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語:引進來 走出去 發揮澳門在灣區的優勢

2019-08-16 02:01
澳门月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優勢創業大灣區

本期本期時事辯論欄目特別邀請了澳門中小型企業聯合總商會馮健富理事長、澳門國際投資協會吳偉恩會長、澳門時事評論員陳偉智先生、澳門青年聯合會陳秀釵副會長,分享就當下社會普遍關注的青年灣區發展所遇到的問題的見解。

就如何看待當下的粵港澳大灣區熱潮?您是否贊成澳青跟“潮”進軍大灣區創新創業? 澳門中小型企業聯合總商會馮健富理事長:現在澳門的新一代創業者很幸福,有國家支持,有灣區各地政策優惠,特區政府也提供各式服務和資源,在這樣的“天時”、“地利”之下,青年一定要利用自身優勢,勇於去灣區發展,去尋找商機,為自己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澳門國際投資協會吳偉恩會長:近年特區政府及社會團體推出計劃、交流等活動,鼓勵青年融入大灣區發展,對此,社會上普遍是支持的,不過,我不贊成青年學生冒然去大灣區創業。澳門時事評論員陳偉智先生:大灣區規劃是澳門青年無法迴避的議題,如何面對、如何應對最為關鍵。必須先要做好充分的了解和準備,有足夠的能力和實力,才適宜走進大灣區進行“雙創”。青年人實在不宜太早参與創業。澳門青年聯合會陳秀釵副會長:我非常認同港澳年輕人若有成熟的創新創業項目和專業團隊,以及內地關係網絡,完全具備向灣區進軍創業的條件。不過,我不建議大學畢業生貿然創業。

對於是否認同青年創業較打工更成功?是否認同大灣區提供了澳青一個大展拳腳的機遇?澳青赴大灣區發展會有哪些優勢?澳門中小型企業聯合總商會馮健富理事長:大灣區將成為港澳青年大展拳腳的發展平台,青年創業前要付出努力,找到對的項目、對的市埸、對的合作伙伴,還要汲取前輩企業家早些年(北上)營商的創業經驗,以及要有承擔失敗的風險意識。澳門國際投資協會吳偉恩會長:我不認同青年創業較打工更成功之說,要視乎個人的性格、際遇,是否適合創業,大灣區是一個廣闊的市埸,對澳門青年而言無疑是另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澳門時事評論員陳偉智:澳門青年要赴大灣區發展,首先要了解自己具備甚麼的所長,是灣區所無、所缺、所需。澳門的博彩旅遊、中葡雙語是本地的特色,但在大灣區其他地方(不包括香港),可有發展的機會?創業的回報率大,風險亦高,在一個不熟悉的環境,面對一群不熟悉的競爭者,必須考慮清楚才作決定。澳門青年聯合會陳秀釵副會長:我不認同“工字不出頭”的說法,港澳青年雖然欠缺內地人脈資源,但勝在普遍教育程度高,有國際視野闊、社會管理知識、國際網絡廣等優勢。

就如何看待政府資助社會團體舉辦各種推廣交流等活動有否濫用資源的問題,澳門中小型企業聯合總商會馮健富理事長:灣區建設作為一項國家發展政策,特區全力支持是理所應該,更是應該大力去做的,至於支持的資源是多還是少,一切歷史會有記載,社會上不需要太多揣測。澳門國際投資協會吳偉恩會長:倘若特區政府不牽頭去推動這種社會氛圍,我相信澳門企業家、澳門青年更難以有機會去接觸大灣區城市。這種政府、坊間共同推動的模式,我相信是行之有效且必須的。澳門時事評論員陳偉智:特區政府在推動本澳青年參與大灣區實確不遺餘力,資源是否濫用,必須從效果和效益兩方面去衡量,特區政府適宜對此進行“衡工量值”式的審計,才會更有實效。澳門青年聯合會陳秀釵副會長:大灣區規劃作為國家層面的政策,特區政府從各個方面投放資源支持青年灣區創新創業,這正是澳門特區積極配合國家發展的體現。但畢竟涉及動用公帑,政府應謹慎審批每個活動的資助申請,比如由第三方評核成效等。

如何看待坊間指青年走入大灣區有著數拿的社會輿論?當越來越多的港澳青年投身大灣區發展,對大灣區各市有何影響?是否構成對港澳市場、人力等的爭奪戰趨熱烈化的局勢?澳門中小型企業聯合總商會馮健富理事長:我認為是完全沒有必要擔心的,反而我認為在灣區打拼的青年累積一定的創業經驗或創新科技知識,將來回澳開創自己的事業,可為澳門引入多元化產業作出貢獻,亦可為澳門培養多元化人才,又或者成為灣區發展的先行者,為後來進軍灣區的青年企業家擔當起引路人的角色。澳門國際投資協會吳偉恩會長:我不認同坊間批評的引導青年走入大灣區有著數拿的說法。港澳青年透過灣區這一平台,可以選擇在灣區創業就業,也可選擇回到澳門創業就業,當日後累積了相當的經驗,還可引進內地高新科技產業落地澳門,為澳門經濟產業多元化出一份力。澳門時事評論員陳偉智:人才發展委員會正探討“優才引進計劃”,同時表示高學歷的澳門年青人回流人數有減少趨勢。這種矛盾的現象,說明特區政府在培養本地人才方面缺乏全面考量,過度吹捧反而不妙。澳門青年聯合會陳秀釵副會長:澳門青年走入灣區發展,是一個難得的個人發展的機會,更是為澳門培養人才、儲備人才的契機。作為澳門青年若是有競爭能力,大可選擇進入灣區發展,也可選擇留澳發展,同樣也可發揮所長,貢献社會。

最後,如何應對澳人融入大灣區這一發展趨勢? 未來有哪些可以做的?澳門中小型企業聯合總商會馮健富理事長:澳門能够提供給年輕人的創業就業市場選擇不多。有心創業者多些透過參加政府社團舉辦灣區考察交流活動,走入灣區了解和發掘商機,為將來個人發展尋找潛在的生意合作伙伴打下基礎。澳門國際投資協會吳偉恩會長:澳門年輕人,一是要多參與特區政府、社會團體舉辦的大灣區各地交流及實地考察活動;二是要加强和在灣區創業的前輩企業家溝通;三是要積極裝備自己,了解葡語國家市場,充份發揮“一中心一平台”的政策優勢。澳門時事評論員陳偉智:個人認為,大灣區規劃目前尚處於草創時期,四大核心引擎各有特色亦各有問題,如何發揮整合作用需要時間。澳門人現階段需要做的,是對大灣區加深了解和認識,做好長遠的打算。特區政府要做的,是如何把特區的五年規劃和大灣區規劃融合,發揮澳門的特色和所長。澳門青年聯合會陳秀釵副會長:未來,政府要思考怎樣開放人力資源市塲,吸引更多專才留澳發展,因為現在大灣區各地都在搶人才,香港也有專門的專才輸入計劃,若我們再不進取,就會被邊緣化。

本刊認為,正如多位受訪嘉賓所提出,融入大灣區是大勢所趨,澳門未來要好好利用自身的優勢,國家之所以將澳門發展定位為:一中心、一平台,是因為澳門有別於其他地方的優勢,儘管,澳門地域小,經濟產業單一,一賭獨大的經濟發展模式,一旦有不明外來因素,隨時牽一髪而動全身引發賭收下跌風波,是故,一直以來,中央一再要求澳門要走向一條通向產業多元化之路……

筆者認為,面對融入大灣區這一時代大勢,澳門必須跨出實質性的第一步,倘若繼續觀望,恐怕只會不進則退,眼白白地看著灣區九市和香港特區在創新高科技方面發展勢態如火如荼,自身卻一再錯失機會而更加落後。最重要的是,澳門作為一個享有一國兩制獨特政治優勢的灣區城市,同時要擔負起將國家和葡語系國家,包括歐洲、美洲和非洲等地區的國家聯系起來的中間人角色,如何充份發揮和利用好這些優勢,注定澳門能否從中獲得可持續的發展方向,能否開拓新的發展空間,能否增添新的發展動力。更不用說,任何一个城市若要发展进步,就要有開放、廣闊的胸襟,做好:引進來、走出去,作為澳門這樣一個擁有國家支持、國際認可的國際化都市,更是如此。未來,澳門如何在灣區建設的過程中,擔當好的“一中心、一平台”的角色,取決於澳門的新一代會否積極參與,而且,也視乎政府治理部門如何去統領的智慧。

猜你喜欢
優勢創業大灣區
港人開啓「大灣區」生活
港人開啓「大灣區」生活
如何構建企業的生態優勢?
台商優勢的「大」於「小」
葉檀 創業不是就業的替代品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
對人的狩獵:比較優勢視野下的內亞戰爭技術與軍事傳統
多元選擇 支持台生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