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首《永遇乐》的作者,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爱国女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公元1081年,生于一个具有浓厚学术空气的官宦家庭。她18岁那年,嫁给太学生赵明诚。结婚以后,夫妇诗词唱和,一起收集和研究古代的金石美术,生活极为幸福和谐。可是没过多久,金兵大举南侵,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陷落,皇帝被掳,朝迁匆匆南迁。李清照和赵明诚也随之流落南方。几年以后,赵明诚患急病死了。李清照辗转流离,飘泊不定,最后寂寞地客死于旅居之中。早年的欢乐,中年的黯淡,晚年的寂苦,形成了她的富有特色的创作风格。因此,在她的作品中,即有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这类清丽、明快的词章,也不乏饱蘸着血泪写就的深沉、悲切的力作。《永遇乐》就是其中的名篇。
此时李清照寓居临安(南宋都城,今浙江杭州),孤独凄清。正值元宵佳节,临安城中一派歌舞升平。“落日熔金,暮云合璧”,遥望着金子般璀灿的夕阳和美玉般晶莹的云霞,“人在何处?”我是在什么地方呢?我的丈夫在什么地方呢?那些流离失所的亲友又在什么地方呢?寥寥数语,引出一连串的情思,委婉而动人地表达了她那酸苦的、无可奈何的心境。尽管“染柳烟浓,吹梅笛怨”,好一派江南融和盎然的春意,但谁能说接着不会来一场风雨?面对着驾着“香车宝马”来相邀出游的“酒朋诗侣”,她托故风雨,谢绝了他们的盛情。
朋友们走了。她不禁回想起了在中州(即北宋都城汴京)的愉快生活,首先映上脑际的,恰恰又是元宵。“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把她的触景伤情,自然妥切地引入对往事的回忆。每逢元宵,她总要打扮得齐齐整整,风风光光地出去观灯。汴京城里,到处张灯结彩,游人簇拥云集,好不热闹。但是,凄苦的心境毕竟不能由美好的回忆所掩盖,多年的动乱和忧虑使她身心憔悴,又怎能有兴致去跟着他们,在半壁河山听歌观舞,买酒追欢呢?还不如忍着悲愁,站在竹帘下,听他们究竟怎么个寻欢作乐法!“当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把她不被人理解的孤寂,强抑下来的凄苦以及带着些许的愤激的复杂心情,传达得委婉细腻而又淋漓尽致。
这首《永遇乐》并不是直接反映现实矛盾的。它所表现的那种伤离感乱、凄楚哀苦的心境和苦痛的感情,也应该说带着李清照个人的浓重印记。但是这种由国破家亡造成的精神创伤,却反映了当时千千万万颠沛流离的人民的切身感受,实际上代表他们对和平安宁的的祖国的怀念和向往,曲折地表达了一种深沉的爱国情怀。把这首词和李清照的一些慷慨悲壮、直抒胸臆的诗作,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等,联系起来读,对于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能有深一层的理解。
在文学史上,李清照的词素来被奉为“婉约派”的正宗,被誉为“易安体”。与“豪放派”词人苏东坡、辛弃疾等人畅抒情怀、气势磅礴的词风相比,她的词风委婉清丽,曲径通幽,融白描与典故于一炉,平易流畅又力戒直露。如这首词中的“染柳烟浓”,来自温庭筠的“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菩萨蛮》);“吹梅笛怨”,由李白的“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点化而成;“春意知几许”则出自欧阳修的“庭院深深深几许”(《蝶恋花》)。这三句经过反复吟哦锤炼的词,与描写景致的佳句“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和平常家语似的“元肖佳节,融和天气”揉和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极富语言艺术的立体感和表现力。
李清照所处的时代已经过去很久很久了。我们今天的现实,与她那种国破家亡的境遇也不可比拟。但我们读她的《永遇乐》,仍能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体会到艺术美的巨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