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 顾宝忠
    杳,日月随候。永遇乐 · 金华同学会聚会之夜偶读东坡先生之《永遇乐 · 明月如霜》有感而自裁一阙。作者 - 顾宝忠長空当月 ,繁华岸前 ,江上飞夜 。佛塔高入 ,彩灯映景 ,来往车如链 。暗自如沐 ,春光一片, 更看人间无限。夜不夜,梦境再现,频频回首看不厌。半道风客 ,一生匆忙 ,几经辗转?光阴荏苒 ,回眸空泛 ,灯下倚栏杆 。相聚甚欢 ,且谈当下, 情相惜胜当年。望再见,年华逝水,又在晴空高月夜。

    当代作家 2024年1期2024-04-26

  • 《定风波.莲》
    花落任天摘.《永遇乐. 云游》天赐洪福,幸生寰球。日行八万,宇宙环游。太阴相随,云蒸霞蔚,丹曦抖彩绸。启明叫早,长庚伴眠,大雄夜夜守候。慢转头,奇花异景,苍穹阆苑盈眸。洋流水暖, 正宜洗尘, 瞑色酣梦高楼。我本微尘, 飘在天球。观天地恒久, 海屋添筹, 仙斑桩桩, 凡眼一览尽收。又何求?今生足愿,按下云头。《满江红》流年有别, 标出代际泾渭河, 一分叠, 九分清澈, 咫尺天隔。相谈都用仓颉语, 相通却横难越壑。残生度近,回眸驚叹,分必合。多少代, 匆匆过,

    当代作家 2023年7期2023-09-16

  • 怎样引导学生探析古诗词中的典故
    将以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谈谈如何引導学生探寻古诗词中的典故。一、开展朗读活动,鼓励学生寻找典故在讲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组织他们开展朗读活动,初步了解这首词的内容。在这一环节,教师最好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在引导学生初读《永遇乐·京口北国亭怀古》时,我要求他们尽量不要直接去看课后的注释。因为课本一般会对作品中出现的典故作标注和介绍,学生如果一上来就直接去看这些注释,就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也就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2年10期2022-05-30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艺术特色探析
    的满腔悲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词作中的名篇,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接下来,笔者就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艺术特色进行探析。一、内容:前后照应《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共分为上下两阕,上阕重在怀古抒情,首句中的“千古”一词与题目中的 “怀古”相照应。“千古”展现出了强烈的时代感,而“江山”则着重写眼前的现实。词人站在北固亭上,眺望千古江山,脑海中却闪过千百年来曾在这片土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如今,英雄不再。“舞榭歌台”则在第一句的基础之上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2年2期2022-04-09

  • 词有异同,各尽其妙 ——以《念奴娇· 赤壁怀古》与《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
    赤壁怀古》与《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分别出自苏轼与辛弃疾之手。两首宋词气势恢宏,均属于豪放派的代表作[1]。两首词均采用借古抒怀的表现手法。但仔细品读仍旧发现两首词的差异性,《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词人将个人的政治遭遇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从而展现出面对人生挫折后的达观情怀,这首词具有凄楚和乐观的情感多重性:[2];而《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融合了个人经历与家国命运,表达自身忧国忧民的情怀,故而在豪放情感中凸显出激愤与悲壮的情感[3]。为此,

    山西青年 2021年16期2021-11-29

  • 如何设计教学任务
    面,笔者就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谈一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设计任务。一、把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在设计教学任务之前,我们必须把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的方向。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首先,我们要比较一下这首词在新旧教材中的位置,细读其中的“单元提示”。在旧教材中,《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被收录在高中语文必修四的第二单元(宋词),这一单元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宋代的大家名作,了解宋词的基本特点,掌握学习宋词的方法”,课后附有“研讨与练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1年9期2021-11-19

  • 浅谈李清照《永遇乐》的家国情怀
    姚小飞《永遇乐·元宵》是李清照表现故国之思的代表作品之一,流亡中的词人在尽情回忆了昔日汴京“元宵佳节”“中州盛日”的繁华景象之后,笔锋一转:“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其中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人难以自持,通过物是人非、不堪回首的家园故国之思,将个人的不幸与民族的灾难紧紧联结在一起。一、词的上阕浓墨重彩描写元宵节的景色,由眼前景引发家国情怀“落日熔金,暮云合璧”这两句,化用前人诗句,杜牧《金陵》诗“落日水浮金”,廖世美《好事近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8期2021-11-02

  • 辛弃疾为什么没有修改《永遇乐
    杨建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阅读诗词时,我们常会在不经意间,就被典故绊倒。所以对诗词作者好用典故,自古有“掉书袋”一说。宋代时,岳飞的孙子岳珂,就曾与以爱用典故著称的词人辛弃疾进行过一次有关大量用典是否合宜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21年2期2021-05-11

  • 辛弃疾为什么没有修改《永遇乐
    汤溪高级中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图/马 叙阅读诗词时,我们常会在不经意间,就被典故绊倒。所以对诗词作者好用典故,自古有“掉书袋”一说。宋代时,岳飞的孙子岳珂,就曾与以爱用典故著称的词人辛弃疾进行过一次有

    中学生天地(C版) 2021年2期2021-03-01

  • 永遇乐:水边的西塘,或旧梦
    西塘,它的天命是属水的。温润、细腻,或静止、或缓慢地流。一次次濯洗,一次次抵达石皮弄或环秀桥,过也是过去了,而疏影横浅的廊道倒映,留在了远处。我若有心事,必将暗自祈祷,与西塘一起在一场旧梦里停留,常驻。时光斑驳,走在古巷里,随便就丢了自己。换一身素雅的古装,变成了水墨画的一部分。一只乌篷船从拐角处,突然就摇进了我的视野里。对于这只船的历史,不可考究。我曾想到许多首古诗,“篷声夜滴松江雨,菱叶秋传镜水风”,或是“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如今,坐在这

    星星·散文诗 2020年33期2020-12-29

  • 永遇乐:水边的西塘,或旧梦
    郭靖西塘,它的天命是属水的。温润、细腻,或静止、或缓慢地流。一次次濯洗,一次次抵达石皮弄或环秀桥,过也是过去了,而疏影横浅的廊道倒映,留在了远处。我若有心事,必将暗自祈祷,与西塘一起在一场旧梦里停留,常驻。时光斑驳,走在古巷里,随便就丢了自己。换一身素雅的古装,变成了水墨画的一部分。一只乌篷船从拐角处,突然就摇进了我的视野里。对于这只船的历史,不可考究。我曾想到许多首古诗,“篷声夜滴松江雨,菱叶秋传镜水风”,或是“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如今,坐

    星星·散文诗 2020年11期2020-12-03

  •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比较阅读
    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宋词中的经典名篇,出自于“豪放并蒂、壮美旷达双士”的苏轼和辛弃疾之手,两词气势恢宏,同属豪放词,均借怀古而抒情。细细读之,不难发现,前者将个人境遇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表现了面对人生挫折时的达观情怀,豪放中蕴含凄楚和乐观;后者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豪放中顿显激愤和悲壮,可谓一样怀古,别样情怀。在阅读学习中,学生要注意加强对比阅读,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从而激活思维,深化理解,提升古诗鉴赏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0年7期2020-08-04

  • 我看《清平乐》的读音
    ,进而来考察《永遇乐》一名的读法,就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了。尽管《永遇乐》是宋代的词调,年代、身份颇不同于上面说的《倾杯乐》和《抛球乐》,但它同样得到文人多方面的关注。首先是音乐角度的关注:其名始见于宋代柳永的《乐章集》,注歇指调;又见于晁补之的词集——《消息》一词名下有注云“自过腔,即越调《永遇乐》”。由此可见,它是一支商调乐曲。宋理宗时,它在宫廷演奏。事见周密《武林旧事·天基圣节排当乐次》的记载,说:“乐奏夹钟宫……第五盏,觱篥起《永遇乐慢》。”由此益

    古典文学知识 2020年4期2020-07-30

  •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比较阅读
    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宋词中的经典名篇,出自于“豪放并蒂、壮美旷达双士”的苏轼和辛弃疾之手,两词气势恢宏,同属豪放词,均借怀古而抒情。细细读之,不难发现,前者将个人境遇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表现了面对人生挫折时的达观情怀,豪放中蕴含凄楚和乐观;后者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豪放中顿显激愤和悲壮,可谓一样怀古,别样情怀。在阅读学习中,学生要注意加强对比阅读,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从而激活思维,深化理解,提升古诗鉴赏

    语文天地 2020年19期2020-02-22

  • 词二首
    永遇乐 新中国七十华诞感怀□李立科礼炮轰鸣,欢声雷动,云锦天满。 大典开国,回眸近代,喜泪人间换。 图强发愤,改天换地,日月鉴余鏖战。 路修漫,风云变幻,亹然探索艰远。寰球大势,和平发展,工作重心移转。咬定青山,改革开放,新政循循建。祖国昌盛,百姓趋富,华夏复兴可见。 新时代,凌云众志,宏图再展。水调歌头 母亲河□李立科三江发源轫,咆哮触龙门。 润泽华夏万代,慷慨更绝伦。 无度砍伐几许? 生产何堪低下,黄泛肆恣奔。 奈蛟龙难驯,愁历代君臣。东方红,乾坤变,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19年10期2019-11-01

  • 人生如梦
    要:苏轼的《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一词借由彭城夜宿燕子楼对盼盼的追忆来展开对坚守个人操守和命运无常的思考,在时间空间的多重转换中得出“人生如梦”的结论而依旧旷达乐观选择做好这个梦。关键词:苏轼;《永遇乐》;黄楼时期;人生如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9-0-01“黄楼高十丈,下建五丈旗。楚山以为城,泅水以为池。”。熙宁十年黄河决口,直逼徐州。苏轼“以身帅之,与城存亡”,增筑城东门楼御洪

    青年文学家 2019年9期2019-04-23

  • 辛弃疾送茂嘉弟二词作年考辨
    首词,分别是《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与《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关于上述二词的讨论,虽然从古至今侧重各异,但却始终无法绕开作年问题“另起炉灶”。早期涉足辛词编年的学者,如辛启泰先生、梁启超先生等人认为此二词为辛弃疾在与族弟分别之际所创,作年较早;上世纪中期,邓广铭先生在《稼秆词编年笺注》中以刘过的《沁园春·送辛幼安弟赴桂林官》一词为参考,推断二词应产生于刘过入幕之后和辛弃疾起废之前,均属于辛弃疾隐居瓢泉期间(1194-1202)的作品;随后80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4期2019-02-20

  • 任务驱动型作文“中国古代诗文”导写
    赋》、辛弃疾《永遇乐》。试以其中两至三篇为例,向初中的学弟学妹谈谈你心目中的中国古代诗文经典。【写作指导】题目所列古代诗文作品,均选自考试说明的《文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考题中的前提示语,主要是帮助考生理解“何为经典”,也有帮助学生拓展写作思路的意图。“人生”“时代”“情感”“想象”“文化传统”等,都可视为与写作角度有关的元素。限定“初中的学弟学妹”为听众,则要求行文须深入浅出,不可故作高深,要让他们产生新鲜又好奇的求知欲。下面列举一些可能的组合、立意,以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8年19期2018-09-17

  • 激发学生兴趣,拉近师生距离
    声。如,教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虽然通过典故分析情感是固有模式,但最后这位教师夺得了第一名。她的设计是围绕三声叹息展开的:一叹英雄无觅,二叹国运艰难,三叹报国无门。在分析第三叹廉颇的典故时,学生遇到了困难,不能很好地把握,此时教师就及时地展示了本文的写作背景,辛弃疾的三声“杀贼”一扫学生的阴霾,使问题得到轻松的解决,让人拍案叫绝。在本节课的最后,她又设计了一个情境想象,将自己化身为作者,在萧瑟的秋风中,登上京口北固亭,吟诵这首诗,情感饱满,再一次赢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29期2018-08-18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
    李小丽《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下简称《永遇乐》)一词,被明代杨慎列为“辛词第一”,入选了多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其中,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将这首词安排在必修二“历史的回声”专题“千古江山”板块。对于这首词,《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的教学建议如下:“一是领会作者抗敌救国的雄图大志;二是理解作者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和为国效劳的忠心。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出的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及愿望不能实现的苦闷心情。”显然,这样的教学建议过于“高大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1期2018-03-06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
    李小丽《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下简称 《永遇乐》)一词,被明代杨慎列为“辛词第一”,入选了多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其中,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将这首词安排在必修二“历史的回声”专题“千古江山”板块。对于这首词,《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语文)》的教学建议如下:“一是领会作者抗敌救国的雄图大志;二是理解作者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和为国效劳的忠心。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出的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及愿望不能实现的苦闷心情。”显然,这样的教学建议过于“

    中学语文 2018年3期2018-02-10

  • 从新批评中看诗歌语言审美解释的新纬度 ——以李清照《永遇乐》词解读为例
    的苦闷心情。《永遇乐》这首词是作者晚年流寓临安时某年元宵节所作,是李清照后期哀怨徘恻风格最具代表性的一首。下面我们将以李清照此词为例作一示范性解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校集宋金元人词》本《漱玉词》)上片首句,作者先以落日、

    小说月刊 2017年23期2017-10-28

  • 宋词教学中的文体意识
    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都是咏史怀古类题材。这两首词中的咏史怀古的题材,是诗歌里常见的内容,代有作者,左思《咏史》、阮籍、曹操、李白、杜牧、李商隐都有不少篇章,直到宋朝都是诗人笔下屡屡涉及的题材。苏轼和辛弃疾不僵守文体藩篱,打破常规,用词的形式表现咏史怀古的内容,将深沉的历史感慨与人生喟叹,注入词体中,对于表情达意也是一种创新。在形式技巧上,两首词也突破词惯常的表现方式。唐五代以及宋初的词,直抒胸臆,用词学专家叶嘉莹的话说是“重感发”,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7年1期2017-03-23

  • 宋词教学中的文体意识
    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都是咏史怀古类题材。这两首词中的咏史怀古的题材,是诗歌里常见的内容,代有作者,左思《咏史》、阮籍、曹操、李白、杜牧、李商隐都有不少篇章,直到宋朝都是诗人笔下屡屡涉及的题材。苏轼和辛弃疾不僵守文体藩篱,打破常规,用词的形式表现咏史怀古的内容,将深沉的历史感慨与人生喟叹,注入词体中,对于表情达意也是一种创新。在形式技巧上,两首词也突破词惯常的表现方式。唐五代以及宋初的词,直抒胸臆,用词学专家叶嘉莹的话说是“重感发”,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17年1期2017-03-06

  • A Study of Prototype Effects in Xin Qiji’s Song Lyr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totype Theory
    esis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新论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is an approval and compliment of the Kaixi Northern Expedition.As the former studies show,Xin Qijis Song lyrics have never been studied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prototype theory prior to thi

    东方教育 2016年17期2016-11-23

  • 《登建康赏心亭》与《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比较阅读
    康赏心亭》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迄今为止还没有见过这两首词的比较。我想可能是这两首词同属辛弃疾的壮词,同抒发作者的收复失地、抗金报国的豪迈胸怀,两者相似之处实在太多,所以可比性可能太少。《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于辛弃疾壮年时期,当时的辛弃疾不过三十岁上下。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于辛弃疾暮年。三十上下的青壮年和白发苍苍的老人,心境自然不同,所以表现在作品中,两首词中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一、写作手法的不尽相同众所周知,用典是辛弃疾词的一个重要的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8期2016-10-21

  •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深层的隐喻性
    民族的命运,《永遇乐·落日熔金》一词的字里行间就蕴含了深层了隐喻义,满载着作者的家国情思。关键词:李清照 永遇乐 家国情思隐喻是言此及彼的一种抒情策略,是文本表层意思外,字里行间还有更深的情感意蕴,如要深入理解,必须要结合创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否?是以论其世也。李清照《永遇乐》是流寓临安时所作,南宋张端义《贵耳集》云:南渡以来,(李清照)常怀京洛旧事,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具体作于哪一年,尚无定论,陈祖美的《

    文学教育 2016年12期2016-09-10

  • 永遇乐
    。简介:苏轼《永遇乐》是一首清丽脱俗的词,此词抒发对人生宇宙的思考与感慨。词中状燕子楼小园清幽夜景,抒燕子楼惊梦后萦绕于怀的惆怅之情,言词人由人去楼空而悟得的“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之理。上阕写清幽梦境及梦醒后的怅然若失之感。起三句总写秋夜清景,各以霜、水分喻月、风,并小结以“清景无限”,赏爱之心已溢于言外。作者在梦境中揭示人与自然的矛盾,又以自然之清幽生趣对比人事之无情,则虽云写梦,实是曲写现实。上阕末三句,写梦断后之茫然心情。梦境之舒心逍遥与惊梦游园的黯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14期2016-09-06

  • 基于学生理解的《六国论》文本分析
    奋笔疾书,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展现在黑板上,让学生感受到该词的整体魅力。三、以问题代拓展在诗词教学中,教师普遍关注知识点,却少有涉及古诗词中所包蕴的丰富文化内涵,这种做法对于高中生来讲是不妥的,容易培养出那种只会背诵而无法领悟的学生。知识固然非常重要,然而知识本身是死的,若是缺少丰富文化底蕴的映衬,便缺少生命力。正是因为这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更有丰富文化指向性的问题,以问题方式于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如:问题1:苏轼与辛弃疾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6年4期2016-05-14

  •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深层的隐喻性
    俞秀红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深层的隐喻性俞秀红南渡后,李清照词更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永遇乐·落日熔金》一词的字里行间就蕴含了深层了隐喻义,满载着作者的家国情思。李清照永遇乐家国情思隐喻是言此及彼的一种抒情策略,是文本表层意思外,字里行间还有更深的情感意蕴,如要深入理解,必须要结合创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否?是以论其世也。李清照《永遇乐》是流寓临安时所作,南宋张端义《贵耳集》云:南渡以来,(李清照)常怀

    文学教育 2016年34期2016-04-03

  • 《登建康赏心亭》与《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比较阅读
    康赏心亭》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迄今为止还没有见过这两首词的比较。我想可能是这两首词同属辛弃疾的壮词,同抒发作者的收复失地、抗金报国的豪迈胸怀,两者相似之处实在太多,所以可比性可能太少。《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于辛弃疾壮年时期,当时的辛弃疾不过三十岁上下。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于辛弃疾暮年。三十上下的青壮年和白发苍苍的老人,心境自然不同,所以表现在作品中,两首词中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一、写作手法的不尽相同众所周知,用典是辛弃疾词的一个重要的

    中学语文 2016年24期2016-02-15

  • 古迹抒怀开拓生命
    必修二收录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即为辛弃疾66岁任镇江知府时所作。京口,今镇江,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北固山是镇江名山之一,横枕大江,石壁峻拔,山势险固,因此得名北固山。“固”字,既表达此地巩固国防的地利之便,又蕴含世人希望江山稳固的平顺之愿。辛弃疾在近乎古稀之年的岁数里,驻守京口,在登临北固亭之时怀古赋词。我们依然可以从词里读到他从未放下的雄心壮怀,大义担当,读到词里显露的豪迈气、激昂气。将辛弃疾49岁时写的《破阵子》与其66岁写下

    新高考·语文学习(高一高二) 2015年4期2015-05-30

  • 谈《醉花阴》、《声声慢》与《永遇乐》的悲愁表达
    声声慢》再到《永遇乐》,深浅不同的悲愁与不同的表达形式,让我们清晰地感知到一颗敏感的心灵在经历人生种种苦难之后的变化。其中别离相思的放肆夸张、坎坷际遇的奔放倾泻、孤苦人生的隐忍克制则是李清照上述词作悲愁情感的集中体现。一、别离相思的放肆夸张《醉花阴》的悲愁表达表现为一种放肆的夸张。最典型的词句当属最受推崇的末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词人着力表现愁怀之深重,“帘卷西风”寥寥四字便勾勒出了秋日的萧瑟、凄凉,“人比黄花瘦”一句则通过将人与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4年10期2014-11-07

  • 谈《醉花阴》、《声声慢》与《永遇乐》的悲愁表达
    声声慢》再到《永遇乐》,深浅不同的悲愁与不同的表达形式,让我们清晰地感知到一颗敏感的心灵在经历人生种种苦难之后的变化。其中别离相思的放肆夸张、坎坷际遇的奔放倾泻、孤苦人生的隐忍克制则是李清照上述词作悲愁情感的集中体现。一、别离相思的放肆夸张《醉花阴》的悲愁表达表现为一种放肆的夸张。最典型的词句当属最受推崇的末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词人着力表现愁怀之深重,“帘卷西风”寥寥四字便勾勒出了秋日的萧瑟、凄凉,“人比黄花瘦”一句则通过将人与

    语文天地 2014年28期2014-08-15

  • 一波三折之笔,家国无依之恨——李清照《永遇乐》词赏析
    ⊙宗 岩[商丘学院, 河南 商丘 476113] 作 者:宗岩,文学硕士,商丘学院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女性文学家之一,也是宋词发展史上一位不可回避的重要词家,在名家辈出的宋代词坛,她所作不多,但因其所处的两宋之交的独特时代背景,使其作品具有了常人所没有的独特内涵。一、一唱三叹,景中带情。这是一首元宵词,却又不同于一般的元宵词写法。词人没有直接写元宵节的盛况,而是从这一天的天气状况开始写起。在写天气时,又没有平铺

    名作欣赏 2014年11期2014-03-18

  • 壮爱国情怀 开一代词风 ——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清河[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 河南 濮阳 457000]《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充分体现了辛弃疾以知识分子特有的爱国情怀,在柳永、苏轼词风变革的基础上,把词的艺术形式不断拓展创新,讴歌了被压迫民族的爱国精神,使词的豪放风格真正得以形成并发扬光大。辛弃疾 爱国精神 典实 用事生活在灾难深重、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南宋时期的辛弃疾一生艰难,为收复祖国的大好河山英勇奋斗了一生。他以一个积极入世的爱国知识分子特有的情怀

    名作欣赏 2011年8期2011-08-15

  • 沉郁顿挫 悲壮苍凉
    弃疾的代表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风格,并不能简单地概括为豪放。结合辛弃写作此词的背景和细致分析这首词的内涵,我们便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此词并非一首激情澎湃、斗志昂扬的豪放之文,而是一首沉郁顿挫、悲壮苍凉之作。关键词: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豪放 沉郁顿挫 悲壮苍凉辛弃疾之词,风格豪放,气势雄浑,境界开阔,已成为不刊之论,是学者所共识的,但论及最能a代表其风格的作品时,众人皆推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殊不妥。这首词,虽有豪放之因素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11期2009-05-13

  • 南宋的北界
    生解释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谓“辛弃疾写‘佛狸祠下三句,表示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的话,民俗安于异族的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的臣民”(《唐宋词欣赏》,百花版)。刘永济先生释此数语亦曰:“盖江北各地沦陷已久,民俗安于外族之统治,故于‘佛狸祠下'迎神赛会,如此热闹。”(《唐五代两宋词简析》,上海古籍版)夏刘皆以长江为南宋国境的北限,由此又视用典为写实,误。绍兴十一年十一月,宋金议和,

    读书 1994年3期1994-07-15

  • 文学月历
    清江水”)、《永遇乐》(千古江山)等,都为名篇。他的词风格多样,但以豪放为主。10月15日莱蒙托夫(1814—1841)诞生日莱蒙托夫,俄国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写了四百多首动人心魄的诗篇。这些诗,有的揭露了农奴制的黑暗和丑恶,有的是对贵族社会的控诉和抗议,有的抒发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真挚热爱。10日17日肖邦(1810—1849)逝世日肖邦,波兰音乐家。他的作品有钢琴协奏曲两部、钢琴奏鸣曲三部以及玛祖卡、波洛涅兹、圆舞曲、前奏曲等大量钢琴独奏曲和歌曲等。其作品大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3年10期1983-01-01

  • 深沉的爱国情怀
    人笑语。这首《永遇乐》的作者,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爱国女词人李清照。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公元1081年,生于一个具有浓厚学术空气的官宦家庭。她18岁那年,嫁给太学生赵明诚。结婚以后,夫妇诗词唱和,一起收集和研究古代的金石美术,生活极为幸福和谐。可是没过多久,金兵大举南侵,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陷落,皇帝被掳,朝迁匆匆南迁。李清照和赵明诚也随之流落南方。几年以后,赵明诚患急病死了。李清照辗转流离,飘泊不定,最后寂寞地客死于旅居之中。早年的欢乐

    中国青年 1981年14期198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