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细菌

  • 河北秦皇岛驻操营剖面寒武系张夏组均一石生物丘沉积特征
    5]中发现丝状蓝细菌形成的树形石现代类比物那样,古老均一石的形成机制或许可以为找到现代类比物提供一个思考途径。1 地质背景1.1 构造与沉积背景河北秦皇岛位于华北地台东北缘,华北克拉通中、新元古代燕山裂陷槽盆地(燕辽海盆)东南边缘(图1a)[17]。研究区位于秦皇岛市北部山区距市区30 km处(图1b)。华北地台整体表现为被动大陆边缘以及裂陷盆地的特征,其东北缘海相沉积较晚,大致在寒武纪第二世末期开始沉积,形成一个典型的陆表海台地,其上沉积了巨厚的浅海相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3年5期2023-11-29

  • 蓝细菌螺旋拟柱孢藻的抑菌活性研究
    发利用。关键词蓝细菌;螺旋拟柱孢藻;乙醇提取物;叶绿素提取物;抑菌活性中图分类号R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23)08-0001-05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08.001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Study on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Cyanobacteria Cylindrospermopsis raciborskii helix t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8期2023-05-23

  • 调控工程在光合蓝细菌中的应用
    养条件下,光合蓝细菌能够在太阳能驱动下,以CO2和H2O为原料合成有机物。随着合成生物学发展,已实现利用光合蓝细菌作为生物底盘进行近百种燃料和化学品的绿色生物合成,也被认为是实现“液态阳光”的技术方案之一[3]。因此,基于光合蓝细菌发展“液态阳光”技术,实现CO2的资源化利用,有助于解决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实现。近年来,随着科研人员的努力,以光合蓝细菌为生物底盘已实现了近百种生物燃料和化学品的合成[4-6]。例如,在集胞藻PCC

    合成生物学 2022年5期2022-12-14

  • “双碳”背景下聚球藻底盘研究的挑战与机遇
    决[4-5]。蓝细菌是一种原核的光合微生物,能够以阳光作为能源,以CO2为碳源自养生长,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种类繁多,承载着地球上重要的初级生产力,在地球碳循环、地球氧化型大气的形成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6-7]。它在多个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领域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当前快速发展的合成生物学领域已经成为第3类最重要 的 微 生 物 底 盘[8]。例 如,鱼 腥 藻7120(Anabaenasp.PCC 7120)是研究生物固氮和细胞分化的模式生物[9-

    合成生物学 2022年5期2022-12-14

  • 藿类生物标志物及其对海洋碳氮循环过程的指示
    指示环境中固氮蓝细菌及其固氮过程.细菌藿四醇异构体之一的BHT-x是海洋厌氧氨氧化菌的专属产物,可指示海洋厌氧氨氧化和低氧环境.土壤标志物BHPs及陆源输入指标soil可追踪陆源有机质向海洋环境的输入和迁移.35-氨基BHPs和3-甲基(氨基)BHPs可指示好氧甲烷氧化活动.细菌藿六醇和3-甲基细菌藿六醇可指示亚硝酸盐型甲烷氧化活动.未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仪器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藿类化合物在指示海洋碳氮循环过程方面势必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藿类化

    中国环境科学 2022年8期2022-08-24

  • 华北地台寒武系芙蓉统均一石沉积组构分析
    构成微生物席的蓝细菌及其分泌的细胞外聚合物的复杂钙化作用,探讨多重微生物膜在不同环境复杂代谢作用及相应产物,由于缺乏可类比的现代均一石实例,均一石的研究存在一定困难,均一石与碳酸盐泥丘及粘结岩在形态及构成上的相似性也造成均一石在概念上的不确定[7]。华北地台在寒武纪接受沉积较晚,总体属于陆表海沉积,纽芬兰世及第二世以泥岩、粉砂岩与碳酸盐岩组成的混合沉积为主,苗岭世中后期至芙蓉世,向上变化为以鲕粒灰岩及碳酸盐泥为主的碳酸盐台地沉积序列[6,14-20]。华北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22年3期2022-07-29

  • 藻类响应缺铁胁迫的光合机制研究进展
    2S簇)中。以蓝细菌的光合电子传递反应为例,铁是类囊体膜上光系统II(Photosystem II,PSII)、光系统I(Photosystem I,PSI)、细胞色素b6/f复合物(Cyt b6/f)、细胞色素c6(Cyt c6)和铁氧化还原蛋白(Ferredoxin,Fd)等重要蛋白复合物的辅因子[27](图1)。在整个光合电子传递链中,PSI的铁含量最高,每个PSI核心包含3个4Fe-4S簇,即12个铁原子;蓝藻PSI以核心三聚体复合物形式存在,PS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17期2022-07-10

  • 河北秦皇岛驻操营剖面张夏组鲕粒滩叠层石生物丘特征及沉积环境
    的。叠层石是以蓝细菌为主导的光合作用微生物席,形成依赖于复杂的微生物作用过程,并与凝块石、树形石、均一石、纹理石及核形石并列为微生物碳酸盐岩六大类[5-6]。寒武纪作为显生宙第一个纪,具有独特的沉积作用特征和碳酸盐沉积样式,包括:大量产生与微生物活动相关的灰泥[7];伴随后生动物辐射,微生物碳酸盐岩丰度不断增加;“显生宙早期第一幕蓝细菌钙化作用事件”的发生[8-10];寒武系普遍发育竹叶状砾屑灰岩代表的风暴沉积[11-13],寒武纪海洋被称为“贫乏骨骼的风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22年2期2022-05-24

  • 这种石头有生命
    改变了这一切。蓝细菌是一种微小的低等生物,它们诞生的时间非常早,大约37.7亿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了,而这件事正是叠层石告诉我们的。蓝细菌生活在阳光可以穿透的大海表层,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将海洋中的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同时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向外释放氧气。蓝细菌越长越多,吸引来更多的捕食者,这些生物连同蓝细菌生产的有机物一起,“搭建”成了层状、球状、瘤状或柱状等各种形态的叠层石。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叠层石位于澳大利亚的皮尔巴拉地区,元素测年法显示,这些石头

    科学之谜 2022年1期2022-04-09

  • 胞外聚合物在蓝细菌钙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地质意义
    0590 引言蓝细菌的化石记录长达35亿年[1],通过对其矿化特征及机理研究有望找到解锁地球演变之谜的重要“密码”。然而,受成岩和变质等地质过程的长期改造,甄别古老岩石中尺寸微小(介于微米与纳米之间)且不易与其它地质矿物分辨的微生物化石[2]是找到“密码”的关键过程。钙化作用(形成含钙碳酸盐,包括低镁方解石、高镁方解石、文石和白云石)是微生物矿化作用最广泛的方式[3-4],但是直到新元古代之前,钙化的蓝细菌化石都是及其稀少或缺乏的[5-6]。碳酸盐的饱和度

    沉积学报 2022年1期2022-03-01

  •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思政教育的实践探讨:以“蓝细菌”教学为例*
    因此,本文将以蓝细菌(Cyanobacteria)教学为例,围绕蓝细菌爆发的危害、蓝细菌的利与弊和防治蓝细菌爆发等内容,通过对教学资源的不断挖掘、整合,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实现学生知识体系的持续更新和学生思想的启迪、升华,激发学生作为环保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课堂内外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当代著名科学家的科研态度和奉献精神传递给学生,让这些优良品质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1 思政案例设计思政案例设计的理念要突出适用性、体现时效性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4期2022-02-19

  • 鱼腥蓝细菌PCC 7120游离DnaA的增加降低异形胞频率
    0049)鱼腥蓝细菌PCC 7120(Anabaenasp. PCC 7120)属于念珠藻目念珠藻科念珠藻属, 是由多个细胞组成的固氮丝状蓝细菌, 在营养充分的环境中, 鱼腥蓝细菌菌丝由营养细胞组成, 24h完成一次细胞增殖, 同时能够利用环境中的化合态氮源, 如硝酸盐和铵盐等, 合成自身所需氨基酸从而保证存活[1,2]。当环境中化合态氮源缺乏时, 菌丝上5%—10%的营养细胞在24h内就会分化出一个具有固氮功能的异形胞, 相当于每10—20个营养细胞之间

    水生生物学报 2021年6期2021-12-24

  • 盐胁迫蓝细菌诱导相容性物质积累调控机制研究进展及展望*
    266101)蓝细菌是地球上一类能够进行放氧光合作用的原核微生物,能够利用光能将CO2和水转化为各类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在地球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洋、陆地甚至各类极端环境中(如贫瘠的土壤、盐湖、火山和热泉等)[1]。相较于真核微藻和高等植物,蓝细菌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培养、生长迅速且遗传操作相对简单等优点,长期以来被作为研究光合作用机制以及光合自养生物环境适应性的模式种类而被广泛研究[2]。另一方面,相较于大肠杆菌、枯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1期2021-12-02

  • 创设情境活动 发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以“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学为例
    的事实性知识是蓝细菌、细菌的结构特点。概念性知识是: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细胞具有多样性。通过初中生物学的学习,学生知道绿藻含有叶绿体,能光合作用;细菌是原核细胞,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简单到复杂。不少学生具有前科学概念,错误地认为只有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必须在叶绿体中完成。“水华”的问题情境与本节的核心知识关系密切。水华是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在一定温度、光照、降水、水流等条件下,由蓝细菌、绿藻、硅藻等藻类,浮游动物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10期2021-11-11

  • 埃迪卡拉纪—寒武纪之交微生物岩特征对比及古海洋学意义: 以汉南—米仓山地区为例*
    ,单偏光;B—蓝细菌鞘体钙化机制(参考Riding,2011b)图1 蓝细菌鞘体钙化特征及机制Fig.1 Photomicrograph showing calcified cyanobacteria and possible mechanism for formation of sheath-calcified cyanobacteria 微生物岩发育广泛,从时间上可以追溯到早太古代,并以中、新元古代及寒武纪和奥陶纪初期最为发育(Grotzinger a

    古地理学报 2021年5期2021-09-30

  • 听古代微生物讲述海洋的故事
    “生产者”——蓝细菌在地球生命起源后的20亿年里,海洋微生物都是地球生物圈的主要居民,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类当属蓝细菌蓝细菌又被称为蓝藻或蓝绿藻,它们是一类能够进行产氧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无论是在地质历史时期还是在现代的海洋中,蓝细菌都有着广泛的分布。蓝细菌起源于至少25亿年前。如今的地球已经被多样的陆生植被裹上了绿装,就连海洋中也出现了大片的海草床,但是即便如此,海洋微生物仍然是地球生物圈的“供氧大户”,生物圈每年生产的氧气里,有将近一半是由海洋中的蓝细菌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32期2021-09-13

  • 光合微生物膜钙化建造的底栖鲕粒 ——以辽西葫芦岛三道沟剖面张夏组鲕粒滩为例
    丝状或管状钙化蓝细菌鞘化石,认为鲕粒形成于光合作用生物膜复杂的钙化作用和细胞外聚合物质(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的异养细菌降解诱导的碳酸盐矿物原地沉淀作用[4],为了解光合作用微生物膜钙化作用在动荡水体环境中形成鲕粒机制提供一个新方向。1 区域地质背景葫芦岛大地构造位于华北地台东北缘(见图1),处于燕山构造带东南部。中生代之前,研究区属于稳定的华北克拉通,由变质的结晶基底和上覆稳定的沉积盖层组成。盖层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21年3期2021-07-30

  • 生命的开路先锋蓝细菌
    陶飞蓝细菌是什么?说起蓝细菌你也许会感觉到有点神秘,但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诗,相信你一定是耳熟能详。这首诗所描绘的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常见现象。每逢春天到来,江水会由冬天的清澈见底逐渐变成偏绿的颜色,孕育生机与活力。这一现象主要是由春天温度升高促使藻类在水里大量繁殖造成的,这些藻类主要是蓝细菌。它是一种单细胞的微生物,大小只有几微米,有些蓝细菌分裂后不分开,可以形成丝状。可是,千万不要小看这种小小的生物,我们呼吸的氧气有30

    世界科学 2021年7期2021-07-23

  • 听古代微生物讲述海洋的故事
    “生产者”——蓝细菌在地球生命起源后的20亿年里,海洋微生物都是地球生物圈的主要居民,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类当属蓝细菌蓝细菌又被称为蓝藻或蓝绿藻,它们是一类能够进行产氧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无论是在地质历史时期还是在现代的海洋中,蓝细菌都有着广泛的分布。蓝细菌起源于至少25亿年前,在元古宙(距今25亿到5.4亿年)长达10多亿年的蓝细菌“黄金时代”里,它们一直都是地球生物圈的主导类群,也是当时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在元古宙之初,地球上几乎没有自由氧气,海水中也极

    知识就是力量 2021年6期2021-07-09

  • 光合作用微生物席主导的寒武系苗岭统崮山组均一石:以山东省泗水县圣水峪剖面为例*
    2011a)、蓝细菌繁荣以及不需要借助于二氧化碳浓缩作用机制(CCM;Riding,2006b;Kah and Riding,2007)的蓝细菌钙化作用(Riding,1991b,1991c,2000,2006b,2011b),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因为在寒武纪核形石(Liu and Zhang,2012;Hanetal., 2015;Wilmethetal., 2015;梅冥相等,2019a,2019b,2020a)、鲕粒(Liu and

    古地理学报 2021年2期2021-03-26

  • 生物大灭绝新观点
    水中大量繁殖的蓝细菌产生的毒素所致。有些蓝细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原来被认为是一种植物,故名蓝藻。后来发现,它们没有核膜,与细菌很像,所以现被归为细菌域、蓝菌门。那些有毒的蓝细菌细胞破裂后,会释放出毒素,通过皮肤、肝脏、神经产生伤害。有人称,大象死亡前像是失去了方向感,不断在原地打转,这表明大象的神经系统很可能已经紊乱了。70%的大象死亡地点在生长着蓝细菌的水坑附近。科学家也在大象尸体样本中检测到了神经毒素。研究人员认为,大象会花大量的时间在水中洗澡,并

    百科知识 2020年21期2020-11-20

  • 辽东半岛复州湾剖面寒武系馒头组核形石沉积特征
    学属性被修订为蓝细菌[4,9-10,13]后,“隐藻(Cryptozoon)”概念已经不再适用于描述和解释叠层石和核形石之类的微生物碳酸盐岩的成因过程。核形石是有机矿化过程的产物[3,8,13-14],如同鲕粒可能形成于复杂的微生物膜钙化作用一样,核形石不能被当作直接的微生物化石进行描述。人们经常使用DAHANAYAKE K[15]的定义描述核形石,即核形石是分泌黏液的藻(菌)类或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捕获、粘结碎屑物质和碳酸钙质点,围绕核心加积而成的、非固着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20年5期2020-11-10

  • 不同光质对嗜热蓝细菌Synechococcus sp.PCC6715生长的影响
    不同光质对嗜热蓝细菌Synechococcus sp.PCC6715生长的影响李凯 宫一玮 李兴康 张艳婷 Maurycy Daroch 金鹏†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 深圳 518055; †通信作者, E-mail: jinpeng@pkusz.edu.cn使用光合有效光量子数密度(PAR)均为 100μmol/(m2∙s)的白光(对照)、红光和蓝光, 对对数生长期的嗜热蓝细菌进行培养, 以期探明不同光质对不表达藻红素的蓝细菌光适应生长的影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4期2020-07-30

  • 走近叠层石探寻远古生命遗迹
    圈的缔造者——蓝细菌距今40亿年~39亿年间,在太阳辐射、宇宙射线和雷电等因素的诱发下,原始海洋中出现了最基本的生命物质(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胞嘧啶),但这些生命物质并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物。大约到了距今37亿年~35亿年,原始的生命物质在海洋中聚集并演化成了蓝细菌(早期的文献中多称为蓝藻或蓝绿藻)。蓝细菌具备了新陈代谢和自我复制等基本的生物特征,特别要提及的是,蓝细菌能够吸收阳光的能量,把水中的二氧化碳分子转化为自身生长需要的碳

    知识就是力量 2020年7期2020-07-08

  • 北京市各种水体蓝细菌物种多样性研究
    102100)蓝细菌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光合放氧原核生物。蓝细菌与水环境关系密切,生长旺盛时,会导致水体变色,引起淡水水体水华的爆发,有些蓝细菌能发出草腥味或者土腥味,导致水质恶化,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虽然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作为能够饮用的水资源却极其短缺。水库作为对水资源重新分配的重要工程,是人工湖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1]。城市景观水体在美化环境、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极大地作用,但大多景观水体

    微生物学杂志 2020年2期2020-06-16

  • 蔡林涛研究团队提出一种蓝细菌光合产氧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光动力治疗策略
    林涛研究团队在蓝细菌光合产氧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光动力治疗研究取得进展。相应成果为“Liu LL, He HM, Luo ZY, et al. In situ photocatalyzed oxygen generation with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to enable robust immunogenic photodynamic therapy 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J]. Adv

    集成技术 2020年3期2020-06-09

  • 不同培养条件对嗜热蓝细菌生长及活性物质的影响研究
    色素等[1]。蓝细菌(又称蓝藻)是能够产氧的光合自养微生物,形态结构较为简单。蓝细菌的细胞中含有多糖、类胡萝卜素、脂肪酸和藻蓝蛋白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具有良好的研究价值。蓝细菌分布范围广泛,不仅存在于淡水和海洋环境中,在温泉、南极冰川、沙漠等极端环境下也有分布[2]。其中,嗜热蓝细菌可在温泉等高温地带生长繁殖,生长温度可达45 ℃甚至更高[3];在生物碳减排技术方面,嗜热蓝细菌具有易培养、可利用高温烟道气中的CO2、抗病菌污染等优点。因此,利用嗜热蓝

    可再生能源 2020年1期2020-02-25

  • 蓝细菌光驱固碳合成蔗糖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罗泉,吕雪峰蓝细菌光驱固碳合成蔗糖技术的发展与展望郗欣彤1,2,张杉杉2,毛绍名1,栾国栋2,罗泉2,吕雪峰2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2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物燃料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101生物炼制技术体系是缓解能源和环境危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而充足的糖原料供应是生物炼制的基础。蓝细菌光驱固碳合成蔗糖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新型糖原料供应路线。基于高效的蓝细菌光驱固碳

    生物工程学报 2019年8期2019-08-27

  • 光合作用中光反应的机制和由来(6)
    系统Ⅰ,而这在蓝细菌中实现了。12 蓝细菌双光系统的工作方式蓝细菌(Cyanobacteria)是原核生物中唯一拥有2 个光系统,能进行释氧光合作用的细菌门类。在这个双系统中,光系统Ⅱ从水分子得到的氢原子还是首先用于还原结合在其上的醌分子,这样形成的氢醌也像以前那样经过类似细胞色素bc1那样的复合物建立跨膜氢离子梯度,不过从类似bc1的复合物出来的电子就不像以前那样,通过细胞色素c2又回到光系统Ⅱ的P680+上,形成环状电子流动,而是经过一个功能上类似细胞

    生物学通报 2019年7期2019-02-15

  • 光合作用中光反应的机制和由来(8)
    一些细菌。只有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中的细菌同时具有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既然同时拥有2 种光系统比只拥有其中1 种有较大的优越性,为什么还有许多细菌仍然只拥有其中1 种?蓝细菌拥有2种光系统的状况又是如何形成的?回答这个问题的一种方法是看这些光系统在细菌演化树上的分布情形。细菌演化树是细菌从共同祖先逐渐分化而形成各种细菌的图谱。由于细菌的分化类似于树的分支,这样画出来的细菌分化图看上去就像一株反复分支的大树,总树干就是最初的祖先,大树干就是

    生物学通报 2019年9期2019-02-15

  • 蓝细菌生物标志物 ——2-甲基藿烷类化合物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266100蓝细菌(cyanobacteria)是一类可以进行产氧光合作用的古老原核自养型微生物,分布广泛,数量庞大,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在海洋湖泊(Bergman,2001;Farrimond et al,2004;Talbot and Farrimond,2007)、极地冻土(Höfle et al,2015)甚至热液温泉(Zhang et al,2007)中都有发现。其起源可以追溯到27亿年前,早在元古代时期,蓝细菌就作为海洋中主要的初级生产者

    地球环境学报 2018年5期2018-11-05

  • 蓝细菌基因组拷贝数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朱涛,吕雪峰蓝细菌基因组拷贝数的研究进展与展望王立娜1,2,王家林1,朱涛2,吕雪峰21 青岛科技大学 海洋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042 2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物燃料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101王立娜, 王家林, 朱涛, 等. 蓝细菌基因组拷贝数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生物工程学报, 2018, 34 (9): 1386–1397.Wang LN, Wang JL, Zhu T, et al. Progr

    生物工程学报 2018年9期2018-10-08

  • 殖民火星,蓝细菌来帮忙
    造氧气的细菌,蓝细菌便是其中之一。这种古老的生物把地球变成了适合生命生存的环境,现在,科学家想借助蓝细菌来将火星打造成适宜生命生存的富氧星球。藍细菌有顽强的生命力,即使在恶劣的环境如温泉、盐湖、贫瘠的土壤、岩石表面中也能生长。科学家还注意到,在极深的海沟中同样有蓝细菌的踪迹,在如此昏暗的环境中,蓝细菌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的呢?原来,蓝细菌有一种特殊的叶绿素——叶绿素f。通常情况下,叶绿素只能吸收光谱在400纳米至700纳米之间的可见光参与光合作用,而叶绿素f

    科学之谜 2018年8期2018-09-29

  • 河北承德寒武系凤山组叠层石生物丘中的沉积组构
    石及其中的钙化蓝细菌化石为特征的芙蓉统叠层石,明显不同于巴哈马现代叠层石[26-27]的沉积组构,反而与鲨鱼湾和巴西东南部海湾的细粒泥晶组成的叠层石[26-27]较为相似。同时,河北承德路通沟剖面芙蓉统中的叠层石,较为粗糙的叠层石纹层以及复杂的微组构和钙化蓝细菌菌落残余物,为了解寒武纪正常浅海环境中由蓝细菌主导的微生物席[19,23,28-30]的复杂的碳酸盐沉淀作用产生的叠层石的复杂形成过程提供了一个较为宝贵的实例。1 地质背景路通沟剖面位于河北省承德县

    现代地质 2018年2期2018-05-08

  • 固氮基因筑梦空气制肥
    效率。只有部分蓝细菌能够做到这一点,即使受到光氧气干扰,蓝细菌依旧可完成固氮过程。对此,生物系帕克拉西实验室设计了一种可以利用大气气体固氮的细菌,通过移植固氮基因,使具备光合作用的细菌获得从空气中吸收氮的能力。植物“自制”肥料具有可行性“蓝细菌是唯一一种具有昼夜节律的细菌。”帕克拉西说。有趣的是,蓝细菌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储存能量,并通过呼吸作用消耗光合作用产生的大部分氧气,然后在夜间进行固氮。研究小组想从蓝细菌中获取带有这种昼夜机制的基因,并将其放入另一种

    中国农资 2018年27期2018-02-11

  • 蓝细菌乙醇光合细胞工厂的发展与展望
    晓明,吕雪峰蓝细菌乙醇光合细胞工厂的发展与展望齐允晶1,2,王家林1,栾国栋2,谈晓明2,吕雪峰21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 266042 2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燃料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101齐允晶, 王家林, 栾国栋, 等. 蓝细菌乙醇光合细胞工厂的发展与展望. 生物工程学报, 2017, 33(6): 891–909.Qi YJ, Wang JL, Luan GD, et al. Cyanobacteri

    生物工程学报 2017年6期2017-07-01

  •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CO2制乙醇技术获突破
    与过程研究所在蓝细菌光合生物合成乙醇技术方面取得突破。该所通过光合微生物平台,以蓝细菌集胞藻为底盘藻株,将来自运动发酵单胞菌的丙酮酸脱羧酶-Ⅱ型醇脱氢酶导入,将CO2和太阳能直接转化为乙醇。据称,该工艺路线除CO2外,不需要额外原料供应。与纤维素乙醇等工艺相比,该工艺减少了原材料预处理、底物提炼过程的损耗,节省了对淡水和用地的需求,在经济性与可持续性上表现出更大的潜力与优势。[中国石化有机原料科技情报中心站供稿]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7年8期2017-04-06

  • 应用合成生物学策略改良光合蓝细菌
    学策略改良光合蓝细菌孙韬,陈磊,张卫文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合成微生物学实验室,天津 300072陈磊,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微生物合成生物学以及光合蓝细菌领域的研究。主要成果包括:首次发现蓝细菌对乙醇和丁醇耐受性的专一性调控蛋白,工作得到《ASBMB Today》配发专文评述;鉴定并解析了蓝细菌应对环境胁迫的调控蛋白及相关机制等。至今发表SCI论文6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200。受邀担任国际杂志《Frontiers in Microbi

    合成生物学 2017年1期2017-02-24

  •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奥陶系马五1+2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特征及储集意义
    有不同规模的由蓝细菌群落构成的微生物碳酸盐岩建造,由叠层石、菌纹层白云岩、蓝细菌凝块岩以及菌黏结颗粒岩构成了藻坪和微生物丘建造。微生物丘纵向上建造规模较小,单旋回厚度一般小于1 m,发育于潮下高能环境,并由花斑状砂屑云岩、蓝细菌凝块岩、菌黏结砂屑云岩、菌纹层白云岩构成了丘基—丘核—丘坪的向上变浅序列,也常与颗粒滩相伴生构成丘滩复合体。其中,发育于丘核部位的蓝细菌凝块岩和菌黏结砂屑云岩中窗格孔和粒间孔发育,表现为中孔低渗特征,可作为盆地东北部的储集岩之一。微

    沉积学报 2016年5期2016-11-10

  • 寒武系凝块石生物丘的沉积组构:以鲁西地区张夏组为例
    的残余物及钙化蓝细菌化石。在复杂的微观组构中,表现出球状结构、片状、席状及蜂窝状结构的EPS钙化残余物,说明凝块石中团块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矿化作用过程。这些EPS钙化残余物与较为普遍的致密泥晶和钙化蓝细菌化石一起,为了解凝块石的形成机理提供了一些重要信息。因此,对凝块石生物丘的分析也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和思考途径。钙化作用;凝块石;张夏组; 鲁西0 引 言微生物岩(Microbialite)最早由Burne和Moore在1987年提出,是

    现代地质 2016年2期2016-09-27

  • 穿越微生物王国之我们身边的微生物
    洋里,它就是“蓝细菌”。蓝细菌被认为是最早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体,它能利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有了蓝细菌,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增高了,需要呼吸氧气的生物得以生存下去。多亏有了微生物,今天地球上的人类和其它生物才能繁衍生息。蓝细菌 蓝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蓝细菌普遍生活在淡水和海洋中,在极地和沙漠等极端环境中也能生长。

    十几岁 2016年9期2016-04-24

  • 庞大的魔术联盟
    蓝细菌蓝细菌又叫蓝绿藻,含有叶绿素a,能进行光合作用。因为含有特殊的蓝色色素,故而得名蓝细菌。它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能产氧的光合生物。绿叶海天牛动物也能进行光合作用?这明明是水中的一片绿叶,你看背上还有清晰的“叶脉”。不过,头上的角暴露了它的身份,它叫绿叶海天牛,生活在美国东海岸的浅水池和盐沼之中。绿叶海天牛一旦开始吸食一种称作滨海无隔藻的海藻,不出24小时,它的身体就逐渐变绿,只要在有光的条件下,就能“忍饥挨饿”长达10个月。原来是它们将这种海藻的叶绿体“

    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 2015年10期2015-11-07

  • 悬浮培养发状念珠蓝细菌对盐碱胁迫的生理应答研究
    023发状念珠蓝细菌主要分布于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这一地区存在着大面积既含有中性盐(Na2SO4)又含有碱性盐(Na2CO3)的盐碱化土壤,大部分耕作层土壤盐含量在0.78%~1.68%[1],盐碱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发状念珠蓝细菌是具有生长优势的固氮生物,可为其它土壤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和氮源,是荒漠化土壤中的“先锋生物”,具有极强的耐旱、耐碱、耐高温等能力。因而,发状念珠蓝细菌在我国西部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生态学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5年6期2015-01-08

  • 川北米仓山地区灯影组微生物碳酸盐岩发育特征
    岩非叠层生态系蓝细菌的概念,即主要为球状-椭球状蓝细菌组成的微生物系统在本区白云岩中广泛存在,其生长发育贯穿白云岩沉积期、准同生-同生期、表生期[12]。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最新的微生物碳酸盐岩研究成果,以川北出露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南江县杨坝镇上震旦统灯影组剖面为研究对象(图1),通过近300块薄片鉴定,试图厘清本区灯影组微生物白云岩发育特征,探讨其沉积环境,为四川盆地北缘灯影组天然气勘探提供参考。1 蓝细菌形态及其保存机制杨坝灯影组剖面主要发育2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2期2014-08-22

  • 海洋微型浮游动物摄食聚球蓝细菌研究综述
    游植物包括聚球蓝细菌(Synechococcus,简写为Syn)、原绿球藻和pico 级真核生物。Pico 级浮游植物每天最快分裂一次(Liu et al,1995; Vaulot et al,1995),然而,它们的丰度在几天甚至几年内保持不变,所以,这些生物的死亡率和生长率形成动态平衡。什么原因造成它们的消亡,一直是科学家探索的重要问题。摄食死亡、病毒侵染和沉降是聚球蓝细菌减少的主要原因(Christaki et al,2002)。微型浮游动物(1 摄

    海洋通报 2014年6期2014-03-22

  • 液体培养发状念珠蓝细菌代谢物提取方法的比较分析
    体培养发状念珠蓝细菌代谢物提取方法的比较分析韩培培,孙 莹,段文倩,石 拓,贾士儒(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 300457)比较了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发状念珠蓝细菌代谢物的2种不同提取方法.在对样品进行快速洗涤和淬灭后,分别采用冷甲醇法和甲醇/氯仿法对样品进行提取,并考察了样品量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提取到的代谢物种类和丰度角度,冷甲醇法的提取效果要优于甲醇/氯仿法,且采用50mg样品量的提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14年1期2014-02-27

  • 应用合成生物学策略优化光合蓝细菌底盘
    300072蓝细菌,又名蓝藻或蓝绿藻,是一类能够进行放氧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它们能够利用太阳能和CO2作为唯一的能源和碳源进行生长,进而经基因工程修饰后生产各种生物燃料以及精细化学品,因而作为“微生物细胞工厂”而在近年来倍受关注[1]。作为一个新兴的基因工程宿主菌,蓝细菌具有以下优势:1)蓝细菌拥有复杂的光合系统,能够吸收广泛波长的太阳光并将其能量直接传递给其他形式的能量载体[2]。同时,蓝细菌光能利用率是陆生植物的数倍 (蓝细菌3%~9%,陆生植物≤0

    生物工程学报 2013年8期2013-09-04

  • 集胞藻PCC6803高效基因表达平台的构建与评价
    266101蓝细菌是一种光合原核微生物,可以直接利用太阳能、二氧化碳和水进行生长,并且具有生长速度快、光合作用效率高等优点,因此是一种理想的生物工程宿主,在生物能源、生物制药及生产精细化学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单细胞蓝细菌菌株集胞藻 PCC6803(Synechocystissp. strain PCC 6803) 是研究光合作用机制和蓝藻基因工程的模式生物,可以通过自然转化吸收外源DNA[2],其基因组序列[3]已经于 1996年被测定,是

    生物工程学报 2013年9期2013-09-04

  • 硝酸钠对发状念珠蓝细菌生长的促进作用
    57)发状念珠蓝细菌(Nostoc flagelliforme)即俗称的发菜,是一种陆生固氮蓝藻,主要分布于干燥多风、雨量稀少的地区,年降水量为167.3mm~447.4mm,平均为261.2mm,极端最低降水量47.9mm[1]。发状念珠蓝细菌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干旱地区,如内蒙古、甘肃及青海等地。发状念珠蓝细菌在我国作为一种食品与节日礼物已有很久的历史。尤其是我国广东等南方省份,因发菜具有“发财”的谐音,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发菜的食用历史在我国已经有上千

    中国酿造 2013年10期2013-04-23

  • 河北沿岸微微型浮游植物的分布特征
    近岸海域聚球藻蓝细菌丰度为 4.46×103个/mL(0.79×103~ 16.19×103个/ mL), 生物量(以碳计, 下同)为 1.31 mg /m3(0.84~17.47 mg /m3), 季节分布特征为秋季>冬季>夏季>春季。微微型光合真核生物丰度为 4.43×102个/mL (0.84×102~ 17.47×102个/mL), 生物量为1.11mg /m3(0.21~ 4.37 mg/m3), 季节变化变现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微微型浮游

    海洋科学 2012年7期2012-10-23

  • 样品保藏方式与时间对海洋底栖细菌及原生生物荧光计数效能的影响
    计数,也可用于蓝细菌、硅藻、自养和异养小鞭毛虫及纤毛虫等微型底栖生物计数。结合复染剂 Evans Blue的使用,可使染色后的细胞更容易辨认[2]。样品的保藏方式及保存时间是影响 DAPI 荧光计数效能的重要因素。对海洋浮游细菌及鞭毛虫的研究发现,固定后的样品随着保藏时间延长,可造成数量低估[3]。Daley 等[4]、Sherr 等[5]及 Kepner 等[6]发现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浮游样品于 5℃下避光保存1~3 周后,对细菌的计数结果无差异。Port

    海洋科学 2010年5期2010-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