胬肉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观察
    统医学认为,翼状胬肉又称“胬肉攀睛”,病人赘生物组织可增生、肥厚,在角膜内可进展为三角形。可能与外界烟雾、日光、风尘等慢性长期刺激密切相关[1]。有研究指出,翼状胬肉进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改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疗法,病人的不适感较轻,可迅速恢复[2]。因此,本文旨在观察翼状胬肉进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翼状胬肉改良切除术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入院诊治的翼状胬肉病人80例(80只眼),随机分为对

    贵州医药 2023年6期2023-07-03

  • 翼状胬肉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50021)翼状胬肉(Pterygium)是角膜巩膜缘的结膜血管、上皮细胞等异常增殖生长,而后侵袭角膜所致,是人群中常见的眼表疾病。在角膜组织被侵袭的过程中,可引起异物感、角膜散光、视力损害、美容以及眼球运动障碍等严重问题[1]。该疾病的特征在于上皮细胞增殖、纤维血管生长、慢性炎症和显著的细胞外基质重塑等。翼状胬肉患病率从沙特阿拉伯地区的0.074%到中国台湾地区的53%不等[2-3],其中全世界翼状胬肉的综合患病率为12%[3],有研究表明[4]其患病率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1期2023-03-05

  • 翼状胬肉的形态与角膜像差的相关性*
    30021)翼状胬肉通过牵拉影响角膜正常曲率,形成角膜大散光、高阶像差而影响视力,而视力损害严重程度与胬肉侵犯角膜的程度相关[1]。陶丽惠等[2]研究中指出角膜散光(CA)、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RI)和角膜表面不对称指数(SAI)随着翼状胬肉的增大而增大,且胬肉较大时术后对角膜恢复影响较大[3]。由于小翼状胬肉术后角膜上皮修复快,所以复发率相较于大翼状胬肉患者低[4]。有研究指出翼状胬肉侵袭角膜的范围越大,对患者视力的影响越大,手术后的复发率越高[5]。S

    广东医学 2022年11期2022-12-21

  •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拮抗剂对翼状胬肉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及机制△
    泳杰 张洪洋翼状胬肉作为一种常见的良性增生性眼表疾病,常表现为鼻侧结膜和纤维血管组织呈三角形增生,当过度生长时会引起严重的角膜散光,甚至直接侵犯瞳孔区导致视力障碍。翼状胬肉患病率高,但成因尚不明确,其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只是术后复发率高。因此,研究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探索可能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对翼状胬肉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发现,翼状胬肉发病早期近角膜缘上皮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MMPs 具有溶解角膜前弹力层的作用,致使翼状胬肉上皮

    眼科新进展 2022年7期2022-08-08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患者IOL 度数测算影响的研究
    15300)翼状胬肉在农村地区发病率为13.88%,而某些特定地区可高达16.54%[1]。翼状胬肉发病与患眼在紫外线下暴露的时间有密切关系[2-4],可能是农村地区发病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老年翼状胬肉患者常伴有白内障,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不失为较为经济、便捷的方案,但术前应充分考虑翼状胬肉对人工晶体(intraocular lens,IOL)度数测量造成的误差[5]。以往研究表明翼状胬肉引起的角膜散光与胬肉大小相关,但未考虑角膜大小的个体

    交通医学 2022年1期2022-04-19

  • 翼状胬肉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0)近年来,翼状胬肉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已被临床归纳为结膜非癌性病变,属于结膜纤维血管组织变形增殖逐渐侵入,且最终延伸至角膜缘,一般以鼻侧最为多见。相关研究发现,翼状胬肉生长入角膜,通常可造成散光和干眼,且由结膜粘连,而抑制眼球运动,严重甚至当胬肉覆盖瞳孔区域时,产生不同程度的失明现象[1]。目前,临床针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通常认为紫外线在翼状胬肉发病中存在密切联系。现阶段,翼状胬肉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案,但术后伴有极高的迁延率,仍未获得有效解决。相

    今日健康 2021年11期2021-12-02

  • 刨根问底之翼状胬肉
    ,其实是——翼状胬肉。翼状胬肉是什么?翼状胬肉是眼睛受外界刺激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可单眼或双眼发病,结膜下的组织没有在其原来的具体位置上生长,逐渐朝着角膜方面生长,也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正常看到的眼仁外面所覆盖的结膜。因为其与昆虫的翅膀比较相似,因此被称之为翼状胬肉,逐渐伸入到角膜当中的部分称之为头部,在角膜边缘处的部位是颈部,结膜以下的地方为体部。它的存在可以使眼睛表面的泪水层分泌不约匀,可导致间歇性的视觉模糊,当胬肉生长至瞳孔时,会严重影响视力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7期2021-09-19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及治疗性角膜接触镜治疗翼状胬肉疗效的评估
    裴志娟 吴项翼状胬肉是一种眼科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鼻侧睑裂区血管膜样组织增生并侵犯角膜引起角膜浸润,可伴随眼痛、畏光、流泪等眼部刺激症状[1-3]。翼状胬肉还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目前,翼状胬肉相关治疗多以手术切除胬肉为主,但术后复发率较高[4]。我院应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及治疗性角膜接触镜治疗翼状胬肉,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对象采用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4月至2019年3月在淮南新华医院确诊为翼

    临床眼科杂志 2021年3期2021-07-09

  • 增殖和凋亡因子失衡在翼状胬肉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10000)翼状胬肉是我国常见的、多发眼表疾病,是位于眼睑裂和球结膜相连的三角形纤维血管组织。患者可出现不适感,如眼部异物感、畏光、流泪等,还可因其牵拉角膜引起角膜散光,影响美观、眼球运动、视力和视觉质量[1]。目前,存在众多翼状胬肉发病机制学说,比如氧化损伤、角膜缘干细胞功能障碍、基因突变、炎症反应、细胞调控凋亡[2-6]等,但其确切机制仍未完全明确。翼状胬肉的局部侵袭性生长和高复发率是不同于良性肿瘤的生物学特征,但其又不具备异型性细胞和远处转移等恶性肿

    当代医学 2021年1期2021-04-03

  • 翼状胬肉的治疗及其并发症
    13.112翼状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成年人,可发生于单眼或者双眼。翼状胬肉是指眼部受到风沙、紫外线、灰尘等刺激后,结膜和结膜下的组织发生增生并且逐渐向角膜进展,从而形成三角形的肉样组织。因为形态酷似昆虫的翅膀,所以俗称为翼状胬肉。翼状胬肉一般没有特殊处理,但是当翼状胬肉在发生发展的过程当中出现眼部红痛、流泪、感染等迹象的时候,需要使用抗生素滴眼液进行对症处理。翼状胬肉发生发展到角膜缘内2-3mm的时候,要考虑手术治疗,否则翼状胬肉发展过大、过

    康颐 2020年13期2020-11-10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相关思考
    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人们了解多少呢?什么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什么又是翼状胬肉呢?治疗翼状胬肉为什么要使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呢?别担心,本文对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做了相关思考,可以帮助你更好的了解。图为翼状胬肉的阶段性表现翼状胬肉是常见并且多发的眼科疾病,患者患有翼状胬肉不但面部不美观,甚至还会危及到患者的视力,因此,一旦确诊患者的眼部患有翼状胬肉,就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当前临床上对翼状胬肉的研究认为患者患有翼状胬肉的原因尚不明确,有的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7期2020-10-14

  • 翼状胬肉会产生哪些危害
    陈慧翼状胬肉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眼表疾病,多见于老年群体。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增生的纤维血管组织侵入到透明角膜内,因其形状与昆虫的翅膀类似,所以称之为翼状胬肉。若是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不仅会对患者的面部美观和眼部舒适度造成影响,还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视力下降。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详细了解一些与翼状胬肉疾病相关的知识。什么是翼状胬肉翼状胬肉是在一侧或者两侧眼角近黑眼珠上生长的一种赘生组织,呈三角形,尖端指向黑眼角,如翼状,所以称为翼状胬肉;其生长的速度比较缓慢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20年8期2020-09-02

  • 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
    63400)翼状胬肉作为眼科疾病的一种,在临床较为常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需要及时通过手术进行切除治疗[1]。本文主要是对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的探究。1 资料与方法1.1 基线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共74例,收治年限均在2014年9月~2015年9月之间,将74例翼状胬肉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有37例。其中一组翼状胬肉患者仅通过翼状胬肉切除术进行治疗,设定切除组。切除组中有23例男

    今日健康 2020年2期2020-06-08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57400)翼状胬肉为常见眼表疾病,具有致盲性,在胬肉接近角膜瞳孔区时,会牵扯角膜引起散光,或遮蔽瞳孔,造成视力下降,严重时可影响眼球运动。翼状胬肉切除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的重要方式,操作简单,可安全切除胬肉,改善视力,但术后易复发。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在翼状胬肉切除治疗的基础上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1 月~2018 年6月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76 例,按照手术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期2020-03-06

  • 原发性与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指标差异
    孙 松0引言翼状胬肉是一种侵袭性向心生长,伴有炎症和新生血管形成的人眼表结膜疾病。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的胬肉组织常见充血肥厚,其术后复发率高于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是影响临床治疗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此,本文对原发性翼状胬肉和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实验室研究差异进行综述,为翼状胬肉的复发机制研究提供有益资料。1临床指标1.1外观与形态翼状胬肉由头部、颈部、体部组成,头部可侵及角膜上皮下及浅层基质。Soliman等[1]应用OCT观察发现,复发

    国际眼科杂志 2020年4期2020-03-03

  • 血管抑素对翼状胬肉细胞增殖及MMP- 9、TIMP- 1、VEGF 水平的影响
    伟平 林鸣国翼状胬肉是最常见的眼结膜病变,其特点为睑裂部球结膜血管组织增生并向角膜浸入,其突出的病理特征为变性,具有比较高的复发率,当胬肉组织不断增长时,可产生刺激症状,影响患者面容,甚至引起视力下降[1]。不断侵袭和纤维血管组织增殖是翼状胬肉形成的基础,角膜缘屏障和细胞间基质屏障的破坏可能是翼状胬肉进展的主要原因[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为基质金属蛋白家族主要成员,可降解细胞外基质,参与翼状胬肉的发生和发展。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

    浙江医学 2019年22期2019-12-04

  • 飞入眼睛里的“翅膀”
    这种疾病称为翼状胬肉。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翼状胬肉好发于眼睛的鼻侧,有的是单眼发病,有的是双眼发病;翼状胬肉也可以单眼的鼻侧和颞侧同时发病。双眼发病的翼状胬肉,更像是比翼齐飞,图1显示的是临床发现的双眼病变。翼状胬肉为球结膜中的血管组织侵入角膜浅层的病变。可分为3个部分:长在黑眼珠上,是胬肉的尖端,叫作头部;向后呈扇形展开,稍隆起,位于黑眼珠与白眼珠交界处的,叫作颈部;伸展到白眼珠表面的宽大部分,叫作体部。翼状胬

    保健医苑 2019年8期2019-08-19

  •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双侧翼状胬肉的疗效
    射科0 引言翼状胬肉是由结膜上皮和肥大的结膜下结缔组织组成的三角形“翼状”生长组织,在睑裂区鼻侧和/或颞侧发生,并侵入角膜。目前认为其与角膜缘干细胞缺乏(limbal stem cell deficiency,LSCD)和角膜缘干细胞(limbal stem cells,LSCs)微环境有关,常发生于角膜鼻侧,偶发生于角膜颞侧,极少发生于双侧[1-2]。目前翼状胬肉的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limbal-conjunctival autog

    国际眼科杂志 2019年3期2019-03-12

  • 进行性翼状胬肉和静止性翼状胬肉手术方法选择术后复发比较分析
    分析比较两种性质胬肉手术方法选择治疗翼状胬肉术后胬肉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35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患者38例,随诊半年以上,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胬肉复发的发生情况。结果静止性翼状胬肉单纯切除组患者35例中胬肉复发有2例(5.71%),进行性翼状胬肉结膜瓣移植组患者38例中胬肉复发的有2例(5.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性翼状胬肉选择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和静止性翼状胬肉选择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7期2018-08-11

  • 保留角膜缘干细胞翼状胬肉切除术临床观察
    角膜缘干细胞翼状胬肉切除术临床观察王华 王立新目的观察保留角膜缘干细胞翼状胬肉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3年8月翼状胬肉患者80 例(124只眼)。在显微镜下采用保留角膜缘干细胞手术方法切除翼状胬肉及变性的结膜组织。结果按上述手术方法8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随访 6~24个月,116眼痊愈。角膜光滑无新生血管,内眦结膜平整,无充血隆起,无粘连。复发8眼,复发率6.45%。结论保留角膜缘干细胞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眼科常见的翼状胬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25期2017-08-15

  • 翼状胬肉的现代微创显微手术治疗
    ●刘旭坤翼状胬肉的现代微创显微手术治疗●刘旭坤本文首先介绍了翼状胬肉的相关治疗方法,然后介绍了翼状胬肉手术的步骤,着重于手术过程之中的细节处理。翼状胬肉;微创;显微;手术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疾病,由于易复发,因此手术方法众多,包括羊膜移植、细胞生长抑制药(如丝裂霉素C、环孢素、5-氟尿嘧啶、噻替哌等)、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如bevacizumab等)的使用,以及生物胶、β-射线、激光、光动力治疗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复发率,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保健文汇 2017年6期2017-02-01

  • 复发性翼状胬肉中VEGF表达情况的临床研究
    郑兰育复发性翼状胬肉中VEGF表达情况的临床研究郑兰育①目的:探讨VEGF在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复发性翼状胬肉组织和正常球结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无锡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的翼状胬肉患者胬肉病理组织共40例作为试验组,其中原发性翼状胬肉30例,复发性翼状胬肉10例,另选取正常球结膜组织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HE染色的方法观察正常球结膜、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和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的组织学形态,比较三种组织形态差异。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30期2016-12-10

  • 翼状胬肉中MMP-9、TIMP-1及VEGF的表达及意义
    松,蒋正轩翼状胬肉中MMP-9、TIMP-1及VEGF的表达及意义李盈龙,马 应,王李松,蒋正轩目的 比较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新生血管因子(VEGF)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探讨3者在翼状胬肉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翼状胬肉标本38例、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翼状胬肉标本47例和斜视患者球结膜标本32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5例翼状胬肉和32例正常人球结膜中MMP-9、TIMP-1及VEGF的表达,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10期2016-11-25

  • 两种不同翼状胬肉手术疗效对比
    )两种不同翼状胬肉手术疗效对比孙 媛(咸阳市三原县医院,陕西咸阳 713800)目的:比较在基层医院开展两种翼状胬肉手术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60例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60眼,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采用翼状胬肉移植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胬肉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完成时间为20.5 min,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0.5 min,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完成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6年9期2016-11-19

  • 眼睛长胬肉要不要治
    半年前查出右眼有胬肉,遮住了一点点黑眼珠。早在一年半以前我就发现眼球上有此异物,但不痛不痒,也就没有采取措施。请问胬肉如果始终不治疗会怎样?应该什么时候治疗?北京 张先生张先生,您好:翼状胬肉是自身眼结膜组织增生的一种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主要认为与紫外线、沙尘、干燥等环境刺激有关。是否有症状取决于胬肉的大小及其是否生长。小的、静止期的胬肉除了外观的改变通常没有症状,而大的、处于生长状态的胬肉可能会导致视物不清、眼红等不适。根据您的情况,建议观察。如果出现

    中老年健康 2016年9期2016-11-18

  • 两种方法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法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蔡岩,冀垒兵,李鹏,赵旭东,王炜,高晓唯•METHODS: In this prospective, randomized a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120 patients (120 eyes) diagnosed with primary pterygium were collected in NO.474 Hospital of Chinese PLA from January 201

    国际眼科杂志 2016年7期2016-11-04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滑行移植治疗早期翼状胬肉
    朱国荣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滑行移植治疗早期翼状胬肉朱国荣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治疗方法及时机。方法 对81例早期翼状胬肉患者,先切除胬肉,再在角膜上、下缘做带有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滑行移植。结果 术后局部反应轻,随访6~24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滑行移植是一种治疗早期翼状胬肉的安全简便有效的手术方式,美容效果可靠。角膜缘干细胞;滑行移植;早期翼状胬肉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在农业生产和高海拔、临海地区很常见,与慢性

    当代医学 2016年21期2016-03-12

  • 翼状胬肉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发病机制:翼状胬肉中图分类号:R777.3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5.06.029翼状胬肉是眼睑裂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增生,并向瞳孔方向发展,侵犯角膜的病变,因其形状似昆虫的翅膀而得名。其标本中可见大量的纤维及血管,分布有交错的结缔组织,主要含有弹性纤维,翼状胬肉组织中有增生活跃的成纤维细胞及丰富的毛细血管,其周边有各种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以及浆细胞等的浸润。在翼状胬肉侵犯的角膜组织

    右江医学 2015年6期2016-03-01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疗效分析
    】发病机制:翼状胬肉中图分类号:R777.3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5.06.029翼状胬肉是眼睑裂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增生,并向瞳孔方向发展,侵犯角膜的病变,因其形状似昆虫的翅膀而得名。其标本中可见大量的纤维及血管,分布有交错的结缔组织,主要含有弹性纤维,翼状胬肉组织中有增生活跃的成纤维细胞及丰富的毛细血管,其周边有各种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以及浆细胞等的浸润。在翼状胬肉侵犯的角膜组织

    右江医学 2015年6期2016-03-01

  • 单纯逆向撕剥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逆向撕剥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无结膜及角膜其他疾病翼状胬肉患者共132例,143眼,年龄41~82岁,原发性翼状胬肉131眼,复发性翼状胬肉12眼,观察6个月~2年。采用单纯逆向撕剥的手术方法切除胬肉组织,观察其术后复发率、术后矫正视力、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及散光度的改变。结果 角膜上皮修复时间(4.8±2.75)d,术后9眼复发,复发率6.29%,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散光度明显减小。 结论 单纯逆向撕剥治疗翼状胬肉大大降低了其复发率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1期2015-03-11

  • 翼状胬肉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发病机制:翼状胬肉中图分类号:R777.3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5.06.029翼状胬肉是眼睑裂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增生,并向瞳孔方向发展,侵犯角膜的病变,因其形状似昆虫的翅膀而得名。其标本中可见大量的纤维及血管,分布有交错的结缔组织,主要含有弹性纤维,翼状胬肉组织中有增生活跃的成纤维细胞及丰富的毛细血管,其周边有各种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以及浆细胞等的浸润。在翼状胬肉侵犯的角膜组织

    右江医学 2015年6期2015-03-01

  • 翼状胬肉治疗进展
    丹娜 杨桂芳翼状胬肉是眼科最常见的眼表疾病,表现为结膜下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及血管侵及角膜,一般发生在鼻侧,颞侧较为少见。翼状胬肉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在早期可破坏眼表结构、影响泪膜稳定性等因素造成干眼[1],并且随着其不断增长压迫眼球引起散光,严重者遮盖瞳孔,从而不同程度引起视力下降[2]。以往的研究将翼状胬肉归纳为结膜变性和增生性疾病[3]。近年来随着多种肿瘤相关基因在翼状胬肉中异常表达的发现,并且翼状胬肉对角膜的侵润,发育的轻度营养不良,以及术后复发等[4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17期2015-02-01

  • 翼状胬肉撕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64例分析
    向阳 王腾飞翼状胬肉撕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64例分析屈伸平 南中义 姚向阳 王腾飞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撕除法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手术疗效。方法 64例原发性翼状胬肉进行翼状胬肉撕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结果 64例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时间12个月。角膜光滑, 恢复快, 异物感、不适感轻微, 66眼痊愈, 3眼复发。无睑球粘连, 感染,巩膜溶解等并发症。结论 翼状胬肉撕除法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方法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0期2015-02-01

  • 原发性胬肉采用游离角膜缘组织延伸重建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齐丽莉原发性胬肉采用游离角膜缘组织延伸重建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齐丽莉目的探讨游离角膜缘组织延伸重建治疗原发性胬肉的效果。方法将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单纯胬肉切除术,观察组行游离角膜缘组织延伸重建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复发率、恢复情况差异显著。结论游离角膜缘组织延伸重建治疗原发性胬肉效果显著。原发性翼状胬肉;单纯胬肉切除术;角膜缘组织延伸重建翼状胬肉是指眼球结膜增生而突起的侵入角膜的肉状物,若不及时治疗将对患者视力造成严重影响[1]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15期2015-01-31

  • 割烙术治疗翼状胬肉50例
    30006)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药物或物理疗法不能消除胬肉的形态,手术是常规疗法,但胬肉术后复发率普遍较高,一般为20%-30%,亦有报道达30%-69%。因此,消除或降低胬肉术后复发率是治疗本病的关键,虽然近年来,胬肉手术方法不断改进,复发率有所下降,但大多数方法较为复杂,费用亦较高,不易在基层医院推广。笔者自2008年7月-2010年7月采用割烙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50例(50眼),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本课题所选

    江西中医药 2014年1期2014-08-28

  • 细胞生长因子与翼状胬肉的关系研究新进展
    胞生长因子与翼状胬肉的关系研究新进展范少君 陈元芝翼状胬肉;细胞;生长因子翼状胬肉是常见的眼表疾病,也是一种慢性增生性结膜疾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翼状胬肉的发生与细胞的异常增殖密切相关。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类具有刺激细胞生长活性的细胞因子。本文就细胞生长因子与翼状胬肉的相关性予以综述。[眼科新进展,2014,34(5):494-496,500]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关于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虽然已有大量报道,出现各种

    眼科新进展 2014年5期2014-07-25

  • 干细胞移植与单纯切除胬肉的分析
    胞移植与单纯切除胬肉的分析陈才英(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人民医院,四川 内江 642150)目的探讨干细胞移植与单纯切除胬肉的治疗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07年8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翼状胬肉521眼患者临床资料,521眼翼状胬肉患者依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300眼和单纯切除胬肉组221眼。结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翼状胬肉血管充盈和水肿消退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单纯切除胬肉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翼状胬肉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切除胬肉组,P干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5期2014-06-05

  • 翼状胬肉与角膜散光关系的研究进展
    16001)翼状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该病好发于多风及阳光充足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高原地区及室外工作者发病率较高,环境因素包括紫外线、风沙及热气等,非环境因素有干眼、炎症等[1]。翼状胬肉对患者的影响除异物感、外观方面外,当胬肉侵入角膜时还可引起角膜屈光状态发生改变,引起散光、视力下降[2-3]。因此,临床中经常接触到一些翼状胬肉患者主诉有视物模糊、视物变形。现就翼状胬肉所引起角膜屈光状态改变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1 翼状胬肉引起

    医学综述 2014年4期2014-03-06

  • 翼状胬肉手术治疗分析
    庄栗 黄金土翼状胬肉手术治疗分析汤如 林夕梅 庄栗 黄金土目的 探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翼状胬肉患者112例(134只眼), 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55例66眼, 行翼状胬肉切除加自身球结膜瓣移植术57例68眼, 术后随诊观察复发率。结果 行单纯胬肉切除术其复发率达33.3%, 行翼状胬肉切除加自身球结膜瓣移植术者复发率达19.1%。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加自身球结膜瓣移植术可以降低一定的复发率。翼状胬肉;自身球结膜瓣移植翼状胬肉是眼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7期2014-01-23

  • 眼翼状胬肉治疗的临床研究
    彦群 朱艳媚翼状胬肉的发病原因,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与紫外线过强照射有关,其他的诱因,与风沙、异物这些东西的刺激有关。翼状胬肉的发病存在着一定的地域和性别差异。低纬度、紫外线照射强的地方,发病率高,高纬度、紫外线照射弱的区域,发病率低,且男性的发病高于女性。翼状胬肉发病率在我们国家一般大概是5%左右。另外,气候干燥、过度劳累、睡眠不足和结膜的慢性炎症,也可能是翼状胬肉的诱发因素。虽然到目前为止,翼状胬肉的发病原因仍然不明确,但众多与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却是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3年1期2013-11-01

  • 翼状胬肉与角膜散光的研究进展
    33006)翼状胬肉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近地球赤道部和户外工作的人群(如渔民、农民)发病率较高,地理纬度与翼状胬肉有较大的关系,Cameron(1965年)发现翼状胬肉发病最高的地区为30°-35°纬度[1]。当翼状胬肉增生侵及角膜时,因胬肉组织遮挡部分光线及引起散光而引起视力下降[2,3]。散光就是当眼球各个经线的屈光度不同,以致各个方向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角膜、虹膜、房水、晶体、玻璃体)的屈光间质屈折后,不能集合在同一点上的屈光不正。在整个屈

    江西中医药 2013年5期2013-08-15

  • 翼状胬肉显微手术治疗新进展
    535500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眼表疾病,不仅引起眼部的刺激症状,外观缺陷,而且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手术是此疾病最有效治疗方法。翼状胬肉手术方式的历史是不断进步的历史,是几代人经过数十年不懈的努力而取得的。通过回顾翼状胬肉手术方式的演变历程,人们认识到翼状胬肉手术方式发展是飞速的,传统手术方式复发率30%--50%,甚至高达80%。近年来采用显微镜下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羊膜移植等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能更有效的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1]。但仍不完美,眼科工作者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1期2013-08-15

  • 改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168例
    翼状胬肉中医称“胬肉攀睛”,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主要表现为睑裂部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发生变性、增生、肥厚,向角膜面生长[1]。多见于户外劳动的农民、渔民,可能与风沙、粉尘、紫外线、烟雾等长期刺激导致慢性炎症反应及免疫反应有关。本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手术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以往传统的手术方法术后,复发率为30%~69%[2],复发性胬肉术后复发率更高。我院自2004年3月至2010年3月对168例190眼原发性和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施行改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

    陕西医学杂志 2013年10期2013-04-08

  • 翼状胬肉切除术并临近带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结膜移位术临床观察
    24000)翼状胬肉是由于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变性增生由球结膜向角膜表面侵袭而形成的不仅影响美观而且进展到一定程度会影响视力,一般给予手术治疗,但单纯胬肉切除术复发率较高,我们给予25例28只眼翼状胬肉切除术加临近带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结膜移位术治疗,术后随诊胬肉复发率显著降低.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有25例翼状胬肉患者28只眼,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48岁,男性14例16只眼,女性11例12只眼.1.2 方法术眼常规麻醉在显微镜下切除胬肉及结膜下组织,钝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期2013-04-02

  • 前弹力层表面翼状胬肉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饶小英传统翼状胬肉手术切除法多主张在前弹力层下的浅基质层切除,但该手术方法无法对手术区进行覆盖,手术效果不理想[1]。本文则主要在传统翼状胬肉手术切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切除方案的改进:即将翼状胬肉周围的一窄条状的角膜上皮刮除,使前弹力层暴露,作为参照面,沿暴露的前弹力层切除角膜区的翼状胬肉[2]。现将切除方案下的手术过程及手术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本院眼科共收治74例(86只眼)翼状胬肉患者。其中男4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21期2013-01-24

  • 翼状胬肉组织VEGF、PCNA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张静辉 陈剑翼状胬肉是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具体病因不明,可能与紫外线照射、烟尘等有一定关系[1]。大量研究工作表明,翼状胬肉的发病与细胞增殖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对翼状胬肉组织中VEGF和PCNA的表达情况及VEGF、PCNA两者的相关性研究,探讨翼状胬肉与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为翼状胬肉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5例翼状胬肉组织标本取自某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住院患者,单眼翼状胬肉,病变部位均位于鼻侧,其中进行期患者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35期2012-08-15

  • 翼状胬肉的显微手术治疗
    高鸽翼状胬肉的显微手术治疗高鸽目的探讨不联合使用其他代用品的显微翼状胬肉切除术并部分巩膜面暴露的手术疗效。方法236例(280眼),采用显微翼状胬肉切除术并部分巩膜面暴露,观察复发率,并探讨微创手术的技巧。结果显微翼状胬肉切除术并部分巩膜面暴露的复发率为1.5%。结论采用显微翼状胬肉切除术并部分巩膜面暴露,能非常满意的抑制翼状胬肉的复发。翼状胬肉;显微手术;复发率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由于易复发,因此手术方法众多,例如羊膜移植[1],细胞生长因子抑制药[2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26期2012-08-15

  • 广东省大亚湾地区翼状胬肉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
    伍岚 张建军翼状胬肉因其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而得名,为眼科的一种常见的结膜疾病,是由于结膜组织慢性炎症刺激导致组织异常增生造成。常有眼部充血,影响患者的外观,当翼状胬肉头部侵及瞳孔区时,会引起视力下降[1]。赤道附近和低纬度地区及沿海渔民,由于日照强烈,患病率较高。为了调查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地区翼状胬肉的患病率及相关资料,我们于2008年3月至11月对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地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地区沿海2个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1期2012-08-15

  • 撕拉式并钝性分离联合丝裂霉素治疗翼状胬肉的体会
    刘淑艳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及多发病,手术切除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单纯手术切除法的复发率高达 30%~69%〔1〕,复发性翼状胬肉的复发率更高〔2〕。笔者2005年1月~2009年12月手术采用撕拉式并钝性分离联合丝裂霉素法和单纯手术切除法治疗翼状胬肉201例,比较的二者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翼状胬肉201例(237只眼),其中初发性翼状胬肉145例(176只眼),复发性翼状胬肉56例(61只眼)。随机分为撕拉式手术组及单纯手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1年4期2011-07-27

  • 翼状胬肉临床分析
    周淑英翼状胬肉是眼科的一种多发病,手术方法较多。本文对我院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28眼翼状胬肉做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2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翼状胬肉25例(28眼),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39~62岁,平均年龄48岁;左眼16例,右眼12例,双眼3例;病程2~8年,平均5年。均为鼻侧胬肉胬肉头达到角膜3~7 mm,达鼻侧瞳孔缘12例,覆盖瞳孔1例。1.2 手术方法1.2.1 单纯胬

    河北医药 2011年9期2011-03-07

  • 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术中的应用
    10081)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多因结膜慢性炎症、风尘、烟雾、阳光长期刺激等致使结膜慢性增厚而形成,尤其是,紫外线照射是及其重要的致病原因[1]。单纯胬肉切除术治疗胬肉的不足是术后复发率高,可达29%~88%[2],国内报道为2%~70%,国外报道为24%~89%[3]。我院将单纯胬肉切除术和术中,术后使用丝裂霉素C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观察比较其临床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患者140例(14

    中外医疗 2011年26期2011-02-10

  • 翼状胬肉头部逆行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201501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1],是由于结膜受到慢性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它是在睑裂部出现肥厚的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向角膜呈三角形侵入,形似昆虫翅膀而得名[2]。翼状胬肉多见于中年以上的人群,常见于户外工作者。翼状胬肉是结膜常见病中最复杂、最难治疗的疾病,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是术后复发率较高。对小而静止期的翼状胬肉,勿需治疗。在翼状胬肉进行性遮盖部分或全部瞳孔影响视力,影响眼球运动,影响美观时需手术治疗[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23期2010-08-28

  • 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的应用78例临床观察
    10048)翼状胬肉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手术切除为主,但术后复发率较高,可高达24%~89%。其原因与手术创伤加快了成纤维细胞增生有关。因而,应用丝裂霉素C预防翼状胬肉复发效果良好,且无严重并发症。我们从2006年开始,在翼状胬肉手术方法上做了一些改进,治疗78例,经术后随访12个月,术后复发2例2.6%,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78眼,其中原发75眼,复发3眼,男性38眼,女性40眼。年龄42~68岁,多为户外劳动者,

    中外医疗 2010年32期2010-02-10

  • 关于翼状胬肉诊疗的一些想法
    张朝然翼状胬肉是眼表常见病、多发病,几乎可以不借助任何眼科检查仪器,仅凭肉眼即可作出诊断。胬肉切除手术因看似简单,而成为新入职眼科医师用以练习显微手术技巧的首选。但事实并非如此,有时小胬肉可以惹出大麻烦。如临床可见到胬肉术后的角膜溃疡、巩膜融解,导致视力下降或丧失的报道[1-2]。以下是作者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总结的翼状胬肉诊疗过程中常常被忽略之处,需提醒临床医师注意。1 术前检查虽然胬肉通过肉眼就可以作出初步判断,但在手术之前还是要在裂隙灯下仔细检查眼表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0年6期2010-02-09

  • 胬肉切除并结膜瓣转移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要】 目的 观察胬肉切除并结膜瓣转移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选择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54例71眼行胬肉切除并结膜瓣转移术,术后抗炎、对症治疗,随访1.5年,观察疗效。结果 3例3眼复发,复发率约为4.2%,所有术眼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胬肉切除并结膜瓣转移术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一种安全、有效、较为理想的术式。【关键词】 原发性翼状胬肉;结膜瓣转移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的结角膜病,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清楚。病理学研究表明:翼状胬肉主要成分是大量增生的成纤维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14期200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