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锐
苇河林业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623
在临床上,老年人受年龄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骨折的情况,尤以下肢骨折最为多见[1]。这中间,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其自身便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褥疮等[2]。故而,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经常会应用到手术治疗的方法。但就实际情况来讲,老年患者的个体耐受性较差,这就导致其在术中很容易出现应激反应。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麻醉药物的选择是否科学、合理,便显得尤为重要[3]。基于此,本次实验将围绕着右美托咪啶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影响进行研究论述,具体分析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80例于我院接受下肢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7月-2019年7月,通过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2组,各40例。期间,参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63-80岁,平均年龄(69.81±3.28)岁;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患者年龄为63-81岁,平均年龄(70.03±3.31)岁;通过比对,两组患者之间的一般资料,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纳入标准: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符合下肢骨折的影像学诊断标准;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存在肝肾功能障碍者;存在精神疾病、意识障碍者;存在相关药物禁忌者。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研究绝地,准予开展。
1.2方法
1.2.1参照组 参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两组患者均接受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方法,麻醉前接受静脉滴注林格注射液,而后在使用10mg 0.375%的布比卡因进行麻醉,具体麻醉的平面需要控制T10之下,接着在注射0.5-1.0mg/kg的丙泊酚,然后每小时维持泵注1-2mg。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使用布比卡因的同时,采用右美托咪啶进行麻醉,手术开始前采用泵注的方式,每小时维持泵注0.5μg/kg的右美托咪啶。此外,80例患者均在手术结束前的半小时,停止麻醉药物的使用。
1.3指标观察 观察80例患者的用药60min后的镇痛效果,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
2.1两组患者两组用药60min后的镇痛效果比较 统计数据表明,参照组患者的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分别为(84.7 ±7.3)mmHg、(65.7±8.9)次/分、(10.3 ±5.9)次/min,观察组分别为(105.3±11.4)mmHg、(70.5±9.1)次/分、(11.2±6.3)次/min,两组对比,观察组在各项指标的比较上,均要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
在临床上,老年患者在接受下肢骨科手术时,经常会应用到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啶。首先是丙泊酚,其属于常见的短效麻醉药,临床应用此药后,患者能够很快进入麻醉状态[4]。但丙泊酚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颅内压、脑部血量的降低,继而对麻醉效果造成影响[5]。并且,接受丙泊酚麻醉的患者在麻醉恢复期还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而老年患者自身对不良反应的耐受力,亦相对较差[6]。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行右美托咪啶麻醉的方法,便成为一条可行的路径。右美托咪啶属于镇静药物的范畴,其尤为适合老年患者。这是因为,右美托咪啶能够结合人体脊髓内的a2受体发挥镇痛作用,所以其可以缓解患者存在的负性情绪。并且,右美托咪啶还保有相对稳定的血流动力学,这就能切实降低老年患者出现包括心肌缺血在内的情况[7]。因此,对于个体耐受力较差的老年患者来讲,采用右美托咪啶进行手术麻醉,可以保证临床镇痛的效果,同时其还不会对老年患者造成过于严重的影响,从而使老年患者的手术治疗得到保证[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镇痛效果的比较上,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麻醉开展后,采用右美托咪啶,可以取得理想的镇痛效果。本次研究的结果同过往报道一致,说明采用右美托咪啶能够保证镇痛的效果,并且用药后,患者术中的呼吸、循环,亦能表现出稳定的状态。因此,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麻醉开展之后,患者若无相关药物禁忌,便可以优先采用右美托咪啶进行麻醉。
综上所述,将右美托咪啶运用到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的麻醉中,能够取得理想的镇痛效果,且能保证患者循环系统的稳定,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