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游
- 南宋平望进士孙锐生平交游考
个人的生平经历与交游情况,为研究易代之际的文人的个人选择与思想转变提供了独特的案例与视角。【关键词】南宋;孙锐;交游【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4-0078-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4.024基金项目: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宋元易代之际平望进士孙锐创作与思想研究”(YJSJJ22-B10)
今古文创 2023年44期2023-11-20
- 曾彦及其《桐凤集》
曾彦的生平事迹及交游、版本。【关键词】曾彦;《桐凤集》;生平事迹;交游【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1-0050-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1.016一、曾彦生平事迹考述曾彦,字季硕,华阳人,生于清咸丰七年十月初一,光绪十六年十月卒于苏州,年仅34岁,著有《桐凤集》《虔共室遗集》《妇典》。及笄,归汉州张祥
今古文创 2023年41期2023-10-30
- 新见中唐《常无求墓志》考
出、仕宦、葬地和交游等信息,能补全史书中对常无求个人的记载。亦可借墓志梳理出常氏家族的谱系,还能通过李季卿的视角窥见整个常氏家族的文学之风。常无求与李季卿结下深厚友谊,成就一段交游佳话。【关键词】常无求;墓志;常氏家族;文学之风;交游【中图分类号】K8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3-0082-04【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3
今古文创 2023年33期2023-09-19
- 交相辉映:查士标与程邃的交游
。通过对两人之间交游的考察,可以窥见明代遗民入清之后的艺术活动及广交名流的现象。关键词:查士标 程邃 扬州 交游查士标与程邃都是新安人,不仅有同乡之谊,而且客居扬州时还过从甚密。他们二人生性逍遥,书画俱佳,又同好收藏古器及古书画,相互之间有很多诗画交流酬唱,为我们考察他们之间的交游提供了不少重要证据。查士标的书画用印也多为程邃所刻,但其所治印章内容之前并未见文献记载。今据新确认的程邃『印谱』等文献与图像资料对此也作一简要论述。查士标与程邃的书画交流查士标少
中国书法 2023年3期2023-08-23
- 齐梁士人群体“请托代笔”风气与“笔”的文学地位提升
请托代笔;干谒;交游;文人身份;文学地位;南朝士族“有韵为文,无韵为笔”的“文笔之辨”形成于刘宋时期。在此之前,相比于诗、赋等“文”,以书、表、檄、移、诏、敕等公文书为主的“笔”罕受关注,文学地位较低。尤其是东晋门阀政治中,士族文人“以不掌文记为高”。然而“笔”的地位在南朝得到大幅提升,最终与“文”并列,在社会舆论(如“沈诗任笔”“三诗六笔”的评价)、别集总集、文学批评(如《文心雕龙》)中都呈现出文、笔并重的局面。已有不少学者探讨了“笔”的地位提升及其原因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3年2期2023-07-05
- 孙枝蔚与邓汉仪交游考
蔚与清初诗坛文人交游唱酬,讨论诗学,且以诗人、选家等多重身份著称于时。孙枝蔚与邓汉仪的交游唱和可称同道中人的惺惺相惜,其交游折射出明遗民的生命体验与价值取向,足以此管窥清初政治背景下的遗民生存状态。同时,孙枝蔚与邓汉仪的交游在客观上也对清初诗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关键词:孙枝蔚 邓汉仪 交游 遗民诗人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之变后,明士大夫被迫沦为国破家亡的明遗民,对这一身份的骤变,其似乎难以释怀。遗民士子面对国故,苦心孤诣以“明遗民”身份与新朝抗
文教资料 2023年1期2023-06-11
- 温庭筠段成式晚年经历交游考
温庭筠;段成式;交游摘 要:温庭筠咸通初年从荆州东归吴中旧乡,路由广陵,受辱,亲至京师谒公卿诉冤的史籍记载并不足信。温氏实于大中十年(856)贬隋县尉,旋被徐商延至襄阳节度使幕府,前后五年。此间,温庭筠与隐居襄阳岘山的段成式开始交往。大中十四年段氏出任江州刺史后,二人仍有诗文往还。咸通二年(861)秋,段成式结束江州刺史任,曾短暂寓居荆南萧邺幕,再与温庭筠重逢。至迟咸通三年夏,温庭筠离荆抵京,与先期回到北方的段成式续有诗歌寄赠。温庭筠咸通中没有任何东归吴中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3期2023-05-30
- 觉罗崇恩书法交游探析
觉罗崇恩;金石;交游觉罗崇恩(1803—1878),姓爱新觉罗,原名锡礼,后改为崇恩,字仰之、禹舲、语舲、 雨舲,别号香南居士、敔翁、语铃道人、唯然居士、岂匏尊者等,室名壶青阁、香南精舍、吾亦爱吾等。满洲正红旗人,系清朝皇室。其出生于嘉庆八年(1803),官仕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先后任山东巡抚、内阁学士等。与大多数满族官员所不同,崇恩虽官居二品,于政治上无所建树,反而是凭借其官员身份之便利,加之外界对其个人学识修养的认可,最终在他身边同样聚集了一大批文化
东方收藏 2023年2期2023-03-28
- 唐代刺史行县活动与诗歌
文人也乐于与刺史交游,增强了当地文坛的凝聚力,促进了干谒诗、交游诗、送别诗的创作。〔关键词〕 刺史;行县;干谒;交游〔中图分类号〕 I206; K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2689(2022)04 0478 07在唐代文学研究中,制度与文学的研究范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诸如科举、幕府、文馆、贬谪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厚的成绩。唐代刺史与文学关系的研究也受此启发,近年来,本课题出现了一系列的成果。例如,刘勇的《唐代刺史与文学》认为刺
理论纵横 2022年4期2022-10-05
- 元和时期西川幕府的文学活动
托于使院内诸人的交游、宴饮活动。这段时期,西川幕府文学活动大致有:拜谒武侯祠,刻立武侯碑;奉陪京使、监军等交游活动,又有中秋夜锦楼望月、春晚西亭宴集等宴饮活动。这些使院内的娱乐活动,是幕府文学生长的土壤。从相应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窥见使院的日常生活,以及幕僚的心态。关键词:幕府;交游;宴饮中晚唐时期,文人入幕成为一时风尚。幕府文人文学创作的动机,一方面是张扬自己的才思,另一方面是奉和幕主的需要。元和时期西川幕府主要为高崇文、武元衡、李夷简、王播等四大幕府。幕
文史杂志 2022年4期2022-07-02
- 姚鼐书学交游考述
代古文大家,书学交游甚多,要深入了解姚鼐的学书经历,考述其书学交游则是必不可少的。文人间交游每以诗文为手段,通过研读姚鼐《惜抱轩诗文集》、王文治《梦楼诗集》、翁方纲《复初斋诗集》及朱筠《笥河诗集》,以姚鼐与此三人的诗文唱和为线索,探究交游对姚鼐书法研习与思想演变产生的重要影响,为后学提供另一种的书学范式。 关键词:姚鼐;书法;诗文;交游 桐城派奠基人姚鼐,不仅以古文著称于世,其书法在乾嘉年间也负有盛名,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将其行草书定为妙品,可见影响之巨
书画世界 2022年4期2022-06-13
- 潘祖荫的书画鉴藏圈
本文通过梳理潘氏交游圈,阐述了其在晚清书画鉴藏网络中的重要影响力。关键词:潘祖荫;书画鉴藏;交游一、潘祖荫生平及仕途潘祖荫(1830—1890),字东镛,号伯寅,小字风笙,于道光十年(1830)生于京都米市胡同,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潘祖荫出身簪缨世家。年幼时期,祖父潘世恩便为其请来吴增儒、陈庆镛、钱世铭、陆增祥等诸多名师。19岁时,潘祖荫因祖父八十大寿而被恩赏为举人。咸丰二年(1852)潘祖荫在殿试中考取了一甲第三名,授职编修。[1]咸丰二年至十一年(1
书画世界 2022年4期2022-06-13
- 古路无行客 寒山独见君
摘 要:白蕉交游对其书法的影响研究选取邓散木等与白蕉交往较为密切的三人,现存的信札、书迹等相关资料中还原白蕉与邓散木、徐悲鸿、包六科诸书法家交游的关系。在与邓散木的交往中,白蕉因邓的篆刻水平而渐废金石篆刻,也相互探讨书学及硬笔书法。与徐悲鸿的交往让白蕉在初学行书的道路上便奠定较好的基础,也为在上海的生活提供了经济支持。与包六科的交游,让白蕉见到了日本“三笔”“三迹”书法,从而开阔了学书的视野,加深了对魏晋风韵的认识,也因包为他“磨合”毛笔而形成了今天我们
美与时代·下 2022年6期2022-05-30
- 吴绮与余怀交游考
繁往来,是彼此在交游时淡泊政治取向,注重情趣相合的结果。关键词:吴绮;余怀;交游;情谊中图分类号:I207.23文献标识码:A吴绮(1619—1694),字园次,一字丰南,号绮园,晚号听翁,江苏扬州人,祖籍安徽歙县。顺治十一年拔贡生,后历秘书院中书舍人,兵部职方司主事,兵部武选司员外郎,工部屯田司郎中等官职,康熙五年时,出任湖州知府,执政三年,于康熙八年被劾,便不再为官。失官后,吴绮在康熙十三年时,移居苏州,前后游历多地,广泛参与文人集会,终卒于康熙三十三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0期2022-04-02
- 以书法为线索看李之仪与米芾的交游
;李之仪;米芾;交游李之仪(1048-1128),字端叔,号姑溪居士,祖籍沧州无棣(今属山东),居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其父李颀,尝任太常博士;母亲田氏,沈括曾为其作墓志铭。李之仪少年得志,为治平四年(1068)进士,后因与苏轼、折可适交往,仕途蹭蹬。至徽宗朝又为范纯仁做遗表,忤蔡京,坐元祐党籍,进而被除名编管当涂。后遇赦复官,再因杨姝事勒停,后再次遇赦,领成都玉局观。于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去世。吴芾在《姑溪居士前集序》中说道:“昔二苏于文章少许可
美与时代·下 2021年8期2021-09-13
- 聂绀弩与东北作家
作。研究这种文学交游活动,有助于我们打开研究视野,从侧面了解作家的精神生活和心理状态,分析作家创作的动机;还可以作为研究东北作家群的一个新视角。[关键词]聂绀弩;东北作家群;交游;二萧;骆宾基[作者简介]张在军(1972-),男,独立学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州511431)。聂绀弩是我国现代杰出的作家,“无论是他的小说、散文、杂文、论文还是新诗及旧体诗词,都包含着从他心底涌流出来的热血和眼泪,都有一种雄奇的非凡的境界”刘再复:《聂绀弩概评》,《论中国文学
关东学刊 2021年3期2021-09-12
- 彭师度诗文研究价值探析
、题材丰富外,其交游诗体现了其丰富的交游活动,其诗文中蕴含的细腻而复杂的情感也值得品味与探析。【关键词】 诗文研究;生平事迹;交游;情感【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0-0035-04一、彭师度生平事迹简介彭师度(1624-1692),明末清初人。字古晋,号省庐,江南华亭人,其父为“几社六子”之一的彭宾。关于彭师度的生平事迹,主要见于彭师度之子彭士超为其诗文集所作的
今古文创 2021年20期2021-09-10
- 袁枢与王铎书画鉴藏交游考
梳理袁枢与王铎的交游历程,收集二人交游过程中鉴藏的书画及印鉴,进而体现袁枢在书画赏评以及书画鉴藏上的成就,旨在为袁枢鉴藏研究提供有益参考。关键词:袁枢;王铎;交游;题跋;书画鉴藏袁枢(1600—1645),字环中,号石寓、伯应,睢州(今河南睢县)人,明臣袁可立的独子。袁可立为明代后期著名的清官和抗金名臣,清朝时期“文字狱”的实行使有关袁可立及其后人的传记等资料几近全部损毁,流传下来寥寥无几,所以有关其子袁枢的史料极其稀少。虽然袁枢的著作《袁伯应诗集》在“文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23期2021-02-02
- 吴莱交游诗文研究
记。本文从吴莱的交游诗文的创作情况入手,对其交游诗文的分类、特点等情况做了整理和分析,以期窥斑见豹,能还原这位大儒的交游及诗文创作情况,也希望借此为研究他的经历以及文学创作提供必要的史料支撑。关键词:吴莱;交游;诗文;特点吴莱是元代整个婺州文坛的一个纽带式的人物,是婺州文人群体的中期代表人物之一,他不仅在学术上承前启后,而且与婺州文人群体中的前、后期人物都有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研究吴莱的交游诗文,可以使我们了解吴来交游的一个大致的情况。同时,我们也在这些
青年生活 2020年8期2020-10-21
- “七子”与“三曹”邺下交游及其诗文创作
为代表的邺下文人交游影响了他们的文学创作,从内容上来说,他们的诗文创作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以儒家文化为底色的应制之作;二是以南皮之游、西园之游为代表的寄托幽思、抒发情志的宴游之作;三是在东阁讲堂创作的以小见大的“箴规”之作。其中,寄托幽思、抒发情志的宴游之作在建安文学中价值最高,且在文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关键词】邺下;交游;诗文创作【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
今古文创 2020年38期2020-09-10
- 陈祚明交游考论
键词】 陈祚明;交游;燕台七子【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2-0023-02陈祚明是明末清初诗人、文学评论家,其文采斐然,却在后世很长一段时间未能引起重视。直至二十世纪初,陈祚明才再度被学界关注。现有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的编选原则、诗学审美等方面,对其他论题讨论较少。但“其交游也,缘类而有义① ,想要深入了解陈祚明的诗学审美,就不得不谈及他的交
今古文创 2020年12期2020-09-10
- 释晓青与井人眎交游小考
释晓青;井人眎;交游一、井人眎之生平经历井人眎,福建莆田人,俗姓林,字笠居,号不庵。初参具德弘礼,具德弘礼殁后,参退翁弘储。《宗统编年》称井人眎“初游白下讲席,弃登双径,谒礼和尚。礼寂,参退翁储于古尧封,服膺入室。储寂,复游白门,卞孝旨居士请居石头庵。”[1]253石头庵在金陵(今南京)碧峰寺附近,《金陵梵剎志》曰:“在都门外南城安德街东。”[2]613康熙二十七年戊辰(1688)主狮峰寺,[3]31井人眎生年不详,王泽弘《硕揆和尚塔铭》曰:“比二公来乞铭
神州·上旬刊 2020年8期2020-08-13
- 张云章京吴两地的交游及传承嘉定古学的文学史意义
王士禛;朱彝尊;交游;嘉定古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20)06-0154-06地域文化之于人生观念与境界的塑造作用巨大,王鸣盛和钱大昕之所以成为乾嘉朴学的代表人物,正是源于嘉定古学传统(朴学、实学)递相绍述的滋养。王鸣盛《朴村集书后》云:“自明嘉隆间以及本朝,天下文章在嘉定”①,可见他认为明清嘉定学脉贯通一体,从无间断。他表彰的清代嘉定“文章”,除了张云章和自己,还包括陆元辅。陆元辅是王
中州学刊 2020年6期2020-08-06
- 浅析黄易与桂馥隶书书学观中的“崇古”观念
词:黄易;桂馥;交游;隶书;崇古弁 言清代统治者入主中原后大兴文字狱,书坛笼罩着“董赵之风”,加之帖学“辗转摹刻失真”的流弊使得学者、书家的目光转向了金石考据、文字训诂,由此出现了碑学,改变了帖学一统全局的现象。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曰:“金石之学,萌芽于雍乾之际,本为学者解经证史之资,……而学书者亦借以研求书法。考据家之所贵,遂为临池者之所宝矣。……自碑学勃兴,一扫帖学纤弱衰颓之势,大家辈出,追攀高古,小而造像墓志大而丰碑摩崖,无体不备,无妙不臻。”[1]
文史杂志 2020年4期2020-07-07
- 邓石如交游小考
:邓石如一生爱好交游,其交游之人多为乾嘉时期有名的学者,邓石如凭借好友的收藏得以大饱眼福,增加了学识,也奠定了“国朝第一”的书法地位。在所有与邓石如交好的书家中,以梁巘、程瑶田、梅镠、金榜、张惠言等关系最为密切,其他還有秦端涯、汤扩祖、毕兰泉、徐嘉榖、曹文埴、刘墉、陆锡熊、罗聘、巴慰祖、师荔扉、毕沅、左辅、李兆洛、袁枚、姚鼐、王灼、黄易、丁杰等学者大儒达三四十人之多。足证邓石如对交游之热衷。关键词:交游;梁巘;程瑶田;金榜关于邓石如与金榜定交相识的说法共有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0年3期2020-06-29
- 黄道周与吴伟业交游考论
黄道周;吴伟业;交游黄道周(1585—1646)与吴伟业(1609—1672)同是明末著名的文学家,且都是颇具政治声望的文人。黄道周虽长吴伟业二十五岁,二人无论是同朝为官,还是文学交流,都过从甚密,在《吴梅村年谱》及《吴梅村全集》中亦留下诸多二人交往的痕迹;可见二人关系之密切,验诸史实,洵非虚言。而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二人的交游状况关注甚少,故在此将相关史料列出并考释,以就教于方家。一、两度同在京城,二人亦师亦友黄道周与吴伟业之交往,始于何时,至今已难确考。
北方文学 2020年3期2020-05-25
- 晚明商业活动与书法传播交流影响观略
奢靡;书画传播;交游江南地区自经魏晋经营,至南宋时期,经济中心已完成实质上的转移。傅衣凌称,“明朝中叶以后,江南的苏州、南京、松江、杭州渐成为较为集中的城市工业中心”。对于江南地区的划分,李伯重在《“江南地区”之界定》一文中说:“在各位研究者的笔下,这个地区大至可囊括苏南、皖南、浙江甚至江西,小至仅有苏南一隅(苏、松、常、镇四府)或太湖东南平原一角(苏、松、嘉、湖四府),介于其中又有五府、六府、七府、八府、十府等多种说法。”李先生认为明清江南应指苏、松、常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5期2020-05-18
- 王培荀交游考述
珊摘 要:学者的交游活动对其学术生命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清代著名学者,王培荀的生平交游情况,迄无详尽的整体考察。本文以王培荀的人生经历为时间线索,通过对相关正史、文集、方志等文献的爬梳钩稽,考察其在不同时期与不同士人群体的交游,包括前期的山东士人群体和后期的四川士人群体,试图还原王培荀生平的部分原貌。关键词:王培荀;交游;考述王培荀(1783—1859),字景叔,号雪峤。世居淄川大窎桥(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罗村镇大窎桥村)。道光元年(1821)举人,
卷宗 2020年1期2020-03-23
- 屠倬的交游与学术走向
。一方面,屠倬在交游与学习中适应了社会学术发展的变化;另一方面,又能够在自己期望的治学领域形成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学术追求。关键词:屠倬 幕府 交游 学术走向在中国学术思想史绵延不断而又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清代学术思想可以说是处于一个辉煌而又灿烂的时期。这个时期,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学术思想自身的发展,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文人志士,他们集历代思想之大成,认识到经世致用对国人发展的重要性,于是实学思想应运而生。清代统治者为了稳固政权,也加强了对思想领域的干预与控制,清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3期2020-02-28
- 米芾交游诗研究
摘 要:交游诗,作为米芾诗歌的一部分,可略见其“清雄绝俗”的诗风。米芾交游诗的主题内容大致分为惜别思念、书画切磋、写景纪行三类。在艺术特色上,表现为抒情直接真挚,描写灵活多变。关键词:米芾 交游 诗歌米芾(1051—约1108),字元章,号襄阳漫士、鹿门居士、中岳外史、海岳外史等。“因为喜爱奇石、崇拜奇石,人称‘米颠。又因曾官礼部员外郎,世称‘米南宫。世居太原,其父徙家襄阳,因谓‘米襄阳。”苏轼《与米元章尺牍》第二十五首云:“岭海八年,亲友旷绝,亦未尝念。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2期2020-02-28
- 薛雪生平续考
生平;扫叶村庄;交游薛雪作为清代著名学者叶燮的高徒,对师弟沈德潜也有着重要影响,虽然其在文坛的地位和影响不如二者,但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但是薛雪一生诗名为医名所累,加之薛雪的儒医身份,有述而不著的习惯[1],所以生平不显。薛雪一生长达九十年,承接了康乾时期格调派的发展,所以弄清楚薛雪的生平,可以对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帮助。东北师大黄庆发硕士在《薛雪研究》中也有对薛雪生平的简述,张志远先生的《薛生白生平小考》、王吉民以及金明渊两位先生的《薛生白小传及他的生卒考
北方文学 2019年33期2019-12-10
- 黄易的绘画师承与交游
当时诸多画家朋友交游来往,切磋画艺,并借助朋友圈获观名作、丰富收藏。关键词:黄易;绘画;师承;南宗;交游黄易是清代乾嘉时期重要的金石学家,以篆刻著称于世,兼通书画。本文将梳理黄易的绘画师承和交游活动,以展示黄易在绘画方面的偏好和成就。一、绘画师承黄易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黄树穀(1700-1751年)是当地知名的雅士,与丁敬、金农、黄慎关系甚好,擅书法,“所作篆隶淳厚有古法”,“得者珍如球璧”,擅画兰竹,用笔皆从篆隶中得之。雍正七年(1729年)前后,黄树穀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10期2019-12-05
- 陈寅恪在成都(1943-1945)
蜀学人及寓蜀学人交游往来,与林思进、蒙文通、李思纯、张大千、罗忠恕及吴宓、钱穆、徐中舒、闻宥、缪钺、严谷声等互有来往,又多方搜求刘咸炘的著作。成都也是陈寅恪的失明之地,“流转西南,致伤两目”。陈寅恪的成都岁月值得追忆,但其影响不宜拔高。[关键词]陈寅恪;成都;燕京大学;学术;交游;目疾[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民国时期巴蜀学术研究”(12BZS01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巴蜀全书》”(10@ZH005)。[作者简介]彭华(1969-)
关东学刊 2019年5期2019-12-02
- 从新角度研究蒲松龄
松龄一生的行迹、交游、著述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后寫的书。这本书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蒲松龄其人背后的细腻与深情及其作品的个性。关键词:蒲松龄;新考;袁世硕;交游;文学观念个人的独特的身世、经历、交往关系,以及所受文化教养所形成的文化素质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读其书应知其人,知其世,《蒲松龄事迹著述新考》就是袁世硕先生对蒲松龄一生的行迹、交游、著述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后写的书。这本书上篇主要从交游入手,如张笃庆、孙蕙、高珩等等好友。正如前言中所说:不是了解交游人是
艺术大观 2019年27期2019-10-12
- 从交游看宋文治的画学渊源
家,其画学渊源与交游密不可分。他的绘画不局限于借鉴传统绘画艺术,而是从多方面汲取养分,凭借他深厚的画学素养去领悟中国画的精义。本文以宋文治1957年前的交游为主线,从他接受的教育,及与他往来的画家、友人,详尽的叙述交游情况对于其绘画艺术的影响,进而深入、真实地了解一个新中国成立前期艺术家的书画人生。关键词:宋文治;交游;画学渊源一九一九年农历九月五日(阳历10月28日),宋文治生于太倉。乳名永林,曾用名宋詠麟、宋灏,室名松隐庐、松石斋。宋文治贫瘠的出身、经
艺术大观 2019年13期2019-09-28
- 陆治和王宠交游考
过对陆治和王宠的交游时间和交游内容的研究,可以构呈出陆治和王宠交游较为真实的面貌,从中也可以反映吴中文人书画交游的一个面向。关键词:陆治;王宠;交游1 陆治和王宠的交游时间陆治和王宠有明确纪年的交往发生在嘉靖六年(1527年)二月二十二日,袁鼒六十,其长子袁衮以与王宠两代交谊,请吴中名士诗文书画为寿。[1]陆治等人作画,王宠在卷末作序,文徵明亦有题跋。[2]此时,陆治32岁,任陈湖教馆;而王宠34岁,隐居石湖,两人相差2岁。王宠是文徵明的入室弟子,在文徵明
艺术科技 2019年7期2019-07-24
- 王禹声著述考述
:王禹声;生平;交游;著述一、《续震泽纪闻》《续震泽纪闻》,成书年代不可考。主要有万历三十六年王永熙《震泽先生别集》汇刻本(民国十年?溪王氏据此翻刻本)与明末刻本(与《震泽纪闻》合刊,三槐堂刻,录入《续修四库全书》1167册)两个版本。笔者校对两个版本,其在文本内容上并无任何差异。是书记录了十一个吴中籍乡贤人物事迹,体例同王鏊《震泽纪闻》。其记录人物事迹文本较长,内容充实,但就作为传记文体而言,在人物刻画、遣词造句上远不及其曾祖王鏊。正如王玉超在其《明清科
青年时代 2019年17期2019-07-16
- 诗佛的求索之路
来看王维与僧侣的交游,从而进一步揭示王维处世思想的变化脉络及复杂性。关键词:王维;佛教;交游[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5-0-02翻开王维的《王右丞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应制之作,还有很大数量的赠答酬唱之作,这使我们不能忘却他是一个具有儒家精神的士大夫。而“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这样充满禅趣和禅意的诗句,无疑使他在士大夫的衣冠之下,还露出了僧衣一角。终唐一代,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5期2019-06-20
- 吴昌硕为吴保初刻印探秘
从吴昌硕与吴保初交游缘起、吴昌硕为吴保初刻印和吴保初推荐吴昌硕的篆刻艺术三个方面,初步考察吴昌硕和吴保初金石交往的历史,为学界提供研究二吴的新视角。关键词:吴昌硕;吴保初;篆刻;交游;考察吴昌硕和吳保初均为近现代海上文化名流,—位是清末海派四大家、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位是清末四公子。二吴诗均列入《光宣诗坛点将录》。吴昌硕去世后,陈三立撰《安吉吴先生墓志铭》,朱孝臧书丹,郑孝胥书盖;冯幵撰那么,吴昌硕与吴保初相识于何时?他们又有怎样的交谊?让我们翻开尘封百年
书画世界 2019年1期2019-06-11
- 朱珔与胡承珙交游考
同时,他们各自的交游都很广泛,理清朱珔与胡承珙二人的交游状况不仅可以增加对他们生平的了解,也对了解当时整个文人团体的交游有所裨益。关键词: 朱珔 胡承珙 交游朱珔(1769—1850),字玉存,一字兰坡,号兰友,安徽泾县人。嘉庆七年(1802)进士,入为翰林院庶吉士,累擢侍读。辞官后,历主钟山书院、正谊书院、紫阳书院讲席共二十五年。朱氏一生著述丰富,有《文选集释》《说文假借义证》《清诂经文钞》等书,论者谓其与桐城姚鼐、阳湖李兆洛并负儒林宿望。胡
文教资料 2019年36期2019-04-21
- 蒲松龄与孙蕙交游订补
:蒲松龄;孙蕙;交游;考证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袁世硕先生《蒲松龄与孙蕙》(载于《蒲松龄事迹著述新考》)一文是研究蒲松龄与孙蕙交游的扛鼎之作,对蒲松龄与孙蕙友情的建立、发展以及绝交诸事做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开拓,填补了聊斋学研究的空白与不足。笔者近期在与淄川诸同仁谋划再版孙蕙《笠山诗选》过程中,接触并发现了部分新资料,今不揣谫陋,对《蒲松龄与孙蕙》中的个别结论作一修订、部分资料作一补充,敬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一、孙蕙任职时间《蒲
蒲松龄研究 2019年4期2019-03-13
- 王铎与戴明说诗书交游
:王铎;戴明说;交游中图分类号:J2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4-0009-03一、王铎与戴明说生平经历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号篙樵、河南孟津人,明末降清,以诗书闻名。明天启中进士,崇祯十六年任东阁大学士,官至礼部尚书(未赴任),在南明弘光政权中官至大学士,清入关后降清,曾任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清顺治五年(1652年)病逝,享年61岁,溢号“文安”。戴明说(1609-1686年),字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8期2019-01-07
- 晚明合肥文人黄道日新证
日的生平、诗文、交游及书法进行研究,从整体反映黄道日在晚明的生活状态与时代影响。关键词:黄道日;合肥;万历;诗文;交游;书法明代晚期合肥人黄道日生平事迹于史籍鲜见,且语焉不详,尚未对其生平及艺术成就作一中肯的评价。本文试从文献学的角度对其生平及所存的诗文、著作、墨迹进行辑佚,对其交游进行研究,力求较为全面地反映黄道日在晚明的生活状态。1 生平、活动时代考略关于黄道日的生平目前的文献:其一,《安徽人物大辞典》,有黄道日传:“黄道日,字荆卿。黄道月同母弟。明代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14期2018-12-27
- 日僧江西龙派交游小考一则
龙派;五山文学;交游;细川满元;希世灵彦作者简介:赵文珍(1984-),女,河南辉县人,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中日比较文学。[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0--02江西龙派(1375-1446),号续翠、豩庵等,是日本五山文学中期、室町时代(1392-1573)前期的诗僧,属于临济宗黄龙派,主要以作为京都五山之一的建仁寺为中心展开文学活动,在日本五山汉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江西龙派一生交游甚广,与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0期2018-12-27
- 张佳胤王世贞交游述略
曾有过三次重要的交游经历,第一次是张佳胤在北京任户部主事时,与王世贞等人结识,结成燕台诗社,张佳胤被王世贞纳入后七子中。第二、三次皆是张佳胤在苏、浙为官时,二人有过多次互访。在这三次交游中,除文学唱酬外,王世贞更注意到了张佳胤融“物情”、“文章”、“吏道”于一身的经世之才,而这也是张佳胤不同于后七子文学“辞士”的重要特征。关键词:张佳胤;王世贞;交游张佳胤,字肖甫,重庆府铜梁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初授滑县令,官至兵部尚书。王世贞,字元美,太仓人,累官至刑部
北方文学 2018年30期2018-12-27
- 诗僧善权生平与交游考略
出生于隐逸世家及交游范围狭窄有关。善权不像饶节、祖可皆出生于名门世家,所结交的也大多属于当时并不大知名的山野逸士之流,与江西诗派诗人交游并不多,其黄龙僧人身份也限制了他的交游范围。惠洪评价善权“以文学之美致,高名于世”,但他却以山水为乐,寄情于庐山的秀丽风景,像“梅妻鹤子”的林逋一样,以隐为高,并以前辈诗人陶渊明为榜样,因而在当时并不为人所熟知。关键词:善权;生平;交游;江西诗派;三僧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人学派,由黄庭坚、
北方文学 2018年27期2018-12-02
- 从《雪翁诗集》看魏耕在抗清活动中所建立的关系网
翁诗集》;抗清;交游顺治十六年(1659年),郑成功兵败镇江、瓜州,逃往台湾。清庭一边从军事上打击郑军,一边制造了一起株连甚广的大案“通海案”,打击抗清义士和明朝遗民。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的那样,“魏氏为顺治十六年己亥郑延平率舟师攻南京之主谋者”。(1)所以在清初“通海案”中,浙江遗民诗人魏耕则是被打击的首要人物。一、魏耕的生平与《雪翁诗集》魏耕(1614-1662),浙江慈溪人。原名壁,字楚白。甲申后改名耕,字野夫,又字白衣,号雪窦山人。魏耕的一生,大致可
北方文学 2018年33期2018-11-20
- 清代戏曲家石琰生平、家世与交游考
琰的生平、家世、交游等方面的情况,学界向无详考。通过对相关史料的详细考订,可知石琰是吴县诸生,品性高洁,曾与张鹏、沈德潜交善,是一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仁德长者”的典型,生平致力于“遏淫敦孝”、“劝化风教”,故他所创作的《石恂斋传奇四种》及《二度梅传奇》皆是有关“世教”“风化”之作。同时,可以基本确定石琰的生年范围为康熙三十七年(1698)至康熙四十一(1702),卒年则在乾隆三十五年(1770)至乾隆三十九年(1774)。关键词:石琰;生平;家世;交游中
江淮论坛 2018年3期2018-07-29
- 清女诗人庄盘珠外家蒋氏家族考
氏;仕宦;艺文;交游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8)05-0017-09庄盘珠为清代乾嘉年间著名的女诗人、女词人,出自常州庄氏家族。庄氏为科举世家,治今文经学,经学与文学并重,是常州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家族之一。盘珠父庄关和,据民国二十五年(1936)《毗陵庄氏族谱》七修本卷四记载:“配蒋氏,户部侍郎讳炳孙女,广东嘉应州知州讳龙昌女。”[1]27盘珠诗词作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8年5期2018-06-11
- 知音
;老舍;湘君图;交游;鉴赏在重庆金刚坡下,或许受到亦师亦友郭沫若的引导,年青时即与屈原结缘的傅抱石选择了屈原《楚辞》为题材,绘制了诸如“屈原”“九歌”“山鬼”“二湘”等系列佳作,成了他后来历史人物画创作最为主要的内容。《九歌》中有《湘君》《湘夫人》两篇。相传湘君、湘夫人是帝尧之女娥皇和女英,都是舜的妃子。姐姐是正妃,称“君”;妹妹是夫人。后来她们则逐渐被演义为民间传说中的湘水女神,既有人的情感,又有神的灵性。她们形象高洁美丽,感情忧愁缠绵,心性真诚执着,一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23期2018-01-07
- 朝鲜朝诗人李尚迪与晚清诗人王鸿交游行述
]李尚迪;王鸿;交游[中图分类号]I312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007(2018)04-0009-09[收稿日期]2017-05-10[基金项目]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韩近现代文学交流史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6ZDA189;延边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清代中韩文学关系编年史研究》,项目编号:18YLPY02。[作者简介]温兆海,男,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延边大学中文系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
东疆学刊 2018年4期2018-01-02
- 从《瓶水斋诗集》看舒位的画学造诣与画坛交游
与当朝画坛名流的交游情况,可以大致了解他的画学成就。关键词:舒位;绘画;题画诗;交游中图分类号:J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7)04-0076-05Abstract: Shuwei was a famous poet in the middle of the Qing Dynasty, who was also good at calligraphy, painting and drama. At present, the st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4期2017-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