉方式对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不同麻醉方式对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王志飞(南通市中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目的 本文作者深入剖析了不同的麻醉方式对下肢骨科手术患者在止痛方面的效果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下肢骨科患者85例,按照要求分成两个组别,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人数分别是42人和43人,在手术完成后的两天内,按照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分析观察,发现对于观察组的镇痛评分相对于对照组要低许多;结果 经过三天之后,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之后的36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5期2017-03-07
- 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下肢骨折患者骨牵引无效率中的应用
质量改进在降低下肢骨折患者骨牵引无效率中的应用阮娜吴明珑刘洪娟目的下肢骨牵引是骨科常用的治疗手段,骨牵引治疗情况是骨科评价骨科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之一。本研究通过对持续质量改进,为降低下肢骨折患者骨牵引无效率和提升专科护理品质提供依据。方法将下肢骨折骨牵引患者42例(304人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例(146人次),2014年6~7月收治]和研究组[22例(158人次),2014年10~11月收治]。利用自制下肢骨牵引查检表对对照组患者下肢骨牵引情况
骨科 2016年4期2016-09-02
- 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在高龄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通道麻醉在高龄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刘建喜 (邵阳市中心医院,湖南 邵阳 422000)目的 探究高龄下肢骨科手术应用外周神经阻滞与静脉快通道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择来自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本院收治的120例采用下肢骨科手术治疗的老龄患者资料,根据麻醉方案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的是静脉全麻方式,观察组使用的外周神经阻滞与静脉快通道联合麻醉方式,对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T3、T4HR、DBP、SB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8期2016-08-06
- 密闭式针孔护理方法在下肢骨牵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针孔护理方法在下肢骨牵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乔 静(怀远县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安徽蚌埠233400)目的探讨开放式针孔护理和封闭针孔护理在下肢骨牵引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85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号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8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放式针孔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封闭针孔护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单次操作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1.00%(1/100)]、单次操作时间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7期2015-03-22
- 下肢骨关节术后持续被动活动效果的临床初步观察
摘要】目的:对下肢骨关节术后持续被动活动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本文对我院就诊的下肢骨关节术后病人的疗效进行全程观察,出院后并随访3~6个月。结果:就诊的54例病人均已出院,跟踪观察未见异常,整体效果良好。结论:持续被动活动具有帮助下肢骨术后快速恢复功能的作用,且具有相对无痛,促进代谢,操作简单,易调节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关键词】下肢骨;关节;术后;CPM传统治疗下肢骨及关节病损的方法是在手术后早期限制其活动,而进行功能锻炼是在组织愈合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期2014-08-11
- 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应用喉罩麻醉的可行性及效果分析
顾萍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应用喉罩麻醉的可行性及效果分析顾萍目的 探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应用喉罩麻醉的可行性及效果分析。方法 抽取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气管导管组(T组)和喉罩组(I组)(n=25)。对2组患者都进行全身麻醉后,分别插入气管导管和喉罩。对2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脉博血氧饱和度、气道峰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用瑞芬太尼及丙泊酚麻醉后记录相关情况,并记录术后的各项指标以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喉罩(I组)插管后即刻,插管后3m
当代医学 2014年22期2014-08-01
- 预自血回输在使用止血带的长时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意义
止血带的长时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意义卢珺 邱飞梅 潘继品 商剑目的 探讨预自血回输在使用止血带的长时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意义。方法选择下肢骨科创伤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30例)和预自血回输组(30例),均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与止血带,预自血回输组患者在术中给予京精3000P型血液回收机作自血回收处理,常规组则尽量减少放止血带时的出血,必要时才给予异体输血。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及输血量(包括术后异体输血)、有无输
浙江医学 2014年4期2014-04-13
- 52例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352例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朱鹤飞 张洪涛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吉林省吉林市 132013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取该院2010年3月—2013年10月接收的52例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52例,对其采取术前及术后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然后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2例患者均属一期愈合,且血糖情况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并在护理干预期间无1例患者发生其他并发症,且患者下肢活动恢复正常,态度都很满意。结论对下
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22期2014-02-10
- 骨科手术患者采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的麻醉效果评价
效果。方法选择下肢骨科手术患者60例,分成两组。观察组:舒芬太尼+罗哌卡因。对照组:罗哌卡因。结果观察组镇痛时间、感觉阻滞平面消退时间、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合用于下肢骨科手术麻醉效果满意,对患侧肢体运动神经阻滞弱,并延长了镇痛时间,有利于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主动进行功能锻炼,促进术后康复。舒芬太尼;罗哌卡因;骨科手术;麻醉下肢骨科手术常要求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因此对麻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本研究中,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25期2012-10-26
- 下肢骨感染治疗中的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李曙海下肢骨感染治疗中的抗菌药物使用分析李曙海目的探讨下肢骨感染的发生应用于抗菌药物使用效果。方法调查2003年9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50例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感染的有50例(感染组),未发生感染的有200例(非感染组),感染组患者应用万古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结果年龄大、术中使用钢板、遗留死腔、清创时间长等是下肢开放性骨折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经常规抗感染治疗结合万古霉素治疗后,48例细菌阴转后痊愈出院,2例并发严重器官衰竭感染死亡,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22期2012-10-26
- 下肢骨感染治疗中单臂外固定支架应用及护理
李 华下肢骨感染治疗中单臂外固定支架应用及护理李 华(广西省玉林市骨科医院骨病区,玉林 537100)观察用单臂外固定支架的方法配合积极护理治疗患者下肢骨感染。选取我院治疗的下肢骨感染的19例患者,采用单臂外固定支架的方法进行治疗并积极护理。19例患者中,2例I期伤口愈合,5例在经过2~3周的换药治疗伤口红肿后伤口闭合,3例在缝合的针道部位发生感染,后因发现及时,作相应处理后,患处愈合;19例患者都骨性愈合,最短的时间为3个月,最长的时间为13个月,平均时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期201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