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家长陪餐制需强化和完善

2025-02-05 00:00:00徐以成
中国食品 2025年1期
关键词:陪餐学生家长校方

近几年来,校园食品安全事故频发,舆情不断,引发了一系列负面效应和连锁反应。很多人将问题归结于学校的道德良心丧失、监管部门的失管失职,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尽然。

事实上,校园食品安全有严格的法规制度做保障,但也不是完全无懈可击。因为体制机制的限制,各级监管部门并非三头六臂,不可能做到24小时全天候监管,再加上圈子同化、利益输送等因素,最终造成校园食品安全责任落实虚化、弱化,自律监督流于形式或形同虚设,一旦底线、防线严重失守,矛盾、隐患在一定的条件下显露乃至爆发就难以避免了。在这样的背景情况下,学生家长陪餐制再度被提到重要位置,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完善其保障校园食品安全的价值作用。

学生家长陪餐制的必要性

在学生家长陪餐制之前其实已有校长陪餐制,这一制度在2019年4月1日起施行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中有明文规定,各学校也一直在贯彻落实。然而,校园食品安全事故仍旧时有发生,这就需要反思是该制度落实不够到位,还是制度本身不够完备。

显然,校长陪餐制(包括近期出现的教育局长陪餐制)本质上是学校(教育部门)履行职责的措施、手段,是一种自律监督形式,其漏洞也较为明显——少了必要的他律监督形式,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违法违规行为。为了弥补这种制度的漏洞,学生家长陪餐制应运而生。

学生家长陪餐制是一种他律的监督形式,虽然在《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中也能够找到相关规定,但仅仅是针对有条件的学校而言,并非硬性、强制的措施。

那么,为何要实施学生家长陪餐制呢?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家长直接参与陪餐,起到监督学校餐食安全和品质口感的作用,督促学校提升食品安全经营管理水平。因为这一制度中加入了利益当事方即学生家长的监督力量,所以学校方徇私包庇的空间就能得到有效压缩,且当学校食品安全状况出现隐患、苗头问题时,家长也能第一时间进行干预,这对校方的食品安全工作是一种压力和震慑,倒逼学校更好履职尽责。

学生家长陪餐制的艰巨性

尽管学生家长陪餐制有显而易见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困难和阻力,其艰巨性、复杂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是学校作为被监督方不愿或不敢接受监督。鉴于利益上、行政上的得失考虑,校方总是希望问题、矛盾越少越好,家长知晓的信息越少越好,就难免会设置防范家长的阻力、障碍,甚至刻意隐瞒有关信息,家校双方容易产生对立。

二是学生家长陪餐制的实施、操作有一定困难性。比如,如何安排家长参与在校陪餐的方式,是采取代表轮流制还是常驻制?对于双职工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学生家庭,家长或监护人无暇抽出时间陪餐怎么办?对于家长提出的带有偏见或没有代表性的诉求、意见,校方该如何反馈、回应?

三是家长陪餐中的管理问题和负面影响处理起来比较棘手。比如,家长是否有权进入后厨监督餐食加工?家长陪餐的伙食费用谁来承担?家长反映问题产生的纠纷、发布网络信息引发的舆情该如何处理?这些对学校日常行政管理肯定会带来一定冲击和影响。

学生家长陪餐制的可行性

尽管学生家长陪餐制在施行上有诸多困难和复杂问题,但作为校长陪餐制的有效扩展,应该正视其必要性和积极作用。只要在思想认识、制度规范、操作措施等方面做好针对性探索和完善,创造可操作的环境条件,该制度是十分可行的。

一是在思想认识上要摒弃怕被监督、找麻烦的顾忌。校方不能把家长陪餐制视为“洪水猛兽”,一味防范、遏制甚至打压,而是要主动、大方地接受,将其视为改进学校日常管理、完善提升食品安全工作水平的有力手段,化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形成家校监督并重的良好格局。有关行政部门也不应害怕家长陪餐制可能带来的投诉举报、负面问题反馈以及不合理诉求等困扰,遇事不闪躲、不推诿,客观、公正地应对和处理各类矛盾、问题,在保障校园食品安全的共同目标追求中,贯彻执行好家长陪餐制。

二是在法规制度上要赋予合法合规的规范、依据。目前,家长陪餐制仅仅在《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中有所提及,只针对有条件的幼儿园和中小学校,还不是普遍性和强制性的要求。这显然还有很多选择性执行的空间,有较多空白需要填补。如果要将学生家长陪餐制纳入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就必须出台更为规范、详尽的法律法规文件,以明确的条文作为执行依据,明确校方和家长方的责任义务、家长陪餐制的保障形式、陪餐行为的监管方式、问题处置的规则等诸多内容。

三是在方式方法上要突出具体操作性和运用实效性。家长陪餐制早已在不少地区和学校施行过,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做法。比如,不少学校建立了类似家委会(伙委会)的组织,学校在方便的时候会组织家长陪餐日或者厨房开放日,让学生家长了解食堂经营管理的状况。各地区、各学校应当结合实际,借鉴好的经验做法,就家长陪餐制的实施方式、业务培训、费用管理、奖惩机制、问题反馈、纠纷处理等制定细化措施,使其具备可操作性和评判性,让家长陪餐制不再流于形式,真正发挥出其有效监督校园食品安全的作用。

总之,实行学生家长陪餐制是保障校园食品安全的又一有效监督方式,是拓展食品安全监管和社会共治的一种有力手段,可以切实维护师生饮食安全。各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发展性思维灵活运用该制度,既不搞一刀切、一锅煮,也不能因噎废食、裹足不前,从而最大化地发挥出其作用。

猜你喜欢
陪餐学生家长校方
幼儿园“陪餐”,怎么做才更有意义
幼儿园“陪餐”,怎么做才更有意义
校长“择优陪餐”不宜提倡
科教新报(2019年16期)2019-09-10 07:22:44
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客户告知书)
时代邮刊(2019年16期)2019-07-30 08:01:50
谷城县庙滩镇南川中心小学:打造“领导陪餐”新常态
合理的调校方可挖掘最大潜能 Sony(索尼)VPL-VW768
加大力度 全面保障学校学生合法权益
人兽表演
家长对学校满意度调查研究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教育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