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分析

2024-12-31 00:00:00丁金金
数学之友 2024年20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优化策略双减

摘" 要:本文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深入探讨了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策略.通过分析当前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措施,包括加强学科协同控制作业时长、分层设计作业、增加作业趣味性与实践性等.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本文展示了如何通过创新作业形式,如前置性作业、调查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同时确保作业质量.本文的研究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提供了实践参考.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小学数学作业,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作业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诊断学生学习情况、反馈教学效果的关键手段.然而,传统数学作业设计往往存在作业量大、形式单一、内容重复等问题,导致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学习兴趣下降.因此,在“双减”政策指导下,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作业质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当前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1]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学科作业缺乏协同,学生作业总时长往往超出标准.传统数学作业多以书面题目为主、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难以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班级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但作业设计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 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2.1" 加强学科协同,控制作业时长

数学教师应与其他学科教师加强沟通,合理分配每天的作业时长,确保总作业时长不超过规定标准.例如,教师通过集体备课,了解其他学科作业布置情况,共同制定每日作业计划.

2.2" 分层设计作业,满足不同需求

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对于低层次学生,以基础练习为主;对于高层次学生,则设计更具挑战性的题目,如开放性情境问题,以拓展学生思维.[2]

2.3" 增加作业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利用趣味素材设计作业,如动画片、游戏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作业.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3" 案例分析

3.1" 前置性作业

前置性作业,顾名思义,是在新知识学习之前布置的作业,旨在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引导他们主动预习,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这类作业通常具有启发性、探索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之前,教师可以设计一项富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前置性作业,旨在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分数的概念.首先,教师让学生在家中寻找一些可以平均分配的物品,这些物品可以是水果、糖果、小玩具等.其次,教师要求学生尝试将这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的数量可以不同,但必须是整数.在分配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用简单的图形或文字将自己的分配结果记录下来,可以是画图表示,也可以是简单的文字描述.[3]最后,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成果,并引导他们交流分享.通过展示和分享,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概念,即整体被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后,每一份就是整体的一个分数.这样的前置性作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为他们后续学习分数的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与新知识紧密相关,能够引导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二是要具有可操作性,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三是要注重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3.2" 实践性作业

实践性作业是指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作业.这类作业能够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后,教师可以布置一项既实用又富有挑战性的实践性作业,以加深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首先,教师让学生使用测量工具(卷尺)准确测量自己卧室的长和宽,并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长×宽)计算出卧室的总面积.[4]这一步骤旨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其次,学生需根据卧室的实际布局和面积,设计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家具摆放方案.他们需要考虑家具的尺寸、形状以及卧室的空间分布,确保家具摆放合理,不影响日常活动.设计完成后,学生需绘制出卧室的平面图,并标注出家具的摆放位置.最后,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成果,引导他们交流讨论.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想法,以及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这样的实践性作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实践能力.

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应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要具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新精神;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和方法,而不仅仅是结果.

3.3" 调查性作业

调查性作业是指让学生通过调查、收集数据、分析处理等方式,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作业.这类作业能够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统计观念,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统计与概率”课程学习结束后,为了加深学生对统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布置一项调查性作业.学生需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调查,如学生的零花钱使用情况、班级同学的身高分布,或是同学对某项课外活动的喜好等.学生需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确保问题设置合理、全面,能够真实反映调查主题的情况.设计好问卷后,学生需在校内外进行实地调查,收集相关数据.这一过程中,学生将学会如何有效地获取数据,并理解数据收集的重要性和挑战性.收集到数据后,学生需利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如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或绘制条形图、折线图等统计图.通过分析数据,学生可以得出关于调查主题的结论,并撰写调查报告.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调查成果和心得体会.这样的作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统计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调查性作业的设计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调查主题,让学生能够感兴趣并积极参与;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调查方法和数据分析技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4" 结语

“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通过加强学科协同、分层设计作业、增加作业趣味性等措施,可以有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作业质量和学习效率.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唐俐娇.优化作业,减负增效——“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策略[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2(8):50-52.

[2]曹娇娇.“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的探索和实践[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2(5):38-40.

[3]刘国剑.“双减”背景下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J].甘肃教育,2022(8):120-123.

[4]赵钦会.“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高段作业优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进展,2022(12):146-147.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优化策略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26:32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47:56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33:38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00:19:32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优化策略分析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