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凯 邹操 王晓飞 孙世坤 郭箫 李勋 蒋廷波
患者男性,28岁,主因“胸闷、心慌2 月余”入院。外院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示短阵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扑动(简称房扑)、心房颤动。入院查心电图示房扑(图1);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室舒张末径61 mm,左室收缩末径47 mm,左房内径39 mm,左室射血分数0.46,提示左室增大、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减退。患者外院药物治疗无效,考虑到房扑导致心动过速型心肌病可能,经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拟行射频消融术。术前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心房附壁及心耳血栓,甲状腺功能正常。
图1 术前心电图(房扑,房室2:1传导)
术中穿刺右侧颈内静脉送入10极标测电极至冠状静脉远端并固定。心腔内电图示心动过速周长为260 ms,冠状静脉窦(CS)窦口A 波最早且A 波从CS近端依次早于CS远端;于CS近端、中端、远端以起搏间期230 ms分别进行拖带,起搏后间期(PPI)分别为270、310、360 ms;提示房扑起源于右房(图2)。穿刺右侧股静脉2次,分别送入1根SR0(雅培,美国)及1 根11F 鞘管。经SR0 长鞘送入Smar Touch压力感应盐水灌注导管(强生,美国),在Carto 3三维系统下激动标测示心动过速围绕三尖瓣环呈逆钟向折返性房扑(图3)。
图2 心腔内CS电图及拖带图
图3 房扑时右房激动图(围绕三尖瓣环呈逆钟向折返)
经11F 鞘管送入Cartosound导管(强生,美国)构建三尖瓣环6 点至下腔静脉峡部模型,峡部中间可见一憩室(pouch),其深度5.4 mm、宽度8.1 mm(图4)。在心腔内超声(ICE)直视下行三尖瓣峡部(CTI)线性消融,功率35 W、温度43℃、压力5~15 g、消融指数(AI)400~450;在消融过程中房扑周长逐渐延长,房扑终止并转为窦性心律(图5)。于右房游离壁底部和CS口起搏,峡部消融线未完全阻滞:CS口至右房游离壁底部传导间期110 ms,右房游离壁底部至CS口传导间期100 ms(图5)。考虑到峡部存在憩室,ICE回顾导管贴靠情况,发现憩室底部和后壁未贴靠过。在ICE指导下导管倒U 贴靠至憩室底部及其前后壁,予以补充消融。再次验证CS口和右房游离壁底部双向传导阻滞、传导间期均为180 ms(图6),心房Burst刺激未诱发心动过速。观察20 min后重复电生理检查结果同前,手术结束。术后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动态心电图示偶发房性早搏(24 h,9次)。
图4 CTI腔内超声图(憩室)
图5 CTI消融三维图及双向阻滞验证图
图6 CTI消融三维图及双向阻滞验证图
讨论 CTI指自三尖瓣环至下腔静脉口区域,其缓慢传导是构成CTI依赖的折返性房扑的电生理机制。导管消融是CTI依赖性房扑公认的治疗策略[1],消融终点是CTI双向传导阻滞,成功率达90%以上。但仍有一部患者消融失败或复发,这与CTI存在特殊结构包括CTI起始部位陡直、凹凸不平、憩室和欧式嵴明显突出等有关[2]。为了克服这些解剖困难,术前CT 峡部重建或术中峡部造影有助于了解CTI结构。但Hisazaki等[3]研究表明ICE 在确定CTI解剖结构、特别是憩室和欧式嵴明显优于峡部造影,而且在实时监测方面则优于术前CT 重建。
ICE作为一种独特的成像手段,能够实时提供心脏结构的高分辨率可视化图像,指导导管操作以及尽早地识别并发症如心包积液和血栓等。本例患者通过ICE 建模提示CTI存在憩室。尽管在初次行CTI线性消融过程中房扑终止,但验证提示峡部双向传导阻滞不完全。考虑到CTI存在憩室,在ICE和三维系统下回顾消融过程,发现导管并未到达憩室底部。文献报道,当憩室深度大于3.7 mm 时,消融导管需采用倒U 造型,深入憩室底部消融,可以提高峡部完全双向阻滞成功率[4]。本例患者憩室宽度8.1 mm、深度4.5 mm,所以术者改变导管操作策略,消融导管采用倒U 造型送至憩室底部予以补充消融,再次验证CTI峡部线呈完全性双向阻滞。
研究[5]表明CTI三尖瓣环与欧氏嵴之间存在憩室,是一种特殊囊样结构,会影响导管操作、难以到位;此外,憩室心肌虽然不厚,但由于囊内血流不畅,能量输送不理想,导致温度和阻抗迅速增加,从而消融不彻底。这些原因会造成CTI消融线存在Gap,达不到完全性双向传导阻滞,最终消融失败或复发。而本例运用ICE 进行CTI建模,直观了解憩室位置、深度和宽度,并指导消融导管操作策略以及贴靠程度,保证憩室部位消融彻底,实现CTI完全性双向阻滞。可见,ICE能够实时直视峡部特殊的解剖结构,指导CTI依赖性房扑导管消融,有助于提高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