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区

  • 太湖流域圩区治理现状调查与思考
    了太湖流域独特的圩区治理模式。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54 年、1991 年、1999 年和2016 年流域性大水后,开展多轮圩区治理,有力保障了大量低洼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区域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但是,随着圩区治理范围不断扩大、圩区排涝动力竞相提高,洪水调蓄空间不断减少,涝水外排不断增加,圩内洪涝风险不断向圩外骨干河道转移,导致外河洪水位越治越高,加剧了洪涝矛盾,增加了流域和区域防洪压力。因此,迫切需要调查摸清流域圩区治理现状。1 太湖流域圩区治理

    中国防汛抗旱 2023年8期2023-09-25

  • 太湖流域典型平原圩区磷输移机制分析
    213022)圩区作为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地区主要的地理单元,是流域下游平原易涝区筑堤围垦而形成的相对封闭的人工集水单元。在太湖流域,圩区占平原区总面积的50%以上。以往研究多关注圩区的防洪排涝作用[1-2],但其地势平坦,农业强度高,使得圩区极易因自然和人类活动而产生高强度的氮磷污染,给下游水系统的水质带来极大威胁[3-5]。过量的氮磷而引起的面源污染会引发水体溶解氧减少、鱼类死亡、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水质退化等一系列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磷素是农业面源的重要防

    江苏水利 2023年9期2023-09-19

  • 嘉善县杨庙圩区整治工程技术分析
    10000)1 圩区整治背景杭嘉湖平原属太湖流域,其鲜明的地貌特征为“水高地低,湖荡棋布,河港纵横,墩岛众多”。历代先民为了垦殖滨湖湿地,治田治水,发展生产,经过两千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创造性的劳动,在这片卑下洳湿之地和墩岛之上修建了独具特色的圩田工程。杭嘉湖圩区整治是提高该地区防洪标准、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工程措施。圩区整治建设是指低洼地区通过在圩堤上修筑水闸或船闸涵闸,使圩内河网和圩外干河根据需要或互相沟通,或互相分开,形成相对封闭的包围圈[1]。圩区整治是

    海河水利 2023年2期2023-04-05

  • 基于水动力模型长江干流安定街溃堤风险分析
    圩、西二十四圩等圩区,洪水前锋漫过西河堤防到达永安河右岸圩区。同时,由于西河堤防的导水作用,洪水沿西河向下游推进,进入上九连圩。图4 1954年型洪水河道水位及溃口流量过程安定街溃堤5天后,洪水淹没黄陂湖;向北淹没西大圩东大圩及永安河右岸圩区;向东继续淹没上下九连圩,积水加深。安定街溃堤10天,洪水漫过西河堤防淹没官圩、闸圩等无为县城附近圩区,进入裕溪河,在蟹子口处向右岸漫溢,淹没杨柳圩进入和县江堤保护区。洪水演进20天,洪水向北沿长江左岸圩区演进到含山县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3年1期2023-02-13

  • 太湖流域平原农业面源污染模拟与管控的思考
    法明确。2 平原圩区系统独特性及其对农业面源污染模拟与管控的启示圩区是流域下游平原易涝区筑堤围垦形成的相对封闭的人工集水单元,即平原河网区的破碎化流域,其广泛分布于长江、湄公河、莱茵河、多瑙河、密西西比河等全球大江大河的沿江滨海地区,其中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区分布尤为广泛(2 539 个,10 627 km2)[13-14],占平原区面积的近60%(附图 1,扫描文章首页OSID码浏览),主要包括城市圩、城镇圩、农业圩等类型,氮、磷流失总量分别高达16 296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2年11期2022-12-02

  • 固城湖退圩还湖区沉积物重金属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圩还湖后,由于退圩区长期受人类活动干扰,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对湖泊生态环境的影响还鲜见报道[2].长江中下游的退圩区内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事水产养殖.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粪便和药物残留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重金属富集的主要方式[3].作为一类具有潜在危害性的污染物,重金属输入池塘后被有机颗粒吸附,并大部分存在于沉积物中.Sutherland等[4]的研究指出,含水产养殖饲料的沉积物输出后会给周边湿地带来明显的Cu和Zn水平的提高.曹丽等[5]研究发现,河蟹

    中国环境科学 2022年10期2022-10-27

  • 萍乡市经济开发区城市防洪排涝水文分析
    开发区划分为农村圩区、城镇圩区及混合圩区并进行了各代表性圩区2010、2020及2025年排涝模数的计算,计算结果与《萍乡市“十四五”防洪规划文本》(2021-2025)十分接近,也为城区防洪排涝及水资源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2 计算方法2.1 典型暴雨过程在萍乡市城市防洪排涝水文计算前必须先在历史观测资料中选择典型降雨过程,根据城市排涝规划进行设计降水过程推算及产流估算,并据此计算城市排涝模数最小值。萍乡市经济开发区历次特大暴雨及水文过程中1998 年降水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2年9期2022-10-26

  • 平湖市圩区外围河网水位分析与预报
    区及中北苕溪之间圩区,西苕溪中游各圩区以及受太湖洪水位顶托影响的长兴平原大部分地区等,以及以往被认为排水条件尚好的平湖市北部地区。如2013年10月,“菲特”台风登陆,平湖最高水位2.46 m。东部平原降水中心为海宁、海盐一带,降水量自西南向东北逐渐递减,全区最大24 h面雨量重现期约为35年,最大3 d面雨量重现期约为70年一遇。嘉兴站出现历史最高水位,乌镇、南浔等站点水位接近历史最高。圩区是平湖市平原洪涝灾害防治的重点水利工程。按照有无整治,分为整治圩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22年8期2022-08-20

  • 海宁市圩区典型闸站结构设计分析
    境内防洪、排涝以圩区为主。闸站对于圩区行洪排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闸站在圩区发挥排涝、换水、防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闸站设计的成果与否对于圩区设计至关重要。2选用典型闸站概况本次选取长安镇五金港圩区某闸站为典型案例,该闸站具备防洪、排涝功能。闸孔净宽7.0m,闸门采用平板钢闸门,闸门高度4.70 m,启闭设备采用双吊点卷扬式启闭机QPQ-2×125(kN),闸站配4台900ZLB-125轴流泵,总装机520KW。本工程等别Ⅳ等,永久建筑物属4级,临时建筑物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6期2021-11-18

  • 水阳江流域传统圩区聚落乡土景观系统研究 ——以宣城市金宝圩为例
    主的聚落单元,即圩区。千百年来,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景观生态系统不断优化,由此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乡土景观——圩区聚落景观。本文选取该流域内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目前为止圩田格局保存较完好的金宝圩进行研究,通过对其乡土景观系统的分析,总结其乡土景观的特征,以此建构水阳江流域圩区聚落乡土景观研究的基础。1 水阳江流域圩区的形成与发展1.1 流域自然条件水阳江水系是长江下游右岸一级支流,流域西北与青弋江为邻,东南与长江和钱塘江分水岭为界,东北与太湖水系、秦淮河水

    皖西学院学报 2021年5期2021-11-07

  • 圩区一体化监控预警系统设计与应用
    )1 问题的提出圩区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范围广,在防洪排涝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大部分圩区基本采用人工值守的运行管理模式,闸门和泵组的启闭操作由人工手动控制实现[1]。管理人员无法实时获取水闸工程各项运行数据,机电设备的保护不够完善且缺少远程控制的后备保护。特别是汛期,雨情、水位变化快,人工采集汇报的数据到决策时已经滞后,防汛指令无法及时有效执行,导致防汛措施和实际情况脱节[2]。近几年来,突发自然灾害特别多,无法及时对灾害做出有效反应,成为影

    浙江水利科技 2021年5期2021-10-20

  • 太湖流域典型平原圩区氮污染分析
    210029)圩区是我国平原河网区的主要地理单元,分布十分广泛。如我国长江中下游的太湖流域,圩区占平原区总面积的50%以上[1]。针对圩区的研究多以防洪排涝为主[2-3],近些年随着圩区农业活动的增强,化肥大量使用,圩区已成为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4-5]。面源污染造成太湖流域大面积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引发蓝藻水华、水体缺氧、鱼类死亡等突出水环境问题[6-7]。如,2007年5月太湖蓝藻水华事件造成无锡自来水污染,威胁近200万人的饮用水安全。农业面源污染造

    江苏水利 2021年9期2021-10-12

  • 成朱联圩圩区设计排涝模数计算问题探讨
    60m。成朱联圩圩区在建设过程中普遍面临防洪排涝标准低下、防洪建筑物质量不高等问题,如遇区域内突降大雨及外河水位猛涨,都面临十分严峻的灾害。为此必须加快圩区排涝泵站建设,保证排涝模数设计的合理性,保证圩区内排涝泵站的安全运行。设计排涝模数影响因素多且复杂,当前通常在洪峰流量的基础上通过经验系数进行排涝模数计算,这种处理方法并未考虑到圩区水体调蓄方面,成果缺乏合理性。为此,必须以现有方法为基础,综合考虑产汇流理论,通过设计流量过程调蓄计算方法进行圩区排涝模数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1年9期2021-09-27

  • 江苏苏南地区农村混合型圩区排涝流量计算方法研究
    苏南农村混合型圩区的特点苏南农村经济发达,居民富足,地少人多,自然村落密集,千亩以上圩区均有居民居住区和工业企业坐落,无概念上的纯农业圩区。江阴市共有大小圩区96个,圩区面积1.8万hm2,共建有大小圩区96个,其中千亩以上圩区有53个,万亩以上圩区有8个。圩内河网纵横,水面率超过8%,圩区内排涝泵站规模不大,单泵流量很少超过4 m3/s,且具有以下社会经济特点:(1)工业企业多,且有一定的规模。苏南是乡镇企业发展地,改革开放以来,各镇、村均兴办了大量的

    江苏水利 2021年7期2021-07-26

  • 浅谈龙圩区富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李洁颖 卢焕霞龙圩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境内,在梧州市南部,为梧州市新成立的市辖区。龙圩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资源丰富,年均气温21.2℃,年均降雨量1506.9毫米,年均无霜期达331天,自然条件十分优越。龙圩区地势平坦,水资源充沛,适合种植双季水稻。龙圩区现有耕地面积为22.22万亩,水稻为当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经采样检测,龙圩区当地的土壤含硒量0.466mg/kg,为富硒土壤区划,适合种植富硒水稻,发展富硒稻米产业。而富硒大米的价格比普通大米高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0期2021-02-18

  • 淮滨县2020年防汛工作存在问题与应对措施
    。建有封闭半封闭圩区20个,其中沿淮5大圩区分别是:芦集、城郊、城关、谷堆、王家岗等圩区,涉及人口近30万。淮滨县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受季风影响,年降雨量960 mm,60%集中在6、7、8三个月,降水相对集中。在地形上,淮滨县处于从山区向平原过渡带,海拔落差大,一旦暴雨,山洪猛涨,直泻淮滨县,极易出现干、支流洪水叠加,形成洪峰;加之淮河北部低洼平缓,河道弯曲狭窄,行洪缓慢,极易造成洪涝灾害,防汛压力大。淮滨防汛特点可概括为:河流多,四面环水;客水大,洪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1年5期2021-01-07

  •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平原圩区排涝泵站优化调度
    550002)圩区是利用地形或者天然河道进行筑堤围田后形成的可灌可排的闭合生产区域。在圩区边缘需要修建堤防设施进行防洪,圩区内部水系相对独立,需要水泵等水利设施来调节内水和外水的进出[1-2]。近年来,我国东部平原地区,尤其是平原圩区在雨季洪涝灾害频发,对人民的生产、生活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合理地制定排涝泵站调度方案,对保障圩区安全、平稳发展至关重要。排涝泵站是圩区排出洪涝积水(即进行洪水宣泄)的重要水利设施,制定合理的泵站优化调度方案对提高圩区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20年6期2020-12-10

  • 从微观角度分析圩区及山区道路积涝成因及对策
    例,从微观角度对圩区及山区道路在暴雨时出现积水问题进行成因分析,提出相应对策,设计时应采取何种措施避免出現类似问题,以供交流和学习。关键词:道路积涝;圩区;山区中图分类号:TV212 文献标识码:A0 前言2020年安徽省遭遇了有史以来最长的梅雨期,全省平均降水量为856 mm,是常年同期(401 mm)的2.1倍[1]。在这期间,各大城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内涝洪水灾害。本文结合实例,针对圩区及山区的不同特点,对积涝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1 现状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0年5期2020-09-10

  • 平湖市农村圩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问题的提出农村圩区内水系众多,有大量的闸门和泵组等防汛排涝设备,传统的操作模式为手动操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建立统一的现代化调度中心和报警系统[1]在防汛调度中发挥了巨大作用[2],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中要求大力推进水利自动化系统建设。2016年,浙江省政府印发《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意见》[3],要求依托和整合现有水利信息资源,建立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运行管理平

    浙江水利科技 2020年2期2020-04-17

  • 考虑圩区分布的平原河网区暴雨洪涝分析模型建立
    河网区分布有大量圩区[1],其中以太湖流域尤为典型。据统计,太湖流域约2374个圩区的总面积为10164 km2,占整个流域面积(36895 km2)的27.5%[2]。圩区由于自成封闭系统,改变了圩内涝水的汇流过程,减少了流域的调节水面积,造成流域水量的再分配[3]。国内有不少学者针对圩区对洪涝分布的影响开展了研究,如程文辉等[4]认为在流域洪水来临前,圩内水位一般已达到适宜水位上限,在不破圩的情况下,对调蓄全流域洪水作用不大。在其建立的“太湖流域模型”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04-03

  • 设计标准洪水条件下临淮岗库区圩区调度运用方案研究
    量大,临淮岗库区圩区在控制点水位达到控制值时同时启用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大,而且不完全适应淮河水情及各种时空分布变化。同时,随着治淮19 项工程建设的完成,淮河干支流堤防的堤顶高程已发生变化,自然漫溢的效果变差,需要对预留分洪口门的方式进行分析,对预留口门位置、尺寸进行调整和细化,研究分时、分批启用。本文通过淮河淮滨~蚌埠段防洪规划洪水演进数学模型,研究设计标准洪水条件下临淮岗库区圩区的启用次序、时间间隔以及口门宽度,对加强圩区调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具

    治淮 2019年12期2020-01-07

  • 国内外圩田研究进展
    不断改造下而构成圩区,形成了南方平原河网地区的基本地理单元。“圩田”在历史文献中有诸多称谓,比如在对两宋圩田的研究过程中指出,“江东”多称“圩田”;“浙西”多称“围田”;“浙东”多称“湖田”等(沈世培,2017)[3]。同时在当代研究中,不同学者也对“圩田”的所指因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但经研究(张芳,1987)[4],虽然叫法不同,它们实际上属同一类。综上所述,本文对圩田的概念界定不再进行赘述,以上称谓均属本研究中“圩田”这一概念。圩区在低洼地区的堤岸上设

    人民长江 2019年10期2019-12-22

  • 梧州市龙圩区加强特殊群体关爱工作
    与保护,梧州市龙圩区教育局成立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实施方案,并与妇联、科文体局、各村(社區)委员会联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按照“一人一案”原则,为每一名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建档立卡,设立工作台账;制订了《龙圩区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扩大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特教班规模,并按每生每年6 000元的标准拨付公用经费;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不能随班就读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落实责任教师,每月开展两次

    广西教育·D版 2019年6期2019-07-11

  • 平原混合圩区排涝模数理论模型的研究与改进
    ,从而形成现在的圩区圩区的建设达到了围田于内,挡洪于外的效果,同时圩区内部通过开沟渠,设涵闸,建泵站实现排水利田的目的。合理的配置圩区的排涝动力是圩区排涝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罗文兵等[1]采用经验公式法和平均排除法计算不同排涝标准下的排涝模数,并分析了2 种计算方法中排涝天数、排涝模数及排涝重现期之间的关系;周建康等[2]以太湖流域圩区为实例,分析了圩区设计排涝模数计算的数学模型,得出设计排涝模数与水面率之间的二次抛物线关系。随着圩区内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8年12期2018-12-28

  • 宁绍平原圩田景观解析
    2.1 宁绍平原圩区水利系统2.1.1 海塘系统宁绍圩田的海塘修建始于春秋时期绍兴的零星地段,至唐代已有局部海塘雏形,宋代海塘主体逐渐形成,明清则伴随着对滨海沙地的开垦,海塘逐步外扩,并易土为石,终于形成数层复杂的海塘体系。传统海塘主线即明清萧绍海塘—百沥海塘—大古塘—万弓塘,约250km,若加上各线备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标准化海塘,则总长超过800km[8]。一般而言,宁绍传统海塘的营建模式为主塘、护塘河与护塘地3部分[9],海塘的层层外推可以

    风景园林 2018年9期2018-11-19

  • 2016年龙圩区初中英语优秀课评比活动教案
    唐露教学内容:The central topic in this unit focuses on “why do you like pandas?” The topic aims at describing animals, expressing preferences via applying to the target language. While the content of this period is section A (1a-1c).In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8期2018-07-09

  • 嘉兴地区联圩分级调度对圩区排涝及太浦河的影响分析
    湖低洼地区多建设圩区工程,圩区建设是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地区的重要防洪排涝措施[2]。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流域各地实施联圩、并圩,圩区规模不断扩大,圩区防洪排涝标准不断提高,对区域及流域防洪均产生重要影响[3]。然而,圩区工程相应建设配套泵站水闸工程建筑物,这些工程的排涝能力以及调度情况也会受到圩外河道水位的影响。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因洪致涝”,即太浦河承泄太湖洪水与嘉兴北部圩区排涝泄洪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矛盾。这是由于太浦河在大量承泄太湖洪水时,特别是本区同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8年5期2018-05-29

  • 长江沿岸圩区中小桥梁设计方案研究
    088)0 前言圩区主要是从圩田发展起来的,圩田是在浅水沼泽地带或江河湖海淤滩上通过围堤筑圩形成的;堤坝围田于内,挡水于外,圩内开沟渠,设涵闸,实现农田排水灌溉。通过连圩、并圩等方式,圩田规模不断扩大,河网、湖泊、滩地、城镇及农村等均被圈入圩内,最后形成圩区。由于圩区的独特的形成过程,其具有两大明显的特点:一是圩区内水网密集,基本上是塘连塘、塘连沟,塘连河,地理水文环境复杂;二是圩区地质条件较差,软土层较厚。这两个特点对工程建设的方案选择影响较大,直接关系

    安徽建筑 2018年2期2018-05-02

  • 浅析圩区水文站网布设规划
    01899)浅析圩区水文站网布设规划唐晓梅1,何剑荣2,李念斌2(1.上海市嘉定区河道水闸管理所,上海市 201822;2.上海嘉定水务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市 201899)圩区是治理区域外洪内涝问题的重要手段,但现在对圩区水文监测存在缺失。通过分析常用的水文站网规划方法对圩区的适用性,提出了基于水量平衡原则的调查法,对圩区水文站网规划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圩区;水文站网;规划0 引言圩区是针对低洼易受涝地区,修筑堤防、水闸、泵站等设施形成封闭水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7年8期2017-09-15

  • 东港镇勤新联圩排涝模数计算方法初探
    023)合理确定圩区排涝模数对于降低涝灾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圩区内土地利用性质不同,产汇流机制和排涝标准也不同,但排涝模数计算方法基本一致。本文依据《江苏省暴雨洪水图集》材料,采用20年一遇最大24h暴雨设计,充分考虑圩内河道调蓄作用。以东港镇为例,对勤新联区排涝模数进行计算,同时对其他圩区的排涝模数计算提供借鉴。圩区; 调蓄; 水面率; 排涝流量; 排涝模数1 引 言圩区地势低洼,暴雨径流难以自排,往往需要修建排涝泵站、涵闸辅助排涝。合理设置排涝动力、确定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7年8期2017-08-31

  • 鄱阳湖退田还湖圩区土地返耕利用的研究
    )鄱阳湖退田还湖圩区土地返耕利用的研究杨 柳1,江 丰1,谢正磊1,王军邦2,廖富强1,齐述华1(1.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理与环境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研究目的:通过分析鄱阳湖退田还湖圩区中耕地利用变化,探讨退田还湖政策实施后的双退圩区的土地返耕现象。研究方法:通过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解译和农户调研相结合,确定退田还湖圩区耕地利用方式的变化特征,结合种粮群体、种

    中国土地科学 2017年3期2017-05-11

  • 圩区泵闸群自动化调度控制策略研究
    225000)圩区泵闸群自动化调度控制策略研究丁 伟,李 彬(扬州大学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为实现圩区泵闸群控制的自动化、信息化,提出完整的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为降低泵闸群常规调度的能耗,提出一套基于正交试验法的调度策略优化运行方案,通过 9 次试验获得不同开机方案和运行规则下的总能耗,再进行排序和去劣,选出最优调度方案。以上海市新浜镇圩区为例,阐述优化的完整计算过程,优化后能够比常规调度方案节约能源 6% 以上。提升圩区的自

    水利信息化 2017年2期2017-04-27

  • 圩区治理对区域防洪排涝影响之我见
    水利农机服务站)圩区治理对区域防洪排涝影响之我见□吕 荣 钱冠群(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钱桥街道水利农机服务站)圩区的治理对当地农业的生产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于区域防洪排涝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因此,相关的单位在进行圩区治理的时候要保证圩区治理的效果和质量,这样才能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圩区的作用。通过圈圩筑堤的方法来实现圩区的治理是最常见的方法,但是在进行治理的过程中还是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大大影响了圩区治理的效果和质量。只有保证圩区治理的质量,才能保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7年9期2017-03-01

  • 圩区散记
    ,很形象,但估计圩区的人不会同意,尽管他们家家户户都存着随时准备漂流的木盆、小船。但圩田丰产,不能漂走;村庄温馨,不能漂走。圩人的传承和期望很厚重,更不能漂走。他们总是把圩埂筑高筑牢,用以防止圩田被淹没,家园被冲毁。在圩区,圩埂的职责特别重大。永远站直了,站稳了,伸出臂弯护住低洼处的田地和人家。不过这位责任人秉承了圩人热情内敛的性格,春暖花开,夏茵繁茂,秋虫啁啾,冬藏萧瑟,一点也不木讷。它像老人一样庄重沉稳,像壮年一样刚强担当,又像孩子一样活泼生动。有这么

    安徽文学 2017年1期2017-02-23

  • 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在输电线路跨越洪泽湖周边滞洪区防洪评价中的应用
    学模型,以大莲湖圩区为例,对比分析输电线路修建前后区内的洪水演进过程。结果表明,输电线路的修建不会对滞洪区运用时的水位及流场等产生明显不利影响。二维数学模型输电线路滞洪区防洪评价洪泽湖周边滞洪区作为淮河下游最大的滞洪区,是淮河流域防洪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输电线路的修建对洪泽湖周边滞洪区运用的影响主要包括分洪流量、蓄洪水位、水流流场和流速过程等。本文选用大莲湖圩区为例,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结合淮南~南京1000kV输电线路跨越大莲湖圩区工程,模拟分析

    治淮 2016年2期2016-09-01

  • 构建城乡教师专业能力均衡发展有效策略初探—以梧州市龙圩区小学校为例
    广西省梧州市龙圩区教育局 于敏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绩斐然,现代化的经济、科技等方面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提升,但现阶段我国的社会差距依然存在,其中城乡教育水平之间的差异制约着我国整体教育的发展。城镇与农村的教育水平之间的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教师专业能力方面的差异,因此促进城镇教师与农村教师专业能力均衡发展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任务。以梧州市龙圩区为例,广西梧州市区划调整后,龙圩区是刚成立的新区,新区教育教学立足点需要重新规划调整,尤其是龙圩区各小学校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4期2016-03-15

  • 嘉善县圩区工程标准化管理实践与思考
    100)嘉善县圩区工程标准化管理实践与思考郭丽萍(嘉善县太湖流域红旗塘管理所,浙江嘉善314100)圩区是杭嘉湖地区的主要防洪水利工程,通过对嘉善圩区工程中存在管理机制、管理标准、管理资金、管理信息等问题分析,阐述创建标准化管理的实践情况,提出圩区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建议。圩区;标准化管理;嘉善县1 圩区概况嘉善县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在浙江、江苏和上海“两省一市”交汇处,县域面积506.6 km2,是杭嘉湖平原洪水东泄北排的通道,由于地面高程低(平均地面高

    浙江水利科技 2016年5期2016-02-04

  • 上海奉贤庄行地区圩区除涝能力研究
    始,陆续建成九个圩区,形成了三级排涝模式。近年来,随着太湖流域防洪除涝工程不断完善、城市建设聚焦郊区、区域开发不断深入,庄行地区身受北侧黄浦江水位抬升之势的威胁,和内部河道水面不断减少的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圩区的防洪除涝压力也随之增加。本文利用圩区、集水区降雨径流及排涝模型通过计算复核分析庄行地区现状圩区的除涝能力,提出圩区规划设想,分析圩区预降能力、抗风险能力,为该地区的圩区建设提出建议。2 现状圩区分布与除涝泵站情况庄行地区的九个圩区全部分布在黄浦江以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5年1期2015-12-16

  • 泗阳县农田水利工程的分区治理模式探究
    ,配套率75%。圩区排涝站(含灌排两用站)共计196 座,装机10736 kW,流量151 m3/s,平均装机流量0.54 m3/(s·km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分为防洪除涝降渍能力、灌溉保证能力两部分,根据《江苏省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标准》《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等规范规程,经分析结果如下:(1)防洪除涝降渍能力①防洪标准:采用20年一遇。②除涝标准:经济作物采用10年一遇24 h 降雨24 h 排至田面无积

    江苏水利 2015年10期2015-12-12

  • 嘉善县圩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初探
    本文分析了嘉善县圩区水利工程的现状,并就圩区统一管理标准,提出进一步加强圩区水工程管理的优化建议。关键词:圩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一、圩区概况嘉善县地处杭嘉湖平原东北部,全县区域面积为506.59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73.71平方公里,水面率14.5%。境内大小河道2240条,总长为1829.5公里,大小湖泊55个。按照地势及水域特性,以320国道为界,全县分成路北和路南两片。其中路北片占区域面积的74%,地面高程在0.9~1.7米(1985国家高程基准

    基层建设 2015年8期2015-10-21

  • 平原圩区磷素流失过程模拟*
    10008)平原圩区磷素流失过程模拟*黄佳聪,高俊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08)圩区是太湖流域平原区的主要地理单元,其磷素流失是造成平原区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定量模拟圩区磷素流失过程是非点源磷污染控制的重要环节.以太湖流域的典型圩区——尖圩为研究对象,根据物质守恒原理构建圩区磷素流失过程模型,模型考虑了圩区自然降雨、人工灌溉、洪涝排水、地面渗漏、作物需水、水面蒸发、沟渠磷素拦截等过程,充分体现

    湖泊科学 2015年2期2015-06-15

  • 圩区治理项目中“微型枢纽”的提出与实践
    年来,海安里下河圩区依托上级补助的圩区治理项目、水土保持项目、小农水专项工程项目、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等,通过联圩、并圩,合理布局圩区内的引、排设施,高标准改造、拆建圩口闸、排涝站及闸站结合工程,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引、挡、排、灌功能体系,显著提高了海安县里下河圩区的防洪排涝和引水灌溉能力。但对无法进行联圩、并圩的小型圩区或经过联圩、并圩后的局部区域,上述工程项目的实施难以得到解决,基础设施的配套水平相对较低。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圩区或区域较小,乡镇上报计划时更偏向

    江苏水利 2014年8期2014-12-12

  • 海宁市圩区整治规划设计基本思路与要点
    高,但地势低洼的圩区整治建设却相对滞后,周边水情工情的变化和地面沉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致使汛期区域内涝水排泄不畅,近年极易发生涝灾,因而各圩区治理需求急为迫切。1 目前我市各圩区存在的主要问题(1)缺乏系统性、全面性、根本性的治理,以致涝灾频发。我市圩区治理特点为点多、面广、线长。长期以来由于治理资金不足,已建的大部分圩堤未及时治理、改造,造成堤身单薄,且迎水面绝大部分是土坡,缺少防护措施,随着船行波冲刷和自然风化等作用,圩堤坍塌毁损较为严重,使得圩堤防洪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4年1期2014-10-23

  • 平原圩区整治设计概算审核工作小结
    002)0 引言圩区是以圩田为主,包括河网、湖泊、滩地、城镇及农村等在内的一个地区单位。圩田的开发使得平原圩区成为千百年来富庶的农业区,近现代随着商业的兴起和水陆交通的发展,平原圩区逐步成为工农业发达、资源要素聚集、财富相对集中的区域,平原圩区的地位及重要性更加显著,相应地,遭遇洪涝灾害的损失加剧。以杭嘉湖平原为例,该地区农耕历史悠久,农业具有多宜性、多样化、高产优质的综合优势,粮食产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一,是浙江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亦是国家近期制定的千亿斤粮

    价值工程 2014年25期2014-09-14

  • 杭嘉湖圩区防洪减灾能力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
    湖地区曾两度进行圩区建设,截止到2009年,共建圩区2 149个,圩区总面积达48.6万ha.本文通过建立基于防洪工程与非防洪工程两方面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杭嘉湖圩区防洪减灾能力的现状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找出圩区内防洪减灾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提出有效提升防洪减灾能力的对策与建议.1 圩区防洪减灾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建立防洪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使评价能定量化和规范化,评价指标应具有完备性、独立性、灵活性、简捷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1].圩区防洪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4年1期2014-08-06

  • 加强平原圩区防洪工程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其中,属于洼地的圩区平原和漕河圩区平原的面积约220 km2,占22.3%。圩区地面高程多在▽1.5~3.0 m(吴淞标高),常年处于正常河水位以下,洪涝威胁巨大,但对长期人多地少的江阴而言,充分利用圩区进行生产生活是必然的选择,圩堤及其附属设施作为最为有效的工程防洪措施,历来受到重视。新中国成立后,各级人民政府持续加大了对圩区防洪工程的建设改造力度,特别是1991年洪水造成较多圩堤决口及1999年圩区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后,全市更是掀起了圩堤达标建设的新高潮

    江苏水利 2014年3期2014-04-16

  • 洪泽湖周边滞洪圩区调度运用方案研究
    炯洪泽湖周边滞洪圩区调度运用方案研究陈月华 邱沛炯一、洪泽湖及周边滞洪圩区基本情况1.洪泽湖基本情况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蓄水灌溉、城市供水、航运、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多功能湖泊,是淮河中下游结合部的巨型综合利用平原水库,承接淮河上中游15.8万km2来水。直接入湖支流主要有怀洪新河、新汴河、濉河、徐洪河等9条。洪泽湖正常蓄水位13.0m,相应湖区水面面积2151.9 km2,库容41.92亿m3;设计洪水位16.0m,相应湖区

    治淮 2014年10期2014-02-27

  • 圩区记事(外一篇)
    油油的庄稼映衬着圩区远近村庄;圩堤外是一条宽敞的河流,小时候,站在河边,看着白花花奔流不息的河水,不知道它从哪里流来,也不知道它向哪里流去,沿着河岸走,怎么也找不到它的尽头。后来才知道它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对于圩区来说,圩堤如同庄稼人家门前的一道栅栏,它挡住每年汛期泛滥的河水,保护着圩区内的生灵和圩区人从田地里刨出的家业。与圩相伴,爱恨纠结,成为圩区人无法逃避的选择。住在圩区里的人,挑圩是一件大事。入冬之后,正是农闲,又是河水的枯水期,挑圩便摆到了圩区人跟前

    清明 2013年2期2013-11-15

  • 嘉兴市秀洲区圩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固堤、增动力”的圩区水利工程建设,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特别是“1999.06.30”特大洪水以后,农村圩区工程建设成为秀洲区水利局的首要任务,相继建成了一大批圩区水利工程,在抵御洪涝灾害、保障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实现圩区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科学调度和有效管理,2001年秀洲区根据排涝费用 “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圩区工程运行管理制度指导性意见》,在圩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

    浙江水利科技 2013年1期2013-08-14

  • 浙江平湖市加快推进农村圩区工程建设
    为切实加快农村圩区建设步伐,近日,浙江省平湖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农村圩区工程建设推进会。2013年,平湖市计划基本建成8个圩区,总面积6.87万亩(4580hm2),总投资2.20亿元,启动建设的7个圩区工程项目总面积4.81万亩(3206.67hm2),总投资1.35亿元。为推进圩区工程顺利实施,平湖市委、市政府先后与各镇(街道)签订了《2013年圩区建设责任书》,出台了市领导挂钩联系农村圩区工程项目工作机制;市水利部门及时下发了《2013年度农村圩区

    中国水利 2013年14期2013-01-26

  • 基于专家评判的圩区防洪减灾能力评估方法研究
    可操作性.本文以圩区的防洪减灾能力为评价对象,从圩区自身及圩区内小(I)型及以上泵站两者软硬件设施出发,对圩区防洪减灾能力的评估问题进行探讨.1 圩区防洪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防洪减灾能力评价是一个涉及众多方面的复杂系统,是一个涉及多目标、多准则的综合评价问题.因此,在进行防洪减灾能力评价时,首要的工作就是要根据圩区发展特征建立评价指标.1.1 指标与指标体系指标是反映系统要素或现象的数量概念和具体数值,它包括指标的名称和指标的数值两部分.构成评价指标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2年4期2012-11-28

  • 海宁市圩区现状分析与治理方案探讨
    底,海宁市共建成圩区67个,圩区面积1.49万hm2(22.41万亩),圩堤268.9 km,水闸泵站435座,装机容量7 363 kW。2 圩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 圩区工程标准低,设备老化,排涝模数偏小海宁市圩区整治虽较早,但限于当时财力和历史条件,已建的大部分圩堤堤身单薄,迎水面绝大部分是土坡,缺少防护措施,同时由于船行波冲刷和自然风化等作用,圩堤坍塌毁损较为严重。很多排涝泵站建设年代较早,排涝模数偏小,平均仅有0.80~1.09(m3/s)/km

    浙江水利科技 2012年1期2012-10-16

  • 盐城市盐都区水网地区圩区灌区化建设浅议
    渗渠道灌溉,提高圩区灌区化水平,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保证。1 水网地区圩区灌区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过去,一般农民运输农田肥料、稻麦等大部分用小型水泥船,随着农村公路路网工程、镇村道路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土地整理工程、商品粮工程、农桥等工程的建设,农村每平方公里中道路的占有率在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资料等物资除利用航道用大的船只运输外,一般农民运输肥料和稻麦大部分用上了农用车、拖拉机、翻斗车等,部分用上了人力大板车等,仅有3%~6%左右还用船只通过生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0年7期2010-08-15

  • 闵行区浦江中心镇圩区蓄排水能力研究
    镇建立相对独立的圩区,以确保中心镇的水质、景观、安全可以达到与小区功能相适应的环境要求。随着浦江镇开发建设的深入,居民、企业大量入驻,对提高防汛能力的要求十分迫切,中心镇圩区建设需要尽快上马。为了使圩区排涝工程更加经济合理,有必要对规划方案深入研究,分析河面率、泵站、水闸等配置对圩区蓄排水和最高水位的影响,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2 研究思路及方法以浦江镇总体规划为指导,以保障浦江镇防洪除涝安全为目标,按照浦江镇规划达到20年一遇的排涝标准要求,与区域控制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0年5期201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