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指将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种资源以数字化形式呈现、管理和应用,以提高教育的效率和质量。本论文通过查阅以往学者的相关著作,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等相关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为初中英语教学及学困生教育提供一定的指导思想,丰富了初中英语教育内容及方向。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转型;初中英语;学困生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英语作为国际主导语言之一,在生活中很多领域均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也越来越重要[1]。现在,在很多国家的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均将英语视为公民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我国也不例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困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这些学生在英语学习上遇到困难,成绩落后,亟需有效的帮助和指导[2]。在我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重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英语课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英语课程教与学的支持与服务功能,鼓励教师合理利用、创新使用数字技术和在线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提供支撑,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3],其强调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普遍存在以及成因的复杂多样性,数字化转型为学困生的转化提供了新的机遇,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教师可以更精准地识别学困生的学习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和辅导,提高其学习效率。
二、相关概念概述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概述
1.教育数字化转型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教育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创新,推动教育流程再造、结构重组和文化重构,改变教育发展动力结构,促进教育研究和实践范式变革,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个性化发展[4]。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目的是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使学习者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学习并掌握知识,例如通过智能终端、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技术,提供有趣且深入的学习体验。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转型”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深刻变革,旨在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5]。
2.英语学困生
英语学困生则是指在英语这一学科学习中出现成绩落后的“学困生”群体,国内关于“学困生”的界定与“差生”、“问题学生”以及“潜能生”等概念均有所类似,故“英语学困生”主要是指英语教学活动中学习水平落后于一般或者身心发展存在障碍的学生[6]。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其信息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因此,在学习中难免会出现先进后进的现象,这也是英语教学中无法避免的客观事实。对于“后进”的情况,在教育中应当正确看待其本质,“后进”也许只是暂时的,在教育中对其正确引导、耐心沟通,相信能够改善“后进”情况,转化为“先进”[7]。因此,笔者认为,“英语学困生”指的是智力与其他学生无异、但受各方面负面因素影响而导致其学习技巧,学习思维和学习目的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影响其学习效率,进而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低于标准要求,学生出现这种情况之后,在班级中通常威信比较低,进而会影响到其思想品德的发展,因此,“英语学困生”并非品德不佳的学生。
(二)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在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之后,产生认知学历理论,进而在教育心理学领域诞生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8]。该理论是以皮亚杰、维果斯基等人的教育思想为基础而产生的,观点内容丰富且纷杂,且具有深厚的哲学思想内涵。当前,我国越来越推崇素质教育,且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全面落实,在此背景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备受教育界的关注。学困生表面上是学习成绩落后,实际上其在学科知识学习的行为上和认知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为了深层次的分析学困生的成因,可以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上进行探索。
2.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
关于认知心理学的解释,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而言,认知心理学是对人或者动物认知活动进行研究的一种心理学;狭义上而言,认知心理学是根据对人的学习、思维、记忆等认知过程进行观察,采用信息加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特征进行了解的一种心理学[9],而本研究中提到的认知心理学指的是狭义上的。目前,除了心理学领域中比较重视认知心理学,在教育领域中,认知心理学也越来越被关注,该学说内容为学习和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例如: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状态中学生的头脑会产生固定的认知结构,如果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形成了不良认知结构,则会影响其学习效率和成果,进而可能会造成英语学困生的出现。
三、初中英语“学困生”成因分析
(一)学习动机不强、兴趣不高
学习动机是促进学生展开学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10]。当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时,其学习积极性也会比较高,学习效率相应也会提高;反之,学习动机较弱的学生,其学习积极性较低,投入到学习中的精力也比较少,进而造成学习效率低的情况[11]。在对英语学困生访谈的时,问及“英语是否重要时”,一些认为英语比较重要的学生回答,英语成绩好更能够考上一个好的学校,而且好成绩可以得到家长和教师的夸奖,而学生本身对英语并不感兴趣。通过课堂观察发现,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回答教师问题如果错误,教师则会批评甚至会给予惩罚,导致学生回答问题情绪不高,甚至是怯于回答问题。总而言之,英语学困生的英语学习意愿往往不高。
(二)教学方法落后
在英语教学工作当中,过于单一的授课方式不利于“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提高[12]。根据实际调查,绝大多数的教学课堂中,师生平等学习氛围融洽,但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导致英语学困生的参与积极性较低。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很多英语教师往往在课堂上讲授时间比较长,相应的,学生在课堂上表达和主动的次数较少,绝大多数教师在提出问题时未能留出充足的时间给学生思考,教师就已经将标准答案说出来了。
(三)教师教学素养不高
很多初中英语教师在学校需要带2-3个班级的英语课程,甚至可能还会使一个班的班主任,导致英语教师除了要备课、批改大量的英语作业,还要关注班级的管理,这样一来,英语教师受繁重的工作量限制,很难抽出时间钻研教学业务,科研能力也会不断下降[13]。通过对课堂教学工作的观察与分析,发现存在有部分英语教师自身能力不强,发音不准的问题,但自己却不知道,导致其教学中会对学生发音产生误导;而且,英语课堂上,教师很少使用多媒体设备,通常是在每单元第一课时教学中使用课件,大多时候英语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完成对教材内容的教学。此外,还有很多英语教师在课前备课阶段,很少会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课件进行加工完善,往往会影响英语教学课件在教学实践中的适用性,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根据访谈发现,很多英语教师表示设计英语教学课件过于耗时,且难度大,所以会直接下载使用网上精美的教学课件。然而,随着新教改的推动,传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教学要求和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师需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如果教师一直保持原有陈旧的教学理念,终将会被时代所抛弃,降低教学效果[14]。英语教师的综合素养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直接的影响作用,其会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教化,因此,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构建高效英语课堂必不可少的举措。
(四)关注“学困生”力度不够、师生关系不佳
根据课堂观察和对英语教师的访谈,发现一些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英语学困生缺乏关注,一些英语教师认为班级中存在几个学困生属于正常现象,对班级整体英语成绩影响不大,很少在这些学困生身上投入过多的注意力和精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少对学困生进行提问,担心学困生迟迟不回答或答错问题会耽误课堂实践,而且教师如果训斥他们会问题错误,学困生的学习热情和自尊心都会受到打击。在课堂学习时,学优生会更加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同时,由于课堂的计和规划和及内容安排和致学优生学着更多的参与机会,相比较学困生来讲,学能力提升迅速。而且,英语教师在布置的课后作业缺乏层次性,对于“学困生”而言,这些作业难度高且量比较大。由于英语教师对“学困生”关注力度不够,师生关系一般,很容易使这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消极情绪,其在课堂上的话语权也会不断减少,久而久之,“学困生”与“学困生”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大,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当前,教育界一直在强化平等师生关系,但我国长久以来的教育观念将师生关系作为简单的知识授受关系,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缺乏不利于轻松愉悦学习氛围的建立[15]。
四、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成绩提升策略
(一)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新课程标准要求也进行了改革,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育要求,课堂教学理念也需要从原本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通过利用数字化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制定实际运用英语的任务、引入吸引学困生的学习内容以及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等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激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和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让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完成教学任务。例如:教师可以结合网络上的图片、习题、课件等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和有效配置,为学困生构建一个信息丰富、质量高的英语学习环境;还通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一个立体的学习环境,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增强学困生对英语知识的立体输入和感知。
精彩的课堂导入是教学活动的良好开端,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单元的话题,采用多媒体技术中的音乐、图片、短视频等,通过灵活多变的方式来导入课堂教学。例如:在初二上册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各种食材,让学困生说出每个食材的英语表达方式,对于不会表达的,可以让学生求助其他同学或者翻阅词典;待学生对这些食材及英语单词熟悉之后,可以向学生们布置一个课后作业:根据自己喜好制作一道食物,并在下次英语课堂上用英语介绍这道食物所使用的食材及烹饪方式;最后再引导学困生学习教材中内容,循序渐进的完成教学任务。直观形象的课程导入可以更好的向学生展示课堂内容,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课程导入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英语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及类型合理选择导入昂视,还可以采用复习导入法、背景知识导入法等,均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习惯
英语作为语言学科,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记单词和基本短语、句型和语法等知识,还需要掌握语言的应用,因此,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十分重要。教师需要向学困生明确说明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对于提高英语学习效果的重要性,通过具体的案例或数据,展示采用高效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后学生英语成绩的显著提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学法指导上,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如班级网站或学习管理系统,定期发布学法指导资源,包括英语学习方法、记忆技巧、时间管理建议等;同时要鼓励学生在网络论坛或聊天群里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则可以进行点评和指导,形成互动学习的氛围。此外,针对每个学困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学法指导方案,例如,对于词汇量不足的学生,可以利用词汇学习软件或在线词典来辅助记忆;对于听力能力差的学生,可以提供分级别的听力训练材料并在线跟踪其进步情况。
在学习习惯培养上,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家长可以在家中监督和鼓励孩子执行学习计划,并及时向教师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具体学习习惯如下:
①课前预习:熟悉单词和课文,根据课后注视理解例句及课文要点,标记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
②课堂听讲:保持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讲到预习遇到的疑难点时积极思考,如有需要可在听讲时简单的做一些课堂笔记,待课后再完善笔记内容。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利用数字化工具如在线投票、实时反馈系统等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③及时复习:对于不同时期学习的英语知识,定期进行复习以加深记忆,结合所学的新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便于灵活运用。教师要针对学困生的情况,指导学生制定复习计划,并利用数字化工具如日历应用或学习提醒功能来确保计划的执行。
④练习提高:多做英语练习,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是否能够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同时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来培养自己的英语语感和英语应用能力。
⑤课外阅读:除了英语教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拓展学习,如观看英语原声影片、参加在线英语课程等,也可以提供适合学困生的拓展学习资源链接或建议,以拓展英语知识视野,培养英语阅读兴趣。
综上,通过明确学法指导的重要性、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施个性化指导以及家校合作共同推进等策略,可以有效地加强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学法指导并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指导学困生进行正确的归因
在实际学习中,成功和失败是并存的,但在面对失败时,态度会直接影响其以后的发展。学困生往往习惯于自己的失败,将学习中的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不够,而对于学习成功则认为其属于偶然现象,从而导致其在英语学习中比较消极,认为自己再努力也无法得到理想的效果。因此,英语教师要对学困生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指导其在学习中正确归因,让他们坚信努力辅以正确的学习方法,一定可以取得成功,让学困生能够正确分析每一次的成败。英语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工具,如学习管理系统或在线教育平台,收集学困生的学习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帮助学困生更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和成功之处。然后引导学困生将成功归因于自身的努力和能力,而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足或策略不当等可控因素,避免将失败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如智商、运气等),通过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最后再根据归因分析的结果,指导学困生制定针对性的改进计划,计划应包括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时间安排等,以帮助学困生逐步克服学习困难,提升英语成绩。此外,教师要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和归因倾向,鼓励家长给予孩子正面的支持和鼓励,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归因模式。
首先要根据现阶段的课堂教学工作以及教学质量不断进化升级不高,学生参与度,使学生乐于参与其中,主动参与其中,从而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其次,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珍惜每一次机会,鼓励学生使其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逐渐改变其错误认知,使其正视学习;再次之,在既定的教学目标基础上,不断的创造新的教学形式,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以丰富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定期开展英语演讲,英语翻译游戏等,通过此种形式,强化学生个人学习能力;最后,教师要加强同学生之间的联系。教师要正确对待师生关系,从学生交朋友,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真正的做到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诲人不倦。只有通过此种形式,才能进一步稳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真正的喜欢老师,接受老师,真正的“亲其师,信其道”。
(四)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教学效果及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在英语学困生转化教学中,英语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人格魅力等均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英语教师要尤其注重个人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高,在工作之余,英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有声资料、课外阅读等方式,了解英语教材相关的各种知识,还可以通过相应的教学网站、参加职业交流活动等,了解新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教育政策法规以及学习规律等内容,在教学中干预创新,以此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要关注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如个性化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并将其融入实际教学中,并通过参加教育培训、研讨会等活动,不断拓宽教育视野,更新教育观念。同时要多了解初中英语教学特点和规律,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定期反思得失,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对于英语教师而言,与其他教育从业者进行研讨交流是丰富自身教学经验的源泉,各种优质课程、示范课是教学创新的参考样本,教师应合理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珍惜各种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及时了解教育改革和发展发现,跟上时代的步伐,关注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如个性化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并将其融入实际教学中,并通过参加教育培训、研讨会等活动,不断拓宽教育视野,更新教育观念,从而使教学教研共同进步。此外,英语教师在平常还要注意深入学习并熟练掌握与教育相关的数字化技术,如多媒体教学工具、在线教育平台等,利用数字化技术创新教学方式,如制作生动的课件、使用互动教学软件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对于初中英语学困生,需要教师配合学生,重视对其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意志等方面的指导,然后家长配合教师,加强对学生情感支持、以身作则等措施,学生自己在教师和家长的努力下,主动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最后学校再加强对社会大环境作用的重视,才能全面促进英语学困生的转化,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达到改善对初中英语学困生教育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Dular S K . Cooperative Learning for Teaching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 History[C]// Developing Effective Learning. 2020
[2] Alshuwaysh R ," Cheong L S ," Ismail W M .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ral Educators Beliefs and Teaching Performance in Teaching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 Intermediate Schools in Saudi Arabi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Practice, 2021, 2(9):396-410
[3] 鲁子问,陈晓云.基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初中英语育人路径探索[J].英语教师, 2022, 22(12):8-13
[4] 沈艺群.初探大数据背景下英语数字化教学转型模式[J].校园英语, 2017(39):166
[5] 陈芳.数字解读,助力教学——数字化视域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J].学苑教育, 2016(24):60-61
[6] 吴晓明.初中英语学科学困生分析及转化策略[J].中学生英语, 2023(46):91-92
[7] 王慧.小班化教学模式下初中英语后进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8
[8] 王渝,陈博文,吴永康.建构主义视域下初中英语智慧课堂教学实效性调查研究[J].成才之路, 2022(32):117-120
[9] 占玉萍.认知心理学对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影响概述[J].天津教育, 2022(13):168-170
[10] 郑锦华. 初中英语待优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与研究[J]. 2020(17):120-120
[11] 郭鸿翔. 初中“待优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策略[J]. 甘肃教育, 2020(7):51-51
[12] 苑倩文.影响英语学困生线上学习效果的非智力因素分析及对策[J].海外英语, 2023(13):188-190
[13] 刘子鸣.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 36(04):130-131
[14] 陈晓红.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研究——基于仪征市D中学学生调查与分析[J].英语广场, 2022(21):124-127
[15] 汤艳平.刍议初中英语学困生问题成因及转化途径[J].英语广场, 2021(18):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