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合作開設研學遊產品

2022-07-14 09:46
澳门月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大灣區資源產品

“研學遊”是否可以考慮與珠海、中山等大灣區城市共享旅遊和學習資源,對此您的看法?有何建議?

澳門立法會顏奕恆議員:我認為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合作開設研學遊產品,非常值得考慮,一來延長旅遊線路,能設計一些較長時間的旅遊產品;二來跨越多個城市,遊覽多地不同城市風光,增強研學遊產品競爭力。其實大灣區內的愛國教育資源非常豐富,不少城市仍保留近代史的重要建築、紀念物,甚至澳門自身亦有相關資源,例如有在澳門出生的冼星海,家在澳門的鄭觀應、葉挺,在澳門發展事業的孫中山,在澳門停留的林則徐,這裡留下了很多歷史名人的足跡,而且澳門普濟禪院更是中國重要歷史事件的發生地——《望廈條約》的簽訂地,可以將其串聯成一條愛國教育的研學遊路線,回溯中國的近代歷史,看那時的人們是如何抗爭,打破荊棘找到救國存亡的道路。而且澳門四百年前開埠,是以碼頭發跡,大灣區內廣州、香港的碼頭文化存在已久,其實能以碼頭文化、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去設計,回溯中國歷史,聯結當今中國推行的“一帶一路”戰略,以及澳門中葡平臺的建立。

中國旅行社協會研學旅行分會陳自富副會長:我認爲非常有必要。自“一國兩制”政策實施以來,澳門與珠海、中山等大灣區城市經濟、社會聯繫是非常緊密的,但是教育的聯動實際上是稍顯滯後的。通過“研學遊”活動,以特定的主題(例如傳統文化、灣區文化、灣區科技、一國兩制等),與大灣區城市共用旅遊和學習資源,不僅能夠增加“研學遊”活動本身主題的豐富程度,更重要的是通過“研學遊”這種方式可以增加學生之間的向度流動,更加充分發揮教育在學生文化意識培養中的重要作用,增強澳門民眾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親近感與主動感,進一步帶動澳門與內地之間的經濟流動,推動強強聯合,助力經濟復甦。

澳門旅遊學院林寶玉教務長:粵港澳合力推進青少年研學遊體系的完善,是《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的其中一個發展項目。而由澳門10所高等院校聯同旅遊局和教育及青年發展局組成的“促進澳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旅遊教育培訓基地聯盟”,其目標之一就是利用大灣區旅遊教育資源,增加學生學習的流動性,搭建世界交流平台,拓寬其國際視野。故澳門高校如能與珠海、中山等大灣區城市的院校、文旅單位和企業合作安排“研學遊”,共享旅遊和學習資源,一方面可透過澳門高校組織短期國際交流活動的經驗,提升內地“研學遊”的接待能力,改善“有設施無內容”、“多旅少學”、“只旅不學”等情況;另一方面有助豐富“研學遊”的內容,從澳門獨特的中西文化底蘊以至內地其他大灣區城市的中華傳統文化,打造優質的“研學遊”品牌及具競爭力的遊學產品,共同設計“一程多站”精品遊學產品及路線,編制遊學教材等,不僅能吸引內地的學生,相信世界各地的學生也會對大灣區高質素的“研學遊”感興趣。此外,“研學遊”亦可納入“澳門周”的活動內以進行宣傳及推廣。

華南師範大學旅遊管理學院劉俊教授:我認為完全可以考慮澳門與珠海、中山等大灣區城市共用旅遊和學習資源。首先,就面向內地學生市場來看,澳門與珠海(長隆海洋王國、港珠澳大橋、工業研學等)、中山(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等大灣區城市在研學資源方面具有很好的互補性,跨境研學產品能夠提升共同面向遠端內地學生市場的吸引力和體驗感;其次,就面向大灣區內地學生市場來看,文化心理和地理區位的臨近性也會促進珠澳聯動、橫琴新區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相關研學主題產品的開發;再次,就澳門本地學生市場來看,跨境前往珠海、中山開展研學活動不僅交通便利,還能夠直接感受到大灣區經濟社會高速發展,以及澳門與祖國深厚的文化認同。

猜你喜欢
大灣區資源產品
The Changes of the Climate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环保国度
是否贊成青年灣區發展
港人開啓「大灣區」生活
港人開啓「大灣區」生活
垃圾也是资源
最好的時代:讓競爭回到產品本質
最好的時代:讓競爭回到產品本質
林毅夫 資源國家如何擺脫「資源詛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