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童话单元整体教学例谈

2025-02-14 00:00:00陆玉娥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5年1期
关键词:统编语文教材学习任务群单元整体教学

[摘 要]语文新课标指引下,教师结合学习任务群理念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在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聚焦童话文体特征,通过设计驱动性任务有效整合单元学习资源,同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创意表达活动,最后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可以使学生对童话文体的认知更加深刻,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统编语文教材;学习任务群;童话;单元整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5)01-0071-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学习任务群强调学习内容的关联性,单元整体教学强调教学过程的系统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打破单篇课文教学的局限,让知识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统编语文教材对童话阅读非常重视,在整个小学阶段选编了52篇童话。下面笔者以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例,探讨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童话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

一、聚焦童话文体特征,整体把握教学内容

在童话单元教学中,教师应聚焦童话的文体特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习内容,以促进学生对童话作品的深刻理解,凸显童话的育人价值。

(一)依据童话内容,凸显育人价值

本单元选编了《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三篇童话故事。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幻想世界的美好,凸显了朴素的价值追求。《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一文中宝葫芦的无所不能让学生产生了对宝葫芦的向往;《巨人的花园》一文描写了随着巨人对待孩子们的态度发生变化,花园里的花草树木也发生了变化,以此让学生明白能够与大家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海的女儿》一文主要描写了美丽的海底世界,展现了小人鱼澄澈的内心。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挖掘童话中蕴含的育人价值,坚持“以善为美”的基本取向,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童话的熏陶,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紧扣童话特点,关注奇思妙想

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是“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教学时,教师要依据课文特点,引导学生感受童话中的奇思妙想,以帮助学生把握童话的基本特点。如《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一文中,奇妙主要表现为宝葫芦的无所不能,符合儿童想象天马行空的特点;《巨人的花园》一文中,奇妙主要表现在花园中花草树木的神奇变化上,这种变化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海的女儿》一文的奇妙则主要源于奇幻瑰丽的海底世界。在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教师依据课文特点,引领学生走进童话世界,感受其中奇妙的人物、故事及环境,体会其中蕴含的奇思妙想,能为他们今后的创意表达奠定基础。

(三)聚集童话文体,彰显学习趣味

童话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不仅具有文学性,还蕴含了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游戏精神。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要依据课文特点,充分挖掘童话文本蕴含的语言趣味,采取游戏化的形式让课堂“活”起来;同时,通过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打破课文之间的壁垒,让学生真正走进童话的王国,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

二、依据单元课文特点,设计驱动性任务

学习任务群理念下,任务是驱动学生进行单元学习的风向标。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在设置学习任务时要充分考虑任务之间的联系与顺序,搭建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任务支架,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一)设计系统性任务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单元教学目标要与内容相联结。教师按照学生知识习得的规律设置系统性任务,可以有效驱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童话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范畴。结合本单元课文特点,教师可搭建两个任务支架:一是情境讲解支架,要求学生在讲解中感受童话的奇妙;二是阅读体验支架,要求学生从文学阅读视角把自己的感受与体会表达出来。这两个支架是建立在相应学习任务群目标要求及学生接受认知特点的基础上的,能为单元学习任务的落实提供程序化指导,促进单元学习目标的全面达成。

(二)设计层递性任务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不是对单篇课文的简单叠加,而强调在统一的学习任务驱动下的层递性落实,以促使课文彼此联系、互相促进,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为此,教师要将单元总任务分解细化成若干子任务,并设计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以促进学习任务群在课堂的落实。教师可以把本单元学习任务细分为“读童话故事,赏童话奇妙”“识童话特点,学童话表达”“编童话故事,展想象之翼”等子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感受童话语言与想象的奇妙。这样设计任务,可以促进单元学习资源的有效整合,帮助学生在适宜的学习情境中把学到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最终转化为语文素养,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

三、创设真实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创意表达

语文新课标指出:“……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由此可见,情境在落实语文学习任务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单元的习作要素是“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要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不能单单依靠习作单元的教学,而要以常规单元为平台,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创意表达。

(一)二次加工,讲好故事

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再加工并讲述故事,可以促进学生创意表达能力的提升。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要依据课文特点,创设适宜的创意表达情境,让学生的表达真正发生。如,《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其课后练习第2题是:“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故事?选一个,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对文中奶奶讲的故事进行研读可以发现,这些故事个个都很神奇,情节都非常奇妙,学生很喜欢读;同时,这一部分内容比较简略,给学生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间。在讲故事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原文的基础上,对张三、李四、王五、赵六等得到宝葫芦的过程进行再加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创编故事。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还能让童话所传递的真善美的价值观念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二)发掘空白,补充情节

在创作童话作品时,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常会刻意留白。教学时,教师注重对童话作品中留白处的挖掘,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创编故事,可以促进学生对童话故事的深刻理解,提升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如,《巨人的花园》一课的课后“小练笔”要求学生“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教学时,教师先引导学生通过整体阅读感受花园中的变与不变;再让学生品味课文中的精彩描写,感受童话的奇思妙想,并提问“在巨人把围墙拆除后,花园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能发挥想象写一写吗?”;最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画面写出来。在教师的启发与鼓励下,学生创意表达的兴趣被充分激发。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从那以后,花园中百花盛开、绿树成荫,这里也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场,到处都是欢声笑语。春天,万物复苏,孩子们在高大的树木后捉迷藏,在巨人的手指间荡秋千;夏天,孩子们和巨人坐在树下喝着饮料、吃着水果,有时巨人拿着扇子朝孩子们一扇,孩子们就都咯咯笑着向另一边倒去;秋天,树叶都落了下来,孩子们就把叶子放入池塘,并坐在上面,想象自己乘着小艇在大海上漂流,巨人则在一边用手荡起水波,看着孩子们如痴如醉的神情,好像他们真的在海上一样。”在补白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激发,写出许多生动、有趣、奇妙的情节,真正提升了创意表达能力。

(三)创编剧本,精彩演绎

本单元习作“故事新编”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从《龟兔赛跑》《狐假虎威》《坐井观天》《狐狸和乌鸦》等熟悉的故事中任选一个,新编故事。教材以《龟兔赛跑》为例,向学生呈现了故事新编的方法:先确定故事结局,再依据故事结局重构故事情节。为了让学生新编的故事更加精彩,教师要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式,重新设想结局,并为角色设置一些新的困难和挑战。在故事新编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角色,把故事内容演一演。这样能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建构属于自己的故事框架,实现创意表达能力的真正提升。

四、注重开展多元评价,促进教学目标达成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为了促进童话单元教学目标达成,教师可以采取过程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充分发挥评价的调整功能,确保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注重过程性评价

语文新课标指出:“评价应围绕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性表现进行。”基于此,在童话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开展过程性评价,依据学生的阅读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进度,确保学生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对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得到宝葫芦的过程的表述是否具有神奇性及情节是否完整”“能否通过关键词句表达出宝葫芦的特点”等方面进行自评、互评。这样的评价紧扣课文的文体特点,可以帮助教师充分把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并依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确保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充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并及时予以肯定和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实施多元化评价

在童话单元教学中,教师注重多元化评价,并将评价贯穿学生阅读学习的始末,可以提升单元整体教学质量。首先,教师依据课文内容设置多样化的评价内容、主体与形式,确保学生的阅读表达体现出趣味性和丰富性等特点;其次,教师从学生表达中的人物描写、逻辑情节及奇思妙想等方面进行评价,使学生的表达变得更加准确、生动;最后,教师通过总结性评价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对单元学习成果的系统认知,树立写好童话故事的信心与决心,从而把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另外,对学生创作出的童话作品,教师可以让学生、家长和其他学科教师都参与评价,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创作出更加优秀的童话故事,把单元学习任务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语文新课标提出的学习任务群理念为阅读教学提供了全新视角。在童话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童话文体、内容及学情三者融为一体,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并依据不同课文的特点挖掘不同的训练点,引领学生开展创意表达活动,以评促学,构建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体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童话单元整体教学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逐步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金贤芬.基于单元整体的童话阅读与创意表达:以《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为例[J].七彩语文,2024(4):42-44.

[2] 徐心怡.小学语文童话单元学习任务群整体教学策略:以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24(18):50-53.

[3] 左文宇.单元整体视域下童话阅读教学实践探微:以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童话阅读教学为例[J].安徽教育科研,2024(19):16-18.

(责编 蔡宇璇)

猜你喜欢
统编语文教材学习任务群单元整体教学
借助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口语交际内容之新变
统编语文教材之新闻体裁作品编写探究
今传媒(2018年7期)2018-09-27 06:50:16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统编语文教材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