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2023夏日競技嘉年華 推動灣區城市交往和合作
    本年活動邀請由大灣區城市體育部門組織的青年隊伍來澳參與,共吸引超過400名本地及其他大灣區城市的參加者同場較技、促進友誼,持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之間的交往與合作。活動以男女混合隊際競技比賽的形式進行,設有多個具挑戰性及趣味性的遊戲關卡。各參賽隊伍派出5名隊員通過賽道上的重重關卡及完成指定任務,經過多個回合比賽及激烈競賽後,10隊優勝隊伍及大灣區友誼賽的3隊優勝隊伍順利誕生,並即場頒發獎項。出席活動的嘉賓包括體育局局長潘永權、副局長劉楚遠及林蓮嬌、土地工務

    澳门月刊 2023年8期2023-08-28

  • 體育局中山路展宣傳澳門體育盛事
    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體育交流,增強本澳大型體育活動品牌的知名度,體育局於本年4月15日至16日一連兩日在中山利和廣場舉行路展,吸引了大批當地市民參與,場面非常熱鬧。體育局每年均舉辦不同類型的大型體育盛事,包括:澳門國際龍舟賽、WTT澳門冠軍賽、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及澳門國際馬拉松等。為了向粵港澳大灣區的居民推廣上述大型體育活動,體育局於本年4月15日至16日一連兩日在中山利和廣場舉行路展活動,在現場設置有趣的遊戲攤位與參與者互動,同時透過大型屏幕播放大型體育

    澳门月刊 2023年5期2023-05-30

  • 全球招商大會催澳加快補齊短板
    2022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在廣州舉行。本次大會由粵港澳三地政府聯合舉辦,以“投資大灣區,共創美好未來”為主題,全方位展示大灣區建設成效,傳遞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的信心決心,邀請海內外企業到大灣區投資興業,共享大灣區發展機遇。 會上,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賀一誠、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廣東省省長王偉中分別致辭或作主題推介。廣東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黃楚平、廣東省政協主席王榮出席大會。 黃坤明在致辭中表示,《粵港澳

    澳门月刊 2023年1期2023-05-30

  • 大灣區機場協作共進與錯位發展
    如何實現與大灣區其他機場間的協調發展,使大灣區城市間互聯互通,人流物流更加通暢?您認為特區政府應在這其中擔當怎樣的角色?請說出您的觀點和建議。 澳門立法會崔世平議員:我認為特區政府可以有效使用澳門國際機場,令其發揮最大效用。大灣區內的機場之間除了空間和空間之外,試想如陸路之間有軌道交通相連,從白雲機場出來有高鐵等陸路交通連接珠海,甚至直達澳門國際機場,做到從白雲機場至澳門國際機場可無縫銜接,這樣對旅客是否更具有吸引力?促進機場與機場之間,多方式的封閉式的人

    澳门月刊 2023年3期2023-03-17

  • 澳門應如何迎接航空業新時代
    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政策支持下,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建設正在邁出堅實的步伐。澳門國際機場擴建勢在必行,澳門航空業迎來發展新篇章,迎來機場擴建新時代,意義深遠。應如何把握這一歷史發展機遇,為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這一發展定位作貢獻,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今期的時事辯論欄目,我們邀請了澳門立法會議員以及航空業界,包括大灣區的專家、學者:澳門立法會崔世平議員、 華南理工大學旅遊管理系江金波教授、粵港澳大灣區航空交流協會胡高宏理事長、民航資源

    澳门月刊 2023年3期2023-03-17

  • 聚焦粵港澳大灣區 打拼的澳門人(下)
    長江“粵港澳大灣區”概念自2016年3月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正式提出後,已過去了六年多時間。六年多來,習近平主席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使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設上升為了國家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也促使著這片曾經引領中國改革開放風氣之先的熱土,再次春潮湧動,澎湃向上,挺立潮頭。2017年7月1日在香港回歸祖國20週年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在香港見證由香港特區、澳門特區、國家發改委和廣東省共同簽署《

    澳门月刊 2022年12期2022-12-08

  • 港青對粵港澳大灣區認同度創新高
    畫,加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機遇,香港年輕人真切感受到國家各項政策為他們送來「大禮」。這些政策不只會幫助企業發展得更好,更能促進港青敢於帶著想法、創意與抱負點亮理想。日前,香港廣東青年總會(廣青總)舉行「香港青年大灣區發展指數2021-2022」記者會,會上公佈最新調研報告,指出香港青年對大灣區認同度創新高,認同及願意前往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的比例分別達到35%及41%。據悉,有關調查隨機抽樣訪問了1000名15歲至39歲的香港青年,並訪問441名居住在廣東省

    台商 2022年3期2022-11-15

  • 大灣區其他城市合作開設研學遊產品
    與珠海、中山等大灣區城市共享旅遊和學習資源,對此您的看法?有何建議? 澳門立法會顏奕恆議員:我認為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合作開設研學遊產品,非常值得考慮,一來延長旅遊線路,能設計一些較長時間的旅遊產品;二來跨越多個城市,遊覽多地不同城市風光,增強研學遊產品競爭力。其實大灣區內的愛國教育資源非常豐富,不少城市仍保留近代史的重要建築、紀念物,甚至澳門自身亦有相關資源,例如有在澳門出生的冼星海,家在澳門的鄭觀應、葉挺,在澳門發展事業的孫中山,在澳門停留的林則徐,這裡留

    澳门月刊 2022年7期2022-07-14

  • 大灣區3X3籃球巡迴賽” 將在大灣區展開分站賽
    助的《永利盃—大灣區3x3籃球巡迴賽》,將由6月上旬起走進大灣區各個城市,進行為期5個月的分站巡迴預賽,並於10月匯師澳門進行總決賽。主辦單位5月30日舉行新聞發佈會公佈賽事詳情。隨著三人籃球成為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三人籃球發展獲得高度重視和關注。這項競技運動近年迅速得到普及,深受各地的籃球愛好者喜愛,參與人數也越來越多。 本年《永利盃—大灣區3x3籃球巡迴賽》將自6月上旬起於大灣區城市舉行分站預賽,各站前八名將晉身10月10日至16日在澳門舉行之總決賽

    澳门月刊 2022年6期2022-06-10

  • 聚焦粵港澳大灣區 打拼的澳門人(上)
    長江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也是習近平主席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2017年7月1日在香港回歸祖國20週年之際,《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在香港簽署,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簽署儀式。在習近平見證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共同簽署了《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

    澳门月刊 2022年6期2022-06-10

  • 聚焦粵港澳大灣區打拼的澳門人(中)
    長江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地理條件優越,“三面環山,三江彙聚”,具有漫長海岸線、良好港口群、廣闊海域面。經濟腹地廣闊,泛珠三角區域擁有全國約1/5的國土面積、1/3的人口和1/3的經濟總量。截至2020年12月,粵港澳大灣區常住人口達8617.19萬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本世紀以習近平主席為首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也是習近平主席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

    澳门月刊 2022年9期2022-05-30

  • 何穎賢:逐夢灣區 搭建莞澳合作之橋
    年榮獲“粵港澳大灣區傑出青年企業家”稱號。在粵港澳大灣區這片熱土上,不乏海外學成歸來,年輕有為的澳門青年,他們學貫中西,敢於拼搏,且有家國情懷。本期人物訪談,我們很高興邀請到這樣一位澳門青年——何穎賢,與大家分享他的人生和灣區故事。英國學成歸來貢獻大灣區何穎賢是90後,是匯迅集團最年輕的董事總經理。這是一家在粵港澳三地均有產業佈局的大型民營企業,立足於粵港澳大灣區進行投資建設,先後投資建設了多家高端酒店、大型房地產、科技產業園及城市舊改等項目。何穎賢斯文有

    澳门月刊 2022年9期2022-05-30

  • 落實到位會有實質性的幫助
    澳青年在粵港澳大灣區就業創業的實施意見》,您認為對澳門青年在灣區的就業和創業將會有哪些實質性的幫助?澳門立法會顏奕恆議員:為了進一步促進港澳青年到大灣區就業創業,更好增進港澳同胞民生福祉、助推港澳與內地交往交流交融,在2021年9月23日,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佈了《關於支持港澳青年在粵港澳大灣區就業創業的實施意見》(下簡稱《意見》)。為支持港澳青年在大灣區就業創業,《意見》提出把握總體要求、拓寬就業管道、支持創新創業、支持創新創業、優化就業服務、強化組

    澳门月刊 2021年11期2021-11-11

  • 澳門青年融入灣區的 機遇VS挑戰
    澳青年在粵港澳大灣區就業創業的實施意見》,如何為澳門青年在大灣區就業和創業提供支持體系和便利措施,再次成為社會討論的熱點。粵港澳大灣區是澳門青年人就業和創業的熱土,隨著近年大灣區建設加快推進,更多澳門青年人看到了內地的發展潛力,認同內地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那麼我們該如何助力澳門的青年人勇敢走進大灣區,協助他們在大灣區中就業和創業?今期的時事辯論欄目,我們邀請了澳門立法會顏奕恆議員、澳門中華總商會策略研究委員會蔡明威副主任、澳門工商聯會吳華威執行會長、創憶健

    澳门月刊 2021年11期2021-11-11

  • 大灣區使青年的選擇 富有多樣性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斷深入推進,為澳門青年帶來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您認為都帶來了哪些發展機遇?澳門立法會顏奕恆議員:澳門受地域所限,發展空間狹小。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正式發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使得澳門的先天短板有解決的希望,而經過兩年多的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斷深入推進,大灣區已作為澳門青年廣闊多元發展空間的地方,並帶來機遇和挑戰。澳門社會目前有很多問題,一是經濟結構單一,博彩業一枝獨秀限制了澳門經濟發展;二是受天然地理條

    澳门月刊 2021年11期2021-11-11

  • 粵港澳合力打造大灣區電影
    發展。在粵港澳大灣區,整合產業合力打造“大灣區電影”,是電影人的討論熱點。近兩年來,粵港澳大灣區“九市二區”在影視領域動作頻頻,但灣區電影產業的集群發展也被認為短板明顯,三地的影視合作仍有不少可待開拓空間。文化領域的“9+2”可以等於幾?近兩年來,“灣區電影”這一概念越來越多在不同場合被提及。9月21日,即華人傳統節日中秋節,深圳舉辦了一場名為“灣區升明月 天涯共此時”的大灣區中秋電影音樂晚會,以電影和音樂為媒介,彙聚百名陸港澳臺知名電影人與音樂人,再次把

    澳门月刊 2021年11期2021-11-11

  • 結語: 對於青年遇到的具體困難, 有針對性地推出解決方案
    1.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斷深入推進,為澳門青年帶來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您認為都帶來了哪些發展機遇?澳門立法會顏奕恆議員: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斷深入推進,區內各城市正進一步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共同構建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當中涉及高端製造業、金融商貿、科創等多個領域,為廣大青年人提供了機會和條件。澳門中華總商會策略研究委員會蔡明威副主任:在我看來,有澳門、深合區、大灣區這三個發展空間,在深合區有特區政府希望發展的高科技、生物醫藥等;在大灣區已經是產

    澳门月刊 2021年11期2021-11-11

  • 打造區域文體產業交流互補平台
    近年大灣區文化體育產業發展形勢良好,產值規模、從業人數呈上升趨勢,澳門如何加強與灣區開展這方面的合作,有何建議?澳門立法會梁安琪議員:粵港澳大灣區是全國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在發展文化體育產業方面,無論是市場需求還是整體產業發展資源與優勢,都極具競爭力。澳門若能加強與灣區的合作,相信將極大程度上拓寬本澳文體產業發展空間。對此,建議依託灣區各城市著名文體品牌例如廣州交易會、深圳文博會、香港體育文化博覽會等大型會展平台,打造區域間的文體產業交流與資源互補平台;同

    澳门月刊 2021年9期2021-09-15

  • 「青年就業計畫」激發大灣區活力
    政府正式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畫」,鼓勵在香港及大灣區有業務的企業,聘請及派駐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名額2000個,當中約700個專為創科職位而設,月薪不低於1.8萬港元,特區政府會按每名獲聘畢業生向企業發放每月1萬港元的津貼,為期最長18個月。反響熱烈各方積極響應計畫引發各方熱烈響應。香港各大商會同日發表聲明,對香港特區政府正式開展「大灣區青年就業計畫」表示支持,認為該計畫可為香港的大學畢業生提供在內地就業和發展機會,從中汲取寶貴經驗,擴展青年人

    台商 2021年1期2021-07-06

  • 助力後疫情時代的澳門旅遊
    黃殿晶大灣區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化同源、民俗相近,旅遊合作由來已久。香港國際航運中心、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橫琴國際休閒旅遊島及廣州、深圳等多地蓬勃發展的旅遊業,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旅遊業搭建了國際平臺和產業基礎。後疫情時代,如何在防控安全的前提下,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成為重要任務。旅遊業是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互聯合作的先發先行產業和重要陣地。在粵港澳大灣區打造與國際接軌的開放型旅遊經濟,並最終建成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和灣區旅遊新標杆,對於構築休閒灣區

    澳门月刊 2020年11期2020-11-30

  • 軌道上的大灣區
    批復的《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下簡稱《規劃》)正式公佈,指出為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城際交通供給品質,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同意在粵港澳大灣區有序實施一批城際鐵路項目,在繼續實施並優化原珠江三角洲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城際鐵路建設力度,做好與大灣區內高鐵、普速鐵路、市域(郊)鐵路等軌道網路的融合銜接,形成“軸帶支撐、極軸放射”的多層次鐵路網絡,構建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各界在

    澳门月刊 2020年9期2020-09-15

  • 軌道接網,遠景可期
    近期,《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下稱“規劃”)已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規劃提出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與高鐵、幹線鐵路將通過樞紐換乘實現互聯互通,與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在樞紐場站換乘銜接。第一階段是規劃建設13個城際鐵路和5個樞紐工程項目,總里程約775公里,形成主軸強化、區域覆蓋、樞紐銜接的城際鐵路網絡。之後,到2025年,大灣區鐵路網絡運營及在建里程達到4700公里,全面覆蓋大灣區中心城市、節點城市和廣州、深圳等重點都市圈;到2035年

    澳门月刊 2020年9期2020-09-15

  • 疫後重建澳人融入大灣區工作生活的信心和熱心
    本澳社會對融入大灣區工作生活的信心和熱心?市政署市政諮詢委員會委員、澳門社會民生促進會會長陳溥森:行政長官賀一誠上任後就帶領團隊不辭勞苦往返內地,為加強區域合作,立足粵港澳大灣區融合,深化澳門與廣東及珠海合作,試圖以橫琴為突破口,逐步有序地推進其他地區合作,拓展澳門發展的空間而努力。可惜,一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突如其來,令澳門口岸區及相關延伸區的法規和工作安排都不能倖免地被全部打亂,甚至還出現了三月二十六日晚廣東宣佈自二十七日清晨六時起,對含港澳臺在內

    澳门月刊 2020年5期2020-05-25

  • “新街坊”:大灣區先行 但難複制
    成本價助市民在大灣區其他市置多一個物業?市政署市政諮詢委員會委員、澳門社會民生促進會會長陳溥森:當然橫琴“澳門新街坊”作為一個把多功能集一體的綜合民生新型社區,而且享受的對象第一優先澳門居民,相信絕大多數的市民都會讚同和支持。因為澳門土地資源緊缺,日後更加難以安排土地興建房屋,但人口在不斷增加,社會對房屋的需求日漸增大,供求不平衡導致樓價近十多年來一直居高不下,年青人“上樓難”已釀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之一,有了這一新型社區,澳門人無疑多了一個生活環境的選擇。

    澳门月刊 2020年5期2020-05-25

  • 加强灣區體育產業發展是大勢所趨
    大灣區為澳門提供發展的契機,在加強灣區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發展是大勢所趨,當中,您認為澳門可獲得哪些契機?澳門資深體育管理人葛萬金先生:加强灣區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發展是大勢所趨,如何用好大灣區為澳門帶來發展契機,的確是一個值得大家探討的問題。我認為,有三個方向可思考:一是澳門體育發展欠場地,我們可和鄰近的珠海、中山、斗門等地合作,那里有大型的體育運動場地,澳門的體育總會可以短租或長租的方式借用他們的場地設施,甚至合作訓練運動員,支援本澳體育運動發展。二是澳門

    澳门月刊 2019年9期2019-10-08

  • 大灣區影視業的共鳴
    公佈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支持香港通過國際影視展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活動,匯聚創意人才,鞏固創意之都地位。歷經20餘載的「香港國際影視展」已成為一個跨媒體、跨業界的影視娛樂貿易平台,並持續推動行業發展,備受業界推崇,顯見以香港為舞台的國際文化交流日益獲得國際社會肯定,香港與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度融合,勢必會為香港這個國際文化交流平台增加新的動能。而大灣區影視業發展是2 0 1 9年影視展的聚焦重點之一,大灣區內多位業界代表在「大灣區粵語電影機遇

    台商 2019年4期2019-09-16

  • “2019夏日競技嘉年華”圓滿舉行
    單位繼續邀請由大灣區城市體育部門組織的青年隊伍來澳參與此項活動,共吸引近400名本地及其他大灣區城市的參加者同場較技、相互認識交流,現場氣氛十分熱鬧歡欣。比賽分為多個回合進行,每個參賽隊伍派出5位隊員出賽,以計時方式,參加者需通過賽道上的障礙物及完成指定任務,經過多輪激烈的競賽後,順利產生10隊優勝隊伍及大灣區友誼賽的3隊優勝隊伍,並即場頒發了獎項。是日出席活動的嘉賓包括:體育局局長潘永權、副局長劉楚遠和林蓮嬌、教育暨青年局處長張子軒、中國澳門體育暨奧林匹

    澳门月刊 2019年8期2019-09-12

  • 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推動作用很關鍵
    方向。澳門作為大灣區的一部分,澳門人要站得高,看到澳門的國際優勢,看到澳門在大灣區和國際之間的價值,從而找到自身的定位。我認為,澳門打造智慧城市,引入AI人工智能人才,是一個契機; 讓澳門人參與大灣區資訊科技發展,也是一個契機,在大灣區框架之下,澳門同內地教育接軌很重要,將來可和大灣區教育部門加强合作,成立一個大灣區中小學教育合作交流平臺,可借助大灣區教育科技發展教育政策,共同培養未來澳門所需的人才。澳門培正中學創新科技科劉冠華主任:澳門缺資訊科技人才是客

    澳门月刊 2019年8期2019-09-12

  • 阿里重回香港 CEPA續擴大開放
    議中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專章,還通過CEPA服務貿易協議推動在大灣區先行先試對港澳擴大服務貿易開放,進一步促進大灣區內貨物、服務、人員、資金等要素高效便捷流動,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水準,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部分具前瞻性的措施以先行先試方式,在廣東省或大灣區內實施,相信措施有效落實,能加快推動大灣區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同時,商務部將支持港澳企業與境外經貿合作區對接,共同開拓國際市場,帶動大灣區產品、設備、技術、標準、檢驗檢測認證和管理服務等「走出去」,努

    台商 2019年12期2019-09-10

  • 是否贊成青年灣區發展
    度公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標誌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規劃綱要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是指由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9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組成的城市群。大灣區的發展主要是讓區內城市互補優勢,目標是到2022年的時候令這個地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到2035年形成一個“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規劃也提出大灣區內各個城市負責的角色,當中澳門的定位是,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

    澳门月刊 2019年7期2019-08-16

  • 青年融入灣區獲得雙向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是指由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9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組成的城市群。大灣區的主要目標之一是提高區內合作,然而,綜合主流報導,不外乎聚焦在港澳青年可在大灣區享用各項優惠,如內地居住證、大灣區醫保……等等,甚至港澳青年要“把握機遇”之說鋪天蓋地,被指有引導社會輿論斜向青年走入大灣區有著數拿的方向,對此,您是怎樣看待當下這種社會輿論的?當越來越多的港澳青年投身大灣區發展,對大灣區各市各有何影響?是否構成

    澳门月刊 2019年7期2019-08-16

  • 灣區發展為大勢所趨
    區政府大力宣傳大灣區,推出多項計劃推動澳青參與大灣區發展。與此同時,社會團體亦通過舉辦各種推廣交流等活動,鼓勵青年融入大灣區,如何看待這波前所未有的粵港澳大灣區熱潮?您是否贊成澳青跟“潮”進軍大灣區創新創業?澳門中小型企業聯合總商會馮健富理事長:大灣區發展規劃已成為一項國策,灣區各地政府都在全力推動灣區合作發展,特區政府也不例外,但不可否認的是,灣區合作作為一個新事物,目前仍處於摸索階段,可以說,除了發展成熟的深圳、廣州、珠海及港澳兩個特區,其他的地市仍在

    澳门月刊 2019年7期2019-08-16

  • 結語:引進來 走出去 發揮澳門在灣區的優勢
    待當下的粵港澳大灣區熱潮?您是否贊成澳青跟“潮”進軍大灣區創新創業? 澳門中小型企業聯合總商會馮健富理事長:現在澳門的新一代創業者很幸福,有國家支持,有灣區各地政策優惠,特區政府也提供各式服務和資源,在這樣的“天時”、“地利”之下,青年一定要利用自身優勢,勇於去灣區發展,去尋找商機,為自己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澳門國際投資協會吳偉恩會長:近年特區政府及社會團體推出計劃、交流等活動,鼓勵青年融入大灣區發展,對此,社會上普遍是支持的,不過,我不贊成青年學生冒然去

    澳门月刊 2019年7期2019-08-16

  • 大灣區置業頻“爆雷”保障權益冀突破法治壁壘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於2月出臺之後,掀起了新一輪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熱潮,粵港澳三地間的經貿合作往來呈現出愈加密切的趨勢,區域協同創新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圍繞生活服務、交通、文化、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等各方面軟硬體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有序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本澳居民提供了更多機會,為創新創業發展開闢了更多空間,也為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當下,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活力和發展潛力都逐漸被釋放出來,但是在經過市場一段時間的自發運作之後,粵港澳大灣區內經濟制

    澳门月刊 2019年7期2019-08-16

  • 仍需加强青年對大灣區了解和認識
    何應對澳人融入大灣區這一發展趨勢? 未來有哪些可以做的?澳門中小型企業聯合總商會馮健富理事長:灣區建設作為一個新事物,並沒有先人的路徑可借鑑。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之下,灣區各地推出各種優惠條件引才、聚才。我覺得,澳門能够提供給年輕人的創業就業市場選擇不多,而大灣區則可為青年提供多元化的個人發展平台。澳門青年人應放眼將來,積極融入大灣區。此外,作為青年創業者,要有不怕死的精神,在創業前要檢視自身是否有足够的實力,還要有商業風險的防犯意識。另外,有心創業者多些透過

    澳门月刊 2019年7期2019-08-16

  • 大灣區建澳門監獄不具可操作性
    可申請在內地(大灣區)建監獄之說,一來以騰出澳門土地作其他用途,二來可以分流部分囚犯於內地(大灣區)監獄服刑,對此,您是否贊成?當中的可操作性有多大?澳門社會民生促進會陳溥森會長指出,古人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現可以非常肯定地說,在內地(尤其是在大灣區內)建澳門監獄,絶對不具任何可操作性。眾所周知,囚犯都是因犯罪而入獄,對其監禁目的是為了不再危害社會,換言之,他們在服刑間都存在種種危險性。監獄是高度設防的地方,安保的要求非常之高,由武裝監管、警員出動、囚犯

    澳门月刊 2019年6期2019-07-08

  • 擔當“多元文化共存交流合作基地”的時代使命
    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與澳門未來”交流座談會致辭時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賦予澳門新的歷史使命和時代擔當,澳門要利用自身優勢,切實發揮“核心引擎”作用,擔當“多元文化共存交流合作基地”的時代使命,並在大灣區科技創新走廊中有所擔當支撐。利用自身優勢,切實發揮核心引擎作用,這是澳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設,融入國家發展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方向,必須要明確,充分發揮這種最大優勢。擔當“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時代使命,澳門要在對外交流活動中

    澳门月刊 2019年4期2019-06-03

  • 大灣區能否成功 重在磨合
    9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面世,全文分十一章近三萬字,涵蓋總體要求、空間佈局、城市聯動、科創建設、金融分工、基建聯通、生態文明等衆多領域。目標是到二○二二年,基本形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框架;二○三五年,全面建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在規劃中,亦清晰勾劃了11市,包括香港、澳門的各自定位, 其中,香港要以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推動金融、商

    澳门月刊 2019年3期2019-04-15

  • 個稅優惠+人才優勢粤港澳大湾区開闢創業興業熱土
    小苑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佈以來,作為大陸甚至全球最具經濟活力的地區之一,粵港澳大灣區從改革先鋒區起步,含个税优惠在內的多項稅收優惠政策及諸多辦稅便利化改革備受關注,成為有效吸引海內外人才的「引力波」。同時,大灣區雙創基地孵化創業人才,打造工業數字化急需的「智造人才」……粵港澳大灣區正在成為全球創新發展高地,向世界級灣區快速邁進。粵港澳大灣區的個稅優惠政策,將明顯降低企業在珠三角的就業創業成本,借此引來和留住更多境外人才,以滿足企業轉型升級、

    台商 2019年11期2019-02-19

  • 港人開啓「大灣區」生活
    戰略——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建設,自從消息公佈後,除了各項工作持續穩步的推進中,各種好消息也接二連三,香港西九龍高鐵2018年9月下旬通車及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的實施,為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踏出了關鍵的一步,港人將開啟新的「大灣區」生活模式。新機遇 新動能為推動大灣區規劃和發展,中央2018年8月14日專門成立由政治局常委統籌決策和實施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主管港澳事務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擔任該領導小組組長;同時,首次有香港和澳門特區行政

    台商 2018年11期2018-12-13

  • 青年大灣區創業 需量力而為
    前,各種各類的大灣區青年組織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與此同時,各種專向三地青年展開的大灣區考察交流活動,亦大有遍地開花、如火如荼之勢,相信,這些活動多是在中央部委及三地政府的統籌之下促成,而目的在於推動更多的港澳青年認識和瞭解大灣區,同時增進粵港澳三地青年的相互認識,以及消除三地青年之間的隔閡。坦白而言,這些針對青年的活動是有益身心的多贏創舉,值得推而廣之。畢竟,粵港澳三地雖說文化淵源相近,但始終三地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有異,三地青年的國際視野、對國家的認同感

    澳门月刊 2018年9期2018-12-03

  • 跨境醫療問題 應及早關注
    過,全城在關注大灣區對港澳的利好消息的同時,我認為,政府包括個人都應關注到澳門人在大灣區醫療如何解決的問題。筆者不是衝著最近鬧得全國上下惶惶然的疫苗事件,也非聯想到內地臭名遠昭的醫暴事件,而是呼籲要提早思考及為未來謀劃,更不要無視現有醫療、文化、教育等種種不便利。這是因為,當中存在一個不可迴避的客觀存在現實,大灣區多數城市和港澳地區相比較來看,社會設施、公共服務不成熟且不完善,且很多仍處在國內二三線中小型城市之列,與港澳居民所熟悉的生活環境有所差距。這就如

    澳门月刊 2018年9期2018-12-03

  • 港人開啓「大灣區」生活
    戰略——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建設,自從消息公佈後,除了各項工作持續穩步的推進中,各種好消息也接二連三,香港西九龍高鐵2018年9月下旬通車及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的實施,為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踏出了關鍵的一步,港人將開啟新的「大灣區」生活模式。新機遇 新動能為推動大灣區規劃和發展,中央2018年8月14日專門成立由政治局常委統籌決策和實施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主管港澳事務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擔任該領導小組組長;同時,首次有香港和澳門特區行政

    台商 2018年9期2018-11-23

  • 台灣新媒體參訪粵港澳大灣區
    角」。「粵港澳大灣區」名字響不響?知名度高不高?如果在深圳和上海、北京、香港、澳門進行民調,恐怕沒有人不知道。但是,如果在一海之隔的台灣進行民調,知道的人可能就不多了。為了讓台灣民眾了解「粵港澳大灣區」,由《台商》雜誌組織的「台灣新媒體大灣區參訪活動」於7月8~11日分別參訪了香港、珠海、東莞等地,走馬觀花地對大灣區的部分組成元素進行了了解。台灣很多人到過香港,也知道香港九七之後實施的「一國兩制」,但是,甚少有台灣人對「一國兩制」的來龍去脈有所瞭解。《台商

    台商 2018年8期2018-11-07

  • 大灣區與香港機遇
    據悉,《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將於近期頒佈。實際上無論是在中共十九大會議、2 0 1 7年《政府工作報告》,還是近日的海南博鰲亞洲論壇,大灣區建設相關的話題均受到世界注目。一直以來,「國家(大灣區)所需+香港所長」,是香港與珠三角及內地合作的總體思路,既為香港自身帶來了巨大的發展,又在國家改革開放的歷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香港傳統的優勢已經不足以支撐香港未來的長遠發展,「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已經不足以為香港人創造足夠的、多樣化的發展空間。「打鐵

    台商 2018年5期2018-07-10

  • 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或有實質性專案落地
    出台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發言人早前表示,中央有關部門會同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編制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已經按程序報批,審批通過後將正式公佈。大灣區建設將獲更廣泛支持相較於2017年,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針對「粵港澳大灣區」的表述有所調整。其中,兩個細節的變化富有深意。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光南表示,隱去「城市群」三字,單提「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預示著國家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台商 2018年4期2018-07-06

  • 助青年把握大灣區發展機遇
    港要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發揮優勢,把握機遇,青年人所扮演的角色絕對不容忽視。縱然大灣區的發展極具潛力,但香港青年人對其認識和理解仍不十分全面。社會各階層好應該多為年輕人提供合適的機會,鼓勵他們加深了解灣區的發展情況和方向,並讓他們參與區內各項相關的項目。「粵港澳大灣區」覆蓋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珠三角9個城市,當中更包括一線城市如廣州和深圳。灣區規劃的目的是為了合力構建一個世界級的城市群,藉此提升該區在國際舞臺上的競爭力,並致力驅動國家的經濟發展和

    台商 2018年3期2018-05-14

  • 大灣區融合 澳門準備好了嗎?
    者“擔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會令三地逐漸融合,會令香港喪失自己的特色及定位,模糊兩制的界線”提問時表示,要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成為世界級大灣區,必須利用三地獨有優勢,否則不能在世界上具有競爭力。由上述講話足見中央重視香港和澳門特區對大灣區建設協同發展重要作用。衆所周知,粵港澳大灣區是近年來內地及港澳地區的新聞關鍵詞。其實區域融合,對港澳而言,並非新鮮事物,早在八十年代香港、澳門大批工廠先後北移、港澳居民北上消費,就是最初期的區域融合。不過,世事如棋局局新,隨著內地

    澳门月刊 2018年4期2018-04-25

  • 大灣區”文學:有深度發展空間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發展論壇”在深圳舉行,對於澳門在大灣區發展文學的可能性,您有何見解?未來,澳門文學發展的方向,您有何期許與建議?吳志良強調,“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是為實現區域間經濟協同發展,激發經濟新動能而設立的,具有潛力巨大的創新能力,講求團結協作,整合區域資源,促進優勢互補,從而提升共同的競爭能力。該概念的提出為文學思考提出很多可能性。無論在歷史溯源還是在地理位置上,粵港澳都是唇齒相依、關係密切。大灣區的文化都紮根於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但由

    澳门月刊 2018年4期2018-04-25

  • 立足澳門:區域整合之下,澳門“特色”升級
    卜樂粵港澳大灣區,鮮明中國“DNA”作為全球第四個大灣區從報告的提出,到如今的積極部署,都吸引了中國乃至全球的熱烈關注,作為中國的第一個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是由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肇慶、惠州和江門組成,它實際上是一種開放型的區域經濟體,同時也是具有活力、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灣區城市群。現在,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全國五分之一的面積和三分之一的人口及經濟總量,它以海陸和陸路的方式對內連接長江經濟帶、北部灣經濟區、海峽兩岸經濟區,對外輻射到

    澳门月刊 2018年1期2018-01-17

  • 前進大灣區
    建設更是粵港澳大灣區基建工程的重點之一,未來為灣區打造超級交通樞紐帶來極大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的概念從2017年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正式提出,到如今各項建設與政策如火如荼的進行,我們身處的這個灣區究竟為何,又能帶來怎樣的改變,對區域,對國家乃至世界而言,它又意味著什麼?2018年開年第一刊,我們邀請兩岸四地、新加坡等專家學者、商業領袖共同“前進大灣區”,揭開“灣區時代”的神秘面紗。在第一板塊“隔海觀察”中,臺北市商業會王應傑理事長以多年來奔走兩岸四地,

    澳门月刊 2018年1期2018-01-17

  • 邁進珠海:灣區交通樞紐,打造珠海新未來
    層面看,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首先,是要服務於中國實現由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轉變的戰略目標。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和經濟增長的引擎,大灣區要作為引領中國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使中國由富起來到強起來的示範區。其次,大灣區的建設是要服務於中國城市群發展的戰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意味著中國的城市化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單純依靠城鎮化,依靠建設大中型城市,以及建設內在經濟協同發展關係不大的城市群的模式,已無法進一步合理配置和共用資源,也很難滿足建設經濟強國的需要。因而通

    澳门月刊 2018年1期2018-01-17

  • 隔海觀察:危機之中,台灣融入的希望之地
    所皆知,粵港澳大灣區涵蓋香港、澳門及廣東省九個大小不一的城市:廣州、東莞、深圳、珠海、中山、佛山、江門、惠州、肇慶。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億,國內生產總值GDP規模達1.3兆美元,已經是台灣的2.4倍。從現有規劃可以看出,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主要方向有四:(1)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2)推進投資、貿易、人員往來便利化;(3)大力開展創業孵化、科技金融、國際科研成果轉讓等業務;(4)建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因而從這些定位與方向上綜合

    澳门月刊 2018年1期2018-01-17

  • 時政短評:我們,需要怎樣的大灣區
    明遠粵港澳大灣區隨著2017年3月第一次在中央政府工作報告中正式提出,一系列的討論、政策利好的消息迅速在社會、網絡間瀰漫,當然從事銷售行業最前線的房地產業總是能最先嗅到商業味道,在各地樓盤無論是一手房還是二手房的銷售中都要披上“灣區”光環,搖身一變都是“金雞母”一般的價值連城,不過在目前灣區內八大城市嚴格限購的基礎上,要想達到2016年全民瘋狂買房的高潮似乎還欠缺一點政策的支持,但從房地產的訊號釋放也看出了粵港澳大灣區潛在的危機。縱觀各大新聞報刊、社會輿論

    澳门月刊 2018年1期2018-01-17

  • 港府有聲:並駕齊驅,香港仍有大舞臺
    流動談及粵港澳大灣區,外界都強調這是全球第四個大灣區,其實論及人口、面積等,這是世界第一大的灣區城市群,只是在目前的經濟體總量中還未能位居前列,而分析粵港澳大灣區不能將其與“一帶一路”分開討論,因為這其中有其重複性與內在關聯性,粵港澳大灣區與“一帶一路”策略都是更好地加入全球經濟體系的例證,隨著全球性生產分工的更加細緻化,市場規模在不斷擴容,對於生產基地的要求也逐漸提高,因應全球化要求,中國提出了這兩項經濟整合與發展策略,未來如果能夠成功將帶來經濟發展的巨

    澳门月刊 2018年1期2018-01-17

  •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籃球賽”廣州奪冠
    “共建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論壇”及積極推動與大灣區城市的體育聯繫和交往。由體育局主辦、中國澳門籃球總會協辦的一連兩天的“2018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籃球賽”10月14日在塔石體育館圓滿結束。會師最後決賽的兩支球隊為澳門與廣州,結果廣州以42比37勝澳門,贏得冠軍。“2018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籃球賽”參賽城市包括有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香港與本澳共11支青年籃球隊參賽;今日進行的準決賽賽事,廣州與澳門分別以42比32及43比33擊敗香

    澳门月刊 2018年11期2018-01-04

  • 深中通道,未留軌道交通接口緊急呼籲,停工修改設計
    王五一“粵港澳大灣區”的概念風生水起之後,該區域內的許多建設工程、發展項目和設計規劃,都應當在大灣區的概念下重新審視,包括剛剛開始動工的、橋隧結合的、深圳至中山的、23公里的跨海通道,“深中通道”。從大灣區的新視野出發,筆者發現了它在設計上的一個重大缺陷——沒有預留未來可接通軌道交通的空間位置和接口設施。為什麼說這是一個重大缺陷?話,要從未來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的建設說起。一、一個完善高效的區內軌道交通系統,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核心要素。在國定粵港澳大灣區

    澳门月刊 2017年8期2017-08-30

  • 新特首與「大灣區
    中提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計畫(以下簡稱「大灣區」)。「大灣區」中涵蓋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廣州、深圳、江門、惠州、珠海、東莞、佛山、肇慶及中山合共9個城市,兩區9市的總人口約1億人,面積約5.6萬平方公里,GDP規模約1.3萬億美元。若把「大灣區」與以矽谷為經濟動力核心的三藩市海灣區相比較,兩者的規模不相伯仲。事實上「大灣區」的GDP已超越對方。在「大灣區」的政策之下,香港應該機遇處處,然而在實際執行上殊不簡單。下屆特首熱門人選林鄭月娥日前接受媒

    台商 2017年4期2017-06-05

  • 澳深舉行合作會議推進“粤港澳大灣區”建設
    括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等。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和深圳市市長許勤共同主持會議並發言。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和深圳市副市長艾學峰分别通報了過去一年深澳合作重點的工作進展情况。據悉,會議提出的新階段合作重點包括:務實推進“粤港澳大灣區”建設;共同發揮好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服務平台的作用,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深入推進青年創業及旅遊等領域的合作;促進兩地文化合作,以及深化交流合作機制建設等。

    华人经济 2016年7期2017-05-16

  • 粵港澳大灣區且行且看
    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瞬間成為粵港澳三地廣泛關注的熱點議題。然而,稍有關注粵港澳三地政事者都知道,所謂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也並不是什麼新名詞,去年初國務院《關於深化珠三角區域合作的指導意見》就明確指出“攜手港澳,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只是,當時這個內地官方文件並沒有引起港澳兩地的關注而未能廣為人知,更不用說,社會各界對此深入了解、思考和研究了。眼下,我們不得

    澳门月刊 2017年5期2017-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