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府

  • 重建与展示:宋代皇室书画收藏的历史考察
    化政策,着意复兴内府收藏,达到“图典之盛,无替天禄、石渠、妙楷、宝迹”[2]4之况。书画代表了皇室文化传承的正统和文化阐释的权威。宋代皇室通过重建和展示内府的书画收藏昭示其是历代书画的合法传承者和正统阐释者。一、访求:皇室书画收藏的重建宋初,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基本确立了文治政策,为宋代的文艺发展奠定了基础。宋初,朝廷在平定叛乱的战争中十分注重对于典籍书画的搜寻。太祖乾德元年(963年)平荆南“尽收高氏图籍”[3]393,乾德三年(965年)平后蜀取其“法

    艺术探索 2023年1期2023-10-12

  • 量产的奢侈品:明代宫廷首饰的设计与生产
    大启发,明代宫廷内府的首饰制作采用了模件化设计和分工式制造的基本策略。本文将基于文献、实物、图像三者互训,试图细致还原明代内府“奢侈品工厂”的角色,指出有别于西方手工艺行会制度下以工匠个体为生产单元的模式,明代宫廷首饰在一定程度上是有计划的定量生产,是为量产的奢侈品。二、皇室需求与内府任务需求决定了设计与生产方式,就首饰来说,明代皇室既需维系一定规模的产量,还要维护礼制官样的稳定。承办宫廷造作任务的是内府监局,内府不仅需要为帝后和妃嫔制作珠宝,还要置办许多

    艺术设计研究 2023年2期2023-05-10

  • 明代折俸制度对江南地区书画鉴藏的影响
    时期,数以万计的内府库藏书画便因折俸制度流入民间。明代折俸制度无疑给民间收藏带来了契机,促进了明代私家收藏的繁盛和书画艺术的发展。书画作品由京城流向江南,对江南士族书画鉴藏社会地位的确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明代书画折俸的缘起折俸制度很早就存在于中国古代的俸禄制度中,一般来说,当政府财政拮据、国库空虚的时候,朝廷便将宫廷旧物以折俸的方式发放给官员,书画便是其中主要的形式之一。由典籍记载可知,书画折俸以明代最为兴盛和典型,明代内府将库藏的珍贵书画折算成官俸,

    创意设计源 2022年3期2022-11-15

  • 《五牛图》: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
    品。此图曾经南宋内府收藏,元代初为赵伯昂藏,旋归赵孟頫,后有赵氏三跋,延祐间归元内府太子书房,至正间有孔克表题。明代为项元汴收藏,天啟四年归汪珂玉,不久又售出。清乾隆年间收入内府,尚有项元汴、世钰、金农及清高宗弘历等跋。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此图原藏西苑(即中南海)春耦斋,在动乱中辗转流出海外,1950年以后由国家以重金从香港收回。(摘自《故宫国宝100件》朱家溍 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42期2022-05-30

  • 书画著录的发端与早期文献考略①
    朝所遗书画,并以内府征收为主要途径,蓄积珍图秘玩。书画作品往往汇聚于皇室和雅好书画人家,或颁赐给贵戚。然到艰难之世,又经沉浮散失,王朝的兴起与没落是影响内府书画收藏的重要因素。书画目录的出现与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视图书典藏工作的时代背景分不开,“论其先后,仅次于文章志及佛经录”,[1]故书画目录发生较早。每一时代,御府将所藏众多法书名画进行清理,检点、核定藏品数量、名目,为之编目。书画经过审定编第,以便于帝王索阅披览,也成为彰显帝王文治功业的见证。皇室鼎盛,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22年6期2022-04-06

  • 明前期仕宦鉴藏家的寓目范围与视角
    同时,一方面,明内府继承了大批元内府、宗室和官员的书画收藏,逐渐成为了此时书画鉴藏的中心。另一方面则是仕宦官员也能获得部分重要的流散书画,同时亦能参与到内府书画鉴藏活动中,旋即成为了此时书画鉴藏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因此,对其鉴藏活动进行总体性把握是很有必要的。一、寓目范围对书画鉴藏家来说,其寓目的作品往往会对其鉴赏角度、鉴定方法等一系列问题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较为深入的讨论鉴藏活动的具体问题,就离不开对鉴藏家寓目情况进行总体把握。1.自藏朝代更迭之际,往往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2-01-10

  • 内府名画
    唐冬冬内府名画《寒林高士图》轴,是明代晚期吴门著名画家钱榖创作的一幅作品,现珍藏于开封市博物馆。钱榖的作品存世不多,画风自具面貌,弥足珍贵。《寒林高士图》轴构图平稳,笔墨精妙,意境怡淡清寂,具有文人画的灵秀之气,是钱榖晚年创作的一幅佳作。钱榖生平钱榖,字叔宝,号悬罄室,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钱榖是五代吴越王钱镠的第二十一世孙。虽出身名门望族,但家道中落,至钱榖时已是家贫如洗。然钱榖勤奋好学,又受祖上书法、绘画基因遗传的影响,少时便学习绘画,后有幸拜在“明四

    理财·收藏版 2021年10期2021-12-09

  • 适应与背离:花雅之争理论模型与清代宫廷演剧实际
    、花雅之争与清代内府地方声腔演剧之间的适应性清代宫廷地方声腔演剧可以划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前期即乾隆中期以前,统治者采取“昆弋并御”的内府演出策略,使得弋腔在宫廷演出中与昆腔并列雅部。而这一时期也并没有明显的地方声腔出现,只有康熙旧本《劝善金科》中零星出现滚唱唱段。中期即乾隆中期至咸丰末年,吹腔、弦索腔是内府地方声腔演出中的主要腔调,这在连台本戏、小轴子戏及杂戏中均有所体现。连台本戏作为统治者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须用庄严肃穆的形式表现,因而这一时期创作

    艺术探索 2021年6期2021-12-02

  • 德昭赐瑞:试论乾隆内府巨型玉器的制作与收藏 以《大禹治水图》玉山为中心
    张 震乾隆内府制作的《大禹治水图》玉山(图1),现存紫禁城宁寿宫乐寿堂,通高224 厘米,宽96 厘米,重约5350 公斤,用青白二色的和阗玉雕成,此玉山的玉料采自新疆昆仑山中的叶尔羌密勒塔山,乾隆内府以古画《大禹治水图》为蓝本雕作此玉山,因此称为“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图1 大禹治水图玉山此玉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以珍稀的玉材、宏伟的形制、高超的技术和精美的雕琢,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围绕着此器的制作时间、过程、工艺、意涵等,此前均有论述和研究。1

    新美术 2021年5期2021-11-25

  • 清朝中晚期外来参与内府参的变价困境
    年最终终止。对于内府人参变价行为的终止,以往的学者主要关注了内因——即从内务府的角度进行考察。叶志如认为:由于内务府过度开采,导致无参可售;②叶志如:《从人参专采专卖看宫廷的特供保障》,《故宫博物院院刊》1990年第1期。滕德永则认为内务府人参价格过高,以及清王朝经济的衰退是主要原因。③滕德永:《道光朝内务府人参变价的困境》,《满族研究》2012年第4期。其实,若只注重内因,而忽视外因,则不能正确的认识内府人参变价的终止问题。如:内府人参何以在正值人参有庞

    地域文化研究 2021年4期2021-08-19

  • 扬州刊刻《全唐文》二三事
    兹《全唐文》(指内府旧藏本)弆藏中秘,外间承学之士无由与窥美备,允宜颁示寰瀛,以昭盛轨”[1],“皇考钦定《四库全书》,嘉惠士林,颁行海宇,固已家弦户诵,久道化成,无远弗被矣。予近得《唐文》一百六十册(即内府旧藏本),几暇批阅,觉其体例未协、选择不精,乃命儒臣重加釐定”[2],其踵武父祖、崇文重道的心迹直露显豁。而这部《全唐文》的刊刻同样与扬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作为底本的“内府旧藏”与康熙朝编修《全唐诗》一样,《全唐文》的编纂也以内府旧藏为底本,关于

    唯实 2021年5期2021-07-20

  • 河北博物院藏瓷质酒具鉴赏与研究
    。3.元 白釉“内府”梅瓶(图3)腹径21厘米,足径14.5厘米,高34厘米。小口略残,外侈,厚圆唇,短颈,丰肩敛腹,足部外撇,圈足矮浅,沙底无釉。此瓶施白釉,胎色白中显露黄斑,釉面有脱落现象。肩部有 “内府”二字,字体工整。早期的“内府”一词是掌管王室库藏的官名,之后亦指王室的仓库,而到了元明时已有改变。元人所著专论宫室机构制度名称的《禁扁》中,在“府”条下,周代有“内府”之名,而“本朝”即元代并无专列“内府”。可见当时并没有专门的“内府”机构,更不是清

    理财·收藏版 2021年5期2021-06-15

  • 中国嘉德引领古籍业界开启春拍模式
    九年(1829)内府铜版印本《御制平定回疆张格尔叛乱得胜全图》,王伯群旧藏《篆文六经四书》,明万历间震泽王氏三槐堂刻本《王文恪公集》以及一批名家稿钞批校本、明清精刻本将精彩亮相。藏书为文人雅事,历代学者文人对善本无不孜孜以求。此次中国嘉德2021春拍中不乏名家旧藏,由此可体会前人藏书之乐趣与辛劳。吴兴刘氏嘉业堂为民国四大藏书楼之一,所藏善本书籍既富且精。此次南宋咸淳元年(1265)建安府建安书院刻递修明初印本《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即为嘉业堂所藏,为南浔刘承

    藏书报 2021年19期2021-05-30

  • 中贸圣佳春拍古籍专场开启“版本雅集”
    、稿抄校本、明清内府本、闵凌套印本以及中医古籍、方志舆图等,将为藏家提供一场体量庞大、种类齐全、品质上乘的藏书盛宴。信札稿抄穿越时空的名流手泽信札板块以“三泽先生上款”“尺牍轩藏明清及近代名人书札”“同一藏家专题”为主,拍品质量整齐,收罗了明清、民国及近现代名流多人,如董其昌、刘墉、张廷济、包世臣、奚冈、罗振玉、吴大激、陈寅恪、陈垣、冯友兰、黄侃、梁漱溟、张宗昌、阎锡山、郑孝胥等,涉及政军界行文、学者切磋、诗文唱和等多种内容。稿抄校本内收录清人恽宝惠及过录

    藏书报 2021年19期2021-05-30

  • 中国书店海王村2021年春拍圆满收官
    。殿版系列汇集清内府刻本近三十种,系统展现了有清一代宫廷刻书之精华。其中第329号拍品清康熙武英殿刊本《渊鉴斋御纂朱子全书》为清康熙内府精刊本,此书分黑口、白口两种版本,其中白口本较为稀见。序文后朱印御玺二方。上等太史连纸,纸质细腻光滑。雕镌极精,字口清晰,墨色润莹,笔划一丝不苟,典型康熙内府初刻初印本。品相上佳,原装金丝楠木书箱,内饰以海藻纹图案,极为美观豪华。《清代内府刻书图录》《清代内府刻书目录解题》《两朝御览图书》皆有著录。最终不负众望,20万元起

    藏书报 2021年25期2021-05-30

  • 满满的爱献给夫人 ——王献之《新妇地黄汤帖》
    十三件法书为宣和内府所藏,可见当时献之传世之作就已比其父少得多。而且,“二王”墨迹均有真伪之争。今人沈尹默曾谈到:“献之遗墨,比羲之更少,我所见可信的,只有《送梨帖》摹本和《鸭头丸帖》。”《地黄汤帖》全篇书风柔韧兼备,沉着轩昂,一气呵成。原珍藏于宋内府,高宗赵构题签。为《淳化阁帖》卷第十所收。经贾似道,明代文徵明、王宠、文彭,清代孙承泽、吴荣光、罗振玉递藏后,于明治四十四年(1911)十二月三日,通过文求堂归中村不折(1866—1943)所有。卷末有文彭、

    艺术品鉴 2021年4期2021-04-26

  • 《宣和画谱》由宋入元传播考①
    当时亦只能秘藏于内府,终宋之世未尝出以行世也。”[3]160其意仿佛《宣和画谱》不传于两宋就是由于学术水平太低的缘故。所以厘清《宣和画谱》由宋入元的传播路径,不仅可以祛除人们心中的疑惑,也可为考证《宣和画谱》的成书时间与作者提供佐证材料,同时也可以让我们对其学术价值及在画学史上的地位给予较为客观的评定。一、《宣和画谱》在北宋末年的传播从目前查到的资料看,从成书到北宋灭亡这段时期,见过《宣和画谱》且在著作中留下线索的北宋文人与画学家极少。对于《宣和画谱》在北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20年1期2020-12-25

  • 《石渠宝笈》藏品专题
    乾隆、嘉庆时期,内府所藏的书画作品达到鼎盛,《石渠宝笈》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石渠宝笈》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后又有续编、三编,跨越七十余年,著录了清廷内府所藏历代书画藏品。经过历史的变迁,《石渠宝笈》所著录的书画藏品经历了聚散分合,在清代晚期和民国初年,大量书画珍品流入民间。据不完全统计,已有二百余幅《石渠宝笈》著录作品在拍卖市场出现过,其中由中国嘉德经手的有99件。《嘉德经眼录•石渠宝笈珍品》是中国嘉德自1993年至2019年所“经眼”的

    中国书画 2020年8期2020-12-06

  • 古代书法伪作的成因
    羲之亦不能别。梁内府所藏王羲之《便服改月》一纸,经陶弘景鉴定,乃张翼所写(《与梁武帝论书启》)。南朝“ 多学大令,其康昕、王僧虔、薄绍之、羊欣,亦欲混其臭味,是以二王书中,多有伪迹”(张怀瓘:《二王等书录》)。第二类,因名家笔迹相近而混淆。梁内府所藏王羲之《不复展》一纸,竟“是子敬书”(《与梁武帝论书启》)。南齐张融善草书,多骨力而有古风,人们“以为张伯英书”(张怀瓘:《书断·中·张融》)。第三类,为牟利故意伪造名人书迹。东晋后期,康昕与右军之甥惠式道人“

    读书 2020年8期2020-08-07

  • “兰亭三绝”与《兰亭图》
    国立博物馆所藏《内府刻兰亭图》拓片长卷中,发现了《兰亭三绝》拓片集的渊源所自。所谓《内府刻兰亭图》,乃清代乾隆年间宫廷内府刻石并拓制的一幅拓片长卷,而这幅图卷是据明代石刻翻刻而来,据以翻刻的明代“母本”内容与《兰亭三绝》拓片集的内容基本一致。据此,可以判定,《兰亭三绝》拓片集确为明代刻石,乃明末或清初所拓,拓片时间至少要早于清代乾隆年。《内府刻兰亭图》中,关于翻刻明代石刻始末,有一道乾隆圣旨引首,文曰: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十八日,奉旨从前内府摹刻兰亭八柱帖,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0年1期2020-05-08

  • “兰亭三绝”与《兰亭图》
    国立博物馆所藏《内府刻兰亭图》拓片长卷中,发现了《兰亭三绝》拓片集的渊源所自。所谓《内府刻兰亭图》,乃清代乾隆年间宫廷内府刻石并拓制的一幅拓片长卷,而这幅图卷是据明代石刻翻刻而来,据以翻刻的明代“母本”内容与《兰亭三绝》拓片集的内容基本一致。据此,可以判定,《兰亭三绝》拓片集确为明代刻石,乃明末或清初所拓,拓片时间至少要早于清代乾隆年。《内府刻兰亭图》中,关于翻刻明代石刻始末,有一道乾隆圣旨引首,文曰: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十八日,奉旨从前内府摹刻兰亭八柱帖,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20年1期2020-05-03

  • 《内训》版本源流考
    本《内训》与嘉靖内府本的关系。一、《内训》之成书与刊行(一)《内训》之成书与永乐内府本《内训》共计二十章,分别为德性、修身、慎言、谨行、勤励、警戒、节俭、积善、迁善、崇圣训、景贤范、事父母、事君、事舅姑、奉祭祀、母仪、睦亲、慈幼、逮下、待外戚。徐氏自序称:常观史传,求古贤妇贞女,虽称徳性之懿,亦未有不由于教而成者。然古者教必有方,男子八岁而入小学,女子十年而听姆教。小学之书无传,晦庵朱子爰编缉成书,为小学之教者始有所入。独女教未有全书,世惟取范晔《后汉书》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0年2期2020-02-25

  • 马麟层叠冰绡图轴
    图本幅现存明洪武内府「典礼纪察司印」残印、项元汴诸印,清宋荦「商丘宋荦审定真迹」印,则此图明初入洪武内府,明中则先后入顾从德、项元汴家,入清则归宋荦,后入清内府,但未经内府著录、钤印。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归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九三四年「易培基盗宝案」发,此图被列为此案证据,经黄宾虹等鉴定为伪作,被法院封存。抗战胜利后,《层叠冰绡图》与宋徽宗《听琴图》两幅宋人真迹被朱家溍先生从封存的「伪作」中捡出,随后作为绘画珍品在钟粹宫书画陈列室陈列。● 此轴经故宫博物院专家

    紫禁城 2019年1期2019-12-17

  • 《曹娥诔辞卷》考释
    549在位)时期内府的鉴藏家。唐张怀璀《二王等书录》载:梁武帝尤好图书,搜访天下,大有所获,以旧装坚强,字有损坏。天监中,敕朱异、徐僧权、唐怀充、姚怀珍、沈炽文析而装之,更加题检。二王书大凡七十八帙,七百六十七卷,并珊瑚轴,织成带、金题玉躞。梁武帝收藏了大量的书画,仅“二王”的书迹就有“七十八帙,七百六十七卷”。为了对这些书画进行修复、鉴定和整理,他组建了一个“文物鉴定小组”,负责为其鉴定书画作品。他们分别是朱异、徐僧权、唐怀充、姚怀珍、沈炽文,其中以徐僧

    中华书画家 2019年4期2019-09-12

  • 适于心:明代永乐皇帝的瓷器
    监督下,瓷器先由内府“定夺样式”,才发给窑厂照样制作。官用瓷器器型规整、釉色纯正、纹饰合于规范的现象在此时开始建立。不合标准的作品往往被刻意击碎,掩藏起来,烧成的瓷器则作为国家礼仪或宫廷日常之用,或成为赏赉外交邦国的礼物。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的传世永乐瓷器,质量俱精,本次展览特别精选一百件左右的作品,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内府烧造”,呈现永乐时期瓷器的性质、面貌及特色。第二单元“对外交流”展现瓷器上所见与西藏以及中西亚文化交流的轨迹。第三单元“承袭与模仿”

    东方收藏 2019年4期2019-06-11

  • 明清刻本谁最红
    色,其中,清三代内府刻本和私人写刻精本大多校刻俱精,是目前市场上的热点。此外,虽然刻本的价值和价格通常都要高于印本,但一些稀见且印刷精美的内府特印本也不乏价高者。如中国嘉德2017年春拍推出的康生旧藏程甲本《红楼梦》百二十回纸本极为少见,在拍场上斩获了2403.5万元的佳绩,超过最高估价近50倍。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历年明清刻本拍卖成交价TOP10(所附图片均为局部)。TOP 1康生旧藏程甲本《红楼梦》百二十回纸本估价:20万至50万元 成交价:2403.5

    中国收藏 2019年1期2019-03-28

  • 从沽水草堂到清内府 ——《墨缘汇观》中的赵孟頫书法
    段达到鼎盛,成为内府搜集书画的经济基础。经过康雍两代的积累,乾隆十年(1745)户部库银达3,317,655两,为清宫收藏书画奠定了经济基础。清内府对古书画的收藏来源有以下几种:第一,继承明代宫廷收藏。《北游录》记载:“先朝节慎库内图书,俱宋宣和物。金人入汴,归之燕。元仍之。明初,徐中山下燕,封府库图籍。甲申之变,李贼遁,都入清宫。”[1]第二,购买。乾隆在米友仁《潇湘图》题跋中说:“米家画法多以烟云掩映为工,而元晖机趣超逸昔人,评其草草中不失天真,所作潇

    文化艺术研究 2018年4期2019-01-19

  • 民国收藏第一人
    尚书蒋溥等人,将内府所藏历代书法作品,择其精要,镌刻成《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简称《三希堂法帖》),共收录魏、晋至明末135位书法家的340余件楷、草、隶、行等书法精品,另外题跋200多件,印章1600多方,收录法书、碑帖共九万余字,刻石500余块。帖内不仅收集了历代著名书法家的作品,而且有不少历史名人、学者的手迹。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汇集及后世影响巨大。三希堂自乾隆朝始,后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各朝都从未有任何变动,至今仍保持原貌。乾隆皇帝尤其

    齐鲁周刊 2018年33期2018-11-10

  • 亦公亦私的皇家书法鉴藏
    段时间之内,唐代内府法书名迹收藏的规模臻于鼎盛。而且,这样的社会氛围也培养了一批著名的私人藏家,如锺绍京、张弘靖之辈。鉴藏理论较之南朝更加走向了深入和拓展,除一般性的记录评准,更多了专门的鉴藏、经营研究论著。这种宏大的局面与整个唐代书法史的盛况是相呼应的。安史之乱前的鉴藏盛世唐代开国皇帝李渊在其称帝之前就很注重兴文教,倡人伦。在搜求经籍古迹的过程中,法书名绘是其重点关注的内容,正是其不惜重金的态度,才有了“古书名画,辐凑绛帷”的局面。公元618年,李渊建立

    大观(书画家) 2018年3期2018-09-08

  • 吹尽狂沙始见金—谈谈明代的内府刻本
    视,那恐怕非明代内府刻本莫属了。顾名思义,明代内府刻本就是明代皇家的刻书。作为皇家的刻书,明代内府刻书上承五代、两宋国子监刻书和元代兴文署刻书,下启清代内府(武英殿)刻书,是中国古代中央官府刻书这一链条上重要的一环,也是古籍版本领域极为重要的版本类型之一。由于明代内府刻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要由司礼监下属之经厂负责,所以内府所刻之书往往又被称为“司礼监本”或者“经厂本”。但是,就是这样重要的一种版本类型,却一直饱受世人非议,将其视为司礼监太监所刻,认为内府

    收藏家 2018年6期2018-06-20

  •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内府本考述 ——兼论明代内府本的戏剧史意义*
    述古堂书目》还在内府演剧本名下注明“内府穿关本”。对《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的研究以孙楷第用力最勤、成就最著,其《也是园古今杂剧考》对脉望馆钞校本中的内府演剧本进行了勾勒梳理,孙楷第既指出了其中直接录自内府本的95种附穿关的内府抄本,对其他的内府本如教坊编演本、附穿关的刻本也有所推断。遗憾的是,现在许多人在论及《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时,只将内府本归为95种。笔者以为,孙楷第先生的推断也有遗漏,其他人的归结就更为保守,《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的内府本断然

    文化遗产 2018年6期2018-01-23

  • “合治内府”的理论溯源
    0075)“合治内府”最早见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载:“荥俞治外经,合治内府……治内府奈何?岐伯曰:取之于合。”这里的“合”指的是下合穴,“合治内府”意即运用下合穴来治疗六腑病症。下合穴是六腑之气向下合于足三阳经的6个腧穴,属于特定穴范畴,此6穴擅长治疗腑病,常常称其为“治腑六穴”,即胃合于足三里,大肠合于上巨虚,小肠合于下巨虚,胆合于阳陵泉,膀胱合于委中,三焦合于委阳。此6穴均位于下肢膝关节及其以下,是六腑之气向下输注的部位,所以称为“下合穴”。1 合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5期2018-01-22

  • 千年风雨,斯韵犹存 ——《写生蛱蝶图》流转考述
    前朝流散字画扩充内府事例外,彼时临安城御街应市时“有三百余人设肆”,其中便有“做画”者,此外城中还设有专门的“纸画儿”行。[12](P19)北宋“在京师只熟食店挂画”,[13](P7)南宋临安城内则不惟酒楼,甚至某些茶铺为了吸引顾客也开始张挂名人字画以装点门面、史载:“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14](P130)这种时代背景下,贾似道也热衷收藏书画。其人不仅“酷嗜宝玩”,[15](P13780)且鉴赏能力颇强,时人评论他“收蓄书画

    齐鲁艺苑 2017年5期2018-01-15

  • 《韭花帖》两个藏本之笔法比较
    个版本:一个是清内府藏本(图1左),今藏无锡博物馆,曾刻入《三希堂法帖》;另一个是罗振玉藏本(图1右)。两个版本《韭花帖》的真伪之争一直存在。具体来讲,徐邦达、启功先生认为清内府藏本为摹本,但确为清内府本。但也有意见认为是真迹或者既不是真迹也不是清内府本,只是这些意见尚未成为主流意见。同时,徐邦达、启功先生认为罗振玉藏本为真迹,但也有观点(如吴湖帆、沈尹默)认为不是真迹。如果把真伪问题放下,回到书法本体上,尤其是在笔法上对两个版本进行研究,势必会得出一些更

    神州·时代艺术 2017年6期2018-01-13

  • 《云烟过眼录》中的宋高宗收藏
    及明昌(金章宗)内府收藏的书画信息,对研究宋元书画鉴藏有着重要价值。宋高宗睿好书画,其内府收藏不亚于徽宗朝。但高宗在位期间,并没有对内府收藏书画进行目录的编订,因此,对高宗藏书画件目的追索也是鉴藏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云烟过眼录》中著录了一定数量的宋高宗藏书画,其中有已经佚失者,也有流传至今者。周密对这些作品的内府玺印、高宗御题及书画内容等记载甚详,对于研究绍兴内府藏书画多有助益。绍兴内府藏书画的外流高宗继徽宗之后,大力收集法书名画以充实内府。《齐东野语

    紫禁城 2017年11期2017-12-25

  • 伤心人别有怀抱宋高宗对徽宗内府收藏的继承
    怀抱宋高宗对徽宗内府收藏的继承周 逸笔名「北溟鱼」,自由学者,主要从事艺术史研究徽宗与高宗,宣和与绍兴。一对君臣,两个朝代。一对父子,两代收藏。「相爱相杀」的君臣父子,前后相继的朝代收藏。两宋之交内府的书画,如同他们的主人一样,随风漂转;如同他们的主人一样,风雨飘摇。宋徽宗像取自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代帝半身像》册之「宋朝徽宗皇帝」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年)的深秋,杭州城落叶萧萧的时节,朝廷终于编纂完成了一百卷《徽宗御集》。在盛大繁复的典礼之前,作为徽宗的第

    紫禁城 2017年11期2017-12-25

  • 睿好之笃不惮劳费谈绍兴内府的书画鉴藏
    笃不惮劳费谈绍兴内府的书画鉴藏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史论教研室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宋元时期绘画史研究南宋的第一任皇帝宋高宗赵构(一一〇七年~一一八七年,一一二七年~一一六二年在位)的历史形象颇为复杂,他即位于危时,又为中兴之主;虽有抗金之志,却无反正之能,但亦延续了大宋江山一百五十余载。艺术上,高宗承继其父徽宗,亦擅长书法绘画,其书画鉴藏,更可谓是皇室收藏史中颇为成功的案例。北宋末年「靖康之难」(一一二六年~一一二七年)后,宋皇室的收藏散佚大半,然而在短短的一

    紫禁城 2017年11期2017-12-25

  • 以平安春信图为例浅析乾隆内府装裱及晚年藏印
    信图为例浅析乾隆内府装裱及晚年藏印□ 李春林编者按:《九仙学苑》是由著名古代书画收藏家朱绍良先生作为清艺汇古代书画研究班导师开辟的专栏。朱绍良先生2010年被《收藏家》杂志评为全球华人十大收藏家之一,曾任教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州美院等高校,他力求在此栏目中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近20年收藏经验与心得,带领学生们探究用科学方法论鉴别和欣赏中国古代书画,并希望借此引领更多的艺术品爱好者深入到古代书画的研究和收藏中。存世已知的《平安春信图》共有三

    收藏家 2017年9期2017-09-15

  • 隋唐五代中国画赏新
    “皇姊图书”、“内府书印”等印多方皆真。曾经(《墨缘汇观·续录》著录。虽在时代与作者方面存有问题,但仍不失为一帧具有相当艺术水平的作品。唐 韩混《五牛图》卷纵20.8厘米 横139.8厘米 现藏故宫博物院韩混(723-787年),字太冲,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曾任镇海军节度使,加检校左仆射、同平章事。善画人物、牛畜等,是中唐著名画家。《五牛图》,麻纸本,设色画。图绘五条形态不一的大牛,笔法粗劲,设色朴拙,生动传神。韩混的传世作品还有《文苑图》等,独此图

    收藏界 2017年3期2017-06-19

  • 古代绘画的厄运与幸运:从故宫藏画说起
    献帝)西迁,这些内府珍藏的“图画缣帛,军人皆取为帷”。就这样,西迁的还有七十几车,不幸在路上碰到下雨,车子走不动了,只好弃之而去。这是第一次大损失。魏晋两朝所收,又在洛阳城破的时候,遭到了一次焚烧。桓玄极好书画,据记载说“天下法书名画,必使归己”,他又尽得了晋内府的所有,败亡之后,均入于宋。此后又经南齐萧道成(高帝)的继续收集,所以到了梁萧绎(元帝)时,内府所藏不下万卷。到了江陵围困,“元帝将降,乃聚名画法书及典籍二十四万卷,遣后阁舍人高善宝焚之”。他亦欲

    公关世界 2017年2期2017-05-30

  • 辽宁省图书馆入藏满文古籍图书概况与入选珍贵古籍名录书目
    毛装。毛装书都是内府刻书,是辽图入藏的高品质满文古籍大部分所在。毛装这种装订形式在古籍目录学书中没被列入古籍装订形式之列,它是用纸捻将散页装订成册且没有经过裁剪的装订形式。这种装订形式的古籍书,纸张的页面大小不一,长短不齐。清内府刻印的毛装书都是采用上好的白连纸刷印的,纸白而细腻,薄而不透油墨,历年仍然洁白如初。辽图入藏满文古籍版本类型有:写本、刻本、抄本、石印本、铅印本和影印本,其中多数是刻本。版本好书品高是清宫精写本、内府(包括武英殿)刻本。如:汉满三

    兰台世界 2017年2期2017-02-14

  • 明代“监书天下第一”商榷
    整理一些关于明代内府刻书的资料时,发现多篇论著在对明代内府司礼监刻书的用料、刻印、装帧等方面的评价部分,喜欢引用“监书天下第一”这句话来印证明代内府司礼监刻书的质量之高。现简录几则如下。1 著作类1.1张秀民先生的《中国印刷史》(插图珍藏增订版),第375页:明人以“监书、内酒、端砚、蜀锦、定瓷、浙漆、吴纸,皆为天下第一”。(明太平老人《袖中锦》)“监书”指司礼监经厂所印官书,所谓经厂本,版式宽阔,行格疏朗,大黑口,双鱼尾相向,大黑双边,正文小注,断句加圈

    社会观察 2016年2期2016-11-26

  • 镇院之宝 黄庭坚草书诸上座帖卷
    及隔水上钤宋 「内府书印」、 「绍兴」、 「悦生」,元「危素私印」。曾经宋高宗内府、贾似道、元危素、明李应桢、都穆《寓意编》、华夏《真赏斋赋注》、文嘉《钤山堂书画记》、张丑《清河书画舫》《清河见闻表》、清孙承泽《庚子消夏记》、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梁清标、王鸿绪、乾隆内府《石渠宝笈》、嘉庆内府、宣统内府等递藏和著录。清末流出宫外并为张伯驹所得,后捐献给国家,现藏故宫博物院。在故宫博物院收藏档案中,记录着唐兰先生对此件珍品的鉴定意见:「名人法书,是黄草之

    紫禁城 2016年4期2016-10-28

  • 满清历代皇室书法鉴藏探渊
    法书名迹开始汇入内府。这一时期,清朝内府的书法作品数量逐渐增多,1705年,康熙帝命王原祁为总裁,编纂大型书画著录丛书《佩文斋书画谱》,全书共一百卷,引用古籍近两千种,分类编排,对古代书画进行了系统整理。尽管这一时期皇家收藏尚不及私藏,大量法书仍流传于私人之手,但这毕竟是满清统治者第一次亲力亲为地大规模征访历代法书遗迹。当然,这也是康熙帝借以树立文化权威,显示朝廷对待汉文化传统的姿态。此外,康熙帝还倡导刊刻法帖,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命沈荃等人摹刻内府

    艺术品鉴证.中国艺术金融 2016年3期2016-08-08

  • 寻源溯本 赓续递承—历代书画庋藏鉴赏源流考
    宝,归之如云,故内府图书谓之大备。”足见当时内府及私人的庋藏盛况。隋唐官府的收藏,尽管前后经历多次劫运,仍然在质量和数量上大有可观。隋灭陈接收法书名画八百余轴,杨广在洛阳宫内建“妙楷台”和“宝迹台”以庋藏之。唐代内府的书画收藏,一部分来自前朝旧藏,另一部分则取自私家收藏。唐开国之初,朝廷重视隋王朝散佚的名作征集,并接纳各方的进献。唐太宗李世民对书画收藏尤为重视。他在未登基前,就已收藏了大量书函,尤对王羲之书法钟爱有加。继位后,他设法将散落民间的书画真迹汇集

    艺术品鉴证.中国艺术金融 2016年1期2016-04-06

  • 书画典籍的进宫之路
    ,社会稳定繁荣,内府的书画、古籍收藏数量也随之急剧增长,“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奠定了今日故宫蔚为大观,恢弘深秀的收藏根基。继承前朝、民间采买与臣子进贡清代内府收藏首先是继承明代遗存。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下令放火烧宫,明故宫中主要用来藏书编书的机构文渊阁,随之悉为灰烬,偌大紫禁城只有武英殿唯一幸存。有人检索清宫典籍目录《天禄琳琅》,明代遗留的古代善本仅有42部。康熙朝国力渐强,皇帝就开始数次下诏,访求天下图籍,以充内廷之储。清宫亦会真金白银购买书画古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16年2期2016-02-22

  • 一封温暖的书札 ——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乾隆十二年又精选内府所藏魏晋唐宋元明书家134家真迹,包括三希在内,摹勒上石,命名《三希堂法帖》。在西苑的北海建“阅古楼”,把上述刻石嵌在楼内墙上,拓本流传以示临池之模范。三希原件仍藏在养心殿三希堂。根据此帖附页的诸多题跋款识、收藏印章以及有关书籍录载,《快雪时晴帖》曾经宋宣和内府,宋时入米芾“宝晋斋”,元代又入御府,上有赵孟頫题跋。明时为朱成国、王稚登,清冯铨、冯源济父子所有,于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八月十八日壬戌,冯源济进献康熙皇帝,入内府。如

    少儿美术·书法版 2016年11期2016-01-24

  • 文徵明《跋袁生帖》考论
    题跋本,也是乾隆内府藏本。袁生帖;文徵明;题跋一、文徵明《跋袁生帖》原文及其载录情况文徵明《跋袁生帖》原文如下:右《袁生帖》,曾入宣和御府,即《书谱》所载者。《淳化阁帖》第六卷亦载此帖,是又曾入太宗府,而黄长睿《阁帖考》尝致疑于此。然阁本较此,微有不同。不知当时临摹失真,或《淳化》所收别是一本,皆不可知。而此帖八玺烂然,其后纸及内府图书之印,皆宣和装池故物。而金书标签,又出佑陵亲书,当是真迹无疑。此帖旧藏吴兴严震直家。震直,洪武中仕为工部尚书,家多法书,后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5期2014-04-10

  • 明代内府刻书机构探析
    官府刻书层面上,内府刻书与国子监刻书、藩府刻书三足鼎立是最为显著的特征。作为中央政府的出版机关,内府刊刻了大量的明代诸帝所主张的儒家道统之书以及皇帝的诰、训、律、戒、鉴、忠、孝图籍,实际上成了以出版统治者主导的政治、意识形态书籍为主的“官方出版社”。但是当人们提及内府刻书时,往往想到的就是司礼监刻书或者经厂刻书。事实上,除了司礼监经厂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机构也承担了部分内府图书的刊刻任务,以往学者虽有觉察,但尚未见系统考究者。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梳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3期2014-03-24

  • 聚散尘缘
    流传的情况。宫廷内府因为有政治上的优势和雄厚的财力物力,他们不仅召集大批书画人才进行书画创作,而且通过各种手段收集庋藏了大量书画艺术精品。如前文所言,自汉武帝时起,宫廷就有收藏书画之好,而且南朝宋、齐、梁、陈诸位君主,都有收藏书画的爱好。隋朝皇帝也是乐此不疲,“隋帝于东京观文殿后起二台,东曰‘妙楷台,藏自古法书;西曰‘宝迹台,收自古名画”。(《历代名画记》)唐朝太宗皇帝,也喜欢把玩书画,还派人到民间广为收集书画艺术珍品。五代时出现了官方书画创作与研究机构—

    读者欣赏 2013年10期2013-10-09

  • 晚清税关与内务府财政关系管窥
    年开支浩繁。清初内府经费并无限定之数;乾隆中期,裁定常年经费60万两,由户部拨给。但部拨常年经费显然只是内府经费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内府经费还有税关盈余、盐商报效、皇庄租银、地方官员的贡品、罚赎、捐献以及内务府本身的商业收入等其他来源。鸦片战争之前,清中央政府对税关税款的管理,采取额征制,即中央政府对各税关分别规定一个年度征课的底线即税收定额。这种定额又分为正税定额和盈余定额,超出盈余定额之外的余额即为额外盈余。以上三部分税款的流向大致是:正额留省,解入本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1期2013-09-03

  • 明代洪武时期的宦官机构
    年又增都知监,掌内府各监行移一应关支勘合,其设官品秩,一如各监。今通呼为十二监云。又设六局,曰兵仗、曰内织染、曰针工、曰巾帽、曰司苑、曰酒醋面,而先所设皮作、司牧、颜料三局,废不复见,想并统于他署矣。三十年又增银作、宝钞二局。其库有三,曰司钥、曰内承运、曰内府供用。其司有二,曰钟鼓、曰惜薪。今中官辈例称为二十四衙门。”[1]沈德符所说的宦官十二监与《明太祖实录》等的记载不尽相同,另外太祖定宦官之制亦非“历五次而始有成规”。太祖定宦官之制始于洪武建元前一年即

    潍坊学院学报 2012年3期2012-08-15

  • 清宫遗存孤本医籍考
    术资料价值。明清内府所藏抄本多精校细勘、文字脱讹较少,且多以恭楷缮录的精写、精抄本流传于世,这也是故宫博物院的藏书特色之一。清宫存藏抄本医籍按其用途划分可分4类。一为刊刻之书的底本,即一书修成后呈请皇帝御览、付刻的定本,如《本草品汇精要》,此校正本进呈内府后未经刊刻发行,2000年收入《续修四库全书》;二为内府修书,如太医院在编纂书籍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稿本,书内有各种修改文字;三为太医院医官讲学所用的教材和讲义,太医院医官自撰的具有医疗价值但未刊行的书籍;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年12期2012-01-25

  • 清宫“天禄琳琅”珍籍在东北的聚散
    部非常珍贵的清代内府善本,即“天禄琳琅”藏书。其中既有明代皇宫遗留下来的宋元旧椠,也有康乾之际朝廷在全国各地搜访的善本佳刻。而今开卷检阅,仍觉朱墨粲然,美不胜收。流连于尚余墨香的字里行间,审视着皇家藏书特有的印鉴,我们不禁要问,如此珍贵的内府藏书是怎么流散出官、辗转来到东北的呢?它们的身后一定隐含着一段不平凡的历史……1、丹函萃蕴:“天禄琳琅”专藏的创建、焚毁与复建清政权建立后,非常重视对汉文典籍的收集与整理。特别是满族人人关以后,朝廷除了接收前明皇室的旧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9年3期2009-06-01

  • 三希堂与《三希堂法帖》
    三希堂记》云:“内府秘笈王羲之《快雪帖》;王献之《中秋帖》;近又得王珣《伯远帖》皆稀世之珍也。因就养心殿温室其名曰《三希堂》以藏之”。从此养心殿西暖阁的小雅室因藏有稀世三帖,名曰三希堂。这就是三希堂的由来。谈《三希堂法帖》首先要知道《石渠宝笈》。因为《三希堂法帖》是从《石渠宝笈》中派生出来的。大家知道乾隆皇帝对书法艺术情有独钟,他的书画活动,早在做皇子时在指导老师启蒙下已经开始。即位后,他在命编《石渠宝笈》谕中曾说“朕少年时间,涉猎书绘。登极后,每缘几暇,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09年2期2009-04-26

  • 《全唐文》刻本
    同志《全唐文并非内府所刻》一文,不同意中华书局在影印《全唐文》的“出版说明”中,说《全唐文》是内府所刻,并且从第一历史档案馆录了“嘉庆朝军机处录奏折档”,证明当时(嘉庆十九年)《全唐文》是由两淮盐政负责在扬州刊刻,并非刻于内府。这个看法是有事实根据的,但是我以为只说对了一半。因为作者未能了解清代内府刻书和扬州刻书的关系。早在康熙四十二年,彭定求等奉勃编纂的《全唐诗》,即由两淮盐政曹寅以盐羡在扬州刊刻,用的是软体字,刻印得非常精美,世称扬州诗局刻本,因系奉刊

    读书 1985年9期198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