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绘本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图画和少量文字融入小故事,以有情有趣、通俗易懂的形式给学生展示抽象数学知识的“图画书”.在数学绘本教学中,课前通过亲子共读、生生互读、学生自读等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数学阅读理解能力;课中教师根据学情及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畅说”数学绘本,并适时评价,发展学生“数”的表达能力;课后学生通过续写、自创等形式创编数学绘本,可以积淀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数学绘本;小学教学;学科素养
数学绘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将数学绘本与数学教材融合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培养数学思维的良好情境,是提升数学素养的沃土.笔者经过实践探索,以课前“悦读”绘本,课中“畅说”绘本,课后“自创”绘本等策略进行小学数学绘本教学,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推理能力,发展学生抽象、推理、模型思想等学科素养.
1 课前“悦读”绘本,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教师应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数学研究能力等.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贯彻落实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抓手.特级教师吴正宪曾经说过:“数学阅读,能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有营养的数学,从而丰富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加深对数学的体验,进而爱上数学.”
数学绘本的特点是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容易吸引低学段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数学绘本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通过阅读绘本中的故事和情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提高对数学语言的认知和理解能力.[1]在绘本教学实践中发现,在课前让学生阅读数学绘本,将会给学生的数学阅读带来全新的体验,学生能够跳出课堂、跳出书本,在一个更加丰富的数学世界中学数学、读数学、品数学,提升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开展课前“悦读”绘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1 亲子共读数学绘本,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对于低学段学生,由于学生识字量小,而且还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可以采用亲子共读的形式,让家长陪伴孩子共读一本绘本.[2]
为保证亲子共读质量,教师在开展亲子共读活动时,可以先设计亲子共读数学绘本导读单,建议家长根据导读单中的建议多询问“你看到书中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了”等,并和孩子交流数学绘本中的主要情节,帮助孩子梳理数学绘本中的情节线索,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形象.
1.2 生生互读绘本,丰富学生阅读体验
每一次不同的阅读,都是学生收获数学知识,拓宽阅读视野的过程.在实践中,教师根据学生心理需求,开展生生互读绘本,可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构建有趣味的阅读生活,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在学校,教师定期开展“我读你听”数学绘本分享活动,精心挑选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又能寓教于乐的数学绘本,让孩子精读,并与同学分享,让更多的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学会绘声绘色地讲数学故事.在聆听的过程,学生理解数学的能力也慢慢增强,久而久之,由被动输入各种信息渐渐转变成主动获取信息,自然形成数学阅读的习惯.
1.3 学生自读绘本,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中学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识字量,具备了一些数学阅读的能力,所以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自读绘本的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在数学绘本学习中独立发现问题的意识.高质量的数学绘本阅读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教师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技巧,推荐一些与数学教材内容相匹配的数学绘本,设计数学绘本导读单,让学生在自读数学绘本的同时,能聚焦数学核心问题,增加阅读的思维含量.
例如,在开展“了解计数方法发展简史”的活动时,课前教师精心挑选与本节课教学内容较匹配的数学绘本,让学生借助阅读指导单并利用课余时间和家长共同精读绘本.学生在交流与家长共读过程中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不仅知道今天的数字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还了解了古人在没有发明数字前他们是通过使用绳子或石头数数的方法来计数,这一过程丰富了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
实践表明,课前“悦读”绘本,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现有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还能开拓其知识视野.学生在自主阅读学习中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数学阅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在解题时,学生能将特定的符号、图形、表格等转化成自己能够理解的语言,从而在纷乱繁杂的信息中提取关键信息,抓住主要线索,快速厘清解题思路.
2 课中“畅说”绘本,培养学生数学表达能力
小学数学绘本教学旨在帮助学生能够
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能够增强学生的数学交流意识.数学教育重在对学生思维的训练,语言是学生思维的外显形态.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说”,它可以通过口头语言表达将学生大脑中的思维过程显现化,有助于教师获取学生内部的语言信息,丰富和完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不断进行思维碰撞.数学绘本中的语言精简,且朗朗上口,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绘本的这一特点,以课本内容作为教学设计的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中分享自己读过的与本节课知识关联的数学绘本,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主动讲述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2.1 掌握学情,把握“说”的有效性
全面、深刻地认识学生,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究,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数学绘本阅读量等会影响学生“说”绘本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教师要掌握学生目前的知识储备、能力水平、身心特点等情况,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邀请学生“畅说”绘本.
2.2 基于教材,明晰“说”的合理性
数学绘本内容丰富,涵盖知识面广,有时一本绘本会包含多个数学概念,涉及多个层次、不同年级的知识内容.教师应发挥课堂主导作用,在简短有效时间发挥绘本在数学课上最大的作用,因此在学生“说”数学绘本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首先了解学生“说”的数学绘本是否符合教材内容主题.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教材,把握重点进行表述;引导学生复述绘本故事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帮助学生删除绘本中故事烦琐、知识冗长的部分.最后,在“说”数学绘本的过程中,当“说”的学生遇到数学语言缺乏或跑偏教材时,教师要基于教材及时纠正,并提供相关数学自然语言中的关联词进行规范性指导,如承接关系的“先……再……最后……”以辅助学生“畅说”绘本.
2.3 重视反馈,增强“说”的积极性
学生主动阅读的外在动机,在于获得教师、家长、同伴的积极认可.因此,在学生“畅说”数学绘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口头语言、肢体语言等方式表扬、鼓励和引导学生,给予学生自信.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畅说”绘本的情况,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如分享一次奖励一枚印章,累计到五枚印章可以兑换奖品等,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3]
实践表明,学生在“畅说”绘本的过程中,以讲故事的形式分享自己喜欢的数学绘本,将数学绘本中蕴含的信息用数学语言来传递.在分享中思辨,在思辨中探索,在交流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3 课后“自创”绘本,积淀学生数学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②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③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画画是学生思考输出的过程,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可视化.教师了解学生对内容的学习程度,让学生在课后借助数学绘本故事情境对内容进行“自创”绘本.学生可以通过图画的方式来进行数学表达,将一些抽象的数学符号或者数学概念用他们所理解的方式直观地表示出来,变成美丽的原生态数学绘本,这一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发展.
3.1 续写绘本,拓展思维
数学绘本往往会留有一些空白,让学生有一些可以想象的空间.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结合故事情节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对绘本中的故事进行合理的续写.笔者研究发现,通过对数学绘本的续写,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学生可以基于对原故事的感悟和发现的问题,自由表达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对未来世界的想象以及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生在续写的过程中,不仅发挥了想象力,而且对于数学绘本中的数学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与发展,帮助学生重新构建和创新.
3.2 自创绘本,创新思维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一个课时或者整个单元的学习,以相关的绘本作指引,鼓励学生课后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尝试创作新的数学绘本.
学生在自创数学绘本时,思考如何用生动的图文有趣、有序、有理地表达数学知识,经历了认识、理解、表达的全过程,发挥想象,积极创作,碰撞出奇妙的思维火花.应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优美的图画和简洁的文字,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立体化,绘制出一个“数学世界中的故事”,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次有效尝试.
通过学生自创绘本的实践表明,学生自创数学绘本,可以发展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写作能力、绘画能力.学生在创编数学绘本的过程中,数学、想象的翅膀尽情舒展,基于阅读的多元表达,与数学理解汇合.
4 结语
本文以绘本的方式将数学知识与情境故事相结合,探究小学数学绘本教学对学生数学素养积累效果.由课前“悦读”,到课中“畅说”,再到课下“自创”,既促进学生爱上数学,又锻炼学生读书、表达与创新的能力.这一过程帮助学生在学科知识和日常生活间架起一座桥梁,继而培养其数学思维及综合素养.通过这一教学实践,学生能更好地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创新.这种教学方式不但使数学学习生动、有趣,而且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梁彦.提升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23(17):64-66.
[2]黄雯.小学低段数学绘本阅读的指导策略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8.
[3]高梦妮.小学低段学生“说数学”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