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史

  • 中国医史学科元研究:隶属学科关系辨说
    中国医史、中国医学史作为一个成熟度较高的学术研究领域,依然不断产生有待深入探讨的学科元问题。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由于研究者不断增多、研究论题渐次细化,中国医史、中国医学史不仅分化衍生出一系列分支学科、边缘分支学科,而且先后出现了中医史、中医药史、中医学史以及中医药学史等多个与中国医史、中国医学史在研究内容上有所叠合的学科名称。学科的划分通常导源于科学研究逐步深化的实际需要,学科与学科之间虽然不存在泾渭分明的边界,但每门学科都有确切的研究对象和相对明晰

    中医药文化 2023年6期2024-01-04

  • 走进黑龙江中医药博物馆
    方米,分为中国医学史展厅、龙江医学史展厅、校史展厅、中药标本展厅、中医药文化体验厅五个展厅。博物馆以中医药为主题,以陈列展示为核心,以互动体验为特色,是中外学生教学实践基地,是普及中医药科学知识及中医药国际传播的重要场所,也是社会服务和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之一。The Heilongji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useum is built within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Chi

    孔子学院 2023年4期2023-12-25

  • 妇产科医学史融入妇产科思政教育的探索
    必要性[2]。医学史是一门介于医学与史学之间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医学人文和思政内容[3],《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 版)[4]中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模块鼓励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内容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邢烨等[5]认为对医学生进行医学史教育已成为医学生人文素质和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6-8]。故此,在妇产课程教学中融入妇产科医学史教育可以是实现思政教育贯彻妇产科学课程体系的新思路和重要途径。文章以本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18期2023-10-29

  • 医学史不同范式医学内容教学方法初探
    ,金悦盈,刘欢医学史不同范式医学内容教学方法初探姜姗,金悦盈,刘欢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730在医学史及其相关课程的教学中,难免会涉及不同历史时期及文化的其他范式医学内容,对习惯于现代医学思维的学生来说,存在知识背景的空缺,从而易造成理解上的障碍。本研究基于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学生的困扰,以中医内容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其他范式医学内容的兴趣与需求,提出目前此类其他范式医学内容在医学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专业背景要求高、专业知识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26期2023-08-15

  • 学科协作与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医学史”教学
    主义学院;b.医学史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1166)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论述过历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1]在医学院校的教育过程中,“医学史”课程同样是最好的教科书与清醒剂,它为医学生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培育具有历史思维的医学生。从这个角度看,“医学史”课程有着天然的思政元素,理应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发挥作用,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一、西医院校“医学史”教学困境随着医学人文教育环境的好转,目前“医学史”的教育在医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19期2023-08-05

  • 医学史”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
    采用分类法将“医学史”课程思政分为“科学精神”教育专题、“人文精神”教育专题、“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专题三类,并用案例法将“医学史”课程中的部分知识点与课程思政元素的联系以具体案例的形式进行阐释,尝试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史知识体系的有机统一进行探索。结果显示,“医学史”教师通过“医学史”课程思政建设和相应思政元素的挖掘,逐步提升了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在“医学史”课程中逐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关键词] 西医;医学史;课程思政;教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11期2023-05-30

  • 亨利·欧内斯特·西格里斯特医学人文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斯特一生致力于医学史研究,曾先后执教于苏黎世大学、莱比锡大学,最后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担任医史研究所主任直至退休[1]。他早期接受的哲学、医学、历史学、语言学教育促使他后期对多个国家医学史进行实地考察,并开展学术研究[2]。他还将社会学观念引入医学史研究中,并提出“医学不仅是一门自然科学,同时也是一门社会科学”的观点[3]。此外,西格里斯特在健康保险制度、医患关系、医学与其他专业的联系、健康观、医学史教学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通过对其医学人文思想内涵及当代

    医学与哲学 2022年2期2022-11-27

  • 医学史教学对塑造医学生职业精神的意义与反思
    李昶 姜嘉医学史作为医学类院校特有的通识教育课程,是一门研究医学是如何产生和发展并逐步演变到现代医学的学科。医学生可以通过对医学史的系统学习,了解政治、经济、文化对于医学发展的基础性影响作用,了解疾病诊疗方式的演变和职业精神对于医生这一职业的重要意义,了解医学与总体文化的密切联系。医学思想上的每一个变化都是这个时代世界观映射下的结果,因此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医学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培养医学生的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更应该培养其今后作为一名合格医生的职业精神,

    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8期2022-11-21

  • 中国医学史课程思政路径探索
    同效应。”中国医学史是一门蕴含丰富思政元素的课程。课程面对大一新生,是一门受众广阔的专业通识课程,是新生认识中医,热爱中医的重要窗口和途径。“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医学史立足于中医学传承演变的历史过程,从历史中涌现出的苍生大医中汲取崇高品德的思想养分,把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中医学传承守正的内涵,与当代的价值文化精神相结合,有助于树立中医人的文化自信和专业自信,对后期中医经典课程的开展,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系统挖掘课程中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11-21

  • 中国医学史研究热点及发展态势* ——近五年中国医学史论文的可视化分析
    张晶潾 孙灵芝医学史是医学与史学的交叉学科,以医学的发展演进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医学发展历史及其规律的科学。医学史除了探究医学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变化之外,更将医学置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中进行考察,探究医学发展与不同社会背景的相互关系的影响,一般分为综合史和专门史研究[1]。近年来,我国对医学史的研究工作越来越重视,逐步认识到深入开展医学史研究和教育的重要性,有利于人们了解医学发展的特点,相关事件人物对医学的发展意义和社会影响,以古鉴今,从不同的视角审视现今

    医学与哲学 2022年9期2022-09-07

  • 西医院校“医学史”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课程资源。从“医学史”这门课来看,因为中医院校和西医院校设置“医学史”课程的目的是不完全一样的。中医院校的“中国医学史”是中医学整体教育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1];而西医院校的“医学史”,则只是一门医学人文课,目的是帮助医学生了解医学发展规律。既有“医学史”课程思政的研究更多偏向于“中国医学史”[2-4],本文则主要针对西医院校“医学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展开讨论。1 “医学史”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医学史”是一门研究医学演化过程的课程,它全方位记录人类与

    医学与社会 2022年4期2022-04-16

  • BOPPPS教学模式在中国医学史课程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础医学院中国医学史教研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哈尔滨开放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处,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中国医学史是研究中国医学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一门课程,是中医学各专业的基础课,对于中医学的学生增强专业自信心、提高专业自豪感、坚定专业志向、树立专业理想具有重要意义[1]。然而相对于其他实践性较强的医学专业课而言,中国医学史课程偏重理论探讨,具有较强的思想性与学术性,存在内容综合性强、知识体系覆盖面广、知识点分布散在等特点。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2年2期2022-03-28

  • 世界最早“病历”出现在西汉
    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病历”的首创者是中国西汉时期的淳于意。 淳于意,西汉初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此人年轻时做过管理粮仓的小官,故史称“仓公”。仓公目睹许多乡亲因无钱医病而离世,便产生了学医的念头。史载,他曾拜公孙光、公乘阳庆为师,遍学《脉书》《药论》等书,穷通望、闻、问、切四技。后来,淳于意笃志医学,辞官归乡,专事医术。 半路出家的淳于意心细如发,他在诊治过程中,总是把病人的病情和自己诊断处理的方法记下来,以备以后行医参考。这便是典籍中记载的“诊籍”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46期2021-12-16

  • 医学史对公众理解医学的促进作用
    苏静静医学史能不能成为科普资源?这在很多人看来也许就不是一个问题。一部分人可能会认为,医学史是关于医学的历史,都是过去的知识、过时的知识,如果用来科普,岂不是要出大问题了。也有一小部分人如我,大概会认为医学史对于科普至关重要,也可以作为科普创作的素材资源。截至目前,我一直都还只是医学史科普的搬运工,近年主要翻译了《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The Cambridge World History of Human Disease,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科普创作 2021年3期2021-11-18

  • Henry E. Sigerist在社会医学史研究领域的学术思想与影响
    王尔亮摘要:医学史研究与社会、历史、政治等具有密切的关系。任何疾病的出现与当时社会、自然环境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著名医学史学者Henry E. Sigerist是首位提出将社会学引入医学史研究的学者,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对医学人物及其著作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提出了一个新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对当代社会医学史的创立具有深远的影响。关键词:社会医学史;Henry E. Sigerist;美国医学史学会;学术成就;社会学;历史学中图分类号:R-09    文献标识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21年3期2021-07-11

  • 当代医学史的前沿研究* ——基于期刊的计量分析
    越大的影响力,医学史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表明,医学史一直是科学技术史的研究重点和热点[1],是学科史的主流与热门之一[2]。近年来,文献计量学在医学史领域的研究开始受到国内外关注,Amsterdamska等通过分析四本医学史期刊发表文章的变化以及引用与被引用情况,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探讨医学史的专业化与知识变革、人员配置以及医学史受众等情况[3]237-261。Steinke等[4]在2011年对17种主要的医学史期刊进行了定量调查,以母语、发文作者、

    医学与哲学 2021年6期2021-04-29

  •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
    术出版社《荒诞医学史》一部有趣又有料的世界医学史。本书讲述了用放血来治愈失血,用水银蒸气浴治疗梅毒,用发烫的烙铁烧掉痔疮,用“爆菊法”拯救溺水的人,镭辐射水包治百病等一些离奇的治病方法。《荒诞医学史》采用故事性的叙述方法,将西方医学史上荒诞不羁的疾病治疗方式娓娓道来,并分享了来自各个阶段的令人着迷的医学故事,包括我们所处的时代。这让人惊讶于人们曾经以“健康”的名义做过的一些“出格”的事情。不难想象,有一天我们会以同样震惊的心情来回顾过去。作者:〔美〕莉迪亚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21年1期2021-02-24

  • 以医学人文教育为导向的《医学史》教学实践
    括多门学科,如医学史、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人类学等[2]。《医学史》是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一门研究医学演化过程的课程。《医学史》教学并非仅让学生记住某些历史事件和人物,更重要的是从人文教育的角度出发,促使他们去思考这些事件和人物的医学意义,了解它们对医学发展的影响,评价其对人类社会的价值,以此培养医学生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本科专业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医学史》课程,共16学时,均为理论教学,采用张大庆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6期2020-12-01

  • 荒诞医学史
    】书名:《荒诞医学史》作者: 〔美〕莉迪亚·康、内特·彼得森译者: 王秀莉、赵一杰ISBN: 9787539065038【内容简介】通过放血来治愈失血、水银蒸气浴治疗梅毒、用发烫的烙铁烧掉痔疮……作为一本讲述西方医学史上疾病荒谬治疗方法的著作,《荒诞医学史》采用故事性的叙述方法,将西方医学史上荒诞不经的疾病治疗方式娓娓道来,分享了来自各个阶段的、令人着迷的医学故事,包括我们所处的时代。这让人惊讶于患者曾经经历过的,以“健康”的名义做过的一些事情。不难想象,

    祝您健康 2020年8期2020-08-11

  • “双主体问题导入式教学法”在医学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联合相得益彰。医学史教学采用“双主体问题导入式教学法”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词:双主体;问题导入;医学史;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3B-0105-02医学史是一门研究医学演化过程的学科。学习医学史有助于医学生更加全面理解医学发展中的问题以及医学与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深刻认识到学医的目的,把握医学发展的趋势。我国开设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20年3期2020-05-29

  • “课程思政”融入医学史教学初探
    。文章结合中国医学史课程实际,对如何把“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进行了初步探讨。关键词:医学生;课程思政;医学史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01-0241-0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期2020-02-16

  • 在课程教学中进行医学史教育的实践及意义
    学科属性而言,医学史是一门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交叉学科,也是沟通医学与人文的学科[1];从课程属性而言,医学史是一门医学人文学科类课程[2];医学史教育对加强医学生医德修养、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素养起到积极作用[3]。病理生理学是一门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担负着培育医学生创新精神、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并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使命[4],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医学史教育是实现病理生理学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路径。我们在医学生病理生理学课程教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2期2020-01-14

  • 经典永恒:纪念卡氏巨著《医学史》中文译者程之范教授
    家——北京大学医学史教授程之范(1922—2018)先生(图1)。二位医史学家虽然生前未曾谋面,但是冥冥之中,却被同一个元素连结在一起,即卡斯蒂廖尼的传世经典《医学史》。1 意大利著名医史学家卡斯蒂廖尼与其巨著《医学史》卡斯蒂廖尼是世界著名的医史学家。1874 年4月10 日生于意大利东北部城市特里雅斯特(Triest),1882—1890 年在意大利特里雅斯特经典预科学院就读(Trieste Classical Gymnasium),1890—1896年

    生物学通报 2019年12期2019-09-14

  • 关于《金匮要略》阴阳毒与升麻鳖甲汤的几个问题
    《金匮要略》;医学史;文献;雄黄;蜀椒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of yin and yang toxin,and to explore the moder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hengma Biejia Decoction.Methods:Based on medical history and literature,yin and

    世界中医药 2019年7期2019-09-10

  • 医学教育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学;医学教育;医学史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1-0074-03 Abstract: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Western medical education for nearly 150 years, an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the study f

    高教学刊 2019年11期2019-09-10

  • 医学史研究现状与医学发展方向的思考
    义。本文首先对医学史研究工作的现状进行了简要论述,提出了医学思想史、健康疾病观念与信息技术发展方向等方面的问题;其次,提出了未来医学的发展新方向,希望能为该领域关注者提供有益参考。关键词:医学史 信息技术 医德医风 批判精神引 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国内医疗卫生体系,特别是医学史的研究工作和医学发展的方向等方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而言,医疗卫生体系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建设和发展的

    西部论丛 2019年9期2019-03-20

  • 一人—船一世界,冒险才刚刚开始!
    希望——《荒诞医学史》(Quackery a brief history of the Worst ways to cure everything)作者:莉迪亚·康/内特·彼得森出版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放血治疗失血,水银蒸气浴治疗梅毒,“爆菊”拯救溺水之人,镭辐射水包治百病,吃黏土预防瘟疫,喝血治疗癫痫……这些不可思议的治疗方式,竟是曾经真实存在过的。作为一本讲述西方医学史上疾病荒谬治疗方法的著作,《荒诞医学史》给我们分享了来自各个阶段的骇人听闻的医学故

    科学Fans 2019年10期2019-02-05

  • 学医以慈悲 学史明喜舍※ —— 医学史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课程思政改革,医学史课程如2018年4月18日,南京中医药大学公示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名单有徐建云《中国医学史》,2018年6月27日,广西中医药大学2018年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立项通过了王缙的课题《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史课程也增加了课上课下师生间的互动,积极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即在老师引导下,以学生探讨、研究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内容,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活动方式进行教学的授课方式,得到了学生们良好的反馈,取得了初步成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0期2019-01-31

  • 中外医学史教学方法调查问卷设计的体会※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史教研室,北京 100029)中外医学史是一门介于医学与史学之间的交叉课程,是医学院校的通识基础课。近年来,为提高中外医学史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尝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问题导入式教学法、双主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针对不同的教学方法,笔者多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教学反馈,经过多次问卷调查的实践经验积累,对问卷调查法有几点体会,具体如下。1 明确设计原则问卷调查法是获取各种反馈意见的重要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7期2019-01-30

  • 献身医史 学者之范 ——怀念中国著名医史学家程之范教授
    史教育家。从事医学史教学和研究70余载,担任北京大学医史学科负责人50余载,是北京大学医史学研究中心创建者、北京大学医史学硕士学位、医史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创建者,为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卓著。1990年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是当时中国高等西医院校中医学史专业唯一的博士研究生导师。20世纪80年代起兼任卫生部科学委员会委员,历任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和名誉主任委员,《中华医史杂志》总编辑和名誉总编辑,《中国科技史料》(现名为《中国科技史杂志》)、《自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8年4期2019-01-25

  • 说古及今
    中西医结合 医学史自2013年退休,我便安心过着老人应有的平淡生活。今天能有与各位新秀交流之機,颇感荣幸与高兴。然本讲座“学术前沿”之定位,实令我诚惶诚恐、愧不敢当。好在传统医学这些年来并无大的变化;且始终是一个人人可谈、各有仁智之见、谁也无法说服谁的恒久话题,因而我还是有足够的自信:可以保证所讲绝非照本宣科或人云亦云的老生常谈。惟望一己之见,有裨各位今后不同价值取向的深入研究。就“漫谈”的路径而言,大抵从以下三方面展开:1、医疗的行业属性及现实问题;2

    科学文化评论 2018年4期2018-05-14

  • 中国医学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和实践探索
    要方式。在中国医学史的学习中,其教学质量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与实践具有重要影响。当前我国的教育制度也在不断地改革与完善,并培养出多方面的优秀人才,同时为教育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教学资源,拓展了教学平台。提高我国医学学者对中国医学史课程的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主要从中国医学史课程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时间进行探索分析。[关    键   词]  中国医学史;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9期2018-05-14

  • 《中国医学史》微电影教学评分机制制定的探讨*
    陆续开展《中国医学史》微电影教学法,以作为该门课程形成性评价的重要内容。经过几个学期的摸索与总结,医学史微电影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尤其是在评分机制的制定方面,尚有许多环节需要完善。1 评分活动的开展及评分机制的制定作为《中国医学史》课程形成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电影教学活动的成绩占到总成绩的20%~30%。这样的比重足以引起全体师生的重视。因此,微电影教学评分机制的制定关乎每一名学生的切身利益。教师应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设计评分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3期2018-04-26

  • 中国医学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和实践探索※
    亮 师建平中国医学史是关于中医药学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是中医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它同时涉及人类学、考古学、宗教学、哲学、文献学、地理学、天文学、气候学等诸多学科,既具有自然学科的性质,又体现人文学科的特点。《中国医学史》课程是大学一年级学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最早接触的专业基础“入门课”和“启蒙课”,对于刚刚迈进中医药院校大门、对中医了解很少的学生来说,如果能讲好讲活这门课,会直接激发他们对中医学的浓厚兴趣。所以,如何使学生在这门课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6期2018-02-08

  • 中国医学史课程讨论式教学法初探
    田艳霞中国医学史课程讨论式教学法初探田艳霞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中国医学史课程教学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题目,认真指导,发挥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对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改进,才能完成教学目标。中国医学史;课堂讨论法;教学法;中医中国医学史是我国医学院校中较早开设的人文素质类课程,研究对象是中医药学发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8年6期2018-02-08

  • 《中国医学史》微电影教学法的实施与总结
    陆续开展《中国医学史》微电影教学法,以作为该门课程形成性评价的重要内容。这一教学评价方式在我校中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尚属首次应用。经过几个学期的摸索与总结,医学史微电影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鉴于往事,有兹于治学。现将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1 实施步骤1.1 前期剧本创作及视频的拍摄、制作 首先是组建团队。在学期开学之初,教师即布置下制作医学史微电影的任务,并规定好作品的题材、上交的时限、公开展映的大体时间以及该活动作为本门课形成性评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2期2018-01-26

  • 医学史研究方法漫谈
    300350)医学史的研究不能局限于医学的本身,从关心社会、生命、个人的角度去研究中医学的发展,彰显对生命的关注,是医学史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所在。医学史料的形成,有史料记载者人为的加减现象,关注医学史研究中的加减法现象,有助于还原真实的医学发展历程。史料范围的深度与广度与占有史料的意识是每一名医学史研究者应该培养起来的素质。近年来医学史研究领域对史料的占有范围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医学史的外史研究,小说、传记、随笔、杂记等史料均可作为医学史史料研究的视野。同时要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5期2018-01-25

  • 30年前我赴英研究医学史
    医院图书馆进行医学史研究,为了研究1900年至1990年期间的医学史,我特地查阅了大量有关心功能学术文献,写出了心功能医学史学术论文3万字。就我的论文著作,北京医院病理科医生张亦秋进行了评阅。1994年,我获国家教委和英国政府技术合作奖学金,赴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医学研究生院学习,参加了英国伦敦大学维康医学史研究院学术交流,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皇家医院、爱丁堡大学皇家医院、曼彻斯特大学皇家医院和伦敦大学学院医院等著名医学史学者进行交流,这张照片就是拍摄于那一时期

    北广人物 2018年2期2018-01-13

  •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医学史专业委员会2016年度工作会议述要
    科学技术史学会医学史专业委员会; 2.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北京 100191)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医学史专业委员会2016年度工作会议述要陈 琦(1.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医学史专业委员会; 2.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北京 100191)2016年11月26—27日,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医学史专业委员会(国际医学史学会中国委员会)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图1)。来自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7年1期2017-09-13

  • 专题式教学在职业院校中外医学史教学中的应用
    在职业院校中外医学史教学中的应用楚基伟(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1191)针对我校中外医学史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采用专题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并付诸实践,通过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说明专题式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专题式教学;职业院校;中外医学史医学史是一门以医学为研究对象,从社会、经济、哲学、文化等方面研究医学发展历程和规律的学科,医学史教育对于医学生全面领悟医学的内涵,理解医学与社会、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医学的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5期2017-03-22

  • 医学史教学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价值※
    斌胜 孙喜灵论医学史教学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价值※于东林 丁宝刚 王斌胜*孙喜灵(山东滨州医学院山东省中医证候研究重点实验室,烟台264003)《医学史》教学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把握医学的发展脉络,重视医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客观评价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加强学生的医德修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批判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应重视《医学史》这门课程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培养中所发挥的作用。医学史;人文教育;学科地位《医学史》是一门介绍医学体系的发展演变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8期2017-01-28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医学史研究述评 ——以《中华医史杂志》(1980-2010)为中心
    放以来中国传统医学史研究述评 ——以《中华医史杂志》(1980-2010)为中心白艳晖,袁 媛 (东华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1620)《中华医史杂志》是中国最著名的医史期刊。文章以该期刊1980-2010年期间发表的论文为中心,选取这一阶段中医史研究“内史研究”的经典路径:医史人物、医史理论、药物史、治疗方法这四个方面,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并思考了这一时期我国中医史研究的状况、特点以及发展趋势。中国医学史;《中华医史杂志》;编史学改革开放以来,

    科学与管理 2016年1期2016-09-12

  • 医学史教育融入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析
    37007)医学史教育融入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析吴 敏(川北医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四川 南充 637007)医学史教育在医学生成长成才中能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师资力量有限等原因,当前医学院校的医学史教育还很不足。为了让更多的医学生受益于医学史教育,可在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相关的内容。二者的结合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其学习热情,增强其专业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医学史教育;医学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6期2016-03-16

  • 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在医学史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思考
    引导式教学法在医学史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思考严暄暄,魏飞跃,葛晓舒,王建新,曾晓进,周曦,夏旭婷(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在医学史课程教学改革中应用问题引导式数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专题重新组织教材内容,以问题引导教学,开展师生互换型教学和学生参与体验型教学,教考分离,旨在提高课程教学水平,使其从知识性课程提升为知识与思辨相结合的课程,使学生通过医学史课程知史、思史、明史。问题引导式教学;医学史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8期2016-03-06

  • 世界医学教育圣地
    34)先生创建医学史研究所,搭建起医学与历史、科学与人文的纽带,也树立了美国乃至世界医学教育的又一个里程碑,是现代医学教育制度的发源地,在医学教育界的声誉和地位可与哈佛大学相比肩。倡导人文精神的医学教育标杆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史研究所和图书馆都以韦尔奇命名,以纪念创建人。韦尔奇是著名病理学家,美国“四大名医”之一,也是霍普金斯医学院和公共卫生学院首任院长。1890年,在医学院成立之前,韦尔奇就和奥斯勒(Osler)等人发起成立约翰·霍普金斯医史学会。在任医学院

    教育与职业(上) 2015年2期2015-09-10

  • 基于明确课程定位的《中国医学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优化※
    程定位的《中国医学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优化※万四妹 殷寻嫣 王 鹏 陆 翔(安徽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教研室,合肥230038)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中国医学史》教学团队基于明确课程定位,突出史为今鉴的现实作用。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为突破口,整合知识模块,联系现实,系统讲解;科学设问,激发兴趣,培育历史思维能力;多媒体辅助,直观化教学,“复活”历史;利用时事、热点事件,链接历史与现实,不断优化《中国医学史》教学内容和方法。通过上述实践,学生的科学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14期2015-01-31

  • 伍连德博士与医学史巨著《中国医史》
    )伍连德博士与医学史巨著《中国医史》吴静刘小斌(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医史文献专业博士研究生2010级,广州510006)伍连德(1879-1960)博士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公共卫生学家、医学史家、防疫专家,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中国人,为促进中国近代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保存国粹,矫正外论”,伍连德博士与王吉民博士一起花费16年时间,广泛收集资料,用英文写成《中国医史》(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6期2015-01-31

  • 中国近代医学史研究的先驱
    ,医学界对中国医学史开始重视。医史研究开始出现人才辈出,著书行世的情形。近代中国医学史研究方面的医学史家们如陈邦贤、范行准、王吉民、伍连德等人,深感医学史研究的重要性,倡导了医史研究运动,竭力搜集医学史材料,加以整理,为文发表,以冀保存我国数千年的医学史足迹,不使其散佚湮没,这实在是有益于我国的医学文化研究。[关键词]近代;医学史医学史家;多样化;权威在古代的医学史研究中,有着十分明显的水平缺陷,中国古代医学史家专业程度稍显逊色,“关于吾国医史之研究者及

    黑龙江史志 2014年23期2014-12-31

  • 分享式阅读在中国医学史教学中的应用
    [1]。笔者在医学史年会上同道的介绍中,觉得分享式阅读也可以运用于中国医学史的教学。中国医学史是一门关于中国医药学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中医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教学中讲解历代的医家、医著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医原著,需要让学生自行阅读原著。教学所面对的多是大一的学生,他们刚刚接触中医学,对中医学的理解有限。如何提高他们对中医学的兴趣,在有限的时间内让他们了解更多的古籍内容?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分享式阅读不失为一个值得推荐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年3期2014-09-21

  • 对西医院校开展医学史教育的思考
    之间边缘学科的医学史则是医学人文教育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医学史不仅涉及到医学的各个学科,还可以将医学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联系在一起,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了医学生的人文素质。鉴于我国西医院校医学史教育存在的不足,为强调医学史教育的必要性,并为提高医学史教育的医学生参与度提出针对性措施。1 西医院校医学史教育的不足目前,全国各中医学院和1/3的西医院校开设了医学史课程,医学史是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然而,西医院校医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4年3期2014-03-06

  • 病理学教学与相关医学史引入研究
    美国著名医生和医学史专家William Osler称“病理学是医学之本”。同时病理学是多个医学专业如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影像学、检验医学等的必修课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病理学的兴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1 为何要在病理学教学中引入相关医学史针对上述问题,国内外的教育工作者陆续提出了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如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临床病理讨论(Clinical Pathology Conferenc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12期2013-09-01

  • “经纬”教学法在《中国医学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教学法在《中国医学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刘 琼1伍红梅2李成年1*(1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各家学说教研室,武汉430065;2湖北省潜江市计生服务站,潜江433128)为了研究 “经纬”教学法是否适用于 《中国医学史》的教学,选取2009级针刀专业67人做为研究对象,对针灸学部分采用 “经纬”教学法,对中药学部分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结束后对两部分的考核结果进行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P≤0.01,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经纬”教学法的针灸学组明显优于传统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8期2013-03-07

  • 医学史
    术《汉译经典:医学史(套装上中下册)》是一部融医学思想史、医学状况史和医学人物史为一体的长篇力作。它全面记述了自史前期迄20世纪中叶医学观念、医疗技术、医学研究的发展过程,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古代传说、重要史实和著名人物等医史方面的翔实记载,深刻阐明了医学的进步与文明的进化之间的密切关系。本书试图按照单一的观点将医学史的特点、趋势和目的理出一个纲要。指导古今医史学家的治学方法不同,因为今天所用的史评规则在过去是被轻忽的。应该用十分客观的态度详细考察以往的史实,

    中国科技信息 2013年20期2013-01-29

  • 中医院校 《医学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8中医院校 《医学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梁润英河南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医学史;中医院校;教学;改革中国医学史主要介绍中国医学起源、形成、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的一门科学。是中医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早期成立的中医学院最早开设的课程之一。几十年过去了,时至今日,中国医学史课程开设情况怎样呢?教学情况又怎样呢?大多数学校仍然有中国医学史课,还有较少的学校又增加开设了《世界医学史》,比如山东中医药大学等。《中国医学史》是临床专业学生的基础课之一,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17期2011-08-15

  • 课堂讨论教学法在中西方医学史比较教学中的应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史教研室78信箱(100029)课堂讨论教学法在中西方医学史比较教学中的应用甄雪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史教研室78信箱(100029)中西方医学史比较教学是近几年医学史教育者开始尝试的新领域,在中西医学史比较教学中发现,运用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对中西方不同医学现象进行分析、比较,自己去解释、验证、探索有关问题,可以启发学生主动寻找中西医学发展的交叉点和突破点。医学史;课堂讨论;教学方法中西方医学史比较教学是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17期2010-08-15

  • 中国医学史教学思路拓展问题研究
    0117)中国医学史教学思路拓展问题研究马长春,马 丹(长春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在中医教育领域中,中国医学史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随着对中医教学质量的日益提高,医学史教学思路的拓展,必然成为中医专业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医学史;思路;教学研究随着中医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中医认识的不断提高,探索如何培养新型的中医药人才,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中医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但是对于刚刚步入中医大门的医学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6期2010-04-03

  • 序《中国医史》再版
    玉之砖。其实对医学史,我也是初窥其径。虽然从读书到工作,几十年间我都没有离开过医学领域,然而真正关注医学史,却是晚近之事。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我开始研究传染病的历史,之后对医学史兴趣日浓。通过研究医学史,我对医学的本质以及发展规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深刻地感受到当前医学与人文日益脱离的趋势,这就更让我坚定了医学应当回归人文的理念。古往今来,各类史作可谓汗牛充栋,然而传世的医学史却寥若晨星。这大概是由于医学史的特殊性造成的,医学史难写,因为它不仅仅是

    民主与科学 2009年4期2009-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