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扑
- 左心房心房扑动射频消融治疗进展
200433)心房扑动(房扑)是一种大折返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及部分无心脏病的患者。临床上发病率低于心房颤动(房颤),但发作时的症状较重,常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可导致心力衰竭、缺血性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随着心内标测和射频消融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明确房扑的电生理机制是心房内的大折返,折返环位于右心房或左心房,围绕解剖或功能性的传导阻滞区而形成,因此,房扑分为右心房房扑和左心房房扑。临床上右心房房扑更常见,且射频消融效果佳,患者预后较好。而左心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3年5期2023-08-15
- 胎儿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及临床分析
(简称房速)、心房扑动(简称房扑)、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类型[4]。室上速是最常见的类型[5]。快速性心律失常可导致胎儿水肿,心力衰竭及围生期死亡[6],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23例胎儿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病例资料,结合胎儿心电图(fetal electrocardiogram,FECG)表现,探讨其类型、病因及预后,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纳入标准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本院胎心听诊或胎心监护发现胎儿心律异常,行FECG检出快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3年2期2023-05-08
- KODEX-EDP新型三维标测系统结合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心房扑动一例
静脉时房颤转为心房扑动(简称房扑),拖带标测提示三尖瓣环折返性房扑,将鞘管、球囊及Achieve电极撤至右房,行右房激动标测,证实围绕三尖瓣环折返性房扑,全景视图下可见红紫相接(图4)。应用国产消融导管(心诺普公司)在KODEX-EPD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三尖瓣峡部线消融(温控55 ℃38 W),房扑终止(图5)。术中心脏结构全景图可展示三尖瓣峡部的心内膜面,导管与组织贴靠时可显示压力范围(绿色代表导管压力10~30 g,红色代表压力超过30 g,灰色代表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3年2期2023-05-08
- 心律失常能预防吗
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期前收缩是心脏某一部位过早地形成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根据发生部位不同分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期前收缩可以不引起任何症状,部分病人可有心悸、头晕、乏力等表现。期前收缩一般预后良好,不会有生命危险。有症状的患者则需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来判断早搏出现的数量。若动态心电图早搏数量不多(需医师判断),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若动态心电图早搏数量较多,一般24小时早搏大于8000次及以上,
家庭医学 2023年4期2023-03-10
- NT-ProBNP和cTnⅠ联检对心律失常不同类型的鉴别诊断意义分析
组(n=40)、房扑组(n=20)、室速组(n=21)。室早组男27 例,女18 例;年龄44~75 岁,平均年龄(62.65±3.32)岁。房颤组男25 例,女15 例;年龄44~77 岁,平均年龄(62.13±3.78)岁。房扑组男13例,女7 例;年龄43~76 岁,平均年龄(62.86±3.54)岁。室速组男13 例,女8 例;年龄44~78 岁,平均年龄(62.98±3.84)岁。另外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40 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
哈尔滨医药 2022年5期2022-12-09
- 非肺静脉触发灶消融对阵发性房颤并房扑患者预后及危险因素分析
颤动(房颤)和心房扑动(房扑)在临床中常共同存在,或相互转换。导管消融已被认为是根治阵发性房颤并房扑的首选治疗方[1,2],环肺静脉隔离(CPVI)已成为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基础消融术式[3,4]。阵发性房颤中非肺静脉触发灶的发生率为3.2%~62%,非肺静脉触发灶消融可提高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疗效[5],但合并房扑的阵发性房颤中非肺静脉触发灶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成功率鲜有报道,本文拟对行阵发性房颤并房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非肺静脉触发灶消融对其复发的影响,并分析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年9期2022-11-18
- 运用超高密度标测系统对Marshall束介导的左房大折返房扑的标测及消融*
shall束介导房扑的心律失常机制,我院尝试运用新的超高密度标测系统,针对Marshall束介导的房扑进行激动标测,总结其电生理特点,并根据标测的结果进行消融。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从2017年5月到2018年12月,入选138例因持续性房扑在我院进行导管消融的患者,针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纳入对象为既往接受房颤导管消融术和(或)外科心脏手术,术后出现持续性房扑的患者。排除标准包括透析、心力衰竭(LVEF1.2 术前准备及心内电生理检查术前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3期2022-08-15
- 心房扑动伴左侧旁道致伪完全性右束支阻滞1例
电图诊断:① 心房扑动(简称房扑),房室传导比例1 ∶1~3 ∶1;② A型预激综合征;③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在随后的电生理检查中,房扑和预激综合征得到了证实:① 右心房经典房扑,予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房扑终止;② A型心室预激前传,在左心房二尖瓣环约1点钟方向游离壁标测到旁道,消融术后旁道前传中断,但术后复查心电图(图2)未见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形。图2示窦性心律、ST-T改变。窦性心律,ST-T改变。讨论房扑合并预激综合征在1 ∶1房室传导时,不易与室速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2年2期2022-04-22
- 心腔内超声指导下三尖瓣峡部依赖型心房扑动射频消融一例*
动过速,阵发性心房扑动(简称房扑)、心房颤动。入院查心电图示房扑(图1);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室舒张末径61 mm,左室收缩末径47 mm,左房内径39 mm,左室射血分数0.46,提示左室增大、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减退。患者外院药物治疗无效,考虑到房扑导致心动过速型心肌病可能,经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拟行射频消融术。术前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心房附壁及心耳血栓,甲状腺功能正常。图1 术前心电图(房扑,房室2:1传导)术中穿刺右侧颈内静脉送入10极标测电极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2年1期2022-03-03
- 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Lorenz-RR 散点图形态特征分析
(简称房速)、心房扑动(简称房扑)、房颤。其中,房速是由于心房细胞自律性增高或心房内小折返而形成快速且规则的心房波(即异位P′波),心电图表现为异位P′波形态不同于窦性P 波,频率在150~250 次/min,异位P′波间有等电位线,RR 间期多数规则。房扑是指快速而规则的心房节律,心电图上表现为P 波消失,代之以快速而规则的扑动波(即F 波),F 波的频率在250~350 次/min,FF 波间常无等电位线,RR 间期呈规则或不规则。房颤是一种心房失去规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2年1期2022-01-28
- 尼非卡兰快速转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难治性心房扑动一例
心律转为房颤与心房扑动(简称房扑)交替,术后41 h 持续为房扑心律(图2),心室率约150次/分,血压120/70 mm Hg左右,继续应用胺碘酮,并给予口服美托洛尔25 mg控制心室率无效,患者心悸明显,术后49 h停用胺碘酮,间隔20 min后尝试尼非卡兰转复。应用尼非卡兰0.3 mg/kg负荷,5 min负荷量静脉注射完毕时患者转为窦性心率(图3),复律过程中可见开始为规则的房扑2∶1下传(前3 min),转复前2 min房扑变为2∶1和3∶1交替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1年6期2022-01-06
- 微电极标测辅助Marshall静脉化学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消融术后发生的心房扑动一例
尖瓣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简称房扑)的可能。笔者报道1例房颤消融术后复发房扑的患者,通过激动标测和微电极拖带标测证实房扑机制为VOM 构成的心外膜连接参与的围绕二尖瓣环的大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男性,55岁,因“房颤消融术后2 个月,心悸1 周”入院。患者2个月前因持续性房颤在本院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术中常规行双侧环肺静脉消融、左房顶部线消融、左房前壁线消融、二尖瓣峡部线消融及三尖瓣峡部消融。消融后转复为窦性心律。出院后常规服用胺碘酮和达比加群。1 周前患者再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1年6期2022-01-06
- 一例ACS 合并房扑患者三联抗栓治疗策略的分析
患病率越来越高,房扑和房颤同为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该病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极易发生改变,进而导致形成血栓并加剧患者病情[1]。ACS 患者需要进行抗血小板治疗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而血栓栓塞高风险的房颤患者则需口服抗凝药物(OAC)以减少卒中等血栓栓塞事件[2]。ACS 与房颤/房扑合并存在时,联合应用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可有效减少缺血及血栓栓塞事件,但同时使用会增加出血风险,尤其在老年患者中。本例患者ACS 合并房扑采用三联抗栓治疗,如何选择最佳的抗栓方案来取
西藏医药 2021年2期2021-11-30
- 老年左房前壁自发性瘢痕相关心房扑动的电生理特征及分析
现为左房起源的心房扑动(房扑)和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多与消融导致的消融圈、线不完整以及局部低电压区有关[5-6],但部分老年患者既无心脏手术史也无消融史,左房却存在自发性瘢痕和低电压区,成为引起房扑的潜在基质。目前对此类房扑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对其电生理特点认识不深。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左房前壁自发性瘢痕相关房扑的电生理特点、机制及消融预后,并就自发性瘢痕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复旦大学附
中国临床医学 2021年3期2021-07-03
- 成人先心病合并典型心房扑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病)患者中典型心房扑动(房扑)的发生率高[1]。典型房扑显著增加患者心力衰竭、脑卒中及死亡风险[2,3]。新版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管理指南建议成人先心病患者应积极行房扑导管消融[4]。既往文献报道,典型房扑导管消融术后远期手术成功率高达90%以上[5],但患者术后仍有发生心房颤动(房颤)的可能性。探讨典型房扑导管消融术后新发房颤的发生率及高危因素对于指导此类患者的随访及术后用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既往有关典型房扑导管消融术后新发房颤的研究中,成人先心病所占比例很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2期2021-04-07
- 心房扑动患者临床诊疗策略的研究探讨
10)0 引言心房扑动(房扑)是一种心房激动频率达250-350次/分的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可分为典型房扑和非典型房扑。其中典型房扑是以下腔静脉-三尖瓣峡部为关键传导区域形成的折返性心律失常,而非典型房扑则是以上腔静脉-界嵴-肺静脉前庭-二尖瓣环为关键传导区域形成的折返性心律失常。房扑发病率有逐年增长趋势,长程房扑发作可导致心房功能障碍,导致血液状态改变形成附壁血栓,可导致严重的临床结果,如缺血性脑卒中和系统性栓塞。房扑与心房颤动(房颤)存在紧密联系,在目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6期2021-01-08
- 肌张力增高致酷似Ⅱ型心房扑动心电图1例
初级医师诊断为心房扑动伴T波改变。经上级医师审图后发现小部分手动导联有窦性P波征象并提出疑问,故重新进行床旁采样。第2次检查的图形仍似心房扑动,观察患者平静,四肢平稳,无明显抖动,无发热寒战,故嘱护士暂时关闭心电监护等电子设备,排除机电干扰后,图形仍为心房扑动样。查阅病历发现患者肌张力增高,故医师凭借临床经验按压患者双手后再记录心电图,图示(图3)心房扑动波消失成窦性心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放开患者双手后酷似心房扑动波复现。3 d后复查,患者不按压双手时仍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0年4期2020-09-08
- 经食管心房调搏终止心房扑动的疗效评价
刘宇帆 赵蕊心房扑动(简称房扑)发作时心室率较快,症状明显,其造成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易诱发心力衰竭及血栓栓塞。近年来采用经食管心房调搏方法终止房扑,因其无创、安全、简便、迅速等优点,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笔者经食管心房调搏对124例房扑患者转复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录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8年9月门、急诊及住院患者124例,年龄4~84岁(平均59岁),男83例,女41例,经12导心电图或食管心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年4期2020-09-02
- 尼非卡兰在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中转复疗效的观察
;若转为规律性心房扑动(简称房扑)者,依激动顺序标测结果继续消融终止房扑;若仍为房颤者行二尖瓣峡部、三尖瓣峡部及左房顶线性消融;仍不能转复窦律则采用电复律转复(详见图1)。1.2 观察指标 ①房颤转复的失败病例标准:经负荷首剂用药30 min内未转复并经上述处理措施仍不能转复窦律的患者并采用电复律治疗病例。②观察并收集房颤患者的窦律转复率,首次用药转复窦律(或规律性房扑)的时间,转复窦律后QT 间期及不良反应等相关资料。③随访观察3个月内早期房性心律失常复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年4期2020-09-02
- 心电散点图对心律失常快速诊断的价值分析
.11。(5)心房扑动(房扑):网格状有序分布图形。(6)房颤伴室性早搏:扇形图形底边下方有一条与X轴平行的线性图形。(7)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扇形图形底边有一条与其重合的线性图形,或在底边上方与其完全平行的线性图形。(8)房颤合并房扑:扇形图形中可见网格状图形。2 结果2.1 198例心律失常患者金标准检查情况 198例患者经金标准判断为室性早搏75例(37.88%),室上性早搏96例(48.48%),房颤24例(12.12%),房扑2例(1.01%)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0期2020-06-01
- HATCH评分系统对典型心房扑动导管消融术后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
芳,高传玉典型心房扑动(房扑)导管消融术后远期手术成功率高达90%以上。但消融成功的患者术后常会发生心房颤动(房颤)。既往文献资料显示,典型房扑导管消融术后1年新发房颤发生率约25%,2年时发生率升至49%,第3年可高达68%[1]。预测典型房扑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对于指导此类患者的随访及用药至关重要。既往研究表明典型房扑和房颤往往具有相似的触发因素和心动过速基质,尤其是存在共同高危因素时更是如此[2]。即便在消除典型房扑后,这些高危因素仍可进一步促进心动过速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4期2020-05-25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心房扑动射频消融一例
院门诊心电图示心房扑动(简称房扑),起搏器程控示心房起搏(AP)百分比34%,双心室起搏(BP)百分比>99%,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AT/AF),心房频率>180次/分]负荷为18%,自动模式转换(auto mode switch,AMS,模式转换心房频率为180次/分)比例为18%,共有229个AMS事件.如程控报告图1A所示,患者自1年前开始每日间断或持续发作AT/AF事件.予可达龙口服药物治疗,因上述症状仍反复发作入院.入院甲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年2期2020-05-09
- 青年心房扑动导管消融后合并病窦综合征的临床和电生理特征
怎样?尤其是因心房扑动(简称房扑)而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青年患者中,SSS的发生概率和需要永久起搏器置入的情况如何?目前还缺乏临床报道。笔者探讨青年房扑接受导管消融的患者,合并SSS的临床情况和电生理特征。1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接受房扑消融的15~40岁青年病例共20例,年龄(30.25±8.20)岁,男∶女=13∶7,其中既往有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外科手术史者6例(30%);持续性房扑9例(45%),阵发性房扑11例(55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年1期2020-03-10
- 婴儿心房扑动的诊治及文献回顾
430070心房扑动简称房扑,从胎儿期到各年龄组均可发病,是儿科少见的一种快速型心律失常,若持续时间过长或反复发作可致心功能减低、心源性休克、心脏扩大,易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属儿科急症。由于临床症状体征极不典型,且发病率低,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对其治疗和预后的临床研究都存在局限性[1-2],故对临床诊治带来较大困难。本文通过对1 例4 个月患儿房扑诊疗经过的病例分析,并回顾国内外文献,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以探讨其诊疗方法。1 病例资料患儿,男,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20期2020-01-09
- 波士顿科学起搏器的心房扑动反应
亚莉 冯莉1 心房扑动(简称房扑)反应(atrial flutter response,AFR)的工作原理AFR的工作原理是落入心房不应期或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的单个心房事件会开启一个AFR窗口,窗口的长度由程控的房扑频率决定(窗口长度=60000/程控的房扑频率)。在AFR窗口内的心房事件不会触发心室跟踪起搏,但每个落入AFR窗口的心房感知事件会重新开启一个新的AFR窗口,心房起搏必须在AFR窗口结束之后发放。如果不应期心房感知持续存在,则起搏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9年5期2019-10-30
- 抗心律失常药物对肺静脉传导恢复相关心房扑动二次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
颤导管消融术后心房扑动(房扑)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1-2]。既往研究发现此类房扑多为围绕整个左心房的大折返房扑,通常经由消融线两侧传导恢复的间隙[3]。而肺静脉隔离(pulmonary vein isolation,PVI)是房颤导管消融术中最常见的操作,导致肺静脉传导恢复的间隙是导管消融术后房扑折返形成的最常见路径之一[4]。通常建议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新发房扑患者积极行二次导管消融术[5]。2017 年美国心律学会/欧洲心律协会/欧洲心律失常学会/亚太心脏
中国循环杂志 2019年9期2019-10-11
-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危险因素和抗凝治疗分析
颤动(房颤)和心房扑动(房扑)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是其节律控制的最有效手段之一[1-2]。左心房血栓(left atrial thrombus ,LAT)是房颤和房扑导管消融的禁忌证,建议术前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进行排除[1]。在接受口服抗凝药物治疗≥4周的房颤患者中,LAT亦不少见,不同文献报道LAT患病率差异较大[3-4]。对于已存在LAT的患者,其抗凝药物选择和抗凝后TE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9年8期2019-09-10
- 心房颤动伴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11.14%),房扑434例(6.66%)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室速/室扑/室颤)38例(0.58%)。1.2 方法:本组2940例房颤中有完整的病历记录,连续的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记录共742例。本组对742例房颤患者行回顾性研究。1.3 临床表现:本组742例房颤伴其他的心律失常156例。其中伴缓慢性心律失常(病窦综合征,Ⅱ°及Ⅲ°房室传导阻滞)58例(占37%);伴快速性心律失常98例(占63%),包括房颤患者伴房扑,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伴恶性室性快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5期2019-01-09
- 双腔起搏器参与的心动过速一例
者心房节律转为心房扑动(简称房扑),心房率242次/分,心室为起搏心律,心室率121次/分,因患者术前未检测到房扑,考虑为阵发性房扑,未治疗房扑,为降低心室率,给予倍他乐克(12.5 mg,口服,一天3次)治疗4天后复查心电图为房扑,心房率234次/分,心室为起搏心律,心室率117次/分,起搏器程控检查:发现工作方式为VAT模式(心房感知,心室起搏),心室率117次/分,修改参数为:最大跟踪频率100次/分,其余参数未改变,发生自动模式转化(房扑波脱离PV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8年4期2018-09-10
- 北京市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处理的现况调查
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等。要求尽量连续入选。1.2 纳入标准(1) 在参与本研究的各级医院的急诊中,临床诊断为快速心律失常并且经接诊医生判断需要即刻处理的患者;(2) 年龄大于 18 岁;(3) 签署知情同意书。1.3 排除标准(1) 患者具有危及生命的脏器或系统的疾病,心律失常已为终末期表现,无处理指征或家属拒绝处理,可予排除;(2) 患者具有缓慢型心律失常。1.4 资料收集和处理
中国循环杂志 2018年3期2018-03-28
- 新型三维标测技术Ripple Mapping治疗心房扑动伴心房颤动1例
的心律失常之一。房扑房颤是房性心律失常中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着增高趋势。房扑与房颤有着紧密的联系,其共存且有着同等的卒中风险[2- 3]。房扑伴房颤的治疗包括药物和射频消融术。药物治疗易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射频消融术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我国已成为治疗房扑房颤的常规方法[4],但临床上关于新型三维标测系统的报道较少,现报道1例新型三维标测技术Ripple Mapping治疗心房扑动伴心房颤动并获得成功的病例。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4岁,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2017年4期2017-12-03
- CARTO三维标测系统在心律失常临床示教中的应用
三尖瓣峡部依赖型房扑,II、III、aVF导联扑动波向下,V1导联扑动波向上,是围绕三尖瓣逆钟向折返的房扑。2.2 教学方式在进行实际病例教学前帮助学生复习和掌握相关心律失常疾病的电生理基础、心脏形态学解剖、心脏传导系统解剖,以便更好地为下步教学做准备。采取病例式教学,利用科室收治并已经进行过三维射频消融术的患者进行临床病史采集。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病史、心电图等相关临床资料对疾病做出诊断,并制定下步治疗方案。先对患者心律失常疾病的电生理发生机制以及心脏解剖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20期2017-08-31
- 急性脑卒中心电图变化分析
1)异常、房颤/房扑、ST-T改变、QT延长、显著U波等,入院治疗7天后异常心电图发生率明显降低 (P<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最常出现的心电图改变是PtFV1异常和房颤/房扑,其发生率均高于出血性脑卒中 (P<0.05);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最常出现的心电图改变是ST-T改变和QT延长。结论 掌握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对临床病情观察和疗效评估有重要意义。急性脑卒中;心电图;PtFV1;心律失常脑卒中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亡因素,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根据发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3期2017-05-19
- 婴儿心房扑动治疗及随访分析
0007)婴儿心房扑动治疗及随访分析王野峰 陈 智 肖云彬 曾 闵 杨 舟 王 祥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 (湖南长沙 410007)目的探讨婴儿心房扑动(房扑)的临床治疗转归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34例婴儿期房扑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类型房扑药物治疗效果。结果34例患儿中,单纯型房扑 24例,复杂型房扑10例。药物治疗总复律率为70.6%(24/34);24例单纯型房扑患儿中21例(87.5%)复律,10例复杂型房扑患
临床儿科杂志 2017年2期2017-03-08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房扑和持续性室速并存一例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房扑和持续性室速并存一例谈剑诚胡伟201199 上海,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心内科[摘要]心室率较慢的房扑伴宽大QRS波的鉴别尚可,但当心室率较快且规整出现时,鉴别就会比较困难,此时须考虑束支阻滞、室内差异性传导、旁道递传型室上速和室速等。本文介绍一例较少见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其伴房扑和持续性室速的双重心律失常。在该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充分体现了心电图前后对照的重要性。[关键词]心律失常;心电图;扩张型心肌病;房扑;室速患者男,40岁,因“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6年2期2016-06-18
- 伊布利特联合硫酸镁治疗房颤/房扑疗效和安全性评估
硫酸镁治疗房颤/房扑疗效和安全性评估贾振,宋长军,王坤(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力衰竭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0)目的评估伊布利特联合硫酸镁治疗房颤/房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历年中英文电子文献数据库,纳入符合标准的伊布利特联合硫酸镁和单独使用伊布利特治疗房扑或房颤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依次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荟萃分析显示:①房扑/房颤总转复率:伊布利特联合硫酸镁(71%)与单独使用伊布利特(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
海南医学 2016年1期2016-03-06
- 普罗帕酮联合电复律在房颤和房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合电复律在房颤和房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罗劲松 秦汝丽目的 分析研究普罗帕酮联合电复律对于心房颤动(房颤)和心房扑动(房扑)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房颤和房扑患者, 电复律前均对给予其负荷量普罗帕酮进行治疗, 未转复者则给予其电复律, 转复后给予其维持使用普罗帕酮。结果 100例中共91例患者转为窦性心律, 其余9例患者无法维持窦性心律, 早期治疗有效率为91.0%。结论 普罗帕酮联合电复律对于房颤和房扑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方法, 且安全可靠, 值得广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8期2015-02-01
- 体表心电图V1导联 f 波振幅对射频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有效性的预测价值
脉隔离后是否转为房扑(包括左房房扑或右房房扑)分为转为房扑组(10例)和未转为房扑组(39例)。测量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持续性房颤患者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的最大振幅和平均振幅。比较两组患者f波最大振幅和平均振幅,并评价其对房颤复发和转为房扑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V1f波最大振幅[(0.150±0.519)mV vs. (0.094±0.480)mV]和平均振幅[(0.125±0.50)mV vs. (0.077±0.032)mV]降低,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5年1期2015-01-19
- 非典型心房扑动治疗的实用方法
如兴审校非典型心房扑动治疗的实用方法Jeffrey Munro Win-Kuang Shen 刘晓宇 译 王如兴审校心房扑动是一类具有不同表现的折返性房性心律失常,包括典型心房扑动和非典型心房扑动,其中典型心房扑动是以下腔静脉-三尖瓣峡部为关键传导区域形成的折返性心律失常,而非典型心房扑动的折返环多存在于左心房或右心房且与瘢痕和慢传导区域有关。近年来,随着心脏外科手术和房颤导管消融手术例数的增加,非典型心房扑动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典型心房扑动的消融通常是沿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5年4期2015-01-15
- 伊布利特与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颤动(房颤)和心房扑动(房扑)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总体人群患病率为0.4%~1.0%[1],血栓栓塞、心力衰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并发症是其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房颤并发症导致的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已成为家庭及社会的沉重负担[2]。胺碘酮作为经典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在临床应用的时间长,其治疗房颤的有效性已得到肯定[3]。伊布利特做为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4],在房颤及房扑的治疗中有较好疗效[5]。本研究通过对伊布利特与胺碘酮治疗房颤和房扑方面的临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4年6期2014-12-02
- Ⅰ型心房扑动合并房室结交替性文氏周期的散点图特征分析1例
限公司):Ⅰ型心房扑动合并房室结交替性文氏周期。在Ⅱ、Ⅲ、aVF导联F波尖端向下,方向相同,间隔规则,F波频率270次/min,QRS波群形态正常,房室传导比例为(2∶1)~(6∶1)(图1)。图2为与图1同一时间对应的散点图。部分时间可见房室传导2∶1与4∶1或2∶1与3∶1交替出现(图3和图4),下传的F-R间期逐渐延长,以3次或2次F波连续未下传而结束文氏周期;文氏周期反复出现,持续时间从几秒钟至数十分钟不等。晚夜间以4∶1传导多见,连续性4∶1传导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4年1期2014-11-08
- 决奈达隆治疗房颤、房扑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奈达隆治疗房颤、房扑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郭宗文,王丹丹,王徐乐,黄从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武汉 430060)目的评价决奈达隆治疗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 Database,查找建库至2014年2月28日期间发表的所有关于决奈达隆治疗房颤、房扑的英文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
海南医学 2014年16期2014-05-06
- 十二通道与六通道开放式冷盐水灌注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典型心房扑动的临床对照分析
管消融治疗典型心房扑动的临床对照分析龚世峰 沈才杰 孙立勤 储慧民 王健 陈晓敏典型心房扑动(房扑)的电生理机制为局限于右心房、围绕三尖瓣环的大折返,三尖瓣环与终末嵴及欧氏嵴分别为心房激动向前与向后的阻滞线、缓慢传导区,在三尖瓣环峡部(Cavotricuspid isthmus,CTI)消融形成完全双向阻滞成功率较高[1]。虽然开放式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已经广泛应用,但典型房扑消融如何缩短手术时间及能量损伤的深度等问题仍困惑着电生理医师。本中心旨在总结采用国
浙江医学 2014年11期2014-04-13
- 伊布利特在转复房颤、房扑中的临床应用
on,AF)和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AFL)是临床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我国AF的患病率为0.77%[1]。该病不但可以引起心房内血栓形成,并导致机体栓塞,也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2]。AF、AFL伴快速心室率时还可导致血液动力学障碍,使血压降低,冠状动脉灌注减少,加重器质性心脏病和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目前药物复律仍是转复的主要方法[3]。伊布利特(ibutilide)是一种新型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仅能经
淮海医药 2014年5期2014-04-01
- 心电图学系列讲座(十四)
——扑动与颤动
,李中健图1 心房扑动1 概述扑动、颤动可出现于心房或心室,主要的电生理基础为心肌的兴奋性增高,不应期缩短,同时伴有一定的传导障碍,形成环形激动及多发微折返。扑动是一种频率比阵发性心动过速更快的主动性心律失常,通常节律规则,形态一致。颤动是心肌某部位细小零乱的颤抖,较阵发性心动过速及心房扑动的频率更快,而不规则,波间无等电位线,也是主动性心律失常。依据发生部位可分为: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房扑)、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
中国全科医学 2014年14期2014-02-08
- 心房扑动治疗方法临床分析
264200心房扑动治疗方法临床分析刘雨晶威海市中医院,山东 威海 264200目的探讨心房扑动的治疗方法。心房扑动;药物治疗;同步直流电复律心房扑动(简称房扑)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特别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冠心病。此外,还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包炎、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预激综合征,慢性肺部疾病、胸部外伤、电解质紊乱、肺栓塞等。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心房扑动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9期2014-02-01
- 心房扑动的临床治疗分析
150010心房扑动的临床治疗分析张聪雅 赵治宇 侯雪梅黑龙江省商业职工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目的探讨心房扑动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44例心房扑动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4例患者经治疗,痊愈24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达81.8%。结论积极治疗引起房扑的原因和诱因,特别是一些可逆性病因和诱因的纠治,可能会终止或减少心房扑动的发生。心房扑动;急症处理;非急症处理心房扑动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特别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冠心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17期2014-01-29
- 经食道心房快速起搏终止心房扑动的方法学及效果评价
541002)心房扑动(房扑)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常伴有快速的心室反应,持续时间长,可造成血流动力学变化,诱发心力衰竭,常规药物治疗常常难以转复。因此,如何有效转复房扑成为临床上一个棘手的问题。作者对32例患者发作的36次房扑采用经食道心房快速起搏的方法进行转复,取得满意疗效。1 资料与方法32例患者,男23例 ,女9例 ,年龄(59.0±9.6)岁。其中冠心病 8例、瓣膜性心脏病3例、先天性心脏病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7例、病窦综合征起搏器携带者1例、心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年5期2013-11-06
- 右房房扑致心动过速型心肌病1例
次/分,持续性心房扑动(房扑),呈2:1及4:1传导。入院前5天突发胸闷、憋气,出汗,急诊给予“西地兰、速尿”等药物后好转。入院后查体示血压(BP)110/70 mmHg(1 mm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及湿罗音,心率116次/分,律不齐,心尖部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查心电图示心房扑动(图1),超声心动示双房增大,二、三尖瓣少量返流,拟诊“扩张型心肌病”,予强心及利尿后症状缓解。根据心电图考虑右房房扑的可能性大,向患者说明情况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年4期2013-09-02
- 先心病外科术后心房扑动消融后发生窦房结区域隔离一例
感,心电图提示心房扑动(房扑)。2007-04-11 就诊我院行射频消融术,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围绕右心房后游离壁双电位区折返房扑,线性消融后游离壁双电位区至下腔静脉终止心动过速,术后恢复窦性心律。2012-01-23 患者再次出现心动过速,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提示持续性房扑,拟再次行射频消融术。入院后超声心动图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房水平分流消失。左心房计算机断层扫描(CT)示:房间隔上部可见钙化及先心病手术术后瘢痕。2012-03-21心
中国循环杂志 2013年2期2013-01-25
- 中西医结合治疗2:1心房扑动的临床体会
结合治疗2:1心房扑动的临床体会杨宏慧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中医医院内二科,云南 峨山 6532002:1心房扑动系心房扑动最典型、最常见的传导方式。血流动力学可明显受累。中医对这类病症成因的认识,此证为少阳病,系肝脾之气横逆,胃气上冲而至。单纯看起效快慢,中医中药的作用不如西医明显,但中药对此病的根治有其独特的优势,而且相对经济、安全、副作用小。因此,在治疗中怎样发挥中医中药的长处,结合西医起效快捷,作用环节明确的特点,充分体现中西医结合的优势,造福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21期2013-01-24
- 伊布利特转复新发心房扑动及心房纤颤疗效观察
疗 12例新发心房扑动(房扑)、20例心房纤颤(房颤)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房性心律失常患者 32例,男 19例,女 13例;年龄(61.2±6.9)岁。其中房扑 12例,房颤 20例。5例患者曾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未成功。入选标准:有明显症状并至少有两次心电图证实为房扑、房颤,且此次发作持续时间 <90 d。排除标准:①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②心功能Ⅲ级及以上者;③病窦综合症或心率 <50次/min;④Ⅱ度及以
山东医药 2011年19期2011-08-15
- 伊布利特转复房扑房颤的临床观察
以下条件:①持续房扑/房颤时间为1.5h~90d;②年龄18~70岁;③经Ⅰ类、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患者已停药5个半衰期或以上;④排除不稳定性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瓣膜病、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房室传导阻滞、不可控高血压、肝肾功能损害、甲亢等。共入选符合上述条件的房扑/房颤患者38例,男21例,女17例,2.0h~15d不等的持续房扑/房颤时间,其中23例房扑/房颤持续时间在24h以上者,15例24h以内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入伊布利特组及普罗帕酮组(各1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3期2011-08-06
- 新生儿多种房性心律失常转复一例
的F波明显,为心房扑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见图2);后者频率400次/min,心室率207次/min,V1导联F波直立,仍为房扑(见图3);继续予治疗后1h查ECG:P-QRS-T规律出现,P波与QRS波频率相同,转复为窦性心律(见图4)。讨 论 心房扑动自1911年被Jolly发现,其电生理机制是心房内的大折返,折返环位于右心房或左心房,围绕解剖或功能性的传导障碍区而形成,房扑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大而明显提高,男性是女性的2.5倍,在小儿较少见,占心律失常的
云南医药 2011年6期2011-07-25
- 胺碘酮转复房颤及房扑的临床疗效观察
阵发性快速房颤及房扑的住院病例,用胺碘酮(可达龙)和心律平(普罗帕酮)分别治疗,观察阵发性房颤及房扑的转复情况以及窦性心律的维持情况,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住院患者178例,其中男117例,女61例;年龄46~83岁,平均(56.4±9.5)岁;入选标准:均为新近发生的房颤或房扑,病程均小于6个月,快速房颤或房扑,无明显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1.2 治疗方法将178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胺碘酮观察组和心律平对照组各89例,观察组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6期2011-07-25
- 胺碘酮注射液在快速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和急诊控制房颤、房扑的心室率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方法98例利多卡因治疗无效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房颤、房扑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观察控制心室率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控制利多卡因治疗无效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房颤、房扑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心室率的总有效率为91.84%。结论胺碘酮注射液能有效、迅速、安全控制利多卡因治疗无效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房颤、房扑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心室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心律失常;胺碘酮注射液;心室率快速室性及房性心律失常如不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2期2011-02-10
- 伊布利特与胺碘酮对新发房扑转复的疗效对比
王与章,王彦霞心房扑动(房扑)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虽发生率低于房颤,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危害并不亚于房颤,因易于引起快速室率而影响血流动力学变化,使血压下降,冠状动脉的灌注减少,因此积极转复房扑,减少并发症,非常有意义,转复房扑同房颤一样,有药物转复及电转复两种,药物转复方便,经济,是转复的首选。目前,转复快速房扑药物无明确疗效,转复率低,副反应大,转复不成功时仍多采用直流电复律。近年来,伊布利特以其独特的药理机制,能快速转复房扑,成为一种安全,有效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7期2010-06-29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的临床意义
志坚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是AMI较常见的心律失常,本文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360例首次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AMI并发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的临床意义。表1 两组临床资料分析表2 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情况[n(%)]1 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360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诊断标准为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学会(AHA)和世界心脏联盟(WHF)于2007年10月联合颁布的全球心肌梗死
当代医学 2010年25期2010-05-03
- 房扑房颤应用可达龙有讲究
李宏松 刘建平心房扑动或颤动(房扑或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由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引起的日渐减少,而高血压已成为房扑房颤的主要病因。高血压的良好控制本身可以减少房扑房颤的负荷,使发作次数减少。如果房扑房颤仍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时,可能需要药物复律并维持窦律;如果已经错过复律的机会变为慢性房扑房颤,则需要控制心室率。理想的室率控制应达到静息时心率55~75次/分,活动后80~100次/分。目前,房扑房颤复律及维持窦律最为有效的药物仍然是胺碘酮(商品
家庭用药 2009年1期2009-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