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创设游戏情境,提高单元复习效率

2025-02-19 00:00:00丁炳正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5年1期
关键词:游戏情境单元复习核心素养

【摘要】在道德与法治的单元复习中,我们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不断探索和创新复习模式,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体验感和获得感,增强课堂实效。本文尝试探索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道德与法治单元复习模式,借助技术手段精心创设游戏化情境,将知识与游戏相融合,让学生在游戏闯关的参与体验中收获知识与能力,提高单元复习效率,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核心素养、游戏情境、单元复习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在课程理念部分提出要“坚持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主体建构相统一,建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育人机制”,并提出“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设置议题,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的实践探究和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涵养必备品格,增强规则意识,发展社会情感,提升关键能力”。同时也在课程实施的教学建议中提到“要积极探索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促进感悟与建构。要采取热点分析、角色扮演、情境体验、模拟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让学生认识社会。”游戏化教学指在教学中加入各种游戏元素,创设游戏化情境,设计不同的趣味性活动,引导学生融入情境,参与体验,构建知识体系,感悟知识价值,塑造核心素养。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往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复习模式,对于实现寓教于乐,实现文化性和趣味性融合有着积极的意义。笔者以部编版八上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复习课为例,探索在复习课设计中如何创设游戏化情境,融入核心素养,提高复习效率。

一、立足核心素养,确立单元复习课的教学目标

在进行单元复习之前,要确立好本单元的复习目标,既要复习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也要落实核心素养。使得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构建知识体系,发展核心素养,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 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和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理解社会规则是如何维系社会秩序的。理解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了解形成遵守规则的良好环境,需要自觉遵守规则,坚定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知道尊重、礼貌、诚信的意义与做法。知道什么是违法及违法行为的类别;了解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罚的种类以及危害,懂得如何预防犯罪。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途径;懂得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要智取。

2. 树立秩序意识、规则意识,做到自觉维护秩序、遵守社会规则,积极参与改进规则;树立法律意识,远离违法行为;遵守社会规则和社会公德,合法有序参与公共生活,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和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

二、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注重知能与素养提升

(一)巧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本单元复习策略摆脱传统复习方式,全程以闯关手游贯穿始终,一共设置了青铜关、白银关、黄金关、钻石关和王者关五个关卡,每一关都会根据复习内容的不同,设置不同的障碍,根据基础知识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桌面互动游戏。同时也会在重点内容部分设置交流互动环节,增强学生的重难点内容的理解和运用。在闯过的过程中会适时设置金币奖励和神秘礼物,同时也在每一关的关底进行能量的充值和勋章的发放。在黄金关和钻石关、钻石关和王者关之间还会设置“法律”武器的合成和“王者秘笈”的合成,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获得感和荣誉感,以此来激励和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对学生来说,课程节奏明快,不仅要听,还要去思考,去运用,去参与,游戏化的情节也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所以学生都会全程都会紧跟课程内容,积极参与其中。

(二)借助互动游戏,筑牢基础知识

在第二单元的内容体系中有关于尊重他人、文明有礼、诚实守信的重要论述,也有不同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的区分,还有不同法律求助部门的区分,学生在这些基础的复习中极易出现混淆和模糊。那么笔者在复习这部门内容的时候就使用了森林运动会、你说我猜、趣味分类、知识配对、分组竞争等游戏形式来进行道德与法律基础知识的复习。下面介绍其中两种游戏环节: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你说我猜”。活动规则如下:两个学生为一组,在规定时间内,相对站立,描述的同学面向屏幕,用道德与法治学科语言来解释某个名词,另一名同学背向屏幕,根据描述同学的提示,说出答案,猜对题目最多者的小组获胜。运用这种游戏活动方式极大调动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某个名词含义的积极性,也加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筑牢了基础上知识。比如有同学在描述一般违法行为时说到:“这种违法行为是根据社会危害程度来区分的,它包括了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这样的表述不仅区分了分类的原则,更是弄懂了违法行为两种分类之间的联系。还有的同学在介绍不良行为时说到:“这种行为主要是影响它自身,不利于他自身的健康发展,还举出来旷课、沉迷网络等相应现象。”这样就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做到了学以致用,也把教材中关于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之间的区分理解清楚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同样,为了区分容易混淆的内容,笔者还根据希沃软件中自带的桌面游戏,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列出来,用森林运动会、趣味分类等方式展示出来。游戏规则也是要求两人一组,这个时候两人就不再是上个游戏的合作关系了,而是竞争关系,规定时间内,判断对的数量多的人获胜。在两人竞答的过程中,台下的同学们也会积极参与,不时翻书或小声讨论来判断对错,这样,台上台下就共同参与进来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对于基础知识的筑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布置游戏任务,落实素养目标

游戏任务的设定离不开课程标准的指导,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标准对第二单元所涉及的政治认同、道德修养、责任意识的核心素养目标为:道德修养:维护公共秩序,讲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理性维护社会公德,在公共生活中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理解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做到言行一致。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诚实守信的个人美德和优良品行。法治观念: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认识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理解犯罪的特征及后果,主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责任意识:能够遵守社会规则和社会公德,依法依规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具有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

依据新课标,结合教学内容,在本节课教学中,在黄金关设置了三组游戏情境:

游戏情境一:闯关者经过一天的奔波来到了中途驿站,这里人员众多,大家都在享受美好的傍晚生活,闯关者在休息之余也看到十字路口有人遵守有人直接闯过去,开始思考:自由真的是自由自在吗?

闯关者在等候的时候也听到身旁人的对话:这个路口的灯设置不合理,需要等待的时间太长了,我们也过去吧!不行,虽然有点长,我们还是要等,规则不能破坏,否则会造成胡乱和无序,也会给自身带来危害……闯关者该如何理解这段对话?

在这个环节,老师要引导学生运用社会规则的相关知识来解读闯关者的所看所思,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该如何面对不合理的规则?从而这个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与责任意识。

游戏情境二:走过路口,闯关者准备去参观一个关于社会风尚的展览,到达展览场地后他看到很多宣传文字和图片被风吹落在了地上,他准备把它们捡起来按照正确的位置放好,请问他该怎么放置和看待这些内容呢?

老师呈现一组关于尊重、礼貌、诚信的社会现象的照片和核心价值观的文字,寻找可以帮助闯关者的同学来进行分类,并请同学来给闯关者做一下解读。

通过对三种社会道德的分类,让学生学会了区分三种道德的不同,通过对这些图片的解读,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了道德的重要性,认识到了所复习的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价值准则,同时学生们也会为照片主人公的精神境界所感动。这有利于增强学生对道德的认同感和践行的决心。从而提升了学生的道德修养与责任意识。

游戏情境三:闯关者坐在车上阅读了这样一段话:据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研究机构的统计显示:“厌学--逃学--辍学--流失社会--劣迹行为--违法犯罪”,几乎是大多数未成年人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的行为轨迹。怎么样才能帮助他们呢?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帮助闯关者思考,青少年如何预防犯罪?

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答案不止于课本内容,回答胜出者会获得一袋金币作为奖励。

在复习完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内容创设以下情境:

材料一:一天放学后,、闯关者、小吴和同学往常一样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一阵异样的响声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循声望去,只见两个成年人用工具撬开了路边通信电缆箱,取出其中的电缆(盗窃电缆属于盗窃国家财产)。让学生思考对策与方法?

学生思考回答后,展示第二段材料:

材料二:关键时刻,闯关者、小吴和同学们急中生智,他们分头行动:闯关者用路边的公用电话拨打110报警,其他人负责监视小偷。恰巧城管人员巡逻经过,小吴果断大胆地喊道:“警察叔叔……”在城管人员了解事情经过的同时,接到报警的110警车也到了,小吴又挥手把警车拦了下来,小偷被警察“请”上了警车。

紧接着,再让学生思考,未成年人该如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这个环节完成后将会顺利通过钻石关,获得“游刃有余”勋章。

在这个情境过程中学生会充分感受到法治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对青少年的保护与引导,明白要做到知法守法护法不仅要学习法律,还要运用智慧,才能得以实现,有利于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学会自我保护,远离犯罪与伤害,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法治观念。

(四)妙用通关奖励讲解做题技巧,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前面四道关卡后,打开背包,展示一路走来所获得的各种奖励,运用“合成新武器”的游戏方式得到一本“王者秘笈”,打开后呈现出来的就是解题方法介绍。

方法介绍之后将会模拟一站到底的知识挑战赛的方式进行客观题的答题训练。给学生下发准备好三套试题内容,这个环节中要求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来答题,首先是小组合作,一起运用解题方法共同解题。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带着三套试题答案上台进行答案PK,三轮比拼,每一轮都是错误率最少的代表留下,这样站到最后的小组即为顺利通过了每一轮的解题比赛,获胜小组将授予 “大显身手”勋章,成为王者。此时,游戏环节就全部结束了。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重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的训练和提升。在实际复习中,笔者观察到在展示出各类闯关奖励的时候学生非常有成就感,都很非常兴奋和高兴,此时又提出了新的闯关任务,更是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争胜心。通过小组合作解题的方式不仅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以致用,做到了内化与外化相结合,提高了学习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在小组比拼中增强了集体的荣誉感。

三、教学复盘与思考

本节课借助希沃软件丰富的文本、图形、多媒体及动画效果设置以及多类型的互动游戏等课堂活动形式巧妙设计闯关游戏情境,打破以往传统的复习课形式,借助技术的手段把游戏与内容有效衔接,创新了教学复习的形式和方法。

设置教学情境,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同样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所提倡教学方式方法之一。这节课以闯关者的视角设置了不同的关卡,不同的关卡设置了不同的游戏与挑战,课堂充满了活力,学生对此也是充满了兴趣和好奇,参与度非常高,带着满满的热情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在游戏情境的设置上设计了不同的梯度,既有重视筑牢基础知识的你说我猜、趣味分类等基础的互动游戏,也有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情景化分析解读类的游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同时还在学生闯过一道道关卡的过程中,培养和落实了学生的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和责任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最后引用“王者秘笈”的形式介绍了做题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做题,现场对比结果,及时反馈了学习效果,提高了复习效率。课后的作业安排是根据课堂的学习进行复习巩固,同时运用所学方法完成易错题。这对学生把握基础知识,增强能力,学会方法,提高做题准确率都有很好的巩固作用。

面向未来,我们要在坚持新课标的指导下继续探索、尝试和总结不同形式的游戏教学情境,发挥情境体验与参与的价值,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吸引力,提高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游戏情境单元复习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单元复习的重要性分析
江西教育C(2016年11期)2017-01-10 00:17:10
情境导入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乐在读中
文理导航(2016年33期)2016-12-19 18:52:16
多元情境建构多彩英语课堂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36期)2016-12-12 14:36:40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7:34:11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打破思维定势,创新单元复习
考试周刊(2016年12期)2016-03-18 05: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