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蒙蒙
明代宫廷演剧是戏剧史上重要而又长期缺乏深入了解的一个环节,二十世纪重现世间的《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为人们研究明代宫廷演剧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是明代赵琦美钞校、收藏的元明杂剧集,在清代曾归钱曾所有,钱曾所编《也是园藏书目》和《述古堂书目》均载列这批杂剧,其中《述古堂书目》还在内府演剧本名下注明“内府穿关本”。对《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的研究以孙楷第用力最勤、成就最著,其《也是园古今杂剧考》对脉望馆钞校本中的内府演剧本进行了勾勒梳理,孙楷第既指出了其中直接录自内府本的95种附穿关的内府抄本,对其他的内府本如教坊编演本、附穿关的刻本也有所推断。遗憾的是,现在许多人在论及《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时,只将内府本归为95种。笔者以为,孙楷第先生的推断也有遗漏,其他人的归结就更为保守,《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的内府本断然不只95种,而应有130多种,本文即对此进行论列。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明确可知依据内府本录校、校过者为102种,这些剧本的标志是剧本末有穿关。根据剧本末是否有赵琦美校语、剧本是钞校还是据刻本校过,它们又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剧本末有穿关、赵琦美校语明确说明据内府本录校的钞本,计73种:
2*所标序号依《古本戏曲丛刊》四集影印《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目录顺序,下同。元马致远*作者署名依据《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未署名的为无名氏剧作。《马丹阳三度任风子》;11元王实甫《吕蒙正风雪破窑记》;元关汉卿:14《刘夫人庆赏五侯宴》、20《邓夫人苦痛哭存孝》、24《山神庙裴度还带》;元高文秀:30《保成公径赴渑池会》、32《刘玄德独赴襄阳会》;33元郑光祖《立成汤伊尹耕莘》;元李文蔚:39《张子房圯桥进履》、41《破苻坚蒋神灵应》;50元郑廷玉《楚昭公疏者下船》;55《诸葛亮博望烧屯》;63《朱砂担滴水浮沤记》;66《施仁义刘弘嫁婢》;67《刘千病打独角牛》;70《讲阴阳八卦桃花女》;72《刘玄德醉走黄鹤楼》;77《狄青复夺衣袄车》;78《摩利支飞刀对箭》;79《降桑椹蔡顺奉母》;82《阀阅舞射柳蕤丸记》;春秋故事:129《十八国临潼斗宝》、130《田穰苴伐晋兴齐》、131《后七国乐毅图齐》、133《守贞节孟母三移》;西汉故事:134《汉公卿衣锦还乡》、135《运机谋随何骗英布》、136《随何赚风魔蒯彻》、137《韩元帅暗度陈仓》、139《马援挝打聚兽牌》、140《云台门聚二十八将》、141《汉姚期大战邳仝》;东汉故事:142《孝义士赵礼让肥》、144《邓禹定计捉彭宠》;三国故事:147《阳平关五马破曹》、148《走凤雏庞掠四郡》、149《周公瑾得志娶小乔》、150《张翼德单战吕布》、154《关云长大破蚩尤》*标为三国故事,实际上是宋朝故事。;六朝故事:158《陶渊明东篱赏菊》;唐代故事:165《程咬金斧劈老君堂》、166《徐懋功智降秦叔宝》、167《小尉迟将斗将将鞭认父》、172《飞虎峪存孝打虎》;宋代故事:175《八大王开诏救忠臣》、178《宋大将岳飞精忠》、179《十探子大闹延安府》、182《赵匡胤打董达》;杂传:184《相国寺公孙汗衫记》、185《海门张仲村乐堂》、187《女姑姑说法升堂记》;释氏:200《观音菩萨鱼篮记》;神仙:201《许真人拔宅飞升》、202《孙真人南极登仙会》、204《吕纯阳点化度黄龙》、205《边洞玄慕道升仙》、206《李云卿得悟升真》、215《二郎神锁齐天大圣》、216《灌口二郎斩健蛟》、217《二郎神射锁魔镜》;《水浒传》故事:219《梁山五虎大劫牢》、220《梁山七虎闹铜台》、221《王矮虎大闹东平府》;明朝故事:224《奉天命三保下西洋》;明朝教坊编演:225《宝光殿天真祝万寿》、226《众群仙庆赏蟠桃会》、227《祝圣寿金母献蟠桃》、231《争玉板八仙过沧海》、232《庆丰年五鬼闹钟馗》、235《贺万寿五龙朝圣》、236《众天仙庆贺长生会》、237《庆冬至共享太平宴》、241《黄眉翁赐福上延年》
其中,第82《阀阅舞射柳蕤丸记》、226《众群仙庆赏蟠桃会》清钱曾《述古堂书目》未标注“内府穿关本”,其他71种《述古堂书目》均标注“内府穿关本”。
第二类是剧本末有穿关、无赵琦美校语(个别有赵氏校语但未注明校依何本)的钞本,计22种:
26元关汉卿《状元堂陈母教子》;元郑光祖:34《钟离春智勇定齐》、38《虎牢关三战吕布》;40元李文蔚《同乐院燕青博鱼》;127明朱有燉《黑旋风仗义疏财》;春秋故事:128《伍子胥鞭伏柳盗跖》、132《吴起敌秦挂帅印》;东汉故事:143《寇子翼定时捉将》;三国故事:151《莽张飞大闹石榴园》、152《关云长单刀劈四寇》、153《寿亭侯怒斩关平》;唐代故事:159《长安城四马投唐》、160《立功勋庆赏端阳》、161《贤达妇龙门隐秀》、162《招凉亭贾岛破风诗》、164《魏征改诏风云会》;宋代故事:176《杨六郎调兵破天阵》;《水浒传》故事:222《宋公明排九宫八卦》;明朝教坊编演:238《贺升平群仙祝寿》、239《庆千秋金母贺延年》、240《广成子祝贺齐天》、242《感天地群仙朝圣》
其中,第26《状元堂陈母教子》、128《伍子胥鞭伏柳盗跖》、176《杨六郎调兵破天阵》剧本末穿关后缺页,是否有赵琦美校语不得而知;第160《立功勋庆赏端阳》剧本末有校语,但未交待校依何本;其他各剧剧本末都无赵琦美校语。
以上22种,钱曾《述古堂书目》也均标注“内府穿关本”。
第三类是剧本末有穿关、赵琦美校语说明据内府本校过的刻本,计5种:
18元关汉卿《望江亭中秋切鲙旦》;45元秦简夫《东堂老劝破家子弟》;51元郑廷玉《看财奴买冤家债主》;88《赵匡义智娶符金锭》;89《包待制智赚生金阁》
以上5种均为息机子《古今杂剧选》本。钱曾《述古堂书目》中,18《望江亭中秋切鲙旦》未标注“内府穿关本”,其他4种标注“内府穿关本”。
第四类是剧本末有穿关、无赵琦美校语或赵氏校语未注明校依何本的刻本,计2种:
58《锦云堂美女连环记》(剧本末有校语,但未交待校依何本);61《王月英元夜留鞋记》(剧本末无校语)
以上2种均为息机子《古今杂剧选》本。钱曾《述古堂书目》中,上述剧目也均标注“内府穿关本”。
由上可知,《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赵琦美明确注明据内府本录校、剧本末附有穿关的钞本计73种;剧本末附有穿关、剧本末无赵琦美校语及个别虽有赵氏校语但未注明校依何本的钞本计22种;此外赵琦美明确注明据内府本校过、剧本末附抄穿关的息机子《古今杂剧选》刻本计5种;剧本末有穿关、无赵琦美校语或赵氏校语未注明校依何本的息机子《古今杂剧选》刻本计2种;合计102种。《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据内府的抄校本95种基本无异议,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将赵琦美录自内府的抄本分为三类:“一曰有琦美题识具载录校年月者;一曰有琦美题识而不署年月者;一曰无琦美题识而剧附穿关可信为内府本者。”*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上海:上杂出版社1953年版,第77页。他的统计所得即是95种,“以上所举三类内府本共得九十五种”*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第85页。。长松纯子《明代内府本杂剧研究》认为“《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收录的241种杂剧中有95种内府本”*长松纯子:《明代内府本杂剧研究》,中山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页。长松纯子《明代内府本杂剧研究》之所以言《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所收杂剧为241种,是因为该文把《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第92号《月明和尚度柳翠》和第108号《玉通和尚骂红莲》当作一种杂剧。,该文附录3《曲数一览表》所列内府本的具体剧目也是95种*长松纯子:《明代内府本杂剧研究》,第159-161页。。郑莉《明代宫廷杂剧研究》大致据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也将赵琦美录自内府的抄本分为三类,也是认为内府本共存剧本95种*郑莉:《明代宫廷杂剧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6-9页。。
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除统计录自内府本中的95种钞本外,还提到:“此外尚有但据内本录穿关而不录其曲文者:如息机子刊本附穿关者共有七种,”*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第85页。“息机子刊本琦美以内府本校过者七种,皆附钞穿关。”*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第115页。剧本末附抄有穿关的息机子《古今杂剧选》刻本7种其剧本内容是否和内府本一致,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未提及。
笔者以为,附抄有穿关的7种息机子《古今杂剧选》本杂剧,其内容和文字也和内府本基本一致,只是由于赵琦美当时已有息机子刻本,为免辛劳而未抄录。先看赵琦美的校语,附抄穿关又注明“校内本”的有5种:18《望江亭中秋切鲙旦》、45《东堂老劝破家子弟》、51《看财奴买冤家债主》、88《赵匡义智娶符金锭》、89《包待制智赚生金阁》;附抄穿关并注“校完”但未注校何本的有:58《锦云堂美女连环记》;附抄穿关但无校语的有:61《王月英元夜留鞋记》。再看这7种杂剧在钱曾《述古堂书目》中的著录:除18《望江亭中秋切鲙旦》外,其他6种在钱曾《述古堂书目》中均标注“内府穿关本”。因此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才言:“琦美录校内本曲,今所见者九十五种。此外如息机子本,以内本校者七种。琦美所据内本,今所知者已得一百零二种。”*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第163页。笔者对《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所收的这7种杂剧的剧本进行了考察,61《王月英元夜留鞋记》,《古本戏曲丛刊》四集影印《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目录标注为息机子本,但剧本内容是刻印和抄写夹杂,刻印部分又多附有校阅加点、校改的印迹。61《王月英元夜留鞋记》虽无赵琦美校语交待是内府本,但有穿关,而穿关是内府本的标志,且此本多有校点、校改的印迹,此本无疑是根据内府本仔细校改过的。58《锦云堂美女连环记》赵琦美校语也未交待是内府本,但此剧也附穿关且也有校阅加点的印迹,也可确定已据内府本校改过。另外5种赵琦美已经注明是“校内本”,其中18《望江亭中秋切鲙旦》、51《看财奴买冤家债主》、88《赵匡义智娶符金锭》也有校阅加点和校改的印迹;45《东堂老劝破家子弟》、89《包待制智赚生金阁》虽无加点印迹,但有几处校改文字。这5种也均留下校改的印迹,因此可以判定也均据内府本校改过,而且这5种杂剧和内府本内容、文字基本一致,因为校改幅度很少。综上可以断定,剧本末附抄有穿关的7种息机子《古今杂剧选》本杂剧源出于内府本。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有些剧本虽无穿关,也无赵琦美校语或赵琦美校语未交待录校自内府本,但可以确信它们源于内府本。这些剧本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无穿关但《述古堂书目》中标注“内府穿关本”的剧作,计5种:
钞本1种:唐代故事168《尉迟恭鞭打单雄信》;《古名家杂剧》本4种:36《醉思乡王粲登楼》、81《马丹阳度脱刘行首》、92《月明和尚度柳翠》、113《群仙庆寿蟠桃会》(《述古堂书目》中此剧名《众仙庆寿蟠桃会》)。
这5种剧本末无穿关、无赵琦美校语,但钱曾《述古堂书目》和《也是园藏书目》亦载此5种剧目,《述古堂书目》明标“内府穿关本”。这反映出这些剧作的穿关钱曾收藏时仍可见,只是到后来流失不存。此类据内府本录校、校过且《述古堂书目》中明标“内府穿关本”的杂剧应当算是内府本。
第二类是无穿关的“教坊编演”本,计5种:
现存《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教坊编演”本计18种,其中13种为有穿关、可确证源于内府本的剧本。“教坊编演”本中还有5种,剧本末既未交待依据内府本录校,也无穿关,但同样可断定为源自内府本。这5种钞本是:
228《降丹墀三圣庆长生》、229《众神圣庆贺元宵节》、230《祝圣寿万国来朝》、233《河嵩神灵芝庆寿》、234《紫薇宫庆贺长春寿》
这5种杂剧赵琦美校语说明是据于小穀本录校,这5种剧目《也是园藏书目》卷十列在“教坊编演”类*[清]钱曾:《也是园藏书目》,《丛书集成续编》,上海:上海书店1994年版,第68册第704页。。《述古堂书目》中,除233《河嵩神灵芝庆寿》未收外,其他4种剧目也均列在卷十“教坊编演”类。虽然《述古堂书目》未标注“内府穿关本”,但同样能够认为它们都是录校自内府本。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便谓:“‘教坊编演’四字,本为钱曾《述古堂目》《也是园目》分类标题。然此四字决非曾凭空拟定者。……曾《也是园目》录教坊编演本凡二十二种,以今本核之,其中有五种为琦美据于慎行本录本。……此教坊编演本五种,非慎行直接录自教坊司,即间接录自钟鼓司。……教坊司钟鼓司按行剧本,当皆有穿关。今慎行本无穿关者,盖穿关非所重,录时删去之耳。”*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第109页。于小穀为于慎行之子,孙楷第所言于慎行本即为于小穀本。这5种无穿关的“教坊编演”本和其他13种现存有穿关的“教坊编演”本,我们应该同视为内府本。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有些剧本无穿关,无赵琦美校语或赵琦美校语未交待录校自内府本,同时《述古堂书目》中也未标注“内府穿关本”,也未列在“教坊编演”类,但仍可推论它们很可能源于内府本。这些剧本包括:
第一类是无穿关的历朝故事剧,计17种:
现存《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第128至183种、第224种共计57种钞本是历朝故事剧,其中有穿关、已包含在上面95种内府本中的40种,无穿关的17种。无穿关的17种历朝故事剧有两种情况:
一是剧本末赵琦美校语注明为校自于小穀(谷)本的钞本,有5种:
西汉故事:138《司马相如题桥记》;唐代故事:163《众僚友赏春浣花溪》、169《十八学士登瀛洲》;宋代故事:180《张于湖误宿女真观》、181《女学士明讲春秋》
这5种无穿关的历朝故事剧,163《众僚友赏春浣花溪》演贺知章、杜甫等人携酒赏春事;169《十八学士登瀛洲》演房玄龄等十八学士故事,英雄传奇内容且带有神仙剧色彩;其他三剧写文人风流逸事或婚姻家庭内容,虽非英雄传奇剧,但和有穿关的内府本历朝故事剧有很大的相似性。而已知为内府本的历朝故事剧:
东汉故事:142《孝义士赵礼让肥》;六朝故事:158《陶渊明东篱赏菊》;唐代故事:160《立功勋庆赏端阳》、161《贤达妇龙门隐秀》、162《招凉亭贾岛破风诗》
和这5种无穿关的历朝故事剧题材、风格相同。这5种无穿关的历朝故事剧和40种有穿关的历朝故事剧在《述古堂书目》中同列一类,不为无因。
另一是剧本末无赵琦美校语或赵琦美校语未注明剧本来源的钞本,有12种:
三国故事:145《十祥锦诸葛论功》(剧本题目正名后缺页,剧本末是否有穿关、校语不得而知,应该没有穿关,钱曾《述古堂书目》只注“抄”,未注“内府穿关本抄”)、146《曹操夜走陈仓路》、155《刘关张桃园三结义》、156《张翼德三出小沛》、157《张翼德大破杏林庄》;唐代故事:168《尉迟恭鞭打单雄信》、170《唐李靖阴山破虏》;五代故事:171《李嗣源复夺紫泥宣》、173《压关楼叠挂午时牌》;宋代故事:174《存仁心曹彬下江南》、177《焦光赞活拿萧天佑》、183《穆陵关上打韩通》
这12种无穿关、来源不明的历朝故事剧均为英雄传奇剧,和40种有穿关的历朝故事剧相比,无论是题材还是剧作风格都如出一辙,其中第168《尉迟恭鞭打单雄信》在《述古堂书目》中即标注“内府穿关本”。徐子方先生曾对《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的数十种历朝故事剧作过分析,他认为这些历朝故事剧属于“遵命文学”,御用色彩浓郁,创作模式的统一性明显,这些历史剧,“依次分为‘春秋’、‘西汉’、‘东汉’、‘三国’、‘六朝’、‘唐朝’、‘五代’、‘宋朝’、‘水浒’、‘本朝’等十类,完全按历史的顺序排列,显然这里有着宏观上的统一创作规则,如果我们从作品极力歌颂历代汉族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建功立业的壮举,而独独不涉及北朝、契丹和辽、金、元等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朝代来看,这种统一性表现得更明显了”*徐子方:《明前期宫廷北杂剧论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第24页。。
笔者以为,上述17种无穿关的历朝故事剧应该也来源于内府本,只是这17种剧本的穿关清代钱曾也基本未见到,168《尉迟恭鞭打单雄信》的穿关钱曾时还存在,而到《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二十世纪被发现时其穿关已不存。穿关是内府本的重要标志,内府本多数是剧本和穿关一起存在,但也有的剧本连同穿关一起失传,如《述古堂书目》中标注“内府穿关本”而今天已经佚失的作品;有的是剧本流传下来了而穿关未流传或者是抄录者只录校了剧本而未抄校穿关。从文献而言,除168《尉迟恭鞭打单雄信》可以确信为内府本外,其他16种无穿关的历朝故事剧虽不能确证是内府本,但从作品的题材、风格和内容来看,它们应该就是来源于内府本。
第二类是无穿关的水浒故事剧,计2种: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第218至223共6种为水浒故事剧,其中有穿关的内府本有4种:219《梁山五虎大劫牢》、220《梁山七虎闹铜台》、221《王矮虎大闹东平府》、222《宋公明排九宫八卦》。剧本末无穿关的钞本有2种:218《鲁智深喜赏黄花峪》、223《黑旋风双献功》。这2种无穿关的水浒故事剧和4种有穿关的水浒故事剧,在作品的题材、风格和创作模式上极其雷同。笔者以为,这2种无穿关的水浒故事剧,和上面无穿关的历朝故事剧一样,也是源于内府本,只是穿关未流传或者是抄录者只录校了剧本而未抄校穿关。
再者,《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的神仙类也多有内府本,无穿关的神仙类剧本从作品题材、风格和剧本内容模式上看,应该也是源于内府本,只是缺少数据和文献支持,故提出此推想,而不论定。
另外,现存《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外,佚失的内府本也还有许多,这可从钱曾《述古堂书目》得到印证。钱曾《述古堂书目》卷十“古今杂剧”标注“内府穿关本”字样的共134种。《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所收的现存242种杂剧,在《述古堂书目》中标注“内府穿关本”的104种。《述古堂书目》标注“内府穿关本”而今存《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没有的剧目为30种*《述古堂书目》标注“内府穿关本”而今存《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失载的30种剧目为:元尚仲贤《洞庭湖柳毅传书》;元高文秀《双献头武松大报警》;元纪君祥《赵氏孤儿大报仇》;元杨显之《临江驿潇湘夜雨》;元李寿卿《说专诸伍员吹箫》;元康进之《梁山泊李逵负荆》;元李好古《劈华山神香救母》;元吴昌龄《花间四友东坡梦》;元石君宝《鲁大夫秋胡戏妻》;元陈存甫《李存孝误入长安》;元无名氏《王鼎臣风雪渔樵记》;东汉故事:《郅郓璋昆阳大战》、《金穴富郭况游春》、《施仁义岑母大贤》;三国故事:《诸葛亮挂印气张飞》、《诸葛亮石伏陆逊》、《诸葛亮隔江斗智》、《老陶谦三让徐州》、《寿亭侯五关斩将》;五代故事:《李存孝大战葛从周》、《狗家疃五虎困彦章》、《朱全忠五路犯太原》;水浒故事:《宋公明劫法场》、《宋公明喜赏新春会》;明朝故事:《保国公安边破虏》、《英国公平定安南》;教坊编演:《南极星金銮庆寿》、《贺万寿拜舞黄金殿》、《献祯祥祝延万寿》、《西王母祝寿瑶池会》。,这30种元明杂剧也应当是内府本。此外,还有4种教坊编演剧、多种历朝故事剧、水浒故事剧,《述古堂书目》卷十“古今杂剧”中载目而今存《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无载,也应是内府本。
从上述统计可见,现存242种《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的内府本,远远不只95种,而应在133种以上,居于大半。清钱曾《述古堂书目》和《也是园藏书目》中所载杂剧三百多种,“清常所藏的原来有多少种,已不可知。据《也是园书目》则有三百四十种”*郑振铎:《跋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见郑振铎:《劫中得书记》,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42页。,现存《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较之《也是园书目》所载,总计阙少一百零三种,将及全书的三分之一”*郑振铎:《跋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见郑振铎:《劫中得书记》,第149页。,钱曾《述古堂书目》《也是园藏书目》两目所载,大半为内府本。这还是指内府演剧本,如果是指其中的内府收藏本,数量更多,比例更高。可以肯定地说,内府本是赵琦美脉望馆钞校杂剧的主要来源。
明代宫廷演剧繁盛,分设教坊司和钟鼓司管理演剧事宜。教坊司隶属礼部,负责朝会等外廷正式场合的演出;钟鼓司隶属内府,为中官“二十四衙门”之一,负责内宫演剧。教坊司外廷演剧“例于朝会宴飨时献艺,面对百官,须顾及体面,诸淫蝶不恭之剧必当回避”,“内廷演剧则无需顾忌,全然以皇帝一人之好恶为取去。……内廷伎乐远较外朝丰富”*陶慕宁:《明教坊演剧考》,《南开学报》1999年第6期,第107页。。外廷演剧官方色彩浓、仪式性强,内宫演剧是皇帝及妃嫔的真实娱乐生活,所演剧目远较外廷教坊司演剧丰富多彩。明代宫廷尤其是内宫所演既有前朝及明朝当代文人所撰之剧,也有两司宫廷艺人专门为宫廷演剧编撰的杂剧。金元杂剧,由于战火及其他原因,佚失严重。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言:“古昔所谓杂剧院本,几于尽废,仅教坊中存什二三耳。”*[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55页。(卷四十一《辛部·庄岳委谈下》)王骥德《曲律》也记载:“金元杂剧甚多,《辍耕录》载七百余种,《录鬼簿》及《太和正音谱》载六百余种。康太史谓于馆阁中见几千百种,何元郎谓家藏三百种,今吾姚孙司马家藏亦三百种。余家旧藏,及见沈光禄、毛孝廉所,可二三百种。《辍耕录》所列,有其目而无其书;《正音谱》所列,今存者尚半,其余皆散佚湮没,不可复见。然尚得因诸书所载,略知梗概。”*[明]王骥德:《曲律》,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129-130页。(《杂论第三十九下》)前代剧本散佚大半,宫廷成为主要的保存地。由于明朝统治者喜好听赏杂剧,加上宫廷条件得天独厚,故不少剧本依赖宫廷两司得以保存。另外,明朝建立后,文人们也创作了为数众多的杂剧剧本,御用文人和艺人们为投统治者所好,也不遗余力地编撰了许多种皇帝及妃嫔们喜爱的杂剧剧本。这样,明代宫廷的演剧本及收藏的剧本数量很可观。李开先《张小山小令后序》说:“洪武初年,亲王之国,必以词曲一千七百本赐之。……人言宪庙好听杂剧及散词,搜罗海内词本殆尽。又武宗亦好之,有进者即蒙厚赏。如杨循吉、徐霖、陈符所进,不止数千本。”*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第403页。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也记载:“今教坊杂剧,约有千本。”*[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48页。(卷二十五“杂剧院本”条)王骥德《曲律》也才谓“康太史谓于馆阁中见几千百种”。
明代宫廷是杂剧演出中心也是杂剧剧本收藏中心,但是明代宫廷教坊司、钟鼓司究竟演了什么剧,保存了什么剧本,由于宫廷演剧档案、资料的散佚和缺失,之前人们知道的既少又模糊。通过二十世纪重新被发现的明代赵琦美收藏的《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尤其是将之和清代钱曾《述古堂书目》《也是园藏书目》相印证,人们对明代两司的演剧及剧本收藏情况有了较多、较真实的了解。从《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和钱曾两目可以看到,宫廷艺人为帝王及皇宫专门编撰的杂剧是演剧的主体。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赵琦美的跋语多有“校内本”的字样,说明是自内府本钞校。臧懋循《元曲选序》谓:“予家藏杂剧多秘本。顷过黄从刘延伯借得二百五十种,云录之御戏监,与今坊本不同。因为校订,摘其佳处若干,以甲乙厘成十集。……若曰妄加笔削,自附元人功臣,则吾岂敢!”*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第620页。御戏监即是钟鼓司,按照臧懋循序的说法,刘承禧(字延伯)借给他的二百五十种元杂剧即录自钟鼓司,臧懋循《元曲选》就是从二百五十种元杂剧中选校而成。这也可以佐证,万历时期宫廷收藏的曲本数量很多,元杂剧就有数百种,面貌与坊本不同,内府藏本可以抄录外流。
按照本文的统计分析,现存《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大半为内府演剧本。其余部分,即剧本末无穿关,且赵琦美校语注明为于小穀(谷)本及无赵琦美校语或赵琦美校语未注明剧本来源的剧本,很可能也基本源自于内府收藏本。赵琦美并非什么坊刻本都收藏,包括《古名家杂剧》本和息机子《古今杂剧选》本,赵琦美也是有所选择收藏。赵琦美脉望馆收藏曲本的标准很可能是内府藏本,内府藏有的,他就据内府本钞录或收藏相应剧目的刻本。由于缺乏佐证材料,此推断现在还无法予以确证。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元明有署名的文人杂剧比例少,无名氏杂剧比例高,剧作内容历朝故事剧多、祝寿剧多、神仙剧多,其他内容,如爱情、公案、家庭、文人逸事等虽有但数量少、比例低。通过这些方面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勾勒明代宫廷演剧的大致面貌,而且可以知晓帝王及后宫的观剧喜好,了解戏剧演出背后的政治、文化生态环境。
清代昇平署演剧及所藏剧本情况因为时代较近且相关档案及资料较多,人们知道的就详细些。明代内府演剧及内府收藏剧本情况由于资料匮乏,人们知道的就少。通过《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可以探讨明代宫廷演剧的诸多方面,我们应该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