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青少年体质健康: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个性化干预策略

2025-01-18 00:00:00李素萍莫有雪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5年1期
关键词:自我决定理论体质健康青少年

摘 要:基于自我决定理论(SDT),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数智化环境如何通过影响青少年的内在动机及其在体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探讨数智时代青少年体质健康个性化促进的策略,构建一套包含个性化评估、基于SDT的个性化干预策略的综合框架,以期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结果显示:数智工具在提升青少年自主性、胜任感和关系感方面有显著成效,有助于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然而,数智化进程中也伴随着技术、心理和资源等诸多挑战。建议加强数字素养教育、平衡虚拟与现实活动并强化跨领域合作,以促进青少年在数智化环境中的健康成长。结论:为促进青少年在数智化环境中的健康成长,建议加强数字素养教育,提高青少年对数智工具的正确认识和使用能力;平衡虚拟与现实活动,确保青少年在参与数智化活动的同时,也能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等现实活动;强化跨领域合作,整合教育、体育、科技等领域的资源,共同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提供支持。

关键词:自我决定理论;数智化环境;青少年;体质健康;个性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25)01-0009-08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rategies for personalized promotion of adolescent physical health in the digital era based on the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 by analyzing how the digital environment affects the adolescents’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its role in physical health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ng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that includes personalized evaluation and SDT-based personalize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with the aim of promoting adolescent physical health. Methods: Literature review. Results: Digital tool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in enhancing adolescents’ autonomy, competence, and relatedness, which are beneficial to promoting adolescent physical health. However, the digitalization process is accompanied by numerous challenges in terms of technology, psychology, and resources. It is suggested to strengthen digital literacy education, balance virtual and real-life activities, and enhance cross-sectoral cooperation to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adolescents in the digital environment. Conclusion: To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adolescents in the digital environment, it is suggested to strengthen digital literacy education to enhance adolescents’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use of digital tools; balance virtual and real-life activities to ensure that adolescents can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 and other real-life activities while engaging in digital activities; and enhance cross-sectoral cooperation to integrate resources from education, sports, and technology sectors to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promotion of adolescent physical health.

Key words: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Digitized-intelligent environment; Adolescent; Physical health; Personalized strategies

数智时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不仅重塑了经济社会的运行模式,使各行各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极大地提升和改善,也深刻影响着教育、健康等关键领域的发展。其中,在青少年健康领域表现尤为突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问题将直接影响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进步[1。但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环境的变化,青少年健康问题也日趋突出,不仅多种身体素质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青少年肥胖率、近视率也持续上升。缺乏体育锻炼,久坐不动的青少年越来越多,睡眠障碍也逐渐低龄化2-4。数智化环境的发展趋势表明,通过数据检测、VR等信息技术,可以为儿童青少年提供居家健身、场地健身等不同场域的体育锻炼指导,并对健身活动过程中的运动负荷进行实时监控、诊断与反馈,这为数智赋能青少年体质健康提供了实践上的可能。鉴于此,数智赋能青少年体质健康,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更承载着实践上的迫切需求。研究显示,自我决定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尤其在促进学生内在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为理解青少年在数智化环境中如何被激励参与体育活动、形成健康生活习惯提供了理论依据。综上所述,本研究的预期创新点和价值在于深入剖析数智化环境如何通过影响青少年的内在动机,进而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产生影响,为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1 自我决定理论

1.1 概 述

自我决定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Deci和Ryan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一个用来解释内在动机激发及满足的因果定向的理论,其核心理念是透过个体的内在动机、自主需要、胜任需要和关系需要,来解释行为是如何发生的。由认知评价理论、有机整合理论、基本心理需要理论、因果定向理论、目标内容理论、关系动力理论等子理论组成[5

认知评价理论主要阐述外在环境对内部动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其重点关注方向是社会情景因素对个体内在动机的影响。有机整合理论把动机的连续过程分为外部调节、内摄调节、认同调节和整合调节这四个过程,外部调节和内摄调节是控制性动机,认同调节和整合调节属于自主动机。有机整合理论的重点关注方向是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的过程,该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外在动机可以通过内化的过程转化为内在动机。这一理论强调了个体的自主性和自我决定的重要性,认为个体具有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决定和个人成长。它补充和拓展了自我决定理论中关于动机内化的观点,为理解人类行为的动机提供了更深入的视角。基本心理需求理论提出人有关系、自主和胜任三种需要,是自我决定理论的关键理论,三种需要的满足使内部动机得以满足,从而增强自我决定性。基本心理需求理论的重点关注方向是人类的基本心理需求,认为人类具有自主、胜任和关系三种基本心理需求,这些需求的满足对于个体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它补充和拓展了自我决定理论中关于基本心理需求的观点,强调了满足基本心理需求对于个体的重要性,并为研究人类的动机和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因果定向理论主要阐述个体差异对内部动机的影响,认为存在三种水平的归因定向,即自主定向、控制定向与非个人定向。因果定向理论的重点关注方向是个体的因果定向,认为个体对于事件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其内在动机和行为。它补充和拓展了自我决定理论中关于个体差异的观点,强调了个体的归因方式对于动机和行为的重要性,并为研究个体的动机和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目标内容理论把目标分为内在目标和外在目标,通过它来介绍人们追求什么样的行为。目标内容理论的重点关注方向是个体所追求的目标的具体内容,认为可以通过个体所追求目标的差异来解释其具体行为结果的差异,并且认为目标的激励作用也是根据其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它补充和拓展了自我决定理论中关于目标的观点,强调了目标内容对于个体行为的影响,并为研究个体的动机和行为提供了新的方向。关系动力理论的核心是出于对关系的需求,人们会寻求与他人的接触和归属,并试图发展亲密关系并建立高质量的关系。该理论的重点关注方向是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对内部动机的影响,认为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可以满足个体的自主、能力和关系三种基本心理需求,从而增强个体的内在动机和幸福感。它补充和拓展了自我决定理论中关于人际关系的观点,强调了人际关系对于个体动机和行为的重要性,并为研究个体的动机和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

1.2 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动机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1.2.1 类型

在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下,动机可以被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出于对活动本身的兴趣和享受而产生的动机。例如,一个人因为热爱绘画而主动拿起画笔创作,不为任何外部奖励,纯粹是享受创作的过程。外在动机又分为外部调节(完全由外部奖励或惩罚来驱动的行为,比如为了获得金钱报酬而工作)、内摄调节(个体将外部规则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但尚未完全接受。例如,因为觉得不锻炼会被他人嘲笑而进行锻炼)、认同调节(个体认同行为的价值,将其视为自己的一部分。比如,认同阅读能提升知识和能力而主动阅读)、整合调节(将外部价值与内在兴趣很好地整合在一起。例如,一个人因为既喜欢摄影又意识到摄影可以作为职业发展,从而全身心投入摄影工作)

1.2.2 影响因素

(1)社会环境:例如,支持性的环境可以增强内在动机,而限制性的环境可能削弱内在动机。

(2)个人的基本心理需求满足程度:当自主性、胜任性和关系性需求得到满足时,内在动机往往更强。其中,自主需要的满足对内在动机的激发和激励尤为有效[5。当这些基本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个体的内在动机得以增强,进而促进健康的心理成长和行为表现;反之,若这些基本心理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个体则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和行为障碍[6

在自我决定理论中,内在动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动机类型,对于个体的各个方面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语境下,自主需要是自我选择、自我推动健康行为的自由或意愿;胜任需要是个体在健康活动中的感受“我能”;关系需要是个体在健康促进活动中感受到与他人有关,并受到他人支持和协助的体验。满足青少年自主需要、胜任需要和关系需要有助于青少年健康行为的形成。自我决定理论为理解青少年在数智化环境中如何被激励参与体育活动、形成健康生活习惯提供了理论依据。

2 数智化环境的界定与特征

数智化环境是基于大数据分析,依托人工智能、物联网、可视化技术、可穿戴设备、云计算等技术,形成的一种高度智能化、个性化、互动化的环境[7

2.1 数据驱动

大数据可以及时有效地从多途径获取青少年体质健康相关数据,如运动、饮食、睡眠、心率、血压、心情等相关数据,实时采集、存储、清洗、整合、分析数据,并将青少年体质健康数据立体呈现,对体质特征及体质健康水平进行更精准的识别和评估,对健康风险进行更科学的识别和评估,对干预需求进行更准确的预测。

2.2 个性化服务

机器学习能够更好地分析青少年的需求和喜好,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8。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深度学习与模型训练,可以精准预测个体体质变化趋势,定制符合个体需求的运动处方、营养方案、心理辅导等综合性健康干预策略。同时,智能推荐系统可根据个体反馈动态调整干预方案,确保服务始终贴合个体需求,实现真正的“一人千面”。

2.3 社交互动

数智时代的社交互动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机会与挑战并存。数字媒介的发展使得人际交往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美国传播学者拜厄姆将数字媒介时代的人际交往称为“云端的交往”,这种交往方式不受物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可以通过数字平台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社交活动[9。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也为学生创造了沉浸式的学习体验。研究发现,在虚拟社交媒体社区,学生更加敢于表达自己。社交媒体平台构建的学习社区可为学生提供互动与交流的平台。学生之间通过讨论和评论,相互分享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更容易形成紧密联系,有利于学生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3 数智化环境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影响机制

3.1 自我决定理论与数智化环境结合的机制分析

3.1.1 动机激发机制

(1)内在动机激发。数智化环境可以通过满足用户的自主需求、胜任需求和关系需求,激发用户的内在动机。例如,当用户在数智化环境中获得自主选择的机会、挑战和反馈以及他人的认可和支持时,他们会更有动力去参与和投入。

①自主需要的满足。数智化环境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管理内在动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信息获取和互动体验上。传统健康教育受时间、空间及可获取资源的限制。数智化环境打破了这些束缚,提升了信息获取的自主性。青少年可以利用智能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教程,这种信息的实时性和便捷性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自主选择权。青少年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身体状况,自主地制定运动计划,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和锻炼的内在动机。

②胜任需要的满足。数智化环境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目标设定和胜任感的培养。智能健康应用平台允许设定个性化的目标(如每日运动步数、每日运动时间等),结合实时数据反馈,青少年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这种即时反馈机制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和能力感。当青少年看到自己的努力转化为可见的进步时,他们更有可能持续参与体育活动,形成稳定的健康行为模式。有研究显示,青少年对可穿戴设备的看法是积极的,可穿戴设备可以增加青少年锻炼身体的动力[10

③关系需要的满足。在线教育平台是数智化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之一,如讨论区、论坛等社交功能促进了用户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让他们能够分享学习经验和心得。此外,在线辅导和答疑服务也使用户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增强了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在数智化环境中,青少年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想法和需求,获得他人的理解、支持和回应。例如,当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或压力时,他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向朋友、家人或其他信任的人倾诉,寻求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此外,一些在线心理咨询平台、情感互助社区等也为青少年提供了专业的心理支持和情感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满足他们对情感支持的需求,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数智化技术的发展为亲子沟通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式,有助于改善亲子关系,满足青少年对亲密亲子关系的需求。例如,通过视频通话、即时通信应用程序、家庭共享相册等数智化工具,父母可以更加及时、便捷地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与孩子进行更加频繁、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孩子也可以更加主动地与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增进亲子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2)外在动机转化。数智化环境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奖励机制和反馈机制,将用户的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

①奖励机制的引导。通过精心设计的奖励机制来促进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的转化。在青少年体质健康管理领域,数智化平台可以设置多样化的奖励形式。当青少年完成一定的运动目标或健康知识学习任务时,他们可以获得虚拟勋章、积分或者优惠券等奖励。这些奖励可以有实际价值,如用积分兑换运动装备或健康食品,更重要的是,它象征着一种成就和认可。虚拟勋章的展示可以让青少年在平台上获得一种荣誉感,满足他们渴望被关注和认可的心理需求。而且,随着积累的奖励越来越多,青少年会逐渐将完成任务获取奖励的外在动机转化为对自身健康管理能力提升的内在追求。

②反馈机制的激励。合理的反馈机制也是数智化环境中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的关键因素。如智能健康设备和应用可以实时监测青少年的运动数据、健康指标等,并及时给予反馈。如运动后心率的改善、体脂率的下降等,他们会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正在产生积极的结果。这种明确的反馈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行为是有意义的,从而将原本为了满足外部要求(如老师或家长的期望)而进行的健康管理行为,转化为出于自身对健康追求和能力提升的内在动机。此外,反馈机制还可以包括个性化的建议和鼓励。例如,根据青少年的运动数据,平台给出针对性的运动调整建议,或者当他们取得一定进步时给予鼓励性的话语。这些反馈不仅帮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还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健康管理过程中得到了关注和支持,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使其更加关注自身体质健康。

数智化环境中的社交元素也对外部动机的转化起到重要作用。例如,一个青少年在运动打卡社区分享自己的跑步记录和身体变化,得到了众多好友的赞美和羡慕,他会更加有动力坚持运动,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社交上的认可,

而是因为他开始享受运动带来的自我提升和内心的愉悦感。同时,社交平台上的群体活动和挑战也能促进外在动机的转化。比如,参加线上的健康挑战活动,青少年可能最初是为了参与集体活动或者获得活动奖励而加入,但在与其他参与者共同努力和竞争的过程中,他们会受到团队氛围的感染和激励,逐渐将对外部奖励和社交互动的追求转化为对自身健康目标的内在追求,形成一种积极的健康生活方式。

3.1.2 行为调节机制

(1)自主调节。数智化环境可以为用户提供自主调节的工具和资源,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例如,时间管理工具可以帮助用户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情绪管理工具可以帮助用户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2)外部调节。数智化环境可以通过设置规则和限制,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外部调节。例如,网络游戏平台可以设置游戏时间限制,防止用户沉迷游戏;社交媒体平台可以设置内容审核机制,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

3.1.3 心理成长机制

(1)自我认知。数智化环境可以为用户提供自我认知的工具和资源,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需求、能力和兴趣。例如,心理测试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心理测试,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职业规划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职业测评和职业规划指导,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

(2)自我发展。数智化环境可以为用户提供自我发展的平台和资源,帮助用户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例如,在线学习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课程和培训,帮助用户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创业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创业指导和资源支持,帮助用户实现创业梦想。

3.2 数智工具在体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

3.2.1 数据追踪与反馈机制

可穿戴设备能够监测青少年的生理指标,如心率、睡眠情况、运动消耗量等,辅助实施健康干预。青少年佩戴可穿戴设备定期监测个人生理数据,并根据相关反馈调整行为,可提高健康管理水平和专业化健康行为的可持续性。

3.2.2 社交互动与关系感增强

健康社区是数智平台中的一个场景,青少年可通过数智平台参与健康社区,与其他用户一起参加线上运动挑战,展示自己的运动健身成果,接受来自同龄人的积极压力和支持,满足自身的从众心理,从而获得更强的社会认同感和更好的社会互动关系,引导他们更多从事有益健康的行为,形成良性健身循环。

4 数智时代青少年体质健康个性化干预策略

4.1 个性化评估体系构建

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个性化促进策略首先基于一个全面且精细的个体健康画像构建。该画像包括但不限于:(1)生理指标数据,包括身体形态(身高、体重、BMI等)、身体素质(力量、耐力、速度等)、生理功能(心率、血压等);(2)行为数据,如运动量、运动类型、运动时间、饮食摄入、睡眠质量、电子设备使用时长等,由智能手环、健康APP等实时监测;(3)环境数据,如家庭、学校、社区的体育设施条件、空气质量和噪声大小等,通过物联网传感器或公开数据源获取;(4)心理数据,如情绪状态、压力水平、社交关系、自尊心、学习动力等,可通过心理测评工具、在线问卷调查等手段收集。

通过对青少年个体体质健康具体需求的深度数据分析进行鉴别。这包括:(1)解决体重过重、肥胖、视力障碍、运动能力低下等生理需要;(2)行为需要,如习惯养成的需要,如合理饮食,作息规律,增加运动量,减少画面时间等;(3)心理健康的需要,如情绪的调整,压力的处理,自信心的提高,社交技能的培养等。

4.2 基于SDT的个性化干预策略

4.2.1 加强数智素养教育

随着信息社会的加速发展,开展青少年数字素养教育愈发迫切。有效开展青少年数字素养教育旨在让青少年既能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又能健康、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为此,需采取多方面措施。其一,编制数智素养课程并纳入青少年必修课程,着重培养青少年辨别和评价数字信息的能力,教导他们“以技御技”,在虚拟与现实社会间取得“和谐平衡”,既能享受数字生活的便捷又能紧密连接现实生活,将网络与离线、科技与生活良好结合。其二,组织网络使用体验营,培养青少年理性网络意识,提升他们警惕不良网络信息的能力,指导其在网上学习时识别错误信息、保护个人隐私、防范网络诈骗,学会理性网络查询,正确合理上网以及利用数字工具获取和处理信息。其三,开设家长关爱教育课程,指导家长科学使用数智工具。在信息飞速发展、数智工具层出不穷的当下,

家长须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数智工具为孩子成长助力,从而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青少年数字素养的提升,使其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

4.2.2 提升自主性

通过数智平台对运动目标进行分解,设计个性化健康任务和挑战,让青少年自主选择运动项目并设定目标,以此增加他们对健康管理的控制感。同时,采用积分机制,当青少年达成目标后可解锁奖励,引入积分奖励、勋章解锁等游戏化元素,激发其内在动机。此外,定期开展自我监控和调整行为的教育,通过开展健康教育课程,提升青少年的健康知识水平,使其能够理性评估健康信息,进而做出自主决策。这种综合的方式有助于全面促进青少年积极参与健康管理,提升其健康素养和自主管理能力,更好地适应数智时代的健康生活需求。

4.2.3 增强胜任感

智能教练系统助力青少年个性化训练与成长,通过对青少年全面的身体评估,利用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技术收集用户的身体各项指标,包括基础代谢率、肌肉力量、心肺功能、柔韧性、平衡能力等,同时了解其运动偏好、运动限制以及时间安排等因素,从而依据这些详细信息为青少年精心制订专属训练计划。在青少年执行训练计划期间,持续收集和分析数据,实时优化和调整训练计划,以确保计划始终与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和目标高度契合,最大程度提高训练效果和安全性。同时,及时反馈他们的表现,使其体会成功的喜悦,进而提高自信心。通过设立成就展示墙,将青少年在体质健康改善过程中的进步进行记录并展示,可视化成就可提升他们的胜任感。

4.2.4 促进社会关系感

线上线下活动结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与社交发展。一方面,建立线上健身社区,鼓励青少年在其中分享运动经历、相互激励,从而形成正向竞争和合作氛围。通过开展线上线下亲子运动会,如线上晨跑活动、线上健身课程等相关运动健康活动,让青少年参与的同时邀请朋友、家人一同参加,以此增进家人关系,培养青少年的社群归属感和社会支持感。另一方面,通过校园体育社团,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使其在社团活动中多与他人交流沟通。适当的线下活动不仅能够培养青少年的良好生活习惯,还有助于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教会他们与人相处,进而更好地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全方位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与社交能力的发展,为其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5 数智时代个性化干预策略实施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5.1 挑 战

5.1.1 技术挑战 数智化进程必然伴随个人健康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重大挑战,这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11

青少年个人健康数据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健康状况、饮食行为、运动行为等信息,数据隐私性强。青少年个人健康数据被非法获取或使用不当,将导致其隐私权被侵权;若作为广告宣传的对象,会导致青少年的相关信息被滥用为商品营销工具,也可能使青少年成为欺诈或网络欺凌的目标。个人健康数据泄露也可能增加青少年的心理压力,他们可能会因为信息被泄露而感到焦虑或恐惧,影响其学习和生活,甚至影响其身心健康。

5.1.2 心理挑战

参与度低、动机不足、自我效能感低、自主性降低、决策能力减弱,心理依赖都是心理方面存在的挑战。

当青少年对长期的健康干预计划缺乏兴趣,特别是当干预措施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兴趣不相符时,或者不能立即看到结果时,他们可能不愿参与,缺乏内在动机。过度依赖数智工具可能会对青少年的健康管理能力和社交技能产生负面影响。如果青少年过度依赖智能设备来管理健康,例如使用健康软件来跟踪运动和饮食,他们可能在没有这些设备的情况下,会无法自主管理健康。由于过于依赖工具,以至于在没有工具的帮助下,他们可能会无法制订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

过度使用数智工具还可能会导致青少年过度依赖虚拟世界[12,而忽视了现实世界的体验,减少青少年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面对面的交流是提高社交技能的重要方式,过度使用数智工具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社交技能的发展。此外,过度使用智能设备可能还会导致青少年户外活动减少,影响他们的自然环境适应能力。不可否认,数智工具在很多方面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教育青少年如何合理地使用这些数智工具尤为重要。

5.1.3 资源挑战

家庭条件和居住的地理位置也是影响青少年接触与使用数字资源的重要因素,从而使健康素养出现不平等,体质健康管理不平等,进一步加剧健康差距。

青少年的生活环境会影响青少年的数字资源的接触与使用。从统计数据上看,城乡孩子数字资源不平等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相较于农村孩子,城市孩子接触体验的数字资源更多,而且更可能获得数字化健康教育。

其次,家庭经济状况对青少年数字健康素养也有影响。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青少年可能会接触到更多优质的数字资源,可以通过数字产品获取健康信息、健康数据,如在线上健康体测、在线健身。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或较差的青少年可能会接触到较少优质的数字资源,也许无法接触到数字资源。

5.1.4 健康风险挑战

数字产品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可忽视的健康风险挑战。

过度使用数字产品,例如长时间沉迷于电子游戏、长时间使用电脑办公或进行娱乐活动,会导致人们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身体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增加了运动损伤的风险。常见的问题包括颈部、肩部和背部的肌肉劳损、腱鞘炎、腕管综合征等。此外,随着社交媒体和网络虚拟社交平台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在虚拟世界中进行社交活动。然而,虚拟社交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现实社交,使得人们与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逐渐减少。长期依赖虚拟社交的人,在面对现实社交场景时,可能会出现社交焦虑等心理问题,表现为害怕与他人面对面交流、对社交场合感到紧张和恐惧。

5.1.5 道德风险挑战

在信息传播极为迅速和广泛的数字时代,不当使用数智工具,如在网络平台上随意发布未经证实的信息、传播虚假谣言等,可能会导致错误信息的快速扩散和传播。这些不当行为不仅会误导公众,还可能对个人、社会和国家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例如,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如果有人故意传播虚假的疫情信息,可能会引起公众的恐慌和社会秩序的混乱。此外,网络欺凌和诽谤等不当行为也借助数智工具的便利性而愈发猖獗。

5.1.6 监管挑战

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空间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监管机制的不完善和监管手段的相对滞后,数字空间存在着诸多监管缺失的挑战,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利影响。例如一些青少年可能会因为沉迷于暴力游戏,而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攻击性和暴力倾向;一些青少年可能会受到色情信息的诱惑,影响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此外,数字空间中的广告和营销内容也存在监管不足的问题。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在网络上向青少年推送不适当的广告和营销信息,如过度宣传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食品饮料,诱导青少年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或者推销不符合青少年年龄和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如成人化的服装、饰品等,影响青少年的审美观念和消费观念。

5.2 对 策

5.2.1 技术对策

对青少年的健康个人数据应综合保护:在技术上应对健康个人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加密传输,使用安全算法对健康数据存储和分析;在法律上要加大立法、执法力度,加大惩处侵害健康个人数据隐私行为的力度;在社会上加大健康数据隐私保护意识宣传和教育力度,培养青少年正确使用数智工具和健康数据的保护意识。

5.2.2 心理对策

基于行为心理学原理,设计更具吸引力和激励性的干预方案,如可通过游戏化元素增加干预的趣味性。通过采用正面强化策略,如设置短期目标和奖励,以帮助青少年看到他们的努力带来的积极变化,以此增强青少年参与动机。通过提供易于遵循的健康指导和实际操作的建议,使他们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帮助青少年建立成功的经验,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通过教育和培训,帮助青少年理解健康数据的含义,并教授他们如何独立做出健康决策。鼓励青少年批判性地评估技术建议,并结合自身情况做出最终决策,提高青少年自主决策能力。

5.2.3 资源对策

通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对个性化干预价值的认识和接受度。加强对信息资源匮乏地区的帮扶,完善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增加财力支持力度,使更多的贫困人群都能获得健康数字资源。确保每一个青少年都能平等获得健康数字资源和服务,从而缩小健康差距。

5.2.4 健康对策

开发具有时间管理功能的应用程序或系统,帮助用户自行设定每日使用数字产品的时长上限。相关机构和企业可以通过宣传手册、在线教程、公益广告等形式,普及推广正确的使用姿势和习惯,如保持正确的坐姿、定期休息、调整屏幕高度和距离、进行眼部放松操等。利用智能穿戴设备和健康管理应用程序,实时监测用户的身体指标(如心率、血压、运动量等),当发现用户存在健康风险时,及时发出预警并提供相应的健康建议。建立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支持体系,为因虚拟社交导致心理问题的人群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治疗服务。

5.2.5 道德对策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承担起对青少年的教育责任,通过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课程、举办网络安全知识讲座、发布网络道德宣传资料等方式,增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引导他们正确使用数智工具,自觉抵制不当行为的传播。在网络平台和数智工具中设置教育提示功能,当用户进行不当操作或试图传播不当内容时,及时弹出教育提示信息,提醒用户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法规。数智工具开发者和网络平台运营者应建立健全内容审核机制,加强对用户生成内容和传播内容的审核管理。建立用户举报机制,鼓励用户对发现的不当行为和内容进行举报,平台应及时对举报内容进行核实和处理,并对举报人给予适当的奖励和保护。建立网络执法机构,加强对网络空间的执法监督,及时查处网络违法行为,维护网络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

5.2.6 监管对策

加强技术监管手段的研发和应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对数字空间中的内容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预警,提高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网络平台应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部管理和自律机制建设。建立严格的内容审核制度,配备专业的审核人员,对平台上发布的内容进行全面审核,确保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平台应建立用户信用评价体系,对发布不良内容或有不当行为的用户进行信用扣分和限制,对遵守规则的用户给予奖励和激励,引导用户自觉遵守平台规则和网络秩序。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数字空间的监督工作,建立社会监督举报机制,畅通举报渠道,方便公众对不良内容进行举报。政府应及时对举报内容进行核实和处理,并对举报人给予适当的奖励和保护。发挥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媒体和公众的监督作用,通过开展行业自律活动、发布监督报告、曝光不良行为等方式,推动数字空间的健康发展。

6 结 语

数智工具的即时反馈机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社交互动平台有效提升了青少年在体质健康管理上的自主性、胜任感和关系感,从而增强了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在动机,通过构建多维度的体质健康评估体系和基于SDT的个性化干预策略,有望实现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精准管理和有效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个性化促进离不开政府、学校、家庭、社区、卫生健康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各类主体的共同参与的共同努力,虽然数智时代为青少年体质健康个性化管理带来了积极影响,在推广数智化健康促进策略时应强化跨学科合作,重点解决技术挑战、心理挑战、资源挑战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9.

[2] 王世君,蒋东云,冯富生,等.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困境与进路[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24,42(4):92-96.

[3] 国家卫健委: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52.7%[EB/OL].(2021-07-13)[2024-03-10].https://www.163.com/dy/article/GEQ0C94N0514D3UH.html.

[4] 李彦龙,徐硕,於梦婷,等.“双减”政策下中小学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困境与纾解[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23, 41 (5):13-18.

[5] Ryan,R.MDeci,E.L.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American Psychologist,2020,55(1):68-78.

[6] 尹雪娟,刘海元,黄先锋.国际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研究现状与展望 [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4,41(1):37-51.

[7] 赵璐,李振国. 从数字化到数智化:经济社会发展范式的新跃进[N].科技日报,2021-11-29(008).

[8] 卢敏,胡娟,张先超,等.基于用户多特征融合的个性化推荐模型[J].电信科学, 2023,39(5):101-115.

[9] 姬雁楠,李本乾.社交虚拟现实重塑“云交往”的路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2(3):118-124,186.

[10] CREASER A V, CLEMES S A, COSTA S, et al.The acceptability,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wearable activity trackers for increasing physical activi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systematic review[J].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2021,18(12):6211.

[11] 舒杭,顾小清.数智时代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基于社会变迁和组织变革的视角[J].远程教育杂志,2023,41(2):25-35.

[12] 刘睿,钟淑颖.元宇宙语境中青少年“脱实向虚”的时代隐忧与教育化解[J].理论月刊,2023(10): 142-150.

猜你喜欢
自我决定理论体质健康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合作动机对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感知政府支持情境的调节中介作用
预测(2016年3期)2016-12-29 18:37:04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体育师友(2016年5期)2016-11-28 11:10:10
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影响西安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分析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2:06:18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9:54
创新动机对民营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自我决定理论的调节中介模型
预测(2015年2期)2016-07-07 23:44:15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品牌依恋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18期)2016-06-07 04:32:36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探索大学生参与体育课动机的研究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