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2024-12-31 00:00:00陶琴坤
数学之友 2024年22期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力度的不断加大,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备受关注,其展现出的实践性、综合性特点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有促进作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学生需要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可以从实际生活中获取数学知识.“综合与实践”对实践的关注度较高,旨在通过实践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强化学生的数学知识意识.因此,对于第三学段的学生而言,教师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实施上.

关键词:小学数学;第三学段;“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

“综合与实践”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的内容较多,包括课外调查、数学游戏等,可以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各项内容的实施,无论是对学校软、硬件的配置还是对教师专业能力均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为保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能深入落实,将“综合与实践”领域的作用充分展现出来,各方力量应该积极参与其中,为课程的推进提供助力.教师合理地制定教学方案,不仅可以提升“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效率,解决以往遇到的各类问题,还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1 正确理解课程,革新教学理念

教学活动在开展期间,教学理念和认识是核心,可以为教学提供必要的指导,为教育的改革与革新提供助力,同时也能为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提供帮助,是教学目标顺利达成的重要因素.

1.1 发挥学校领导的模范作用

学校领导作为学校教学的带头人,对教学内容是否关注,会对任课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较大影响.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下,学校领导的思想认识应该不断深化,注重对教师的带动,积极开展相应教研活动.例如,针对小学第三学段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学校领导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开展相应活动,以便教学质量在提高的同时,教师的思想认识能不断增强.针对该领域的教学,学校领导也要加强对相关文件的解读、分析,保证所有教师可以对《新课标》中关于此方面内容的重要性有正确认识,以此为前提,让该领域的教学在本校得到良好发展.

1.2 主动革新教师的教学方法与理念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全面推动下,“综合与实践”领域内容展现出了较强的综合性,同时突出了课程的实践性,倘若依然习惯性利用传统教学方式方法与理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类问题,影响教学有效性,甚至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1因此,在思想上,教师应该深化认识,对该领域的内容重新解读和理解,注重教学理念的革新,利用切实可行的办法将“综合与实践”活动和课程教学深层次整合.同时,教师应该加强对《新课标》要求、建议的研究与解读,保证此部分内容的讲解能更为灵活,提高教学适应性.针对五六年级段“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新课标》在内容上有明确要求,并给出相应建议,旨在将其重要性充分展现出来.对此,教师在教学期间,应该强化传统教学理念的优化,主动学习新方法、新知识,从整体角度上提高自身能力,并灵活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以便“综合与实践”教学的作用能全面发挥.

2 完善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

明确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有促进作用.对于“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来说,综合性、实践性特征显著.对此,在对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此作为契机,制定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以便教学活动能有条不紊地推进.

2.1 认真研读《新课标》,找准教学目标和方向

在对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的依赖性强,习惯性采取直接参考的方式,但由于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不深刻,致使制定的目标不清晰,很难在规定时间内顺利达成.针对此问题,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在目标制定前对《新课标》深入解读和研究,对其中的内容正确把握和理解.同时,教师要从不同层面考量,将教学目标与《新课标》的契合点找出来,确保制定的目标合理、可行、科学.在目标制定期间,教师也要将核心素养全方位体现出来,如在该领域的主题教学时,目标的制定应将侧重点放在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上,包括创造能力、探究能力等,同时也要从“四基”“四能”两个层面出发,将其与核心素养间的关系把握好,确保教学目标在顺利实现的同时,学生的能力可以整体提高.[2教师也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带动,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视角出发,对现实世界进行观察和感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在不断探索和思考中学会利用数学思维解决遇到的各类问题.在运用各类数学技巧解决实际问题期间,教师要让学生灵活利用数学的语言清楚、正确地表达现实世界.此外,教学目标的制定还应该考虑阶段、整体两个层面,在对主题、单元、课时特征充分掌握的前提下,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从整体角度上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细化,保证在完成各个目标的同时,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可以持续提升.

2.2 立足学生实际现状,注重目标维度的细化

教学工作在开展期间,学生作为主体,若能积极参与其中,教学效率和质量自然会提升.因此,教师在对《新课标》正确解读和理解后,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充分调查和了解,有侧重点地对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完善.通过这种方式,教学目标不仅更为精准,还能促进目标可操作性的增强,让所有学生在综合实践中得到锻炼,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也要围绕《新课标》,着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全面了解,依照学生的发展特点,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上.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所有学生的智力优势存在明显差异,所以教师需要对学生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高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多层次的教学计划与目标,以便所有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能得到满足.[3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学习经验可以不断丰富,教学目标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3 注重教材与资料的整理,设计多元化教学主题

在教学目标实施期间,若想达到对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目的,内容的设计尤为重要.教师应该对小学数学阶段的所有“综合与实践”教学主题合理管理,了解该课程在不同年级的分布情况,厘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精准把握教学重难点,提升教学计划设计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对教材以及参考资料的系统整理,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可以得到良好培养,还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为后续的应用打下基础.同时,教师以教学需求为契机,注重对内容的灵活调整,将关注点放在结构化内容上,且与学生的能力、需求相匹配.

2.4 突出学生主体性,深入挖掘教学内容

与数学其他领域不同,“综合与实践”领域对知识结构不会提前设定,所以在内容选择、相关内容设计上,教师的自主选择权更大.并且,在教材中,提供的材料可能与学生能力、需求存在不一致的问题.针对此情况,为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教师可以不必将目光局限在教材上,而是将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依据,对教材中的内容适当调整和补充,或者将烦琐的内容省略.[4可以说,在此领域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教材灵活应用和创新,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尽可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突出教学方案的针对性、专业性.

无论选择何种课程教学内容,均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将学生的探索与求知欲激发,确保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可以大胆思考和创新,在不断探索中掌握新方法、新技巧,快速内化知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增强.

3 优化教学组织,完善教学过程

3.1 建立健全教师培训机制,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高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其专业能力与教学质量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学校要强化对教师综合水平的提高,建立健全培训机制,以便教师能通过参与各类培训活动,提高自身水平与素养.尤其是年轻、经验匮乏的教师,学校需要采取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帮扶手段,不能单纯依靠学历、教学年限确定培训人数,而是要寻找更多培训机会,尽可能涉及全体教师,为教师提供更多交流、探讨与学习的平台.为达到这一目标,学校应该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加强,帮助其健全知识体系.在小学第三学段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的解读不深入,对教材的掌握不全面,教学活动的开展存在颇多问题,且教学结果的评估存在主观化、片面化等情况.对此,学校应该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持续增强,如通过“综合实践”公开课等活动,鼓励全体教师相互学习和借鉴,特别是优秀教学经验的分享.同时,学校要加强对数学领域专家的邀请,为教师举办专题讲座等活动,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者难点,可以由专家详细解答,确保教师能及时找出并解决问题.通过一系列方法的实施,教师在“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能力不仅得以强化,也就能为学生设计多元化的活动,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提高教学有效性.

3.2 明确教师定位,强化学生主人翁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综合与实践”作为重要部分,对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具有引导作用.从教学的角度分析,若想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教师要明确自身定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侧重对学生的指导,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强化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同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足思考和探索的空间,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以便学生能在不断探究、思考中将问题解决.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指导,以便学生能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刻的印象和认识,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在学习期间,如果遇到困惑或者问题,教师应该第一时间提供指导.此外,教师作为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应该与学生一同实践,共同找寻问题的解决办法,保证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得到锻炼,强化学生自信心,在探索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在互动与协作中形成合作精神.

3.3 充分利用跨学科资源,强化教学内容的整合

学生在学习期间,经历、体验尤为重要,如果教师强调直接给出结论,学生很难深入理解知识,也无法做到灵活应用,甚至会让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削弱,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此外,“综合与实践”内容涉及的方面较多,一节课的时间无法让学生全部理解.因此,教师应该具备跨学科意识,将该领域的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充分整合,引导学生积极合作与探究.

4 结语

本文的研究对第三学段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知识的认识和印象不仅进一步深化,还厘清了后续教学的思路和方向.明确只有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注重内容的丰富与创新,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助力.虽然本文提出的方法与对策是在多方提炼与实践下得出的,但在教学期间还需要进一步验证,以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成义森,何昌岳.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研究[J].新世纪智能,2024(98):40-41+51.

[2]杨成荣.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主题式教学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24(11):93-95.

[3]程秋香.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23(17):57-59.

[4]黄国枢.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1):19-20.

猜你喜欢
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案例探究
新一代(2016年17期)2016-12-22 12:49:41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中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中发展型思想
让“综合与实践”活动“活”起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